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为了让幼儿安全愉悦的在幼儿园学习生活,XX区幼儿园为家长准备了温馨第一课。20日,家长陆陆续续前来报名,为了让家长重温幼儿园常规,牢记安全规则。本园利用电子屏,幼儿园网站为家长送上了温馨一课。通过一些视频、图片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入园的一些要求。
本次活动从幼儿入园、在园、离园等方面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入园应该做好哪些事?首先幼儿在来园时,家长要检查好孩子的衣物口袋,保证孩子不带尖锐的危险物品入园,或者是细小的物品,以防孩子将其塞入口、耳、鼻中。其次,入园时家长需将幼儿送入幼儿园值班老师处,方可离开。最后,每天下午放学,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园内玩耍,家长需注意保证幼儿安全,避免幼儿碰撞、跌伤。如遇特殊情况无法由固定接送人来园接孩子,请提前电话告知该班老师,临时接送人须持接送卡来园接孩子。
保证幼儿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学第一课,帮助家长重温安全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为幼儿撑起安全健康之伞。
我们的陶泥活动开展起来了,孩子们第一次玩的时候,不熟悉泥性,不停地揉搓,好多的孩子摁来摁去没有捏出造型,却让泥块干了起来,但活动时间却要到了,我只能匆匆收起陶泥。怎样才能让孩子很快熟悉泥性,又不让泥块干掉呢。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次陶泥活动时,我把公用的泥块放在中间,又用一块湿毛巾盖住,我告诉孩子们:这是大家一起用的泥,你需要多少就取多少,取完就把毛巾盖住。我又示范捏泥,放在桌上拍打几次之后,马上翻过来再拍打,不能长时间拍打,以免泥黏住桌子。活动开始后,孩子们按照我的方法去操作了,有几个粗心的男孩子忘记了盖毛巾,但会有细心的女孩子提醒他。周墨小朋友第一次拍打泥块时间长了,拿不起来,我提醒了他,他自己尝试几次后,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简单的陶泥常规建立起来之后,我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技巧,先是盘条,一圈一圈,有粗有细,然后是粘接的技巧。盘条掌握还是比较快的,就是遇到了细条会断的问题,我就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泥条,搓的时候尽量用力均匀,发现有裂痕的时候可以直接在裂痕处把泥块分开,如果已经出来造型,泥盘断了,就要用粘接的方法,孩子们很喜欢拿着小汤勺拌泥浆,但是经常会抹得过多会过少,怎么会这样呢?我反思了自己提供的材料,小汤勺的面比较大,很容易在取泥浆时取得多了,所以我后来改用了棉签,这个现象就很快解决了。
以上这些基础性的活动过后,我又开始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这个是最难的,捏茶杯的时候,整堂活动中成型的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创意了。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法有问题,泥块成型是比较难的,而且给孩子操作的泥块又很少,先应该有盘条杯子的活动打基础,让孩子有这个型的概念,再进行泥块成型,泥块成型的过程中,要重点示范泥块的粘接,还要再提供可以切分的刀具,可以用塑料片或者竹片代替,演示的时候最好是分班教学,让每个孩子能近距离的看清楚过程,要开展第二次活动,是上次活动的巩固。
陶泥课堂是一步步走的,只有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了,才会有精彩的作品出现,我要进行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个有心人,多收集一些必备的小工具,让孩子们在我的陶泥活动中尽情玩,玩得有收获。
潘小英今天又是一个关于杯子的陶泥活动,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兴奋极了,穿上陶泥房的小外套来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好阿姨老师准备的泥准备开动。当别的孩子还在搓圆的时候,我们班的XX小朋友擀泥技术超强,擀出来的泥虽然薄,但不会断裂,而且擀的很均匀,让泥在她的手上轻松变成了一个杯子,看到你笑眯眯地对同伴说:“看!我的杯子成功了。”虽然每次孩子们玩好的时候到处都是泥,让我整理时会觉得很累,最后想想孩子们制作时开心、认真的笑脸,让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三年前你拉着妈妈的手迟迟不肯入园,在那耍脾气,生活自理还有些困难,便后不会提裤子,穿鞋不会穿,只会说妈妈两字,其他的几乎没听到你说。其他小朋友坐那认真上课,你会到处乱走,只要是我们一溜神没看着你,你就跑出去,特别是周一小朋友都穿着园服更是不好认,早上活动后,你就跑到别的班级去玩,不知道跟随一起回班,我们就满园的各班找你,拉你也不回,甚至有时会两人抱你回来。
三年后如今的你,也像个大哥哥了,不再耍脾气,每天自己来班级主动和我们问好打招呼,跟小朋友在一起也能互相的交流,玩玩具,会说很多话,有时自己在那讲他看过的动画片里的对话,说的很来劲。也不再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就去打或用嘴咬。会安静的坐着吃饭,不再四处乱跑,而是跟着班级走。你长大了,相信你会越来越懂事。
下面是“我的陶泥小故事”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陶泥活动开展起来了,孩子们第一次玩的时候,不熟悉泥性,不停地揉搓,好多的孩子摁来摁去没有捏出造型,却让泥块干了起来,但活动时间却要到了,我只能匆匆收起陶泥。
怎样才能让孩子很快熟悉泥性,又不让泥块干掉呢。
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次陶泥活动时,我把公用的泥块放在中间,又用一块湿毛巾盖住,我告诉孩子们:这是大家一起用的泥,你需要多少就取多少,取完就把毛巾盖住。
我又示范捏泥,放在桌上拍打几次之后,马上翻过来再拍打,不能长时间拍打,以免泥黏住桌子。
活动开始后,孩子们按照我的方法去操作了,有几个粗心的男孩子忘记了盖毛巾,但会有细心的女孩子提醒他。
周墨小朋友第一次拍打泥块时间长了,拿不起来,我提醒了他,他自己尝试几次后,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简单的陶泥常规建立起来之后,我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技巧,先是盘条,一圈一圈,有粗有细,然后是粘接的技巧。
盘条掌握还是比较快的,就是遇到了细条会断的问题,我就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泥条,搓的时候尽量用力均匀,发现有裂痕的时候可以直接在裂痕处把泥块分开,如果已经出来造型,泥盘断了,就要用粘接的方法,孩子们很喜欢拿着小汤勺拌泥浆,但是经常会抹得过多会过少,怎么会这样呢?我反思了自己提供的材料,小汤勺的面比较大,很容易在取泥浆时取得多了,所以我后来改用了棉签,这个现象就很快解决了。
以上这些基础性的活动过后,我又开始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
这个是最难的,捏茶杯的时候,整堂活动中成型的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创意了。
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法有问题,泥块成型是比较难的,而且给孩子操作的泥块又很少,先应该有盘条杯子的活动打基础,让孩子有这个型的概念,再进行泥块成型,泥块成型的过程中,要重点示范泥块的粘接,还要再提供可以切分的刀具,可以用塑料片或者竹片代替,演示的时候最好是分班教学,让每个孩子能近距离的看清楚过程,要开展第二次活动,是上次活动的巩固。
