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淘气的小音符》

06-05

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对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影响巨大。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增强小朋友的自律性,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你知道哪些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淘气的小音符》”,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有一种能力却是与之相反的,这就是音乐能力,年龄越大,学习音乐的能力就越低。在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堂里总会出现同一个单调乏味的模式: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定不变的教室、固定不变的教与学……如今,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虽然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但还会因为地方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理解不同而存在教育误区问题,有的还要迎合家长小学化的要求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导致孩子全面发展产生极端化等。而音乐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一门课程,也是孩子们最具童真与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我给孩子们上得最轻松最开心的课程。

我希望通过老师亲和活跃的教学体态和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改变我们曾经沉闷单调的音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理念和形式,带来更多的欢笑与放松!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

2、 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

3、 发展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乐感,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遐想。

5、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重点难点

会唱并掌握节奏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展示七个音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CD:《淘气的小音符》《身体音阶》

2、延伸活动:

(1)、水和水杯

(2)、小棍条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围圈坐好,老师扮演可爱的角色唱歌进场:“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

2、播放音乐《身体音阶》并随着音乐做律动让小朋友提前熟悉。

3、音乐游戏:(1)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节奏儿歌:“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2)“听说我们的小音符正在和小猫咪玩游戏,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吧!”

(3)播放音乐《淘气的小音符》,唱词部分老师带小朋友们拍手感受音乐,音乐旋律出现不同的时,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原蹲一蹲)来感受mi 的音;音乐旋律出现sol时,引导孩子用另一个肢体动作(如插腰跳一跳)来感受sol音等。但sol 的动作一定要比mi高,主要是让孩子直观地通过不同的动作来感知音符的音高。

4、肢体游戏:

(1)老师引导孩子想一想,淘气的小音符们总是变成不同的样子,让小猫咪找不到,请你也来和小猫咪玩这个游戏吧。

(2)老师数1 2 3,变变变,请孩子自由摆一个动作,老师选几个代表性动作的孩子来说一说,分别变的是什么音符。

5、活动结束:老师请模仿小猫咪走路,轻轻地走回座位坐好。

延伸活动:

(1)用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创编不同的儿歌并用肢体表演出来;

(2)用同一种水杯装着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敲击使其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教学反思

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状况,发现艺术教育举步艰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地方上人文素质忽视了美育教育。

我园现有9个教学班,作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内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上此课程孩子感兴趣的浓度还算比较高,对音乐也比较敏感,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够,使得很多孩子有些难以溶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少系统地组织音乐活动,对音乐艺术教育缺少研究,几无心得。所以我们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教学:

1、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利用本土化资源,不断创新孩子感兴趣并轻松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加强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加强音乐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让音乐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音乐游戏淘气的小音符


音乐游戏淘气的小音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淘气的小音符教案吧。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有一种能力却是与之相反的,这就是音乐能力,年龄越大,学习音乐的能力就越低。在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堂里总会出现同一个单调乏味的模式: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定不变的教室、固定不变的教与学……如今,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虽然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但还会因为地方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理解不同而存在教育误区问题,有的还要迎合家长小学化的要求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导致孩子全面发展产生极端化等。而音乐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一门课程,也是孩子们最具童真与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我给孩子们上得最轻松最开心的课程。

我希望通过老师亲和活跃的教学体态和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改变我们曾经沉闷单调的音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理念和形式,带来更多的欢笑与放松!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

2、 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

3、 发展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乐感,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遐想。

5、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重点难点

会唱并掌握节奏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展示七个音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CD:《淘气的小音符》《身体音阶》

2、延伸活动:

(1)、水和水杯

(2)、小棍条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围圈坐好,老师扮演可爱的角色唱歌进场:“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

2、播放音乐《身体音阶》并随着音乐做律动让小朋友提前熟悉。

3、音乐游戏:(1)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节奏儿歌:“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2)“听说我们的小音符正在和小猫咪玩游戏,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吧!”

