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玩越聪明

12-16

幼儿园游戏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园游戏有助于小朋友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幼儿教师应该加强游戏教学的多样性和游戏环境的改善。对于幼儿园游戏,你有什么看法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越玩越聪明,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0-3岁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一个人的智力、性格、语言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通过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游戏来实现的。

0-3岁的宝宝不是只能吃喝拉撒睡,相反,他们一直在游戏中学习运用自己的身体及感官领会周围的世界,进而拓展自己的全方位能力。

下面是育儿专家们提供的14个游戏,让您和宝宝可以从周一玩到周日,开开心心开发宝宝的大脑。

星期一

A、宝宝大变脸

妈妈做出各种表情(夸张点,没关系),宝宝来模仿:笑了、生气了、难过了……再来指认五官,妈妈说,宝宝指(反过来也有趣)。指对了,亲一下,指错了,刮鼻子。(适合1岁半以上的宝宝)

B、苹果娃娃逃不了

一只苹果娃娃藏到了橘子娃娃中间,宝宝把它找出来。可是要蒙上眼睛,先来尝一尝,找到了吗?再来闻一闻,还可以摸一摸,苹果娃娃逃不了。(适合2岁以上宝宝)

星期二

C、翻翻瓶盖

找一堆大大小小的瓶盖,盖内贴上小图案(吃的、用的、小动物都可以)。图案向下,妈妈和宝宝轮流翻,然后说出自己翻到的是什么。全翻出来后,由妈妈提议,如:吃的东西,宝宝就把所有有食物图案的瓶盖找出来。妈妈可以帮助宝宝一起找。(适合2岁半以上宝宝)

D、捉迷藏

妈妈把小动物玩具分别放到床下、椅子下、纸篓里……凶猛的大老虎来了,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请宝宝仔细找找,小动物都藏在哪里?比如小兔子在桌子底下、小猫在柜子里,让宝宝学会运用句子:??在??下(上、里等)。(适合2岁半以上宝宝)

星期三

E、我要回家

准备一些三角形和方形卡片,两只盒子(分别贴上三角形和方形,作为图形宝宝的家)。妈妈可以这样说:“图形宝宝出来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宝宝来帮个忙,送它们回家吧。”如果宝宝玩得高兴,你还可以让宝宝用卡片拼几种简单的图案。(适合2岁半以上宝宝)

F、小小音乐会

搬出小鼓、小铃、小喇叭……等玩具小乐器,来敲敲打打,听听发出的不同声音(让宝宝找找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乐器)。然后,妈妈背对着宝宝敲打乐器,让宝宝辨别声音,说出妈妈正在敲打的是哪个乐器。你还可以敲打出不同的节奏,让宝宝模仿其节奏。(适合1~3岁宝宝)

星期四

G、玩水时节

一个大盆装上水,小勺、小瓢、塑料碗、塑料瓶、塑料袋、小针筒、小水枪……开始玩水喽!让宝宝舀来舀去,抓抓水,泼泼水,塑料袋扎上洞眼做“莲蓬”,用针筒吸水……水里的乐趣说不尽!(适合1岁半以上宝宝)

H、猜猜我是谁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来做客,妈妈扮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然后问:猜猜我是谁?我喜欢吃什么?你知道我怎么吃东西?宝宝答对了,客人请进门,宝宝找出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卡片招待客人。交换角色再玩一遍,也很有趣哦!(适合1岁半以上宝宝)

星期五

I、手帕的故事

花花绿绿的儿童手帕,妈妈说一个手帕上的故事,请宝宝把它找出来。挑几块画面有情节的,贴在硬纸板上,制成二三页的手帕书。妈妈和宝宝一起看着手帕书讲故事。(适合1岁半以上宝宝)

J、小小饲养员

开口式纸盒两只,分别贴上小白兔、小猫图片,一些青菜、萝卜、蘑菇、鱼的卡片。小白兔和小猫肚子饿了,小饲养员给它们喂些吃的吧。请宝宝根据动物的食性用勺子喂食。鼓励宝宝边喂食边说。如:小兔吃蘑菇、小猫吃鱼。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动物盒可以先平放再竖放,开口及勺子可由大到小,动物角色也可以由两种到三四种。(适合1岁以上宝宝)

星期六

K、影子游戏

轮廓特征明显的动物卡片,再在纸板上画出其影子轮廓线。宝宝先来猜猜看,这是谁的影子?再用卡片摆一摆,是它的影子吗?妈妈还可以做做手影游戏,让宝宝猜一猜。(适合1岁半以上的宝宝)

L、大大和小小

大娃娃、小娃娃各一只,娃娃服饰、碗、盆、皮球、汽车等大小各一套。一个娃娃叫“大大”,另一个叫“小小”,大大用的东西都是大的,小小用的东西都是小的,请宝宝帮它们分分开。(适合2岁以上宝宝)

星期日

M、打电话

两三岁的宝宝喜欢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所以他们都喜欢打电话。妈妈扮成各种角色(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小表妹或各种宝宝喜欢的小动物),和宝宝用玩具电话机聊聊天吧:喂,我是妈妈,你是谁呀?……(适合2岁以上宝宝)

