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王**的妈妈送下他,给我说:“老师,麻烦你个事情,你帮忙表扬一下王**”妈妈说着,脸上带着笑容。“今天,王**是自己穿的衣服和鞋子,我给他说了,让他再接再厉,请老师帮我夸一下他吧,好让把好的习惯他坚持下去”。“好的,这是好事情吗,没问题”。
因为在这里,小班时的他们是中午接回家,一切的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里完成的,进入中班后,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就是,衣服不会自己穿,被子不会叠,这些穿衣叠被之类的事情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办在先,之前家长反应的都是早上从床上拽不起来啊,王**妈妈在今天之前也跟我反应过:“在家我给他穿上衣服了还不愿意动弹,早饭也不吃”,我想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呀,更不利于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高,于是对王**这种表现的好的孩子我也适时提出表扬,而且在生活活动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对不对?那样样事情我们能不能比他们更棒?”“能”“好,那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我要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了,要自己学会穿衣服,脱衣服,叠被子,这些能不能比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做的好呢?”“好,那老师就看谁是第一个表现的最棒的宝宝”在接送的孩子的时候我也在有意识地家长说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像开家长会那样给家长下命令似的的通知,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再依赖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了,在生活自理方面变得积极了许多:早晨来了自己脱下外套放到自己的小厨子里,傍晚放学的时候穿衣服也都能自己以最快的时间完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好习惯就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信我们的宝贝们会越来越棒!
和往常一样先给孩子们发下制作用的工具剪刀、浆糊、白纸,启发孩子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动手粘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个时孩子们制作的兴趣都很高。有的在用树叶粘贴小金鱼、有的粘贴大象、还有的粘贴狮子……等。
唯有我班的隋君宇小朋友,在那里坐着发呆,什么也没做,我走到他的身边,蹲下来问:“君宇,你看别的小朋友都粘贴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怎么还没有动手做呢?”这一问,孩子却哭了起来。我连忙说:“君宇别哭,告诉老师你怎么了。”问了好一会,孩子才哭着说:“老师,我不会。”看到孩子的眼神,说话的语气,就知道孩子心里是多么的着急,为了让君宇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学会自己粘贴树叶画,我说:“君宇,别哭,有老师在,你一定会的,老师“帮”你一起做。”我让君宇看着,给他做示范,我们共同粘贴了一条小金鱼、一只蝴蝶。“君宇,你看老师给你粘贴的这两幅画,你喜欢吗?”我问。君宇点了点头。看着君宇露出了笑脸,我又给君宇擦去脸上的泪水,说:“君宇,你自己来粘贴好吗?。”孩子很愿意的拿起小剪刀,动手粘贴了起来。很快,在老师的指导下粘贴了一条小金鱼,君宇昂起头笑了。
从这件事我认为作为老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孩子的表现力,动手能力有差异,我们应该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用启发、鼓励等方法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学到本领。
教育随笔:来,老师邀请你
我班的涵涵小朋友,平时一到了玩游戏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旁观、无所事事的状态。以至于同伴对他也是很少在意和关注的。今天,游戏开始后,他又开始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的。我走到涵涵面前对他说:“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小舞台看戏吗?”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说:“我们先去超市买一点东西吧?”他表示同意。于是我牵着涵涵的手到了“小超市”,我拿了两罐汽水后看着他,他没说话,也不拿东西。我们就一起来到了表演区,坐在椅子上看表演。中途我不时和他谈谈“演员”的表演,还递了一罐汽水给他,他也边喝边看。过了一会儿,我说:“我们一起去小吃店吃点东西好吗?”涵涵拿着汽水笑着点点头。
为了让大家关注到涵涵,我走到哪儿都先对“招待员”介绍:“这是我的朋友,让他先点吧。”就这样,我带着涵涵走遍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区角,邀请他玩了很多玩具、看了图书、吃了点心……
运用邀请式的语言让不主动的孩子和我一起加入游戏,同时也和其他幼儿接触,看他多高兴。在后来的活动、游戏中,涵涵比以前主动、开心了许多。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节户外活动。当我走进孩子们时,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哭着向我走来,于是我便问他怎么了?谁知他哭得更凶了,嘴里好像在说“我怕血”。当时我还以为哪个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来仔细询问,可那个孩子却一直在哭,我始终都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这时,王老师走过来了,就问他怎么回事,那个孩子重复着刚才的话,王老师听了,便让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觉好奇怪,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只见王老师把那个孩子带到了一边,说了些什么,一会儿那个孩子便不哭了,还主动跑过来向我问好。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都十分开心,再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天泽泽是在说“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和其他老师交谈,我了解到,泽泽虽然从小在她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妈妈则忙着带刚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经常出门。在园,泽泽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师说,她刚接他们班时,泽泽也有类似表现,后来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多和孩子交流。空闲时间多和他们说说话,问问他的兴趣爱好,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提供幼儿表现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长工作,适当地给个别家长提建议,无论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泽泽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刘老师刚刚和媛媛姐姐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欺负我。”孩子们似信非信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刘老师。刘老师也急忙点点头说:“对呀,对呀,我们是在玩的。”听完刘老师的话,孩子们才放过了刘老师。临走时刘老师说:“下次再上你们班,我可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不然又会引起“群攻”了。”说完我们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眼前这群天真的孩子们,心中不禁充满了成就感,我为能拥有你们这一群勇敢、善良的孩子们而感到自豪!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一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比较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幼儿园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会”,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刚来中班的时候,我看孩子们整理的被子,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后来老师教了一遍后,保持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本的样子。有一天趁中午睡觉起床的时候,我抓住了时机,又重新教孩子们整理被子。首先我告诉孩子们,叠被子就和玩折纸一样,要找准对称边,然后沿中间对折,再翻折两次,就成了一个松软的“小面包”了。孩子们听的起劲,更是开心的整理起被子来,一次不行两次,慢慢的熟练的小朋友整理得又快又好,并且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朵小红花呢,真替他们开心!