(3)播放音乐《淘气的小音符》,唱词部分老师带小朋友们拍手感受音乐,音乐旋律出现不同的时,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原蹲一蹲)来感受mi 的音;音乐旋律出现sol时,引导孩子用另一个肢体动作(如插腰跳一跳)来感受sol音等。但sol 的动作一定要比mi高,主要是让孩子直观地通过不同的动作来感知音符的音高。

4、肢体游戏:

(1)老师引导孩子想一想,淘气的小音符们总是变成不同的样子,让小猫咪找不到,请你也来和小猫咪玩这个游戏吧。

(2)老师数1 2 3,变变变,请孩子自由摆一个动作,老师选几个代表性动作的孩子来说一说,分别变的是什么音符。

5、活动结束:老师请模仿小猫咪走路,轻轻地走回座位坐好。

延伸活动:

(1)用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创编不同的儿歌并用肢体表演出来;

(2)用同一种水杯装着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敲击使其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教学反思

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状况,发现艺术教育举步艰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地方上人文素质忽视了美育教育。

我园现有9个教学班,作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内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上此课程孩子感兴趣的浓度还算比较高,对音乐也比较敏感,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够,使得很多孩子有些难以溶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少系统地组织音乐活动,对音乐艺术教育缺少研究,几无心得。所以我们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教学:

1、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利用本土化资源,不断创新孩子感兴趣并轻松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加强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加强音乐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让音乐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2020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淘气的小音符》


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有一种能力却是与之相反的,这就是音乐能力,年龄越大,学习音乐的能力就越低。在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堂里总会出现同一个单调乏味的模式: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定不变的教室、固定不变的教与学……如今,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虽然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但还会因为地方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理解不同而存在教育误区问题,有的还要迎合家长小学化的要求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导致孩子全面发展产生极端化等。而音乐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一门课程,也是孩子们最具童真与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我给孩子们上得最轻松最开心的课程。

我希望通过老师亲和活跃的教学体态和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改变我们曾经沉闷单调的音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理念和形式,带来更多的欢笑与放松!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

2、 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

3、 发展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乐感,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遐想。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会唱并掌握节奏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展示七个音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CD:《淘气的小音符》《身体音阶》

2、延伸活动:

(1)、水和水杯

(2)、小棍条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围圈坐好,老师扮演可爱的角色唱歌进场:“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

2、播放音乐《身体音阶》并随着音乐做律动让小朋友提前熟悉。

3、音乐游戏:(1)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节奏儿歌:“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2)“听说我们的小音符正在和小猫咪玩游戏,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吧!”

(3)播放音乐《淘气的小音符》,唱词部分老师带小朋友们拍手感受音乐,音乐旋律出现不同的时,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原蹲一蹲)来感受mi 的音;音乐旋律出现sol时,引导孩子用另一个肢体动作(如插腰跳一跳)来感受sol音等。但sol 的动作一定要比mi高,主要是让孩子直观地通过不同的动作来感知音符的音高。

4、肢体游戏:

(1)老师引导孩子想一想,淘气的小音符们总是变成不同的样子,让小猫咪找不到,请你也来和小猫咪玩这个游戏吧。

(2)老师数1 2 3,变变变,请孩子自由摆一个动作,老师选几个代表性动作的孩子来说一说,分别变的是什么音符。

5、活动结束:老师请模仿小猫咪走路,轻轻地走回座位坐好。

延伸活动:

(1)用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创编不同的儿歌并用肢体表演出来;

(2)用同一种水杯装着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敲击使其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教学反思

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状况,发现艺术教育举步艰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地方上人文素质忽视了美育教育。

我园现有9个教学班,作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内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上此课程孩子感兴趣的浓度还算比较高,对音乐也比较敏感,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够,使得很多孩子有些难以溶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少系统地组织音乐活动,对音乐艺术教育缺少研究,几无心得。所以我们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教学:

1、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利用本土化资源,不断创新孩子感兴趣并轻松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加强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加强音乐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让音乐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音乐游戏活动教案:淘气的小音符教案


音乐游戏活动淘气的小音符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淘气的小音符教案吧。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有一种能力却是与之相反的,这就是音乐能力,年龄越大,学习音乐的能力就越低。在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堂里总会出现同一个单调乏味的模式: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定不变的教室、固定不变的教与学……如今,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虽然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但还会因为地方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理解不同而存在教育误区问题,有的还要迎合家长小学化的要求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导致孩子全面发展产生极端化等。而音乐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一门课程,也是孩子们最具童真与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我给孩子们上得最轻松最开心的课程。

我希望通过老师亲和活跃的教学体态和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改变我们曾经沉闷单调的音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理念和形式,带来更多的欢笑与放松!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

2、 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

3、 发展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乐感,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遐想。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会唱并掌握节奏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展示七个音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CD:《淘气的小音符》《身体音阶》

2、延伸活动:

(1)、水和水杯

(2)、小棍条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围圈坐好,老师扮演可爱的角色唱歌进场:“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

2、播放音乐《身体音阶》并随着音乐做律动让小朋友提前熟悉。

3、音乐游戏:(1)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节奏儿歌:“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2)“听说我们的小音符正在和小猫咪玩游戏,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吧!”

