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分析

12-19

幼儿园游戏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园游戏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最佳途径。幼师应加强游戏教学,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平常你有了解过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由民间创编,是一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的活动,喜闻乐见、代代相传。新《纲要》指出:“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积极挖掘、采用本地区有益的民间体育游戏、娱乐游戏等,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体验运动的乐趣。”民间体育游戏集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简单易学易操作,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既能培养幼儿热爱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又可以了解莆仙地域独特的民俗与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应探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途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民间体育游戏;途径;探析

提起童年,我们有许多甜美的记忆。树荫下、草地上、小溪边,时常活跃着三五成群的孩子。他们一起玩捉迷藏、跳皮筋、丢沙包、抓特务、丢手绢、守关等游戏。游戏中,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学会了包容和同伴分享、合作,最珍贵的是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如今,许多幼儿足不出户,把电视、电脑当保姆,模型玩具当玩伴。随着层出不穷的玩具、新奇刺激的电子游戏民间体育游戏悄然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而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材料多现代化、少自制器械,跟不上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融合到幼儿园健康领域中,协调家园联系,创造条件,开展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从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入手,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观察幼儿的言行,从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根据游戏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整。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把孩子放飞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尽情地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快速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

(一)创设自由的户外活动环境

我园户外绿荫如盖,场地整洁、平坦,便于孩子游戏、追逐。老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环境和材料:如在平整的水泥地上画上富有童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房子”等,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烈日炎炎,老师带孩子在树荫下玩“老鹰捉小鸡”;晴空万里,老师和幼儿在户外玩“捕鱼”,让幼儿尽情奔跑、嬉戏。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他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真正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二)创设丰富的室内环境

在晨间活动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在富有民俗氛围的、开放式的环境中,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有效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一些比较安静的,运动量较少、游戏范围较小的民间体育游戏,例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露出小白牙”“炒黄豆”等游戏适合室内进行。此外,幼儿每天可自行选择喜欢的器械,如踢毽子、转风火轮、走梅花桩,尽情地玩耍。离园前幼儿自由结伴一起玩游戏,还能缓解幼儿因等待家长产生的焦虑。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适宜的体育游戏也不相同。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简单易学的“拉大锯”“孵小鸡”“捕小鱼”“躲猫猫”等情节丰富,趣味性强的游戏成为首选;适合中班开展的游戏有“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炒黄豆”等动作难度相对较大的游戏活动;大班可以开展“抬轿子”“赛龙舟”“贴膏药”“两人三足”等难度更高、合作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老师在开展小班民间体育游戏“小老鼠偷米”的活动时,可以先以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入活动。然后请一名幼儿戴好头饰,扮演“小猫”,其他的幼儿扮演“小老鼠”。“小老鼠”悄悄溜去偷米,被“小猫”发现后,“小老鼠”就赶快躲到老鼠洞里,不让“小猫”捉到。此游戏简单又刺激,幼儿进行了一遍又一遍,仍兴致不减。因此选择富有故事情节的民间体育游戏,能使幼儿爱上游戏,乐于游戏。

三、正确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进行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新《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参与游戏活动,成为幼儿的朋友,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组织者、游戏的旁观者,应及时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一)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人的理念

陈鹤琴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游戏前鼓励幼儿怎么好玩就怎么玩,游戏后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下次还可以怎么样玩更好。如果教师充当游戏的导演,过于“完美”的设计会剥夺了幼儿自由体验的权利。游戏时,如遇角色分配、规则使用、场地安排、材料选择等,只要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教师都可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讨论解决,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当然,这种放手并非放任自流,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如小班游戏初期幼儿缺乏与同伴合作意识时,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游戏,再逐渐过渡到集体性的游戏。

(二)让幼儿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

有的教师喜欢指定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担任游戏主角,造成能力强的幼儿独霸一方的现象。如幼儿争当猎人,不愿当狐狸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手心手背”“石头剪子布”的办法进行角色分配。给幼儿留有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公平的办法能帮助幼儿克服任性、自私等不良行为,学会等待、轮流、分享,这样幼儿会对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才能获得同伴和老师的认可,这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进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促进幼儿集体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创造潜力

