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爱就在身边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01-09

新学期,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名字叫朋朋。为了让朋朋尽快适应班级的学习生活,我让班里能力较强的文文坐在朋朋的旁边。文文非常关心这位新来的朋友。点心时间,她会教朋朋如何倒牛奶;户外活动时,她会帮助朋朋擦汗;午餐时,她会教朋朋洗手,还教他如何叠餐前毛巾……

一天下午,文文提前起床去参加幼儿园的游泳课程了。下午点心时间,文文还没回班,朋朋拿了两根香蕉来找我,说:“老师,文文姐姐去游泳了,我想帮她留好香蕉,等她回来吃。”我心里一阵感动,问:“朋朋,为什么帮文文姐姐留呢?”朋朋回答:“因为文文姐姐很喜欢我。”由此可见,开学以来文文带着朋朋一起做过的每一件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朋朋的心里,打动了朋朋,而文文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也使朋朋学会了关心别人。

在我们班里,我们注意创设一些让幼儿互相关心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来自同伴的关爱。比如,我们设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为班级当月过生日的孩子过集体生日,孩子们会自制贺卡、画一幅画等送给小寿星,并互相祝福。第二周的周五是自制美食活动日,孩子们共同制作小馄饨、三明治、粽子等美食,经常三五个孩子一组,共同准备材料、制作美食、分享美食。第三周的周五是社会日活动,孩子们聚在一起说一说这个月自己做过哪些好事,得到过哪些帮助,需要感谢哪些人和事。第四周的周五是美化环境日,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班级、幼儿园环境,如捡垃圾、扫落叶、照顾植物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还鼓励孩子互相结对,如让能力互补的孩子结对,让他们共同进步。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互相学习、帮助的过程中体会被人关心,同时学习关心身边的人,进而关心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乃至我们的地球。[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材料就在身边,在于老师的发现和巧妙合理的运用


教研活动中丁老师让我们每个年级组用一副扑克牌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玩法,这让我们也玩心大起,一组人员马上围着一副扑克牌熙熙攘攘地讨论开来。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数的了解不多,可以利用扑克牌的花色与点子进行花色分类、7以内的点卡匹配。还可以根据扑克牌后面的图案玩拼图游戏,提高幼儿对图案的观察能力。平时让他们理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中班的孩子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按大小进行排列,也可以让孩子分成两组进行比大小的游戏。拿出5张牌抽调其中一张,让孩子猜猜哪张牌不见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将相同的牌整理在一起。

大班的孩子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设计的游戏也多了,可以用10以内的扑克牌进行找单双数、相邻数、顺倒数、分合式、算式接龙等数学类游戏。大班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也有进步,所以还可以让孩子按四色花色进行理牌,将一副牌抽掉几张,让孩子通过整理找出等。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任何一种简单的材料,只要我们细心地针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差异精心地设计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并提高他们不同的能力。在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分析材料,找出材料可挖掘的价值,如扑克牌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操作能力,还可以利用反面的花纹玩拼图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在理牌、发牌中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正是由于我们吃透了游戏材料,才能够挖掘出材料中所隐藏的价值,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真正发挥出游戏材料的最大教育价值。

其次,提供游戏材料时我们还应该体现出趣味性。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任何枯燥的游戏都不能吸引他们,所以投放时如果光光是一副扑克牌,我想孩子们是提不起玩的兴趣的。如:小班的孩子理牌、发牌时可以做几个小朋友的头像,然后给他们轮流发牌,有了这样一个情景孩子们一定会觉得更加有趣;大班孩子理牌则可以投放一些表格,让孩子按花色整理后能够记录自己的成果,这样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最后,还可以根据班级中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不同的设计,同一个区也可以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或不同的游戏方法,让能力差一些的孩子与能力强的孩子都得到满足与发展。如:能力差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分合式,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玩接龙。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分析、大胆设计,每一种游戏材料都有许多潜在的不同价值,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材料发挥最大的游戏价值,成为老师的教育帮手,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

教育随笔:留心身边的科学


在从事幼儿园科学发现室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我自己也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每一次看到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都可以引起孩子们惊奇的赞叹声,每一次神奇的实验变化都带给孩子无限的探索乐趣。

进入秋冬季节以来,小朋友的衣服上总是会出现静电现象,在一次上课结束后,团团问到“老师,你看我的衣服为什么会发出响声呀?”面对孩子的提问,激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该如何让小朋友们接受“静电”这个抽象的现象呢?于是,在课后我及时的搜集了一些关于静电实验的主题活动,但活动设计都比较抽象,不便于孩子们理解。后来,正在整理塑料椅子的时候,我不禁想起来:塑料不就是最容易产生静电的东西嘛!于是找来了一小块报纸,在进行了简单的摩擦后,报纸与塑料小椅子就吸附在一起了。

