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一、分享板块
首先感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今天分享的板块内容是“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二、分享内容
孩子怕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是正常儿童发育中的一种体验,是儿童的一种健康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惧怕心理的反应,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说服力来接受突然面对的情况。当然,孩子有惧怕心理,也与父母过度保护有关。一些父母过度保护师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内心脆弱、胆小或者自卑。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出现在2-5岁的孩子身上,也有的孩子上学之后是不敢尝试一些平常的事情。
通常,惧怕心理会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与年龄的增长有所缓解,但如果惧怕严重而持久,焦虑、好哭、敏感,那就是适应不良的异常反应,应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
为了防止孩子惧怕心理越发严重,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大声训斥孩子,应为小孩子易受条件反射的影响。父母越大声训斥孩子,孩子可能就会越紧张或害怕。
除此之外,对于有惧怕心理的孩子,父母应该以引导为主。如有必要,可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消除惧怕心理。
1.条件反射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如不敢下水,父母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矫正孩子的惧怕心理,鼓励孩子试着去做他害怕的事情。比如,可以往孩子身上洒水,与孩子玩泼水的游戏,逐步消除孩子对的恐惧心理。父母不应该强制她进去游泳。引导孩子去接触水,减少对水的恐惧心理。
2.提高孩子的心理愉悦度
孩子高兴,情绪良好时会大胆一些。因而,要让“不敢尝试型”的孩子变得能大胆些,可在让孩子尝试某一件事前提高他们的心理愉悦度。比如,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泳池。那里的水经过阳光的照射,很暖和。孩子感到舒服,就不再怕水了。
3.示范脱敏法
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的时候,你要明白,他们之所以不敢去做,是因为怀疑这些事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父母这时能够亲身去尝试一下,打消孩子内心的顾虑,给孩子“积极正面模仿”,估计孩子就会大胆的去尝试了。
如矫正孩子对水的恐惧,可带孩子到游泳池去看别人游泳、带孩子划船,之后再慢慢抱孩子下水,给孩子浇水,用手托住孩子浮在水面……如此孩子逐步接近水,孩子就会怕水而变得爱水了。
4.不要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
什么叫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简单的说,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尝试,哪些东西不行。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父母说类似的话:“这是羊肉,你没吃过的。”“这是平衡木,你以前没有玩过。”“这个橘子是酸的,不是你喜欢的。”父母这样做只会打消孩子尝试的积极性。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些事物时,家长应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了解哪些可以玩,哪些不好玩。当然,这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5.不要怀疑孩子尝试的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的问孩子:“你敢去试试吗?”表面上看,父母在为孩子考虑,让他自己去判断,但实际上,这句话无异于告诉孩子:你前面的这个事情可能有危险性,如果你要去尝试,就得有足够的胆量。”这么说,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孩子必然会摇头,拒绝尝试。而再次遇到,他们也会本能的拒绝。
一旦养成了“不敢尝试”的坏习惯,孩子就缺少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了。因而,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规避一些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时,也要尽量多给孩子自由,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的一些新事物。
爱说话的孩子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有人的时候主动和别人说话,没旁人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嘟嘟骤骤,或者和玩具说话。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有的父母觉得很高兴,毕竟爱说话表示孩子性格外向,长大后与人沟通不成问题。有的父母却觉得,时刻有个小不点儿在耳边聒噪实在烦不胜烦。尤其父母已经关了灯让孩子睡觉了,小家伙还在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家长就忍不住要去批评指责。可是,孩子爱说话是有多种原因的:
1.语言发展的需要
孩子话多,往往起源于牙牙学语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早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能力,常让父母注意、夸奖和惊喜。大人鼓励得越多,这些孩子就越能说。而孩子三四岁时,是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时期,大部分的日常会话也都是在这时期学会的。此时,孩子非常多话,不但喜欢说给别人听,也喜欢自言自语。
2.个性所致
孩子喜欢说话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通常,性格外向、天性活泼的孩子,不是好动,就是好说话。这类孩子热衷于自我表现,又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和疑问,因而就变得喜欢问或说话,喜欢通过说话表现自己,探求未知世界。
3.表现欲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看,喜欢问别人。不管是看到了什么新的事物,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他人知道。比如,在幼儿园老师那里学了一首儿歌,回家后就喜欢在妈妈或直家人面前唱,从而想得到父母或家人的关注或评析、认可、赞赏。
4.安全感缺失
三四岁的孩子经常遭受到不安全感心理的袭击,而父母又因为各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为了驱散这种不安全感,便会选说种方式进行排解,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孩子话多,说明孩子反应敏捷,更具创造性、建设性和逻辑性思维。说话的孩子通常是有礼貌的,讨人喜欢的。但是,你的孩子整天没完没了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估计你也不会喜欢,甚至会为此烦恼不已。如果你不想伤害孩子,此时,你一定要记住,孩子话多,需要找对原因去引导,而不是去责骂,去呵斥。
那我们可以如何引导话多的孩子呢?