游戏材料是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民间体育游戏器材比较简陋,教师应对不安全、不美观的游戏器材加以改进。如,“风火轮”游戏前,老师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其貌不扬的高压锅橡胶圈进行“美容”:绕上色彩艳丽的毛线、绸带,镶上花边,扎蝴蝶结,一方面使橡胶圈外观漂亮起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投掷时带给幼儿的不安全感。又如非常简单易学跳格子,游戏前老师让幼儿讨论:怎么玩更好玩?幼儿添加了呼啦圈、小木棒、绳等,自己来设计新格子,不但增加了跳跃的难度,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2.游戏方法创新。玩沙包是幼儿常玩的游戏,如何进行花样创新呢?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幼儿创造出无数种玩法,从中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快乐。有的先放沙包在脚背上向上踢再用手接住,有的夹在膝盖间像袋鼠跳,有的用头顶、用手背托过木桥,有的像蜗牛一样背着沙包爬,有三、五个小朋友结伴传沙包,有的设计蚂蚁搬豆,有的投掷设计猎人打狐狸的情节等,幼儿乐此不彼、百玩不厌。活动中,老师适时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新花样,促进幼儿之间互动互学,进一步创新玩法。民间体育游戏还可与其他游戏相结合,如“狼和兔子”中,体育游戏与音乐游戏结合,幼儿练习了跳、躲闪、投掷等动作,又演唱了诙谐的歌曲,利用形体动作来表现狼和小兔,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幼儿自信心。

四、充分利用资源,密切家园联系,促进亲子关系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多向沟通的桥梁。通过问卷调查,老师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家长对小时候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记忆犹新。如,跳皮筋活动现在难得一见,可很多妈妈们仍记得边跳边唱的童谣、花样。家长可以通过民间采风,网上查询,把童年玩过的游戏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详细记录下来,制作活动器械。老师对家长收集的各种民间游戏进行科学的取舍,力争做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玩中学,玩中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唤起了家长陪幼儿玩的兴致,了解到幼儿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生活点滴,情感交流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获得快乐,架起了一座幼儿与家长的连心桥。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只有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效地学习,使生命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2020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舞龙、跳竹竿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舞龙、跳竹竿”,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幼儿园平易近间体育游戏:舞龙、跳竹竿

舞龙

目的:进步幼儿的反响本领和行动的机动性。

预备:用草编织成的草席。

弄法:

游戏中选一幼儿当“龙头”,一幼儿为“龙尾”,别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拉住前一位幼儿的后衣摆,接在“龙头”背面做“龙身”,听音乐“龙头”带着“龙身”和“龙尾”阁下移动,回旋。留意“龙身‘不要摆脱。

斗鸡

目的:造就幼儿毅力,进步单脚战立的本领。

预备:选择一快平展的园地或草地。

弄法:

两人一组左(右)单脚站立,腿抬起,用手握住腿踝枢纽关头,游戏开端,两边用膝互撞或用躲、闪等行动,幼儿园教育随笔使对方掉去均衡。

负担、剪子和锤子

目的:生长幼儿弹跳的本领。

预备:平展园地一块。

弄法:

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临面战立,游戏开端,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恣意成三种姿态:(1)脚并拢表现“锤子”(2)两脚阁下开立表现“负担”(3)两脚前后开立表现“剪子”。留意:负担胜锤子,锤子胜剪子,剪子胜负担。

跳竹竿

目的:造就幼儿跳跃及灵敏躲闪本领。

预备:长竹竿双数。

弄法:

幼儿三人一组,两人分离捉住竹竿两端有节拍的敲打地面,一幼儿在中心灵敏的跳跃、躲闪。留意脚不克不及被竹竿夹到。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舞龙、跳竹竿”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


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设计思路,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民间体育游戏课,快来看看跳竹竿教案吧。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设计思路:

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

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走进民间体育游戏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园的子课题,通过教师与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改编、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广泛收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首先在教师们中间进行了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理论学习,让大家思想达成共识,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然后我们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又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二、创设民间体育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我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效保进幼儿健康发展

1、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2、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对自己喜欢的器械霸为已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还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总愿意自己玩。这时,老师必须参与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抓大鱼》的游戏等,要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完成。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地促进。