利用空余时间,我认真地设计了一篇关于静电的科学教案,并在上课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堂课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对不用胶水粘贴,报纸就可以吸附在小椅子上的现象很好奇。随后,我又让幼儿体验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气球在经过和头发的摩擦后可以吸附在墙面上”,于是幼儿很容易就接受了“摩擦可以产生静电”的现象。在小组实验中,孩子们还发现了摩擦时间的长短不同,报纸吸附在椅子上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的幼儿还主动探索了报纸与头发,报纸与化纤毛衣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学到了科学知识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次活动也使我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之余也需要发现生活中各种有教育价值的现象,多多留心身边的科学,多记录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身边的生活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各种活动,我相信,每一次的探索和发现,都会让自己成长许多。

教育随笔:老师,我就爱喝面汤


新学期开始了,可爱的小宝贝们又欢快地重返幼儿园。那种纯真的表情,稚嫩的语言早已让老师充满了期待。

一天早点时分,宝贝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喝着又香又甜的枸杞银耳汤,可是昊冉小朋友的杯子却满满的一杯汤迟迟没有被他端走。老师环视一周后发现躲在一边的昊冉,经过老师的再三提示下,他极不情愿地端属于自己的杯子。可是当早点时间即将结束,所有的小朋友都喝完后送杯子了,昊冉还在座位上抱着杯子。我走过去一看,杯子里还是满满一杯汤。

我并没有生气,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问道:“然儿,你怎么还没喝呀,一会都凉了!”昊冉皱起眉头说:“杨老师,我不爱喝这个,我就爱喝面汤。我奶奶说喝面汤下火呢!”

听到宝贝的话语我笑了。我笑着对他说:“哦,原来是这样呀!我跟你一样,也爱可面汤。面汤有营养,还能帮助消化哩,是不是?”

昊然顿时舒展开了眉头,也笑着说:“是的,我奶奶还叫我多喝面汤呢。”

我立刻转移话题道:“这个汤是厨房的叔叔阿姨专门为小朋友做的,也是下火的,喝了润桑子,唱歌声音会更好听。我以前也不爱喝,也不爱吃红灯笼,可是大家都说这个红灯笼(枸杞)可以让我们的眼睛更亮,我现在也爱吃了,你试试,中午如果吃面条,老师一定帮你多舀些面汤喝好不好?”

昊冉半信半疑地点点头,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喝着喝着,喝到了一颗枸杞,他并没有往出吐,而是试着用小牙牙嚼碎,他小心翼翼地吃下去了,还高兴地说:“这红灯笼真好吃!”接着一口气把杯子里的枸杞银耳汤喝完了。

看到昊冉战胜了自己,真为他而高兴。于是赶紧拿来小贴片奖励给这个小宝贝。看着宝贝开心的样子,我也高兴极了。

教育随笔:附在耳边,轻轻说……


在朋友空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捧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的我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

在家里,女儿的每次考试,只要成绩不理想,我就会唠叨不止,不是抱怨孩子的粗心,就是埋怨丈夫对女儿学习的漠不关心;遇到女儿房间乱糟糟的时候或是犯了点小过错的时候,我都会大声呵斥或是挖苦讽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顾女儿和丈夫的心理是否能承受得了……在单位,孩子们打闹时或一时学不会知识时,都会引发我的一通训斥,全然没有想过他们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伤害……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何况还是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文章中的农夫,都能照顾到一头牛的心理,而我,作为一名母亲和老师,作为一个有权评判他人的人,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我的孩子们,是否忽略了什么……

因此,我要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教育随笔:在爱中成长


教育随笔:在爱中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我班级的小精灵们就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种子,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作为他们的老师,每天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微笑,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小心思,理解他们的精灵古怪,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伙伴,陪伴他们共同成长是我最大的荣幸。因为,是他们让我真切地领悟到,爱孩子,不是娇惯,不是要什么就给什么,更不是不对就打、错了就骂。而是要正确把握爱的尺度,让孩子在适宜的爱中健康成长。

