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推荐14篇)
2025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5-09-09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时为每节课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作为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含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内容、课的进程及时间分配等信息。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聪明的小高斯》:
教学目标:
1.过小高斯巧算数学题的事,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的说话。
3.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来一道数学题,大家看,应该怎样算呢?
2.同学们,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年近8岁的孩子也很快的算出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聪明的小高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4页,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
2.大家读得好认真啊!老师特别高兴。那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那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相信现在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小高斯一件什么事?
2.那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呢?谁想说说?那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在读一读?
(你找的语段很准确,他读得怎么样?谁想评一评?)
3.同学们,小高斯用自己的想法算出了这道题,多了不起!如果小高斯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的确,这么难的题,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算出来,真令人佩服!
4.面对小高斯与众不同、出乎意料的算法,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面同学们就默读课文,圈出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
5.谁找到了?想说说?这些词语概括了老师态度变化的全过程。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里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读读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咱们比比,看谁得的好,能体现老师的不同态度。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哪个小组向按自己的理解读读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
6.同学们,老师的态度变化多大啊!由先前“不耐烦”到后来的“惊喜”,“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认识这个砌砖工人的儿子”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是啊,小高斯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们的儿子却是这么优秀。咱班多数同学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们自信、勤思好学,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演一演
课文我们理解得很好。如果让你们去扮演他们,相信一定能演得更好!现在同桌就商量商量,你想扮演什么角色,想怎么演,一会看看那桌精彩!
二、拓展延伸
聪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这种独特的算法,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又为小高斯作了什么事呢?我们齐读课文后一自然段:“不久”一齐
同学们小高斯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为一名伟大数学家的吗?
大家说得都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也许也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可能第2个、第3个小高斯就会在我们班级出现,说不定比小高斯还出色呢!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举出一个在你生活或学习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例子。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比本领》: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梅花鹿一只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通过比赛,他们知道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目的:
一、知道金丝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过程,就是认识合作很重要的过程,懂得合作的必要性。
二、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写7个字。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初读课文,知道金丝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过程;在详细解读中深入感悟,合作的必要性,并在读文中随文识字,认识新字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巩固生字与新词,学会书写。分配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深入体会合作精神的可贵与必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出示梅花鹿、金丝猴、小猫、公鸡的图片,逐个认识。
2、说说这些动物都会什么?
梅花鹿会(),金丝猴会(),小猫会(),公鸡会()。
3、老师:这些动物的本领可真不小。其中梅花鹿和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它们就进行了一场比赛。
4、板书课题:比本领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把稳重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比本领的后的结果怎样?
2、按以上要求进行初读,师巡视。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摘苹果做成的)认生字。
(2)小组接龙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大家说说比本领后的结果怎样呢?
三、读中感悟,深入体会。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并画出梅花鹿和金丝猴的想法。
(2)学生汇报:“梅花鹿想……”“金丝猴想……”
2、老师:那真像它们想的那样吗?
(1)同桌共同学习第二段,并讨论讨论:它们摘到果子了吗?为什么摘不到?
(2)学生汇报:“没有。”“梅花鹿虽然跑得快,但是果树太高摘不到。”
“金丝猴虽然会爬树,可它过不了河。”
3、学习第三、四段。
(1)老师范读第三段。
(2)听了大象的话它们怎么想?怎么做呢?请生说说。
(3)学生讨论发言。
(4)读一读,第四段。
四、深入感悟课文思想。
(1)出示句子指名读:
A它俩一下子明白了。
B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2)考:它俩明白了什么?为什么笑了?
(3)学生汇报……
(4)老师小结……
五、课后思考题:
1、什么叫合作?举身边的例子说说。
2、试着写一写自己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一件事。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群光头男孩儿》: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群男孩儿为帮助伙伴找回自信和快乐,都剃光头发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美并不只表现于外表,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一群男孩儿剃光头发的原因,体会美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悬疑设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喜欢。)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一个小镇的一所学校里,有一群男孩儿都把自己美丽的头发剃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真实的故事。
你们对课题中的哪个词感兴趣?(光头。)“光头”见过吗?(见过。)什么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丑。)
既然是丑的,为什么这群男孩儿还要这么做呢?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布莱恩为什么不愿去学校上学?