N、拥抱大自然

天天在家里做游戏可不行,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在户外!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去散步、郊游吧。看看蓝天、云朵,想一想,云朵像个啥?;认认街道旁的树和花,审美情趣也许就在宝宝的心里悄悄生长了;向小鸟、小狗问个好,做个爱动物的好宝宝。(适合0-3岁的宝宝)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9个益智早教游戏 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1、学穿鞋袜

宝宝会穿衣服了,现在可以学穿鞋袜。先穿袜子:将袜口叠到袜跟、提住袜跟将脚伸进袜子至袜尖,足跟贴住袜跟,再将袜口提上来。这种穿法能使足跟与袜跟相符,穿得舒服。然后开始学穿鞋:大脚趾最长,在脚的里侧,把两只鞋尖的一侧对放在一起,让宝宝认出哪一只鞋应穿左脚、哪一只应穿右脚。反复练习后,宝宝就能熟练地自己穿上鞋袜。

游戏作用:进一步练习宝宝的自理能力,使他产生自信,知道区别左右脚。

2、记住家人名字

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的名字,然后在游戏中复习。比如打电话或有人敲门来访,妈妈先问爸爸的名字:“×××在吗?”宝宝会说在,然后去叫爸爸;如果问爷爷奶奶的名字,宝宝会说不在,他们要星期天才在。之后妈妈与宝宝互换,宝宝问,妈妈答,看宝宝是否能顺利念出家里人的名字。熟悉这个游戏后,还可以把家里的电话、地址及爷爷奶奶等常有联系的亲人的电话让宝宝背诵出来。

游戏作用:用游戏促使宝宝说话,同时记住家人的姓名、地址,促进语言及记忆力的发展,促进交往能力。

3、倒水入瓶

找两个酸奶瓶,让宝宝把其中一个装满水然后倒入另一个瓶内,尽量不让水漏出。熟练之后,再让宝宝将小碗中的水倒入瓶内而不泼洒。

游戏作用:通过这个游戏,可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做精细的操作。

4、变高和变矮

爸爸说“变高”,同宝宝一起踮起脚尖,伸直身体,举起双手,人变高了许多。爸爸再喊“变矮”,蹲下双脚,弯腰低头,双手抱住膝盖,身体变成一个球状。由快到慢,或由宝宝喊口令,爸爸和宝宝一起表演,或由宝宝单独表演。

游戏作用:练习伸展和屈曲身体,使关节和韧带得到锻炼,全身肌肉活动协调。这种身体活动的游戏最好穿插在一些静态的游戏中间,使宝宝动静结合,有利于健康。

5、学兔子跳

双手放在头的两侧,伸出中指和食指装扮成耳朵,双足离地向前跳,比比谁跳得远。可以一边跳,一边念童谣:“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以增加游戏的趣味。

游戏作用:练习足部活动能力。

6、了解身体部位功能

宝宝已经认识了很多的身体部位,现在要让宝宝知道每个部位的作用了。

妈妈和宝宝坐在一起,一边对宝宝说话:“我用眼睛来看东西,用耳朵来听声音,用嘴巴说话和吃饭,用鼻子闻香味和臭味,用手做事,用脚走路……”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相关部位,然后让宝宝来重复,眼睛是干什么的?耳朵是干什么的?

游戏作用:宝宝会不断地提问,妈妈要耐心地回答,增长宝宝的见识。

7、听音辨人

全家人在一起时,妈妈把宝宝带到另一个空间,确保能听见隔壁家人的声音。然后让宝宝辨认是谁在说话。宝宝能很轻易地辨认出爸爸、爷爷和奶奶的声音,如果宝宝全部猜对,妈妈应该及时表扬鼓励,增加宝宝对游戏的兴趣,宝宝会乐于仔细倾听别人的声音。家里来了客人,可以和宝宝再次玩这个游戏:先把宝宝介绍给客人们,然后把客人介绍给宝宝,再和宝宝一起躲起来,听客人们讲话,辨认是谁在说话。

游戏提示:猜完后让宝宝出来,告诉孩子刚才哪些人猜对了,哪些人猜错了。

8、建立统筹观念

妈妈可以让宝宝多帮忙拿东西。比如洗澡前要准备东西了,肥皂、毛巾、拖鞋、梳子、衣服等,宝宝往往一次只拿一种。妈妈可提醒宝宝还要拿什么,并告诉宝宝可以一次性把肥皂和毛巾都拿来。下次拿拖鞋和衣服时,妈妈和宝宝一问一答:“拖鞋在哪?”“在房间。”“衣服在哪?”“在房间。”“那你可以一次把拖鞋和衣服都拿过来。”经过几次之后,妈妈只需说一遍所需的东西,宝宝就会主动分配、安排每次取物的数量。