就在孩子们快要叠好的时候,班上年龄最小的吴昊小朋友突然哭了,怎么了?原来是看到小朋友都叠好“小面包”自己还没叠好被子,在哭鼻子呢!我没有向前帮助他,而是在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就在这时已经叠好的徐欣怡走到吴昊的床边,轻轻地拍拍他,然后转过头教他叠被子,最后俩人把“小面包”叠整齐了,我看后好开心呐,孩子们间相互帮助,是最值得称赞的,真替徐欣怡竖大拇指,除了她还有一些小朋友也主动帮助别个小朋友,慢慢的我
通过叠被子,增强了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自我服务的快乐,增们的寝室整洁明亮起来,孩子们叠被子的习惯养成了,而且在家里还会帮爸爸妈妈叠被子了呢,真高兴!
通过叠被子,增强了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自我服务的快乐,增进了友谊。
这几天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让我帮他们拆插玩具,这不我刚让他们玩玩具,凡凡就跑到我的面前“老师,帮我把玩具拆开。”我想孩子小,大概没有很大的劲,有些玩具插的有些紧,孩子拿不开,就随手把玩具给她拆开,可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陆续来找我帮他们拆玩具、插玩具,有的玩具拆插并不是难,引起了我的注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自己玩玩具呢?
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和家长了解情况,使我大体了解了孩子请老师帮忙的原因:一是孩子在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玩玩具要大人帮忙和陪同的习惯。二是孩子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三是想和老师亲近。
了解了原因后,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系列教育,首先教育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感受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玩玩具成功的喜悦。其次我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最后和家长进行沟通,培养孩子在家自己玩玩具的习惯。
老师你看着我
今天是幼儿园上交论文的最后期限。我坐在电脑前,十指如飞。
“嘭”的一声,门被推开了。率率手里扬着一张纸跑了进来:“张老师!送你一张画!”
“哦.真好看,谢谢。”我快速地用余光扫了一眼递到眼前的画.十指依旧不停,键盘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率率兴奋地仰起小脸,说:“我给你讲讲我的画!”他踮起脚尖.凑到我跟前,认真地说:“这个是我,这个是张老师……”他边看着我边说着。见我还盯着电脑屏幕,就使劲地拽我的胳膊:“张老师.你看着我嘛!”
“你说,你说,老师听着呢!”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依旧没从电脑上移开。
“不行!”这下率率可真急了。他伸出小手,将我的脑袋使劲扳向他自己这边,“老师,你看着我嘛!”
“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呢!”我无奈地停下手,看着率率。这时我才发现他的嘴巴已撅得老高,眼里还噙着泪水。
“对不起。对不起!”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急忙将率率揽了过来,“老师刚才太忙了。老师错了,现在你讲吧,老师看着你听你讲。”
这时率率的脸上方才有了一点笑意。他每讲一句,就要看看我是否在认真听。而我一直认真地听着.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谢谢你,这幅画能送给老师吗?”“好吧!”率率大方地把画递给了我,满意地走了。
此时,我却再也无法静下心来打稿子了。“老师,你看着我”这句话撞击着我的心灵。平时我们总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可当幼儿向我们认真表达时,我们往往未能成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多少次在我们的忙碌和漫不经心中,孩子们失去了表达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做个认真的倾听者,让孩子在你的专心倾听中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享受到表达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是很多教师要做的功课。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