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鸭司令

幼儿美术活动方案 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12-12

活动名称:美术活动——鸭司令活动目标:1、比较鸡和鸭的明显不同点,大胆表现鸭子的主要特征。2、了解鸭子群居生活的习性,体验关心同伴的快乐。活动重点:大胆表现鸭子的主要特征活动难点:尝试画出往不同方向游的鸭子活动准备:插入材料:一只小鸡和一只(正反两面的)小鸭、蜡笔。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区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1、师边讲故事,边出示鸭图片在一个遥远的小河边,有一个鸭棚,里面住着一群小鸭子。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小鸭子觉得身上痒痒的,难受极了,它们准备到河里去洗个澡。刚刚来到小河边,突然听到,“救命呀!”“救命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谁在喊救命呀?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的说2、师出示小鸡图片:原来是谁掉进水里了?(小鸡)你怎么知道是小鸡呀?……(幼儿说出小鸡的特征)二、教师示范3、师继续讲故事:一只小黄鸭大声的说:“我去救他,我去救他!”只听见扑通一声,小黄鸭跳下了水。 师提问:小黄鸭要不要去救小鸡?为什么?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小鸭会游泳?小鸡和小鸭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师示范画鸭4、师继续讲故事:师:小黄鸭跳下水后用力的往前游,游呀游呀,来到了小鸡身边,把小鸡驮在自己的背上,把他带到了岸上。小黄鸭觉得河里的水可舒服拉,他在水里欢快的游泳,大声地呼唤:朋友们!河里的水可舒服拉,快来洗个痛快澡吧!嘎嘎嘎!来啦!鸭司令第一个跳下水,紧接着小鸭子都跳下了水,鸭司令带着鸭子们在水里一起游戏,玩得可开心拉.!5、师边讲边出示鸭子图片6、师:突然,鸭群中一只鸭妈妈叫了起来:“不好!我要生蛋了!”鸭蛋能不能掉到河里去呀?那怎么办呢?7、师:小黄鸭连忙转身带着大家往回游,小鸭们护送鸭妈妈终于来到了岸边,鸭妈妈在岸边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去生蛋了。三、幼儿作画师:你们觉得鸭司令和鸭子们本领大不大呀?你们想不想当鸭司令呀?鸭司令可以带好多好多小鸭子一起游泳,那我们一起把好朋友请来好吗?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四、作品分享师拿1—2名幼儿作品同大家一起分享,让幼儿自己介绍作品。五、活动延伸师扮鸭司令,幼儿扮小鸭一起律动。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托班艺术活动教案: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乐意用“鸭走”、“鸭叫”、“鸭子游水”等模仿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 体验参与音乐表演、游戏的快乐。

准备:

《母鸭带小鸭》课件一套,小鸭头饰、小鱼卡片数目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 课题导入:(看课件一)以讲故事的口吻提出要求: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玩,它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引导幼儿学鸭叫,模仿鸭叫的动作。“鸭子在说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吧。”

2、 进行部分:(看课件二)(1) 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并讨论:谁来了?它带着谁呢?它们在干什么呢?(了解歌曲内容)(2) 告诉小朋友歌曲的名称《母鸭带小鸭》,让幼儿知道鸭妈妈还有一个名字叫“母鸭”。

(3) 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现。

(4) 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可加上动作,边唱边做动作(5) 幼儿自由表演,游戏(看课件三)(戴头饰)(6) 欣赏课件三前部分时,师扮“鸭妈妈”,请幼儿扮“小鸭”,并鼓励幼儿同电视里的鸭子一起表演。

3、 结束部分(播放课件三后半部分)游戏:《捉鱼》“鸭妈妈”带“小鸭”听着音乐去做“捉鱼”的游戏。

反思:

托班的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他们乐意用歌声、用动作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们音乐表演的基本动作积累浅而少,体态语言也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他们喜欢而又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引导他们欣赏、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的内心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更好地、更有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于是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了“蹲下来” 和孩子平视,以促进师幼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课件在播放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以至于影响了活动,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将是我认真思索的内容之一。

美术活动教案


美术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夸张画

二、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幼儿经验准备:

1、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环境材料:

1、夸张画“两个人”

2、彩笔、画纸

七、活动过程:

(一) 引入环节:

1、 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 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 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 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 创作环节:

1、 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 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美术活动《织网》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 宣纸 毛笔 颜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教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教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不同的网。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小鸭呷呷叫


活动目的:

尝试用圆形、椭圆形组合表现出小鸭的形象特征。

活动准备:

知道小鸭的主要动态和生活习性,贴绒小鸭一只,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小鸭的认识。

2、欣赏范图,讨论:

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鸭?

3、教师借助教具演示小鸭的不同动态。

4、幼儿分组活动。

重点指导:鸭头和身体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大胆表现小鸭的不同动态。

5、结束活动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二 内容-我爱小动物(社会)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进食习性,萌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学会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小动物玩具若干(金鱼、小乌龟、小鸡、小鸭、小兔、);2、幼儿园提供的饲料:玉米、米粒、红萝卜、青菜、青瓜、、鱼饲料、虾皮、蚬、。小鸡、小鸭、小兔、小乌龟、小金鱼头饰若干。录音机、录音带;活动过程:

1、观察小动物,引起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的兴趣。

师:"今天小狗带来了许多小动物来跟我们做朋友,让我们瞧一瞧有哪些小动物?"2、教师边带领幼儿观察,边向幼儿介绍动物的名称。

3、、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自选饲料去喂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喂养过程中观察小动物最喜欢吃哪些食物,还吃哪些食物。

教师在幼儿喂养过程中进行指导幼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并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食物,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讲述。

教师提问:刚才谁跟xx(小动物)做好朋友了?你怎样和它做好朋友?你请它吃了些什么?它喜欢吃吗?xx(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它还吃什么?

4、游戏"小动物找食物",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熟悉常见动物的进食习性。重点指导幼儿能在儿歌结束后能找到与头饰相应的食物,并把食物送回家,看谁送的食物最多。

5、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听音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