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里总有几个“孩子王”,他们在伙伴群体中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沫沫和盈盈就是我班的“孩子王”,虽然是女孩子,但男孩子们也都很拥护他们,特别是盈盈小朋友,她是一个能说会到,而且比较强势的孩子,但有时候这样的“孩子王”也会受到排挤。
一天,区域活动,盈盈他们组的孩子轮到运动区。
大家自顾自玩了一会儿后,思怡就想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玩。
由于盈盈是小组长而且还经常做小老师,平时管小朋友特别严,也很凶,那天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她一起玩。
她虽然恳求了其他小朋友,但他们就是一个都不愿意理她,我发现她红了眼睛,眼泪也快掉出来了。
当她发现我在看她时,就再也忍不住了,拉大嗓门哭着向我告状:“老师,他们都不和我玩。
”正在玩的几个孩子看她向我告状,都呆呆的看着我,那副可爱的样子差点使我笑出来,几个孩子看到我脸上的表情后放松了许多,思怡又拉着小朋友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
盈盈看到这一幕哭的就更大声了,我伏下身子问她:“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和你玩吗?”她摇摇头,像是又想到了什么,马上对我说:“是思怡,她让大家不要和我玩的,她总是这样。
”我拉着盈盈的手来到他们的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给盈盈玩?”思怡马上大声的说:“她一直凶我们。
我们和她玩,不听她的,她又要凶了。
”其他孩子也连连点头说:“是的,刚才她就抢了我的皮球。
”“骗人,是你自己给我玩的。
”盈盈反驳到。
“你总是那么凶。
”嘉豪说道。
果然和我猜想的一样。
虽然后来我鼓励他们和她一起玩,但他们还是不太愿意的样子。
最后她还是一个人默默地玩到活动结束。
吃了这次“苦头”后,以后的几天,我发现她对小朋友客气多了,有时讨好的还有点过分,和她对立的思怡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愿意和她一起玩了。
当然,这样的情形持续的并不长,渐渐地,盈盈又开始显露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浩浩小朋友有点内向,刚来时哭得很厉害,总是缠着你,你到哪他跟到哪。也不跟小朋友玩,总缠着我和毛老师,我们给他介绍小朋友,让他慢慢熟悉,找了班里几个活泼的孩子陪他玩,可是他都不喜欢,玩了一会儿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为此,我和毛老师不知开导了他多少次。
每天到户外活动时,别的小朋友玩滑梯,玩蹦蹦床,只有浩浩坐在那看着。一天,我们又出去玩,我坐了下来,看着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心里好开心!浩浩突然跑过来问:“老师,你笑什么呀?”我愣了一下说:“浩浩呀,老师没笑什么,就是心里高兴。”浩浩又问:“老师为什么高兴啊?”我说:“因为小朋友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浩浩也乐了:“我也很高兴!老师,我给你唱歌吧!”我说:“好啊,浩浩还会唱歌啊,一定很好听!老师最喜欢小朋友唱歌听了。”浩浩唱了《小燕子》、《新年好》……这天,浩浩的话好多,说了一句又一句,我想:原来内向的孩子也有活泼开朗的一面,只要用心与他们沟通,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从这以后,浩浩变得爱说话了,也和小朋友玩了。
亮亮是我们班这学期才来的新朋友,由于六岁时的一场脑炎使他成了一个残疾孩子,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不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对于这个孩子,我一直小心的保护着他开朗的性格。有一此起床了,孩子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时,亮亮走到我身边,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出汗了。”看到他那紧张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他很可能是尿床了,但又不好意思对老师说。我随他来到床前,看到褥子确实湿了好大一片。我安慰他说:“出汗了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把褥子晾干了就行了。你先去小便。”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把他带到小房间里,帮他换上干净的裤子,他腼腆地笑着对我说:“谢谢施老师。”我的思考:这件事使我体会到:我们在处理孩子生活问题时,要时时想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有完整人格的人,他们同成人一样有隐私、有自尊,不愿意被别人嘲笑,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便到裤子这类现象是年龄小的孩子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老师不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在集体面前给幼儿脱换衣裤或者出于好意,提醒其他小朋友,则很有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地自容,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不敢说出来,那将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遇到这类事情时,我们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一想,要了解孩子们此时的心理状态,在满足他们内在需求的同时为他们创造安全敢说的环境,避免无意地伤害幼儿自尊心。老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尊重和理解孩子。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尿床经常发生的。老师的处理方法应该非常得当,不是指责、不是埋怨、不是点破而是安慰并悄悄地帮其换好衣服。老师应该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这对于幼儿安全感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它同时使孩子体验和感受到了老师无声的爱。
孩子是活泼可爱的,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懂事,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冷宇小朋友,他好动,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吃饭喜欢讲话,这几天我比较关注他,可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今天,吃过午饭后,有几个小朋友吃完后没收拾桌子就走开了,等我一转身,看到冷宇择小朋友吃好了,正在用调羹把桌子上的饭菜等东西划到碗里,他一张一张桌子划过去,还把碗收起,看他是那样认真,有几个能干的小朋友都难为情地低下头,我看了心里很欣慰,他现在就很棒,不是吗?我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谢谢你,你真能干!
