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

12-16

游戏作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崇。游戏让小朋友能够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成长。广大家长应该尊重幼师,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实现“家园”互动。幼儿园游戏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开展教学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我们工作都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玩?”“为了照顾孩子,是不是应该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做‘全职妈妈’?三年的‘全职妈妈’界限是否科学?”不少家长抱怨时间少,又担心照顾孩子不够。

但玛思博士对年轻家长强调:全世界的爸爸妈妈都越来越忙,美国很多妈妈生完孩子6周后就去工作,这并不是家长的错,但工作再忙,也能挤出时间陪孩子,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变成游戏!

“生活用品是最好、最廉价的游戏道具。”玛思博士表示,廉价的纸盒并不比昂贵的玩具差,评价玩具好坏的并不是价格,而是用处。锅碗瓢盆就是最好的音乐道具。孩子通过敲击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节奏,甚至为自己创作出一段不错的音乐,充满成就感。

此外,把宝宝整个身体放在卷起来的毛巾上,就可以训练他的平衡感;一面镜子和一支口红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我,比如:把口红涂在宝宝的鼻尖上,当宝宝在镜中看见自己,并试图抹去口红时,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镜子中的宝宝就是他自己。

在游戏中学习社交礼仪

“今天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玩过家家游戏,将来他可能就是你孙子的爸爸。”玛思博士认为,孩子不仅在游戏,更在经历学习做人的最初体验。

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合作等方面比较薄弱,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多交往,创造一个良好环境。0至3岁的宝宝已经有他们自己的社交。玛思博士说,当宝宝哭泣时,别人会有反应,这就是最初的交流。宝宝会在和别人的游戏中逐渐了解规则、解决问题方法等,而户外游戏更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热爱世界。

同时,教会孩子在游戏完毕后收拾房间,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宝宝的第一个玩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同等。家长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做好孩子的第一个玩伴。”

玛思博士说:“别把孩子推给电视就以为了事,尽管电视节目很有趣。家长选择的游戏不能太复杂,但也不能太刺激。游戏要尊重宝宝的成长速度,符合宝宝的特点等。”专家建议,躲猫猫就是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孩子遮住眼睛就会认为事物消失了,玩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意识到物体永恒性,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不存在。

宝宝的模仿能力也很强,经常做一些日常动作,比如:挥手再见等,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而角色扮演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给宝宝一只玩具话筒或用玩偶和宝宝对话,都能更好地让宝宝开口表达。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对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解读


在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举办的“幼儿园游戏视频案例研讨活动”中,我园五人团队进入了游戏现场。我们观察的是中班积木游戏。我们借助各种策略,对幼儿的建构目的、建构过程及其建构技能、认知水平、团队合作状况进行了重点观察和解读。

案例描述

建构区内共有五名幼儿。我们按服装和发型特征把他们叫作小点、小紫、小平头、小蘑菇、小黄。我们先通过作品来回忆一下他们在这45分钟游戏时间里主要做了些什么。

游戏开始,小点和小紫为一组。他们你一块我一块,默契地搭建了区域内最大的建筑,把四座亭子依次从高到低有序地排列在同一轴线上,给人以美感。我们把它称之为“公园”。

小蘑菇和小平头专注地搭着火车站,单独建构的小黄陆续拆掉自己搭建的房子并主动加入了火车站的搭建。此后,小黄又单独在“火车站"的旁边搭建了房子。

游戏进入后期,因“火车站”倒塌,小蘑菇和小平头的情绪受到一些影响,但他们仍继续搭建。看见小黄搭建的房子,两人走到小黄旁边一起搭建了Z字形路,将小黄的作品围合在其中,并向小紫和小点搭建的公园处延伸,此时游戏结束。

分析解读

一、搭建目的处在典型的“边想边搭”阶段

研究表明,幼儿积木游戏行为的目的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从最初的无意识摆弄逐步向实现自己意愿的计划性行为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循着“先搭后想——边想边搭——先想再搭”的次序发展。

所谓“先搭后想”,那是初期接触建构材料时幼儿对材料的探索.一旦无意搭建的结果诱发了幼儿的想象,他们便会对其形象命名,小班幼儿一般处于该阶段;所谓“边想边搭”,是指幼儿开始有了想要搭建什么的意图,但限于搭建水平,在搭建过程中因总是搭不好而不断改变意图,直至最后搭成什么算什么,中班幼儿已经发展到了该阶段;所谓“先想再搭”,则是指幼儿自始至终为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有计划地搭建,即使受制于搭建技能,常常因搭得不满意而不断完善甚至不断重来,其意图基本不变,该状态大多为大班时期幼儿的水平。

