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活泼可爱的娃的确让我们的生活有趣多了,可等娃长大一些经常听到一些妈妈的小烦恼,这些“苦水”有类似的地方:孩子的活泼好动是可爱,可是活泼过头了也挺无奈的,因为活泼爱玩、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等等,父母发现似乎孩子的耐心不太大,很难专注、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等表现。
这些父母的观察还是很仔细的,因为耐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是孩子迎接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虽然孩子现在做事有点毛躁、没有耐心,让父母担忧,可是这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耐心是可以在后天的成长中来培养的。
1、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都知道孩子模仿性很强,父母和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平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做事虎头蛇尾没有耐心,孩子也会“学习”,所以我们父母还是要认真有耐心的做好事情,言传身教对孩子很重要。
比如,到了晚上的时间不太适合和孩子玩剧烈运动,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果孩子在身边一会躺着玩、一会又坐起来玩,但是他能看见父母耐心阅读书也会受到感染,可以借机会和和孩子讲一下说好的事情要耐心做完,同时还可以培养阅读习惯以及孩子的耐心。
2、帮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做些好玩的事就总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实现,比如,看喜欢的动画片,玩想玩的玩具、去外面的游乐场……有时候不光是要尽快实现,还没什么长性,一集动画片没看完就想要看下一集,一副看图添色的画没做完就像要画下一副,这些也体现了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平时我们父母陪孩子一起互动和玩玩具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学会等待,引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耐心完成。
3、家里准备一些益智玩具
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互动,现在很多智力玩具也很有特点,当然了我们不一定选择那些昂贵的,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类、拼图类的就可以,这些很常见但是作用可不小呢,完全可以利用玩具来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耐心。
比如,积木类的玩具,都是一个个不同形状,需要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拼图类游戏更是需要学会观察和细心,这些和孩子一起游戏互动的时候就是锻炼了孩子的耐心,有时间不妨陪孩子来做一些益智玩具的互动。
4、让孩子尝到“甜头”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不管做什么能够促使坚持下去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成就感。
比如,一个孩子学习下棋但总是处于输的状态,那么他内心的积极性可能就不会高,自信心也会受打击,如果体验到赢,那内心的感受就大不同。同样,父母需要找出孩子有兴趣且发引导孩子发挥了耐心品质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好的效果,尝到“甜头”也会明白耐心发重要性。
家长们反映,平时很难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孩子们的幼儿园成长情况。家长们迫切需要实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点滴。事实上,全面、真 实地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是有方法的。老师与孩子是家长了解幼儿园学习情况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全面、实时地了解孩子 的幼儿园学习与生活情况。
怎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呢?
家长们反映,平时很难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孩子们的幼儿园成长情况。家长们迫切需要实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点滴。
事实上,全面、真实地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是有方法的。老师与孩子是家长了解幼儿园学习情况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全面、实时地了解孩子的幼儿园学习与生活情况。
1。角色换位,让孩子换位讲述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比如,家长们可以在家里让孩子扮演老师,让家里人扮学生,让孩子以当老师的身份回忆当天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过程;或者,以启发式的交流方式,让孩子谈谈今天同班小朋友的表现。这样,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了。
2。请老师经常给孩子拍拍照片,用照片记录孩子的成长情况。
有心的家长从成长记录的角度出发,经常会请老师给自己的孩子拍拍照片,通过照片给孩子记录下成长的足迹。同样的道理,家长们可以集体请求老师每天给孩子们拍拍照片,用照片记录并借此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3。及时浏览带班老师博客和幼儿园网站,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
