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反思》,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的过程即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鉴此,鼓励幼儿游戏、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本应是无可非议的事实。然而没有料到的是,当游戏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到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时,当教师认真地把游戏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上的疑问和困惑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理论对实践的指问:“这是幼儿在游戏,还是教师在游戏幼儿?”“这不是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吗?”“分明是教学,何必非说成游戏?”“说是在游戏,幼儿的游戏体验在哪里?”“老师在为游戏而游戏,幼儿在为老师而游戏”等等。 然后是实践对理论的反问:“什么是游戏?”“游戏要不要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那样的话还是游戏吗?”“同一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游戏在教育过程中是内容还是形式?”“游戏是目的还是手段?”“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以游戏为基础活动’?” 正因为有这样一些问与反问,正因为实践需要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所以仅仅以一种抽象思辨的方法来阐述“是怎样的”就不够了。因为某些抽象的理论并不直接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负责,所以我们还必须从事实出发,对“事实上应当是怎样的”作出分析,并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出一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假设。
一、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
(一)游戏与教育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就活动的本质来说,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 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之间平等的自主活动,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于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而教育则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组织的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而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 就其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从游戏与教育的目的来看,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其每一方面的发展又含有众多的内容,可以说囊括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有计划的影响过程,通过体、智、德、美各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只不过游戏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和教育的结果都是儿童的发展。 其次,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在游戏的自发探索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创造表现过程中所涉及的想象、构思操作,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动作技能、大小肌肉的平衡协调力,游戏规则的内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和用规则进行的同伴协作交往等等,正是体、智、德、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对应于教育领域的游戏形式:更多体现造型想象的结构游戏(与美育有关),更多体现大肌肉动作技能的运动性游戏(与体育有关),更多体现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性装扮游戏(与德育有关),更多体现手脑并用和解题能力的智力游戏(与智育有关)。也许正是游戏内容与教育内容的这种一致性,才有游戏服务于教育的可能性,才有根据游戏的特点设计的教案。 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游戏与教育内在联系的纽带,游戏对幼儿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游戏的特征和游戏的发展价值告诉我们,游戏这种活动形式,虽不是以获得系统而特定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的,但对前述能力的培养却是举足轻重的。为此, 幼儿园教育必须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
(二)“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如何实现教育和游戏的结合,也就是如何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向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的转化。现实中的这种结合和转化,主要就体现在游戏要教育化和教育要游戏化的认识上。 游戏的教育化,这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状态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具体便落实在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教育的游戏化,是针对幼儿园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具体就落实在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然而,必须提出的是,作为一种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以上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的解释,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一旦将这一认识转化为实践时,偏差和误解便会产生。游戏的教育化,容易将教育的功利性、严肃性带入游戏;教育的游戏化,是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育。这样一来,游戏和教育仍然是对立的两极,两者的结合没有实现。事实上,偏差和误解发生在前者。所以,我们还是要将讨论限定一个范围,提出一个前提,即游戏的教育化是在幼儿园教育的大背景中认识的,教育对游戏的关注,指的是对游戏的客观条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比如:由教师创设游戏的环境,谋求教师对游戏的支持和指导,并不是在游戏过程中引进由教育规范带来的教育的严肃性,而应保持游戏的性质不变。 说明这一点,是为了避免把教师指导游戏变成 教师导演游戏,把幼儿自主的活动变成教师控制的活动。而教育的游戏化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认识的,教育的方法、过程、氛围以及儿童的活动体验应当具有游戏的特征。 总之,在了解了游戏和教育的诸多特性以后,我们已经不难理解,为什么游戏能使儿童得到发展的无意收获,而教育的有意收获却来之不易,关键在于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所导致的活动过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实际上,两种过程的心理氛围是不一样的。儿童在游戏中的收获是儿童主动活动的结果,儿童要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则在于教师和儿童的双重努力,而由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也能转化为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那就是游戏与教育的成功结合。
二、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类游戏
(一)游戏和游戏化 幼儿园实际上存在着两类活动(我们暂且不称为游戏),一类是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充分表现自我的自由活动,一类是教师根据教育的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问题是如何用游戏的意义对两类活动进行界定,这关系到如何实现游戏与教育的结合。我们认为,以活动的本体特征来区分两类活动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一种非功利的活动,因此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 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这种本体并非游戏,但却体现了游戏特征的教育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手段性游戏。它是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活动的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必须淡化实现目标的功利意识,不要求过于注重结果,更不要求追求统一的结果,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对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的本体特征分别作出界定,我们便不难区分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哪些是本体性游戏,哪些是手段性游戏。因为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以成为游戏,也可以成为教学,关键是看活动符合哪一种本体特征。 手段性游戏从本质上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只是教育教学的游戏化。我们之所以要用游戏来涵盖两类活动,目的是强调游戏对年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意义,避免过于严肃的教学;我们之所以要明确区分两类活动的本体特征,是为了避免 教师对本体游戏过多的限制和干预。可见,这两类活动严格地说一是游戏,一是教学游戏化。
