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产生
今天我们上语言课《空军帽》,当我问到这顶空军帽和我们一般的帽子有什么不同时?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说得特别激动,特别是关于警察帽更是你一言我一语讲得起劲。孩子们的畅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既然孩子们那么感兴趣何不组织一次“各种各样的帽子”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帽子的秘密,既有利于相公经验的积累,又能萌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于是我初步拟订了有关帽子的网络,并在当天晚上开始动员孩子回家收集各种帽子,于是有了班里的“展示台”(孩子们建议把收集到的帽子都统一放在班里的一个专台),当我们的展示台上有了一定数量的帽子时,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有关帽子的讨论,想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理解,最后根据孩子的讲述、提问加上教师的整理拟出了活动主题网络。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讨论—一生活中的帽子
在活动前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那些帽子,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汪科:警察帽子,戴上可以指挥交通的。
陈博扬:解放军帽子,戴上很神气(孩子们还不能区别海、陆、空三军)
龚思瑜:天气很热的时候妈妈给我戴太阳帽,可以遮太阳的。
戴毓龙:雨衣也有帽子的,可以保护头不淋雨。
张俏:天气冷的时候妈妈给我戴毛线织的帽子,很热的。
陈勇吉:医生也有帽子的,白白的。
王佳莹:周老师每天开摩托车的戴帽子的……
许多孩子都大胆发言,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气氛十分得热烈,帽子的话题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而且由于帽子是我们身边的事物,经常接触孩子们更是有话可谈。
活动二:常识活动—一认识各种用于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那些帽子,不同的帽子他们的形状、结构一样吗?帽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重要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教学活动主导目标: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帽子种类,知道帽子的基本结构(帽檐、帽身),初步懂得帽子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小结:这次活动我们选取了各种类型的帽子,目的是给孩子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和概念,为以后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中孩子们对帽子的松紧扣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平日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特别是不同材料的不同调节方式给孩子很大的兴趣启发:知道了帽子要方便并为不同头大小的人服务。另外从孩子们的兴趣看,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平日里接触不多的特殊类的帽子,如军用帽、厨师帽、医生帽等。
当我轻松的告诉孩子们他们所感兴趣的那些帽子称为特殊类型的帽子时,汪科突然问我:“老师,什么叫特殊呀?特殊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认识特殊类型的帽子
什么叫特殊?特殊种类的帽子它们到底特殊再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们为特殊种类的帽子呢?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概括来说他们认为这些帽子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第一它们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戴的;第二戴上特殊的帽子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谁了,知道是做什么工作的了。顺着孩子的理解,我们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特殊帽子组织活动。
主导目标:认识几种典型的特殊帽子,知道他们的作用和特殊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或用这种材料等)。
小结:当对这些特殊的帽子有了大概了解后孩子的兴趣点有了转移,似乎对设计发生了兴趣:
“为什么医生的帽子不是红颜色的?我喜欢红颜色。”
“安全帽应该把耳朵也保护好!”
“厨师帽子上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招,为什么要高高的?”
孩子们对设计呈现出了一定的想法,为何不顺应着试一试呢?于是有了第四个活动。
适合更适合教学,但孩子的情况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孩子们对设计呈现出了积极的兴趣,而对分类既觉得太难又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做了积极的调整:方案教学提倡的就是跟随幼儿,所以我们跟随了孩子的想法,进行帽子设计的相关活动;第五个活动时装秀之前原先我还安排了一个有关帽子相关服饰的教学活动,由于孩子早已表现出对表演的强烈欲望,作为老师怎能忍心拉回孩子们的兴趣呢?于是我们舍弃了或者说是暂时舍弃这个教学想法而跟随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进行时装秀活动。整个活动应该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活动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的所以他们特别有成功感和满足感,而且活动有紧紧围绕他们的兴趣,所以使得他们在整个活动中显得非常得积极、活跃和配合。这个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绘画、表演、教学等等,让孩子们能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同时让教师亲身体验到“儿童的思想看的见”真正内涵;而且这样一个老师跟随孩子的过程使师生间的尊重、合作、亲密的这种平等、互主体关系体现得更加得体。
综观整个活动过程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是快乐的,对老师来讲也许我们的体会更深:
1、记住自己是跟随者的身份。如果你想让活动成功,那么教师一定要跟随孩子,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活动的主体永远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我们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使整个活动能顺利发展和完成。
2、相信孩子的思想看的见。孩子的思想有其不同于成人的表现方式,我们得肯定孩子并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价孩子和他的作品。
3、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包括活动的开展的计划、内容、方式、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需要的物品、孩子的反应、调整措施等等,教师必须站在高一个的台阶去综观全局,尽管有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我们应该有这种俯视态度,想的比做的更全更多,而不是井底观天。
