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被孩子们的感动从这时开始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会读懂。作为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来爱这些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读懂他们。
在一次集体活动后,我就开始了与孩子们闲聊。
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孩子们说:“喜欢。”
就连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都随声附和着,我听了心里很高兴,也很激动。
我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喜欢老师呢?”
各种各样的回答开始了,有的说:“因为老师很好。”有的说:“因为老师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欢你。”因为老师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分点心、分饭,就像妈妈一样,老师真好。”......
在听了孩子们的话以后,我的心里好欣慰、好感动。真正的真心付出换来孩子们的真心回报,只有坐在最前边的洋光不说话,我就知道洋光有话要说,因为每一次他都能语出惊人,每次提出问题时,他的回答都和别人都不一样,我也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因为老师很辛苦。”
我一听哈哈大笑,孩子们也因为他的回答与众不同和我一块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觉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们多么天真、可爱,从来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多么完美,多么神圣。只要你真心对待这些孩子们,他们就回真心的爱你,真心付出的爱换回孩子们无私的爱,我觉的这种爱太伟大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师的爱比爸爸妈妈的爱还要深,有的时候看着这些无知孩子的孩子,经常感到自己对他们的“严厉”而感到后悔,经过这次谈话,我相信我对孩子们的态度会改变的,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会收起以前的“严厉”,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无知的孩子,别无原因,因为孩子爱老师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爱只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才能体会得到,我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这种纯洁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将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孩子在充满爱的阳光里健康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现在的家长老师们真忙,忙着怎么去剥削孩子的各种自主权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试着反思,自己是否也是剥削者的一员?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思考着,为人师表,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最重要的是什么?
转眼间自己从事幼教行业也有6年之久,六年间其实不乏外界的诸多诱惑,但凭着对幼教工作的热忱我依然坚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志向,什么人类的工程师,哺育下一代等等。太过沉重的东西,恐怕也担不起。其实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不舍还真是因为我那群可爱的小精灵:
喜欢每天清晨看见他们爱笑的眼睛;
喜欢他们每天围着我问关于十万个为什么,尽管有时候我也会被问得无言以对。(例如“老师,既然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我什时候能回去看看呢。”)
喜欢在暖暖的阳光下,孩子们有的趴在我的肩上,有的靠在我在腿上,听我讲着神奇故事。耳边还时传来小小的嘀咕声“哼,小气!你昨天挨着老师来着,今天该我了吧!”,“我才不呢,谁让你慢的。”!
看着他们气鼓鼓的表情,我每次都会弄得哭笑不得,其实心里是满满的幸福。于是我决定要给孩子们同样的幸福。
第一座空房子,里面只有音符。
很喜欢舞蹈,当然孩子们也很喜欢,常常带着我的精灵们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翩翩起舞。不同的音乐会融入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舞步也会谱写出不同的情感乐章。孩子们根据音乐的的不同情感,任意舞蹈,而我就负责记录他们独特舞步。
有时候会让孩子们听一些轻音乐,让孩子用最舒服的姿势去聆听,他可以趴在桌子上,他也可以拖着小下巴,甚至“横七竖八”。我会给他们听很多民族特色音乐,例如中国的梁祝,爱尔兰的庆祝舞曲……我会发动身边所有的人去收集关于这些音乐的插图,背景等,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表现给他们看,于是我们便有了第一本乐曲舞蹈集。
第二座空房子,里面装的是四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美好的四季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春天我们会大手拉小手去寻找春的气息,体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
