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孩子嫉妒吃醋,是他们的情感敏感期到了!

06-28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家园共育:孩子嫉妒吃醋,是他们的情感敏感期到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娇娇妈的话:孩子想要引起关注的心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嫉妒的心理。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家长必须从小帮助孩子战胜它。

娇娇突然变得爱吃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从不允许别人靠近我们的床,哪怕是她爸爸。她经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抱着我说:“妈妈,我最爱的就是你了,你爱不爱我呀?”每次只要回答:“妈妈也爱你!”她就开始不乐意,然后开始说:“妈妈,你应该说你最爱的是我。”我哑然失笑。

每次她表弟来我家里玩,她会制止我照顾弟弟,“妈妈,你不能把我的玩具拿给弟弟玩,这都是我的玩具!”“妈妈不许对弟弟好,只可以对我好!”不小心被她发现我给弟弟一袋零食,就会两汪眼泪,很认真的对我说:“妈妈!我发现你对我的爱有点少了!”无理取闹又可怜见的小模样,真是让我又爱又疼。

很多父母会遭遇跟我一样的情况,到了某个时期,孩子突然开始对父母的感情有占有欲,突然变得开始吃醋、嫉妒,不让爸爸妈妈对别人好,只能对他好,又萌又让人无奈。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这是开始霸道不讲理了,其实父母又误解孩子们了,开始嫉妒是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到了。

情感敏感期是孩子从依恋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有获得情感满足,孩子才能安安心心的走向独立,他要有足够的爱来确定,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他的,支持他的,然后才能独立。

还有一些父母会以为,孩子这么霸道,不行不能顺着他,惯吃惯喝不惯毛病,会对孩子批评或者不理会。然而这时候敏感的孩子们需要的是更悉心的照料和呵护,他们需要足够的爱来构建对世界的安全感。

面对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让孩子给出一个理由。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提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了。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不要马上拒绝,给孩子一个说明理由的机会,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而后父母们再说出自己的理由,进行沟通和合理的解决。这样即与孩子拉近了距离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使用这招父母们们要“多听”。

2、面对孩子乱发脾气,父母要冷处理。

进入3岁以后,孩子的脾气就开始见长,稍不顺心和有些不痛快,他就找碴发作,这时父母们不要上了他们的当,因为他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娇娇妈建议这时采取冷处理。如果这次你主动去哄他,他下次还会用相同的方法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如果你跟他硬碰硬这使孩子更加的逆反,而且还不能解决问题。冷处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娇娇妈也是试验了很多次。

3、当宝贝感情脆弱时,父母们不要吝啬你们的爱。

在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偶尔会“多愁善感”、偶尔会“有感而发”,其实他们是在向爸爸妈妈们暗示“我需要你们的爱”,这时父母们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爱,抛开我们中国人的含蓄,大胆的去拥抱他们、亲吻他们、大胆的说出:“宝贝,爸爸(妈妈)爱你!”就是这么简单的动作、简单的话语,就能让他们那幼小的心灵得到非常大的满足。其实父母们试着早晚各一次给孩子们来个拥抱、来个亲吻、说一句“我爱你”,那样我们的孩子以后也会有一个博爱的胸怀去面对一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园共育: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摔倒了就说不痛不痛

大哭了就说不难过不难过

N多事情发生后就说没事没事

就像洪水一样,你不去疏通,而是堵截,最终只会酿成万恶的洪灾。

当然,很有可能你没见识过洪灾,所以也理解你的不理解。

当孩子想表达他们的感受时,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全神贯注的倾听

用简单的词语像“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听不懂?举个栗子:

当你的宝贝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粑粑粑粑,今天我们班的刘一守欺负我,踢了我一脚。

听到这个,首先你会很不爽,为啥我的孩子给欺负,那一脚好像是踢在你那颗带着自尊的心灵上。

接着你马上就会问,他为什么踢你一脚,踢在哪里了,痛不痛,粑粑看一下。

你看,你那炮弹般的问题轰出来,把他的感受吓到了,他很有可能不知如何是好。

也可能会觉得粑粑好爱我哦,真幸福,有个这么好的粑粑。

可他的问题还没解决,他的内心没有得到救赎,那怎么办?