下面,我们通过对该案例中五个幼儿的建构过程和作品来重点了解幼儿建构行为的目的性。

活动开始,小蘑菇和小平头边轻声交流边取材料开始搭建。不到一分钟,他们放弃了该搭建活动。一会儿,小蘑菇抓着圆柱体积木在地上竖着敲击了几下,可能是受这个动作的提示,小平头开始进行架空搭建,从搭建四根房梁到搭建房顶,再到装饰房顶,然后进行房子四边的延伸(像是自动扶梯),最后进行四周的围合。他们把它称之为“火车站”,建构这个作品耗时28分钟。

小点和小紫的状态是比较专注和默契的。我们看到,他们时而更换积木位置,时而拿着积木思考,时而交头接耳,小点还躺着休息了一会儿,然后起来继续搭建。过程中,他们的作品倒了好几次。从一块积木到一个面,到平铺镶嵌越来越大的面,再到架空拱门,他们不断修正建构行为,不断斟酌所用材料,不断修正建构思路。由上可见,该组幼儿建构行为的目的性水平具有中班后期的典型性特征——出现了少量的“先想再搭”的行为,但大部分仍是“边想边搭”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他们的建构目的处在由“边想边搭”向“先想再搭”过渡的阶段。

幼儿建构目的性水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其规律,并接纳个体差异,耐心地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

二、娴熟地运用架空、镶嵌等技能并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

积木游戏由于材料开放、易拆易建,幼儿可以任意组合,象征性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意愿,从而获得创造的快感。幼儿不仅能从积木游戏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还能从不断提高的建构技能中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建构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会产生一个有形的成果,也就是建构的作品,所以,幼儿积木游戏的建构水平可借助于作品分析来判断。

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作品分析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搭建技能,包括延长、垒高、架空、平铺、围合等。二是这些搭建技能中蕴含的认知发展.比如,同样是架空,有的体现出了对称性,有的则没有,有的在形状、颜色或者数量上出现了多维对称,有的则可能只有形状对称而颜色不对称:同样是围合,有的选择同一种形状或颜色的积木,表现出根据形状和颜色分类的水平,有的甚至已经出现有规律的排列方式,但也有的可能还处在无意择形择色阶段。

在该案例中,小点和小紫在建构时用了单层架空、双层架空的技能,还经常用目测的方法判断两块积木之间的距离。他们在同一轴线上搭了四个亭子,从前往后,依次从低到高,看上去雄伟壮观。当“公园”的地面不平整时,他们多次用了镶嵌的技能进行调整。其中,他们采用双层围合、镶嵌的技能搭了一面精美的墙。小平头和小蘑菇搭建了“火车站”,下面用几根柱子架空,做成屋顶后再装饰,屋顶很重,但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倒塌。他们除了运用架空技能外,还用对称的方式来砌围墙。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觉得该组幼儿的建构技能和认知水平相当不错,他们的搭建行为中出现了架空、围合、镶嵌、架高等搭建技能,并渗透了对称、比较等多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作品看上去均衡,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的建构经验、技能及认知水平是综合发展的,并且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丰富幼儿有关长短、大小、轻重、粗细、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经验,提高幼儿目测、比较、模式排序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将有利于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

三、呈现了以两人为主的小型合作模式

在建构游戏中,玩伴之间尽管可以事先协商建构的主题,但如何搭建、建成什么样子,则取决于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内在构思。由于建构是一个不断调整想法和做法的过程,每个幼儿的经验、想法和建构水平不同,加上语言表达的限制,因此合作起来比较困难。

最初,幼儿只能分别搭建各自的单体作品,随着建构水平的提高,才会产生搭建者和辅助者的初步合作,即一个幼儿主要搭建,其他幼儿帮忙取送材料,直到幼儿能够事先计划和构思一个相对复杂的多体作品或者能看图搭建,他们才会协商分工建构一个复杂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是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的基本状况。

为了观察和分析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合作状况及水平,我们对该案例采用了网络快速记录法,即用最直观的符号及时记录游戏现场互动情况。如,我们重点用动作及语言这两个要素来快速记录幼儿与同伴、幼儿与作品间互动的次数和状况,其中,用“+”来表示动作,用“0”表示语言,用“一”表示合作互动主体,形成了以下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五名幼儿自然地形成了以小蘑菇和小平头、小点和小紫组成的两人合作小组。他们对“火车站”“公园”的命名表明他们对建构目标有了共识,因而促成了合作行为的形成。互动网络图表明。小蘑菇和小平头的语言互动次数最多,小点与小紫的动作互动最多、默契度最好。即使是单独游戏时间最长的小黄与同伴的语言互动也有5次,动作互动有9次,使两人合作小组变成了三人合作小组,时间长达11分钟。他既享受单独游戏的乐趣,又作为辅助者偶尔进入同伴的游戏,与同伴进行初步的合作,体现了中班幼儿典型的合作行为特点。显然,这是一个和谐的无群体互动的小组,幼儿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的互动上,小平头的三次推倒作品的行为也没有影响整个区域的活动。