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结伴而行忙忙碌的小蚂蚁,周围花草树木的变化,哪些先开花后长叶,哪些先长叶后开花,我们会用手中画笔记录着一切新奇的变化。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美丽多彩的夏,我们会一遍遍讲着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我们会观察蚕宝宝一生的浮华,体验破茧成蝶后的成功与欣喜。秋风乍起,那一片片红叶宛如蝴蝶飘落而至,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会把枫叶如视珍宝捡起,做成各种漂亮的图案,为秋天也增添了几许不一样的色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此美丽的场景我怎能让我的孩子们错过,会静静的带着孩子们在雪中漫步,讲着关于雪的形成,白雪公主的童话,我们会堆雪人,打雪仗,再做些美丽的冰灯,为本就纯洁的冬,再做些剔透的装点。生于自然,还与自然,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第三座空房子,里面只有四个字———信任与包容。
相信孩子们,他们都是些有魔法的小精灵。只要你适度的放手,他们就会给你创造无数的奇迹。
他们会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非常整齐;他们会共同探讨每次活动的问题,用你最出乎意料的方法解决。户外活动,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器械进行游戏,并学着反复实验,达到他们心中最完美的效果。班级,我们这个共同的家,交给我们的孩子们,也决会对没有问题。他们会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班级装扮成梦一样的世界……
而第四座空房子,我自私的留给了自己。
留给自己一些思考的空间,也会不断的用知识充实自己,做孩子成长最好的桥梁。还有一些就是回忆,是的总有那么一天,孩子们会离我远去我。习惯了身边的张张笑脸,洋溢着天真与期盼。习惯了每天筋疲力尽时的掌心传来的阵阵温暖。尽管表面显得云淡风轻,心理确知是雪中炭火,暖人心脾。
我可爱的精灵们,有了你们我的生命才有了意义。我可爱的精灵们,你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正捧着散发着橘香的回忆入睡了呢。梦里是否也有只属于我们的天堂。也许有一天回忆的味道会变淡,那是因为橘香已在心底。
爱他们,就要赋予孩子们无限的权利,所以我只是为他们搭建了几所小房子。但我一直都知道,小小的房子是无限的爱!
小冉今年3岁半,平常比较胆小。
今天轮滑课,学习踏步前行。穿好装备的小冉站在原地,却丝毫不敢前行。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自如的滑行,心里很是着急,不由得两行泪珠滑落面颊。
燕子老师看到了委屈的小冉,来到她的身边鼓励帮助如何迈出第一步,小冉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挪动着左脚往前,但是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来。
在一旁协助其他小朋友的轮滑老师也来过来帮助小冉,告诉小冉说双手扶膝盖,屁股往后身体前倾。集中注意力缓慢的抬起右脚,小冉听了轮滑老师的讲解,深吸了一口气跟着要求照做了起来,哇!真的!脚竟然离地了呢!燕子老师在一旁给小冉加油鼓励着,可能是用力过猛了,刚抬起了一只脚身体就左右晃了起来,吓得小冉再也不敢尝试了,憋得小脸蛋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
尽管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一直在旁边鼓励着小冉,但是由于刚才的尝试让胆小的她更加不敢前进了。这时候多多滑了过来,询问小冉怎么了?小冉嘟嘟自己的小嘴没有回答。
多多安慰她说你不要着急,慢慢来,你看我也是慢慢才滑好的。小冉听着多多的话语,竟然伤心的又哭了起来。
多多看着泪眼汪汪的小冉,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燕子在旁边看着被小朋友们纯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感动了,露出欣喜的笑容。
最后多多拉着小冉慢慢的往前滑动了起来,小冉在多多的帮助下慢慢的也大胆了起来,松开了多多的手,滑到了小伙伴的中间,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表情。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和尝试却不及多多的一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其实小冉缺失的不是有关轮滑的技巧,而是来自心理的恐惧。当然也不可否认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的功劳,只是孩子更懂孩子,来自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安慰会让他们减少焦虑感,增加安全感。
在蒙台梭利的混龄班里,大孩子往往成为“老师”保护者、示范者,小孩子则成为“学生”学习者,欣赏者,在彼此的相互沟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合作中,形成一种自然的“心智渗透”。
在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之间有一种沟通与和谐的状况,这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很难见到的。年长儿童对于年幼儿童的需要以及要接受帮助的程度都比成人还要敏感。他们的互助行为与成人的做法不同。他们会尊重对方的努力,只在对方需要时才给予帮助。这一点非常具有启迪作用,所以有时候当成人对孩子的帮助达不到理想中效果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出马,因为孩子才是孩子做好的老师!