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你就全神贯注的听他说,直到他想得到你回应他为止

(很有可能他已经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并且说出了你想要的原因和该如何解决了)

如果他没有,你只要说"嗯,他踢了你一脚?"他应该就会接下去说经过了。

如果他还没有,你只要说“那你一定很生气”他应该就会接下去说经过了。

如果他继续“矜持”,那只能委屈你自己对他说“说说看,发生了什么?”

请做到,不问“怎么了”,“为什么”等等像问成人一样去拷问他们,因为他们还没有那么完善的头脑和美丽的心情去整理与分析原因,再总结出一个你认为合理的解释。

也不说“我理解你的感受”,而是说出你所理解的具体内容。

尽量不给建议,如果要给建议,请往下看,后面会说到。

再举个栗子说明下第四点(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当你的宝贝孩子啷啷着要吃西瓜,而你家没有。

看这篇文章之前情景是这样:

“粑粑,我要吃西瓜。”渴望的眼神

“宝贝,咱们家里没有了。”无奈的样子

“不管,我就要吃。”无赖的表情

“没西瓜怎么吃啊。”不可理喻的样子

“就要,就要,我就要吃。”开始抓狂

“乖了,明天粑粑给你买,今天吃苹果好了,家里有苹果。”真是开明的粑粑

“就不,不吃苹果,讨厌苹果,今天就要吃西瓜,你现在就去给我买”开始无理取闹

接着大哭。

再接着你投降,并且买了个西瓜成全了他,或者任他哭闹又或者拿着ipad神器给他切西瓜。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情景是这样:

“粑粑,我要吃西瓜。”渴望的眼神

“真希望咱家能有。”无辜的表情

“我就要。”不看你表情

“听得出你很想吃。”善解人意有木有

“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继续渴望

“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个来。”简直是痴迷又幻想

“那我就吃别的吧,有苹果吗?”其实他不讨厌苹果的

请重新回顾下这四点:

全神贯注的倾听

用简单的词语像“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PS:请注意,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你)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感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最不想听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里分析。

当我说我今天很郁闷的时候,其实接下来我只是想抱怨抱怨,而这个时候你也说你很郁闷,然后噼里啪啦的说一大堆。这样我会更郁闷,觉得你不善解人意,然后再找个人对他说很郁闷,找不到的只能憋着。然后内伤。。。

用心去体会,并用态度去表达。

育儿心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育儿心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1)人际关系发展期,三个月到六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必须带宝宝外出,跟不同的人打招呼,谈话。过了半岁,婴儿就会认生,甚至接下来的成长中会害怕陌生人。我家孩子就抓住这个时期,现在他见到谁都可以打招呼聊天交朋友的。相反,认识一个宝宝,由于家人保护的太好了,半岁前都呆在家不出门,结果,现在一岁多了,连见亲戚都哭鼻子。所以三到六个月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错过。

2)高速运算敏感期,半岁以后可以对宝宝进行圆点训练,宝宝天生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到两岁半就关闭了,越早越好。我家是一半以后才缓慢的开展,效果就不够理想了,但经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宝宝运算能力还不错,现在三则运算也有九成能答对。

3)锻炼身体的敏感期,一岁的时候,几乎每个宝宝都非常有胆量,去尝试各式的健身器材,这时候家长既要放手让他们多去尝试玩,同时也要保护他们不要让他们受挫折。过了这个时期,孩子越大就越不敢玩了。例如,秋千,滑梯,悬梯,弹弹床,游乐场等等。

4)图片阅读敏感期,也出现在一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大量显示百科图片卡,宝宝能迅速吸收海量图片知识。我就是在一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可以对着一本动物看得非常入迷,于是就买了动物百科书,他马上就全懂了。后来也买了上千种百科卡片,包括动物,植物,蔬菜,水果,世界名画,天文知识,运动,乐器,生活用品,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汽车品牌等等,孩子一个星期就全掌握了,而且见到图片就非常开心。所以我不用怎么花力气就让孩子把身边的事情几乎全搞懂了。两岁的时候我就不用再走“这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进入了“这是为什么”的阶段了。我现在已经跟他聊,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告诉他这是苹果了。

5)语言学习期。语言学习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平常多跟他说话,然后他就会早说话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在婴儿期,要对着婴儿说话,让婴儿看到家长的嘴型。

第二,婴儿期,除了指认生活用品和常说生活用语外,还要多念押韵的诗歌,或儿歌。

第三,教拼音,aoe,yuu等等,由拼音开始,经常教宝宝拼音。不要再学老人家那套“恩古古”了!

