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在幼儿教学的比例越来越重。幼儿园游戏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最佳途径。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幼儿园游戏的本质是什么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区域活动教学浅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区域活动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材料的准备

1.内容的选择

以前我们的教育多采取教师讲解的方式,这样大大地削弱了儿童本来应有的兴趣,降低了幼儿的学习热情。现今教师已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幼儿园的活动区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幼儿面对丰富的活动区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主动学习。

教师可根据小、中、大班年龄的特点,适当地安排游戏内容和教学内容。但要把握一点:以孩子的需要为基础尽可能地提供给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区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2.材料的准备

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应做到:材料玩具多样化,材料玩具摆放清楚明确。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可根据活动内容不断补充可变性材料(易拉罐、纸筒、绳子、粉笔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实际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做。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只是引导者。如何引导呢?

1.要学会观察

实施活动,观察先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观察幼儿,观察什么呢?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动作、表情;幼儿对提供的材料是否感兴趣;他们之间是怎样通过材料进行交往的;幼儿能否将主题活动中的内容渗透到区域活动中等。有了充分的观察,教师才能对每个幼儿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有效的教育。

2.巧妙地运用语言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地表扬与鼓励,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

3.找准恰当的时机介入

如果幼儿遇到困难玩不下去时;幼儿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幼儿操作发生困难时;游戏无法深入时;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发现与介入。另外,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有时还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老师要灵活地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三、活动后的评价

区域活动后的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择集体评、小组评、即时评、阶段评等多种方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如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评价时,要以肯定为主,尽量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现的问题,帮助孩子总结通过游戏明白了哪些浅显的道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浅谈区域活动中图片范例使用的时机


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能给幼儿较大的探索空间,是幼儿区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素材。图片范例应如何提供给幼儿,怎样提供才能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提供后教师又要如何指导,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观察,通过收集有价值的案例,探索出几种图片范例适用的时机,并针对案例采取了有效的指导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当幼儿没有掌握材料的操作方法时

※案例

王琦小朋友第一次玩拼图游戏,拼来拼去就是不能完整地拼出来,急得他直冒汗。这时我递给他一张拼图内容的原图片,他看着图片顺利就拼出来了。接着,他又照着图片拼出了其他图形。

玉萤小朋友在同伴的邀请下来到操作区,她先是坐在椅子上发呆,双手不停地敲着桌子。过了一会儿,当看到同伴在玩编织材料时,她也从筐里拿起编织绳随意地编着,再过一会儿,她发现自己的作品不如别人的,就放弃了。正要走时,我拉住她,并递给她一张编织图,引导她学看编织图,在图片的引导下,她逐渐学会了编织。

◆运用的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第一次接触新材料,没有掌握材料的操作方法时,教师适时提供图片,图片就成为幼儿无声的老师,推动游戏进行下去。当所提供的材料偏难,幼儿经过努力后还是不能完成,开始厌倦、焦虑不安、随意摆弄或破坏作品时,教师及时介入并采用提供图片范例的指导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图片范例能够降低游戏材料的难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成为幼儿的好帮手,对幼儿的操作起到点拨和推动作用。

◆运用的要求

第一,要注意图片的适宜性。针对以上情况的幼儿,教师提供的图片范例必须是形象正确、鲜明、清晰,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教师要从这些幼儿的实际出发,包括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第二,要注意图片与语言指导的结合。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图片范例的暗示,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幼儿,能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当幼儿没掌握材料操作方法,无从下手、随意摆弄或产生破坏行为时,用间接解决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效果更好。

二、当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产生错误认识或对材料不感兴趣时

※案例

芷炫小朋友在美工区粘贴国旗,把五角星贴在了国旗的右上角。我说:“你为什么把五角星贴在右边不贴在其他地方呢?”他摸摸后脑勺说:“我也忘了五角星在哪一边,随便贴的。老师,你说五角星应该贴在哪一边呢?”我假装不懂地对他说:“这五角星应该贴在哪一边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看。”最后他在认知区的墙上找到一张国旗的图片,看完后他明白五角星的位置是在国旗的左上角,于是他又对作品进行修改……

