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为家人分担事务

07-17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让孩子学会为家人分担事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完此篇指导材料,感慨良多,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现代家庭,大部份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自然宝贝,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把学习弄好了,其他什么事都不让小孩做,时间久了,在孩子眼里就习以为常,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为他做的。

上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是一个美国出生的孩子到中国旅游,在一个中国家庭吃饭,吃完饭后主动要为主人收拾桌子、洗碗、我们中国乃礼仪之邦,自古以来让客人做事那是被视为失礼的,主人万万不同意,美国小孩就觉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在跟主人道歉,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而主人的女儿却在一旁看电视,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我现在发现,我自已的小孩就有这样的问题,昨天中午吃好饭,我们叫他帮忙洗碗,他没有拒绝,但我看得出来,他其实内心极其不情愿的,三下五除二,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我老婆看不下去,让他坐下跟他进行沟通,和他讲了很多,希望他明白,第一、让他知道,你看你平时吃一顿饭,我们大人要买、洗、摘菜、淘米、做菜、吃完后,锅碗瓢盆清洗多不容易,你享受5分钟美味,别人前前后后辛辛苦苦一两个小时;第二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固定某人来做,觉得那都是别人的事,与你无关,你天生不是一直都会有人给你做饭、洗碗、洗衣服种种,你一定要学会自已做,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让孩子学会为家人分担事务,学习固然重要,但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帮助他人才是孩子将来的立足之本。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他最好的留给、分享给孩子,殊不知,谁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的孩子将来也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现在觉得平时生活中我们不光把好的给孩子,同时我们不防把我们生活面临的难处、困惑也呈现给孩子,这个年岁可以让他知道、了解生活有幸福、快乐,也会有痛苦、悲伤、有时可以请求他的帮助,让孩子学会分担、承受、培养他的责任心及同理心,尤其是男孩子。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首唱给孩子的歌,歌词如下: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所以你,一脸无辜

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有始有终

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

可是你总免不了最初的一种痛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

但愿你流的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天上人间,如果真挚的歌颂

也是因为有你才变的闹哄哄

天大地大,世界比你想像中难懂

我不忍心在欺哄,但愿你能听得懂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让孩子学会珍惜


让孩子学会珍惜**的玩具实在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给**买玩具,曾经我是比较限制的。因为我怕**买的玩具太多,他不懂珍惜,觉得什么都来得很容易,那我就成为了溺爱他。

但现在,我对**买玩具的要求比较开放。他要买玩具而我也买得起,我就会给买。能做到这一点起码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不会因为渴望一个奥特曼玩具就被陌生人骗走。而更大的价值在于,对**买玩具的态度进行观察后,我发现,玩具本身对**有一点吸引力。但这个吸引力很小。重点在于这个过程,他可以感受到,他的愿望和需要,父母是重视的,愿意尽力给予满足的;买玩具时,一般情况下,他想挑多久,那就可以挑多久,要买什么样的他是有自主权和选择权的,他享受到我自己说了算的感觉;挑玩具的过程中,父母是在陪伴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指导和讨论。

因此,我的观察是,玩具不是**真正想要的,但是通过买玩具这个过程可以享受到的爱与重视,是他想要的。

教会孩子珍惜也很重要,不过,如果我们对孩子提出买玩具的要求总是拒绝的话,他有什么可珍惜呢?珍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拒绝吗?

父母愿意不愿意给孩子买玩具,这是一回事;买了玩具后,孩子如何对待玩具,这其实是另一回事。前者如果做到了,那才有基础来带着孩子了解珍惜这个问题。

我让**自己管理玩具。如果没有好好管理,就要承担一些责任。我也尽量陪他了解玩具的玩法,并争取把玩具的作用发挥出来。还有在**买玩具的时候进行一些指导提一些建议。不过,表达对孩子重视的机会和方式很多。还有比给孩子买玩具更好很多的。事实上,我认为孩子对玩具的真正需要是很小的。就像我们大人,会需要很多张床吗?需要很多只碗吗?有人会说,女人就需要很多包和衣服和鞋呀。这没错的,但是,假如这个女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美丽,对于如何进行着装的搭配毫无概念,那再多包和鞋和衣服,又有什么用呢?