游戏后期,Z字形路的延伸与围合使两个作品即将连接,可能也预示着幼儿将从搭建单体作品最终联合成较复杂的多体作品,展示了群体合作的发展趋势。这可能也是中班后期幼儿合作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推进幼儿的合作行为,比如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发幼儿群体间的互动。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专题是:关注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促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提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定点观察了小(1)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况,重点围绕游戏环境和材料因素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环境和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教研实录

组长:周一上午,我们每位教师对小(1)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定点观摩。现在,请大家依次来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戏区中,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师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儿在糖果店,乐乐不停地吆喝:“卖糖果喽!卖糖果喽!”他把已经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盖上盖子。放了三个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顾客来了。顾客说:“我要草莓味的。”乐乐就把红色的三颗糖放到了小熊形状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礼品袋中,说:“给你糖果。”顾客拿着糖果袋,去娃娃家了。顾客走后,乐乐又开始将散装的糖果分别装进糖果盒中,旁边的两名幼儿也开始用糖纸包糖果。过了两分钟后,又一名顾客抱着娃娃来买糖果了。乐乐同样将糖果装进糖果盒,放进袋子。顾客拎着袋子开心地回家了。

组长:今天的“糖果店”,明显比上次活动时候热闹了许多,顾客多了。“糖果店”中的幼儿也明显忙碌了许多。其中,有两样关键性的材料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使幼儿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师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这些材料吸引着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操作这些的过程中,幼儿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组长:对。糖果盒的添置不仅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增强了他们的角色意识,也丰富了幼儿的角色行为。礼品袋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使各游戏区的幼儿之间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流动性材料的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之间的互动。

(二)“点点家”

教师B:我看到“点点家”中的奶奶把锅拿到餐桌上,把菜都放在里面,开始炒。菜不时地掉到桌子上、地上,然后捡起来放进去再炒。旁边的妈妈从一个柜子中取出袜子,一直忙着叠袜子、熨烫围巾等。

组长:从教师的客观描述中,可以发现:较上次观摩,幼儿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了,奶奶、妈妈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大家想想,奶奶为什么把锅拿到餐桌上炒?菜又为什么总是从锅中掉下来?(出示奶奶炒菜的照片)

教师A:可能当时有别的幼儿在用灶头。从图片上看,菜很大,锅较小,所以菜就容易掉下来。

教师B:当时厨房里就奶奶一个人,没有人用灶头。可能是由于她不知道灶头在哪里,所以才把锅放到桌子上炒。

组长:大家分析得有道理,今天教师提供的灶具上只有两个圆,幼儿不易认出灶头。建议贴上形象一点的灶具图标,暗示幼儿可以在什么地方炒菜。另外,材料的匹配性不够,炊具太小,而蔬菜、馄饨等食物又很大,放几个就装满了,不利于幼儿的翻炒。

(三)“妮妮家”

教师C:我在“妮妮家”中看到一名幼儿将一个胡萝卜、一个洋葱、一根香蕉、一个橘子洗好了以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切了切后放进锅中开始翻炒起来。炒了两分钟后,拿来一只碗,用铲子把“菜”盛进了碗里,端着它来到客厅,放在桌子上。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炒了七八盆这样的“水果蔬菜大杂烩”后喊起来:“开饭啦!”娃娃家的其他幼儿就围拢过来,坐在桌子旁吃起来了。

我还看到一名幼儿在卧室里,拿起袜子一个一个夹到网格上,大约一分钟后,夹了四五只就离开了。

组长:请大家分析一下“妮妮家”中炒菜幼儿的角色意识。

教师C:这名幼儿对于炒菜的过程、步骤已经很清晰了,先洗菜、再切菜,然后炒菜、盛菜。

教师B:他还能在炒完菜后招呼大家一起用餐,说明有“爸爸”的角色意识。

组长:但是,教师也发现了问题。他把水果也放在蔬菜里一起炒了起来。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教师B:这与教师材料投放的地点不适宜有关。厨房中放了水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只能是干扰,没有益处。

组长:是的,材料摆放的地点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角色行为。那再想想,为什么教师认为有趣的“袜子对对碰”没有受到幼儿的欢迎?

教师C:可能是缺少情境性,小班幼儿喜欢一定具有游戏情境的材料,对于单调的袜子整理,肯定缺乏耐心和兴趣。

教师B:是的,可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如:增加袜子整理盒,上面贴上不同人物头像的照片,请他们为不同的娃娃整理袜子。

组长:所以“袜子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材料提供了,但是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理发店

教师D:我看的是“理发店”。今天“理发店”内的幼儿比前几天多了一些。教师新添置的材料有三个新吹风机、两把剪刀和10个卷发器。幼儿A把卷发筒放到幼儿B的头上,用吹风机吹头发。过了一会儿,幼儿A说:“好了,你的头发做好了。”于是幼儿B站了起来,准备走了。幼儿A说:“欢迎下次光临!”说着就站到门口大声招呼:“谁要理发呀!谁要理发呀!”过了一分钟,同时有两名顾客来到理发店,他们说:“我们要卷头发。”“好的。”幼儿A请他们坐了下来,然后拿出卷发工具一一给他们卷头发。

