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引导: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此时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是错误的。
5.适时: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又天性好玩,注意力易分散,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父母的指导,孩子是很难懂得这点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他们习惯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一、签订责任合同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即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
二、对有责任心,引以为荣
有位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
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
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进行表扬,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
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三、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让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也只有当孩子明白了这点,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四、补救自己犯得错
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或许对方会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而无需赔偿,但此时父母仍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能让孩子懂得,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就该由自己负责。
同时,父母也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他们负责任,并让他们有效仿的对象。
不知道本文“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这样的幼儿该怎样培养
我班的佳佳小朋友从小班一直到大班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儿表现得较弱。在小班期间,他妈妈的意思是孩子说话比较晚,走路也比同龄幼儿晚走。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妈妈对于这个孩子的要求也并不高,她说比起人家有问题的孩子,佳佳是不错的了,最起码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有的,长大后只要在厂里找份工作,自己能够赚钱养活自己就行了。看着他妈妈这样的想法,人各有志,想想也对。对于他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家长也没重视,所以我们在给他进行个别辅导帮助的时候发现也收效甚微。
在中班的时候,发现他对手工剪纸还是和小班的时候一样是一窍不通,我也曾经对他的妈妈交流过,在家让他多练习使用剪刀。可从他奶奶的口中得出家里的剪刀都让他们藏起来了,因为有时候孩子拿着一把剪刀乱剪,所以家长采取了强硬措施,让他眼不见为净。我和何老师也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为了让他和几个剪纸能力弱的幼儿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晨间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重点的个别辅导,其他幼儿的手工能力倒是上去了,可是佳佳进步甚小,对使用剪刀明显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到他妈妈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我想家长给予配合,也许能够让他在这方面能力有所进步。所以我就把在小班时候多余的手工材料纸让她妈妈带回家辅导。但是不见效果,她妈妈对手工动手能力也不是特别给予支持,只是认为孩子没耐心,在家里也坐不住,可能是认为孩子还小,所以这能力可有可无。
跨入大班的教室门,家长的心态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佳佳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从玩转入到了学习上。每次晨间入园的时候,总是把他领到数学区让他写字,而避开了她认为纯粹是玩的区域——建构区。看见其他孩子都能够写数字和名字了,她也开始着急了。在家也经常让他写写画画,可是孩子在写简单数字的时候,手指的小肌肉就是不听使唤。要知道孩子平时连鞋子还是经常会穿反,让他换过来穿,他还是脱下鞋子按照反的穿上,对他说了无数次就是不晓得。和家长沟通了,家长也不重视,好像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晓,这个不重要。对于这样的弱势幼儿,我们在生活中给予了特殊照顾,让能力强的幼儿给予帮忙,结果是像伺候个“小少爷”。每次手工课都是没有办法完成手工作品的,但是我们也会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够按照轮廓剪下来就给予表扬。对于写数字和名字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压根儿没想要求他能够完成。我想关键还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毕竟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都无法达到和同龄幼儿该达到的标准。如在骑小车、玩跳跳球的时候,都明显不如其他幼儿。
让孩子从各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入小学打下基础。看到了家长的着急,我有时也有些焦急了,是不是一味的放低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会少呢,但是如果要求和其他幼儿一样,孩子又无法达到标准。面对这样的幼儿,该如何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请大家畅所欲言,给予良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生活中的25妙招培养优秀孩子”!
1、如果孩子要什么,要很有礼貌地请求,一定能够要加个“请”字。
“我要吃糖”不行,应该说“请给我一点糖”。
最好还做个友好的努力,带着微笑请求。
2、人家给你什么,不要马上离开,给东西的人会感觉被冒犯了,一定要说声“谢谢”。
也可以很有创意地道谢,比如说画张画,或者回送张卡片。
3、孩子不能随便打断父母的对话,等大人说完话了,他们会回答孩子的问题。
但是如果是个紧急情况,那么允许马上发言。
4、如果需要发言,那么要有礼貌地引起别人注意力,比如说“对不起,我能够说点什么吗?”