3、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有益于稳定幼儿的情绪。

由于民间体育游戏以其活泼,有趣而又简单易行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玩。由于晨间课间游戏的时间较短,游戏的人数相对分散,我们主要选择了小型分散游戏,例如《剪子、包袱、锤》、《炒黄豆》、等。另外,每天晚饭后家长来接孩子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们情绪特别高涨、为稳定幼儿情绪,我们选择一些比较安静的民间体育游戏,例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露白牙》等,当孩子们陆续接走以后,有的家长因有事未能及时接孩子离园,剩下的几个孩子就自发地一起玩民间体育游戏,当家长看到孩子快乐地游戏时,心里感到很欣慰,孩子的身心即能健康地发展,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

4、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是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园共育。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架起了家园交流的桥梁。每隔一段时间针对课题实施情况要向家长进行开放展示活动;有版面宣传(孩子活动照片、教师的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等),有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游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时师生、家长好像一个大家庭融为一体,其乐无穷。原来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看电视、练琴就是画画、搭积木,很少进行体能锻炼,自从我们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以来,有的孩子还把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带回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玩,有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大家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了,充分发挥了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

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影响及作用


导读:皮亚杰强调:教育不仅是要使幼儿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造就能搞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作过的事的人。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让幼儿自由发挥,自信大胆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创造力想象力。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心理素质在体育运动上的表现。它在各民族传动文化和娱乐生活中有大量的遗存,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时间的繁衍生息历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风采特异、形式多样,特此,我们园把《民间体育游戏》作为园本课程进行了开发和利用,挖掘整理出180多种传统游戏,并分为动物竞技类、有器械类、五器械类三大体系、经过小、中、大班历时三年的之体挖掘实验,发现各类体育游戏的开展多幼儿的影响及作用极其重要。现归纳如下:

一、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良还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形成。可见幼儿期是人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极为重要的阶段,主题活动初期,无论什么游戏幼儿都是兴致勃勃,争先恐后乱作一团,人教师喊破嗓子,很难维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好玩的器械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首先选择《炸碉堡》、《警察抓小偷》等游戏,通过游戏规则教育幼儿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只有严格的纪律、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后的每个活动中,我们在树立游戏角色如: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勇敢的小山羊、诚实的孩子等榜样的同时,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给与表扬和鼓励。帮助教师收拾玩具、谦让、有礼貌的孩子,给幼儿以学习的榜样带动大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配合尤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使长期训练和强化的结果,为认为应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教师要求幼儿在园在家表现一致。因此在每个游戏活动后,让幼儿把每个游戏活动带回家和家长一起重温一遍,利用晨间检查和家长交流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

经过几周的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游戏开始进行中,大多数幼儿都能有意识的调控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养成了。

二、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友好交往和参与能力

幼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使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幼儿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游戏中,我们有目的的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利用游戏规则和玩法诱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参与行为。

“人之处、性本善”幼儿相互间本性友好,但由于家庭的娇惯和溺爱致使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翻花绳》、《编花蓝》、《击鼓船花》等多人游戏的开展让幼儿知道只有放弃自私的行为友好交往,积极参与才能赢得同伴和老师的赞誉。

三、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初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国家的繁荣昌盛最终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而科技水平在某些程度上有依赖于民族的创造力,要提高民族创造力应从幼儿教育抓起。

陶行知先生说: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有创造力那么幼儿也不例外。

我们在器械类游戏中就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利用手中的器械举一反三创造出多种玩法。如:在传动游戏《打仗子》中,原有的规则和玩法是:自制40cm长的小棍,一头尖尖,一头扁平的长拨儿,一名幼儿右手执棍,把长拨放在线内,用力敲击尖的一头,令其弹起,手执木棍向外击打仗子,一打出最远者获胜;孩子们在玩过几次后,熟练了打击技巧,自创编出多种玩法:1、丈量玩法:借鉴游戏《踢沙包》,用脚来丈量4舍5入的玩法,看谁最多。2、单腿跳:击出后有自己把仗自加在右腿腕处单腿跳回圈内,小心翼翼的落在木棍上,打响木棍者赢。3、两头尖尖的仗拨:可以任意击打,但是飞不远。

皮亚杰强调:教育不仅是要使幼儿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造就能搞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作过的事的人。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让幼儿自由发挥,自信大胆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创造力想象力。