益智区的智力按扣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玩具,最近,我发现玩这些玩具的幼儿越来越少了,有的幼儿玩一会儿就开始聊天。今天我拿几张不同扣法的按扣拼图范例放在桌上,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天天小朋友拿起来好奇地看着:“哇,是智力按扣拼的图,真好看。”其他幼儿也争着看,后来各选一张开始拼。连续几天,玩这种玩具的幼儿越来越多,有的幼儿还学会自己设计新图案。

◆运用的时机

针对以上情况的幼儿,他们一般对材料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只是由于方法错误或认识错误而导致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时提供图片是很有必要的。适时提供图片,能帮助幼儿明确游戏发展方向,不仅能引发幼儿的经验,更能激发他们继续游戏的兴趣。图片对幼儿深人参与游戏起到了支持和引导的作用。当幼儿在操作中产生错误认识时,适时提供图片,能使他们的错误认识得到及时改正,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了解到有关知识,产生求知欲望,而且获得了提问和解疑的乐趣。

◆运用的要求

第一,要注意图片的典型性。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图片必须是比较典型的,应能代表区域材料的操作知识,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当幼儿不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一张有关藏羚羊的生活全图,里面有藏羚羊的生活环境和喜欢吃的食物,幼儿一看就懂。

第二,教师要用引发经验的方式激发幼儿去探究。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支持、启发和引导。当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提供图片,可以通过假装不懂的方式来激发、引导幼儿去寻找图片。当问题与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也就是说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已不足以解决他遇到的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图片的帮助。

三、当幼儿的作品出现雷同时

※案例

美工区活动中,我提供了各种盘子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用由中间向四周辐射的方法来装饰纸盘。活动开始时,诗妍小朋友先在圆盘的中间装饰一个圆形,接着在圆形的上、下、左、右各装饰一个长条,最后在长条旁装饰一些圆圈和小圆点。她用同样的方式装饰了三个纸盘。于是我鼓励并启发她说:“你装饰的圆盘真美啊!你还能想出其他图案来装饰吗?”“好的。”说完她又继续装饰,这回她还是用圆点和长条来装饰,与前面的作品有些相似。这时我意识到她对装饰圆盘的知识经验不丰富,难以表征。于是,我带她到旁边参观盘子图片展,引导她感知各种圆盘的装饰规律及不同的图案。看完后她再次操作,果然大有突破,除了用原先的圆点和线条装饰外,还增加了波浪线,采用了重叠和按规律的装饰方式。

◆运用的时机

幼儿的创造性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当发现幼儿作品表征单一,有雷同,没有创造性的原因是幼儿知识经验的贫乏时,借助图片与幼儿互动能打开幼儿继续创造的思路,使幼儿的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

◆运用的要求:

第一,要注意范例的适量性。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图片不宜过多,过多的范例往往会扼杀幼儿的潜在创造力。图片应是种类多样,尽量让每张图片都有值得幼儿学习的亮点,从而扩宽幼儿的思路。

第二,教师要用适时点拨来激发幼儿创造的萌芽。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的幼儿会按老师的要求,或学着教师的示范方法,或模仿范例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一样作品,作品的表征形式较单一,有雷同,没有自己创造的成分。此时需要教师承担“点睛”的作用,借助图片范例或环境创设,直接提出问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向较高层次。