4、尽量选择孩子身边或生活中的事物。因为这样往往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共鸣,对于经验的积累和应用也相对容易,而且教师能更快的收集到所需材料。
主题: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活动一: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方式,前置副歌学习,掌握跳音的唱法。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我来做老公公,你们做小猴子,我做什么,小猴子也要跟着学做。(教师和着副歌部分的旋律做动作,当唱“来来来来”时做拍腿动作,当唱“秋天多么美”时做张臂拥抱动作)
欣赏后提问:你发现这首音乐中哪一段音乐比较特别?(引出跳音)
—— 幼儿学唱。(重点学习跳音部分)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看图谱,听音乐,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
师生一起看图学念歌词。
3、学唱歌曲。
全体幼儿和着音乐感受歌曲;
听音乐旋律在心里默唱;
比赛形式:分三组唱三段歌词;
全体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二:金色的玉米棒
活动目标:
1、乐意猜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排图、感受故事中语词的变化,学习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 秋天多美好》《小朋友的书 美工》;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在猜猜、想想、听听中,初步感知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至“它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
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进程,让幼儿猜想:小松树、松鸡、小刺猬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小兔子会借吗?为什么?
听故事验证(通过猜想——验证。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一位兔子是一只小气的兔子,为后来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讲述第二段故事至“大家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冬天”
春天小兔子做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讲述故事最后一句。
2、小松树、小公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玉米棒,猜猜是为什么?
幼儿排图,感受故事中不同段落语词的变化。
@布置排图任务,什么时候?小松树、小公鸡、小刺猬是怎么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仔细听,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把故事用图片排出来。(幼儿把《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33页的画面剪成小图片,放在《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8~9页上进行排图)
@教师讲述从“冬天”到“它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幼儿欣赏并排图。幼儿感受故事中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冬天。
@再次听故事自我纠正排图顺序。
3、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分析感知小兔子的形象。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子?
小松树、公鸡、小刺猬现在明白小兔子为什么要藏起玉米棒了,你明白了吗?
4、故事表演
部分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其余幼儿与教师一起讲故事。
活动三:拾穗者
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拾穗者》,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凝重的色彩和人物的动态。
2、尝试创作不同人物的劳动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美工》。
2、农民在田里劳动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整体感知欣赏作品。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内容。
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你还看到了什么?远处的人在干什么?
——教师介绍名画: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他画了很多有关农民生活的作品。这幅《拾穗者》是一幅关于秋收的画。在画面的远处,收割者正在把丰收的粮食装运上车。金色的阳光照在广阔的田野上,洒在前面三位妇女的身上,她们正低头弯腰捡拾遗留在田里的麦穗。
2、细部感知,进一步理解作品色彩和动态的表现手法。
——感知色彩的浓重:画面中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感知人物的动态:看看画面上的三位妇女在干什么?她们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她们的表情、衣服、动作)
——看完整幅画,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画家用浓郁的色彩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三位妇女弯腰拾穗辛勤劳动的样子。
3、幼儿创作。
——幼儿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3页“拾穗者”上绘画。
刚才欣赏了米勒爷爷的画,现在我们也来画画自己在田间劳动的样子。
启发造型:请你来试试。拾穗的时候,人的姿势是怎样的,重点观察身体动作和拿穗的手的位置及捡到穗时表情等。
画完了小朋友在田间劳动的情景,再想想后面可以配什么画面来表示丰收的田野呢?
活动四:磨米粉
活动目标:
1、获得关于米变成粉的相关经验。尝试用各种器具将米磨成粉。
2、认识生活中的米制品。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木板盖、小捣臼、小石磨、小筛子若干;毛巾、干净的盘子;大米。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我们每餐吃的主食有哪些?(米饭和馒头)
米饭是用什么做成的?(米)
米除了能做米饭,还能做什么呢?
2、认识米制品。
(1)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七页“米制品”,了解米制品。提问:这些好吃的食物你都吃过吗?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2) 有的米制品能发现米粒,有的已经看不见米粒了,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
3、加工米粉。
(1) 教师介绍工具并示范使用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认识吗?会用吗?