四、民间体育游戏引导幼儿轻松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著称的一门科学,但是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在萌芽时期,因此,幼儿对数学很难产生兴趣。普遍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在各类沙包类游戏展开时,我们有意识的渗透进数学知识;如:小班游戏《扔沙包》,我们分组把沙包给每位幼儿,计数看谁扔得多、扔得远,这样5以内的数序,比较守恒,轻轻松松就被幼儿接受了;中班在圈类游戏中涉及到的数学内容广泛一些,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大小、颜色、质地不同的圆圈,让幼儿分类计数,计相同的与不同的,组合与分解在游戏中领悟感知,大班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更是广泛运用数学知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空间意识,认识时间、数的守恒,数的分解等等,我们把数学教育渗透进每个游戏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启蒙,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充分电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各类游戏引导幼儿轻轻松松走进数学世界。

大班优秀游戏教案3篇《民间体育》


教案一:《玩泥巴》

活动目标: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胶泥的特性。

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压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红色胶泥若干,一处供幼儿玩耍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1、教师随意取泥放于手中,通过看、揉、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觉?捏一捏,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玩泥,鼓励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间游戏:摔泥巴

1、教师边念儿歌边摔泥巴,引起幼儿的兴趣:"东洼里,西洼里,都来看我放啪哩!"教师将涅好的泥巴甩下,发出"啪!"的响声。

2、师生共同游戏,启发幼儿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状,用力快出手。

(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中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渗透。)

3、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泥巴发出响声?发出响声的泥巴,会在顶部出现一个大洞。打响的幼儿要再次说儿歌:"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其他幼儿要从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块,捏扁把洞补上。如果泥巴未发出响声,对方幼儿要从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

(1)在未摔之前,检查泥巴窝窝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儿应尽量将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补住泥巴窝窝的破口。(补泥的幼儿,将泥压扁、压薄,能补起破口即可。)三.游戏结束整理场地。

教案二:《电羊》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

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大灰狼头饰一只:

适合年龄:大班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幼儿能跟着老师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戏:"电羊"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铃铃"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千万注意,不能让"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

(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3.活动结束:

玩民间游戏"炒蚕豆、炒豌豆"数遍。

教师简单小结,表扬机智、勇敢的小朋友。

教案三:《跳皮筋》

一、活动背景

跳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把跳橡皮筋游戏和童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根据大班孩子的动作发展情况,我选择了"跳皮筋"活动,并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希望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在身体动作、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合作意识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动作

2.通过幼儿自主活动,相互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体验自主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牛皮筋、会念儿歌《小皮球》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在游戏中热身。

1.跟随教师向前慢跑、倒退走、四散走

2.四散慢跑,听教师的哨音、看手势"结对"

3.做准备操

(二)幼儿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1、幼儿三人一组自由探索牛皮筋的玩法。

2、教师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4人一组,一组三人撑皮筋放在脚脖处呈三角形;另一个小朋友,从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围三角形绕圈,边跳边念儿歌:小皮球,三加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完结束。再加高距离跳。跳错换另一组跳。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4人一组,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确定撑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时,要一边念儿歌一边跳

3.跳错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四)游戏开始

五、活动延伸

游戏结束后组织小朋友做放松活动,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劳。

挖掘民间体育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价值


挖掘民间体育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园运动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幼儿园开展各类民间体育游戏,不仅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还能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我们整合民间体育游戏的各种元素,如游戏内容、游戏形式、游戏玩法、游戏规则等,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使之成为小班幼儿喜欢玩的运动游戏,凸显民间体育游戏的多种价值。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和实践研究,我们把适合小班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定位为:来源于民间游戏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能促进小班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体育游戏。具体来说,它具备以下特点:

*简单易玩

民间体育游戏简单易玩,有的游戏只需要幼儿借助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如“木头人”“石头·剪刀·布”等;还有的只需两名或几名幼儿互相配合就可以玩,如“炒黄豆”“斗鸡”“编花篮”‘等。此外,民间体育游戏大多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幼儿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游戏。

*有趣好玩

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如“炒黄豆”游戏,幼儿边说边跳,节奏感强。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百玩不厌,游戏时还能愉快地’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丰富多样