总体来说,店内的几名幼儿都已经有了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意识,理发师会招揽顾客、给顾客吹头发、做发型,会使用礼貌用语,顾客会表明自己想要做的发型。

组长: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理发店内的幼儿有较好的游戏状态?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A:有很大的关系。直观、形象的吹风机、梳子和剪刀等材料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识。

教师D: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还发现新材料——卷发器的添置,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眼球,好几名理发师都愿意尝试着用它为顾客卷头发,丰富了这些幼儿的角色行为。

组长: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材料,适时地添置新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游戏兴趣,从而推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二、反思和启示

(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游戏材料呈现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上述研讨中,教师观察到理发店中的幼儿在游戏中角色意识较强,这与教师提供的形象、丰富的理发工具吹风机、卷发筒等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些生动的材料激发起了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愿望,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产生了与自己角色相符的语言和行为。

但是在满足幼儿数量充足的材料之后,如何将它们呈现出来也是一个需要细细琢磨的问题。如小(1)班中的“袜子对对碰”的材料呈现方式就受到了幼儿的冷淡,没有幼儿主动去玩,这就需要教师思考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情境、缺乏一定趣味性的袜子配对版面,是没有趣味的。教师可以从满足幼儿对情境性游戏的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

(二)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高结构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或者模拟其他物体进行游戏。但由于高结构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不能够促进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低结构材料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如:糖果店中的真实糖果和糖盒是高结构材料,幼儿对于这两份材料,只能不停地装糖果,没有更多的角色行为的产生,但是提供了橡皮泥、糖纸等低结构材料后,他们有了制作糖果、变换糖果口味等相关经验的产生,角色行为因此丰富起来,与顾客互动的话题也多了。

(三)提供一定数量的流动性材料能够丰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内容

物质材料的流动取决于幼儿角色游戏开展的需要,它主要是通过购买或者借用的方式使材料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在物质材料发生空间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幼儿角色游戏内容的丰富。如,糖果店中的礼品袋,它是一种真实的物质材料,它具有装东西的功能,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属于流动性物质材料。在角色游戏中,有的顾客买了糖果后,拎着礼品袋去娃娃家做客,有的顾客拎着它回家给娃娃吃糖。这一系列游戏行为的发生与礼品袋本身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所以,流动性的材料是能够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交往,同时丰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重要载体。

“游戏的力量”不容忽视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我们工作都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玩?”“为了照顾孩子,是不是应该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做‘全职妈妈’?三年的‘全职妈妈’界限是否科学?”不少家长抱怨时间少,又担心照顾孩子不够。

但玛思博士对年轻家长强调:全世界的爸爸妈妈都越来越忙,美国很多妈妈生完孩子6周后就去工作,这并不是家长的错,但工作再忙,也能挤出时间陪孩子,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变成游戏!

“生活用品是最好、最廉价的游戏道具。”玛思博士表示,廉价的纸盒并不比昂贵的玩具差,评价玩具好坏的并不是价格,而是用处。锅碗瓢盆就是最好的音乐道具。孩子通过敲击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节奏,甚至为自己创作出一段不错的音乐,充满成就感。

此外,把宝宝整个身体放在卷起来的毛巾上,就可以训练他的平衡感;一面镜子和一支口红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我,比如:把口红涂在宝宝的鼻尖上,当宝宝在镜中看见自己,并试图抹去口红时,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镜子中的宝宝就是他自己。

在游戏中学习社交礼仪

“今天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玩过家家游戏,将来他可能就是你孙子的爸爸。”玛思博士认为,孩子不仅在游戏,更在经历学习做人的最初体验。

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合作等方面比较薄弱,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多交往,创造一个良好环境。0至3岁的宝宝已经有他们自己的社交。玛思博士说,当宝宝哭泣时,别人会有反应,这就是最初的交流。宝宝会在和别人的游戏中逐渐了解规则、解决问题方法等,而户外游戏更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热爱世界。

同时,教会孩子在游戏完毕后收拾房间,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宝宝的第一个玩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同等。家长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做好孩子的第一个玩伴。”

玛思博士说:“别把孩子推给电视就以为了事,尽管电视节目很有趣。家长选择的游戏不能太复杂,但也不能太刺激。游戏要尊重宝宝的成长速度,符合宝宝的特点等。”专家建议,躲猫猫就是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孩子遮住眼睛就会认为事物消失了,玩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意识到物体永恒性,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不存在。

宝宝的模仿能力也很强,经常做一些日常动作,比如:挥手再见等,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而角色扮演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给宝宝一只玩具话筒或用玩偶和宝宝对话,都能更好地让宝宝开口表达。

浅谈音乐游戏教学中音乐的解读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从音乐游戏的定义可以看出,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所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以音乐为灵魂,教师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和情境,感受音乐艺术和内涵,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音乐游戏中音乐是游戏的指挥棒,游戏情节、发展都融合在不同的乐句之中,幼儿在音乐中游戏,体验到更多的是音乐的旋律、节奏的变化。作为老师在音乐游戏活动前,对于即将教学的音乐需要进行细致地解读,无论是音乐的整体风格、音乐的结构,还是音乐的节奏等都需要进行多方面分析,将音乐解读成幼儿更容易理解的游戏传递给幼儿,幼儿才更能够更自由、自主地表现音乐、玩游戏。

音乐从哪里开始解读呢?

