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应该都接触过名人名言吧,名人格言能够促进我们的思想交流,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名人格言是什么?幼儿教师教育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孔子名人名言摘抄, 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1、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3、所以,孔子和他学生也是一般人,圣贤文化都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中体现的。如果圣贤所宣传的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儒学就是用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处理好和家人、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民和实际的学问。
4、【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6、、德不孤,必有邻,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7、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孔子)
1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2、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1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4、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15、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17、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18、【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21、【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22、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惜寸寸光阴每秒,朝缕缕阳光微笑。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朽木不可雕也。
2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26、君子同意差异,小人同意差异。
27、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29、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30、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3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32、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3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mdsh孔子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6、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7、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38、"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39、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40、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4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42、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44、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5、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4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5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47、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9、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5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5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
5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5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5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5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行与言而与之言,讲错。知者不失人,亦不讲错。
5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57、很咦,我也谢绝!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梦见周公了。
5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9、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60、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61、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6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63、正直的人是公义的。看所说的,所见的,并要思想以下的事。
64、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美国教育界流行一句话:“IHEAR,IFORGET。ISEE,IKNOW。IDO,I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我做了,我懂了!)~~这些句子适合你意吗?相信你应该喜欢我们整理的教育名言名句摘抄66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
2、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4、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6、一切浪费都是由于学校和现实隔离开来。在谈到教育中的浪费问题时,我希望能使大家注意到学校制度各个部分的隔离现象,注意到教育目的的缺乏统一性,注意到各门学科和方法的缺乏连贯性。——杜威
7、钟不敲不响,人不教育不会
8、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9、历史教育的本质就应主要是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科目。
10、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唐·白居易)
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13、要去除孩子眼中的泪水,淫雨洒在蓓蕾上是有害的(英国)
14、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1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6、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蒙台梭利
17、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做的事情(乔·赫伯默)
18、古人云:“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
19、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20、“勤奋运气或灵活的手腕固然重要,却非关键,唯有掌握重点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葛雷《成功的共通性》
21、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22、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
23、诗人艾略特:“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首次对起点有真正的了解。”
24、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5、“善意的谎言”在特定状况下使用一次也未尝不可,但是,倘若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性方法经常使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
26、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27、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薰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杜威
28、灵活性比掌握专门技巧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许多专业会迅速地过时的缘故。因而人们追求的不是那种高度专门化的专业和特殊的技术训练,而是专注于掌握智力技巧。[美国]罗伯特·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
29、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30、这种职业教育,并不使青年屈服于现今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而要利用科学和社会的因素发展他们的胆识,并且培养他们实际的和执行的智慧。——杜威
31、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32、一个人没有养成科学的精神,他就没有为人类有效的指导的思考所设计的最好的工具。——杜威
33、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34、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
35、花在教育上的钱决没有白花(英国)
36、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37、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38、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说:“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因此评价和选取课题,便成了研究方法的起点。”
39、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4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41、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42、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43、“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寓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44、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45、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观念塑造孩子;我们必须爱他们,任他们的天性自然发展(歌德)
46、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德国]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4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4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9、教育上所订新试验的成败只有一个法子可以试出来,这个法子就是检查受过新教育的儿童看他们的生活是否有益于社会。——杜威
50、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杜威
51、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52、把全班儿童笼统的看作一样,不去辨别他们的个性,决不会有真正合于科学原理的教育发生。——杜威
53、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一个不知道历史的人,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54、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的丰富性。[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5、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
56、教育不但能发展儿童与青年,并能发展将来的社会,这种儿童与青年,就是这种将来社会的分子。——杜威
57、智慧是平衡发展的结果,教育要达到的正是这种个性的平衡发展。[英国]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58、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各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尽量发展他的特长,因为这种发展最能和谐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杜威
59、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英国]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60、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61、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6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6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64、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6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能够背诵万字的三字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66、美国教育界流行一句话:“IHEAR,IFORGET。ISEE,IKNOW。IDO,I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我做了,我懂了!)
“君子使人美丽,而不是使人邪恶,而是使人邪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名人格言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多,名人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是否在寻找经典的名人格言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人名言”, 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1、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3、学习也是快乐的,嬉皮士也是快乐的,这一次奋斗终身的音乐。
4、善仁不善学,其封面亦愚;好知识不是好学问,它的封面也会摆动;诚信不容易学,它的掩护也是贼;
5、因为政治上的美德,如北方的地位和星辰。
6、 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来自乌鸦,果为善,顺也;乌鸦,果为利,跖也。要知道舜与跖骨的区别,舜与良并没有什么区别。
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11、从事政治生涯的目的是什么?不正直的人是什么?
12、知道了它,仁可以守它,壮可以手它,动它不以礼,不以善。
1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人不懂。因此,古代帝王,开国之民,教人为先。
15、君子使人美丽,而不是使人邪恶,而是使人邪恶。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17、你能说法语而不懂吗?使它昂贵。用手说话的人是无言的。
18、得到三个朋友的人失去三个朋友。朋友直了,朋友明白了,朋友多了,就好了。朋友然后皮皮,友好的软,朋友然后奉承,一个损失。
19、富有而令人向往,虽然鞭笞,我也为之。如果没有,随我的便。
20、不信,则成为知己。绿色的眼睛歌唱着一切不老的,要尊敬以前,擦干英雄的眼泪。月亮像水一样。
21、敏而好学,问心无愧,是文也。
另一个顽童接口说:“那你这个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了?”大家在日中应该经常能见到名人格言的存在吧,名人格言可以让我们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思考,你知道有哪些有趣的名言警句呢?幼儿教师教育网收集并整理了“孔子名人名言摘抄”, 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1、政治也是,儿子帅对了,谁不敢?
2、不信,则成为知己。绿色的眼睛歌唱着一切不老的,要尊敬以前,擦干英雄的眼泪。月亮像水一样。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从事政治生涯的目的是什么?不正直的人是什么?
5、另一个顽童接口说:“那你这个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了?”
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7、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9、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10、正确的政事政事管理是正确的政事政事管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活着,他将治理国家;一个人的死亡是他的政治利益。因此,政治取决于人民。王子和大臣都彬彬有礼。这位大臣忠于国王。
11、居士是一个国家,其事者为贤者,其友为仁者。
12、子不语怪,力,乱,神。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14、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释为: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16、我不是那个不知道的人。多听的是好的;见多识广者无知。
1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8、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9、【翻译】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20、因为政治上的美德,如北方的地位和星辰。
21、二仪既闭,三象乃乖。圣道埋郁,人心不开。上无文武,下有定哀。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22、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23、知道的人毫无疑问;仁慈的人不担心;勇敢的人不害怕。
24、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2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29、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0、古代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1)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2、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3、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34、敏而好学,问心无愧,是文也。
35、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6、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38、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巧言令色,鲜矣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 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1、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2、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