1.让孩子感受到爱
孩子爱说话,爱表现自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如果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孩子就会有成就感,就能激励孩子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因此,如果孩子爱说话,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注意呵护孩子这种表现欲,引导孩子适当地表现自己。否则,就会打击孩子说话积极性,伤害孩子的表现欲。
2.巧用转移法
很多时候,孩子是因为无聊才会喋喋不休地说话。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鼓励孩子画画、玩玩具或者看绘本。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思维充分得到发挥。
3.正面引导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话多的孩子,往往会使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他们甚至会练习怎样使用词语更加妥当。而孩子这个对自己语言精益求精的过程,在家长看来就成了话多。话多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想要表达。家长可以正面引导,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有条理地讲故事。
4.规则意识
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清哪些场合不能随便说话,而哪些场合孩子可以畅所欲言。比如,告诉孩子,吃饭、上课、睡觉、做作业、看书的时候不能随便说话,想要说话,需要事前提出要求。这样,既发挥了孩子的长处,又让孩子养成了有礼貌的习惯。
5.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
对于喜欢说话的孩子,家长要多给他们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睡觉前,请孩子讲讲一天的生活,或者请孩子给爸爸妈妈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鼓励孩子去表达。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采取讽刺、挖苦、揭短等手段,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虐待"。
虐待的具体表现
一、是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
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考到高分,在家中除了学校布置的大量的家庭作业外,不是请家庭教师,就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复习题让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世界,被家长用习题填得满满的,没有一点时间用来想自己的事,孩子对此是苦不堪言。"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是玩,最烦恼的事情是学习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中,多数接受调查的孩子对问卷上仅有的两道自由回答题作出以上回答。
二、是警告、恐吓。
家长对孩子讲得最多的话不外乎是:"这次考不好,就不给你买玩具";"你不好好学习,就休想到公园去玩"。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有的孩子的学习动力变成了只是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有的孩子提到学习就感到焦虑不安。"考试不及格"、"考砸了"等词汇象黑压压的乌鸦整天盘旋在孩子的脑海。
三、是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
一些家长为刺激孩子加油学习,故意用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甚至在大众场合,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缺点冷嘲热讽,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因害羞而把学习抓上去。
四、是不让孩子与别的小伙伴结伴。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能学会抑制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适当的行为,以及学会在必要时如何适当地坚持自己的权利和愿望,可一些家长却无视这一点,认为孩子与别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玩散了心,影响学习。在节假日,将孩子关在家里不许外出,使孩子没有机会与伙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家长为什么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一、是高期望值,使父母对孩子要求越来越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年轻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绪。上海市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100%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8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如此之高,是造成对孩子精神虐待的心理动因。当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样高时,当他们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模式发展时,他们着急了,于是不择手段对孩子实施精神钳制。
二、是心理知识贫乏,家长并不了解孩子。
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没有感情、没有个人意识、没有独立思维的"小孩儿",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的言行,孩子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程序去言、去行,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大声对孩子说"不"。孩子的一点点空余时间都被家长剥夺,他们与父母交谈,也是高高地抬着头"汇报思想"式的;他们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声讨"。
"精神虐待"下的孩子难成才
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上受虐待的儿童更大。这一切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其实,孩子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上海市一次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显示,约有20%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的比例最大,占42%。辽宁1.7万中学生心理素质检测表明:心理异常的比率达35%,心理疾病的比率达5.3%。反映在学生行为上表现为"厌学、出走、自杀、早恋、打架、骂人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无不可以上溯到家长对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上。
孩子的精神负担重,自行活动时间少,不与小伙伴交往,缺乏天真活泼的环境,就会导致不爱说话、不合群、孤僻、冷漠、缺乏适应能力、腼腆怯生。孩子的精神受钳制,没有自己的思想空间,没时间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就会使孩子创造的花蕾过早地凋谢。
同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经常受到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用其他变异的手段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的需要,既有害社会,也有害于个人。
试想,缺乏自尊、自信,缺乏创造性,不合群、性格孤僻、胆小的孩子能健康成才吗?
