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区域活动能给予幼儿畅所欲言的机会,体现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和体现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
我们利用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与方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和每一次提问。
例如:班级中的快餐店,是一个系统的可以供孩子进行自由选择餐点的用餐环境。王玉璐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看见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她,竟然选择在快餐店里做“点餐员”,而且还不时把商品摆弄整齐,主动告诉用餐人食物的价格。觉得非常惊喜,我走了走过去轻轻问她:“你好!汉堡多少钱?”只见她红着一张笑脸,扭捏地搓着衣角,我接着说:“这汉堡是什么口味的?”她捂着嘴笑得更厉害了说:“是麻辣的。”“那我买一个,多钱?”“十块钱。”“我只有九块钱,行不行?”她笑着摇摇头,我说:“那我明天再来买吧,钱没带够!”在活动评价的时候我特别表扬了她。
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也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和提问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主动提问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教育随笔:让宝贝们在故事王国里畅游
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宝贝们也从原来的小班升入了大班。本学期我班新增加了三个可爱的小宝贝,为了让这群加入大二班的新成员能尽早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给宝贝们讲他们喜欢听的故事,我用故事带领宝贝们进入五彩的世界,让宝贝们在故事王国里畅游,使他们喜欢和我做朋友、喜欢和我们共同的游戏、喜欢上我们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宝贝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宝贝多听故事,儿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在宝贝的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将对宝贝的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贝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一部分孩子还能大胆举手讲话,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故事中可针对班级所出现的不好的现象,现编现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可行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行的,效果不错。
在班级,宝贝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也都喜欢上了讲故事,他们餐后、利用课间休息时,三五成群的表演着他们自编自导的小故事。
虽然开学不久,但宝贝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分享及自编故事的能力,通过这个活动宝贝们也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且语言表达能力进步了,普通话也说得更加标准了,我知道孩子们是愿意和我一起徜游在故事的乐园,共同分享我们的快乐。
其实和宝贝们相处时,我们喜他们所喜,爱他们所爱,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孩子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学期,幼儿比原来活跃了许多,班级活动空间也大,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菲菲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高林菲,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虽然刚来一个月,但是适应能力很快,没几天就和班里的孩子混熟了,礼貌也非常的好,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菲菲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在我观察了菲菲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菲菲爱打人,而是她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菲菲在建筑去玩搭积木,她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梓璇正巧坐在菲菲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菲菲的搭建,于是菲菲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璇璇哭着向我告状说菲菲打她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菲菲叫了过来,对她说:“菲菲,你为什么打她啊?”菲菲说:“我没打她,她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她:“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菲菲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她,还能怎么告诉她啊?”菲菲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菲菲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她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菲菲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问题也随着增多,更多的是源于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姓名:**,男
幼儿基本状况:喜欢打小朋友
观察日期:**年**月**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互相打着玩。
**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玩,但是她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说**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观察实录:
在我观察了**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他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排队时**排在第一个的,他很高兴,而这时别的小朋友站到了他的前面,于是**就推了别人一把,结果手重了,那个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说**推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叫了过来,对她说:“你为什么推别的小朋友啊?”他说:“我没推他,他每次排队就跑到我前面来了。”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别人,还能怎样告诉她啊?”**沉默了一会,对我说:“我先来,你后来,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面站”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别人说,人家就不会给告你状了呀!”**点了点头。