5、如果孩子不知道什么被允许,那么问一下父母就清楚了。
6、一个人应该说实话,但是没有人喜欢听反面意见,太伤感情。
你可能有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顾全别人的感受,最好不要说出来。
7、不能随便评论别人的外表,可能会伤人感情。
但是表扬人家外表的话一般很受欢迎。
8、如果别人向你问好,你要有礼貌地回答,然后问一下对方好不好。
9、上朋友家去玩,离开的时候要谢谢人家父母,“多谢让我在这里玩”。
10、不要随便闯入房间,也许人家正在忙碌,敲敲门,得到许可再进去。
11、打电话的时候说一句“和您说话的是……”,加上一句打电话原因,对方就会很友好地回答你。
12、不要说脏话,不管感觉怎么糟糕。
13、收到礼物都要表示高兴,不要马上开始抱怨礼物。
14、不要骂别人,不要对别人说你自己不想听到的话。
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也有感情,不喜欢被伤害,不喜欢哭泣。
15、不要欺负别人,这反而表明你的弱小。
多一点同情心,你的朋友会更多。
16、“真无聊”,一个人一生中有很多时刻会感到无聊,但是不需要故意捣乱。
17、如果和别人撞起来,马上要说“对不起”。
你可以问一下对方疼不疼,说你不是故意撞上去的。
18、不要掏鼻子,也许觉得好玩,但是这不是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咳嗽或者打喷嚏,要把嘴捂着。
19、进门的时候回头看看,后面有人的话就把门开着等他们进来,不要看也不看就关门。
20、如果你看到邻居、老师、家长在忙碌,询问一下你还能帮忙。
如果他们让你帮忙,你能够学到一些东西。
21、如果父母叫你做什么事情,不要抱怨,好好做好,脸上还要微笑。
22、如果别人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
那么下次人家也愿意来帮你的忙。
23、吃饭的时候不要玩刀叉,这不是玩具。
24、吃饭的时候不要把衣服搞脏,胸前放一块餐巾。
25、吃饭的时候需要盐,但是够不到,那么就很礼貌地向别人请求把盐递过来。
不知道本文“生活中的25妙招培养优秀孩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一、男孩子的性格特点
科学家发现,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他们的世界充满动作,喜欢探索新奇,因此往往被爱称为“淘气包”。
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坐立不宁的臭小子们,没有女孩子来得乖巧可爱。
男孩子一般都很“闹腾”,不用担心,先随他去,让他先跑够了,玩够了,释放出体内所有的能量,然后和他一起玩一些安静游戏,比如一起画画、看书,你会发现,疯跑一阵子之后,他更容易进入安静的状态,这个时候一定要避免一切干扰,比如电视,把周围的玩具都先清扫出去,只留你们两个人就够了,这种安静可是来之不易的!
男孩子更喜欢那些可以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的英雄形象,比如提到警察叔叔,男孩子常常流露出崇拜的表情。
所以男孩子们比较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他们拿着各种我们看来危险万分的玩具在小小的房间里面跑来跑去,无视于爸爸妈妈的大惊失色,玩得不亦乐乎,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也成为他们的经典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满足自己的“英雄情结”。
因为有了天生的“英雄情结”,所以男孩子们对那些造型奇特、能让他们动起来的玩具情有独钟。
看过动画片以后,奥特曼成为他们必买的玩具,有哪个男孩子没有几个不同造型的奥特曼?