陶泥课堂是一步步走的,只有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了,才会有精彩的作品出现,我要进行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个有心人,多收集一些必备的小工具,让孩子们在我的陶泥活动中尽情玩,玩得有收获。
关于“我的陶泥小故事”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当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如何写一篇幼儿园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笔记”,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光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我班的xx小朋友个性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我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明白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必须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齐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手指歌》是一首比较形象有趣的儿歌。边念边进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们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时,我先用简单的“轱辘轱辘”手部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着让幼儿尝试着变变小手,看小手能变出什么来;然后我再根据儿歌内容变变,让幼儿猜猜我的手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最后让幼儿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来做一做,做一个动作学念一首儿歌,显然孩子们对这种方式非常乐易接受,个个开心地念着、学着、做着……很是投入!
理论分析:
幼儿的儿歌教学也可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采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有不少儿歌的内容是描述幼儿游戏活动的,对此类儿歌,我常采取先做游戏后教学的方法,按照儿歌描述的内容,先组织幼儿游玩,在游玩中幼儿一边动作一边观察,充分体验愉快的情趣,为学习儿歌打下基础。
2、运用故事法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根据儿歌的内容可以看出有些儿歌是叙事性的,由于受字数和句式的局限,叙事的跳跃是儿歌的特点之一。这时教师选择一些恰当的关连词或过渡句把儿歌内容串连起来,根据儿歌要求,适当增添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增加儿歌的容量,为幼儿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记忆儿歌提供帮助。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和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1】
老师要多思考孩子的感受
这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兄弟姐妹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母亲着急地说:“他这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母亲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咱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孩子钟爱玩沙
咱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咱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这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但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联,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钟爱。但是此刻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玩儿得十分尽兴。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在本班给孩子们学习语言活动《蓝色的小花》,活动的目标为两点:1理解故事角色的善良品格,感受温馨美好的作品情境。
2、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
我根据本班幼儿升入中班了,我把目标的第二个定为能清晰表达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希望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幼儿有所提升,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首先感受到自己定的对本班的幼儿要求有点高了,如果变成:学说故事中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帮助、关心别人的情感,可能更好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更适合他们的能力。
我以一朵蓝色小花开在我们班,请幼儿和花打招呼,拉近蓝色小花和孩子们的距离,接着教师边讲述边出示图片,由于讲说过程中,我把对话没有特别拿出来学说,孩子们理解的不透,孩子们对于角色的对话孩子们只是大至的过了,有老师的一句你为什么喜欢蓝色小花?过渡到听录音,由于前面的对话吃得不透,孩子们听录音不是很认真,我着急的想让孩子们静下来,我在听录音的时候加上动作请幼儿做,注意力更不集中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甚至只学会了动作,大多数幼儿都没有真正的感觉进入情境,活动中,我把情感的启发代的太多,把握的不好,导致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本想用简笔画记录孩子们想要帮助的,结果由于课时准备的不充分,我用了字记录,这四个花瓣对于幼儿的经验提升起的效果不大,因为孩子对字不认识,兴趣也不大,我想如果是原来的简笔画记录孩子看看说说可能吸引力会对幼儿有效果,并重点放在故事角色的理解,课后我想改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我们这样的教师,我想对于一个材料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把我基本功扎的稳些、扎实些,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在平时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的练就、积累。
作为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成长,如何写一篇幼儿园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四月第一课安全教育笔记”,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光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吃午饭了,保育员拿来的菜园子,飞扬看见了就说:“老师,我不要吃!”“不行啊!这天就吃这个,你不吃会肚子饿的!”我边说边把一碗圆子放在她面前,她也没有再说什么,很不情愿的用调羹舀着碗里的圆子,慢慢的放到嘴巴里。