(二)“教学游戏化”的境界 当我们在认同“寓教于乐”这一教育原则时,我们依据的是游戏和教育的内在联系;但当我们在执行“寓教于乐”这一教育原则时,往往又有很大的偏差,人们对探索、学习、游戏、教学之间的关系争论不休。这是因为同一活动由于活动主体的体验不同,其概念的内涵会有两面性和交叉性之故。学习就是游戏,还是学习可以转
化为游戏?教学在什么条件下达到了游戏化的境界? 探索有自发探索和诱导探索,学习有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游戏有作为本体性游戏和作为手段性游戏,教学有启发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这些概念的交叉关系 根据不同的内涵,游戏和教学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从教师来说,灌输式教学与游戏不通;从幼儿来说,接受式学习与游戏不通。我们的目的,是在教育的情景下谋求游戏与教学的相通。这一相通就是教学的游戏化,即教师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诱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从而让幼儿自己发现知识。这一过程的组织形式,对幼儿来说可以是游戏的,也可以是游戏般体验的。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和教学的结合,一是游戏和教学的转化。 游戏和教学的结合是指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的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相继关系。游戏可以是教学的先导活动。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经验以后,教学将成为在这些具体经验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抽象出一般的道理。经验越丰富,教学情景中的学习就越具有豁然开朗的效果。游戏也可以是教学的后继活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新知和技能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多种尝试和灵活运用,以获得充分的发展。 游戏和教学的 转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压力为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体验的强弱,取决于教师的控制程度和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自由程度;教师控制越多,幼儿的自由度越低,教学的游戏体验就越弱。
、
三、“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的自发自主游戏(本体性游戏),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手段性游戏),两者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是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参加这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给予幼儿以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 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活动,能让幼儿学到我们要求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按一定方向发展。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为了避免压力给幼儿造成的心理损害,幼儿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或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游戏般的体验极其重要。 这两类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在幼儿园的比例受制于以下两个因素: 首先是年龄的问题。年龄越小,就越多地以自发自主游戏的方式体验直接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以实现明确的教学目的为主的学习活动,以至从以游戏为主的学前期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学龄期。 其次是活动内部结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纯粹的游戏逐步过渡到纯粹的学习。同样是教学游戏,幼儿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组织方式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对游戏的体验是不同的。由于教师对 活动过程的控制程度不同,以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被允许的自由程度和所获得的游戏体验的强弱不同,所以活动过程从开放的到封闭的、从低结构的到高结构的。 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在这种控制方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教师是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调控者,控制着整个活动的走向和进程,引导幼儿向着教师既定的目标发展。这是一种偏向封闭的高结构的活动,幼儿较多地是以接受学习的方式内化教育影响的。 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这种教育意图是被教师隐藏在教育环境中的。在这种控制方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化为隐性状态,教师仅仅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活动的伙伴和环境的创设者,只是间接地调控活动过程,诱导着幼儿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幼儿则有更多的机会自我决定、自由选择。这是一种偏向 于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幼儿更多地是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来内化教育影响的。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在幼儿园教育中完全采用直接控制的方式,对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点,就是将活动的组织结构从上图的第一象限偏向第三象限,而且年龄越小,越偏向于第三象限的下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游戏的这种关系,那就不能使幼儿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游戏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因此,为了使幼儿能在教学中更多地体验到游戏的乐趣,活动的组织结构应是偏向开放的低结构,并应体现游戏的如下特征:目标对幼儿是隐蔽的(教师的心中是清楚的),教师的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内容是幼儿感兴趣并是力所能及的),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诱导幼儿自己去发现知识),不急功近利和过于追求结果(应重在过程体验)。
导读: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一、更多的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二、尊重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利
由于幼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我们北方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子们则喜欢“跳皮筋”、“跳格”、“打沙包”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跳则可以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园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各种家长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民间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进了孩子们机体健康成长,而且家长们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二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三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再次,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消耗幼儿体能,增强幼儿的食欲。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因为民间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孩子们吃起饭来也就有滋有味,不用老师家长催促,吃得干干净净。也正是由于孩子们玩民间游戏后产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越长越棒。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导读:每位教师都怀疑过一味的游戏,那他所学的知识会不会杂乱无章,那幼儿是否会留下许多知识的空白,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是一种失误或者是失败呢?