游戏作用:这种练习可帮助宝宝建立最初的统筹观念,学会做事前先思考判断,计划好行动的步骤,对宝宝来说将受益终生。

9、培养睡眠习惯

宝宝睡觉前必须要完成的几件事应形成常规,按次序做完这几件事后宝宝就会意识到自己该睡觉了。如洗漱、上厕所、道晚安、拿着睡前必读的小故事书、关灯等一系列动作,然后等宝宝逐渐入睡后,妈妈方可离开。

游戏作用:建立这种条件反射,养成按常规入睡的习惯,对宝宝的身心发展都有帮助,也有利于父母按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

课题名称:西瓜越变越小


主题名称 小蚂蚁和西瓜皮 课题名称 西瓜越变越小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让西瓜皮越变越小。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观察西瓜变化,玩一玩西瓜皮,想出多种玩法。 老师准备:刀、锯、铲子等工具,西瓜,气球,湿毛巾若干。

"

活 动 流 程 (一)导入过程: 变魔术,变出彩色气球。老师唱:“大大大,小小小,一二三四五六七”变!老师吹大气球,引导幼儿说出越变越大。“放气”幼儿感知:气球越变越小。 (二)扩散思维活动 1、观察切西瓜的过程,说说变化中的西瓜像什么?这不是普通的西瓜,它人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2、想办法:用什么工具使西瓜越变越小呢?(刀、斧头......) 3、老师让西瓜变魔术:用刀子切西瓜,使西瓜有三次不同的变化。 (1)你们看,西瓜开始变了,变变变—老师轻轻的把西瓜切成两半,启发幼儿想象,你们看它像什么?(孩子结合已有的经验想象表达,运用启发联想引导幼儿想象,并允许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达。盆、瓢、碗、头盔......) (2)你们看,西瓜开始变了,变变变—老师用刀子把西瓜切成八半或十六半,开成一朵花样,启发幼儿想象它像什么? (3)你们看!变变变—西瓜开始变了,轻轻把西瓜打开呈现一小块,看它像什么? (三)采用赏识激励法 吃西瓜,每个幼儿一块。西瓜能解渴很有营养。请幼儿自己用湿布擦干净手,每人 活动反思 1、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游戏的方式打开孩子的思路,效果不错! 2、活动注意用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演一演,学一学,试一试等多种形式围绕西瓜皮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在浓厚的兴趣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3、整个活动始终注意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但想象,合作学习,投放材料是开放的,幼儿自己去探索,自主去发现。

活 动 流 程 取一块小西瓜,吃时注意引导幼儿尝一尝,看一看,观察西瓜怎样越变越小。 启发幼儿在吃的过程中,感知由整体到部分的渐变过程。 (四)创新想象 1、引导幼儿看:谁来了?用形象的语言,求助的语气引导幼儿想办法:小蚂蚁有个大大的瓜皮,蚂蚁的个小,怎样运回家呢?引导幼儿说出“瓜皮变小”,于是小蚂蚁大喊:“喂!谁来帮帮我呢?”小蚂蚁的喊声,被小动物听见了,会有什么小动物帮它呢?用什么办法帮它使瓜变小呢? 2、老师总结,理清思路。 3、结束活动:采用赞赏激励法,肯定幼儿,在评价幼儿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小蚂蚁要谢谢你们了,小朋友再见!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苹果变小呢?提高幼儿的创新境界,使本次活动得到延续。 活动反思 老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参与活动,恰当的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并对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使孩子大胆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思维活动中。 4、前面环节观察切开的西瓜像什么时,节奏要快,重点放在西瓜皮上,突出活动的重点部分,做好有效地引导,使幼儿有层次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课后 小结 通过本节教学活动的学习,整个教育活动始终以一根主线“西瓜变变变”到“瓜皮变变变”,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以开放式的,有层次的设问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活动延伸,设计了便于操作的苹果,让幼儿回家想办法操作,从而做到家园携手,真正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游戏材料越真实越好吗


小班下学期,我们准备对娃娃家的布局加以调整。通过和班里孩子的讨论,我们大概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希望娃娃家里有睡觉、梳头、吃饭的地方……因此。我们调整了娃娃家的空间布局,将娃娃家划分为客厅、厨房、餐厅、卧室等。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在娃娃家投放了制作奶茶、棒棒糖、荷包蛋等食物的半成品。同时提供了面粉以及擀面杖、模具等原料和工具。一时,娃娃家的孩子们对“制作面点”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自己揉面粉或围在揉面粉的孩子旁边观看,而对其他材料视而不见,类似情况频繁出现。于是。我们开始介入幼儿的游戏,一方面试图引导围观的孩子操作其他材料。另一方面增加投放了一些低结构材料,比如一些彩色纸条,以期能引发孩子们产生制作奶茶、面条、饺子馅之类的游戏活动。然而。观察发现,相对于那些替代性游戏操作材料。孩子们似乎对面粉、擀面杖之类真实的原料和工具更感兴趣。对此,我们感到十分困惑:在投放娃娃家的材料时,是不是应更多地考虑提供真实的原料与工具等。以还原真实的生活?或者说。类似娃娃家的投放材料是不是越真实越好?