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多样,包括娱乐性游戏,如“编花篮”“跳皮筋”“笃笃笃,卖糖粥”等;技能性游戏,如“造房子”“跳绳”“踢毽子”等;竞赛性游戏,如“赶小猪”“我们邀请一个人”“石头·剪刀·布”等,这些游戏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与实施

在收集、分类、实施和完善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改编了近20则民间体育游戏,并从中筛选出适合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如“捉迷藏”“木头人”“编花篮”“笃笃笃,卖糖粥”等。这些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兴趣和内容两方面更好地推进游戏的开展。

(一)教师参与,激发兴趣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小班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在游戏中,教师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游戏,有助于调动小班幼儿的情绪,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游戏中。每次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都以玩伴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小班幼儿掌握游戏玩法,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在边教边玩的过程中,增强了小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幼儿也会把教师当成游戏的玩伴,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师幼玩得不亦乐乎。

(二)角色扮演,增强趣味

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内容有趣、节奏感强的儿歌。小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配有角色的游戏,加上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小班幼儿更为喜欢。如在“捉迷藏”游戏中,教师请幼儿扮演熟悉的小动物或是小司机开汽车,边念儿歌边游戏;在“编花篮”游戏中,教师请幼儿扮演花儿,自由创编“花开了”的动作,比比哪个花篮更漂亮:在“木头人”游戏中,幼儿随着儿歌内容定格成各种造型,变成了一个个滑稽可爱的“木头人”,幼儿百玩不厌;在“笃笃笃,卖糖粥”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变换老伯伯和小花狗两个角色,通过体验不同的游戏情节,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得以体现。

(三)改编内容,挖掘价值

为了让民间体育游戏更加适合小班幼儿,有效挖掘游戏的运动价值,我们对部分游戏内容进行了改编。如“捉迷藏”游戏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民间游戏之一,随时随地可以和身边的同伴一起玩。我们在原来的游戏内容中加入了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小司机开汽车等游戏内容,以培养小班幼儿对信号作出反应的能力,并学会自我控制。在“编花篮”游戏中,我们遵循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每次游戏时由易到难地变换不同的动作内容,如拍手、跺脚、蹲下、起立、转圈、弯腰等,提高小班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四)调整难度,增加挑战

游戏规则的调整和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班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游戏也会更有趣、更具挑战性。以“捉迷藏”游戏为例,游戏前期,让捉迷藏的幼儿戴上丝巾替代眼罩,在半明半暗中幼儿就不会感到害怕,愿意尝试玩游戏;等幼儿逐渐适应后,再使用眼罩,以增加游戏难度。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发现许多幼儿都争着站在“戴眼罩”幼儿的身边,运动量太小,同时对“戴眼罩”的幼儿来说蒙眼行走的挑战性不大,于是我们增加了一条新规则——最后被捉到者为冠军。于是游戏中很多幼儿开始远离“戴眼罩”的幼儿,“戴眼罩”的幼儿开始尝试朝有声音的方向行进,这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我们还结合儿歌的内容,引导躲藏的幼儿或走,或跳,或蹲走,提高了幼儿的运动水平。

三、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成效

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我们融入了德育的元素,小班幼儿体验到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一)增强了规则意识

每个民间体育游戏都蕴涵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各种游戏中经常是自娱自乐。在玩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提醒,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初步懂得了要与同伴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更开心。

(二)提升了合作能力

很多民间体育游戏需要幼儿良好的合作才能进行下去,如在“编花篮”“炒黄豆”“跳长绳”等游戏中,需要幼儿自由结伴、互相商量。在游戏的进程中,小班幼儿学会了商量、谦让、轮流等合作方式,感受到了“大家一起玩”的快乐。玩“编花篮”游戏时,为了增加幼儿的自由度和交往机会,教师改变了游戏形式,由原来的大圆圈变为自由结伴的小圆圈。游戏开始,幼儿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好朋友(不限制人数)一起玩。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自主游戏,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提升。从一开始不愿意与同伴牵手合作,或是把自己不喜欢的同伴“抛弃”,到主动找任何一名同伴拉成小圆圈共同游戏,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促进了全面发展