家长要以正确的心态教育子女
管教孩子是天下父母的重任,是一门学问,它还应该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最关键的是必须先具备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是学习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切莫要怒不择言。
二、是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
三、是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身体语言以促进亲子关系;用以身作则去强调和坚持某些基本的人生准则,比用语言向孩子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切莫禁止孩子不做的,自己在我行我素地做,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不做。
四、是学习如何在孩子学习上出现偏差时,为孩子指出一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切莫一味指责。
五、是学习接纳孩子,尽管犯了错误,仍严守"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让孩子知道家门永远为他而开,切莫说:"你真笨"、"朽木不可雕"、"你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
近期在班里发现了好几起“恶意攻击事件”,有的孩子是看别人不顺眼就出手打人,有的孩子是因为别人无意的碰触就恶意还击,还往往是“偷偷进行”,本以为这种现象在男小朋友身上居多,没想到这几起“攻击他人”事件中,也有女小朋友成为“肇事者”。恶意攻击是孩子们人身安全较大的潜在隐患,不容小视,因此我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原因,同时在孩子们中间开展了集中谈话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学会寻求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不做过分伤害他人的行为。另外,对容易“动手”的小朋友们进行追踪观察,既倾听他们的心情宣泄又纠正其过激的行为习惯定势,在容易发生攻击的情景中立即告知其正确的方法并引导其去运用和感受,同时及时鼓励表扬,对幼儿表现出的正向行为进行强化,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这几个孩子的极端情绪和攻击行为明显减少。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呢?
1。父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从父母身上模仿来的。比如,父母经常打架,就会影响孩子,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有可能动手打人。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或使用体罚来惩罚孩子,也会给孩子负面效应,诱发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2。不良环境的影响
有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长期处于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必然会心理失衡。比如,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或忌妒心理,进而引发攻击性行为。比如,一个孩子受到老师或父母批评时,心里觉得很委屈、失落,并由此产生自卑感。而此时,如果其他小朋友受到赞赏,他必然会对得到表扬的方产生忌妒心理。如果得到表扬的小朋友再嘲笑他,就可能诱发孩子深藏在心底的自卑,进而对对方大打出手。
3。缺少良好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孩子打人的目的不是要攻击对方,而是不知如何与其相处。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知如何与对方沟通,或向对方表示友好。于是,就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攻击行为呢?
