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很文静的,不吵不闹,但是我班的张宇涵小朋友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孩子。
在教室里,她一会儿摸摸这个孩子的头,一会儿拉拉那个孩子的椅子,孩子们经常给她告状。
我和王老师多次批评她,教育她,可是不见什么效果。
经常是刚教育她几句,一会儿功夫她又去招惹别的朋友了。
有一天到了吃早点的时间,我要到食堂去领点心。
因为担心张宇涵在这段时间招惹别的小朋友,就带着她一起去食堂领点心。
在食堂里碰到很多去领点心的老师,她们都很纳闷,问我:“怎么领着个孩子。
”我刚想说:“她太调皮了,怕她在班里惹事。
”忽然觉得不妥,改口说:“张宇涵小朋友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很乖,很听话,所以领着她。
”张宇涵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我,然后高兴的冲着我笑了。
回到了教室她真的乖了许多,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午的时间,她都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打架。
我没有想到一句赞美的话会给她带来这么大的转变,原来小孩子也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如果当时我没有说张宇涵听话,而是说她调皮,那她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看来,以后对幼儿要多赞美,他会在我们的赞美声中逐渐进步的。
小班的孩子非常的活泼好动,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我们班就有这么几个,听我来讲讲。在一次活动课上,老师比较忙,在准备迎接检查。孩子们见老师没有空,自己也随心所欲的玩起来,我们班一位老师想稳定住孩子的情绪,就编了一个小故事,说“厕所里住着一个大水怪,它只有一个人,没人和它玩,它特别喜欢大声说话的小朋友,只要它听到,就跑出来把她抱走,让小朋友和它一块玩,不让他回活动室和老师、小朋友一块玩了”。别说,这个故事还挺管用的,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都很小声的说话。
到了午饭的时候,雨涵不小心把饭洒在了地上,我把地上的饭菜收拾好后倒在了厕所里,强强一直在我的身后看着我。强强问我:“文老师,你在干嘛呢?”我随口一说:“我在喂大水怪呢”。我笑了笑就回去吃饭了。
我吃完饭后到厕所里拿抹布,看到强强拿着自己的碗把饭菜都倒在了厕所里。我连忙问:“强强,你干嘛呢?”强强说:“我喂水怪,它饱了就睡觉,听不到我说话了。”我对强强的回答很惊讶,这是老师的错误,连忙劝强强走出了厕所。
孩子非常的天真无邪,内心世界非常的纯洁。老师说的话孩子们都会相信。作为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贵人,我们不能让这种“谎言”继续发生.
区域活动时间,王静轩、梦露,子涵几个孩子在操作区中动手包糖果,刘震泽、王佳怡,王慧敏几个孩子在图书区中围在一起看书,成成、彤彤等几个孩子在结构区中插着玩具,还有几个孩子在美工区中画着他们喜欢的物品,有苹果、太阳……看着他们各自忙忙碌碌的,个个像个小大人。
“老师,我要小便”哦,是刘震泽的声音,“好的,去吧,不要跑,上厕所要小心点”叮嘱完以后,我又在欣赏孩子们的作品。“老师,我要小便,是王海奇的声音。”“好的”接着又是一番的叮嘱。“老师,刘震泽和王海奇他们不是去小便,他们是去爬滑梯,他们在说谎,骗你的”王海川说。
我抬头看院子里,果然他们两个小家伙正在玩得热火朝天,我真想过去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竟然跟老师说谎。可是转念一想,不行,为什么不换种方式试试呢,想着,我走到院子中,“你们两个小家伙解完小便了,走,我们到活动室讲故事去,”他们一听要讲故事,就高兴得来到活动室,“孩子们,围到老师的身边来,老师要讲故事给你们听”一听要讲故事,孩子们各自放下手中的“活”,来到我的身边,我给孩子们讲了故事《狼来了》。
孩子们听完故事后,我开始提问故事中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只见刘震泽和王海奇的脸红红的,“老师,刚才我们说谎了,不应该骗你,我们不是去小便,我们是到外面爬滑梯,我们错了,再也不说谎了,你还喜欢我们吗?”“你们两个勇敢的承认错误,真是个好孩子,老师永远喜欢你们,爱你们。”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又开始了他们手中的“活”。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作为老师要随机应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孩子随时出现的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诚信的种子。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被=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我们班也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特别是做游戏的时候总是随心所欲,虽然我再三的强调游戏规则但是他们孩子不能很好的遵守,有时还会带动其他孩子跟他们一起违反游戏规则。我就想在我们班尝试用“魔法椅子”来使孩子们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晨间锻炼开始了,今天活动的内容是——推小车,要求每一个孩子推着自己的小车到指定的障碍物那儿绕一圈再回头,回头时把小推车转过来给自己的队友,然后再拍到队伍的最后。活动开始没多久,谢宇超就为了自己能更快的超过队友,趁我不注意没有绕过障碍物,而且回来时也不把小推转过来,往地下一扔就跑了。我就请他坐到了“神奇椅子”上,我跟班上的孩子说:刚才谢宇超在游戏时违反了游戏规则,“神奇椅子”看见了,要求谢宇超小朋友上去做一做,神奇椅子可神奇了,谁在游戏时违反规则它都知道,只要请他上来坐一坐他以后一定能遵守要求。