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后面怎么去操作,怎样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最让我死脑细胞的是它的几个理念。
1、游戏不等于游戏活动,因为游戏活动就把游戏这个范畴给定死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幼儿玩积木的地方,我今天布置给他们“美丽的幼儿园”,那小朋友的思维就被我局限了,如果我只是在搭建过程中在一旁引导,也许小朋友会给我很多惊喜的答案。
2、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读了这篇文章我发现游戏的最高境界=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之下完善他们的生活经验。既然是最高境界,那是发展的最后阶段,无论是从教多少年的老师都必须经历一个“自我成长”阶段,确立正确的游戏观——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反思——再对自己的游戏观教学观进行修改。
每位教师都怀疑过一味的游戏,那他所学的知识会不会杂乱无章,那幼儿是否会留下许多知识的空白,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是一种失误或者是失败呢?但是如果重视教育计划目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夹杂游戏,这样游戏的趣味性是否还是那么原滋原味。我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一直纠缠于这两个问题,后来我妈妈说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幼儿园又不考试,就玩玩的,要那么认真吗”虽然很外行的一句话,但给了我很大启发,幼儿园不是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是一个培养幼儿兴趣,建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其实后者更让他们受用一生。
摘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将游戏作为一门主课,将玩具当作教科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中会进行很多种游戏,如区角游戏、户外游戏等,对于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我们可能就会说:让幼儿得到了快乐。这只是片面、表面的理解,我们忽视了它更有价值的作用。
(一)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游戏时让一个发展充满生机和可能的活动。
在户外游戏时,儿童奔跑追逐,攀爬跳跃,使大肌肉得到锻炼,肌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都得到增强。比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孩子们前后左右移动奔跑;“炒黄豆”的游戏中,孩子们甩动胳膊念儿歌,最后两人举起一侧手臂共同翻转身体180度;又如建构区的积木、积塑,美工区的涂涂画画、切切剪剪,益智区的拼图等,使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精确性得到锻炼,发展了精细动作。
(二)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学前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游戏促进幼儿感官发展
感知觉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开端,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通道。各类游戏,有其是操作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感官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找不同”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发现两幅图中得不同之处,从而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视觉观察力的发展;再比如一些音乐游戏,像大家很熟悉的“抢椅子”“击鼓传花”等,促进了幼儿听觉的发展。
2、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需要交往,从而引发了积极使用语言的动机。比如说大家一起玩什么游戏,谁和谁一组,谁违反了游戏规则,是否要换个新玩法,等等,对这些话题的商讨促使幼儿之间出现了较为频繁的交流。
还有些游戏,本身就与语言密切相关,属于语言类游戏。如“城门城门几丈高”这个游戏中,两名幼儿商量好做两种水果,并手拉手并抬起当“城门”,其他幼儿边从城门底下钻过边说儿歌,当儿歌结束时,“城门”就要套住从城门底下走过的幼儿,并问他吃××还是××,然后站到相应队后面,游戏继续,最后哪个“城门”后面人多就获胜。幼儿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很好地发展了语言能力。
3、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自在,充满想象力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物体,极大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游戏不但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还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结构游戏中,孩子用积木、塑料、沙子等材料,构造出一幅幅富有创造力的图景,在孩子的手里,坦克可以开到海里,海可以飞到天上, “我搭的这个房子可以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这样小朋友就可以住在我家里了”。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从自然人到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1、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
在幼儿阶段,幼儿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问题。在游戏中,特别是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逐渐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克服“自我中心”。比如一个总是攻击别的小朋友的孩子,在游戏中扮演受害者的一方或者受欺负的小朋友,在游戏扮演中,他体会到被人欺负后的伤心和难过,学会了从被欺负者的角度看问题,有助于减少其攻击行为。
2、游戏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同情、分享、帮助、安慰等。他们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来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懂得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在照顾“幼小娃娃”及“病人”的过程中,学会了安慰和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
比如在户外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如果你扮演小鸡,怎样才能不被老鹰捉到呢?小朋友必须拉得紧紧的,一个也不能落下,才能不被老鹰抓到,不能只顾自己跑,不顾其他小鸡,这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如果你扮演鸡妈妈,你就要有责任感,照顾好你的孩子,保护好他们。
(四)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期是情绪情感活动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
1、游戏可以使幼儿产生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
游戏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玩伴、玩具、进入到自己假想的世界里,在游戏中,幼儿充分放松自己,因此游戏能够使幼儿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
2、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转移与宣泄消极情绪
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游戏是幼儿放松紧张情绪、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比如,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时会哭闹,教师通常会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像“小火车过山洞”:一个教师和一个幼儿双手撑起做成一个“山洞”,另一个教师带着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钻“山洞”,很多幼儿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转移了注意力,暂时摆脱掉了消极情绪。
