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给宝宝吃药要注意什么?
儿童用药不合理现象在5月7日广州发布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数据中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可见我国医疗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孩子的肝脏、肾脏等排毒器官的功能都不如成人。孩子生病时,不是减量服用大人的药物就可行,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给宝宝吃药要注意什么?
一:剂量没用够
很多父母把握不好小孩用药剂量,以为说明书上面的“儿童酌减”或“遵医嘱”,就是越少越好,毕竟是药三分毒。一些孩子的病老是反复发作康复不了其实就是药物剂量不够。家长千万别看到“儿童酌情减量或者慎用”这些字眼,就擅自减少药物用量,此时应遵照儿科医生的建议折算用药剂量。
二:随意用“营养药”
最近市面上很流行儿童的营养保健类药品,诸如儿童维生素或矿物类产品,家长们以为这类药物吃多了也没关系。其实,保健类药物不可以随便乱服,服用的剂量也不可以擅自增减,必须按照医嘱,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后遗症状。例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可能引起发热、腹泻;锌补多了,可能引起腹泻,呕吐甚至胃出血;钙补充过多则可能引起便秘、高钙血症等。所以“营养药”千万不能随意给孩子长期大量用。
三:破坏药物结构
一些家长为了方便给孩子喂药,喜欢讲药片碾碎或是把胶囊打开,这样做影响药物作用效果。肠溶类药物和缓释片类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和茶碱缓释片等,就不能弄碎了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是治疗儿童风湿的药物,经过特殊加工,进入人体后,要在肠道慢慢溶解吸收,如果弄碎了,药物在胃中就被破坏了,达不到应有的吸收效果。
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也可能影响药物作用。治疗腹泻的妈咪爱、金双歧、思连康等不能和抗生素同服。因为抗生素会破坏活菌,降低其活性。如果孩子需要服多种药物,将服药时间错开半小时以上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有的家长因为给孩子喂药困难,用果汁或牛奶送药,这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饮料中的成分复杂,和药物有可能发生作用形成沉淀。0-1岁婴儿喂养。
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父母的不正确指导,或是大人不恰当的恐吓,让宝宝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当一个人的时候会感觉到害怕和恐惧。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消除宝宝的胆小恐惧呢?宝宝的胆小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告诉孩子要学会长大,学会面对。并且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某件事情,让他从收获中找到自信和快乐。不要因为过分地溺爱,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要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帮助他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父母直接帮他解决问题。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宝宝胆小怕生怎么办?孩子在感到恐惧的时候,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给宝宝讲讲故事,陪他看动画片,或是给他听一些安静抒情的轻音乐。当然故事和动画片的内容最好能含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一些关于雷电的形成和防雷的小知识,教会宝宝在打雷的时候要科学防雷,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孩子对雷电的恐惧。
3、不要责备宝宝
当孩子感到恐惧害怕时,爸爸妈妈不要嘲笑和责怪宝宝,这样不仅改变不了孩子胆小的性格,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宝宝要和颜悦色,就算宝宝偶尔做错了父母也不要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更不要威胁宝宝,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害怕心理。
4、耐心陪伴孩子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父母都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宝宝,抱着宝宝,给他们心理的安慰。多和宝宝聊天,陪他做游戏,玩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宝宝的情绪变化,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他。
乐感,对于我们这些并不专业的妈妈来说似乎还很神秘,但其实乐感就是对音乐语言的掌握能力。对于宝宝,培养乐感其实就是让他们感觉到节拍、体会到强弱。例如讲故事时妈妈语气的高低、念儿歌时握着宝宝小手随着儿歌的节奏摇摆,这些都是简便又有效的方法。当然,如果能再借助一些工具效果就会更好。
0~1低龄宝宝
《小小爱因斯坦系列音乐CD》
——受到全世界父母的信赖
宝宝不到一岁的时候,我的一个“妈妈”朋友把这套cD介绍给了我,从那儿以后,我家宝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听上一段《小小莫扎特——音乐嘉年华》里的曲子。当然,像系列里的《小小巴赫》、《小小凡高——色彩的世界》宝宝也都很喜欢。它在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上都很新颖,透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小宝宝们对音乐、艺术、语言及自然事物的认识兴趣。虽然是针对低龄宝宝设计的,但大一些的宝宝也很适用,毕竟经典的音乐是不分年龄的!
