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即使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消磨,也依旧流传了下来。阅读古代名言不仅可以扩大知识层面,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那么,古代名言对于工作、学习有什么作用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名言名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4.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6.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1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1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8.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1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2.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刘向
2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2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5.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3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3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39.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40.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经常会看到类似的古代名言。引用古代名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的探求新知识。那么,你在上学时都用过哪些古代名言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警醒自己的古代名人名言”,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5.学不能够已。《荀子》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8.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9.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1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8.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清徐骧
19.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2.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23.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5.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26.君子周急不继富。
27.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9.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
30.好学而不贰。《左传》
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3.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3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3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41.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4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论语》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从古至今,我们已经听了许多的古代名言。在教学中合理引用古代名言有助于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那么,你在写作文时会不会用到古代名言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畏挫折的古代名人名言”,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吾
18.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1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4.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6.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2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28.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2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3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36.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孙昭远
3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3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3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