第四,念押韵诗歌时,当家长已经重复念了好几天后,可以把每句最后一字留给宝宝说。

举例,“大飞机大飞ji,忽而高忽而di,晴空飞行千万li,长大我要开飞ji“

我家孩子一岁就能接上这诗歌了,而且还能接唱一些儿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家长得花些心思。

第五,是非题。说话时,不但语速要缓慢而且清晰准确,然后经常问宝宝,“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这样的是非题,然后叫他回答“是”“要”“好”。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跟家长聊天了。

第六,名词跟读阶段。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教材了,拿起一个苹果,家长要清晰准确的告诉宝宝“苹果”,千万别一开始叫教“这是苹果”,记住,先教名词!而不是直接教句子。

第七,讲故事。宝宝会讲话了以后,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讲故事。首先,家长先讲故事,让孩子熟悉故事以后,就开始引导了,如何引导呢?家长先把故事讲点点,停下来不说,就问孩子,“然后呢?”“接下来呢?”“会怎样啊?”就让孩子讲他的故事,家长作一个听众就好了,有时孩子的故事很真蛮有趣的。我家儿子不到两岁就给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讲了快有半小时,当然了,和原版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子把他生活的事情和认知的事物放在故事里,天马行空的,不过真的非常有创意。竟然扯到小猪坐火车去旅游。

敏感期抓好了,事半功倍。

育儿心得:捕捉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育儿心得:捕捉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每个孩子都是一首诗,作为父母,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能捕捉到许多精彩的瞬间,许多有趣的画面,比如孩子在喃喃自语讲一些有趣的语句,比如惟妙惟肖地模仿电视广告中的某一广告词,又比如有感情地在表演小故事,给爸爸妈妈讲悄悄话等。这时候我们就要意识到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到了,我们要就势给他们的语言发展创造条件。

珂蓝的语言敏感期是出现地比较早的。在她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包括她出生后,我们都很注重给她语言的输入,天天给她读唐诗,读儿歌,天天讲故事。所以她在两岁的时候就能背得一定数量的唐诗和儿歌,还对听故事越来越感兴趣。慢慢的,三岁的时候她就能主动的从听故事和看巧虎光碟中自学识得很多汉字。而最近一个月,我发现她不再满足于只是听爸爸妈妈给她讲四、五个故事了,而是要像爸爸那样拿着一本书坐在那里自己看,并且要一字一句读出来。一直都不知道她竟然自学认识了那么多的汉字,一本简单的幼儿读物,她基本上能把全部的字读出来,除了会遇到一些生僻一点的或有点字形接近的字她会读错或不认识。但是只要爸爸妈妈从旁给她一点帮助,读一遍之后,那下一页再遇到这个字她就认得了。对于这个发现我感到惊喜,也感觉到这应该是她的语言发展与汉字识得的一个敏感高峰期了。

针对蓝宝对读书和识字很感兴趣的这一契机,我趁机给了很多幼儿读物她自己看,自己读,并大力表扬她的这一进步。尝到读书的乐趣的她开始喜欢上去书城了。假期的时候,她会主动请求大人带她去书城看书,有时候是爸爸妈妈带着去,有时候是奶奶带着去,特别是去到市区的一些中心书城,更是有小孩子在书城读书的氛围,感受过几次之后,她甚至觉得书城就是一个和游乐园一样好玩的地方。在那里她可以一本书接一本书地看,她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自己捧着一本书坐在地上在那里一字一句地读出声音来,时常受到其他家长的称赞,让她更乐于去做这样的事情。另外我也会反过来“讨债”,说以前是我给她讲故事,现在轮到她给我讲故事了,呵呵,她喜欢扮演这样的大人的角色。