(浙江杭州市下城区东新幼儿园 杨伟丽提供)

答: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案例中的教师在组织娃娃家游戏时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首先,她非常关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注意了解幼儿对娃娃家的想法,并能依据幼儿的想法调整娃娃家的布局,丰富幼儿的操作材料。其次,她通过提供面粉、擀面杖等引发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行为。再次,她在提供材料后能注意观察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与行为反应,进而对如何投放娃娃家的材料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案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制作奶茶、棒棒糖、荷包蛋等的半成品以及替代性材料如彩色纸条等似乎无甚兴趣,而对面粉、擀面杖、模具等真实的原料和工具等十分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疑问是:孩子是否对真实的生活材料更感兴趣,教师投放的娃娃家材料是不是越真实越好?案例所提出的问题,我想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材料的性质以及教师投放材料的方式有关。

一、幼儿为什么更喜欢面粉、擀面杖等材料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活动,游戏材料会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为什么对半成品及替代性材料无甚兴趣,而对真实的材料有着浓厚的兴趣呢?

●源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越是形象逼真、贴近其生活经验的材料越容易引发他们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面粉、擀面杖之类材料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品,可以直接引发幼儿玩“做饭”的游戏,而“做饭”又是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中最爱模仿、再现的活动。

虽然小班幼儿对材料的逼真性、情境性依赖程度较高,但如果游戏情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兴趣需要,即使替代性材料也能激发幼儿的游戏行为。笔者一次在某幼儿园观察娃娃家游戏时,发现小班一位当“妈妈”的孩子在很投入地“做饭”,她先在锅里放了一些用棕色橡皮泥做的大小、形状不一的“肉”,接着用铲子来回扒拉。过了一会儿,她又拿起旁边的报纸撕成一条一条放入锅里,嘴里还念叨着“放点粉条应该很好吃”,然后继续用铲子在锅里扒拉,一会儿又将锅里的“粉条”一一拿出来剪成一块一块的。当时,我曾忍不住好奇地问了她一句:“你这是干嘛呢?”她不加思索地回答:“粉条太长了,我把它剪短点。”只见她剪完后又盖上锅盖,开始擦灶台、摆放好用过的厨具、扫地等。一切收拾停当后,她开始关火起锅,把烧好的“牛肉炖粉条”盛在碗里……这个孩子之所以玩得这么尽兴与投入,我想关键还是她有浓厚的游戏兴趣和这个游戏所需要的已有经验。在没有真实材料的情况下,为了玩“做饭”的游戏,她用颜色相近的橡皮泥替代牛肉、用报纸替代粉条,尽可能用适宜的替代性材料再现自己的已有经验,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面粉、擀面杖之类材料更具真实性,更容易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但我认为幼儿是否乐于使用相关材料开展游戏,并不取决于游戏材料的真实性高低,而是取决于幼儿对游戏内容的兴趣和经验的多寡。如果幼儿缺少相关的游戏兴趣与经验,他们对真实的材料也可能视而不见。

●源于教师投放材料的方式不同

我们知道,幼儿的游戏有赖于材料,材料的自由度、开放度越大,幼儿的游戏性也就越强。虽然面粉、擀面杖等原料与工具和制作奶茶、棒棒糖等的半成品都同属于低结构材料,然而从案例描述中我们得知教师对两种材料的投放方式不同,导致了幼儿所获得的游戏体验不同。

教师对面粉、擀面杖这类材料采用的是开放式投放方法,每个幼儿在游戏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决定玩什么、如何玩,这种投放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幼儿的游戏兴趣,或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要。材料开放、活动空间开放,有助于幼儿自主使用材料,从而成为环境与材料的主人。

用于制作奶茶、棒棒糖等的半成品及彩色纸条等替代性材料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开放度,然而由于这些半成品或替代性材料与制作奶茶、棒棒糖、面条等建立了直接联系,使得材料具有了明确的指向,于是,材料变得高结构化,投放方式演变为封闭式,从而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教师在物化了教育目标的同时也固化和控制了幼儿的游戏行为,此时的娃娃家游戏事实上变成了幼儿完成教师规定任务的制作活动,由此也降低了幼儿的游戏体验。这或许就是这些半成品和替代性材料无人问津的原因之所在。

二、游戏材料越真实越好吗

在本游戏中,孩子们对真实材料的热衷导致教师产生了“游戏材料是否越真实越好”的疑问。游戏材料真的是越真实越好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材料逼真性的依赖不同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特点,逼真的游戏材料的确更容易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已有经验,有助于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开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会不断降低对材料逼真性的依赖,并且可以通过替代物展开想象与游戏。而使用替代物的游戏也标志着幼儿具有了更高水平的假想和创造能力。有研究发现,5~6岁幼儿已经不在乎物体形象是否逼真,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物”的逼真性的依赖降低了,甚至可以不凭借任何外物就做出象征性动作。