2.文中哪些词反映了布莱恩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抓住“极了”、“躲”、“不愿意去”、“不愿意见”等词句体会出布莱恩当时的难过、自闭和自卑。
3.大家看到布莱恩这么难过,都为他着急。你们知道布莱恩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吗?(需要帮助。)
4.同班的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5.你佩服谁?想想你佩服他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伙伴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美丽、柔软的金发,用一个丑陋的光头换回布莱恩的笑容和自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够这么做怎能不令人敬佩。
6.布莱恩看到这群光头男孩,他是怎么做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吗?
7.后一段里的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像。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还认为这群光头男孩很丑吗?
引导学生讨论:光头男孩儿们丑在哪里,美在哪里?
从中体会出美并不只表现于外表,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是呀,孩子们用单纯的方式诠释了美的真谛,“光头”与心灵的光辉相映,就是世间美的风景。
2.拓展思维:如果你是布莱恩的朋友,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让他恢复信心?
五、联系生活,强化感悟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布莱恩这样被病魔夺去健康的人很多。(放课件)看,这一个个渴求健康的眼神。听,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健康的我们,可曾想过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播放歌曲《祈祷》。)
后,让我们共同祈祷,把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愿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我们一样快乐、幸福地成长。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续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
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
未来欣赏一碗水一溜烟
梳妆抽屉镜子宇宙
(2)认读词语: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
幽幽的花香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Yjs21.cOm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
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
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
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
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 )水一( )镜子一( )风
( )的星星( )的夜风( )的月亮
板书设计:
妈妈 一碗水一碗星星 期待
摘星星
未未 一面镜子 星星撒满 长大飞上天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二、教学重点: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四、学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头饰。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3)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世界动物之最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形体最小的鸟:蜂鸟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最耐寒的鸟:企鹅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世、界”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孔雀、锦鸡、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深处、熊猫、朋友”等词语。
3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世、界”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孔雀、锦鸡、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深处、熊猫、朋友”等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1—3图片):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8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课件出示4——11:各种动物图片):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看图片,认识动物: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2.(课件出示12:8种动物的词语)
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课件出示13):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出示生字,识记生字“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正音,指导:“深、处”为翘舌音,“丛”为平舌音,读“cóng”。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歌”是“哥+欠”,“熊”是“能+灬”,“猫”是“犭+苗”,“朋”是“月+月”。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两个人走独木桥”就是“丛”。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歌、深、九”(板书:歌、深、九)
(课件出示14):歌、深、九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师点拨:“歌”的部首是“欠”,不是“攵”;“深”的右边不是穴宝盖,少了一点;“九”的第二笔是竖折弯钩。)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
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xiónɡmāoshēnchùpénɡyou
()()()
2、抄写本课会写字。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加一加,猜谜语的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杨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听吗?
板书课题: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像,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指导说。
三、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全班交流识字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困难和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准能把自己读得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理解:聊家常,悠闲。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4.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语文实践,拓展延伸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师举例:“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快来吧……”
“老奶奶,头发白……”
“我是一棵大叶杨,成天喜欢把歌唱……”
2.同桌编一编,唱一唱。
3.指导唱,评议。
4.同学们,大叶杨是我们的朋友,其它的树也是我们的朋友,你能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吗?
①小组交流自己曾观察过的,比较熟悉的树;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 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 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 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 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 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 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 赛跑 污染 神圣
4、 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 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 学习第1节
1、 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 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 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 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 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 讨论交流。
4、 有感情地朗读。
(三) 学习第4节。
1、 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 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3、 师生合作读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 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 不被污染)
3、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 总结
四、 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 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 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 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①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②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③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④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⑤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①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②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①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②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③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们熬夜也要看完: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2025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⑤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①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②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①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②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③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可是,如果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
(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
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一)识字写字
1.读文识字。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或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助正音。
(3)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读给同学、老师听,请他们评价。
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2.积累生词识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生词。
(2)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3.找反义词识字。如,南—北、稠—稀、快—慢。
4.联系实际记字。
出示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把方法讲给同学听。如:
“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故事讲的是李白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在磨,准备把它磨成一根细细的、尖尖的针。“针”就是“一根铁针”的“针”。
我是这样记“忠”字的`,“我们要忠于祖国和人民。”
5.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翘舌音:忠、盏、稠、针
同偏旁:积、稠、稀
同结构:上下──忠、导、盏;左右──积、稠、稀、针、碰、慌
(2)重点指导。
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①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②禾字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二)朗读感悟
诗歌教学应更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情感,读出味道。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
1.激趣,初读。
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
要是你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告诉你在野外迷了路辨别方向的一些方法,想知道吗?请在书中找答案吧。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初读的体会。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请把你了解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选段,细读。
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3.倾听,品读。
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并按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欣赏。
4.推荐,连读。
(1)听了刚才同学的选读,你认为哪一节谁读得最好,请这些同学上台把课文串联起来读。
(2)其余同学听听,课文告诉我们几种辨别方向的办法?