我们了解了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样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呢?有些人肯定会说“让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为幼儿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玩就行”等等,这些都不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我想在除了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幼儿在毫无外在压力,毫无顾忌的情况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愉快的体验而且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
(二)充分利用游戏组合幼儿园的各类教育活动。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组织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求。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游戏之间并无好坏、高低之分,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而且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各种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游戏中教师发挥了同样的作用,那就让我们用细心、耐心去探究孩子的内心发展需要,充分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幼儿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全面了解行为发生的具体过程,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那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去观察记录呢?下面我以美术区角游戏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描写式记录
以往我们教师进行观察记录都是将活动中的一个流程或是一个区域中发生的一些事进行从头至尾的描述,并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
案例一:美术区《制作风筝》
今天美工区里的内容是制作风筝,在老师示范后大家开始动手。哪里黑线,哪里虚线,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已经能够理解并知道剪和折。但还有一些幼儿,如动手能力差的王梓晨、韩承巍,他们拿剪刀的技能还比较生疏,而且不理解黑线虚线的意思,常常把该剪的地方折了,该折的地方剪了,最终使得作品失败,看着别人制作风筝,这几个孩子情绪也变得低落。获得成功的小朋友当然是情绪高涨,我也对成功的幼儿进行了表扬,对失败的幼儿进行鼓励,让他们不要气馁。
观察分析:纸工活动大家都比较喜欢,只是有个别幼儿的能力较弱,不会熟练使用剪刀,不懂得线条的运用,所以在活动中总有幼儿失败。如何对待这样的现象和幼儿?我觉得首先要耐心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这样幼儿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就提高了,也就会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这种观察记录方式能够将整件事情讲述清楚,让旁观者也能一目了然,了解整个区域中发生的事情。但是这种记录方式会显得太宽泛,即泛泛而谈,没有侧重点,对于幼儿的一些个人能力提高不明显。特别是在美术区里,教师采用这种观察记录方式很难反映出幼儿的艺术能力发展水平,因此需要更多的记录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
二、照片式记录
照片是很好的行动停留、作品保存方式,在游戏活动观察时,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拍摄,然后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分析。图片可以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还可以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些直接信息进行分析,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如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了解幼儿在作品中表现技能的发展水平……
案例二:美术区《秋天的落叶》
观察分析:美术区里让幼儿绘画秋天的落叶主题,这是悦悦的作品,她画出了树叶在空中飘落及落在地上的画面。从画中可以看出,幼儿对于事物的遮挡关系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树叶飘落到地上的量还可以增加,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并想象秋天的树叶飘落一地的情景,将树叶掉在地上的各种形态及层次表现出来,这样幼儿的美术表现技能将更进一步。
三、表格式记录
表格可以将一些信息进行汇总,通过比较并得出数据结论,从中可以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反馈。
案例三:幼儿选择区域活动情况调查
观察分析:活动中,我对幼儿选择区域活动进行了观察及统计。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前的选择有些不情愿,由于每个区域都设置了6名幼儿,这限制了幼儿的自由选择。所以从调查表中发现,幼儿活动了10分钟后,有很多幼儿已经被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所吸引,从而不遵守游戏规则,离开了自己所选择的区域活动。反思自己的游戏设置,应该给每个区域都设置10名左右幼儿的空间,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而不能因为人数满而让幼儿进行其他活动,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若是人数太多可以再开设,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更快乐地学习。
表格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如统计幼儿选择区域活动的次数,可以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并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区域内容。
四、对比式记录
对比就是两者或三者之间进行比较,在美术区里可以采用不同幼儿对同一材料主题的操作方式、能力差异、操作结果等进行对比,从中发现问题。
案例四:美术区《泥贴花瓶》
琪琪:琪琪把橡皮泥搓成细细长长的条,然后把它们拼成花瓶的外形,再在花瓶里面用一些图案装饰,这些图案有的是搓成细长条形后拼出来的,有的是捏成小球后压扁成一个个小圆点的……
小宇:小宇用一大团橡皮泥捏成一个立体的花瓶,然后用细长条拼出各种线条图案,贴在花瓶表面。
观察分析:两名幼儿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制作泥贴花瓶,琪琪是平面的,而小宇是立体的,从作品完成情况来看,做得都非常好。但是再深入分析,小宇的表现能力更强一些,立体的要比平面的难度高,而小宇能够选择制作立体花瓶,可见他勇于挑战高难度,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能将平时线描画的方法运用到手工制作中,美术表现技能再次提高。而做得同样不错的琪琪,教师可以表扬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琪琪挑战更高的难度,尝试其他的制作方法。
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有着不同的发展层次,教师不能硬性要求幼儿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否则会抹杀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幼儿有不同的创造方式,我们应鼓励幼儿,在其能力有限的时候稍稍提供帮助,使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更大的活动欲望及兴趣。
五、追踪式记录
选取其中一名幼儿进行追踪式观察,从他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来反映问题。
案例五:美术区《绣红旗》