●不同性质的材料会让幼儿产生不同的体验

我想,幼儿之所以在娃娃家游戏中更喜欢面粉、擀面杖之类的材料,不仅是出于对材料逼真性的依赖,更是出于对低结构材料的兴趣,因为这类材料更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游戏活动,丰富游戏内容,从而获得游戏体验。幼儿为什么不喜欢选择那些用于制作奶茶、棒棒糖等的半成品及其他替代性材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高结构化的设计,从而降低了幼儿的自主性体验、兴趣性体验和胜任性体验等游戏性体验水平。

有研究者指出,如果教师想在娃娃家之类游戏区域激发幼儿更高水平的假想行为,就应将幼儿熟悉的真实材料换成积木、橡皮泥等需要幼儿进行更高水平认知加工的材料,因此,真实的材料并非越多越好,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多方面的体验或经验更为重要。

三、游戏材料的投放仅为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吗

最后值得讨论的是,如何看待教师在案例中提到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她才在娃娃家投放了相关的半成品和真实的操作材料的做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的确,幼儿是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和发展的。幼儿是借助环境和材料了解世界,寻求答案,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经验的。如果我们仅从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角度提供材料,就会忽视材料所隐含的诸如设计与计划、探索与试误、表达与表现、感知体验与发现关系等多重价值。

为此,教师应视环境、材料为幼儿的第三教师,注重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注重研究材料的功能与暗含价值,注重研究材料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有价值的发展。

疯玩的孩子更聪明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每天疯玩20至40分钟的儿童更能学好功课、写好作业和学好数学。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63名很少活动的肥胖儿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调查。这些孩子被分为三组:作为对照组的一组是每天放学后不做任何体育活动;一组是每周五天放学后活动20分钟;还有一组是每周五天放学后活动40分钟。

活动小组的孩子们间歇性地玩很能耗体力的跑跳游戏,如跳绳、足球和插旗游戏等。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都测试了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还对他们的数学和阅读能力以及“执行能力”进行了测试。执行能力对计划和组织、专心学习、避免冲动以及自我控制和运用战略实现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在上述方面有困难。

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这项研究发现:1、每天活动40分钟的儿童在执行能力测试中比对照组的儿童好很多,每天运动20分钟的那组儿童的测试成绩也提高了近50%。2.两组活动的儿童在数学方面都有所长进,但阅读能力没有提高的迹象。3.两组活动的儿童身体脂肪减少了1%到2%。研究人员还对孩子们进行了脑部扫描,发现活动多的儿童大脑前区神经更活跃。大脑前区对执行能力很重要。

研究人员说:“需要知道的是,应该增加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不是减少活动时间。”

玩什么游戏能让幼儿更聪明?


这一时期的宝宝不仅认知能力迅速增强,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也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中都有相应的区域(神经中枢)与之相对应。其中。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常言道,“心灵手巧”,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多活动小手,对大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刺激,手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为了能够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最好让宝宝的左右手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据调查,长期拉提琴和弹钢琴的孩子,多数会更加聪明。

1捡碎纸片

准备一些容易撕的纸。先让宝宝把纸撕成小纸片,扔向空中。等纸片散落到地上时,再让宝宝一片一片地捡起来。如果用各种颜色的纸,还可以增加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效果:捡纸片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的力量,还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2画画

1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动作和所画图形之间的关系了。可以说,这是教孩子涂鸦很重要的时期。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画,也可以给宝宝笔和纸,让他随心所欲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宝宝会说话以后,还可以让他讲一讲画的是什么。不管宝宝画得像不像,你都要鼓励他。

效果:画画不仅可以刺激视觉,促进肌肉发育,还有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折纸

准备几种质地、厚度不同的纸。先让宝宝摸一摸,感觉一下不同纸的质地,然后再让宝宝随意地折叠。

效果:折纸时发出的微小的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折纸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同时可以感受纸的不同触感。

4捏橡皮泥

准备一些橡皮泥,让宝宝随意地按压、揉捏。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小模具,让他在橡皮泥上印出各种图案。

效果:橡皮泥是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在揉捏过程中,宝宝的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5模仿秀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然后一起做各种动作。可以先由妈妈做,然后让宝宝模仿。比如,做洗脸的动作。模仿小鱼游、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效果:动作模仿练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6摁电话键

准备一个玩具电话,让宝宝随意地去摁电话键。有些玩具电话还可以发出声响,以增加孩子玩的兴趣。

效果:这可以锻炼小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电话机,有时大人会把手机给宝宝玩。其实,手机有辐射,最好不要让宝宝玩,而是专门给宝宝买一个玩具电话,或者把家里用旧的电话给宝宝玩。)

7拼图

给宝宝准备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操作的镶嵌式拼图。让宝宝练习将拼图块取下来,再放进相应的洞里。开始时,可以先玩形状块少的拼图,等熟练后,再玩一些图案比较复杂的拼图。

效果:拼图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小肌肉。还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

8贴画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小贴画,让他随意地贴到纸上。也可以给宝宝一些不干胶贴画,让他贴在瓷砖地面、墙面上,或者贴在布料上,这样可以反复地贴上去、撕下来。如果没有小贴画,还可以让宝宝玩塑料胶带,宝宝也能玩得很开心。

效果:贴画游戏需要宝宝用到指尖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精细动作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小肌肉。也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9便用叉子