四、当预设目标与幼儿动态发展不一致时

※案例

我根据近期的区域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应让幼儿自己决定,应改用其他表达形式)在美工区提供了各种福娃的底图及各种用线条装饰的图片。我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线条装饰画。在操作过程中,其他小朋友都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苏诗盈小朋友先是坐着不动手,眼睛环视四周。过了一会儿,她别出心裁地从美工区找来开心果壳和糨糊,并将开心果壳一个个地装饰在自己的作品上。其他幼儿看到后也纷纷模仿起来,而且非常起劲。于是我及时调整了预设目标,让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装饰福娃。这时,幼儿除了用开心果壳装饰外,有的用毛线,有的用彩色纸,还有的用铅笔屑。幼儿虽然兴趣很高,但作品较单一,装饰技能不好。有的幼儿把作品装饰得密密麻麻的,而有的幼儿则装饰得很稀疏,不注意布局和色彩搭配。第二天,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具有艺术性的装饰图片,并引导幼儿欣赏和感知。幼儿看后,装饰的作品琳琅满目,装饰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运用的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有时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及活动材料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但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能会与预设目标相差甚远,这时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提供新的图片范例,这样才能及时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当幼儿的操作与教师的要求背道而驰,且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调整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图片,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又能让幼儿获得不同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在操作中有创新的萌芽而又得到同伴的认可时,适时提供图片,有利于帮助幼儿澄清事实,并能让幼儿的创意得到同伴的认可。

◆运用的要求

第一,要注意图片提供的适时性。针对以上情况的幼儿,他们往往是一些聪明、喜欢探究,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幼儿,为他们提供的图片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发挥图片的最佳效果。只有当他们在探索中遇到困难或知识经验混淆时适时提供,才能让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得到满足。

第二,教师不过早干预。幼儿在游戏中有时会与教师预设的目标背道而行,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有时会发生争论,这说明他们在思考。这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干预,而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幼儿的心声,并及时调整目标和更换范例。

在区域活动中,图片范例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好帮手,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好助手,但教师在提供图片范例过程中,要有一定敏捷性,对图片要及时更新,对幼儿的行为要进行观察和分析,给予适度的回应。

浅谈游戏化教学


编导语:游戏是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也正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喜欢,无形中就提高了孩子参与语言活动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幼儿在游戏时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更好地去展示自己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注意游戏前的引发

首先要从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开放的、自主的环境,并注重环境的暗示性。如,所有的工具:剪刀、服装等都贴上标签,摆放在架子上。有利于幼儿自己取用;提供适当的场地。其次,注意材料提供上的层次和创造性,尽可能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幼儿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

幼儿的游戏主要还是依据他们的现实生活,只要有“典型情景”,幼儿就会进入游戏的世界。如看到一只布娃娃,幼儿精神世界的妈妈角色就激活了,特别是女孩儿就会产生佯装成人照顾孩子的愿望;有白大褂和听诊器就自然联想到医生。因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图片观察、让幼儿与父母交谈、或者亲身体验成人的工作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因此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非常重要。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根本没有观察的意识;也有些教师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幼儿游戏,但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么样观察还不太清楚,于是就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其实,我们只要反复地去尝试,在幼儿每次游戏时都进行认真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从中分析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情况,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这样就能更好地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

作为一名好教师,不但是幼儿的老师,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成为幼儿的朋友、游戏的伙伴。这不仅会使幼儿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亲近,把自己的想法、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性格及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适合本班幼儿的游戏内容,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要善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的大脑皮层处于受刺激、兴奋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心理、语言、形体等各方面首先进入角色,将游离在角色之外的幼儿吸引进来。游戏是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教师游戏化的语言,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交流,愿意合作,乐于说话;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会觉得那是为了学习而游戏,他们会很高兴地认为那是为完成游戏而学习。在这样的思想趋动下,孩子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更是真真切切的。那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不言而喻。不是生硬的说“你怎么不玩的啊……”而使用亲切、自然的话语如“我们一起去参观……”“我跟你一起来……”等言语。

在幼儿结伴玩的游戏中,主要以观察为主,尊重个体在游戏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尊重并认可幼儿的发现,尽可能多的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适时的以角色的身份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以角色的身份、启发性的语言、有目的地提出建议,进行间接指导,在合作进行的小组游戏中,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行与教学要求有关的指导,并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我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在幼儿个别玩的游戏中,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


下面是“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案分类: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活动教案

表现内容:区域游戏和活动划分好以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

设计区域活动

【教案设计】

区域活动时间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时间,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认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由于我们班孩子人数少,年龄小,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中大班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共开设的区域有:搭建区、操作区、阅读区、美工区、自然角,小吃车。