1。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之间或与亲戚、朋友有了矛盾,一定要注意处理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大声争论。避免孩子接触暴力环境。特别是爱争吵、打架的父母,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平和的方式解决争执,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犯了错误,不要打骂或体罚孩子。只有通过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为什么错了,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进步。
2。教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
幼儿时期的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从三四岁开始,孩子才有分享、合作等意识。所以父母要适时对孩子的分享精神、合作精神进行引导,让孩子懂得谦让,体验给予、分享的快乐。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幼儿园或邻居家的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学习礼貌待客,主动把家里好玩的、好吃的拿出来,招待小朋友。他的行为看上去很像打架,其实,他只是想引起小朋友的注意。这样,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有了分享意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了。
3。增强孩子的同理心
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来说,家长可适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家长要告诉他,用力打小朋友,小朋友会很疼的,就像你自己不小心摔倒或撞到桌子上那样疼。同时,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感受。
4。巧用“爱抚效应”
心理学上有“爱抚效应”,是指爱抚产生的感觉,可以让人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人的不良情绪。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而生气或与小朋友发生争执而暴躁不安时,父母或老师可以借用爱抚效应,抚摸一下孩子的头或者抱抱孩子,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而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就不会再打人了。但是,成人尤其是爸爸妈妈不能在孩子攻击他人后打骂孩子,这样孩子不知道错在哪里就会加重暴力倾向,也不能鼓励孩子报复打击其他小朋友,这样孩子就会建立起错误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长。
心理学上所谓的矛盾型儿童是指那些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同伴看作是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也称有争议的儿童。矛盾型儿童尽管比例比较少,但是在幼儿园班级集体生活中却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群体。
实例分析:
矛盾型儿童一方面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另一方面调皮捣蛋,行为具有破坏性。是不是矛盾型幼儿的性格特征都符合这种表述呢?他们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怎样?接下来,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文文:比较内向,亲社会行为突出,攻击性行为很少,整体表现较沉稳。
文文的合作、分享行为较多;关心周围的朋友和事,合群行为显著;有一定的正义感;举止不粗鲁,谦虚,不张扬;受老师喜爱;很少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他的性格偏向于“受欢迎儿童”,虽不是太外向,可愿意与伙伴分享合作,而且有一定的正义感,在班上很有人缘。但由于班上人太多,他又不是很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友谊的触角只能伸展至一小部分朋友当中。按照社会测量法,我把他也归于矛盾型儿童。和他妈妈交谈时,发现妈妈性格内向,对唐文管得也少,但爸爸广交朋友,对朋友特别真诚。我想这一点也在间接影响唐文对同伴的态度。
木子:比较内向,攻击性行为突出,这种行为往往通过较“无声”的动作完成。
木子不大说话,内向,在班上表现不是很活跃;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需要别人听她指挥;喜欢做小动作,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不被老师喜欢;有一两个玩得好的朋友,似有发展成被拒绝儿童的趋势。可木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在家里,她较活跃,与父母、长辈能主动友好地相处。木子妈妈对自己女儿是说不出的满意:“我有一个这样的崽很满足。”她对女儿的种种言行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喜爱和支持。可以说,木子是处在民主偏溺爱的家庭氛围中。她在家里的玩伴只有父母和爷爷奶奶,而家人对她的所作所为都不加干涉,缺乏对她的有效引导。在缺乏同伴交往经验的背景下,这样的家庭教养环境很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天天:儿童攻击性和亲社会行为均不突出,常常表现为“无行为”,内向,不大说话。
天天不喜欢主动与人交往,独立、孤独行为较多;兴趣单一,很难给人留下印象,就连老师在调查问卷上都不知怎么写总体印象;在家里没有什么同龄玩伴,更谈不上其他年龄阶段的朋友。虽攻击性行为少,可老师很不喜欢他,对他关注少,有发展成被忽略儿童的趋势。和他妈妈交谈,发现天天妈妈也不大了解自己的儿子,而且自己也不是很爱动的那种类型。天天在家一般就是摆弄玩具。但是他父母不溺爱他,注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很多事都不提供帮助。这种情况下,他虽然独立性强,可是总让人觉得他有点孤独。
小白、毛毛:表现活跃,勇于表现,喜欢结交朋友,同时攻击性行为较多,但在老师眼里常常是“调皮得可爱”。
小白由亲戚抚养,性格属于典型的矛盾型儿童。他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所以对幼儿园生活很适应;好动,双休日都很少待在家,整天和朋友在外面玩,特讲义气,玩伴涉及各个年龄。可见,朋友在他心目中的位置。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他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亲密。
毛毛,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男孩。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坦白直率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不喜欢的小朋友又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性格属于典型的矛盾型儿童。他的母亲是个体户,忙于生意,难得管他。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毛毛有点早熟,非常爱漂亮,不仅体现在穿着上,更表现在择友标准上。他能说会道,非常讨妈妈喜欢。但父亲在喜爱之余又非常严肃,一般采用打的方式来教育他。毛毛虽然有一些毛病,但老师和大部分儿童都喜欢他,在同伴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引导办法:
