幼教随笔:要重视个别教育

幼儿园工作计划个别教育 教育随笔 08-06

在实践中,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基础,它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是通过脚踏实地辛勤劳作去实现的。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要重视个别教育,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我们中三班的孩子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新学期来了一个不爱说话小女孩,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有一次我看到她抱着玩具坐在角落里自己玩,我便走过去蹲下来轻轻的问她:“冰心,你在和小兔玩吗?”她听完我的话马上抓紧了玩具小兔。我又靠近了她一点说:“冰心,老师不带走你的好朋友小兔,只是想摸摸它也和它做好朋友。”听完我的话,孩子犹豫了一下,我再次靠近她一点说:“你教教老师怎样和小兔做好朋友,我很喜欢你和小兔,我们一起玩好吗?”听完我的话,孩子又犹豫片刻后轻轻地碰了碰我的手,从她那开心的笑容中我找到了我要的答案。【m.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从那以后,我常常和她接近,摸摸她的辫子,和她说说话。我知道我和孩子间的距离慢慢拉近了。很快的我又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并不是内向的孩子,她在自己游戏时候的热情并不亚于其他孩子,我开始想办法,有一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对所有小朋友说:“小兔想请小朋友一起帮它搭一个漂亮的房子”,这时我注意到冰心无助的眼神,我蹲下来拉住她的手说:“我相信冰心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当冰心看着自己和小朋友共同搭起的小房子时,再一次开心的笑了。经过几次努力后,冰心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最重要的是顺利的渡过了“焦虑期”,和老师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在实践中,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基础,它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是通过脚踏实地辛勤劳作去实现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下午我带领班里的小朋友们去小花园里散步,正好遇上栽树的师傅们,小朋友们都很热情的向他们打了招呼。走着走着,就听到小朋友们在后面叽叽咕咕的:“为什么把小树丢在地上,它们会死的……”我回头一看,原来栽树师傅把要栽的小树苗放在地上,被他们误以为是拔出来丢掉的,我急忙做了解释,又问他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小树苗是怎样种到土地里的呀?”“想!”小朋友们很兴奋,再叮嘱他们不要打扰师傅工作后,我把他们带到小花园的砖头路上,请他们静静地观察,看着孩子们稚气的脸上露着笑容,小眼睛闪着光芒,我就知道这次的随机教育有了一定的效果。回班级后,我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栽树过程,从用铲子挖坑到把小树苗放进土坑里再到埋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他们都能描述的好。我很是欣慰,不禁感叹: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在教育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幼儿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更要注重对他们的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幼儿交往的重要性


教育随笔:幼儿交往的重要性

早晨,妍妍的奶奶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教室,一见我就笑着对孩子说:“叫老师啊。”“曹老师早!”“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她奶奶随即向我询问:“老师,昨天回家孩子说硕硕打她了”我俯下身子轻轻摸摸孩子的头,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她没有言语,只是用很锐利的眼神盯着那个孩子。家长也期待着我给她一个交代,我只能请硕硕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硕硕也闷不作声,我也不想勉强孩子,因为毕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只好冲着孩子的奶奶笑笑,对她说:“孩子嘛,打打闹闹很正常的,平时我看见她们两个可要好了呢!”。奶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从孩子来看,孩子有交往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孩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有了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与父母或主要抚养者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渴望更广阔的天空,他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出现小冲突,我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冲突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生。但孩子的交往经验远远不够,虽然小女孩喜欢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兴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经验,毕竟孩子年龄小。在与人交往时,她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于是才出现了当其他小朋友与她发生冲突时,就向一贯能依赖、保护自己的奶奶告状。从家长来看,这位家长已经有了初步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识。每次来园时,她带着孩子来都要求孩子主动与老师打招呼问好,从教师来看,孩子间发生矛盾,而教师不了解情况,因而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这个“引导”可以是成人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如坚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个具体的事例后,给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经验。

教育随笔:规则的重要性


在上午的集体活动“钻山洞”中,小朋友分组进行活动,在玩一玩塑料圈的游戏中,探索钻圈的方法,有三位小朋友在我的指导下示范钻圈,孩子的示范过程还没有结束,其他旁观的孩子就忍不住自己开始进行游戏了,原本排好的队伍一下子变得乱糟糟的,这时我停止了游戏,并向幼儿说明了游戏规则,活动开始前大家大家先排好队,等小朋友示范结束后再进行游戏,小朋友的示范刚刚结束,其他小朋友就一拥而上,我只能再次中断游戏,告诉他们要一个一个轮流进行。