首先,解读音乐的风格、结构。

当一段音乐作为主题游戏的音乐时,我们就需要解读这段音乐的风格,它是适合玩情境类的音乐游戏还是适合玩模仿类的音乐游戏?其实,这也就是为音乐配故事、拟定游戏玩法的过程。

1.需要一个故事。

无论是哪一种游戏,都需要创编出与音乐风格贴切的、幼儿熟悉喜欢的故事,并根据乐句分配好幼儿熟悉的角色,角色之间交流、互动以及矛盾冲突都体现在乐句里。故事可以是动画片中的情景再现,也可以是幼儿熟悉的动物组合的新故事,比如《土耳其进行曲》,音乐游戏定位“猫和老鼠”的故事情境就充满了趣味性,乐曲中的乐句对应工整,并重复有规律,相同旋律高低变化的演奏风格成为形成故事的主要情境:“猫”做一个动作,“小老鼠”就模仿一个动作。且音乐转换明显,“猫”和“老鼠”的角色分配明确,幼儿游戏时,能够有控制地表现自己的角色。

同一段音乐,也可以创设出多种不同的音乐情境,玩出不同的游戏。小班《小兔和狼》的音乐游戏,第一段明快的音乐可以解读成是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来玩,而第二段低沉的音乐是狼的出现。换一个情境:那就是小朋友在快乐地做包子,大胖猪来偷吃包子。再换个情境:小小理发师一下一下地剪头发,理发师犯困了,剪出了糟糕的发型。感受到节奏的变化,每一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情境故事。

模仿类的音乐游戏模仿的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片段,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次劳动过程或者是游戏过程的浓缩,比如选取《玩具兵进行曲》剪辑的三段体表现擀面、包饺子、煮饺子的过程等,选取《巡逻兵进行曲》两段体表现开碰碰车、撞碰碰车的场景。

2.需要一些角色。

音乐游戏中的角色通常都是老师和幼儿在感受音乐后,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本就是没有形的东西,而里面的角色更是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所以,只有幼儿熟悉的的角色,他们在音乐中才能更好地玩,更好地诠释。众多熟悉的小动物是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常客,动画片中的朋友、玩具伙伴也都常常来客串到我们的游戏中,就连生活中熟悉的劳动场景也会在音乐游戏中再现。

音乐中游戏的开展也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是幼儿可以想象到的情节或者是幼儿能够理解的片段。比如:机灵的小兔能够逃脱大灰狼的追击,小老鼠和TOM猫永远都有做不玩的游戏。

3.需要游戏玩法。

音乐游戏也和其他游戏一样,有一定的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是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发展身心。比如发展空间和时间意识,幼儿在第一个乐句(一个八拍),八步走到一个自己的朋友身边,第二个乐句(一个八拍),再用八步走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比如体验重音和节拍的游戏,可以玩“拍皮球”,“拍”的小朋友在重音处拍球,做“皮球”的小朋友在轻音处跳起。这类游戏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其音乐与游戏形式的巧妙融合也很能激起幼儿的共鸣。

其次,解读音乐的整体节奏。

音乐节奏决定着音乐游戏的情境内容,它是一个音乐游戏的基调。节奏欢快的音乐可用快乐或可爱来诠释,舒缓的音乐通常用抒情等来解读。我们在鼓励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时,就要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辨别自己所表现出的身体语言是否适合这个音乐的节奏。

一段音乐的节奏,我们通常在前奏中就能感受得到,因而,前奏是提醒幼儿进入游戏的状态,它让幼儿能够以正确的节奏,正确的时间准确地表现音乐。前奏长短要适宜,应该让幼儿有一个适应的调节状态的时间,对于小班幼儿,如果能够在前奏时配合着节奏加上合适的语言提醒,那幼儿就更容易准确地感受音乐的开始。比如这样的提醒“准备开始”“我们出发了”等。

音乐中的节奏和游戏的玩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和幼儿拟定游戏玩法时,应该遵循从单一玩法到多种玩法,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加沃特舞曲》的游戏中有一群活泼、可爱的毛毛虫,首次游戏时,毛毛虫只是在每个乐句的句末吃一口树叶,再次游戏时,毛毛虫就有了在乐句中扭动身体、走动选择,句末吃树叶的情境了,这是因为幼儿对于乐句的节奏能够准确地把握。