今天洋洋选择了美术区绣红旗。可是她绣了几下,发现不太对,就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其他区域去了。她到处看了看,转了一圈后又回到美术区里,拿起刚才的绣布又继续准备绣红旗了。这次她先看了下旁边的婷婷是怎么绣的:一次往上,一次往下,来回地绣。然后她也学着婷婷的样子来绣了。开始绣的间距有点大,不过后来她自己慢慢地调整了,绣得越来越好,最后成功地绣好了一面红旗。
观察分析:洋洋一开始选择的是美术区,说明她对今天美术区的《绣红旗》特别感兴趣,也非常想要尝试。可是绣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她选择了放弃,到其他区域去了。可她最终回到美术区,可见她对绣红旗兴趣满满。她能独立观察别人的做法,再自己尝试,没有寻求老师的帮助,说明幼儿独立性、自尊心很强,在自己的努力下绣完了红旗,信心倍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区域活动中追踪幼儿个体,可以对她的行为针对性地分析,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录像式记录
录像是保存幼儿活动情况的最好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全程观看,便于教师分析反思,但是这种方式比较繁琐,增加了工作量,因此我认为这种方式更适合在教研组活动中采取,让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学习,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中的一种,是再现成人现实生活情景的一个窗口。”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家庭生活中的人物角色选择扮演,并模仿家庭中及周围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行为动作和语言,同时在对周围环境各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各种情感与态度。“娃娃家”游戏是观察幼儿行为的重要窗口之一,可以较好地反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行为。因此,研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一、各年龄段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的行为特点
1.小班幼儿的行为特点
小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主要是单一地操作和摆弄材料,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如扮演爸爸或妈妈给“娃娃”做饭、照顾“娃娃”等。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且容易转移,因此他们的角色行为也容易转移,同时,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他人,如看到其他幼儿在炒菜则会放下手上在为“娃娃”打扮的工作,也跑过去炒菜。
小班幼儿的“娃娃家”游戏情节会较多,主要是以简单的操作为主,很多情况下不会垂直扩展下去,有的甚至会消失。例如,一些幼儿说自己的“娃娃”生病了,却没有后续行动,转而做其他事,并没有出现带“娃娃”去看病的情节。
2.中班幼儿的行为特点
中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能够自己协商分配游戏角色,能了解角色的行为并扮演得更加生动。
中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过程比较细致。例如,扮演妈妈的幼儿知道包饺子时先将需要的各种菜剁成馅儿,装进盘子里,再用棍子将饺子皮擀好,然后开始包饺子,最后将饺子放人锅中。此外,幼儿的创造性行为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中班幼儿的游戏情节也变得更加丰富,游戏的活动区域也从家庭延伸至周围环境,如带娃娃去游乐园玩、去小吃店吃东西、去电影院看电影等。
在“娃娃家”游戏中,中班幼儿在语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之间语言交往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且体现在行为上。例如,“妈妈”说:“你奶粉冲好了吗?宝宝饿了。”“爸爸"回答:“知道了,再等会儿吧。”“妈妈"会继续交流:“我先抱孩子出去散散步,待会儿再回来。”
3.大班幼儿的行为特点
一方面,大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游戏,会进行过生日、请客、看病等主题游戏,游戏行为不再只是在某一区域内单一进行,能够扩展到其他区域,如带“娃娃”去超市买东西、带“娃娃”去医院看病等一系列延伸出来的游戏。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大班幼儿的游戏情节也逐渐丰富起来,如带“娃娃”去医院看病时不再局限于只知道给“娃娃”打针,而学会了听心跳、测体温等。另一方面,大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了合作,能与同伴一起协商完成某一项任务。例如做饭时,幼儿能协商分配任务,一个负责洗菜,一个负责煮菜;吃饭时,一个抱“娃娃”,一个喂“娃娃”。
二、“娃娃家”游戏中幼儿行为的案例分析
1.“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破坏公物”的行为在一些幼儿园的“娃娃家”,虽然配有各种形象逼真的小家具等,但是,真正可供幼儿拿在手里玩的玩具或游戏材料却从种类到数量都很少,尤其缺乏可供幼儿用作象征物的非结构性材料。因此在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中,一些幼儿会将“娃娃家”中的现有材料“毁坏”来达到自己想要效果,从而使游戏继续进行。幼儿的这种行为经常遭到误解,被认为是“破坏公物”的行为。
[案例]“娃娃家”里,雨萱翻炒着锅里的塑料玩具,因为塑料玩具太大,导致炒好的“菜”根本装不进碗里。她小脑袋灵机一动,小心翼翼地看看四周,确认没人发现后,就把长长的菜放在地上,用脚使劲地踩碎,以便能够将菜装进碗里。踩得差不多的时候,她将踩好的碎片重新放到锅里翻炒,然后倒进碗里。教师没有发现雨萱的“破坏行为”,她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满足和快乐。
如果教师看到幼儿的这种行为,一般会把这种行为归结为“不爱护公物”并加以纠正。但是,幼儿这么做的原因在于教师所提供的游戏材料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完全逼真的成品玩具并不能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充分支持。所以,幼儿只能通过“破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的冲突行为
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究其原因,除了受其年龄特点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幼儿的游戏需求和情感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案例】今天“娃娃家”请客,会有许多小客人来做客。于是大家都忙了起来。忽然“砰"的一声,只见煮好的“菜”撒得满地都是,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看见莉莉将煮好的“菜”都撒在地上,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娃娃家”变得杂乱不堪,幼儿也开始不满莉莉的行为,甚至有些幼儿让莉莉离开“娃娃家”。这时教师来到莉莉身边,摸了摸她的头问道:“怎么了,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能不能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莉莉低着头委屈地说道:“‘爸爸’‘妈妈’不炒我洗干净的‘菜’。”教师听后恍然大悟。
莉莉在游戏中因为自己被同伴忽视而不愉快,因此采用扔东西的方式解决:一方面是通过扔东西来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另一方面则是想引起同伴与教师的关注。由于小班幼儿情绪发展还不稳定,他们不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较弱,无法和同伴自主协商,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矛盾与冲突。因此,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进程,了解幼儿的游戏意愿。在观察过程中,幼儿间产生冲突时,在不影响幼儿游戏的前提下,教师可巧妙运用角色扮演,平行介入游戏,帮助幼儿解决矛盾与冲突。
3.“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的“不知所措”行为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幼儿的行为表现。这就说明“有些幼儿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有些幼儿知道游戏角色的职责,有些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而当幼儿不理解角色时,其游戏则‘停顿了’”。