从以上的观察、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在同伴关系中处于矛盾型的地位,但是他们的性格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或生活实践中,我们要认清每个矛盾型幼儿的性格特征,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
具体而言,对于亲社会行为突出、但表现较内敛的矛盾型幼儿,我们要多鼓励他勇于展现自我,促使他向受欢迎儿童转化;对于攻击性行为显著的矛盾型幼儿,我们要对发生冲突的真实情况加以了解,使他们明白攻击和破坏并不能解决问题,并教给他们与同伴交往的一些技能,获得更愉快的同伴交往体验;对于表现不突出的矛盾型幼儿,我们要了解其兴趣所在,为其树立积极行为的楷模,鼓励多与其他幼儿交往,而不仅仅局限在几个同伴之间;对于典型的矛盾型儿童,我们要积极转化他们调皮捣蛋的行为,更好地引导他们把活跃和充沛的精力为集体服务,让他们获得更大的个人效能感。
处于矛盾型地位的幼儿,恰恰是人际关系中最真实的幼儿。这种两面的同伴关系更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看清自己在不同朋友心目中的模样。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矛盾型幼儿更易体验到同伴关系的变更,获得更丰富的交往经验,而这一点教师也应该把握。总之,要把儿童作为真正的单独的个体去认识,而不是盲目地贴“标签”了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儿童。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保护“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这些室内外环境布置都是根据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的特色而作,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其独特的意义,但是生活中幼儿园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为此教师们非常头痛。常常看到刚画好的图画被抹得乱七八糟,刚粘贴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孩子不明白环境的作用,有时在上面涂涂画画也是出于好奇。二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任他们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孩子没有亲自参加美化环境的劳动,所以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变孩子对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变它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一、用各种方式让幼儿明白环境美化的重要性
环境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美,欣赏美,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增强记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得很多却说得很少,我们只是美化了环境却没有细细去诉说环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说环境,例如讲环境里描述的故事,唱环境里描绘的歌曲,认识环境里包含的知识,让他们感受环境创设的美的氛围,发掘环境向人们表达的灵魂。从而让幼儿知道环境美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二、创设能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和环境融为一体
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环境才是优秀的环境,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只是用来欣赏,无有多大的利用价值,所以孩子在看的过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乱涂乱粘,所以我们在布置环境是要选择孩子能参加的能表现他们自己的内容,例如有个幼儿园把柱子装饰成有树洞的大树,就很有创意,因为在这个不算很美的大树里,孩子们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树上的果子......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有趣的与幼儿能互动的环境设想还有很多。
三、创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老师们自己的事,孩子们接受的往往是现成的已经布置好的环境,孩子们不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不能体会布置环境老师所花费的心血,所以破坏起来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给我们一起去设想,去合作,去布置。在劳动中他们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品尝劳动的成果,同时也能体会劳动的辛苦,是想,每天看着凝聚着自己汗水的美丽环境,任谁也不忍去破坏。
环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去创作,去布置,真正发挥环境与人的互动作用,让他们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让破坏环境的现象不再或较少发生。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十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看到母亲给别的孩子喂奶时,就会出现哭闹不安等反应。有的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如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漂亮,便会感到不快。在学生中,嫉妒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因老师表扬同桌而嗤之以鼻;有的对同学在学习上超过自己或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闷闷不乐……
有嫉妒心的青少年性格怪僻,难与同伴相处,若不及时纠正,人格会进一步扭曲,灵魂会受到污染,甚至失去理智、泯灭良知。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事业、社交、家庭等方面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嫉妒是一种人格缺陷的不健康心理行为,所产生的过激恼怒情绪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使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多种心身疾病。那么,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嫉妒呢?