再次,解读音乐中乐句。

乐句的感受我们很难用语言和幼儿讲解,乐句长短、变化只有在充分地倾听中才能让幼儿体验到,因而要为幼儿留出充分地倾听音乐的机会。我们在解读音乐的乐句时,会发现有旋律相似的乐句,这样的乐句在游戏时,可以解读成同一角色的重复动作、同一角色不同动作、不同角色分组出现等多种形式。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相似乐句的差别,乐句长短上有差别,需要用合理情节来过渡;旋律有变化,需要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区分。《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开始部分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前半句相似,后半句有变化。游戏中的幼儿角色是手持小旗的小海军,幼儿在第一句踏步,后半句举出了小旗,而第二乐句的相同部分是踏步,后半句是小旗左右舞动。乐句不同,他们的表现方法也有了变化。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大力量》


【活动目标】

1、感受游戏的愉悦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2、练习表演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羊家,家附近有大树,有条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炉。树可用一张绑了几根树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笔画出来。小羊家门用两张小椅子代替,火炉则用一张小桌子代替。

2、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首先以提问"小朋友还记得昨天讲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吗?"的方式导入到活动主题,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忆故事,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2、示范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过图片或头饰来示范表演情节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动物们来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幼儿自由试演,教师指导

(1)将班上孩子每八个人一组扮演一个角色(小羊、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然后找一个扮演老狼(如果没有人扮演,就由老师来演)。

(2)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动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指导。

4、观摩表演每一个角色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分响他们的快乐。

5、收拾材料,游戏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小羊,没有让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兴。

游戏是生命的本质——在观察中解读幼儿的自然游戏行为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只限于传统的游戏时间。就如同前文中的怡怡和展展,在午餐的瞬间,就完成了一次令人忍俊不禁的游戏交往——虽然,在鸡翅和白菜豆腐交换的过程中,怡怡显得那么霸道,但展展却是那么心甘情愿。再看加餐时两个孩子的举动,怡怡笑眯眯地蹲在展展面前,展展心领神会地把小饼干喂到怡怡嘴里,此刻,展展和怡怡就是娃娃家中的一对“父女”。而当怡怡自己伸手去拿展展的小饼干时,角色一下子就变了,展展立马就用手护住了自己的小饼干……当我看到这里时,不禁莞尔一笑: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似乎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是领导者,而另一些则是跟随者,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天生热爱游戏,并能在游戏中自觉地维护自己的角色地位。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都可以发生,在这个充满幻境与想象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随意出入。在成人眼里,游戏意味着休闲,而对孩子而言,游戏却是工作,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群体的怡怡,利用她与生俱来的“游戏力”——一种自信,一种活力,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的情趣,吸引了众多的渴望游戏却又缺乏“游戏力”的小“粉丝”,自然地成为这一个游戏群体的中心。展展们跟着怡怡,忠实地听从怡怡的安排,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着游戏的乐趣。我想,在怡怡一口一口地喂展展吃蛋糕时,展展的心里是甜蜜的,他享受着奇妙的游戏情境。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孩子之间,发生作用的,往往不是什么教育法则,而是游戏中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当这些笑脸出现时,矛盾和冲突往往都能得到较好的化解。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把教育这样复杂的事情简化成条条框框的要求,却忽略了教育过程中情感的力量。怡怡喜欢吃鸡翅而不爱吃白菜豆腐,改变这种饮食习惯单靠教师的说教和要求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记得以前中班的子豪,几乎不吃一点蔬菜,老师盯着他,要求他吃,他也知道吃蔬菜有好处,可就是咽不下去,硬吃的结果,就是把之前吃下去的东西全部吐出来。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旁边的小朋友拿错了阿姨特意为子豪打的汤(汤多而菜少),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两人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还互比谁吃得干净,子豪居然破天荒地把所有的蔬菜全吃下去了。这或许就是游戏的魅力——没有“强迫吃”的压力,只有“我要赢”的游戏动力,心理上的放松,使得子豪完成了之前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而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子豪树立了一种信心:细嚼慢咽,蔬菜是能咽下去的。于是,每次午餐,我都会在子豪面前无声而夸张地做出咀嚼下咽的口型,子豪立刻就会回以无声的“O—K一”,夹一筷蔬菜在嘴里,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咽下去,我再给他一个夸张的笑脸……午餐时段,就成为我们两个人心领神会的游戏时间。为人师者,要与孩子共同成长,这种成长,不仅在于掌握教育的方法,还在于,用我们的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乐趣与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一种心态,尝试去和孩子游戏。