主要措施:**是个聪明的小男孩,老师说的都会听,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够打小朋友,能够过来告诉老师,教师必须要发现幼儿的问题。
星期一的早上,微微走进教室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微微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那天早上她顶着头卷发羞涩的走进了教室,两个眼睛圆溜溜的,穿着碎花的裙子,一双黑色带有蝴蝶结的小皮鞋,就像韩剧里面的小孩一样。教室里的幼儿们微微的新发型,有些幼儿笑嘻嘻的,有些幼儿跑过来问我,老师微微的是假头发吗?还有的幼儿之间跑过去摸摸微微的头发。过了两天微微的好朋友李小朋友头上面带了两个弯弯的假发,她奶奶跟我们说李小朋友看到微微卷了头发,回家也一定要弄一个卷头发,没办法只好给她买个假发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例外。她们也有追求美的权利。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本身就处于好模仿的阶段,对自己和他人的外表有自己的见解。就像常常听到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穿什么衣服都要自己搭配的,这个不要穿,那个不要穿的。孩子之间也是有攀比、好表现的。如果,过分的攀比很好表现这就要求家长的正确引导了。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过分打扮自己。对孩子提出的非分要求,做家长的不能一味迁就,应当制止。家长在给孩子打扮时,要尽可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体现孩子的自然美与健康美。应教育孩子不挑拣衣服,好次新旧一样穿,从小养成衣着整洁、朴素,不随便弄脏衣服的好习惯。
涵涵是我们班新来的小朋友,他的脾气很大,经常动手打人,别人一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也会不假思索地给人一拳,有时还会把小朋友推到地上。每天都有孩子来告他的状,小朋友们也表示不喜欢他,而我却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他总是在批评他之前就会抢先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保证以后不打小朋友了。”看着他眼里含着泪、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也不忍心多说批评的话。但过了没一会儿,又会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面对他一次次的承诺无果,我对他也逐渐失去信心了。
但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这次谈话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别的小朋友都在讲自己喜欢的汽车,飞机,洋娃娃等玩具,而他呢,正在下面捧着一本《恐龙的世界》全神贯注地看着,于是我就让他将书里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他很高兴的答应了,而且很认真地讲了起来,看着他津津有味地讲着关于恐龙的故事,没想到他也有这么安静,这么专注的时候,我竟无法把眼前的他和整天打人的那个孩子联系在一起。我猛的一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吗?让他当老师,给小朋友讲,等他讲完了我鼓励表扬了他,并说“如果张子涵不打人了,你将会是一个更棒的小朋友”,一天下来,他已有了一些进步,我相信时间一长,他的进步也会更大。
在我们班像涵涵这么活泼调皮的孩子有好几个,他们的调皮自然是自己变成了被批评的对象。有时我对他们几乎失去了信心,但现在涵涵的进步使我看到了希望。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学会表扬和赞美,发现他们的长处加以表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着刘子禾被吓红了的小脸,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对他说:“下次别让老师担心了好吗?”他点点头,事后我才知道,原来刘子禾帮别人解扣子,一不小心脚踩滑了,所以才会出现刚才的那一幕。
一场事故避免了,耳边又响起了孩子们一声声的“小报告”声,老师,夏振轩又打人了,李金浩把纸扔到了地上。
我突然觉得,这一个个的“小报告”,不正为我提供了教育素材吗?借这次李冠硕的小报告,更是让我避免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怎么能说他们是“多嘴多舌的小八哥呢”这分明是小朋友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体现呢? 作者:杨晓丹
让孩子带着快乐回家
幼儿离园前的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是孩子们情绪很不稳定、也是最难管理的时候。又到了孩子们离园的时候了,我先让孩子们想一想,今天谁表现最棒,谁进步了,然后说一说自己想夸谁?夸她什么?过了一会,刘映含说:“我想夸一夸张兴艳”,因为他今天画的画很棒,孩子们一边拍着手一边说,“张兴艳你真棒”!李泽阳说:我要夸夸李津豪,因为他今天吃饭进步了。被夸的孩子有的咧开小嘴笑着,有的羞涩的低下头,看得出他们都非常高兴。
看到离园时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孩子们带着快乐回家,这些赞美和欢乐仅会使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还能使他们慢慢调整自我的评价,特别是那些能力相对弱的孩子们和那些特别调皮的孩子,不被同伴认可的幼儿。赞美能使孩子们用一种积极态度去学习、去交往、去生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主动积极的向着目标去努力,这样,他们会变得更不乐观、更自信。 作者:杨晓丹
承昊小朋友今年已经3周岁了,身为邻居的我,不得不说,他从小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可是,自从上幼儿园,我改变了自己以前对他的“评价”,他的表现令我吃惊。
承昊很少说话,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任何引诱、教唆,他从不配合,更不用说主动跟别人打过招呼了,他的交往能力极差,这与我平时对他的严厉要求是分不开的。
初入园,他只是呆呆坐着不肯同小朋友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打闹,他只是笑一下。可是,时间不长,在老师们的“纵容”下,孩子有了很大变化,他非常愿意去幼儿园,每天第一个到班级,自己一个人默默坐在教室等小朋友,不让我陪他,不知孩子想些什么,是乖?是听话?我感到一筹莫展。
自从幼儿园组织开展亲子工程学习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针对孩子的情况,在生活中改变过去的教养方式,以“放手式”教育代替“包办式”教育,让胆小、怕事的他逐渐增强自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别注重了对他的观察。
有一天户外活动时,老师抱着一捆呼啦圈故意往地上一放,(每次都是排好队拿的)“小朋友们,自己来拿一个喜欢的玩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拥在一块儿去抢圈,由于承昊离得比较远,当他跑过去时,呼啦圈已被其他孩子围的“水泄不通”了,我发现他低下头,一边用手左掰右掰,一边使劲往里钻,挤进去了,还挑来挑去,挑了个红色的拿了出来,(他平时最喜欢红色的东西)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看到孩子那高兴的劲儿,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