(2) 幼儿分成三组自主操作。(一组用木板盖,将米放在盘子里,用木板盖碾压;一组用小捣臼,将米放入臼内,用棍子捣;一组用小石磨,将米放在磨盘上,转动磨盘)
(3) 幼儿交换使用工具,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在操作过程中引发幼儿思考,哪一种工具比较好用?你是怎么磨出米粉的?
4、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磨好的米粉倒到平底托盘中,便于大家观察:你用什么工具磨的?你是怎么磨得?(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也可以用语言配合身体动作来表达磨粉的过程)
活动五:稻草游戏
活动目标:
1、利用稻草进行一物多玩,体验玩稻草的乐趣。
2、学习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录音机、磁带、小沙包、敌营标识等。
3、幼儿人手1~2个已捆好的稻草垛,长木凳若干;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 明确角色,激发兴趣。今天我们来玩“学做解放军”的游戏,小解放军们,我们到训练场上锻炼身体吧。
(2) 解放军叔叔有哪些本领?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打枪、拼刺刀、开炮、骑马等动作,活动身体。(可以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
2、训练场上练本领,利用稻草垛探索锻炼方法。
(1) 自由探索,一物多玩。
幼儿自由选稻草垛练本领,尝试多种玩法,练习跨跳、连续跳、绕一个稻草垛环跑、绕多个稻草垛曲线跑等,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 引导幼儿利用稻草垛探索多种跳的方法。
(3) 重点学习助跑跨跳。
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跑跑跑,一只脚用力跨过去”。
幼儿自选高低、宽窄不一的稻草垛,分层练习助跑跨跳。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动作的正确性及难度,及时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重复练习或调整难度)
3、游戏“取子弹,打敌人”。
(1) 看图示布置战场。
出示图示,引导幼儿按照图示的要求,布置敌我双方的战场:独木桥(长木凳首尾连接)、弹药库(沙包堆放地)、封锁线(平铺在地上的稻草垛)、敌方营地(稻草垛上贴敌营标记)。
(2) 教师讲解并示范玩法:从我方营地出发走过独木桥,去弹药库取子弹(沙包),助跑跨跳跳过封锁线,向敌营投掷子弹。
(3) 幼儿游戏。
4、欢庆胜利。
(1) 在音乐中欢呼,做放松动作。
(2) 提醒幼儿清理战场并洗手擦汗。
活动六:熊和兔子的故事(一)
活动目标:
1、听懂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诙谐,理解”贫困、富裕、勤劳、懒惰“的词义。
2、农作物的果实长在不同的部位。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熊和兔子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幼儿完整听一遍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是讲谁的故事?熊是一只怎么样的熊?兔子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结合《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3页“熊和兔子的故事”,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理解兔子一家向大熊借地耕种的原因及大熊的第一次选择。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熊,就这样,说定了。”
提问:
为什么小兔一家要向大熊借地耕种?(学词“贫困”)
大熊是个怎么样的人?(学词“懒惰“)
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大熊的生活状况和兔子这个人呢?(学词“富裕”,知道“富裕”与“贫困”是反义词,学词“勤劳”,知道“勤劳”与“懒惰”是反义词。)
兔子想到什么方法度过贫困的生活?
大熊第一次选择农作物哪个部位?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页,教师提问:
大熊怎么了?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上面收获了什么,下面收获了什么,哪部分更有食用价值)
第二次大熊选择要农作物的哪个部位?你觉得他会得到什么呢?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2页,教师提问:
你看懂画面了么?结果怎么样?
◆理解自己劳动收获幸福的道理,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提问:大熊变得怎样了?
它和兔子一家的生活最后是怎么样的?(学词“幸福”)
师幼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大熊一共选择了三次,第一次选择了什么?第二次选择了什么?第三次选择了什么?
◆第一次选择大熊拿到收成了么?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面下的?
◆第二次选择大熊拿到收成了么 ?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面上的?
◆第三次选择大熊又怎么样了?为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你喜欢熊还是兔子,为什么?听了故事,你还有什么想法 ?