怡怡和展展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似乎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表面上,怡怡决定着一切,展展只是一个默默的跟随者;而实际上,离不开两人游戏伙伴关系的却是怡怡。“站队风波”中老师的介入和然然的出现,令怡怡和展展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展展不再完全依赖怡怡,并渐渐地有了新的朋友,而怡怡却显得有些无奈,再怎样努力,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展展投入到新的游戏群体之中。事实上,幼儿间的游戏交往是一个双方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愿望,释放自己的情绪。就像展展,从一个不愿意、或者说没有能力主动发起游戏的孩子,逐渐在跟随怡怡的过程中学会游戏,并最终得到完全的释放,自如地投入到属于他自己的游戏之中。这个过程,清楚地说明了游戏的本质,正如杜威所言:“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最终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仔细地观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表现,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心中的喜悦、好奇、疑虑、失望甚至悲伤或恐惧……我们需要在和孩子的互动中“翻译”孩子的表现,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的天赋潜能,成就健康人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掌握这项特别的技能——游戏,降低自己的身份,加入孩子的世界,他们认为怎么玩最有趣,我们就怎么玩。譬如,让一个顽皮的托班孩子乖乖回到自己座位的最好办法,就是假装去抢他的座位,而游戏的胜利者永远是孩子;譬如,总有孩子不爱吃蔬菜,与其居高临下用老师的身份硬逼着孩子吃,不如坐在孩子身边用游戏的方式逗着孩子吃;譬如,总有孩子因害怕摔跤而不敢踩高跷,与其不停地鼓励孩子要勇敢,不如由老师用一种好玩的方式假装摔倒,让孩子以咯咯笑的方式来释放他们对踩高跷的恐惧感,逐渐引导他们去尝试……和孩子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嵌入更多的游戏元素,我们会发现,游戏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

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教案《大力量》


活动目标:

1、感受游戏的愉悦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2、练习表演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羊家,家 附近有大树,有条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炉。树可用一张绑了几根树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笔画出来。小羊家门用两张小椅子代替,火炉则用一张小桌子代替。

2、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首先以提问 " 小朋友还记得昨天讲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吗? " 的方式导入到活动主题,然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忆故事,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2、示范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的图片或头饰,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过图片或头饰来示范表演情节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动物们来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幼儿自由试演,教师指导

(1)将班上孩子每八个人一组扮演一个角色(小羊、小猫、小狗、白马、大象),然后找一个扮演老狼(如果没有人扮演,就由老师来演)。

(2)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动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指导。

4、观摩表演每一个角色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分响他们的快乐。

5、收拾材料,游戏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小羊,没有让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兴。

解读童心,玩出精彩


案例

在角色游戏中,绝大多数孩子是兴趣浓厚的,他们积极地进入游戏,进入角色,在角色游戏中玩得有声有色。然而总会有个别幼儿在游戏中游离于游戏之外,在沙发上打闹,中断游戏,或是和同伴在沙发上窃窃私语,不当医生也不当病人,直接不参加游戏。当教师观察到这一现象时,上前去:“你不当病人去挂号吗?”幼儿答到:“我不愿意当病人。”老师困惑,怎么办呢?想了想抱来一个娃娃:“这样吧,你看,这娃娃都生病了,你抱娃娃去看病吧。”最后这个孩子还是不愿意去,一直和另外一个孩子窃窃私语,嘻嘻哈哈。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很困惑,怎样才能让他乐意、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呢?换区角?换角色?增添新的器材?

(该案例由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幼儿园黄金老师提供)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自愿的活动,幼儿有权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注意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认为游戏就是让幼儿随意玩,刻币无需指导;二是缺乏引导幼儿自主活动的信心和耐心,过度强行介入,追求游戏结果。而今天这个案例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应该是合适的,但是介入方式不合理,直接让幼儿“抱着娃娃去看病”,这样的介入幼儿显然不会卖账。我想教师应该以游戏伙伴的关系介入,更多地站在幼儿的视角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是不会玩?还是玩得太多而不想玩?根据具体原因进而提出更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建议。以下三个介入方式供参考。

策略一:小小摄影师

老师拿出手机悄悄地对不愿游戏的幼儿说:“你会用手机吗?老师想请你当摄影师,把小朋友玩的医生游戏拍下来?”幼儿应该会开心地接受。教师接着引导:“你说应该从哪儿开始拍?你去医院看病时,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引导幼儿拍摄小朋友挂号、医生看病等情景。在这过程中,幼儿说不定还会指挥医生应该给病人量一下体温……在游戏结束时,老师取出视频让幼儿一起讨论:去医院看病应该做哪些事情?医生是怎么看病的?护士做了哪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拍摄的幼儿会觉得医院的游戏真有趣,对医生和病人的角色充满了憧憬。

在策略一中,教师以老师的身份直接点拨进行显性指导,协助孩子当小小摄影师完成拍摄任务,最后,利用视频回放的方式真实地还原和再现游戏场景,让孩子们在宽松、平等、自由、支持的评价环境中,观察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从而帮助孩子积累经验,明确规则,为幼儿总结提炼出看病的流程、医院人员的职责、病人与医务人员的角色语言等。