按区域设计游戏

一、积木区

目标:

1、在搬运搭建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2、学会合作和谦让

3、发展孩子的结构能力

材料:

1、成品积木:雪花片、塑料拼插积木、穿线球等。

2、自制积木:废旧的易拉罐、奶盒、纸盒等。

3、教师和幼儿搭好的图形样品。

游戏规则:

1、制作进去卡和小脚丫进行人数的限制

2、张贴游戏规则的简笔画,让孩子学习画中的小朋友做到不打闹,不争抢。

二、操作区

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2、认识颜色和作物。

3、锻炼孩子的耐心。

材料:

1、纽扣和衣服扣口

2、黄豆,红豆,黑豆,绿豆,纸杯,勺子,摁扣,扣板(捡豆乐)

3、教师自制小动物纸箱和不同颜色的纸团(小动物吃果子)

规则:

1、捡豆子一次只能捡一个豆子和一种颜色的豆子

2、区域外也设置的小脚丫和进去卡,限制人数

三、自然角

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

2、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材料:

1、各种植物、花卉

规则:

1、一天适量的浇一次水

2、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四、阅读区

目标:

1、养成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

2、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读书经验

材料:

各种各样的图书,贴好标志的书架和图书

规则:

1、正确安静认真地看书

2、爱护图书

3、图书要放在相同标志的书架上

五、美工区

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2、认识图形和颜色

3、使用胶棒和双面胶

4、会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并用其进行装饰

材料:

胶棒、双面胶、橡皮泥,蜡笔、彩笔、概轮廓、彩色A4纸,废旧的瓶子、糕盘和石头穿线板、线、剪好的纸屑

【指导要点】

1、会正确使用材料进行活动

2、活动过程中注意卫生

更多小班游戏教案分享给大家。

关于“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学习进入区域


游戏目标:

1、介绍区域活动,了解区域活动规则。

2、尝试有序的进入区域活动游戏。

活动准备:进区卡、手工区:学用小蜡笔、纸张。表演区:各种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地方放了玩具,这些地方就是我们以后要进行区域活动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2、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几个地方是拿来专门让你们玩的呢?(一个有三个地方是专门让小朋友进行区域活动的地方)

3、每个地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叫什么吗?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个地方。

4、介绍《娃娃家》

教师带领小朋友有序来到娃娃家: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看到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小朋友说:有好玩的娃娃,还有小床、还有很多玩具、、、、、、、)

这里有这么多的玩具、有娃娃、小床、做饭、、、、、,这么多好玩的玩具,这里就是小朋友喜欢玩的娃娃家。

5、介绍规则。

娃娃家里应该怎样来玩呢?我们可以做小娃娃的妈妈。除了可以做小娃娃的妈妈外,我们还可以做小娃娃的什么呢?(幼儿说:爸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小朋友都可以做小娃娃的家人。

平时我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是怎么杨照顾你们的,我们就可以在娃娃家里来怎样照顾我们的小娃娃,

浅谈活动区大转移


幼儿在活动区出现的“大转移”现象,很多教师可能都碰到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活动区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活动区的名称与含义。活动区又可叫游戏角、活动角,它的根本特征便是游戏性。如果我们把活动区活动演变成由教师控制的高结构的活动,那么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可能只有一两个时间段会在教师的控制下到活动区活动,其他时间活动区很可能成了摆设。但高结构化肯定不是活动区活动的根本特征。

应该说有了活动区以后,我们的学前教育实践已经从形式上逐步摆脱了幼儿被动活动,活动课堂化、小学化的倾向。从本质上说,活动区是教师为幼儿自主游戏和活动而专门创设的空间,它既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平台。对中班幼儿来说,活动区活动既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积极主动的特征,又能帮助他们体验规则,满足自主游戏与个性化发展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形式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活动区的教育功能,使活动区不再是一个辅助的教育手段,而是一个真正满足幼儿自主游戏与探索需要的空间,从而使活动区活动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以上对活动区含义的回顾,不难看出,活动区首先是满足幼儿自主游戏需要的空间。但在高结构化的课程中,幼儿往往很少有自主游戏的空间,即使有游戏,也常常偏离游戏的本质。我们应还活动区以本来的面目,充分发挥活动区的游戏功能。