[案例】小宇和小彤今天在“娃娃家”扮演的分别是爸爸和妈妈,小宇在戴上了“爸爸”的牌子后说道:“我今天是‘爸爸’,我要烧好多好吃的菜。”说完便搬出了一堆材料,开始着手烧起菜来。小彤是“妈妈”,但是觉得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看到“爸爸”在烧菜了,就站在门边和路过的幼儿打招呼,而不顾小床上凌乱的衣服。这时教师看见小彤不知所措的样子,就建议她去将床上的衣服洗洗、晒晒,于是小彤听从教师的建议,将衣服拿出来,挂在衣架上晒。在“娃娃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一些幼儿只停留在摆弄材料的层面,而不知道如何使游戏情节进一步发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理解单一,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适时、适当、有重点地指导,帮助幼儿树立对角色及角色行为的正确认识。
4.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遵守规则的行为
幼儿的游戏是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游戏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之一是游戏中的行动规则,“游戏虽然没有从外部输入规则,但是游戏有内蕴的规则”。“娃娃家”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通过对角色的扮演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关系,并且模仿着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和行为准则。
[案例]在玩“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的浩浩刚刚下班回来,扮演孩子的毛毛看到“爸爸”回来了,就说:“爸爸辛苦了,您坐在沙发上休息吧,我们来做饭。”
[案例]扮演妈妈的琪琪抱着“娃娃”,嘴里说着“孩子生病了”,然后找来体温计帮“娃娃”量了体温,对“娃娃”说:“你发烧了,妈妈知道你难受,马上带你去医院看病。"说完抱着“娃娃”去了“医院”。
从上述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逐渐理解游戏中角色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努力用社会认可的方式行动,这即是游戏中潜藏的“规则”。在上述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是愉快的、乐意接受的,并且从中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也能够理解他人的角色行为和规则。这有效地对幼儿的社会性进行了锻炼。
5.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解决问题
幼儿应成为活动的主动探索者,在探索中发现快乐。“娃娃家”游戏是幼儿园中各年龄段幼儿经常玩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应让幼儿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组成部分。
【案例】晨晨在游戏中想用被子把“娃娃”包起来。但是晨晨发现把被子横着包“娃娃”不够长,“娃娃”的脚会露在外面。于是,晨晨又把被子竖着包裹“娃娃”,发现被子不够宽。晨晨甚是苦恼,尝试着各种方法。时间慢慢过去了,晨晨终于发现了如何将“娃娃”包起来的办法:将“娃娃”放在被子的对角线位置就能成功地将“娃娃”包好。晨晨包好了“娃娃”,心情非常愉快。
案例中的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深刻地体会到了游戏的魅力。如果晨晨不是通过自己探索,而是由教师来告诉她怎么做,那么她可能就体会不到解决问题后的愉快心情。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不退缩,锻炼意志,获得满足,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6.“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时,必须站在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来观察和体验世界,逐渐学会理解他人。
[案例]在“娃娃家”游戏中,小艾和彬彬分别扮演妈妈和爸爸,两个人正在为“娃娃"准备晚饭,但是两个人的意见有了分歧。“妈妈”小艾提议包饺子吃,“爸爸”彬彬不同意,提议煮面条。在一番争论后,彬彬妥协了,同意小艾吃饺子的建议。案例中,一方面幼儿清楚自己不是妈妈和爸爸,但必须站在游戏中“妈妈”和“爸爸”的角色立场上思考问题、计划行动,这样游戏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的意见不一致,幼儿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相互协调合作。这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三、教师在“娃娃家”游戏的指导策略
教师作为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才能在“娃娃家”游戏中使幼儿的行为获得发展并且收获游戏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幼儿在“娃娃家”的行为及提供适合的指导策略。
1.巧妙地运用角色适时介入
小班幼儿角色意识还不清晰,对角色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游戏中经常容易遗忘角色和转换角色。教师此时应以游戏角色介入,利用自己扮演的角色向幼儿示范游戏规则,在幼儿不知如何继续游戏时加以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气氛下接受教师的指导。这种方式既不会干扰幼儿游戏,又能以轻松愉快、潜移默化的指导方式促进幼儿游戏。
2.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经验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尤其受语言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影响了小班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因此,特别需要教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大他们的视野。”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虽然是以模仿为主,同时也需要借助相关的生活经验。实践经验是幼儿游戏的直接基础,因此让幼儿再现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积累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娃娃家”游戏的前提,也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
3.根据幼儿需要,帮助其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幼儿往往会在游戏中生成新的游戏,若没有教师的指导,这种需求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应帮助幼儿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如在“娃娃家”中,“妈妈”下班了,但是还不想回家,在走廊中走来走去,若有所思地说:“我要去买东西。”如教师关注到幼儿的这种需求,则“小商店”的游戏主题将应运而生,游戏便得到了拓展与延伸。
4.在“娃娃家”投放恰当的材料和玩具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娃娃家”所投放的材料、玩具的需求不同。例如,小班“娃娃家”所投放的材料应是幼儿熟悉的,并且体积较大,色彩鲜明,重量较轻;中班则应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积累,适当添加一些拓展材料以促进幼儿角色扮演的发展。
5.为幼儿适时提供一些与情节有关的玩具、物品
“适时增添材料。小班初期,幼儿的游戏开展多依赖于操作材料,但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随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随时增添”。例如,当幼儿要给发烧的“娃娃”测体温时,教师可以适时投放有关体温测量的材料。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水平不同,“小班中期,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游戏主题内容的逐渐丰富、游戏情节的不断完善,教师除了要提供一些成形的玩具外,还可提供一些与情节有关的物品”,如在“娃娃家”投放太阳帽、雨伞时,幼儿知道有太阳应戴着太阳帽出门、下雨时打着雨伞出门。