下面提几个建议和家长朋友们交流探讨一下。要做到善于捕捉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要说规范的词汇、丰富的语句。

第二,父母要选择有趣的、经典的读物给孩子阅读。

1.中国经典诵读丛书。如《论语》、《三字经》等。

2.中外著名童话、寓言、故事等。如:《中国神话故事》、《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经典童话、寓言故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语言给孩子讲述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故事。不仅发展孩子的语言,对培养孩子们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也有积极的意义。

3.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绕口令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尽情展示孩子学习语言的欲望。

第三、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使孩子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阅读点亮孩子们的童年。

“读书之乐乐无穷”,作为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我们应该在家里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为他们铺设一条弥漫书香的成长之路。

家园共育:孩子到了大班,变成小大人“懂事”了?


我家孩子什么时候长大懂事啊,别在动不动就闹脾气!——相信不少家长都感叹过吧!您别着急,不用等太久,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大约5—6岁的时候,“懂事”的种子已悄然种下,正悄悄发芽成长着。

就“情绪”这一点, 5—6岁孩子的情绪逐渐发展平衡,他们不再经常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另外,幼小衔接是这个阶段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这一阶段孩子情绪的具体特点如下:

能够逐步体验嫉妒、罪恶、羞耻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能进一步理解和关心同伴的需要,听取同伴的意见;

情绪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会用语言、图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

遇到困难时能通过回避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避开正在发脾气的同伴,能够更好地伪装自己的情绪;

幼小衔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对此孩子会有多种情绪反应,如自豪、快乐、不安、害怕等。

案例分享一

从隔壁强强家回来的时候,浩浩手里多了几颗弹珠,妈妈一问才知道是从强强那里拿的。浩浩显得很不好意思,他听从妈妈的话,主动把弹珠还给了强强。

【案例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体验出羞耻、嫉妒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他们会感到脸红和羞愧,而不再像更小的时候,经常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案例分享二

牛牛画了一个很小的人,这个小不点通过忍者神龟的帮助打败了一个很高大的人,牛牛边画边说:“看你往哪跑,我是天下无敌!”原来,刚才爸爸批评了牛牛,他感到委屈,就开始画画了。

【案例分析】

5--6岁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画画、跳舞、玩玩具,情绪的宣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不仅仅是哭闹。

案例分享三

点点怎么也拼不好那块拼图,身边的小伙伴提醒他,其中一块拼错了,点点试了试,果然是这样,于是他高兴地说了声“谢谢”。

【案例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了,他不再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欢接受意见,学习新的事物。

案例分享四

佳佳有点闷闷不乐,她告诉妈妈不想上小学了。原来在幼儿园下午的数学活动中,佳佳总是不会做10以内数的分解。老师说:“上小学就是要学习这些。”佳佳觉得上小学太难了。

【案例分析】

为了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其实成人的这种做法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案例分享五

明明和浩浩都想当大头爸爸,谁也不让谁。明明生气了,他冲着浩浩发脾气。浩浩虽然也很生气,但是他选择了离开,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去了。

【案例分析】

5--6岁的孩子在面对同伴冲突时,更倾于向采用回避策略来调节情绪。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面对同伴冲突,而是选择避开冲突,去寻找其他更有乐趣的事情。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孩子社会性的一个进步。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大班的孩子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这时候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可以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有时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如: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简单家务等所能及的事情。

二、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同中班、小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如:让孩子参与指定周末出游计划等等。

三、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幼儿成熟许多,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等。与规则意识提高相通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坚持性普遍提高。

我们可以提一些要求,如:到一些公共场合要安静,服从一定的纪律等等。

四、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在带孩子的时候,活动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不要敷衍了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5—6岁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等。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按时送孩子来园,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也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

六、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了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比较深入和持久的活动,而不是一会一换。如在陪孩子游戏时,可以安排一些半天或一天能够完成的内容。

大班幼儿的“懂事” 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化的。我们不妨放开手,让孩子多一些参与、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思考。

如何正面认知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婚姻敏感期阶段的孩子用言语和行为表达的喜欢和爱是儿童世界纯真的爱,他们不懂得成人世界复杂的道德规范。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都会曲解孩子的行为,担心孩子是不是“早熟”了。其实,在这个阶段,父母如果能够帮助孩子对婚姻形成健康正面的认知,这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孩子们关于婚姻的认识

关于婚姻与爱情,一组5至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也许听起来傻傻的,但是谁能说小娃娃就一定不懂事呢?