当他坐上去之后,我蹲下来告诉谢宇超刚才哪些地方坐的不对,希望他能改正,他朝我点点头。虽然已经点头像我保证了,但是我还是让他在“神奇椅子”上坐五分钟,让他尝一尝做错时期后“惩罚”的滋味。
孩子们通过坐“神奇椅子”,既达到了我让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的目的,又使孩子们的自尊心不收到伤害,也能曾近我和孩子距离。育婴师用的“淘气椅子”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而我在班中运用的“神奇椅子”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次沟通。
希望“神奇椅子”能我们带来无穷的魔力,使大家都能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看法或传授某种教育思想,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是一件轻尔易举的事。一直以来教育者们大都是把故事作为上课的引子,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没有研究要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故事教学,更没有想到要把各课的课堂内容编辑成故事来教育孩子。多次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故事教学”是对幼儿进行各方面训练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来谈谈“故事教学”的神气力量:
一、故事教学在语言训练中的教育作用。
众所周知,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学习语言开始的,及时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1、故事教学能启动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故事”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对幼儿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故事”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满足其心理需要。幼儿在听故事中获得语言锻炼,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听了《长长和圆圆》的故事后,我们常常听到孩子们说:“你再不吃菜,就会变成长长”“他吃的太多了,会变成圆圆”;在听了“黑猫警长”后,幼儿会发出赞扬的笑声,会鼓掌叫好“黑猫警长真厉害!”
故事启动了他们的语言思维,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说出故事中的话,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故事教学能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语言丰富、感染力强,借助故事教学能有序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讲述故事中,我经常引导幼儿在听完故事后用完整的语言回答我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在课后的生活教育,我都采用故事的形式。这些故事我都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教育思想随机编的。久而久之,讲的多了,有些孩子也学会了自编故事,而且编得还有条有理,简直出乎我的预料!
故事教学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故事教学在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每天古典式的教学,课堂纪律是最另人头疼的事。即使你喊破嗓子也不会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如果这时把一些枯燥的内容或是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班里有些孩子喜欢撕纸,把地板弄的脏乎乎的,不管怎样教育都不见起色。于是我灵机一动编了一个《小白兔请客》的故事。孩子们听的特别认真,而且也明白了脏乎乎的小老鼠不讨人喜欢,干净的小花猫大家都愿意和它做朋友的道理。像如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我们都可以把它编成故事。孩子们听着喜欢,也得到了教育,老师们不用费多大的气力就达到了教育目的,这样有益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故事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
随机编故事,应是每个幼儿老师的长项。如果把课堂内容也变成故事课,岂不是更好?在快乐认知《灯的世界》中,有一个无影灯,由于孩子们没见过,老师也不好实物讲解,这时我就编了一个《熊猫医生看病》的故事。故事中讲了小花猫的伤势、夜晚的灯光、熊猫医生是怎样做的、这时无影灯的用处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常识课、科学认知课、语言课中,故事教学发挥了它的神奇功效!尤其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故事教学更是受益非浅!
故事教学的这种随机性是最适合孩子们的。我想,如果我们长期用下去、长期研究下去一定会把它的更大的神奇性发挥出来!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注意材料的积累,只有这样我们的故事才会编的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