在玩民间体育游戏过程中,小班幼儿经历了消极观望——积极参与——大胆创新的变化,他们逐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同伴一起游戏,不断地发现“别出心裁”的玩法,制订自己的游戏规则。同时,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表达表现、合作交往,形成了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如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眼晴挑战了小年龄幼儿的心理承受力,幼儿从一开始遮住眼晴感到担忧害怕,到争着抢着做“蒙眼人”,再到在黑暗中行走,这一过程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导读: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是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在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是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在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在实践中,我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快乐。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我们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如分散活动,分散集中相结合,以及家园互动等,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同时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在《跳绳》(古称“跳百索”)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跳绳,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的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跳绳的方法,有二人摇绳,一人或多人跳的,有一人跳的,有一人跳前面带一人或前后各带一人的各种跳法。以一人独跳变化最多,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运动,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民间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三、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在组织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玩夹包跳时,我们采用了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小兔,一边念念儿歌,一边练习夹物并脚跳,幼儿完全的投入其中,积极性很高。再如,“投篮”,“运西瓜”,“月亮和地球”,“赶小猪”等游戏运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篮球。有趣的游戏情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充分体验了玩的乐趣。。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官兵抓贼”等游戏,则使儿童各有分工,充满幻想,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儿童过了一把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在民间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充满着无穷趣味性,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四、促进幼儿在共同合作互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踢房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如“官兵打贼”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官,有的当兵,有的“了望”,有的“冲锋”。。。。。。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从中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他们用动作、身体探索着环境,感受着运动,这时的孩子是快乐的。在实践中,我们很尊重孩子的探索,鼓励他们与自然环境充分互动,危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认识它、预防它,降低它,而不应该一味地躲避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了,同时动作更协调,更灵敏,更准确,更有力。环境的丰富、教师的支持给幼儿的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那么我想说:只有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一点实践经验带给您一点启发,愿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机智勇敢的良好个性品质。民间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浓厚的趣味性、竞技性,它丰富了当代儿童游戏的内容,满足了儿童自由游戏的愿望。因此,民间体育游戏有着不同于体育活动的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

一、民间体育游戏必须贯彻灵巧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设有发展幼儿灵巧机能的内容和机制。这是针对幼儿机体能力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学前儿童的走、跑、跳、投掷、攀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即缺乏灵巧性,动作的整体形态还显得较为笨拙。通过设有灵巧训练内容和制约机制的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动力定型。灵巧性原则要求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必须有机动应变的可行性存在。如民间体育游戏“老鹰抓小鸡”中的躲闪动作等,都属于含有机动、应变制约机制和相关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灵巧性原则还要求多安排或穿插进行有益于发展幼儿精确能力、协调能力的游戏内容,如拍球计时赛、过独木桥、跳格子等等。

二、民间体育游戏必须体现智慧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过程能够体现幼儿智慧的闪光点。通常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都存在一个怎样完成游戏才能做到最快、最好,或者请幼儿自己讨论设计不同的游戏玩法、编游戏歌谣等。故意给幼儿留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戏。民间体育游戏也只有体现出较多的智慧性,才有可能显示出较多的趣味性。而“好玩”则是促使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智慧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留有完成游戏的多种方法的选择余地,这样就能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如果说一种民间体育游戏只有一种玩法,就很难说它是一则好的民间体育游戏,同样是“跳格子”、“打沙包”、“贴膏药”,就应该有不同的“跳”法、“打”法和“贴”法。这正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所在。

三、民间体育游戏必须坚持教育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竞技性、趣味性,除了能发展、完善幼儿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之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儿体验各种感受:或成功,或失败;或欢乐,或痛苦;或希冀的实现,或期望的落空。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自信、自强的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风貌的塑造上。一个好的民间体育游戏应该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为此,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不搞单一的个人项目的游戏,也不搞纯粹的集体项目游戏。换句话说,所有表现个人技能的游戏最好都用组队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能显示个人的价值,又能体现集体的力量,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或产生失落感)的同时又能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强大,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利于互助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四、民间体育游戏必须强调安全性原则

安全第一是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在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组织过程中应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难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这就使得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激动的情绪,再加上有允许自由发挥来完成游戏的余地,因此每个幼儿完成游戏的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老师也就无法完全事先预料游戏过程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准备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于未然。比如,游戏要求的场地、设施没有任何尖棱角和较硬的物体,不会产生撞击,不会因摔跤而造成伤害等等。这就要求游戏应在有草坪或有木地板上进行;应采用质地轻柔、棱角圆滑的材料或塑料、橡胶、泡沫、海绵等制作的游戏道具;游戏材料的立体高度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诸如“独木桥”、“跷跷板”、“平衡木”之类的安装设计高度离开地面十五——三十厘米即可;民间体育游戏还要特别防止人为的伤害。因为有时在比赛的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教师应及时进行疏导、调解,简要地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及时化解矛盾,继续游戏,直至完成。