孩子向大人讨要玩具,其实只是需要重视,需要玩。

大人常常是各行各领域的专家。孩子其实也是。他们是玩的专家。玩是他们活着的第一责任与需要。

对**来说,玩的时候有父母参与似乎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父母参与的情况下,又能照顾他的兴趣爱好,那就堪称完美。有一次我和老猫带着**去一个岩洞里“探险”,一年多后他仍然念念不忘。在探险过程中,**的冷静与配合也让我极为难忘。

让他一个人玩也有一些很好的选择,比如玩水,还有玩面粉,另外还有玩沙子和泥巴。我还准备让**种花种树玩。我记得小时候我种过一盆小葱,感觉太美妙了。

更大一些了就让孩子们自己找朋友玩。

父母陪孩子玩,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带着父母重返幼年世界,而不是由父母带着孩子进入成年世界。

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一天我带着孩子到商场给他买运动鞋。买完鞋以后,还带他去了他最喜欢的快餐店给他买了可口的午饭,然后又给他换了一堆硬币让他打游戏机。我希望他过得愉快,但是他对我所给予他的每一件东西都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我也没有想过应该要求孩子这样做。

我突然意识到,大多数父母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其他人说声“谢谢”,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鼓励孩子对父母表示谢意也是同样的重要。大多数父母的观点是,他们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的责任。这种观点和态度将使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意识到他们也同样需要向父母表达谢意,充满感恩。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全然付出的爱。子女对父母充满感恩的心是孩子感受到爱意时很自然的一种回馈。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情感交流的融洽,会逐渐影响到他与幼儿园的孩子们,与其他的成年人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方式,他会更加采用积极和感恩的心态面对他人和遇到的事情。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会大大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个性培养。

孩子感恩心态的形成首先从形成感恩的意识出发。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时,首先应该告诉孩子自己的心意,那就是“如果能听到你说‘谢谢’我会非常高兴”。此外,让孩子学会感恩,还要充分注重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充满感恩家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会更有可能形成感恩的心态。因此,在家中父母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当妈妈给孩子准备好了他最爱吃的饭菜时,爸爸就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是不是很辛苦?你和我都应该谢谢妈妈。”这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妈妈的反应。因为当孩子看到他的感谢每次都能使妈妈开心地笑了,慢慢地他就会从这些生活小事中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更加开心!

学会让孩子倾听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那么,孩子该怎样培养倾听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那么,孩子该怎样培养倾听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朋友参考。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有些习惯却不好,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

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一些任务,让孩子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结合培养注意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来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利用听辩错误法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常发现有的孩子听说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如,“玉米棒结在地下,葡萄结在树上”等让孩子倾听后,挑出毛病并纠正。

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说可以印证孩子是否仔细倾听,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可以让孩子听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听完后回答问题。如:小蚂蚁想去哪里?汽车上坐着谁等等。

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传话法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倾听力,如让爸爸每天告诉孩子一句话,再请孩子告诉妈妈,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出风头”


你的孩子好表现吗?你会遏制孩子的表现欲望吗?看看美国人是怎样鼓励孩子自我表现的吧!

在美国的幼儿园,每逢周一会有一个“圆圈时间”,孩子们在地毯上围坐一圈,将自己心爱的东西向小朋友们展示,进行几分钟的即兴表演。(想了解各国幼教:海外幼儿园教育大观)

游戏刚开始,5岁的可尼抢着把手中的玩具亮了出来:“瞧,这是火箭!”他按了一下开关,火箭便发出声音,红光一闪一闪的,孩子们大叫:“哗,真酷!”可尼得意地说:“昨天爸爸带我去公园,我乖,爸爸就给我买了它。”

接着出场的是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的罗拉,她腰间系着一片片绿色的“树叶“,款步走到大家面前,骄傲地说:“看看,这是夏威夷裙子!”接着边跳“草裙舞”边说:“夏威夷的人跳的就是这种舞。”

3岁的卡仑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慢慢走到老师面前,有点不知所措。看到他手上什么也没拿,老师轻轻地搂住他,同时“搜索”着可以“展示”的东西。“哦,新运动鞋!“老师对大家说:“看看,卡仑今天穿的新鞋子真漂亮!“同时启发卡仑:“告诉小朋友,鞋子是什么颜色?“卡仑小声地说:“白色。”老师鼓励道:“跳一跳,看看鞋有没有响声?“卡仑不再紧张,跳一下,又跳一下……脸上越来越兴奋。老师带头鼓掌:“谢谢卡仑,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新鞋子。”

没错,“圆圈时间”就是这么一个“出风头”的舞台。美国人就是要孩子建立这样的观念:谁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谁就会引人注目,成为“中心”,获得大家的欣赏,荣誉感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且,在“圆圈时间”,孩子们机会均等,谁都有可能在那么几分钟里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让每一个人面对大家来自由发挥本领、表现自己,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

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游戏,这对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益处可大得很呢。

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


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转眼间,xx小朋友已经六岁了,变成了大姑娘,当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很多事情也开始接触起来。以前年龄小,所以每次出去玩或者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买。因为慧爸特别喜欢宠着xx,所以,基本上只要我们条件允许范围内的,都会给xx去买。而xx也养成了,想要什么东西都会让我们买的习惯。