生活在充满嫉妒家庭中的孩子,因受家庭成员的影响,也往往具有较强的嫉妒心。所以,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美好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当家长发现孩子显露出嫉妒的萌芽时,不要严加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态度诚恳地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然后和孩子共同分析问题,在和风细雨中消除其心中的种种困惑。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嫉妒心。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长处要给予由衷的肯定和赞美,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要善意地指出,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对。赞扬和理解可使孩子心中充满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心胸变得开阔,大度乐观,也远离了嫉妒。
充实孩子的精神生活。学生要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但业余闲暇时间应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舞拳弄剑、吹拉弹唱、挥毫泼墨等。多引导孩子从事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情绪愉悦,赶走嫉妒之心。
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凡是有嫉妒心理者,往往心胸狭窄,以“我”为中心,只能在他人之上,不能甘居人后,稍不如意便顿生妒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他人闹得很僵,甚至做出越轨的事来。因此,要去除这一心理弊病,必须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克服狭隘偏见、傲慢自大等缺点,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不与小人为伍,学会处处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不仅会发现他人许多长处和优点,而且对他人的某些不当之处也会容忍,求大同存小异。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和谐。
教会孩子遵循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若是在与对手进行竞争中,看到对方胜于自己,将对方所取得的成绩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就会心生嫉妒,憎恨对方,引发不择手段、不讲游戏规则的行为。如果因嫉妒生出害人之心,便会走上犯罪之路。所以,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公平竞争和调整心态。当别人比自己强时,应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并从中体会到竞争的乐趣。
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孩子说“这凳子是我的”、“我要一个人玩汽车”等等与之类似的话。不
少人由此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多自私呀!”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私呢?有人说,人的自私
是与身俱来的;有人说,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究竟谁是谁非呢?看了下面的例子就能明
辨是非了。
一个小孩在吃糖,一位阿姨问:“给我吃一块好吗?”“好的”,小孩边说边大方地把糖
递给了阿姨。可当这位阿姨把糖放进嘴里时,小孩哭了。
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前后表现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可以推测,在之前这都是成人逗孩子玩玩而
已,并不会把小孩好吃的真吃掉,而是说:“宝宝真乖,那么大方,这块糖还是宝宝自己吃
吧!”可见,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是由成人不正当的教育造成的。那么,如何进行正确
的教育呢?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的道
德要逐渐涵养”。他还特别强调“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
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因此,我们要抓住关
键期,创设良好的氛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下面主要就陈鹤
琴教育思想来具体谈谈:
一、让孩子享受真爱。什么叫真爱呢?真爱就是“爱”与“严”相结合,严爱相济。爱
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爱是崇高的,无私的,有理智的,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但是,爱不是溺爱,陈鹤琴反对过分溺爱而姑息迁就,他指出姑息足以发展儿童的自私心。
如有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菜留给孩子吃,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让他独享。久而久之,孩
子就会习以为常,把这一切看作是应该的,一旦别人吃了、玩了、碰了他的东西,他就会不
高兴,甚至是发脾气。在他心里只有自己,根本不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俗话说:“严是
爱,松是害”,这是千古真理,是行之有效的育孩原则。因此,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是严
格不等于严厉,更不等于体罚。陈鹤琴反对处处用成人的意志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规范
儿童,他指出严管则会摧残儿童一切活动的倾向。如孩子不会念儿歌,老师和父母就大声训
斥,甚至数落他,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从而变得孤立封闭。因此
,成人必须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真正做到严爱相济,互相结合,让孩子享受到真
爱。总之,既要让孩子感到师长的坚强意志,体会到师长所坚持的正确原则,在坚持原则中
又亲切又关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寓严。
二、让孩子喜欢合群。陈鹤琴认为:“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儿、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
了。2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5-6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既然孩子有这样的心理特点
,成人就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
要孩子喜欢合群,唯一的办法是给他们创造一个群体环境,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品尝与玩
伴合作的各种滋味。对于2岁以前的孩子,他的玩伴主要是大人。因此,大人应多抽出时间
与孩子一起玩,做孩子游戏的伙伴。2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们