4~5岁幼儿的规则意识刚刚开始萌芽,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每当幼儿在运动中发生争抢的时候,都要及时制止,并提出规则。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节活动的内容。我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根据幼儿的神情动作,进行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路线,使每个幼儿都挑战了自我。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规则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教育随笔:聆听的重要性


教育随笔:聆听的重要性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很小,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发玩起了“切西瓜”的游戏。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班的录音机有点问题,很多小朋友听不清故事.我们就改成手指游戏吧。”我关掉录音机,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戏。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育随笔:游戏的重要性


正如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所说:“儿童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儿童生命中的大事,在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的发展,使儿童自由地探索周围的事物,促进儿童感知觉、运动、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其次,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些游戏需要与同伴互相合作,儿童在处理所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互让、互爱,尤其是在想象性的游戏中,儿童学会了了解别人,还可以实践一下自己想要担当的角色。最后,在游戏中,儿童受到了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有助于儿童良好情绪的发展,同时,在没有成人的威胁下,儿童的一些情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会了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

感觉统合训练能让孩子在游戏中纠正其行为上的小偏差,改善孩子适应性障碍的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他们基础的学习能力。我们所说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改变或具备了行为改变的潜势,几乎所有非本能的行为都是经由学习获得的,比如语言、动作……要获得这种能力,就必须通过训练和探索。儿童的成长就好比是在建高楼,需要他们自己去添砖加瓦,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关注的、支持的、提供指导的,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如果孩子不具备建高楼的基础能力,那家长能做的,就是在早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效果也正是如此。

很多家长在早期就扼杀了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也就相当于扼杀了儿童日后独立适应社会、发展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儿童自己所建的那栋楼会有多高,会有多稳固,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育随笔:重视孩子的进步


教育随笔:重视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偶尔有一天早早起床,跟你一起锻炼身体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把心爱的食品留给你,与你分享的时候;当孩子学着收拾屋子,把东西摆得井然有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是高兴、赞扬,还是漠然置之?家长、老师,你们是否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表扬?只是取得光彩夺目、显而易见的成绩的时候吗?我想告诉你,孩子那些萌芽状态的优点,需要你去肯定、去赞美!萌芽状态的优点,往往引不起人们注意,甚至连孩子们自己也只是无意识的。这些优点可以生长、发育,可以开花结果。但这些优点也像小苗儿一样,很难经得住风吹雨打,如果得不到阳光和雨露,就很可能枯萎。细心的老师,请留心你周围的孩子们吧,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单纯、也是最执著的。不是吗?彦熙恩小朋友很难入睡,我就坐在她床边轻拍着她,她很快睡着了,我表扬了她,她眼里闪着光,仰起的小脸笑成了花。就是这种力量,使她每天会早早睡了。方卿妤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敢向老师问好,我就鼓励她叫,那天她轻轻的叫了一句王老师早上好,我当时就表扬了她,以后的每天都会听到她稚嫩的声音,“老师早上好”……有一次这位小朋友搬椅子的时候,不下心碰到了我的脚,虽然不疼,我还是下意识的蹲下摸摸脚,期待着她的道歉,还没等我开口,她就走过来说:“王老师对不起,”我笑着说:“没关系”。这不就是表扬的力量吗?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当孩子取得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请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他们吧!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教育随笔:重视每一件小事


重视每一件小事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锻炼身体、玩游戏,可是总有个别孩子喜欢独自呆在一旁。这不,今天晨间活动时,我们班的王老师正带小朋友玩“切西瓜”的游戏,菲菲小朋友就躲到了一旁。她是真的不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吗?

我观察了一会,只见她一边低头踢着地上的石头,一边却不时地偷看着家……“菲菲,一起过来玩吧!”我叫了一声。谁知她把头低得更低了,还把身子转了过去。这孩子别看挺文静的,但有时性格还很倔强,我知道再叫她也是枉然,而用强硬的口气命令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乖乖地过来了,也玩得不开心,违背了我想让她参与活动的初衷。

