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范本十五篇)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08-09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1

九日登花马池城明代:王琼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

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诸将至今多卫霍,伫看露布上龙楼。

①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银川小志》《嘉庆灵州志迹》《光绪花马池志迹》《民国朔方道志》均收录此诗)。这首诗的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登上花马池城楼,一边喝着菊花酒,一边抒发着自己的感慨。

②白池:盐湖名。在今盐池县北,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北大池。古盐州:南北朝至西夏州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西安州改置,治五原镇(今陕西定边县南),领大兴、五原两郡,辖今宁夏盐池县、陕西定边县及内蒙古的鄂托克旗、乌审旗南部,境内有盐池多处。隋大业三年(620xx年)改盐川郡,辖五原一县,朝廷设盐州牧监于此。唐武德元年(620xx年)复改盐州,辖五原、兴宁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盐州,永泰元年(765年)升都督府。元和八年(820xx年)领五原、白池二县。唐朝设乌池榷税使以专盐利。宋至道初年(995年)被西夏攻占,仍为盐州,境内之乌池、白池,以盛产青、白盐著称。

③豁望眸:《光绪花马池志迹》作“豁远眸”。 豁,开阔的样子。眸,眼中瞳人,泛指眼睛。

④河朔: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迥(jiǒng):远。

⑤泾原:唐方镇名。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长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浦河以西地区。《嘉庆灵州志迹》、《光绪花马池志迹》作“泾源”。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军权。这里是作者自称。隔年留:意为自己在这里又多呆了一个年头。

⑥辕门:军营的大门。菊酒:即菊花酒。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2

九日黄楼作宋代: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①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②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③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④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⑤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⑥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⑦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⑧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⑨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3

九日雨中

【唐】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4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5

摘星楼九日登临明代:姜塘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摘星楼:楼名。传说为商纣王所建,极高峻。又名妲已台。在河南省淇县(朝歌)城西北隅,高十三米,面积为1500米平方米的土台。相传殷纣王在上建一摘星楼而名。所谓摘星楼,言其极高,站在上边能伸手摘下星星。后为纪念比干被纣王摘心而改为摘心台。

休休:悠闲的样子。

携壶:指行医。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费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清侯方域《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采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后四句:忆朝歌名人:不但有被《诗经·淇奥》歌咏的卫武公;还有作《载驰》一诗,诗中载有“唁卫侯”情节的“贤女”许穆夫人。更有既忠又孝,被孔子赞为“三仁”的比干、箕子、微子。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名句 篇6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唐代:赵彦昭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

Copyright©2006-2025 幼儿教师教育网 yjs21.com 湘ICP备2022004057号-6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