都各自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偶而望望别的小朋友,可是还不会一起玩,这是孩子社会交往能
力初步发展的时期。成人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到3岁以后
,孩子开始喜欢同小伙伴一起玩。4岁以后,孩子之间逐渐形成了小团体,一起玩的能力增
强了。到5-6岁,孩子在一起玩的游戏中集体精神加强了,同时也形成了某种固定的交往关
系。因此,对于3岁到5、6岁的孩子,成人要采取放手政策,让孩子自己寻找伙伴,并根据
孩子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参与群体活动,尤其是对性格孤僻的孩子更要有目的地鼓
励他进入群体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成人不能回避孩子之间的矛盾,要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矛盾。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让孩子体验到
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促使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成为喜欢合群的孩子。
三、让孩子学会爱人。陈鹤琴指出:“一个成人的情绪表现,有许多都是由他幼小时代情绪
生活来决定的。”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会爱人是非常必要的。爱是一种特殊的内心体验。
爱的情感和其它情感一样,都是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1、要让孩子爱人,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热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者,父母为了孩
子的健康成长,历尽艰辛,付出了伟大无私的爱,孩子在这溶溶挚爱当中长大成人,便产生
对父母的依恋和热爱。父母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 劳动节等特殊的节日让
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强化孩子热爱父母的情感。父母还可以抓住具体事例进行训练,使孩
子心中有父母,有他人。比如妈妈生病了,大人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妈妈哪里不舒服
,需要些什么帮助,并让他为妈妈做一些小事情。这种训练,可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的病痛
冷暖,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
2、要让孩子学会爱人,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
子不是从理智上,而是从心灵里理解别人的痛苦时,我们才能放心地说,我们在他身上培养
起了最重要的情感——对人的爱。”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可以通过文艺
作品的感染,如让孩子听雷锋小时候的故事,激发他们对雷锋的同情心及敬仰之情;也可以
通过孩子在生活中直接的观察和体验,如体验亲人患病时的痛苦,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
小昆虫小动物受伤害后的痛苦挣扎等,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促使孩子出现移情、同情,而
后主动地表示爱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要让孩子学会爱人,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教师之间、亲子之间要互
相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树立情感丰富健康完美的师长形象。陈鹤琴指出:“这个
模仿心,青年老年亦有的,不过儿童格外充分一些。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等,大大
依赖这个模仿心。”所以师长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
学会爱人。
一个享受真爱,喜欢合群,懂得爱人的孩子是不会自私的,对于自私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教
育也一定能得到改善。社会需要不自私的人,因为只有不自私的人才能和睦相处、协手共进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01、我们先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孩子的礼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完全由父母在后天培养的。孩子礼貌程度的高低,就是衡量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
孩子生来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于是,爸爸妈妈就成了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我们身为父母,即使是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要做到讲礼貌,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02、不要在有客时,把孩子打发到旁边
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把孩子赶回自己的房间,不让孩子在中间添乱,或者让孩子自己去一边玩耍,不予理会。
殊不知,为了这片刻的安宁,我们已经在不经意中剥夺了孩子参与社会交际的权利。而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也伤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03、将教条变为真实的生活场景
我们千叮万嘱教会孩子使用礼貌用语,但是,只用说教的形式很难让孩子记忆深刻。就算记住了,在真正需要说出口的时候,孩子又沉默了。
所以,我们要适当设置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这样,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能给孩子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
04、不要强迫孩子向陌生客人问好
不要因为孩子小,我们就去掌控他的一切。孩子年龄再小,也有他独立的思维空间。
许多父母,在家里来客人时,会强迫沉默的孩子向陌生人问好。如果孩子拒绝,得到的就是一阵生拉硬扯。这样的教育方法是绝对错误的,这种强迫的方式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THEEND
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要从小做起,并且在一开始就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如果您的孩子现在仍旧沉默腼腆,请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因为,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经历漫长过程的。
我们身为父母,应该以足够的耐心来引导孩子。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不久之后,我们的宝贝也可以成为人见人爱的“礼貌标兵”。
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把孩子赶回自己的房间,不让孩子在中间添乱,或者让孩子自己去一边玩耍,不予理会。
相信《育儿知识:如何引导“自私型嫉妒”的孩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