老师博客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带班老师的博客中经常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些教学情况记录就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成长记录,是孩子 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直接写照。作为家长,要经常浏览带班老师的博客,并通过博客或其他有效的方式,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这将有助于实时、全面地了解 孩子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网站经常会刊登一些精彩的教学文章和教学案例,从这些信息我们能够较为有效地了解到幼儿园的教学与生活情况,进而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
4。关注园所论坛或班级论坛,通过互动交流了解孩子情况。
以高分社区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幼儿园网站论坛或班级论坛是家长最好的交流平台,家长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 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们在闲暇之余,要经常登录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园所论坛和班级论坛,看看最近幼儿园或孩子所在班级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对于了解孩子的 学习情况非常有意义。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特殊的时期。在这些时期里,宝宝可能表现得令人费解,甚至会给大人找很多的麻烦。但实际上,这些时期可能是宝宝性格成长,智力发育的毕竟阶段哦~
追求完美不是笨
育儿小故事:
妈妈叫卓卓把他的小桶拎过来,卓卓走向小桶准备拎,这时姥姥拿起小桶,递给卓卓,乔乔不高兴地说:"不是这样的。"然后。他把小桶放回原来的地方,再拎起来。姥姥笑到:"这孩子可真笨。
专家分析:
卓卓不是笨,而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讲究完整性。在他们的设想中,事情应该是这样办,一旦他们设想好的东西被打断,便不愿接受。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这时家长在给予必要的指导时,不妨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宽容一些。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实施破坏不是错
育儿小故事:
航航常常损坏家里的物品,撕毁过爸爸的稿纸,拆散过妈妈的化妆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爸爸妈妈非常生气,经常大声责骂航航,甚至对航航动手,试图阻止他这样的行为。
专家分析:
其实,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孩子的智力发育,需要不断地信息刺激,他们四处探寻各种事物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从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毁坏了一件物品,而实际上孩子从中调动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轻易阻止孩子的探索过程。对的确不能让孩子尝试的事情,也要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并找出替代的事情给孩子做。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重复不仅是为记忆
育儿小故事:
琪琪妈觉得很奇怪:给琪琪讲的《拇指姑娘》故事,孩子听了多少次也没听烦,每晚,艺可总是缠着妈妈讲《拇指姑娘》的故事,从不间断。妈妈表示:妈妈知道你记住了,不用读了。但琪琪还是不罢休。
专家分析:
重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特点。孩子的智力发展,不是知识在头脑中的堆积,记住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刺激、记忆来促进脑部的发育。孩子的智力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重复作为力量,当重复到达了一定程度时,新的状态就会爆发出来。另外,孩子在听熟悉的事物时,对事物的预见会给他们带来信心与安全感。
依恋与自理并不矛盾
育儿小故事:
婉婉爸妈十分重视培养她的自理能力,从不让婉婉粘着自己。在婉婉很小的时候,就让她自己吃饭、穿衣,甚至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把她送到全托的幼儿园锻炼。
专家分析:
粘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阶段,他们从对父母的依恋中感受亲情,认识世界。经过了这一阶段,孩子才能逐渐建立起健全人格。从心理发育上说,孩子很需要被重视,这与他们的自理能力并不矛盾。
家盒子提醒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而要深入孩子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想法。在阻止孩子的行为之前,先仔细考虑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先想一想这样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像是一本书的作者,父母越有兴趣去读懂他,他就越有动力将这本书写得更加精彩。
生活中孩子总是有大大小小许多“问题”,总是会受到大人们的“指点”。其中有不少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而是你我一样曾经历过的事情。下面这些事情你都误解过么?