《中国0—3岁早期教育音乐游戏全集》
——阳光宝宝的最爱
这是一套会让宝宝高兴地玩、咯咯地笑、甜甜地睡的音乐礼物,里面的曲子为宝宝和家长一起玩耍、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氛围。因为是以宝宝的月龄进行分段,所以针对性很强,既可以发展宝宝的动作、启发宝宝的智力,还会增进我们和宝宝的感情。而它的编者应该是众妈妈们都很熟悉的、国内专门从事o~3岁宝宝早期教育开发的东方爱婴。里面收录的都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时广受妈妈宝宝好评的作品,再配上宝宝们都喜欢的爱婴姐姐的解说指导,音乐启蒙在家中就可以进行了!
1~2岁宝宝
朗朗上口的《三字儿歌》
——小宝宝学习的好帮手
北京幸福泉程淮工作室
亲子性很强的“天天宝宝”
——我国首套有声音乐图书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定价29。9元/本
这是一套“会唱歌”的书,它把童话故事和音乐巧妙地搭配起来,可以边看边听边触摸。书中还为年轻的父母们提供了亲子提示,即使您对音乐不太在行也可以科学有效的引导孩子来辨别和模仿声音。有创意的家长还可以让宝宝在哼唱书本里的音乐的同时做一些简短的律动,或者给宝宝一只画笔,让宝宝将他(她)听到的音乐力口上想象画出来,一举多得!难怪很多小宝宝都会对它爱不释手呢!
《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
——音乐。绘画与故事完美结合的大师级作品
新蕾出版社定价16元/册
可别小看了这一套四本、每本只有三四十页的小书,它可是相当的“全能”。故事内容是由柴可夫斯基、莫扎特、圣·桑等世界著名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改写而成的,画面则是出自获得过“美国凯迪克大奖”、“波隆那国际童书插画展”、“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等国际著名大奖的美术家之手。他们用精美的绘画将流畅而动人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原本严肃的古典音乐、世界名曲一下变得让孩子们更易理解和接受了。
在孩子阅读此书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他找来相关的音乐碟片,边看边听,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优雅的艺术气质。
《赏乐绘本系列》
——一套能影响你一生的
音乐绘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定价35元/册
这是一套你和孩子都会有所收获的书籍,也是国内首套全面介绍音乐常识的引进版图书。其中包括《巴赫和巴洛克音乐》、《莫扎特和古典乐派》、《贝多芬和古典时代》、《爵士乐》、《摇滚乐》等共八册,可以从中了解到各音乐流派的源头、发展历程及其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非常精彩,一系列珍贵的原始图片、肖像画,宛如音乐的图画展览会。虽然此书本身的定位是给有一些音乐基础的青少年阅读,但实际上却受到了许多低年龄段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比同龄人更出色。
如果你的孩子自己阅读起来有些困难,那你就和他一起来,孩子是很希望家长能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
好说好动、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说儿歌、模仿能力强是婴幼儿期的优势。因此教幼儿识字时,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法和鲜明直观的教具,最能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孩子在户外游戏中,喜欢登高爬低,攀登架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器械,但每次看到攀登架上的“攀”字都会皱着眉头说:哎,这个“攀”字太难记了!可见孩子有记住它的愿望,老师抓住契机说:教你们一首儿歌就能记住“攀”字了:“上面树木长得茂(林),林中四条交叉道(爻),下面伸来一大手,‘攀’字长得真奇妙”。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写,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朗读着,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复杂的“攀”字了。老师趁势说,识字儿歌还有好多呢,想学吗?想!于是欢呼雀跃地又学了几首儿歌。孩子们吃橘子时,常常数:一瓣儿,两瓣儿……“瓣”字也不容易记住。老师朗诵着儿歌:“两旁辛辛苦苦,中间瓜儿成熟,橘子瓣儿多多,‘瓣’字特点记住。”
游戏中,孩子们常常记输赢,天啊,这个“赢”字也够难认的了。学会儿歌“赢”字就好记了。“亡口月贝凡,顺序往上安,记住五部件,‘赢’字很简单。”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孩子,便会最有效地传递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在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后,还有很多常用字都可以这样来编儿歌。儿歌语言精练,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部”、“炯”等,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编,很有趣的。
