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北湖第三实验幼儿园招生 08-12

这是大班数学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教案,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感知数量关系间的互逆性。

根据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正确运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自然大声地表述编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1、教具:算术题卡片若干。

2、学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6的组成。

黑板上写有6的组成的缺数分合式,请幼儿用数字把分合式填写完整。

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法。

出示算式卡片。谁知道6减3等于几?这个算式可以表示一件什么事呢?幼儿大胆表述。出示另一道算式卡片。3加3等于几?这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事呢?正确运用“一共”和“还剩”。

小组活动。

一 二组看实物图列算式。

三 四组看算式编应用题。

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目测数群教案吧。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大班数学活动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教案吧。

《大班教案:麻房子里的秘密》:大班数学活动麻房子里的秘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在剥一剥、记一记中发现一颗花生中花生米数最多的是几粒。初步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麻房子里的秘密教案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2、巩固复习看图形勾画特征。

3、能按要求进行各项活动,并与同伴友好合作。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算式教具一套。

学具:幼儿用书第12、13页。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游戏。

2、学习8的第三组加减。

出示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按标记的提示,列出8的第三组加减。(3+5=8,5+3=8,8-3=5,8-5=3)并让幼儿说说算式的意义。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

让幼儿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做的?教师板书:4+4=8,8-4=4。

4、读一读8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式。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2、仔细观察图片,选择正确的答案图打√,在列出加减算式。

3、直接写出得数。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它的操作活动,集体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简单的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2、探索根据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并列出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3、用较准确、完整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意。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8的第一组实物图七张、第二组实物图五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和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

2、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1)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引导幼儿说说图上说了些什么?并看图列算式记录它的意思(7+1=?)说说7加1等于几?(7+1=8)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张图片,让幼儿选出一张正确的答案。启发幼儿完整地讲述图意。读一读算试。

(2)学习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意再记录(8-1=?),然后启发幼儿选出正确的答案图,完整讲述这三幅图的意思,读算式8-1=7两遍。

3、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同8的第一组加减教学。

二、操作活动。

1、幼儿用书第10页的观察房子的颜色,列出8的第一组加减算式。

2、观察第11页上的实物的颜色,列出8的第二组加减算式。

3、仔细看图,讲述图片的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图,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组加减算式。

4、直接写出答案。

5、开火车游戏:操作8以内的加减算式卡片。

三、活动评价。

1、带领幼儿看操作记录,鼓励幼儿大胆地看图讲述图片内容。

2、请个别幼儿读读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儿看着自己的验证。

大班优质数学教案《8的第一组加减》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学习互换规律,能用互换规律找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7以内的算式题卡、四座城堡图、四幅画、四张长条卡片。

2、作业、笔、小贴画。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及7以内的算式。

1、师幼一起玩8的“碰球游戏”。

2、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7以内的算式。

师出示算式,幼开火车回答。

小结:今天的火车开得又稳又快,真好!火车开到哪里了呢?

二、情境感知——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法。

师: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房子王国了,一共有1.2.3.4座房子,这么漂亮的房子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房子主人说这四个房子里分别有一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提问的方式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房子。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师: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几号房子?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7只鸟,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呢?)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号码房子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房子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房子主人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师:房子主人又说话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座房子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师: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老师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7=8)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7+1=8、8-1=7、8-7=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三、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学习数学的互换规律。

师:老师将图片拿开,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7=8、7+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7=8,马上就想到7+1=8。我们把它称做为好朋友。同样看到8-1=7,马上就想到8-7=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好朋友。

2、练习互换。

师: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好朋友题是谁?1+7=8(7+1=8)、8-1=7(8-7=1)

四、小组操作。

师:房子国里还有许多数学题目,房子主人说了如果你们做对了这些数学题,每人将奖到一个小贴画,你们想试试吗?

1、师介绍各种题型

(1)看图列算式。

(2)体验互换规律。

2、讲评小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2、巩固复习看图形勾画特征。

3、能按要求进行各项活动,并与同伴友好合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算式教具一套。

学具:幼儿用书第12、13页。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游戏。

2、学习8的第三组加减。

出示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按标记的提示,列出8的第三组加减。(3+5=8,5+3=8,8-3=5,8-5=3)并让幼儿说说算式的意义。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

让幼儿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做的?教师板书:4+4=8,8-4=4。

4、读一读8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式。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2、仔细观察图片,选择正确的答案图打√,在列出加减算式。

3、直接写出得数。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它的操作活动,集体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简单的小结。

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幼儿百科:8是一个有理数,是一个在7和9中间的一个自然数、正整数,是一个合数、偶数和立方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