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 03-24

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是这样给具有自信的儿童下定义的:自信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对自己的信心和感觉的集合。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做事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可在约3、4岁时出现,当孩子学会用汤勺将饭放进自己嘴里时,就会出现“我能做到”这种心理。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

父母应如何做

1.注意孩子说话的语气

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千万别说“下次努力,争取选上”。应该说“没有被选上,这没关系,你已经做出了努力,很令人满意”。

2.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信念

孩子除数学外,各科学习成绩都挺好。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笨学生。“你是一名好学生,数学仅仅是几门功课的一门,只要多花点时间成绩会好的。

3.对孩子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爱

将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性地、诚意地给予表扬。

4.对孩子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

不要说”你总是这样拢不住火“。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你这次真的是对你弟弟发疯了,但如果你没有怒吼或打他的话,我会非常高兴的“。

5.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或受虐待时,将会丧失自信心,如父母经常争吵。让你的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时刻注意孩子是否有受他人虐待的迹象。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心得:培养自信的孩子


育儿心得:培养自信的孩子

当孩子还在我的肚子里面的时候,我就曾经对着自己的肚皮说:宝贝,不管你长得丑俊、高矮胖瘦

、学习好坏、听话淘气你都是爸爸他*的天使,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将你养育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二个

女儿出生后,我们依然对着自己的孩子们说:宝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

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永远爱着你们……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基础

家里二个女儿,虽然一母所生,但性格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大女儿比较安静,喜欢读书,看完书后还会和

我们进行讨论,爱讲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自主意识更加增强,喜欢交朋友,和同学的关系都非常融

洽,在班里一直都是小干部。可是她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对数理化的学科会畏难,创造性的游

戏不主动参与。那针对大女儿的性格特点,我们就会多设计一些适合她性格的事情和活动。比如:参观博物

馆、展览馆、民风艺术展、书展等,旅游,游泳,参加家庭聚会等等,在这其中,她会找到她的喜好,会愿

意与他人沟通,在这样的环境和过程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信心,她会有权力为自己做决定,会有主观

意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喜好。小女儿比较活沷好动,做事情很细心,喜欢玩费脑筋的游戏和创造性的游戏,

对生活中的工具有着极高的好奇心,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针对小女儿的性格特点,我们会支持她多动手,

参与到家庭建设中,为她提供可以多动手创造的游戏和工具,帮她的报名参加行进管乐团学习打击乐,带她

郊游和参与家庭聚会等。无论她们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做为父母都接受她们的个性,也根据她们的兴趣爱好

帮助她们成长。

尊重孩子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也很重要

孩子们虽然都是自己身上落下来的肉,可是她们也都是独立的个体,给与她们尊重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她

们都有自己专门的衣柜、书桌、抽屉、书包,我们都不会主动去翻找检查,如果需要检查作业时候,都请她

们自己拿出记作业本和写作业本,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重来不会乱翻我们的书包、钱包、抽屉等。孩

子的事情尽量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只是建议、指导和统一。当有家庭事务时请孩子们共同参与,她

们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包括吃东西、购物、出游、探亲访友等。孩子们也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比如晚上锁门

,外出关窗断水电,抄报水电煤气数字等等。

相信孩子对孩子养成自信是关键

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心智、情感和行为能力都会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那么对于在了解孩子

发育的基础上我们不光是对孩子所表达的语言给与相信和肯定,对于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也要给与相信和肯定

。孩子能过语言和情绪与我们进行交流,会在表述的过程中展开她自己的想象和期许,孩子还会通过行为展

示她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会用赞赏态度相信她们表明的心愿,并支持她们用行动去完成。

一次学校组织换图书玩具活动,湉从家里带走了她准备参与转换的物品,二本书和一个漂亮的海螺壳。活动

结束后,她带回了四本书和一个珠子编的小狗,她是这样描述活动过程的:用二本书换回了四本书,因为她

的有一本书很厚,她换回的其中三本中与这本厚书一样厚,所以成交,另一本是她没有看过的,换了回来。

她的海螺壳很漂亮,有很多人都想换,但是她们的东西湉又不喜欢,湉看上的玩具,主人对她的海螺壳也不

感兴趣,于是她就让想换她海螺壳的同学想办法拿到她喜欢的东西,谁拿到就可以来换她的海螺壳。我们相

信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有能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本次活动的成功我们提出了大大的赞扬,孩子

也非常的有自豪感。

赞赏是成功培养孩子自心的良药

不要怕对孩子提出赞赏,孩子只有得到肯定的赞赏才能继续往前迈步。被赞赏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孩子

们更是需要。记得小湉在一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老师留作业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们帮孩子做了一个