“娃娃家”游戏是观察幼儿行为的最佳窗口,可以较好地反映和分析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行为。“娃娃家”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与教师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游戏方式,而是一种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获得各方面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教师则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指导能力。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小班角色游戏有感》,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原因有两点: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角色游戏,每次到了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点,快点。一听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噻”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它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把平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冬冬吸引到大家中间来,成为汽车组不可缺少的一名重要成员——汽车修理员;它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真真变成一个站在美容院门前大声叫喊:“谁来理发,谁来理发,倪老师你来理发,好吗?”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真真。所以,我喜欢上了它,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支“神气的力量”为我和孩子们“服务”。
仔细阅读了新世纪课程——《游戏课程》一书中关于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特点、指导要点、期望水平这一章节,结合自己刚带完
一年小班角色游戏之后的体会,对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更深更完整的认识。
一、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缺乏角色意识,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浩浩平时最喜欢当娃娃家的爸爸和汽车组的司机了。他当爸爸时看见汽车司机玩的特别高兴时,他就会放下手中的小锅子去当司机,可当他看见老师去娃娃家作客了,他又放下方向盘回到娃娃家当起了爸爸招待客人。 又比如:班里新增的一个主题点心店,时常会出现许多不是点心店的成员在点心店“卖力”地做点心。
2、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例如:点心店的师傅只是埋头苦干做各种点心,对来买点心的顾客置之不理。即使嘴里答应做一盘汤圆卖给顾客,但过会儿就忘了,忙着做别的事了。又比如:冷饮店里顾客买冷饮,嘴里还没说要买什么,手已经去拿自己需要的冷饮了。
3、游戏中反映出的内容比较简单,情节比较单一。例如:娃娃
家反映的内容就是妈妈烧饭、爸爸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喂娃娃。这与孩子们生活经验有限有极大的关系。并且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即使有一些经验也不能在游戏中反映出来。
二、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外环境的创设
1、 提供合适的玩具,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小班孩子提供的玩具应以形象玩具为主,以引发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为娃娃家买了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锅、碗、瓢、盆、煤气灶、娃娃、奶瓶、围裙、,还准备了用纸盒做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等,这些玩具都是符合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孩子们喜欢操作,能够模仿的。他们在娃娃家烧饭、烧菜、喂娃娃喝奶、看电视、洗衣服、往冰箱里放食物等游戏行为。又比如:我为汽车组做了一辆能开门、关门的汽车(用大纸箱),还添了“远光灯”、“近光灯”、“牌照”等装置,孩子们很喜欢。他们除了开车、停车,还改换牌照、修理车灯,游戏水平还真不低呢!
2、 创设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饶,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我用桌子、橱柜、积木将大活动室分割为小区域,使孩子们有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合适场所。有时候,环境布局的合理与否还设及到游戏的发展。例如:表演组,一开始在活动场地中间,没有舞台的概念,不管有没有节目的演员全部站在台上。我在布局上稍做了改动:用积木在地上围出一块空间,用橱柜把台前台后分割开来,这样一来,孩子们马上有了台的概念,有了报幕、演出、不演出的分工,游戏又有了发展。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需要教师非常仔细的观察和有目的的记录,我正在进行尝试。我相信,只要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的学习,我会做的很好。
在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精神指导下,我园园本教研定位在“创设充分的自主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结合园本教研,中班组教研的定位是“创设开放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孩子在角色区的游戏主题总变,今天玩自助火锅店,明天玩旅游,后天又玩起了娃娃家。老师能够认同孩子的游戏主题,知道应该让孩子自主自发地开展游戏,但同时也感到困惑与纠结,为什么玩着玩着就变了呢?预设的发展目标怎么完成呢?是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变换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材料,还是引导幼儿围绕现有游戏主题玩预设好的游戏呢?
针对教师遇到的问题,我们围绕李洁琨老师组织的《火锅店的游戏》(见本刊P20)进行了区园联动教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结合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问题,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反思自己困惑与纠结的原因;明确开放的游戏环境对幼儿自主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开放的游戏环境的内涵和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教研,我们澄清了一些认识。
游戏主题从何而来
◆先有游戏主题还是先有游戏?
在以往的工作中,确定游戏主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意愿设置主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二是教师依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预设一个游戏主题,征求幼儿的意见;三是以讨论的形式确定游戏主题,以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决定游戏主题。第三种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方式。这三种方式都是建立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的,缺少对幼儿游戏兴趣、游戏水平、游戏经验、游戏需要的观察和了解,缺少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和认知。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们经常出现不可预知的游戏行为,游戏的发展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就如,“火锅店”的主题是老师和幼儿讨论确定的,属于第三种确定主题的方式。该主题下,虽然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丰富着火锅店的游戏,但是,孩子的游戏主题还是慢慢发生了变化,在火锅店玩起了娃娃家做饭、聚餐、外出旅游等游戏。分析原因,过早确定游戏的主题有可能限定幼儿的游戏内容、游戏玩法、游戏行为,幼儿就有可能失去自发、自主的游戏条件,失去了创造、想象的空间,游戏就有可能失去了趣味性、灵活性、丰富性、自主性、开放性。对于孩子来说,先有游戏。主题要依据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意愿来确定。幼儿经常玩什么游戏?游戏中他们在干什么?喜欢什么材料?发生了那些游戏情节?提出了哪些需要?为什么有这些行为与需要?根据幼儿的表现与需要,和幼儿一起协商确定一个游戏主题。
◆游戏主题宜开放还是具体明确?