怎么办呢?随她去,不管了吗?不行,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与性格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与帮助。我想起平时孩子们总是喜欢围在我的周围问东问西,喜欢拉着我的手散步,以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护。于是我走上前,轻轻拉起她的小手,对她说:“跟我一起玩吧!”果然,她没有拒绝,跟我一起加入了孩子们游戏的人群。不一会儿,菲菲已经开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了。听着孩子欢快的笑声,我真的很高兴。我们的教育,老师的关爱,应该是给予每一个幼儿的,就像这次游戏一样,一个也不能少啊!在游戏、户外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常规内容的渗透。特别是户外游戏活动。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很小,大多数的都没有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今天又到了游戏时间,我决定和他们玩“老猫睡觉醒不了”。我扮“猫妈妈”,孩子们扮“小猫”,照惯例,我重重强调了游戏规则,对个别调皮的孩子更是特别提醒,再三叮嘱。

游戏开始了,“小猫”们都正儿八经地躲着,而我叫了几声他们还不回来,正当我准备提高音量时,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一阵钻心的疼使我一时站不起来,还流下来几滴眼泪。正当我想努力站起来时,“小猫”们“喵~喵~”地跑了过来,一双双小手往我脸上抹,还异口同声地说“妈妈,不哭了,以后我们再也不躲远了,一下就回来,你不要生气啊!”在那一刻,我的泪不听使唤地流了下来,同时也紧紧地搂住了他们。

看,孩子们是多么可爱,多么纯洁、心地多么善良,他们天真而纯洁地以为我哭是因为他们不听话呢,而他们却不会因为老师可能批评他们、不喜欢他们调皮而怨恨或惧怕老师,他们马上想到的是不要让老师伤心、生气。呵,孩子们,老师永远爱你们!

户外活动时我决定带他们去玩溜滑梯。在老师说完各项应该注意的事情之后,小朋友就四散走开上滑梯上玩了。我在一旁看着,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突然,我发现胡瑞阳小朋友一个人跑到很远的一旁一个人玩攀登架去了。我连忙走过去说:“快过来,小朋友都在这边玩,你一个人在这边,老师可看不到你,这样可一点都不安全。”他点点头,不怎么情愿地跟着我回到了滑梯这边。但过了一小会儿,他又不见了。我朝攀登架那望去,果然,他又站在那边了。我迅速地跑过去,用严肃的口气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注意安全呢?你一个人过这边来玩,这攀登架又这么高,没有人在旁边看着,万一摔跤了怎么办?为什么一点都不懂保护自己?”他眼巴巴的看着我,过了很久,才小声地说:“我知道,我不是过来玩的,我是过来告诉攀登架,我现在不能和它玩了,因为我要去玩滑滑梯。我告诉它也要注意安全,别碰到旁边的铁柱子伤到自己了。

这是一个多会关心他人的小孩呀,即使他关心的对象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攀登架。我没有经过仔细地询问就批评了她,已伤害到他天真而纯洁的童心,这是多么的不应该。更加小心翼翼的,保护起他们纯洁、稚嫩的童心,是我以后应该十分注意的事情。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应该重视孩子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可以说“幼儿园里无小事”,切勿因为忙或其它什么原因忽略了孩子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愿孩子们纯洁、善良、美好的童心一直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教育随笔: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我有这样一个爱好,喜欢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用相机捕捉下来,然后上传到我们的班级博客里。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上传相片,我被一双失落的眼睛深深触动了:画面中孩子们在高兴地玩拖拉玩具,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呆呆地站在那里,与画面显得格格不入,那不是蕾蕾吗?她眼睛里的那份失落让我的心顿时沉甸甸的!

脑海里马上开始搜寻让她失落的原因,昨天的那一幕情景又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在选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只听见“哇”的一声,我寻声过去,原来是蕾蕾和豪豪在争同一个玩具,爱哭的豪豪蛮横地把玩具往自己这里拽,蕾蕾什么也不说,但就是不松手。为了尽快平熄战火,我就建议懂事的蕾蕾把玩具让给爱哭的豪豪玩,蕾蕾不情愿地松手了。我来不及多想,就叫蕾蕾去另外选了一个玩具……

蕾蕾温和、安静、乖巧,从来不让人操心,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即使有时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为了班上那些出色的孩子一个精彩的作品而用尽了赞美之词,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忽略了他们眼里的那一抹抹失落!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师对他们的忽视同样造成了心理伤害,一想到这里,我的心泛起一阵抽痛。

在幼儿园里,常常最遵守规则的,是那群省心的孩子,学习活动中,最认真的,还是那群平凡的孩子。他们虽不像“优秀”孩子那样给你一个个意外惊喜.也不像“调皮”孩子那样“引人注意”,但他们用最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自己的精彩,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