活动七:数玉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种子的环形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识并记录正确计数。
2、学习分析记录结果,发现玉米排列是双数的规律。感受大自然中数量有序出现的神奇现象。
活动准备: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事先带幼儿去玉米地掰玉米。
2、 玉米小段若干、大头针、笔、牙签等辅助物若干。
3、记录表(如下),笔
玉米列数记录表(省略)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数玉米。
“老师这里有一根玉米,但是数不清有几列,你能帮帮我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帮助孩子清楚“列”的概念为纵向的一排,数时要订好起点。
“几列应该是怎么数的?”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玉米并记录结果。
很多小朋友都想到了方法,好,那你自己去试试。
交流:“玉米有几列?你是怎么数的?请把你用的好的办法告诉大家。”
(玉米种子的排列是封闭的环状,数玉米列数的关键是弄清楚起点和终点,以防重复数数,交流中要及时肯定幼儿标识起点的各种方法,以备其它幼儿学习)
请幼儿用新讨论的方法(标识起点的方法)再数一次玉米,验证之前自己有没有数错。
若有错误,修改记录结果。
2.给幼儿提供新的玉米段,再次数玉米的列数,并记录结果。
幼儿数玉米。
交流:你们数数有几列?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关注幼儿数时有没有找准起点,有没有数错,有什么办法来数。引导幼儿关注记录结果,发现每排玉米种子粒数都是一样或者相近的,如16粒,18粒,20粒等)
3.对玉米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玉米种子每排数量是双数的规律。
把每个幼儿的记录结果汇总到大的记录表上。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提问:看了大记录表,你们有没有发现小秘密。(没一排玉米种子的数量都是双数的)
再次数第三段玉米,验证发现玉米种子双数排列的规律。
活动八:熊和兔子的故事(二)
活动目标:
学习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
学习有表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小朋友的书—美工》
2、大熊和小兔头部简笔画,剪成白云朵的白纸若干,统计表,笔。
活动过程:
学习复述故事。
◆阅《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3页“熊和兔子的故事。”回顾题目。幼儿讲出故事题目(将熊和兔子的简笔画贴在黑板左右两边)。
◆顾内容。请个别幼儿看图概括地讲出每张画面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关键词:贫困、勤劳、富裕、懒惰、幸福、上面、中间、下面等)。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示语言插入符号,请幼儿讲讲它所代表的意思。
◆师扮演大熊的角色,幼儿扮演兔子的角色。师幼进行对话练习,可重复几次。
◆师出示白云朵符号,分别放在大熊和兔子的旁边,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合作复述故事一遍。教师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对话部分由幼儿分组扮演角色朗诵,可重复几次。
幼儿分组复述故事。
可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熊和兔子,一起尝试进行故事复述,复述几次后角色互相交换。
活动九:认识序数
活动目标:
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职业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等内容,了解生活中的劳动者,感知它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各种各样的职业教案吧。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劳动者,感知它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访问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
2.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活动过程:
1.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绍父母及父母的工作情况,启发幼儿关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况。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父母是怎样工作的。
2.结合课本第8页,指导幼儿阅读并思考:
(1)画面上有许多叔叔、阿姨、它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你还知道哪些劳动者?
3.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没有叔叔、阿姨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4.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5.启发幼儿围绕"如何为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祝贺节日"谈谈自己的想法。
6.组织幼儿组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如:做贺卡小组、排练节目小组等,为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祝贺节日做准备。
活动建议:
启发幼儿冲废旧的报纸、图书上剪下喜欢劳动者得画片,贴在课本上,说说他们劳动的特点。
中班主题各种各样的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欣赏图片,感受各种各样的鱼的美丽形态,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体验创造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各种各样的鱼教案吧。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感受各种各样的鱼的美丽形态。
2.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鱼的美丽形态
活动难点:
能撕出各种图形来装饰小鱼。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一块;各色彩纸;各种各样的小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幼儿欣赏。
2.师:小朋友,你觉得这些鱼漂亮吗?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
二、我来撕一撕
1.师:你最喜欢的那条鱼是什么形状的,它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撕一撕自己觉得最漂亮的那条鱼。
三、幼儿进行撕贴
教师投放材料,幼儿进行撕贴。
四、作品展示
1.教师将海洋背景图片贴在黑板上。
2.幼儿将自己撕贴好的鱼随意贴在背景图上。
3.师:给你们自己撕贴出来的小鱼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观看各种各样图片的小鱼时都惊叹“: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在第二环节个别幼儿上来撕自己的鱼,导致后面幼儿都照着上来幼儿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样的鱼。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秋天多美好——各种各样的瓜》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幼儿园各种各样的变化说课稿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