13年对我们家来说是动荡的,一年搬了两三次家,所以接触的人也不一样。因为住在一楼,所以来往的人很多,旁边很多的小朋友也会到家里来玩,小孩的交际能力真强,很多我们都不认识的人她都认识了,然后都一起玩。而且很多小孩都是没有人管的,父母做生意或者上班忙,直接就把孩子放家里自立或者吃饭的时候就叫上。平时手上也会给些钱。然后孩子们都自己去商店买东西。所以看见别的小朋友手上有钱,xx也经常说:妈妈,你给我点钱吧。我想买xxxx,我一直都觉得孩子这么大了,也是应该要接触钱了,要不等到自己想放手的时候,她连钱怎么用也不知道,现在少给一点慢慢的教反而还好点。于是每天也会给个一两块钱给她,然后她会跟着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去买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她会自己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看我买了xxxx,是多少钱的东西,她连角和元都分不清楚,五毛钱总是说五块钱,一块钱还是一块钱,不过都有小朋友带着,回来后跟她一起玩的哥哥会告诉我多少钱一样,然后找了多少钱。我想,这样起码让孩子把圆角分能分清楚了。不过慢慢的去的次数多了,看见好玩的东西多了,xx每天都要花四五块钱去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可能她觉得好玩,但是买回来一小会就不能玩了。而且,经常去买了,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看着也不懂得珍惜了,于是就会说:这个不好玩,这个已经有点烂了,这个不喜欢,于是都给扔了。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觉得她这种行为已经造成浪费了,而且现在还那么小,她的钱全部都用来买一下海绵宝宝啊,色素糖果,口哨一类的,这样可能会让她大手大脚的习惯以外对身体也不好。于是决定跟她约法三章。我跟xx说:我现在可以给你钱,但是每天只能给你一块钱,你想要什么东西你可以自己买,而且,你花了这一块钱,不可以再跟我说想要买这个或者那个,除了平时妈妈自己要买的水果干果,还有衣服之类的东西,其它的东西你都得自己买。她问我:“那我想买QQ糖可以吗?”我说可以,“那我还想买星球杯呢?”“也可以,只要是用你自己的钱就可以,妈妈是不会出一分钱的”“那如果我买了星球杯还想吃奶片呢?”“那你就等明天或者后天了,反正你如果自己手上有钱就可以买,没钱你就不能买”刚开始的时候不懂,觉得每天有钱就好。可是后来发现一块钱实在是买不了什么,用完了就没有了,于是又跟我要,我当然不同意了。坚持了几天下来,她也知道我不可能给她钱了,于是也不跟我要了。但是家里如果爸爸有零散的硬币或者一元的纸币都会让爸爸给她。慧爸有时候也同意,有时候不同意,反正xx是只要能给她的都要。

有一天,xx看见了一个米奇的大娃娃,非常喜欢,嚷着让我给她买,我说:妈妈没有钱,而且妈妈的钱都是用来做生活费的,你如果想买的话,你就把钱自己存起来,这样每天一块,两天就两块,很多天以后你就有很多钱了,到时候你想买的话你就可以自己买了。孩子总是记不住,但是说多了,她就知道了,也不再看见什么东西就要买了。而且每次都会说,妈妈我好喜欢XXXX呢,是不是等我把钱自己攒够了就可以自己买了啊?我说对啊,到时候你可以自己买。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一时喜欢,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买回来,但是如果经常买习惯了,她就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要。自从现在给了孩子这个观念后,xx很少说要买这个那个了,当然,我们也会看她平时的表现而给她适当的奖励,偶尔也会满足一下她或者趁着节假日送她一些她喜欢的小零食。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以后她才会自己做的更好。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家里有个女儿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女儿的贴心,撒娇都让妈妈满心欢喜,我很兴庆自己有个女儿,当然,我也有烦恼。

如今的社会给人处处充满了危险的感觉,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到处都有着不良的风气,当然指的是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就算是很小的范围,作为母亲还是很担心,孩子会不会收到伤害???

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特别是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很多事情知道,但是去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上次从xx上申请到一本书叫做《母女过招》里面就有一个小故事是跟孩子说这方面的事情

里面有幅图片是说一个坏人见到小女孩漂亮想调戏小女孩,而想方设法要把小女孩带离人多的地方。

小女孩毕竟小,不懂得人间险恶,被骗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当骗子快要的手的时候,幸好妈妈赶过来了,她把骗子赶跑了,然后告诉小女孩不能让男性碰她的胸部,也不能跟着陌生人到偏僻的地方去,如果陌生人一直缠着她的话可以向人求助。

看到这篇文以后我非常的开心,因为以前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竟然就那么的轻而易举的就告诉了xx,虽然她现在还不懂,只要慢慢的给她灌输这样的思想就可以了,也可以以防万一。