PPT,里面有对家乡的介绍,对名胜的介绍,对民俗的介绍和对小吃的介绍,同时相对应插入了她在这些场景

留下的照片和简短的文字,关键还配上了一首家乡的歌谣。在班里,老师让每位周学做介绍的时候,湉的PPT

因为照片是她熟悉的,文字是她认识的,歌谣是她会唱的,她介绍的时候非常顺畅,得到了老师的大加赞赏

,同学们也因此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湉而因此非常的兴奋,而从此爱上了做PPT。因为我们因她能力的支持,

因为老师的赞许,因为同学的羡慕,她又很快的爱上并学会了一项技能。赞赏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

有效啊。

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首先对自己的孩子有自信,然后再

根据他们的个性及特点因材施教,并予以坚持,肯定能够帮助孩子成就他自己的一片天空。

育儿心得: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

和正是来自于此。

幼儿期培养孩子的自信5种做法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做事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可在约3~4岁时出现,当孩子学会用汤勺将饭放进自己嘴里时,就会出现“我能做到”这种心理。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正确做法如下:

1、注意孩子说话的语气。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鼓励。2、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信念。孩子除数学外,各科学习成绩都挺好。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笨学生。“你是一名好学生,数学仅仅是几门功课的一门,只要多花点时间成绩会好的。3、对孩子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爱。将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地、诚恳地给予表扬。4、对孩子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不要说“你总是这样看不仔细题目”。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你这次真的是看得太神速了,但如果你肯再看得慢些,我会非常高兴的”。5、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或受虐待时,将会丧失自信心,如父母经常争吵。让你的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时刻注意孩子是否有受他人虐待的迹象。

培养个自信的孩子


培养自信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履行的责任,因为自信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心就象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方式行进,可以想像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方面的过度保护倾向。一个很有代表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来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让人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为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很少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们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强化,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以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不是鼓励孩子随意冒险,但应鼓励孩子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

在知识的培养上我们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中国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东西呢?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鞑,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由于没有为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人高明得多的见解。只可惜我们的家长并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我们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在迫使孩子们接受我们的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的来讲我们不喜欢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喜欢做的是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问题,而不是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它寻找答案的途径。

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脑的、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从小培养孩子守信用的意识


导读:幼儿园阶段,孩子已经能够懂得守信用的含义。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守信用的意识。

单位临时有事,加班了半小时,当我匆匆赶到幼儿园时,儿子的小嘴噘得老高,不高兴地嘟囔着:“妈妈,您怎么又迟到了!”

牵着儿子的小手,我们走出幼儿园的大门,我耐心地哄他:“乖儿子,妈妈今天是因为单位有事才来晚了,这样吧,回家后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鱼。”儿子一听马上蹦了起来,小嘴顿时咧开了。

到了家,我拿出事先买好的鱼,慢慢地刮着鱼鳞,儿子则在客厅里摆弄他的玩具小汽车。

忽然,儿子一下推开厨房的门,郑重地告诉我:“妈妈,我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和亮亮说好了,晚上要去公园门口玩滑板车。”我漫不经心地对儿子说道:“哦,原来今晚是有约会呀!我看今天是去不成了,你看,这条鱼还没收拾好呢!吃完饭就会更晚了,亮亮也该回家了。”

儿子看看鱼,又看看我,反而更着急了,“妈妈,不行的,我们已经拉勾了,谁要不去,谁就是小狗。”

我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没关系的,那是说着玩的。”“妈妈,不行的,老师说过说话要算数,那叫守信用。”儿子努力想说服我,一下想起了幼儿园老师的话。

我有些惊讶地望着儿子,儿子分明已经懂得了“守信用”的含义。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守信用的意识。

我低头想了想,顿时改变了主意,对儿子说道:“对,说话要算数,这叫守信用。妈妈听你的,那咱们今天就不做鱼吃了,吃点简单的吧,这样节省时间,热汤面怎么样?”“好啊!”儿子再一次跳了起来。

就这样,晚饭后,我带儿子如期赴约。

感悟:相信儿子对“守信用”又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坚定,哪怕得付出代价,也要坚守信用!

5个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句话: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不少家长都羡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阳光,落落大方,其实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想要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这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正确地夸奖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想让孩子自信,使劲夸就行。其实夸奖是个技术活,夸太少、夸太多、夸不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夸孩子:“宝宝真聪明!”,当我们夸孩子聪明的时候,赞美的是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

次数多了,孩子就容易把成功和失败归结到自己天赋上,一旦失败,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力不行,而不会想到是付出的努力不够。

所以,在表扬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需要多描述一些细节,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客观地夸奖孩子。

比如孩子学校得了奖状,与其对孩子说:“真聪明”,不如说:“爸妈知道你为这个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过程。

二、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

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成长十分重要。

可能有家长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让他们选择不是添麻烦吗?我走的路比孩子吃的盐都多!”