给宝宝准备一把塑料质地的叉子。将苹果、西瓜、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让宝宝自己用叉子将水果块又起来吃。

效果:这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性,而且对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也很有益处。

10手指交叉

教宝宝将双手的手指相互交叉在一起。开始时,宝宝可能做不好,你可以帮助他做。等熟练后,可以在你的语言提示下,让宝宝自己做手指交叉的动作。

效果:这可以促进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并且可以使手指关节的活动更加灵活。

大班立异聪明游戏教案—格式玩绳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立异聪明游戏教案—格式玩绳”,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内容阐发】

《格式玩绳》是大班《幼儿立异聪明游戏课程》下册的运动内容。我们发明幼儿从四岁今后就对绳索有一种非凡的情感,他们会对衣服上的小线头或书包的背带脱线等感爱好。到5岁今后,孩子的立异意识和着手本领生长敏捷,他们会用绳索把玩具做缠右缠往返的绑缚,这时孩子会把绳索看成一种东西来利用,想用绳索来做游戏。到了6岁今后,孩子对绳索打仗的多了、相识的多了,设法主意弄法也就随之增多。他们会把绳索想象成种种工具,会操纵绳索,想用绳索来做种种体育活动等等。绳索在孩子的眼中是风趣的、转变的。小小的绳索在大人眼中是平常物,对处于探讨时代的孩子们却充斥了吸引力。以是,我想操纵绳索这一触手可己的课本来发掘孩子的立异意识和本领的造就,让孩子体验格式玩绳的兴趣,造就幼儿与搭档互助的精良品行。

《纲领》中提出:孩子们的摸索运动应从身边的什物开端。生存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工具,此中每每蕴涵着富厚的文化内在。为此,环绕《玩绳格式多》,引诱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立异运动。

【幼儿阐发】

大班幼儿头脑活泼、想象力蓬勃、着手愿望强,对任何事物都感觉好奇,以是在选择大班运动内容时,应切合幼儿的年事特色,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入手,捉住幼儿的生理需求,满意幼儿的操纵愿望,使之获得差别水平的生长。

【计划思绪】

格式玩绳对付大班幼儿来说充斥着意见意义性和吸引力,是造就幼儿立异头脑本领,幼儿园教育随笔引发幼儿体验互助立异头脑兴趣的精良题材。本次运动前请幼儿汇集差别的绳索,积聚对绳索的感性履历。运动中凭据大班幼儿的年事特色和生理生长特色,运动层层递近,步步深刻,通干涉题设疑—查找摸索,幼儿自立进修—交换验证,搭档配合进修,提拔牢固常识。引诱幼儿从最初的感知—切身体验—再次渗入—格式玩绳展现—归纳综合总结、拓展常识。运动中注意个别差别,存眷全部幼儿,使孩子们的立异意识获得不停提拔。

【运动重难点】

幼儿立异本领的造就。

【运动目的】

1、体验一物多玩的兴趣。

2、生长幼儿的缔造力、想象力及互助本领。

3、摸索绳索的多种弄法,造就幼儿的立异意识。

【运动预备】

幼儿预备:请家长帮幼儿预备差别的绳索,富厚幼儿对绳索的感性履历,相识差别绳索的特色。

预备:供给种种绳索(跳绳、大绳、毛线绳、布绳、麻绳、草绳、钢丝绳等)。

【运动历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绑人绑的紧,幼儿手工制作铰剪剪的断,粗粗细细有,长是非短有,请你猜一猜?

(二)扩散头脑运动:发言,你见过的绳索?

1、绳索有很多宝宝,你见过什么样的绳索?这些绳索有什么用途?(互相说、个体说)

2、孩子们这么喜好绳索宝宝,我们把这些绳索宝宝请到了我们班。(依次出示差别的绳索)

3、幼儿自由不雅察、自由选择本身喜好的绳索。

(三)经由过程现实操纵,造就幼儿的互助本领和立异意识,体验互助的兴趣。

1、孩子们都找到了本身喜好的绳宝宝,下面请孩子们说一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绳索?(毛线绳、跳绳、草绳等)它有什么用途?(绑工具、织毛衣、缝衣服、拖车等)用它可以做什么游戏?(引诱幼儿说出:一人玩、两人玩或多人玩)

2、孩子们想出了这么多弄法,下面请你们找到本身的好朋侪,两人或多人来玩这些绳索,你以为另有什么更好玩的弄法吗?

(引诱幼儿互相互助,体验玩绳的兴趣,在互助中立异绳索的弄法,感觉绳索的奥妙。好比:翻绳、格式跳绳、套圈儿、跳格子、垂纶、扎辫子、绑缚货品等)

(四)展现格式玩绳,体验乐成高兴。

1、幼儿互相观赏搭档的玩绳历程。

2、找几组有代表性的展现玩绳历程,提醒幼儿讲讲授明。

(五)归纳综合总结、拓展常识。

总结绳索的用处,阐明绳索的种类多,用处也许多。好比:毛线可以编织;幼儿园教案草绳可以做成精致的工艺品;麻绳可以镎鞋底;艺术绳可以编中国结;……实在,在我们的生存中另有一些非凡的绳索,让我们在以后的生存中继承存眷它吧!