●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多少岁?84岁吧。那时候什么也不用做,有好多时间彼此相爱。(朱迪,5岁)等我读完幼儿园,就得开始考虑为自己找个妻子。(汤米,5岁)

●爱情是怎样发生的呢?我听人说,这和身上的味道有关。大人们都很喜欢用香水。(简,9岁)我想大概会被一支箭之类的东西射中吧,应该不疼的。(哈伦,9岁)

●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如何?如果会像学拼写那么麻烦,我可不想试。太花时间了。(里奥,7岁)

●外表重要吗?外表并不是最重要的。我长得应该算不错了,可是没听说过有谁想嫁给我。(加里,7岁)

●为什么恋人们总是手牵手?是怕戒指掉下来吧!那些东西很贵的。(大卫,8岁)

●愿意恋爱吗?我还是很希望和人谈恋爱的,只要别在电视放《猫和老鼠》的时候。(安妮塔,6岁)就算你想躲起来,爱情也一定会找到你的,从5岁起,我就常常想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可是那些女孩老是能找到我。(鲍比,8岁)

“新郎和新娘”游戏很受欢迎

在某省级幼儿园带大班的邓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喜欢玩“新郎和新娘”的游戏,应该也算是婚姻敏感期。她经常会听到小朋友来告诉她,今天谁和谁结婚了。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会分别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新郎和新娘,甚至还会要求老师也来参加。还有的小朋友要跟老师结婚呢。有个小朋友最有意思,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师做他的新娘,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生活老师经常给他洗衣服。显然,孩子们并不知道“结婚”的含义。

邓老师说,因为老师们知道,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点,而且他们做这些游戏时的样子特别可爱。所以,老师一般都不会制止他们。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1、不要逃避

当孩子提出关于爱和婚姻的问题时,请不要回避,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对婚姻的探索是真正社会性认知的开始。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际结构,孩子从这里开始探索人和人的关系,并逐渐发展到认识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对异性小伙伴的好感完全是纯心理、纯精神性的,它使人变得向上、助人和自爱。孩子开始认识到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他也开始了解婚姻最基本的要素以及形成最基本的婚姻概念,为他成人以后的婚姻品质打下基础。

2、大家一起放轻松

当孩子处于婚姻敏感期时,他们可能会说一些关于喜欢谁,希望跟谁结婚的话。对此,父母不必太过紧张,应该放松心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正面引导。

孩子互相喜欢其实是他们成长的一种需要,父母不要斥责孩子。有些父母总是把一些所谓的“道德”或“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孩子,其实,一味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设想的效果。板起面孔来说教,反而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也可能会误导孩子对婚姻的看法。

可以找个机会,和孩子一起聊聊天,谈一谈什么是喜欢。当孩子问起关于婚姻的问题时,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给予回答。有时答案不需要很复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回答即可。父母可以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小孩那样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地一起讨论,而不要站在长辈的角度对孩子进行训斥和灌输。

家园共育:如何维护家园共育关系?做好这几点是关键!