相比较而言,男孩子的衣服比女孩子的衣服简单得多,从小到大可选择的颜色以男子汉气十足的蓝色为主。
小BABY时就是粉蓝色或者白色,等到渐渐长大后,深深浅浅的蓝仍是主色调,当然绿色、红色、白色等五彩的调子也会常常跳上男孩子的衣服,但蓝色是属于男孩子的,好像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规矩”,被爸爸妈妈们默默地遵守着。
男孩们衣服的图案多集中为小老虎、小狮子等大型动物,或者足球、机器人等物品。
别看他们的年纪小,可男孩子们从穿衣打扮上就表现得阳刚气十足。
有些爸爸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喜欢把男宝宝穿上女孩的装扮。
专家认为,这样做是无益干宝宝的性格及个性的塑造的。
“男扮女装”会让男孩子的性格过于阴柔,同时也会让其他的男孩子不愿意接触这样穿着的男孩,从而造成男宝宝长大后变成“娘娘腔”。
男孩子更加要面子,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所以较强的本体感和自信心会有助于男孩子的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鼓励他,让他自己决定要吃什么,穿什么;表扬他的好行为,不要因为他淘气而批评他。
就算他表现得让人不满意,也不能太直接地伤害他,可以对他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现在可能累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而不是大声地斥责他:“你今天真是太差了,太让我失望了!”一般来说,家长对儿子的教育总是比女儿要严厉得多。
研究表明,父母给予女婴的关注和呵护远远比男婴要多。
孩子慢慢学会走了,女宝宝一摔跤,很快就会被扶起来,安慰一番;而我们总是希望男孩子要坚强一点,从哪摔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被爱护,因此对男孩子要公平一点,不要吝啬你的亲吻和拥抱,他们同样需要的。
二、八大妙计培养新好男孩
1、让儿子自由地释放出所有的情感。
以前男孩子如果表现出胆小、羞涩,都会被嘲笑,现在不要嘲笑他,让他大胆发泄。
2、和儿子探讨事情。
这会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男孩子在这两种能力上,往往会被同龄的女孩子甩在后面。
3、给予儿子亲吻和拥抱。
不要觉得这只是女孩子的专利,不要害怕这样会让男孩子变得娘娘腔,你的亲吻和拥抱,无形中会把浓浓的爱传递给他,让他感觉到受重视。
4、如果他喜欢玩那些抱在手里的玩具和娃娃―很好,培养那种安静斯文的气质。
如果他不喜欢,不要强迫,随他自己,愿意玩什么就玩什么,不要控制。
5、不要害怕表达你的情感。
看到儿子不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你会有什么表现?是不是很容易就会发火,然后大声地喊他的名字?事实上,你的生气掩盖不了你的恐惧。
如果你对他表现出你的真实情感,他反而会学着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不要掩藏,告诉他你看不到他,真的很害怕。
6、明确规则,让他有章可循。
在相同的环境中,男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安全,产生恐惧感。
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周围环境的潜在规则是什么,自己会不会得到公正的对待。
7、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男孩子却往往表现出一种冷淡,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从小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爱交朋友的好习惯,让他对学习、社交产生一种期望。
8、教导儿子不要抢东西。
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要先问儿子,什么玩具是他可以和朋友一起玩的,什么玩具是不能让别人碰的,然后把要独享的玩具藏起来,避免冲突的发年。
下面是“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心”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和孩子在一起,时间真的很快!这不,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又过去了。
回到办公室,对着电脑发了会呆,因为一个上午觉得有好多东西可以记录下来,但一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约10分钟左右,我开始敲击键盘,为自己的生命再记录下一点点……
一早到活动室,就看见几个孩子正拿着纸棒在挥舞着(周五的“通知”上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棒,今天他们都带来了),看见我,他们急忙围了过来:“老师,纸棒什么时候用?”“等会第一节课,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去玩吧!”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老师很想知道,这根纸棒你是怎样做出来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和爷爷一起做的,我们是用报纸卷起来的!”“我是爸爸教我做的,我是用硬纸板做的!”“我和妈妈找来了放掉的鞭炮,然后外面再包上一层,还写着我的学号呢!”……我由衷地高兴,因为,家长们已经慢慢学会与孩子一起来完成“通知”上的“任务”,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通过父母等家长朋友引领孩子动手,动脑,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第一节课时,每位孩子都带上自己的纸棒,他们在操场上用纸棒做操,用纸棒开展传接游戏,这根自制的纸棒,让孩子玩出了无穷的乐趣!伴随着纸棒的挥舞,孩子们的笑声也在这乐园中久久地飘荡……