“猜字谜”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吟诵童谣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联想,揭开谜底,认识新字,复习已学过的字,乐趣无穷。
例如在孩子已学过人、土等字后,出一字谜:“两个小人土上蹲,一左一右两边分”。孩子们在比比划划中写出“坐”字。这时告诉孩子,这字念“坐”,请坐、坐下,孩子立刻就记住了。游戏兴趣很浓,并学会编字谜和猜字谜的技能。
又如,“上头竹子下头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笔”;“上下连一起,分开不可以,上下挤一起,办事不顺利”——“卡”(卡住的卡);“门上竹林茂,门里太阳照,这字不复杂,动脑能猜到”——“简”。还有许多字都可以借助汉字的构字特点,编成字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启智增慧,受益终生。
小班健康育儿知识:学会给宝宝盖被子非常重要
最近这段时间,有一篇“一床被子,夺走4个月男婴”的新闻吸引了广大爸爸妈妈的视线。被子为什么会导致这么一场悲剧呢?原因是在于男婴午睡时,爸爸妈妈怕孩子着凉生病,给男婴盖了厚厚的被子,等过了段时间去叫孩子……悲剧的发生给男婴的家人带来巨大悲痛,同时也告诉各位爸爸妈妈一件事情:盖被子其实是技术活!可是,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样正确地给宝宝盖被子呢?接下来就赶紧看下去吧。
不要给宝宝盖太厚的被子
根据中医的说法,宝宝一出生都是纯阳的,所以对于温度的变化是不惧怕的。要是给宝宝盖太厚的被子,这样它的热气散发不出来,就有一定的概率让宝宝体温过高,会造成缺氧,对于代谢也有着影响,诱发生命危险。
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宝宝盖被子时,千万要注意厚度,同时被子不要盖过孩子的脖颈。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要时不时去看一下,要是发现孩子脸色通红,冒汗,那么就说明宝宝觉得很热,最好给宝宝少盖一些。
给宝宝准备专门的被子
要是宝宝是睡在你旁边的,记住了!一定要让宝宝单独盖一床被子。为什么?主要是由于成年人的被子对宝宝来说太重了,两个人盖同一条被子,宝宝会觉得特别热,会很闷。
所以,爸爸妈妈应给宝宝单独盖床小被子。其实最好是让宝宝能够一个人睡一张小床。
巧用睡袋预防宝宝踢被子
爸爸妈妈可以买袖子可拆卸的睡袋,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宝宝的睡眠。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宝宝踢被子了。
但是要提醒一下各位爸爸妈妈,最好是买质地柔软、纯棉的睡袋,防止刺激到宝宝稚嫩的肌肤。
给宝宝穿个小肚兜
有一些爸爸妈妈的出发点是,给宝宝盖太厚的被子,其实是担心宝宝半夜的时候会把被子踢掉。事实上,爸爸妈妈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给宝宝穿个小肚兜,然后把被子盖薄一些。如此一来,就能够避免宝宝体温过高和缺氧,同时也能够避免宝宝踢被。
小班健康育儿知识:孩子为何睡觉频频盗汗
很多妈妈都发现家里的宝宝睡觉老是出汗,这是正常的现象的吗?随着夏季的到来,对于孩子的照顾该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孩子的夏季护理以及孩子老爱出汗来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少量出汗但是生长发育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那么就没有打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但是肌肉皮肤都很薄,比成人会容易出汗。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盗汗等。
盗汗亦称之为寝汗,指的是睡觉的时候出汗(什么是盗汗),醒来之后就停止,孩子盗汗多因为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比较爱出汗的汉字大多数在四五月比较容易出现盗汗,中医认为孩子阳气旺盛,前半夜出汗是因为阳气外越。
如果孩子的盗汗现象特别明显,那么除了要进行相关的医疗,在家中的调理也需要逐步进行,最常见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饮食调理了。
多汗宝宝巧护理,能够防止宝宝皮肤疾病的发生,还可以让宝宝生活的更加舒适。
第一、穿纯棉质地的内衣,因为纯棉质地的衣服透气,舒适,还可以吸汗,贴身穿可以更加束缚,另外随着天气温度变化而添衣减衣也是比较重要的,爱出汗的孩子衣服和被子都不要太厚。
第二、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宝宝的居室坚持通风也重要的,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第三、夏季要多喝水,爱出汗的孩子本身体内水分流失就快,因此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就显得很重要了,而且多喝水还可以有效预防夏季中暑。
第四、勤洗澡(如何给宝宝洗澡),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汗液粘在皮肤上褶皱处会让孩子感到不舒适,而且容易细菌感染,因此在夏季要给孩子多I型早,并且经常给孩子涂抹爽生粉,能够有效地吸收宝宝的多余水分,让宝宝肌肤感到干爽舒适。
总结:睡觉盗汗随着宝宝的年龄长大会慢慢的改善过来,年轻父母们也不要太着急了,孩子新陈代谢比成人要快,因而容易出汗,只要补充了适宜的水分,能够体察他们细微的冷暖变化,宝宝们可以健康成长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