具体明确的游戏主题,目标清晰,达成度高,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也就限定了孩子的活动内容、范围,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火锅店为例,小朋友在小班区域里一直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有了做饭、吃饭的经验。升入中班后,他们还对做饭吃饭感兴趣,于是老师与幼儿协商开展什么游戏。小朋友们说“想玩小餐厅的游戏”,老师问“在小餐厅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孩子们说“火锅”,于是,老师说:“那咱们班就开一个火锅店吧!”小餐厅就变成了火锅店,游戏主题更为具体明确了。但是细想,孩子来火锅店除了吃火锅,还能玩什么呢?游戏主题的具体、形象反而限制了幼儿游戏的丰富创造。所以,游戏的主题要开放,不宜过窄。
游戏材料如何提供
◆依据主题提供材料还是提供开放、丰富的材料?
在投放材料上,以往老师的做法是依据主题提供材料,这样幼儿就会围绕主题开展游戏。因此,在开展火锅店主题时,先为幼儿提供火锅灶具,再依据吃火锅的经验提供食材,幼儿来到火锅店之后,只需完成点餐、涮、吃等几个动作,就完成了游戏。但这却忽视了幼儿的游戏特点。
幼儿是如何与材料、环境互动的?幼儿到活动区后,首先与材料发生互动,先看活动区有哪些玩具材料,哪些玩过,还能怎么玩;哪些没玩过,试试可以怎么玩;哪个更好玩,然后再依据自己的经验利用材料开展游戏。依据幼儿游戏的特点,我们应该如何投放玩具材料?
游戏开展初期,提供游戏材料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及情境的再现反映社会活动,认识周围世界,建构新的经验。因此,在提供材料时,教师要与幼儿共同收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材料(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引发他们对生活经验的回顾与再现,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在游戏中支持幼儿以物代物,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低结构材料变成高结构材料?
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结构性是否有利于引发幼儿更多地与材料互动。以火锅店为例,最初,为了游戏的开展,老师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和小朋友共同制作了很多火锅食材。低结构材料做成了成品食材后就变成了高结构材料,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操作、替代的机会。当高结构的材料固定了玩法、固定了形象、没有了变化的空间,渐渐地就失去了挑战性,幼儿便不会再产生与之互动的兴趣了。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大班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应注意材料的低结构、可变化、可操作;警惕材料使用的过程中,低结构材料变成高结构材料,为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提供可能。
这里,就要提到教师的观察了。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幼儿对哪些材料感兴趣,与哪些材料经常发生互动,为什么?对哪些材料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就不动?幼儿还需要哪些材料?要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与需要适时对材料进行增减调整。火锅店游戏中,当老师发现高结构材料已经限制了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操作机会与空间,就应及时作出调整,增加可操作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幼儿原有游戏经验不可忽视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在游戏过程中,已有经验起着丰富幼儿游戏主题、游戏内容、游戏情节与游戏行为的作用。幼儿借助已有经验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发现与建议,还原生活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创新,形成新的挑战。可以说,幼儿的原有经验能够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交往,起着支架与桥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幼儿的前期经验、现有水平。
以火锅店为例,幼儿为什么玩着玩着就不愿意玩了呢?试想,幼儿吃火锅的经验有多少?家长带孩子外出就餐,更多应该是选择一般餐馆,而不是火锅店;在吃火锅的过程中,幼儿能参与什么?那滚烫的热锅,家长大多替代孩子去涮,孩子完成的动作只能是吃,吃什么,也大多由家长来决定。那为什么幼儿愿意在火锅店里玩野餐烧烤的游戏呢?据观察,幼儿是在清明节假期后变换游戏主题的。分析原因,假期中很多孩子踏青、野餐、逛公园,他们在活动中有了快乐的体验和直接的经验,因此回到幼儿园之后,愿意重现他们旅游野餐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新经验。正好,火锅店里有一些可以支持自己新游戏的材料,于是就在火锅店里玩起了旅游的游戏,他们拿着火锅店的食材,走出了火锅店,做起了烤串、三明治、汉堡包……
◆如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首先,观察幼儿在干什么,谁发起了游戏,都使用了哪些游戏材料,如何运用游戏材料的,用了多长时间,出现了哪些游戏行为,说了什么话,情绪怎样;其次,思考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反映了幼儿当前什么样的兴趣、需要,呈现的是幼儿什么样的想法;再次,与幼儿沟通交流:你在做什么?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还需要什么材料?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观察,幼儿对这个游戏的持续时间、频次如何?还发生了哪些情节?以全方位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并确定游戏主题。
◆如何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游戏主题确定之后,如何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愿望呢?首先,和幼儿一起沟通交流他对这个游戏的已有经验,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游戏的理解,创设游戏环境;其次,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如参观、采访、视频、同伴经验、请家长助教、社区资源、周围环境资源,加深幼儿对游戏的理解;第三,观察记录幼儿游戏的实况,抓住幼儿自发而富有创造的游戏行为,进行分享、交流,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游戏意愿,丰富幼儿经验。
我们要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察了解幼儿、分析解读幼儿、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支持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主动建构新经验。
喜欢《有感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