的确,家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事经验,但是,如果大事小事,家长拿主意拿惯了,孩子长大就不会自己拿主意了。

1岁至12岁,是训练孩子自主选择能力的关键期。出门穿哪些衣服、节假日去哪里玩、餐厅点菜,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

如果你已经有了大体的方向,不妨让孩子二选一,比如“你想要黄色的裙子还是粉色的?”、“你想抹巧克力酱?还是想抹草莓酱?”

总之,适当给孩子选择权,孩子会感受到他们被尊重、被信任,从而带给他们自信和成就感。

三、最好的鼓励是相信孩子

生活中,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或是不愿意让孩子添乱,阻止、代替孩子做事情。

“你别摔倒了!”

“你洗不干净!”

“你不会穿,奶奶帮你穿!”

“快放下,别捣乱。”

这样的过度保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重要的体验机会,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可能在你眼里,孩子洗个杯子,洗不干净,摔碎了还容易弄伤自己,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靠自己的能力洗完杯子,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就是独立完成一件事的体验。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度呵护,而是你相信他能做好这件事的放手和信任。

四、给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自信,既要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也要建立起规则和界限。

父母设下清楚且一致的界限,比如晚上10点前必须睡觉、每天玩iPad不能超过1小时、先完成作业才能出门玩、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这些规矩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一时的哭闹,不开心,但是却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负责。

爱和规则从来都不是敌人。

在家庭中的界限愈清楚,孩子以后进入幼儿园、学校、职场,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处,更能适应社会生活。

五、父母的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电影《奇迹男孩》,10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在奥吉去学校的第一天,他就受到了周围人的排挤和歧视。

奥吉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大哭,他流着泪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丑?”

妈妈告诉奥吉:“你一点也不丑!我们都非常爱你。你看我脸上有这么多皱纹,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痕迹,这是一张展示我们过往经历的地图,这张地图从来从来都不会丑陋。”

育儿知识:自信的孩子易成功,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积极的正向关注

从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而言,能力的发展有早有晚,有的孩子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不同孩子智力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喜欢文科,有的擅长理科;

从个体而言,再好的孩子也有缺点和不足,再惹人生气的孩子也有优点,不同的聚焦会有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家长常常批评孩子而并不见效果?这点很值得反思,“闻过则喜”不过是圣人的传说,不符合人的本性,所以与其花很大力气不断弥补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如改变策略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孩子往往不会因为批评而改变,而是通过确认优点而改变。

因此,家长应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扩大孩子的优点上,而不是努力和孩子的缺点作斗争。

2.给孩子记“成功日记”

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习惯于让孩子写反思,写总结,写检讨,我建议家长“反其道而行之”,给孩子记“成功日记”。

有位优秀的家长每年在孩子生日的时候,都会送给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把这一年孩子的成长照片、重大事件、家长的期望、获得的荣誉等做成一个纪念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这是孩子一路成长的宝贵印记。

记录孩子的成功点、闪光点,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家长也知道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孩子再看父母为他记录的成长日记,也能理解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为孩子记录成功日记,能让我们有心去关注孩子的优势、进步、成长,也会因见证孩子的成长与成功而欣喜不已。

3.教会孩子准备

任何天才都是有着充分准备的。建议家长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帮助孩子成功,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积累自信。一旦孩子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并且巩固了这种感觉,就会形成成功的惯性,想停都停不下来。

其二,教会孩子接受失败,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只有失败才能帮我们找出事物的规律,知道怎么追求成功。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的成功各不相同,只要家庭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4.打造优势学科或学科优势

所学各门学科中,孩子可能未必门门优秀,家长往往特别纠结于孩子的弱势学科,总是千方百计帮孩子补差补弱,补课的结果往往是优势学科减弱了,弱势学科提不上来,家长付出很大代价,孩子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如果效果不理想,孩子的自信心必定会受挫。建议家长首先强化孩子的优势学科,这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如果各科平平,没有突出的优势学科,那就关注孩子的学科优势,如:或英语口语好,或语文写作好,或数学喜欢钻难题等,把这些优势发扬光大,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源自于对自己优势的自我肯定。作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自信,就要致力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得到自我肯定,从而保持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孩子自信与否,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是对孩子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但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

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二是给孩子合理而及时的赞扬。这里强调合理性,孩子能够分辨出家长的赞扬是否真诚,虚伪的赞扬只能使孩子感到家长的心不在焉,这样做反而刺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要注意赞扬的及时性,做到合理和及时,有助于将孩子好的行为加以确认和巩固,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审视自己的视线从学习方面扩展开,这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尤为重要。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这在自信心的培养中意义重大。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天赋,就教给他如何爱人,如何与人合作。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只有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就会对精神产生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也会变得麻木起来。

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援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