说完我在她额头上贴了一颗五角星,他看着我,高兴的笑着出去玩了,事后,我慢慢回味,每个孩子的脾气不同,但他们都有讨人喜欢的地方,对于皮孩子,我们往往看到他调皮的一面,而忽了他的闪光点,我们很武断地认为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是不对的,对于这些皮孩子,我们常常很严厉,少了许多宽容和理解,而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皮孩子也有闪光点,让我们多深入观察了解他们,多从正面鼓励加以引导,多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的闪光点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我们从东营市实验幼儿园了解到,幼儿园孩子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当纠纷出现时,作为教师有不少妙招来处理好这些纠纷,引导孩子解决矛盾。
据介绍,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要先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先不过去参与,不动声色地在一旁观察。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了,就不再过问了,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再帮助解决。
同时,作为教师也要留心事情的发展,公正处理,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们明白,与人相处要友好、友善、礼貌、平等。如果平时关系特别好的小朋友之间发生纠纷时,教师选择适时介入,但不是干预。在较安静的地方,让发生冲突的两个小朋友说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让两个孩子都有解释的权利,教师一定要让感觉受欺负的一方发泄出来。“教师可以用心理学里的移情方法,创设游戏的情景,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两人之间的纠纷,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赵老师说。
另外,东营市实验幼儿园教师还经常教孩子与人相处的原则,教会孩子自我控制,使孩子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赵老师说:“可以引导孩子运用适当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并且要懂得谦让,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平时多帮小伙伴,帮助别人,以后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表扬一,整体性的表扬
就是对幼儿做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强调他个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聪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表扬二,强调过程的表扬
幼儿在完成某一任务或从事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强调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认真,不错!”“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为动了小脑筋!”
表扬三,强调结果的表扬
即对幼儿某种行为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强调他的成绩。如“全答对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时候没有去争抢,真好!”“你今天吃饭很快很干净,不错哦。”
经常受到强调过程的表扬的宝宝逐渐理解到,某一行为并不等于对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赞许的,哪怕是失败了,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会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做得更好些。这样,宝宝逐渐学会了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学会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学会了勇敢地承担失败。
回家的孩子走完了,值日老师忙着组织大家玩游戏,偌大的操场上一下子显得很宽敞,孩子们放开脚步跑动,放开嗓子喊叫,大家玩的很开心。但在这些孩子中,还有几个喜欢做观众,只是看着他人玩,玩到高兴处,也只是偷偷地笑笑。
小玉就是观众之一。刚开学时,小玉对集体生活无所适从,排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点名时不知道回应,翻开书页、拿起铅笔的第一天,五岁的小玉一脸的茫然:“老师,我不会!”孩子望着我求助,我走近她握住她的小手教她拿铅笔,我感觉孩子太紧张了,她的整个手臂硬邦邦的,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我摸摸孩子的头,贴着她的耳朵说:别急,我们慢慢来!我想暂时离她远一点安静一下,要不然,我也会着急的。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之后,我又握着那双小手开始笨拙的练习。在后来的训练中,小玉似乎习惯了我的帮助,总是望着我说:“老师,你握着我的手!”在孩子有了独立练习的痕迹时,我抓住时机表扬孩子有进步,小玉终于摆脱了依赖,有了歪歪斜斜的书写。虽然速度慢了许多,但我和她都觉得很欣喜。
成成是一个喜欢流泪的男孩,一岁半就被爸爸妈妈送回老家,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城,居住地人口稀少,孩子没有朋友玩耍,在农村和老人近四年的生活中,成成少了孩童的活泼可爱,反倒多了几许老气与沉默,我们很难看到孩子的笑脸,而且对爷爷奶奶很依赖,每次分手时,总是拉住奶奶的手哭的稀里哗啦,我知道,眼泪就是他唯一的表达,所以,每次我都无法忍心生硬的将他拉进教室。我希望在他哭过之后会好受一些,那时我再去找他谈心,不会勾起他的痛苦回忆。在爷爷奶奶走之后,孩子恢复平静,但坐在教室里安静的可以让人忘记他的存在,我拉着他来到小伙伴玩得热闹的地方,让大家带着他一起玩,虽然感到有些别扭,但孩子没有拒绝。我给孩子远在北京的父母打电话、发短信,交流孩子的现状,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进步,希望家长多给孩子打电话谈心,抚慰孩子内心对父母爱的渴求。
小萌的妈妈来自平原,在山村和爸爸定居生活的很辛苦但幸福,孩子乖巧听话。爸爸是个能说会道的男子汉,对孩子很细心,由于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时都用自己的家乡话,孩子在几种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成长,说话夹杂着双方的语言习惯。有时说一句话小朋友和老师都听不懂,让她再重复一遍,还是让人难以理解,后来孩子就不愿意和小伙伴们交流了,有时也只能静静的看着大家玩。家长会过后,我建议家长在家多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逐步让孩子适应新的语言环境。上课时,我让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蹲在她身旁倾听她的发音;下课时,我安排性格开朗的孩子带着她玩游戏,希望她早点融入集体生活。
花开四季,各有各的缤纷。在那些早已绽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后面,还有许多在等待的花骨朵,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也会灿烂的迎接自己的季节。就如这些慢一点的孩子,其实也很可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