(六)引发幼儿在运动中联合互助,没有朋侪会很孤独的。

师:孩子们和本身的搭档互相互助,用绳索做了很多游戏,真是让先生打开眼界。在这开心的时候是谁在哭呀?(出示被忘记的大绳)我问它为什么?它说—它没有朋侪!怎么办?(孩子们同等表现要与大绳交朋侪)

(七)运动竣事:

绳索哥哥找到了朋侪很开心,我们一路到院子里跳大绳吧!

【运动反思】

长处:

1、选材生存化。《纲领》中提出:孩子们的摸索运动运用身边的事物开端。本运动的内容、质料泉源于生存,有用的操纵了—绳索。连系运动引诱孩子们存眷四周生存和情况中常见的事物,发明此中的风趣和奥妙,不消糟蹋太多的时候和精神去做预备,但孩子们爱好昂然,同时体验了互助的兴趣。

2、情况宽松化。全部运动注意每个孩子的到场、实验,幼儿在摸索中发明题目—操纵探求—办理题目—履历升华。幼儿表示出了很好的互助意识,在运动中是质料的供给者、题目的不雅察者和摸索运动的引诱者、开导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立的摸索范畴,幼儿充实体验了自立的兴趣,表现了幼儿的主体运动意识。

3、质料富厚化。本运动的质料—绳索,看似简朴实在蕴涵了富厚的内容,它的色彩、外形、材质都差别,我们供给了大批的绳索种类及帮助质料,既制止了幼儿操纵时的争抢,又供给了充实自立选择、摸索的时机。

缺陷:

因为所预备的帮助质料有限及幼儿着手本领的限定,导致幼儿想立异的一些具有难度的物品未制造出,以后在举行此类讲授运动时,应只管即便给幼儿供给富足的帮助质料,平常也要注意对孩子举行操纵方面的训练,使幼儿的摸索愿望获得充实满意。

不知道本文“大班立异聪明游戏教案—格式玩绳”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0-3岁小宝宝 这样陪玩才聪明!


相信大家都知道,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越早、越多,越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感官能力、运动能力和智力。妈妈与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游戏。

科学研究发现,婴儿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出生后12个月,婴儿脑部发育比出生时增长了175%。所以抓住宝宝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多陪宝宝“玩”,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带娃过程中实践过的,觉得对孩子比较有益的游戏。

★ 视觉游戏

◆ 妈妈在这里(0-3个月)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只能看到物体的大致轮廓,这时候他们对妈妈的脸部轮廓是最敏感的,所以有事没事,多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并且告诉孩子:“宝宝看这里,妈妈在这,你看到了吗?”

◆ 看看什么在动(1-6个月)

慢慢地,孩子开始喜欢看运动的物体,这时候可以拿着玩具在孩子的面前左右晃动,锻炼孩子的追视能力。

当时朵爸给朵朵买了一个旋转床铃,每当床铃在转时,朵朵都会看得很认真,有时还激动得手舞足蹈,想伸手去捉床铃。

注意:无论是在宝宝的小床挂什么玩具,最好隔天改变玩具的位置,以免宝宝出现偏头或斜视的情况。

◆ 这种颜色真好看(4-12个月)

宝宝在前4个月只能区分黑色和白色,4个月以后才会对颜色有感觉。这个时期,他们的眼睛会聚焦在颜色比较鲜艳的物体上。尤其对红、黄、绿、橙、蓝有特别的偏好。所以,给孩子买的玩具别太“素雅”了,多让孩子观察这些颜色,并告诉孩子“这是红色,这种颜色真好看!”

★ 听觉游戏

◆ 聊天(0-12个月)

孩子虽然暂时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是当妈妈对孩子的咿咿呀呀有积极的反应时,孩子会因为获得了安全感,而表现出非常享受的表情。

另外,在给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的过程中,都可以给孩子说话,告诉孩子你们在干什么,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

◆ 听听什么在发声(0-24个月)

促进孩子的听力发育,可以在平时多给孩子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摇晃风铃、用筷子轻敲盘子、门铃的声音、电话的声音等,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美妙的音乐。

外出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听各种户外的声音:鸟叫声、狗叫声、汽车鸣笛声等,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在发声,这样可以让孩子把声音和物体的关系连结起来。

★ 触觉游戏

◆ 抓手指(0-6个月)

如果你将手指靠近孩子的小手,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无意识地抓住,并且抓得很稳。所以想要促进孩子的触觉发育,可以多跟孩子玩抓手指的小游戏,锻炼孩子的手指抓握能力,这通常是我们和孩子玩的第一个触觉游戏。

◆ 弹钢琴(0-12个月)

给孩子洗澡或者和孩子躺在床上玩耍的时候,可以用你的手指在孩子的身上“弹钢琴”,孩子会很喜欢这种“游走”的触觉体验。

◆ 摸摸小水滴(7-24个月)