一、爱的鼓励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生活中大胆让孩子去想、去尝试,不要担心做不好,要对孩子的尝试给予足够的耐心,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们班级的灿灿比较习惯于依赖别人,有一点小困难,就会马上放弃。一次上手工剪纸课,所有的孩子都尝试沿着彩纸上面的曲线剪出圆形,只有灿灿试了几下就不动了。我在旁边看到灿灿又要放弃的样子,马上说:“小朋友们,你们要多试几次,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圆形,千万不要向这个小小的圆形屈服,我们要战胜它!”本来想要放弃的灿灿,听了我的话,竟然又拿起小剪刀开始尝试,接着我又到她身边蹲下来对她说:“灿灿,老师知道你是最努力的孩子,你试着拿住小彩纸,不让它乱动,慢慢的剪,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圆形,慢慢的,不要着急!老师相信你可以!”灿灿望着我,在她的小眼睛里面我似乎看到了坚定!这一次,灿灿竟然第一个剪好了圆形!当孩子不会做的时候,要多给他一点鼓励,相信他可以克服困难,这样不仅仅是教他克服困难,更是给他自己的一个肯定。鼓励的爱、适宜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二、爱的陪伴

孩子的心灵就像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而又脆弱,我们需要用心去呵护,用尊重去沟通,用爱去理解,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伙伴。

有一次,孩子们正在做游戏,欣欣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也和我们一起玩呀!”面对孩子那双炽热的眼睛,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除了上课,我还没有真正和他们做过游戏,我刚要拒绝,旁边的子涵却突然拽着欣欣说:“老师怎么可能和我们玩游戏呢?老师又不是我们的朋友!”听了子涵的话,我突然觉得我就是最失败的老师,每天和他们在一起,那么爱他们,可在他们心中,我却仅仅是他们的老师,并不是朋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爱孩子,不只是教他们学知识懂礼貌,而是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陪伴他们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爱。于是,我拉着欣欣和子涵的小手,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真的感觉好幸福,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爱的陪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三、爱的理解

孩子们的世界单纯而富有想象力,他们可以拿着一张纸玩一天。在他们眼里,一张纸可以是小船,可以是白云,甚至可以是头上的帽子。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

一次,我们上绘画课,韩博宇竟然将天上的云朵涂上了粉色和蓝色,其他小朋友的云朵都是白色的,只有他的不是。我走到他身边有点纳闷的问他:“韩博宇,你的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云朵有那么多的颜色呢?”他见我问他,边继续涂别的地方,边回答我说:“因为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棉花糖当然有很多种颜色啦!”我笑了笑,如果当时我很生气的质问他,或许结果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可能他会很伤心,以后都不敢做这么想象力丰富的事情了。孩子还在慢慢的长大,他们觉得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适时和他们沟通,爱他们,就去理解他们!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美丽的种子,他们活泼、可爱、调皮、单纯,我们需要用关心来播种。用沟通来浇灌,用理解来呵护。他们需要阳光,需要雨露,但他们是成长的,是独立的,请给孩子适宜的爱!

幼儿园教育随笔多篇(身为幼儿教师的我)


1身为幼儿教师的我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经七年多了,我教过不少孩子,这些孩子中有的很可爱,有的很内向,有的……。但也有的孩子很调皮。这不,今年我所教的班中,就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对这些孩子的表现我总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一天下来,来我这里告状的小朋友不胜枚举。其实,每个班里总是有那么几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少老师认为他们是故意的破坏,捣乱。然后,就把这些调皮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2调皮的孩子

我班的王德军小朋友是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给我找麻烦。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他总是争抢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物品;游戏活动的时侯,他总是抢别人的玩具,欺负别的小朋友,还经常给小朋友抓破手脸等;上活动课的时侯,他的小动作很多,不是撕小朋友的头发,就是撕小朋友的衣服等;吃饭的时候,他总是随便动其他小朋友的饭菜,欺负其他小朋友;户外活动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很听话,都按照老师说的玩转呼啦圈,只有他不转,东看看,西瞧瞧,好象有什么心事。我点了他的名字,但没过几分钟,他又调皮了。每天来我这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常常是我教育了他半天,他还是一副老样子,真是让人头疼。

3正确对待他

对于我班这个孩子我曾经和他的家长说了很多次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他妈妈告诉我们说:“德军就是太调皮了,在家里也是这样,没有办法啊。”从我和他家长几次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平时没有多少时间来管教孩子,平时都是他的爷爷奶奶带着他,我向他的爷爷奶奶说了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时,他爷爷奶奶只是笑笑,也没有怎么批评他。他的家长虽然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没有时间去管教,这样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孩子当然会有些反常的。于是我们针对他的一些表现,通过查阅资料,实施了以下对策,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4、巧用“小贴画”法