五、民间体育游戏的指导必须强调科学性原则

要尊重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儿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游戏对于幼儿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随意性较强,幼儿可以自主的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独特途径和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媒介。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确保民间体育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依据游戏计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充分活动的物质条件。

要尊重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儿童除了有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对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指导,关键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学会识别孩子的情感并接受他们的情感,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心理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游戏,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游戏中应用提问或建议的方法去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而不要一味地命令或责备他们。

要尊重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除了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外,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儿童是发展的、能动的主体,在游戏中,要相信他们自身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游戏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援助者”和优异环境的“创造者”。由于受遗传、环境、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制约,每个幼儿在发展上都有其个性特点。在组织和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年龄幼儿有哪些生活经验,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乐于干什么,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实践点滴


发挥民间游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我们在开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把对民间游戏的收集利用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我们充分调动幼儿家长、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到社区中找一些老人,通过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灵活地、创新地融合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之中。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与幼儿发展

1、民间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跳皮筋”、“荷花荷花几月开”“跳绳”“箩卜”“城门几丈高”等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吹羽毛”“弹蚕豆”“翻绳”“夹弹子”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抽七打八”“踩高翘”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

2、民间游戏与幼儿身体素质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觉得一些运动类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赶球”“贴膏药”“跑三圈”“跳房子”等游戏,不仅能促使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我是木头人”“抬花轿”等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钻山洞”“跑城”“偷宝”“金锁银锁”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瞎子摸瘸脚”游戏中,瞎子必须蒙住眼睛,瘸脚必须把一手一脚绑在一起,这个游戏难度大能锻炼幼儿的意志。还有“运粮”游戏,幼儿要克服各种障碍运送粮食到目的地,这一活动也能增强意志使幼儿获得耐挫能力。

3、民间游戏与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发展

民间游戏中一些数学游戏如:“拾石子”“三六九”“过门”等能使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挑竹签”“取叶梗”“打井”等游戏,使幼儿在玩玩、想想、试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概念的认识,促进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青蛙跳井”“老虎吃小孩”等棋类游戏,可以让几个幼儿一起玩,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简单的问题,而且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还有民间游戏的一物多玩,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如一根竹杆、一个轮子,幼儿通过动脑筋能玩出骑马、跳竹杆、推车等多种玩法,“踢毽子”游戏,幼儿创造性地碗出了单脚踢、双脚踢、踢一下接住、两人轮流出脚踢等多种花样。

4、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和同伴间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两个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在愉悦的情景中游戏。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了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城门几丈高”,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想再次参加游戏幼儿只能遵守规则。再如:“跳竹杆”游戏,二人抬、一人跳,游戏要求抬的动作要一致,抬跳动作要协调,抬跳节奏要一致,两个一致和一个协调,充分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民间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丢手帕”游戏时,大部分幼儿处于等待之中,有的幼儿甚至一次也没轮到,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他们早熬不住了。但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了幼儿把游戏中的等待转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又如:“花小狗”游戏中小狗闭着眼睛蹲在主人的身后,如果前来捉狗的人没捉到他,他就只能乖乖地蹲在那儿,这对一个幼儿来说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孩子无疑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考验,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只能蹲在那儿等待别人来选中他。这对孩子的坚持性、自觉性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活动

1、晨间来园活动

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老师们为孩子们在活动区角准备了许多适合桌面活动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挑棍”“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抓籽”等游戏。这些游戏运动量小,可以起到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晨间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户外晨间锻炼的游戏很多,如跳像皮筋、跳竹杆、跳绳、踢毽子、车铁环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

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几月开”“老狼老狼几点了”“猫捉老鼠几更天”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

4、过渡环节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挑花线”、“找东西南北”“蚊子叮人”“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将民间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民间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民间游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民间游戏,同时我们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实践、深入反思,更大程度地戏的教育价值。

相信《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分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