可以说,孩子对水的触觉是没有抵抗力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和水接触的感觉。当你将孩子的小手放到水龙头下面,开着温水,水滴在孩子的手掌上,你会看到孩子的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这也是朵朵小时候最喜欢的触觉游戏。

★ 运动游戏

◆ 手脚蹬球(3-6个月)

让孩子躺在游戏垫上,用手脚触碰玩具架子上的小球,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手脚大动作。当孩子蹬准了一个球,别忘了给孩子鼓励,游戏过程要保持交流和互动。

◆ 撕纸(6-12个月)

通常孩子6个月后,精细动作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可以尝试和孩子玩撕纸的游戏。游戏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很喜欢拿着最细小的纸片来玩,这就对了,说明孩子的手指灵活性越来越好了!

◆ “翻山越岭”(8-12个月)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运动能力。孩子学会爬以后,可以把枕头靠垫堆成一个大垛,这样孩子就可以安全地玩攀爬游戏了。游戏之前,把最大号的、最稳当的垫子(比如沙发靠垫和枕头)堆放在最下面,然后再堆上椅子靠垫或其他零散的小靠垫。扶稳孩子,帮他爬上“枕头山”,然后胜利地站在上面。

◆ 同步走(10-18个月)

到了孩子学走路的月龄,大人可以光着脚,让孩子的两只小脚分别踩在自己的脚面上。大人弯腰边扶着孩子,边往前走。这个游戏会让孩子体验到走路的感觉,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站立的感觉,有利于孩子学习走路。

★ 智力游戏

◆ 照镜子(6-12个月)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对复杂的图形感兴趣,并且对人的面孔识别能力得到发展。如果你将孩子抱到镜子前,你会发现他很喜欢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

和孩子照镜子的过程中,妈妈可先说:“宝宝的眼睛呢?”这时就指着孩子的眼睛说:“这是宝宝的眼睛。”中间的停顿让孩子有一个想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慢慢地,孩子会明白镜子中的是自己,同时进一步认识人的五官。

◆ 指认游戏(8-24个月)

指认游戏实际上是视觉、言语、记忆等能力的结合。一开始和孩子玩指认游戏,大人要积极地在孩子面前“自问自答”,因为此时的孩子对物品的概念不明确,同时也还不会说话。

“这个是什么?宝宝知道吗?”停顿一下,看看孩子的反应,再回答“哦,这是大西瓜。”多次重复,孩子会慢慢接受这个信息,并且慢慢做到“输出信息”,即理解这些物品是什么,并且能准确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回答大人的问题。

◆ 藏猫猫(9-18个月)

9个月前的孩子,外界物体在他的脑海里还不能形成具体的概念,9个月以后就有了这种能力。当你把一个小球放在他的面前,然后用一块小手绢遮起来,问孩子:“小球哪里去了呢?”孩子此时必然是一脸不解的表情,当你把手绢拿开,小球重现出现在孩子的眼前,告诉孩子:“哦,小球在这里!”孩子会表现出惊喜的表情。

这个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让孩子意识到,虽然小手绢遮住了小球,但小球并没有消失,就在手绢后面,拿开手绢,小球就会出现。

◆ 有样学样(13-24个月)

当孩子开始会走路,并且开始牙牙学语了,这时候他们会迫切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开始喜欢自己用勺子吃饭,甚至大人做家务的时候,也在一边模仿。这时候不妨让孩子加入你的行列,鼓励孩子有样学样,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陪娃的过程,实际就是游戏的过程。和孩子做这些小游戏并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只要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多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就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育,同时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何乐而不为呢?

逆向思维让孩子更聪明


第一阶段1-4岁

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

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

和孩子玩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

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

您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您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您说“向前走”,孩子就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您“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您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您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第二阶段:4~5岁

关键阶段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孩子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他对事物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时的孩子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它进行概括。对于熟悉的事物,孩子开始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孩子会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

NO.1反义词

游戏目的:

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

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您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与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您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您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找图形

游戏目的:

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

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等。

游戏玩法:

这可是一个孩子与您轮流进行的游戏哦!您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您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我是小法官

游戏目的:

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游戏准备:

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您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的长短要相同。然后,您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您都可以让他自己亲手操作一下。

第三阶段:5~6岁

发展阶段从5~6岁起,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快速地发展起来了。这时的孩子不但能广泛了解事物的现象,而且开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相互关系等等。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逆向思维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孩子开始根据不同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分类,推理也开始由表面、直接转向内在、间接。

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

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

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

让孩子看着镜子,您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藏宝图

游戏目的:

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

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

您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

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

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

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您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您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让孩子变聪明的小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1、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2、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3、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4、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5、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6、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7、观察的游戏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

8、知觉的游戏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除上述8种游戏外,尚有很多游戏如科学、概念、音乐、黏土、雕刻……,都可以在平时使用,以激发孩子的智慧;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宜注意个别与团体游戏的兼顾,以培养孩子社交及合作遵守团体规范的行为。

喜欢《孩子越玩越聪明》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玩沙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