妈妈,在身边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们给她最好的东西就是教会他们学会各种能力,让孩子在以后生活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够轻松的解决。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有家长说我儿六岁半,今年九月上学;孩子表现得非常聪明好动(朋友与老师都这样认为),但是他在上课时总是很随意说话,说话内容有时是专心听讲问题,有时则不着边际。他不仅爱说,还很爱动,老师说他淘气方式与别人不同,他见什么动什么,非常好奇。孩子好奇是好事,但他言行常不受环境约束。

这是他在幼儿期没有训练约束自己习惯造成的。儿童初涉人世,是带有许多“自由人”的色彩的,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有一个教育环境,从小(一两岁开始)就训练孩子约束自己,那么他到小学就不会随意说话了、随意活动了。有约束才有秩序,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

孩子没有约束自己的习惯,自控能力很差,需要帮助。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家长和老师都要和他讲道理,但不要唠叨,举一些实例,告诉他不守秩序、不安静听讲,是学不会知识的,而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他多学东西,多学技能,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2、和他本人谈话,要求他尽量约束自己,有疑问的时候举手提问,或下课提问,如果有几次做到了,要大大表扬。

3、在家里也要对他的行为有约束,做到家园一致。要正面诱导,不能打骂。

4、他已经六岁半了,再学习约束自己,是很困难的,家长和家里人要一致、要耐心,多讲道理,多表扬好行为,还是有效果的。

让孩子学会宽容收获快乐


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常常遇到幼儿间发生打闹现象,孩子们轻则哭一场,重则一方或双方受了伤,而追究起来无非是因为谁碰了谁一下或争抢玩具等小事引起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对大班幼儿提出了“尊重、赏识他人,有宽容心”的发展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是从教孩子学习与人相处、交往,学习怎样做人出发制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如何培养?

首先,教师会为幼儿创设尊重、赏识的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赏识,从而学会尊重、赏识、宽容别人。比如: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地方,老师会引导全班幼儿评价、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学会欣赏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长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幼儿小小的心灵中就会埋下善良的种子,渐渐养成宽容的美德。

第二,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样性,能够正确对待和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幼儿园里各种教育活动大多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教师会将一些浅显的道理、知识融入其中,如:在课上提问时,老师会对幼儿不同的意见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第三,让幼儿展示各自的强项,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从而赏识、尊重他人。幼儿园里教师会提供给幼儿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给小朋友讲故事,请组织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小朋友玩游戏。幼儿自己也会自发地显示出各自的才能,如: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同伴穿衣、叠被;领悟能力强的幼儿会把老师教的本领传授给别的小朋友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会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优点、强项,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包容。

第四,利用幼儿“犯错”的契机,使幼儿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道理,培养幼儿的宽容心。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难免会有过失,这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循循善诱,不仅使犯错误的幼儿改正错误,同时也诱导其他幼儿正确对待同伴的错误,学会原谅、容忍同伴的过失。

第五,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对待别人的错误。幼儿园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定的规范。教师得体的举止,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对身边的幼儿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家庭怎样配合教育?

第一,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

第二,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如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怎会学会宽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第四,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连环画、图片等给幼儿看,还可把生活中的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第五,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8妙招让孩子学会独立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父母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孩子,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孩子的独立能力越强,将来他就越能成功。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岁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臆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家长的过分宠爱,反而使孩子原先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会不愿意去做,碰到一些困难就喊爸叫妈,完全依赖他人。因此,父母、长辈必须改变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克服依赖他人的心理。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帮他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3、尊重孩子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手指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好、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的尊重的良好反应。

4、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欧美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学走路时,跌倒了,就让他自己爬起来。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5、从兴趣上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孩子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孩子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爱劳动,不怕艰苦,才能够独立起来。

6、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反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画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7、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

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择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家长要教孩子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还要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自行解决矛盾。

8、让孩子自己决策

自己决策是独立决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应该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判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

附自立小故事:做人的尊严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天生左手残疾,而他的国家当时正好处在战乱之中。为了谋生,年轻人便来到了相邻的矮人国,想找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

“啊,可怜的人!快进来吧,我给你一个热乎乎的烙饼充饥。”当年轻人经过一个小矮人开的烙饼店时,店主上前对他说。

“谢谢你,好心的店主。但在吃你的那个烙饼之前,请允许我先帮你做一件事,否则,我就不会接受你的烙饼。”年轻人认真地说。

“真是神经病!你一只手能干什么活?我好心送你一个烙饼,你还死要面子。”店主说完,鄙夷地关上了店门。

一位挑柴火的老者见了,说:“小伙子,我看你有一只健全的手,还能干活,请你帮我把这担柴火挑到我家,我将给你一个烙饼,作为你付出劳动的报酬。”年轻人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过路的人见了,不解地问年轻人:“现成的烙饼你不听懂,去偏偏要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个烙饼,值吗?”

“当然值!因为这个烙饼是我通过劳动换来的,我才吃得下去。我虽然贫穷,但没有丢掉做人的尊严。”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孩子学会为家人分担事务》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