因此,活动区不应只局限于活动室的某几个角落,而可以是更灵活、更宽阔的空间。它既可包括室内的娃娃家、积木区以及各种主题区,也可包括室外的玩沙区、玩水区、昆虫观察区、种植区和“劳动工作区”之类。这些区域的活动可拓展幼儿的发展空间,提高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区里,幼儿应该是忙碌的、快乐的。

既然活动区是幼儿游戏的天地,那么教师提供能真正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材料和创设合适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如案例所说,区域活动只是幼儿在完成集体教学活动之后开展延续活动的场所,而且所投放材料也不能成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那么,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实质上是按教师的要求“学习”和“完成任务”,这种被动的“学习”无法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

其次,如何看待幼儿的活动区活动

“在表演区活动的孩子合作玩了一会儿,但很快他们好像就没了兴趣,纷纷玩起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从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师是不太认同幼儿的这些游戏的,因为幼儿没有按教师的意图做事。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对幼儿而言,什么是有价值的游戏?什么是没有价值的游戏?玩“石头剪子布”游戏没有意义吗?二、如何理解教育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虽然我们都认同游戏是幼儿生命的表现形式,但很多教师仍然更关注幼儿的认知与能力发展,所以无时无刻不在要求幼儿做这做那。事实上,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想做什么。就活动区的教育目标而言,我们在实践中看到大多数是任务性的,甚至把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混为一谈,如把“做小汽车”“表演《拔萝卜》”“认识春天”作为教育目标,其实这些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内容或手段。教师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安排的内容才是幼儿发展所必需的,似乎不做汽车、不表演《拔萝卜》、不认识春天,幼儿就没有收获.就没有发展。平时,他们看重的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上课”和那些规范性较强的程序性活动,而不把满足幼儿游戏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视为教育目标。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儿童观与教育观,深入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真正认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明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据此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载体。

第三,教师在幼儿的活动区活动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幼儿园的确不完全是任由幼儿自己玩耍的地方。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

既然是支持者,就要发挥主动性。教师的支持水平越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可能性越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因为未经深思熟虑,没能为幼儿创设真正有利于幼儿游戏的活动区,因此难以满足幼儿参与游戏的需要,幼儿也才会游离于教师所提供的环境。

既然是鼓励者,就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判断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给幼儿布置的要求与任务才是有价值的。要知道,对幼儿的游戏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鼓励,才是教师最应该做的事。

既然是合作者,就要学会与幼儿一起玩。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的游戏需求与教育目标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交叉点。我这里不用“结合”二字,是因为我认为“结合”有人为的嫌疑,而“交叉”则更具一种顺应自然的意义。只有学会了与幼儿合作游戏、合作活动的教师才能找到这种交叉点。

既然是引导者,就要在看到幼儿表现出不良行为或需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提供能为幼儿接受与理解的指导,促使幼儿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引导要讲究艺术,要以符合幼儿的游戏需要、情感需要,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为原则。教师的教育艺术全在“方法”二字上,这方法要能使幼儿感到有趣,能促使幼儿的积极参与;这方法也要有效,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与活动中成长。

我想,这个案例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与启发。教无定法,但有定理,理解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理解了幼儿园教师的根本职能,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

浅谈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一、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户外游戏活动往往仅仅被人们看作是“身体的活动”。事实上,户外游戏活动包含着两种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即“学习活动”和“通过活动来学习”前者指的是幼儿可以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运动质量,使身体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后者是指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也可以促进其各个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让我们教师把幼儿带到室外,通过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钻爬的游戏、跳跃的游戏、玩水、玩雪游戏等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夏天玩水也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又可凉爽身体,认识水的特性;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开展玩雪游戏,如团雪球、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修隧道、用雪做科学小游戏等。团雪球、滚雪球、可以比雪球的大小、滚动得快慢;堆雪人修隧道,可以比高矮、长短、练计数;打雪仗,冰

