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和幼儿讨论虫子的分类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会正确区分益虫、害虫,知道爱护益虫,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创设:虫子标本图、图片、猜谜卡片、收集虫虫的资料及有关的小常识。重点与难点:能分辨常见的害虫和益虫。活动过程:一、说说认识的虫子1、出示虫子标本图:请幼儿观察,老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你能说出你认识的虫子的名称吗?你能描述出它的样子吗?2、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几种平常不常见的虫子。二、给虫子进行分类。请幼儿说出给虫子分类的理由和方法。有的说好的和坏的,有的分为白天出来活动和夜晚出来活动的,有的按大小来分的,有的按翅膀分、有的按嘴巴分、有的按会飞和不会飞的来分等等。三、害虫和益虫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另一种分类方法,根据益虫和害虫来进行分类。害虫就是对人类有害处的昆虫、益虫就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昆虫。你们说说看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为什么?游戏《摸口袋》:口袋里装着各种虫子的图片,让幼儿到前面摸出来,然后告诉小朋友它叫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赶害虫》含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赶害虫》含反思》
中班教案《赶害虫》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热爱秋天小昆虫的情感,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目测群数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赶害虫》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目测群数的能力。
2、激发幼儿热爱秋天小昆虫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画有7——10个不等点子的瓢虫教具、大树一棵、骰子一个、有洞的树叶一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秋天有许多小昆虫,你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根据主题经验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引导幼儿介绍不同的秋虫,如天牛、蟋蟀、蚱蜢、瓢虫、纺织娘、小飞虫、蜘蛛、蝴蝶、蜻蜓等及时的给予回应和肯定。)
2、瓢虫宝宝来到妙妙班了,用你们的亮眼睛来数一数?(任意分几处摆放黑板上)
提问:一共来了几只瓢虫?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提升数数的方法:两个两个数;加法;目测接着数等)
重点介绍目测接着数的方法:先看一边的瓢虫有3只,然后先把3记在心里,然后从3接着边看边数数,一只一只数下去4、5、6、7很快就数完瓢虫一共有几只了。
追问:还可以先看哪边,然后再接着数?(先看上边的,再接着数;先看右边的,再接着数;先看下边的,再接着数;数出来都是7,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
3、请个别幼儿尝试群数的方法,老师进一步讲解指导。
二、找瓢虫朋友(幼儿尝试新的数数方法)
1、树上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是几星瓢虫?用接着数的方法去试一试?提问:你的朋友是几星瓢虫?你是怎样数的?
他已经学会了这个好方法,还有谁也用了这个好方法?(请用接着数方法的幼儿介绍)
2、瓢虫玩累了想到树上休息一会儿。(请幼儿轻轻地送它们回家)
三、游戏:捉害虫
1、出示有洞树叶,提问:这片树叶怎么了?(引导幼儿说出是被害虫咬的,引发幼儿捉害虫?)
2、讨论:它们当中谁是害虫谁是益虫?
(七星瓢虫喜欢吃叶子上的蚜虫,会保护田里的庄稼,是益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瓢虫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子,专门破坏庄稼,是害虫。
3、这样下去这棵美丽的大树要完了,赶快把害虫捉掉呀!