一、定期开展父母课堂、家长讲座以及家长沙龙

要搞好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园所要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幼教理论、教育心得、教育方法的学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沙龙,组织家长结合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谈谈学习心得,鼓励家长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及育儿心得分享给大家,供其他家长学习。另外,幼儿园应定期为家长提供相关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的老师对家长传授一些家教知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家长参与

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如小小运动会、幼儿才艺表演、节日联欢、家长开放日、家长参教活动、游园活动等,让家长亲自了解幼儿在园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了解国内教育活动的一般进程和某个教育活动的具体进程,了解教师启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情况。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成果发布会,让幼儿向家长展示所学的内容,而且通过亲子活动更加拉近了父母与幼儿以及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三、定期更新家园天地,建立家园沟通的平台

通过与家长日常的交流,及时了解到家长近阶段在育儿方面的困惑之处,针对家长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文章供家长学习借鉴,这样才能发挥到家教园地的真正作用,为家长提供有用、有价值的帮助,每次收集到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困惑之后,老师们可以集中进行讨论,帮助家长和幼儿及时的去解决问题。

四、改变以往家长会形式,促使家长“说”起来

家长会是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家长会形式,多动脑筋,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而不再是只有老师说,家长听。教师可以根据先阶段幼儿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谈话的形式让家长一同来讨论,最后通过家长的讨论一同制定出教育方案。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本身组织能力也十分强,可以改变以往家长会上老师主持,家长听的形式,而是请一名家长来主持,针对孩子不会穿衣服的问题在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老师一同讨论,由于问题是家长抛出来的,其他家长得到了共鸣,都十分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制定出教育孩子的方案。

这样,我们的家长会就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不再是一个摆设品、一个过程、一个模式,家长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同时也为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五、注重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与沟通!

1、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家长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家长最在乎的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次在接送幼儿时总会兴奋的问

到:"我们家**今天在幼儿园表现的好吗?""老师我们**最近进步了吗?"等等!可能十个家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却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回答出十种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家长在询问我们幼儿的情况的时候,即使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过十遍,甚至二十遍,但是请你拿出你的耐心去解答家长的问题,给他们一个满意且真实的回答,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教育幼儿。

2. 细心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家长反馈。

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的未必能点到每个点上。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细心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当然我这里说的反馈不是说让老师立马给家长打电话交流,这样不仅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家长朋友的工作生活。可以在家长第二天接孩子时或者手机聊天时,把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告之家长。相信这些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样家长便会真诚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每天用温暖的心和微笑的脸去陪伴的幼儿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通过这些小事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幼儿之间的真情。

总而言之,除了专业的师资和保教工作,做好家园共育,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促进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们的共同成长,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园所的品牌和口碑就会自然建立起来!

蒙特梭利:把握孩子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八个月大的东东,喜欢在地上爬行,但他老爱捡拾地上的小东西,往嘴里放。妈妈十分担心,只好打他的手心,威吓他不行。

王家上个月搬家後,两岁的宝宝却是一进屋子就啼哭不止,不论妈妈如何哄骗都无法安抚。

上述的现象,是否在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似曾相见?可惜许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便是觉而不察,亦或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致错失了幼儿期独有的生命力。

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後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特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蒙特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语言敏感期(0至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後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至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籍著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一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检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至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至9岁)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於三岁:但到了六一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①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著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②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③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④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⑤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於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心灵的火焰蒙特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及时把握宝宝动作的敏感期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也要注意小肌肉练习,即手眼协调细微动作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动作敏感期时间: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身体运动,如走路;另一个是手的动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岁,手的动作敏感期是1.5岁~3岁。

动作敏感期表现:孩子在迈步到学会走路这个过程中,是非常愿意走路的,而且不愿意让成人拉着走,手的动作是伴随着走路而发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动作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学习都是通过手来进行和获得的。手连着大脑,手的活动又受到大脑的支配。

宝宝出生后,妈妈就可经常给宝宝捏一捏手指脚趾,这样能刺激大脑的发育。随着宝宝的长大,尽量多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如木质、塑料、布等)、不同形状(圆形、长形)、不同温度(凉水、温水)的物品。

1岁的宝宝喜欢自己用他的小手来感知世界。这时你不仅可以把他抱在怀里,数数手指头,还可以让他的手上下舞动,这时你的口令要配合上:“一二三四,上下左右”。

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他会越来越喜欢自己握住汤匙和怀子,把东西往嘴里填,别急着阻止他。让孩子的手充分动起来,对他的大脑发育会很有好处。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孩子嫉妒吃醋,是他们的情感敏感期到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