一、追求完美不是笨
生活镜像:
妈妈叫乔乔把小凳子搬来,乔乔走向凳子准备搬,这时姥姥拿起凳子,递给乔乔,乔乔大叫着:"不是这样的。"他把凳子放回原来的地方,再搬起来。姥姥笑到:“这孩子可真笨。”
专家分析:
乔乔不是笨,而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讲究完整性。在他们的设想中,事情应该是这样办,一旦他们设想好的东西被打断,便不愿接受。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这时家长在给予必要的指导时,不妨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宽容一些。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二、实施破坏不是错
洲洲常常损坏家里的物品,撕毁过爸爸的稿纸,拆散过妈妈的化妆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父母对洲洲大声地指责,试图阻止他这样的行为。
专家分析:
其实,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孩子的智力发育,需要不断地信息刺激,他们四处探寻各种事物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从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毁坏了一件物品,而实际上孩子从中调动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轻易阻止孩子的探索过程。对的确不能让孩子尝试的事情,也要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并找出替代的事情给孩子做。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所以有些家长更愿意对孩子实行“放养政策”,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干余名儿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智力获得,50%在4岁以前,30%在4—8岁之间获得,另20%在8岁以后完成。4岁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内。6岁以前,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较高,且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时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逐步下降,给学外语带来困难。
宝宝学外语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非系统学习的方式,也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些外语听说氛围,如听一些原版的英语音频、视频材料。对于幼儿来说,听英语比说英语更为关键,因为当听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英语自然会脱口而出。”朱莉娅提醒,外语的学习要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不能颠倒。
宝宝学习外语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
1、培养兴趣。在宝宝稍大一点,特别是会注意到电视的时候,买些印有英语的玩具,或者是可以用英语形容的玩具,买些英文儿歌和动画片一类。
2、保持宝宝学习英语时的环境要轻松活泼。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激情,就可以比较持久地坚持玩下去、学下去,做到玩而不厌,学而不倦。
3、不可以强迫宝宝学习。父母一心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就因此而采取强压的手段和方法硬性向孩子灌输的话,小孩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继而产生反感和对立情绪,甚至产生恐惧感,根本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效果。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在幼儿高兴的时候,乘兴而教,在他们无兴趣的时候不去强迫。
注意要让宝宝学习纯正的发音,如果您自己没有信心,那就让宝宝跟着电视学,最初期的发音学习是很重要的。
4、反复重复。在宝宝很小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要对身边的食物用英语形容并且反复重复,让宝宝下意识的记忆。
早早学英语对于孩的将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从小学开始就有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将来有条件送孩子出国留学,英语也是必备的条件。如果想让宝宝爱上学外语,那么方法很重要。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孩子聚集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部的爱,慢慢时间长了,让孩子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哪天其中的哪个人稍微生气了,或其它的原因给予他的爱少了一点点,他还不适应,觉得自己应该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满足他,反倒我们这些人还罪过了。
我家冰冰也是这样,奶奶家杀了一只鸡,奶奶把鸡腿留给他,他认为鸡腿就理所当然的被他吃才行,别人吃了就是别人不对了。有一次,我跟他一起读《三毛新生记》,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吃饭的时候,三毛去帮爷爷盛饭,爷爷夹了三毛最爱吃的鱼给三毛,三毛为感谢爷爷就夹了爷爷最爱吃的肉给爷爷。读到这里,我说:三毛真孝顺啊!冰冰知道爷爷最爱吃什么吗?吃饭有没有把爷爷喜欢吃的菜夹给爷爷吃?冰冰:爷爷也没有帮我夹过菜呀?我说:妈妈每次都夹冰冰爱吃的菜给冰冰,冰冰有帮妈妈夹过吗?冰冰:我每次不喜欢吃的菜不是都给你吃了吗?我哭笑不得,在孩子的概念里,他根本不知道,妈妈帮他夹菜是因为爱他,奶奶把鸡腿留给他也是因为爱他。也就是说,我们的爱没有被他理解,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爱,就更不懂得如何来感谢父母的爱。其实,我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打也好,骂也罢,每一位家长都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在表达这种爱,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使用的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孩子们理解吗?我想,这就涉及到教育孩子的艺术性问题了。只有被理解了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幅关于《妈妈顺产、破腹产的全过程》图片的文章,我把冰冰叫到身边来,指导他看完了妈妈破腹产的全过程(因为冰冰是破腹产),看完后,冰冰搂住我的脖子亲了又亲,说:妈妈,你好可怜啊!你的肚子还疼吗?我想这种教育方式比我们跟他说多少遍:妈妈生你不容易,你要孝顺妈妈,对妈妈好。如此之类的话要有意义千百遍吧。
教育孩子是一个智慧性的活儿,还是一门艺术性的活儿,想把孩子教育好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