介绍玩法:
(1)分成两队(星星、月亮,人数相同)
(2)报数(1—6),请幼儿记住自己的号码。
(3)教师滚骰子。当其停下以后,面上是几个点,轮到的幼儿就去找相应点子的瓢虫,速度快的那对加一分。
(4)听老师口令,如红色的九星瓢虫。(既要看颜色又要看数字)
一轮下来分数多的队获胜。
4、护林小卫士颁奖。
活动反思:
1、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是确定目标,构思活动的基础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关注孩子所关注,能从中埔捉到有利于教育幼儿的信息。最近看到幼儿户外锻炼时一直在谈论瓢虫。鉴于此,我知道孩子们对瓢虫很感兴趣,于是,我开始着手这次活动的准备。
2、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幼儿创作的机会
整个活动的设计围绕新《纲要》的理念,创设能使幼儿自由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进来。活动中的四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通过数数方法的不同,学习接着数的方法事实证明幼儿掌握得很快。
小百科: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中班主题益虫和害虫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区别益虫和害虫,知道昆虫与人们的关系,了解一些保护益虫、防治害虫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益虫和害虫教案吧。设计背景
草地上,有几只昆虫在爬着、飞着,这些都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益虫和害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区别益虫和害虫,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区别益虫和害虫,知道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了解一些保护益虫、防治害虫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学会自我保护。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认识益虫和害虫。区别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
背景、挂图各一幅 蜜蜂 蜻蜓 青蛙 蜘蛛 蟑螂 蚊子 苍蝇 蝗虫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新课。
欣赏歌曲《小蜻蜓》,然后请幼儿回答问题:A.歌曲里唱的是谁呀? B.它在干什么? C.为什么要捕捉蚊子?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益虫和害虫: 出示背景、挂图,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
2、逐一出示蜜蜂、蜻蜓等昆虫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3、区别、分类:先请幼儿将图片分别摆放在两个贴有益虫和害虫的方框内,然后再由大家检查归类是否正确。最后归纳: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用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益虫。相反,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害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害虫。
4、保护益虫,消灭害虫:A、当我们看到益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不要捕捉益虫,让它们帮助我们消灭害虫)B、还有什么方法能保护益虫?(不乱撒农药) C、发现害虫应该怎么办?(将其杀死)E、还有什么办法能消灭害虫?(杀虫剂、灭虫灯等能很快杀死害虫)
5、互动:老师反复说出昆虫名称和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小朋友用动作、表情来判断益虫和害虫。(拍手、跺脚、跑、跳、哈哈笑、撅嘴、站、蹲等)
三、结束部分:人们喜欢那些昆虫?讨厌那些昆虫?为什么?
小结: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害虫是危害我们生产和身体健康的坏家伙。我们一起到外面消灭害虫去吧!
四、延伸部分:学习歌曲《小蜻蜓》。
教学反思
本教学活动成功之处在于直观、通俗易懂,通过使用背景、挂图、图片等,幼儿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了。幼儿互动的机会很多,课堂气氛活跃,过程由浅入深,随机应变,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老师跟着幼儿的思路走。一问一答的式教学,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图片人手一份的话,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玩法,效果将更加圆满。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中班教案《虫虫、虫虫飞》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虫虫、虫虫飞》含反思》
中班教案《虫虫、虫虫飞》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扮演会飞的昆虫,体验昆虫飞舞的快乐,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和装饰昆虫的翅膀,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虫虫、虫虫飞》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和装饰昆虫的翅膀。
2、乐意扮演会飞的昆虫,体验昆虫飞舞的快乐。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装饰翅膀用的各种材料,如彩色粘贴纸、手工纸等。
剪刀、双面胶、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会飞舞的昆虫翅膀。
——你知道哪些会飞的昆虫?这些昆虫的翅膀是怎样的?
——你们想和昆虫一样有对会飞的翅膀吗?幼儿想像和模拟某一种昆虫,自由地展翅飞舞。
二、制作翅膀。
——讨论:翅膀可以用什么材料做?
——幼儿可以独自制作,也可与同伴—起制作。引导幼儿注意翅膀的对称。
——怎样把翅膀装饰得更美丽?
我长出翅膀了。
——介绍自己制作的翅膀,请幼儿相互猜猜这是什么昆虫。
——请幼儿想办法怎样使翅膀固定在身上。
——在教师的帮助下穿戴好美丽的翅膀,扮演某种昆虫在户外边念“虫虫飞虫虫飞”,边翩翩起舞,并模仿昆虫的行动。如蜜蜂飞到花丛中吮吸花蜜,围着花儿舞蹈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实验记录为幼儿调整认识、整理经验、形成科学的概念奠定了基础。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培养幼儿记录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乐于探究,逐渐理解科学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小百科: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