教育随笔:奖与罚要并存
最近,我们班的孩子情绪都特别的高昂,每天,中午午睡的时候睡不着,游戏的时候,总是大声的嚷嚷,吵来吵去,甚至有的都到了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向的地步,每天都有小朋友流着眼泪跑到老师这里来告状,这个被踢到了,那个被碰到。很让人头疼,每次事后,都会说说孩子,但是基本上都是当时记住了,知道了,可是,一转身,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后来,找到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其他的小朋友,老师劝说还不听,他们说是反正老师就只是说说我们,没什么事的,这下,总算明白了,看来是自己处理事情的力度还不狗,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孩子才会记不住,才会反反复复的发生此类的事情。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以后,总不能再任由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于是,开展了一次活动,专门讨论如何对待这些中午打扰别人睡觉,游戏活动时总是欺负小朋友的现象,孩子们都很积极,有的说把他们送走,有的说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有的说……。经过大家的讨论和最后的商量,最终做了如下决定:以后每天下午的区角游戏,老师会先请中午休息的好,没有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的同学去选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区,中午不睡觉的就只能最后去了,在游戏的时候,如果有欺负别人的,那么,就请这个小朋友向别人道歉,并休息五分钟不能再游戏进行自我反思。
制度制定好了,下面就是执行了,在一开始,孩子们也不是那么在意,之前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可是,每次发生以后,我都会积极的按照我们的协商的制度进行执行,慢慢的孩子们都知道了,制度是要执行的,就这样,孩子们渐渐的都明白了,大家也都想要奖励,而不是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的表现进步了很多,来告状的人也越来越少,对孩子,不能一味的奖励,也不能一味的惩罚,奖与罚要一起用才有效果。
教育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随着我的琴声搬着小椅子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辰阳依然低着头。我叫了声;“辰阳,到王老师这里来好吗?”辰阳怯生生地走到我的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王老师,我再也不叫了。”看到辰阳害怕的样子,我赶紧把他揽在怀里笑着说:“你想到哪儿去了,老师是想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这时,在一旁的萌萌再也按耐不住了,大声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听到郭老师经常叫你建敏”。辰阳接着说:“我经常看见你和郭老师手拉着手在一起,非常的开心,我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她总是叫你建敏,我叫你建敏也是你的好朋友,是不是?”“是!当然是!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我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平时为什么不叫他们的名字呢?”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辰阳眨着眼睛说:“因为、因为他们是大人,对不对?”“对,因为他们是大人,他们会交给我们很多的本领,而且每天都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他们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你们说,对不对?”辰阳略有所思的说:“我明白了,那我以后就叫你,建敏老师,好吗?我高兴地说:“好的。”.孩子们一听大声的叫了起来:“建敏老师”。我欣然答应了,孩子们快乐的拍起了手。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细心的观察幼儿,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够走进孩子心中,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做什么。我们经常说老师是你们的朋友,我要反思自己真正做到了吗?孩子们时时刻刻想亲近老师,作为老师不要忽视他们的热情,要更多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敞开心扉去亲近他们吧!
孩子们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孩子,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生活游戏,我们一起分担忧愁,一起分享快乐,建敏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好最好的朋友。”
