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时常告诉自己要学会调整,但难免还会将不悦自然流露。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就如同一张白纸,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们带来影响,他们会与你同喜同忧。还记得一次心情糟糕时,走进班级,他们正在自由活动,孩子们如往常一样,问候到:“老师好!”我对他们的问候没有给予回应,这个时候有几个走过来把我围住了,乐乐说:“老师,没礼貌!”毛毛说:“老师,没听到吗?”欢欢说:“老师,你的脸好黑呀!”……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情绪问题,都被这些孩子们看出来了,我有些自责地说:“对不起,老师今天没礼貌,你们还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有的孩子说:“那你笑一个呀!”有的孩子说:“那你说一句好听的话!”有的孩子说:“让我和你拉拉手吧!”他们的要求我都一一做到,接下来他们都高兴地把我抱住说:“我愿意!我愿意!….”是这些天真的孩子们打开了我心灵的窗户,驱散阴霾,让我拥抱阳光和快乐。从此以后,我告诉自己不要把不开心带进班级,走近孩子,我决定做一个充满阳光的老师,我决定向这些孩子们学习,向这些天真的孩子们致敬,我会让自己的闪光点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融合起来,营造温暖的港湾。
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我班的珂珂小朋友入园半年了,无论是吃饭、午睡,还是游戏,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平时也很少说话,说话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别人欺负她,她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回答的问题,自己却不敢举手。像她这种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成为被老师忽视的幼儿,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经多次观察、了解和家访,得知珂珂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得胆小、胆怯原因有二:一是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由爸爸妈妈带大,与外面的人接触较少。二是对新环境、新接触的人存有陌生感。所以既不敢说话,又不敢面对老师、同伴。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决心用我的关心和爱心去温暖她改变她,消除她与老师、同伴之间的隔阂,帮助她建立自信心,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首先,我细心观察她的举动,了解她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她愉快的情绪,并告诉她老师与同伴都很喜欢她,并鼓励她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
其次,我有意让班上几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与她交朋友,创造一个适宜她交往的环境,用同伴的热情和快乐去感染她。每当做游戏时,我都要第一个带着她,并时时注意鼓励她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开始几次,她还怯生生的站在旁边看,后来看到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小朋友们又都主动与她一起玩,便与大家一起玩了,玩得开心时,终于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第三,采取适当的奖励办法鼓励和激发她表现自己。有一次舞蹈课时,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特意叫上她,并宣布我要发一个礼物送给表演得最好的小朋友,表演结束时,我将礼物发给了她。望着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珂珂终于笑了。户外活动时,她还主动跟小朋友玩起了游戏。
第四,与此同时,我还多次找她父母了解和交换情况,坦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多鼓励珂珂与人接触交往,多带她到各种集体场合,多与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她当小主人。
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珂珂不仅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交往,而且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变得自信了,大胆了,好朋友越来越多了,笑声也越来越多了。总之,从珂珂的变化中,我深深地懂得了“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让孩子大胆说话可采取以下方法:1.经常鼓励赞美孩子,让他树立信心。在他面前不要表现出来特别关注和在意他的不爱说话,慢慢地暗示帮助他提高表达能力。2.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短。内向的孩子感情脆弱,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尿炕、口吃之类的事情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复提起。3.孩子喜欢念儿歌、讲故事让他高声的朗读出来,大声的朗诵会为他熟练的表达语言提供帮助,形成比较流畅表达的语言习惯。4.让孩子接触同伴,也可以试着接触一些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小孩子爱模仿,也跟着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慢慢得到锻炼。5.亲朋好友聚会时,家里来了小朋友或者客人时,锻炼他去给客人接触,让他给客人拿水果,给客人表演节目等。6.全家人在一起时,做游戏扮演各种角色锻炼孩子,比如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做小学生,一点点提高他表达能力。7.不要替孩子说话,不要包办代替替孩子做决定。在孩子说话时,不要打岔,让他自己把话说完。一个快嘴总替孩子说话的妈妈,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达了。8.经常带孩子去户外玩,增长孩子见识,丰富孩子语言内容。带孩子到视野开阔地带,让孩子放声宣泄。
张书涵小朋友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我和家长一直想把她培养的活泼、开朗、有自信。用什么办法呢?这天,我正在给小朋友们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故事结束时,我让他们上台分角色表演一遍故事。孩子们高兴极了,都争先恐后的要上台,我想,找谁表演好呢?这时,一个身影映入眼帘,对,就是她了。“小朋友们,咱找张书涵来当小羊好吗?”“好!”孩子们齐声喊道。 张书涵小朋友听到老师叫她,有点吃惊,更多的是紧张、害羞。“我们一起拍拍小手鼓励一下她好吗?”在我和小朋友们的鼓励下,张书涵小心翼翼地走上台和其他几个孩子一同表演了这个故事。“张书涵小朋友今天讲的太好了,小朋友们咱们表扬她一下吧。”这时,孩子们边跳边拍手说:“张书涵,张书涵,你—真—棒……。”张书涵小朋友抬起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看到她的变化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因为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点,我们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只有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抓住每个教育机会,因人施教,才能扬长避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这是我听班主任孙老师说的一件豆豆的趣事,很想写出来一起共享。
一天,孙老师带孩子们到东院颐养园去玩,颐养园里面大概为给老人们解闷,饲养了几只全身白毛的小兔子,孩子们长这么大,大概也从未见过小兔子,今天看到,孩子们就围在小兔子旁边,再也不愿离开了,有的伸出小手抚摸小兔的脊背,有的戳戳小兔子的长耳朵,有的歪着头看小兔子的眼睛,“哎呀,小白兔的眼睛怎么红了,是谁打得它?”有孩子很奇怪地惊叫起来,不等孙老师搭话,小豆豆就解释了:“不是打的,小白兔的眼睛原来就是红色的,我书上就有。”
孙老师见孩子们用手动小兔子,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怕出事,连忙制止孩子们:“不要动小兔子,小兔子会咬人的”一边说,一边弯腰抱起小兔子,放到离孩子们远一点的地方去。没想到小豆豆边对孙老师摆手,边开了腔:“老师老师别打他。”原来,他以为老师要打小兔子,赶紧劝孙老师,孙老师笑了,嗐,这个小可爱,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人小鬼大。
没想到今天就有三个小朋友带来了和父母一起制作的娃娃,让我欣喜的是他们利用了家里有的废旧材料制作出了不同造型的娃娃。丁丁小朋友用泡沫板制作了一个聪明的一休。嘟嘟小朋友用正方形的硬板纸做为娃娃的脸
,用红色的广告纸剪成一丝一丝的作为娃娃的头发,再用废纸剪出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一个不一样的娃娃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怡怡小朋友做的娃娃真漂亮。她的想法真巧妙,用一个一次性的杯子做娃娃的身体,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变成了一件美丽的裙子。用另一个纸杯底部剪下来做娃娃的头,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多余的用来做娃娃的手和脚,还用一些花边做成娃娃的头发,做出来的娃娃造型非常的优美。
只要我们大胆想象,一些废旧的材料在我们孩子和父母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件件手工作品。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收集,一起动手制作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