5.小组合作,研读。
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读,填写下面的读书报告,或小组自己设计报告内容。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别白天太阳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天积雪化得快的是北,化得慢的是南,你还有其他办法辨别方向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
分辨辨别永远高挂天然
大自然北斗星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别:特别分别别处
指:指挥手指指南针
方:方向地方千方百计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3、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4、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教学难点:
1、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2、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字典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补足音节的韵母和声调。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标声调规则。
2、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3、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4、同桌互改。
5、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二、描一描,写一写
1、学生观察“典和登”看书写时注意什么。
2、学生在田字格里描字。
3、学生互相检查。
三、读一读,比一比
1、学生自己读,填一填。
2比一比。
四、填一填,选词填空。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变化。
2、同桌讨论应填哪些字。
3、教师找出规律,向学生解答。
4、学生选词填空。
五、照样子说说
1、先让学生完成填空,教师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词语中的“地”的位置。
3、学生做练习,师生共同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指导看图。
四、比赛。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读音、组词
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生字
2.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4.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列宁利用蜜蜂找养蜂人)
二、读中理解(学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理解“附近”,说明列宁住的离莫斯科不远,我们同学当中家离学校不远的,就在学校“附近”的举举手。(找其中一个同学问问)如果老师去你家做客,欢迎吗?你真好客,不过到时候别忘了给老师“引路”。
(读了课文,我知道,列宁想找养蜂人谈天。李宁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那个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又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亲自去找。)
2.同学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两个带点的词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A.
(1)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常常”是经常的意思;
谁能给“往常”换个词。(平常、原来、平时、以前)
B. 选词填空
C.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说话吗?
3. 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谁能把这两段文字给大家读一读。
三、理解课文(学习3-4段)
列宁找到了最后找到了养蜂人吗?列宁到底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把描写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句子画下来。
(生交流)
如果你是列宁,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同桌讨论,生交流)
同学们真善于思考!列宁按照这样的想法找到养蜂人了吗?
A.出示句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
师:把“果然”换成“竟然”行吗?为什么?
师:如果把“竟然”换到养蜂人身上,行吗?(养蜂人打开门一看,站在眼前的.竟然是列宁同志。)
师: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B.
(1)早上出门,天阴沉沉的,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2)早上出门,阳关灿烂,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大家来读读这段吧!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段。(师读)听完老师读,你想说什么?(生谈感受,读得慢,感觉到好像看见列宁正在寻找养蜂人)
你们想不想读?那你们也读读吧。(生自由读第3段)
读到这儿,你想对列宁说什么?
(学习第四段)蜜蜂引路
1.列宁出现在养蜂人面前时,猜一猜养蜂人会有什么表现?
(吃惊、惊讶、惊奇)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请同学们就带着养蜂人这样的心情去读读文中的第4自然段吧。
(分角色读第四段)
(请一对同学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注意把养蜂人的“惊讶 ”的神情和语气表现出来.)
四. 拓展
1、以第四自然段为开头续写,补充养蜂人和列宁之间的对话。
要求:
(1)通过对话把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说清楚。
(2)有时间写下来。(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通过对话,回顾全文;先说后写,降低梯度;说些结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课时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识字15个,写字6个。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想一想、填一填。
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门+日=
二.学习新课: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读,在抄写。
2.选词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1)先读一读。
(2)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后组内交流。
(3)选举代表班上交流。
(4)有基础的学生写在本上。
3.练习询问和回答
外面有什么声音?
外面是什么样的?
方法:同桌练习问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引导学生观察问话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学生连写一写。
三.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童话:我喜欢听童话故事。
第六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通过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观察种子发芽经过,写观察记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高兴”说一句话。
二.自读诗歌并了解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学生字读诗歌。
2.说一说“唱不完的歌”,后面应当是什么?
3.观察图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识。认识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三.学习加动作朗诵。
1.朗诵“老树的故事”,边读边加动作。
2.指名到前面表演。
3.练习给前几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动作。
四.综合活动:种植种子并写观察记录。
日期活动变化
要求学生天天观察,没有变化的可以不记,有变化在记。
活动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一首唱不完的歌
- 欲了解2025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2025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