大部分孩子都吃完了,培培与飞扬拿着只吃了几口的碗来到我面前说:“我不要了。”看着他们满脸委屈的样貌,我也明白,他们很努力了,也允许他们不吃,然后给他们一人一个蛋球。
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在午餐中的表现也不一样,虽然我们就应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但也应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像培培与飞扬,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将不喜欢的圆子吃了几口,对于他们是一个进步,以后再鼓励他们多吃一点,也许他们不会很快的爱上这个食物,但我相信,仅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孩子不会很厌恶乐,这不是一样能养成好习惯,如果一味让他们吃下去,不但孩子不会对这个实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厌恶,我们不也是这样吗?说实话,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欢这种糯米的食物。所以,不一样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那么,我们何不也宽容一下孩子呢?
《手指歌》是一首比较形象有趣的儿歌。边念边进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们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时,我先用简单的“轱辘轱辘”手部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着让幼儿尝试着变变小手,看小手能变出什么来;然后我再根据儿歌内容变变,让幼儿猜猜我的手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最后让幼儿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来做一做,做一个动作学念一首儿歌,显然孩子们对这种方式非常乐易接受,个个开心地念着、学着、做着……很是投入!
理论分析:
幼儿的儿歌教学也可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采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有不少儿歌的内容是描述幼儿游戏活动的,对此类儿歌,我常采取先做游戏后教学的方法,按照儿歌描述的内容,先组织幼儿游玩,在游玩中幼儿一边动作一边观察,充分体验愉快的情趣,为学习儿歌打下基础。
2、运用故事法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根据儿歌的内容可以看出有些儿歌是叙事性的,由于受字数和句式的局限,叙事的跳跃是儿歌的特点之一。这时教师选择一些恰当的关连词或过渡句把儿歌内容串连起来,根据儿歌要求,适当增添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增加儿歌的容量,为幼儿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记忆儿歌提供帮助。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园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潜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个性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必须要留意,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最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就应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就应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群众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幼儿的礼仪教育已经融入到我们小二班的一日生活中。班级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一天,生活老师陶老师在餐前擦桌子时,无忧说:“陶老师,真辛苦,还要擦桌子。”我听后心里一震:孩子们的观察多仔细啊。陶老师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他们心里是有感觉的,他们也很喜欢温柔的陶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没有给孩子们聊一聊陶老师的工作,真是不应该。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都看到陶老师擦桌子了,是吗?”孩子们眨着亮亮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我说:“陶老师擦桌子,还为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啊?”孩子们开始说开了,有的说陶老师扫地很辛苦,有的说擦玻璃很辛苦……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我思索着,平日的教育,再怎么跟孩子们强调用餐的时候要会对陶老师辛苦的付出说声谢谢,可是大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到对每天给他们盛饭、盛汤,餐后还要把他们弄脏的桌子、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的陶老师说声谢谢。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多么缺乏!
我留心着陶老师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拍成图片,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看着这些图片,我问他们:“陶老师在给你们盛饭的时候,有谁说过谢谢啊?”孩子们不说话,我又说:“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懂事的孩子,都知道陶老师很辛苦,以后陶老师再给你们盛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说声‘谢谢’。”
中午用餐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端小饭碗,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都用甜甜的声音对陶老师说:“谢谢陶老师!”陶老师可开心啦,不停地说:“不用谢不用谢!”打那以后无论陶老师是发水果还是盛饭、盛汤,孩子们总会对陶老师说声谢谢!
我们一直在强调礼仪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很小的事情都是教育最好的契机点。那一声“谢谢陶老师”,让我们班的小朋友渐渐知道了感恩,学会了礼貌,慢慢地长大懂事。这也是我们开展礼仪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了。
相信《陶泥第一课随笔》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陶泥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