策略二:社区公益义诊

现在社会上医疗服务意识特别强,为老百姓送关怀送健康,免费给居民们体检。是不是可以建议幼儿把医生的工作进一步扩展呢?比如让幼儿出门义诊。老师可以拿来一个药箱,交待新的任务:“听说大六班小区里有的居民身体不舒服,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你帮他们体检一下。”我想换种游戏方式,幼儿应该会又有游戏欲望,将会高兴地穿上白大褂背着医药箱出诊。拿出听诊器,给居民量体温,给居民配药……玩得高兴、玩出精彩。

在策略二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药箱等游戏材料,创设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游戏情境,从而满足幼儿进一步游戏的需要。在这过程中,教师以参谋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同伴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游戏的进展,非常自然地成了游戏扩展的推动者,这种方式或许还能引发幼儿更多更新的创意。

策略三:药品加工厂

老师以医院工作人员的身份看看药房:“我是医院的管理人员,你看,药都卖完了,盒子里都是空的,是不是该生产一些药品了?”进而启发那两个幼儿生产药品:有序地用不同的颜色把药一片片、一板板地画出来,有的6片一板.有的8片一板,画完之后还在药的旁边数字用6、8、10等做记号,最后装进药盒子里整齐地排列起来。

在策略三中,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根据游戏的需要给幼儿创造角色的条件——为药品加工厂制作药品,并以游戏者的身份介人隐性指导,从而丰富游戏的主题,增强游戏情节,从中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里,老师又自然地成了创新玩法的支持者。

蒙台梭利曾说:不是要让儿童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努力地去适应儿童,了解儿童,尊重他们内在的节奏和认识事物的顺序。并在他们的活动中做到不要判断,而要协助;不要命令,而要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除了上述的三个策略,我想还可引导孩子当一回警察,维持医院里的秩序,排队挂号、看病、付钱、取药,有特殊的病人里给予帮助等;也可带着孩子到备个区角中客串,寻找孩子喜欢的角色,帮助孩子深入到游戏情节中去。

总之,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多聆听童声、解读童心,适时地介入引导与支持,让幼儿玩出精彩!

小区儿童游戏机扎堆,专家吁净化成长环境


为您提供儿童游戏机相关资讯

日前,盘龙城一位读者向记者反映,小区里儿童游戏机扎堆,幼儿园周边尤其多,不少孩子沉迷其中不回家,让家长很头疼。昨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孩子大战游戏时,家长也在想方设法大战游戏机。

4岁伢玩一小时才回家

家住盘龙城的刘女士告诉记者,4岁的儿子洋洋最近对儿童游戏机上了瘾。小区里的游戏机有很多种,投入一元硬币后,吐出3个弹珠,每个弹珠可以玩一把,大约一分钟,如果赢了,可以奖励弹珠再玩。

洋洋每天放学后先在幼儿园旁的超市玩几把,走一段距离再玩几把,到了自家楼下还要玩几把,十分钟的回家路,通常要拖延一个小时。刘女士曾试过给儿子讲道理,用美食和逛公园诱惑,也打过屁股,但都没奏效。

刘女士最恼火的不是花钱,而是担心洋洋染上“赌瘾”。“赢了不收手,还想多赢,输了就不服气,继续要钱玩。”刘女士说,“这类游戏机算不算赌博机,该不该出现在幼儿园附近?”

家长反感却很无奈

昨日,记者探访了盘龙城巨龙大道上4个小区,随意从小区的幼儿园、超市、菜市场门口走过,共数出27台游戏机。不少商户在柜台上准备了成捆的硬币,方便兑换。

日月山水小区幼儿园旁边的一家超市门口,摆着5台游戏机。下午四点,幼儿园放学,孩子们飞奔而出,游戏机前很快排起了队。不少家长催着孩子走,孩子们大多不依不饶(如图)。

28岁的朱女士提前守在幼儿园门口堵截女儿。女儿玩了三把后不肯走,蹲在地上大哭,朱女士无奈又掏出一个硬币:“这是最后一把了,再玩打屁股。”之后,强行带走了哭闹的女儿。

记者蹲守两个小时发现,不少孩子的玩耍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年轻父母普遍反感,认为“把孩子从小教坏了”。他们也曾试图联系相关部门,但无果而终。

有3家商户告诉记者,游戏机是别人投放在这里的,他们只负责电费,收入五五分成,每台机器每月大概有几百元收入,他们不愿意透露游戏机投放人的信息。

监管目前尚存在空白

记者将相关情况向黄陂区文化稽查队反映,对方负责人表示:此类机器投币后只能消费,不能获得金额回报,并非赌博机,属于儿童游艺机。目前,武汉市对儿童游艺机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文化稽查队缺乏执法依据。

为您提供儿童游戏机相关资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角色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