(3)播放音乐《淘气的小音符》,唱词部分老师带小朋友们拍手感受音乐,音乐旋律出现不同的时,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原蹲一蹲)来感受mi 的音;音乐旋律出现sol时,引导孩子用另一个肢体动作(如插腰跳一跳)来感受sol音等。但sol 的动作一定要比mi高,主要是让孩子直观地通过不同的动作来感知音符的音高。

4、肢体游戏:

(1)老师引导孩子想一想,淘气的小音符们总是变成不同的样子,让小猫咪找不到,请你也来和小猫咪玩这个游戏吧。

(2)老师数1 2 3,变变变,请孩子自由摆一个动作,老师选几个代表性动作的孩子来说一说,分别变的是什么音符。

5、活动结束:老师请模仿小猫咪走路,轻轻地走回座位坐好。

延伸活动:

(1)用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创编不同的儿歌并用肢体表演出来;

(2)用同一种水杯装着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敲击使其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教学反思

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状况,发现艺术教育举步艰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地方上人文素质忽视了美育教育。

我园现有9个教学班,作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内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上此课程孩子感兴趣的浓度还算比较高,对音乐也比较敏感,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够,使得很多孩子有些难以溶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少系统地组织音乐活动,对音乐艺术教育缺少研究,几无心得。所以我们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教学:

1、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利用本土化资源,不断创新孩子感兴趣并轻松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加强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加强音乐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让音乐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注意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选择了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与音乐,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及愉悦地进行音乐游戏是我这个活动的总体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和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

3、技能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大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学玩音乐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色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大胆的尝试表现,更进一步感受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开心,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元宵灯会》


活动目标

1、 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 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 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 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 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肢体造型和乐器感应重音。孩子们基本上达成我的预定目标,课堂氛围很活跃,孩子们积极表现,意犹未尽。

为了让孩子们准确的感应重音,在第一环节,我让孩子听着鼓声踏着有序步伐前进,遇到重音时孩子任意做出造型,老师的敲鼓声要有轻重之分,这样孩子才能准确感应重音。

孩子通过身体律动和乐器来感应重音,我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探索感应重音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即兴表演,这一点孩子做得很好,当孩子两人合作通过摆花灯造型来感应重音的环节,孩子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这是老师应该要求孩子按老师的指定方向,跟随音乐的拍子前进,重音时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总的来说,孩子的课堂氛围很活跃,积极参与游戏,教师要注意的就是每次听音乐之前,老师都要提出要求,语言简单明了。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卷炮仗》


活动目标:

1、复习基本舞步,并会合拍的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发出信号,不提前,不落后的发出:“嘭”、“啪”声。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会基本舞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看两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时候会放炮仗?过年,开店,结婚等。炮仗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听教师范唱,说出所唱歌曲内容。

(2)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熟悉歌词和旋律。

三、练习螺旋形走。

(1)从炮仗顶部往下观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圆怎么变螺旋形?(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要把你们变成一个大炮仗,圆点代表小朋友,那我们首先要围成一个什么形状?(圆形)那么圆形怎么变成螺旋形呢?第一个人带头向中心绕圈,后面一个接一个,(课件演示动画变)

(2)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形,首尾不连接,教师边唱歌边拉着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儿学习在教师点炮仗后及时的发出反应。“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变成了小纸屑轻轻飘落,回到原来的位置。

四、学(复)习游戏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说出教师的动作中,哪些舞步已会跳,哪些不会跳。

(3)复习已会跳的舞步,重复练习有困难的舞步。

五、玩音乐游戏。

集体,分组

师:商量好了吗?你们谁是带头人,谁来放炮仗,看那一组唱的准、走得齐,卷的好,炸得响,飞得美。

活动延伸: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

活动反思: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在这个活动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传纸杯》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我们班幼儿对游戏兴趣较浓,为了使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拍节奏再配合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培养孩子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课。

活动目标

1、探究纸杯的声音以及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几种纸杯游戏的玩法。

难点:游戏规则的掌握。

活动准备

1、准备进教室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2、 歌曲《娃哈哈》录音、录音机

3、纸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边做动作边进教室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一个纸杯提问:这是什么?能用来干什么呢?