第二个活动是社会《不是我的错》,由于这是一个来源于孩子生活的素材,所以,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愿说,都争着要来告诉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怎样才能不迟到”。
我知道,现在的孩子基本道理都懂,关键是如何将这样的认识付诸行动,因此,在活动最后,我送给每位孩子一份记录表,让孩子记录下接下来一周内自己到幼儿园的时间,并且特意设置了“自我评价”栏目,通过自评,进一步让孩子感受“不迟到,真棒”的感觉。
当然,这种良好行为的培植,还需要教师和家长有一颗恒心,更多地落实在孩子的生活中。
第三个是游戏活动,我和孩子们再一次来到了幼儿园的那一小块油菜地旁边,远远地,就有孩子说:“我闻到了菜花的香味了!”是呀,好香的油菜花,不由地,孩子们都加快了脚步。
来到油菜地旁边,好几个孩子都叫了起来:“哇,快看!小蜜蜂在采蜜!”于是,那几个孩子蹲了下来,静静地观察着,生怕打搅了小蜜蜂的“工作”;有几个孩子也象发现了什么似的:“老师,快看,这里还有几朵白的油菜花也开了!”我一看,哈哈,原来,孩子们把“萝卜花”也当成油菜花了,我说:“油菜花还有白的!真是太奇怪了,让我也来看看!”我蹲下身,故意先仔细打量着那一朵朵的白花,然后扳开下面的叶子,这时,好几个孩子都叫了起来:“哎呀,这原来是萝卜!哦,原来萝卜是开白花的!”于是,孩子们又争着把这个“新发现”去告诉其他的孩子,并让他们一起来看看露出一小半的那个萝卜……
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心!
关于“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心”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我班有一个新入园的小女孩,个子小,体质弱,双眼无神,来源的第一天中午睡就把裤子,床单,褥子,全尿湿了,我当时很生气,一边洗着裤子,床单,一边埋愿他,晚上我见到了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有先天心脏病,又有尿床的毛病.我听了之后更生气.我想.,这样的孩子还入园,不适合过集体的生活,可我想了一想,这样的孩子这么小就有心脏病,多苦恼啊.扪心自问,加入这孩子是我的孩子怎么办?经过思想斗争,转变了我的想法和做法,对她格外体贴,照顾起来.跟他的妈妈多要了一条裤子放在幼儿园,准备尿了随时换,午睡前提醒他去厕所,,并告诉他睡觉时又尿了就直接告诉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不在尿床了.由于她有心脏病,户外活动时,我随时提醒她,活动不要太大他胆子小,课堂上老师提问过她.答对了大家就给他鼓掌,他从老师和小朋友哪里都得到了温暖.
让幼儿也要参加劳动
这天,天气起风了,我一早就到幼儿园,就先打扫卫生,可是风太大,扫起来的垃圾随时被刮过来,这时我就喊了几位小朋友来帮忙,我们在扫的过程中,垃圾随时到处乱刮,我便说:“孩子们,这些垃圾可不可恨?”幼儿说:“太可恨了,没有这些垃圾,我们也就不扫地了,更不怕刮风了。”其中的一名小朋友便说:“我们小朋友以后谁也不要乱扔纸和垃圾什么的了,老师也就不用每天都好扫地了,也不怕刮大风了。”小朋友们都齐声答应说:“对以后和他们也说一说,不要乱扔垃圾了,也就不怕刮风了。”
我听了孩子们的一番话,了解了每天干什么事,都应让幼儿一起参加,去亲身体验,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今天刘婉凝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婉凝昨天回家见到谁都说:今天王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个小苹果!我知道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婉凝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么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婉凝平时在幼儿园表现的不是太突出,她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也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她那么让人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会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可是这些孩子也同样希望老师去关心他们、注意他们,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小奖品都能给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安慰。
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我们的儿童观、教育观也在对幼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变化。每一个儿童都是发展的主体,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其心理发展需要,每一个儿童在老师的心中都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我们才能发现、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才能使每个孩子得到应有的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