教育随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孩子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小朋友都听音乐自发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当音乐再次想起的时候都高兴的在各活动区玩,只见何东林小朋友在图书区转悠了一圈,把书架上的图书随便翻了一通又放下。接着又独自跑到建构区做恶作剧,他把小朋友垒好的城堡一把推倒。苟熙喆小朋友喊道:“你走开,你不是建构区的,你不是我们这个区的……”于是他又跑到了美工区,只见他东瞅瞅,西看看,不时地在这几个区域间乱窜。我问他:“东林,为什么不去自己喜欢的区角玩呢?”他说:“不愿意玩。”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愿意玩呢?”他却说:“老师小朋友们不愿意和我玩,我想一个人玩玩具。”在之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孩子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小王子,恃宠若娇,做事一意孤行,由着性子来。这时如果硬把她推到活动区,不但适得其反,似乎也违反了尊重幼儿意愿的原则,我该怎么办呢?我决定在不违反《活动区规则》的情况下,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使何东林以大家能接受的理由进入到别人活动的区域,这样既能有效的保护幼儿的游戏热情,又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大家来想办法帮助他,于是我问建构区的小朋友:“何东林房子搭建的很高很坚固,他想给小朋友搭建一个更高更漂亮的城堡,并保证不捣乱了,你们谁愿意和他一块玩呀?”“来我们这儿玩吧”“来我们这儿玩吧”......别的小朋友争先恐后的邀请他。这个时候我称热打铁地问东林:“小朋友都想请你当小老师呢,你去帮帮他们,搭建一个既漂亮又坚固的高楼,老师要给这栋高楼拍照留念,好吗?”最后他非常乐意的加入到“建构区”去玩了。
我觉得老师要心中有孩子,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剖析幼儿的心理,从正面引导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心中眼中都有孩子,多为孩子着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早上升旗仪式还没有开始,站在队伍后面的几个小朋友开始争吵起来,xx小朋友哭着向我诉苦:“老师,他们都不愿意和我做好朋友,也不愿意和我站在一起。”说着自己更伤心地哭了。周围的小朋友也都起哄说:“对,我们不愿意和他做好朋友。”升旗仪式眼看就要开始了,我安抚着xx说:“老师知道你很难过,我们先把升旗仪式结束再回到教室和大家讨论你的事情。”他点点头。
回到教室大家都坐好后,我把刚才的事情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请他们来“评评理”。我想孩子们会帮着xx小朋友一起批评另外的几位孩子,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把矛头全都指向了xx,一位小女孩说:“我也不想和xx做好朋友。”接着大家都说一样的话,我纳闷了:“为什么呢?”一个小男孩说:“上次xx非要和我抢椅子,所以我不想和他在一起玩。”另一个小男孩接着说:“有一次xx站队的时候非要挤我,我也不想和他做好朋友。”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类似的原因一个接一个。再看看xx小朋友他渐渐把自己的头低下来,我转过身问xx:“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你一起玩吗?”他小声地说:“因为我总是欺负他们。”
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中xx小朋友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总事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争抢物品等等。
2.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形成唯我独尊心的性格。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这些不良行为。
这个周是我们开学第四个周了,我们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孩子们也在慢慢适应新的学期生活,我们在这四个周里又新建设了区角,孩子们玩的很有兴趣,户外活动我们也新划分了区域,每天都是不同的区域户外,今天我们下午户外活动结束了回来生活活动,再刷杯子的时候,明泽特别兴奋,一边唱着歌一遍卖力的刷杯子,常德市网上以前很火的《我的滑板鞋》,最主要的是他把歌词给改编了,原来的歌词是摩擦摩擦,我的滑板鞋,他给改成洗刷刷,洗刷刷,我的杯子时尚时尚最时尚,我们老师在外面观察孩子生活活动的时候不经意听到了,这给我们笑得,直夸他很有才华啊,他自己还在那特别开心的唱着。明泽这孩子比较活跃,很爱讲话,也很机灵的,但是当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改编也是很惊讶,我们之前都不知道这孩子还有这样的才能,厉害了。
还有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但是有时候纪律不太好,有小朋友总是爱说些和课没有关系的话,典型的孩子有那么几个,但是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小朋友又因为一件小事闹起来了,特别吵,这时一向最爱说话的启皓居然大声地说还在上课呢,你们不要说话,老师这么累,你们还在吵。这还怎么上课啊!我一听整个人都惊呆了,从没有想过他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一般平常都是他带头和小朋友闹得,今天这是怎么了,我都不太敢相信,然后我就特别高兴的表扬他,真的让我非常意想不到。
这是大班下半年了,还有几个月他们就要毕业了,我希望在这几个月能让他们快乐的度过,也不想给他们压力,但是也必须要学习,毕竟小学的可是很快的,有的孩子我怕他们跟不上小学的节奏,所以这几个周我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加强他们认识数字、写数字,所以晚上会布置给家长,让家长们协助一起帮助孩子们认识数字,多学学数学,我特别担心有几个小男孩回家就是玩,什么也不想干的,就每天问他们你回家学了吗,他的家长每天早上也会和我说他们在家里的情况,有一次铠溯的妈妈来说这孩子昨晚上居然让我帮他复习写数字和数的分解,还说是老师让复习的,要检查,老师每天都问我,我也得赶紧学了,我听了后很感动,因为铠溯是不太爱学习的孩子,以前布置的任务他没有记着的时候,不是忘了,就是不想做,让我们很头疼,这次居然主动要求复习,我也是很震惊的,对于这样好的现象我们自然是要积极奖励的,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这样才能让他们记住要多做这样好的事情。
这才四个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和孩子们最后的相处,他们还会有很多让人惊呆的时候,所以要多观察他们,这样才不会错过他们奇妙的瞬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