2、你知道它能怎样发出声音吗?

3、教师小结:它的用处很大,它还可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呢。

二、新授

1、放录音《哇哈哈》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打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2、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传纸杯》

3、把全班幼儿分成五组,每组8人

4、用“闯三关”的方式来玩游戏,由易到难

第一关规则:一拍一动,

第一拍双手端起纸杯,

第二拍从右手边传给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练习)

第二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 拍传纸杯(教师带幼儿练习)

第三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 双手交替拍纸杯的底部,

第五、六拍在拍手,

第七、八拍传纸杯

(重点练习这一关,指导幼儿熟悉玩法)

三、结束部分

集体最后用第三关的方式练习传纸杯的游戏(巩固练习)

四、活动延伸

除了传纸杯我们还可以尝试传沙包、传皮球等游戏,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操场玩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是整个课堂有了趣味性,本次活动我叫重视孩子间的相互合作意识,传纸杯的几种方法都需要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游戏。

本次活动还算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对每一关的游戏规则讲的不够清晰,我有些高估孩子。

2、对接受慢的幼儿照顾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改进不足,争取使幼儿能从多发面得到发展。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中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

活动目标

1、提高对音乐游戏的兴趣,创编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按音乐节拍做蹦跳步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

3、初步掌握音乐游戏的基本玩法,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此音乐游戏的玩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相应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袋鼠的图片、袋鼠音乐。

2、袋鼠妈妈的头饰一个,袋鼠的头饰若干,狼的头饰一个,玩具枪一个、白头巾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有节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动作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呀?(袋鼠),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集体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复习歌曲。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师:请小朋友看,老师唱的时候用这个动作表示,老师做请的动作,小朋友唱。

2、学袋鼠跳。

(1)学习蹦跳步。师:(戴头饰)袋鼠妈妈来了,刚才听见乖乖们唱的可真好听啊,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那你知道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让所有幼儿都学一学并点评两名幼儿。(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有弹性。)

(2)教师示范蹦跳步,幼儿学习。师:小袋鼠们一起来和袋鼠妈妈去森林里吧!(请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教师放录音一遍。)

3、幼儿两人一组做蹦跳步。

(1)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当袋鼠妈妈,一人当小袋鼠,小袋鼠在前袋鼠妈妈在后,一起来做蹦跳步。(要求幼儿已经会听前奏提醒幼儿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地跳,每小节跳一下)(教师放录音一遍)。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袋鼠和妈妈“相亲相爱”。师:袋鼠乖乖很喜欢妈妈,和妈妈相亲相爱,袋鼠宝宝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和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相互抚摸、拍打、搂抱等动作)袋鼠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放录音一遍。)

4、玩游戏《袋鼠》。(取头饰)

(1)教师讲述故事:今天天气可真好,袋鼠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一蹦一跳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他们互相拥抱、互相抚摸非常高兴。正在这时,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寻找着小袋鼠。幸亏猎人叔叔及时赶来,举起枪“砰”的一声把大灰狼打死了。小袋鼠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和妈妈一起相亲相爱了!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老师还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呢,老师给你们教一教吧。规则音乐一时,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到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时,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音乐结束,猎人“砰”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晕了,袋鼠出来吧!”袋鼠们又做蹦跳步继续游戏。

(3)第一遍游戏请四五组幼儿玩,教师当袋鼠妈妈,配班教师扮演“狼”,请能干的幼儿扮演“猎人”,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音乐再响起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简单讲评。

(4)第二遍游戏,全体小朋友一起玩。请个别的幼儿扮演“狼”和“猎人”。师:谁来扮演?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时袋鼠妈妈带领小袋鼠们离开活动室。(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学唱 《袋鼠》歌曲,让幼儿能按节拍协调做蹦跳步,再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幼儿在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让幼儿肢体动作表现袋鼠走路的神态,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袋鼠蹦跳和袋着宝宝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这时,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幼儿自发地创编出和自己的妈妈亲昵的动作。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两个部分,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曾曾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在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注重了使活动有重复、有变化,曾曾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曾曾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独立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创编“石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节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了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如:表演法、游戏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还不够投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比如在幼儿表演环节,我还能够适度再“放”一些,更多地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现,对于幼儿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会更加有利。

活动比较好地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节如对表演动作的探讨、对游戏方案的设计都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分成投入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有效地学。

这虽然是一个歌唱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总之,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活动,我收获很多,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淘气的小音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教案及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