凉的雪球握在手中,可以调动幼儿的感知觉、视觉,幼儿在奔跑中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玩耍中促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许多流传已久的民间游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寓教于乐,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教育意义,能使幼儿自主自由的参与游戏活动,至今仍被孩子们喜爱。诸如:“跳竹竿”、“跳大绳”等,利用这些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炒黄豆”、“编花篮”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在集体游戏中,幼儿可以自己分配角色,明白权利和义务,使幼儿形成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独立性等方面的意识。“跑马城”、“老鹰捉小鸡”等,为幼儿提供了合作探索的机会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并能使幼儿有机会学习团结、助人、分享等良好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情感。 幼儿自由游戏中,有时一个人玩变成几个人合作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蕴含着使幼儿能够逐渐认知和成长的过程。户外游戏给他们更大程度的自由和锻炼。如运水桶的游戏,可以收获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意识,避免相互的冲突。在排队玩滑梯和大型玩具的时候,如何排队,怎么玩耍,使幼儿通过讨论,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参加游戏的幼儿,使之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懂得尊重别人和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易于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

三、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动手创造能力

幼儿游戏丰富多彩,大自然也为幼儿游戏提供了充分的天然活动材料、活动场地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幼儿游戏,有徒手游戏、幼儿只需利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手、脚、腿等就可以进行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而有的游戏则需要借助一定的玩具或材料进行。如民间游戏“啦啦草”,幼儿在室外只需随便采摘两根狗尾巴草,将草的顶端大结,让草杆从草结中穿过来并来回拉动即可,非常有趣。有时两人将狗尾巴草的桔杆互相勾住,两个幼儿用力对拉,比比水的草秸秆结实,不容易拉断。天然的活动材料极其丰富应有尽有。捡石子摆图形、玩抓石子游戏;捡长短不一的树棍,可以当马骑、练跳跃、做抢用,他们就这样游戏、追逐、玩耍。无不凝聚着幼儿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自然界中的泥沙、花草、雨雪等都会给幼儿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快乐,更是幼儿游戏创造的源泉。幼儿在利用自然材料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妙,从而产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总之,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对于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活动:天冷我不怕


一、语言区:怎样预防感冒 目标:知道冬季是干燥、寒冷的季节,能讲述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 材料提供::故事图片、医生帽、小兔头饰。 二、生活区:我的小绵羊 目标:1、练习在软物上绕线的技能。 2、发展幼儿双手、手眼协调能力及练习手腕力度的控制。 材料提供:小绵羊图片、各色粗、细毛线 。 三、益智区:给雪人排对和画图的另一半(新) 目标: 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排列7个物体的序列及感知物体的对称。 材料提供:给雪人排对:雪人按照高矮、胖瘦各备6份,高矮标记、胖瘦标记、记录纸、勾线笔、画图的另一半:对称图作业单、各色蜡笔。 四、探索区:天冷了怎么办 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从各张图片中找出御寒和保暖的方法,有初步的冬季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材料提供:若干冬季取暖用品及方法的图片、若干夏季用品、记录纸、笔 。五、美工区:装饰帽子、围巾、手套和装饰过冬的小动物(新) 目标:能大胆运用简单、变化的点、线或几何图形装饰帽子、围巾和手套,愿意尝试用新的方法,装饰过冬的动物。 材料提供: 1、装饰帽子、围巾、手套:帽子、围巾、手套 。 2、装饰过冬的小动物:若干过冬小动物(轮廓图)、彩色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一、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 小结上次活动情况,对本次活动提出要求。 二、介绍区域新材料(详见上) 三、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今天最想去的区域,小组长做代表发言。 四、幼儿按小组意愿选择活动区,进行分区活动。 五、幼儿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搭班老师拍照记录幼儿活动情况。 1、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适时介入。 2、指导重点: a、帮助个别游戏中有困难幼儿,鼓励幼儿大胆交往鼓励,在遇到问题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b、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按照从高到矮、从胖到瘦进行排序,并进行正确记录,还原材料时能够“对号入座”。 c、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装饰,综合使用点、线、圈。。 七、结束活动,幼儿共同收拾玩具材料。