针对我班王德军小朋友的表现,我在班中运用小贴画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例如:“当我们排队滑滑梯时,他不争不抢了,就会得到一个小贴图;在区角活动时不和小朋友抢玩具了,就会得到一个小贴图;在上活动课的时候,哪个小朋友说的好,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他总是抢着回答问题,也不撕其他小朋友的衣服了,总之,一天下来,无论干什么事情,我都运用小贴图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他每次都很认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5、巧用赏识激励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王德军这个孩子也不例外。比如:他画画比较好,爱老师、好奇心强等。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现在都在玩转呼啦圈,他也很想转起来。每次我们户外玩转呼啦圈的时候,我看到他总是在那使劲的扭屁股,就是转不起来,急的都快掉眼泪了。我就以赏识的语气对他说:“王德军你真是个勇敢能干的好孩子,如果你以后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你就能把呼啦圈转起来的。他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我会听老师的话的。接着,就使劲地转起来,不一会,他就学会来转呼啦圈。

6、运用家园双通道

对于这些调皮的孩子,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可能和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分不开。我们通过家园双通道及时的和家长取的联系,把他家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地告诉他们,要求他们配合教育。家长不能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孩子。要多带他们到户外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安静的事情如:手工制作、画画、看图书、听故事、折纸等

弹性就在我们身边


在实施活动“有趣的弹性”时,本来要为每组孩子准备许多的弹性材料,如海棉、夹子、皮球、跳床的,孩子的操作也跟着这些材料转。今天我在实施这个活动的时候对活动的环节作了修改,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没有刻意去收集这些材料,而是这样去做了:首先,我让孩子在自己身上寻找弹性,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竟有这么多的弹性存在:毛衣、裤子、扎头发的牛皮筋、鞋帮、袜子、鞋底、裤腰等,竟然连我们的皮肤有弹性,孩子们都乐了。其次,我们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寻找弹性,孩子们发现了数不清的弹性存在,知只是大小有别:泡沫纸、塑料瓶、门的开关、电脑键盘、钢琴键盘、电视机按纽、录音机的按纽、夹子、松紧带、海绵、弹皮弓玩具、弹簧玩具、圆珠笔、辫子等,孩子们都兴奋了。再次,我们又走出活动室,到室外去寻找弹性,孩子们的思维都开阔了:皮球、打气筒、轮胎、蹦蹦床、沙发、乒乓球拍、羊角球、拉力器、布袋、弹力门,他们投入地寻找着弹性的存在,孩子们都惊呆了。最后,我请孩子们回家也寻找弹性,并且和父母一起制作弹性的玩具。他们又有了许多的发现:电饭锅的开关、遥控器的开关、微波炉的开门按纽、爸爸的拳击手套、手机的按纽等都存在着弹性的奥秘,值得孩子兴奋的是通过玩具的拆装,发现自己的许多玩具都是利用弹性的道理制作的,于是他们和父母一起利用弹性原理制作小玩具,如利用牛皮筋制作成弹皮弓、利用雪碧瓶的空气弹性制作成小火箭、利用铅丝的弹性制作成弓箭、利用弹簧制作成不倒翁等,孩子们都陶醉了。通过本次科学活动,我感觉到活动的准备是一个很讲究的环节,它对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老师要慎重对待。

幼儿教师随笔:真爱哺育童心


因为对孩子的爱,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一个机遇把我带到了这里。环境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对幼教工作的理解,那就是“真爱哺育童心”。何为“真爱”?我想当把每个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时,真爱会自然流露。

曾经,我也为孩子们的秩序杂乱而发怒过,为孩子们对知识掌握得不理想而责怪过,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哭泣过,为压力过大而动摇过……但我也从中学会了反思,学到了坚强,学会了付出。因为我相信“付出才能有收获”“付出一定会有收获”。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大的理想。

如何才能做到优秀?我无数次的思考过这个问题。首先,我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进步,并进行阶段性评价,在反思中提高自己,把最好的状态带给可爱的孩子们。其次,我学会了与孩子的交往。现代社会需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我们更应该成为他们的好伙伴。孩子是单纯的,但看到他们那一张张笑脸,听到他们叫那一声声“妈妈”时,我无比欣慰。因为我付出了爱,收获了笑脸,收获了孩子们甜甜的呼唤。第三,团结就是力量。在工作中,我们有困难共同解决,好的想法共同分享,老师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每个人都有优点,我永远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努力地完善自己。除了同事之间,老师和家长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当你取得家长的信任之后,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我会站在家长的立场去考虑每一个问题,并与其进行及时交流,努力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家园配合的更加默契。

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磨练了我,让我收获了许多,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扛着这份责任,送出更多欢乐。努力吧,我要一直努力。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