体育区域活动:玩车


活动内容:扭扭车、三轮车、独轮车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大肌肉运动,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2、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探索每种车的不同玩法,体验玩车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品质。

活动玩法:

1、 扭扭车:

a、能用不同的方法让车子往前,例如:坐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双膝跪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单膝跪在车上,一只脚蹬地使车子往前等。

b、鼓励幼儿扭动车子滑上小桥,能掌握车速,不让车子滑到桥边。

c、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滑动车时钻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

2、 三轮车:

a、设置快慢车道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让幼儿知道“交通规则”。

b、设置障碍,让幼儿在障碍中呈S形往前行驶。

c、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人骑车,一人站在车后,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

3、 独轮车:

a、乐意推动独轮车,掌握平衡。

b、在一定的路线中行驶,车上可放置物品,增加游戏的乐趣,例如:运西瓜,送礼物等。

浅谈亲子活动的意义


正文:

一、亲子活动的必要性

现在的父母们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在为人父为人母之前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如何教育孩子的专业培训,大部分家长都是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过多限制孩子、过度保护以及一手包办衣食住行导致现在的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大部分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并不多;隔代抚养使得亲子之间关系生疏……因此,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成了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他们大都将这些困扰寄希望于老师,认为送进一所好的幼儿园就等于踏进了梦想的起点,就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很多家长对老师说:“老师,我什么都不会,也不会教,孩子就全权拜托给你们了。”其实不然,早期教育光靠幼儿园的单方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服务。”[1]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2]

二、亲子活动的开展实施

在孩子的期盼中,小班幼儿迎来了本学期的家长半日活动。此次他们邀请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同用弹珠滚画的方式装饰老师准备好的玻璃瓶,并塞好木塞,挂上心愿卡,制作属于自己的许愿瓶。活动开始了,“有一个圆圆的小家伙今天来到了我们小一班,你们看是谁呀?”老师的话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想瞧个明白。“哦,是弹珠宝宝,它呀圆溜溜的,滚来滚去,可调皮了。弹珠宝宝说,它会跳舞呢!”老师以故事情境带领孩子们进入角色,接着又拿出一个细脖子大肚子的玻璃饮料瓶,“我请弹珠宝宝到瓶宝宝的大肚子里玩一玩,东转转、西转转。”于是老师用小勺子勺了一粒蘸有红颜料的弹珠,倒进瓶子了,然后用木塞子塞住瓶口,边说边转动玻璃瓶,“再请黄色弹珠玩一玩,弹珠宝宝跳起了舞······”老师边示范弹珠滚画的方法边讲述。孩子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听得十分认真。当老师说游戏开始时,孩子们明显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小心翼翼的按照我的步骤进行着游戏。

活动过程中,爸爸妈妈也甘愿在旁边打着下手,一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麻绳将写有心愿的小卡片绑在了瓶宝宝的脖子上,彩色许愿瓶不一会儿就完成啦!通过此次活动,家长与幼儿都沉浸入了色彩活动的快乐中。彼此能愉快地商量、游戏,家长们也能认真地倾听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共同完成。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每一个许愿瓶都是大手与小手一起完成的,心愿也是孩子与家长共同拥有的,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很多家长在活动过后都发现自己的孩子表现的比平常更加出色了,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相信看到孩子的进步是家长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亲子活动就是给孩子一个激发潜能的机会,让父母为孩子而骄傲一把。

三、亲子活动的意义

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也有益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幼儿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针对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走近幼儿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走近幼儿园在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同时经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家长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逐步了解培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从而最终实现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

开展亲子活动,既使得幼儿依恋父母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又能使家长对于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如何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得到实现,对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能进一步深入,更好地实行家园同步教育的好形式。

通过在亲子活动中进行互动,使得幼儿更开心快乐,同时也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喜欢《区域活动教学浅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区域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