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有一些人,见过就忘记,有一些事,经过就结束。然而,也有一些小小的事,却能让人终身难忘!窗外雪花飞舞,我的思绪也飘回了那次说课。
说课这个词在农村幼儿园普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2004年初吧,记得是镇教办组织全镇青年幼师进行一次说课比赛,幼儿园就我和另一位较年轻的老师参加。当时并不明白到底何为说课,因为在农村幼儿园信息比较闭塞,再加之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近乎为零,就经验主义认为,幼儿园的活动不外乎设计教案或上课展示吧,作为工作了十多年的我应该没啥问题。
比赛前一天在小吃店吃早饭遇到了小学老师。一贯好学的我就问了她关于说课的事。不问则已,一问倒吓了一跳。“说课不是简单的写教案或上课,说课要求你贯穿理论知识,你的教学方法……”那老师说了许多我都没听进去,唯一的感觉就是“快找一篇说课稿借鉴一下,拜托了。”我这个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那时的手忙脚乱就别提了。上完一天的课,我和另一老师去小学找说课稿,仔细研究说课稿的格式,自己揣摩幼儿园的说课稿该怎样写,决定晚上依葫芦画瓢学写一篇先练练手。
阴雨蒙蒙的天气使我的心情明朗不了。坐在比赛的教室里听其他老师的嘀咕使我的紧张缓解了不少,大家都对说课感到陌生,这个新鲜事物在幼儿园还没有发芽。当肖校长写下说课题目《发现》时,我没慌,我想到了前天给孩子们讲故事《三只蝴蝶》时孩子们的发现:课题来源于生活,我按照说课稿的格式设计了语言活动《三只蝴蝶》,写完我长长舒了口气。接下来还要表达自己的说课稿。这下我完全清楚了,说课说课就是先写后说。也许是自己发现的感触,我连说带比划,终于很有感情地结束了说课。猜猜比赛结果?哇!两名选手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我是其中一个。
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不轻松。说课到底说什么,我才感知了一个框架,她的灵魂到底如何把握?我不清楚。作为幼儿园的骨干,我只有领悟透了才能带动大家。谁来帮帮我?我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在幼儿园工作足够了,只要把我的爱给孩子,没什么难得倒的。每天尽心尽职地做好一切就够了。好象“学习”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已疏远了。在农村基层幼儿园没有专家引领,没有名家讲学,再不自我加压,勤奋学习人就会赶不上这个课程改革的趟了。没人能帮,只有自己帮自己!
因为小学里说课比较多,于是我请教了小学的业务校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说:“说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怎样说好课,关键在于为什么。你为什么设计这节
课?你为什么设计这个目标?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准备?你为什么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解决了为什么,你的说课就成功了。”要解决这么多的为什么谈何容易!平时设计一节活动只是自己觉得这个环节好像孩子接受有困难就再改一下,没细想为什么开始孩子不能接受是因为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当?说课是用科学知识来诠释活动的环节,引领活动的成功。我恍然大悟。解决为什么的切入口就是理论知识充电。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首先阅读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但从没细细研读。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的潮流中我能舍她而弃之吗?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我烂熟于心,纲要中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能力,教师的教育策略、角色转换等我倒背如流。那时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上课,不管是知识讲授还是指导操作,纲要中的经典都会在脑中闪现“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我重拾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等等,我做了大量的理论卡片。专家的理念真的很好,能拓展我们的思路。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结合国情,结合本地、本校、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来了解每个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运用我们的所知所学来制定适合孩子的发展计划。这是我读书后的反思。我要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课程问题。那段时间我激情澎湃,我每天翻阅幼教杂志,做笔记,写心得。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所思所想就记下来。我并不光是为说课准备了,我觉得我是在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了。这时的说课已经跟我毫无芥蒂,心中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眼中孩子世界的缤纷足以让我游刃有余了。
县里的比赛有些威严,全县六十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包、手机都交上去,每隔
十分钟进去一个选手。我记不请我的序号了,只记得上午没轮到我,下午比的。抽签拿题目,是《能干的小手》,很普遍的题目但要设计出新意还要动动脑筋噢。限时写完还要限时表达完。走进说课室时我发现前面坐了一长排的评委。我有些紧张,说课时话语有些颤,但一会就镇定了。我想自己的感觉还好,不能进入前列,也能在中游数数。比赛完我逛了商场,给自己轻松轻松。回到家就接到园长电话说课成绩进入前十名,准备一天去县里现场上课。……
忘不了这个故事,因为它锤炼了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功,记录着我——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足迹!老师是什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如果土壤营养丰富,你的庄稼就会长得茂盛;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就会颗粒无收。为了幼教田野的硕果累累,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敢于创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战!坚信明天会更好!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新课程改革与说课内容的扩展”,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现行说课的基本内容及其要点
说课是由我国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创造的,现行的说课几乎都是按照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编写的《说课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进行的。《说课论》中概括的说课的“基本内容”有四大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教材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大纲(现在是课程标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教材的“两基三点”;对教材的具体处理。说教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选择的方法是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的根据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所选择的方法有怎样的改进与创新。说学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本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主要作哪些指导;进行这样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根据是什么。说教学程序设计包括的内容要点有:课型和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其中,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一般包括:教学条件的准备;温故知新,由此及彼的教学安排;新教材的掌握过程与教育技术的使用;新教材的巩固、重点难点的落实鉴定;作业与新学习的指导。
二、对现行说课内容的评析
说课是立足于改进和提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使广大教师逐渐由教书匠成长为学者型或专家型教师而创生的。现行说课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因素、方面和基本理论依据进行述说,无疑是正确的。通过对教材体系与结构、教材的“两基三点”、对教材处理的述说,能够使教师扎实、深入地掌握好教材,并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处理好教材;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述说,能够使教师准确、全面地把握教学的任务与要求;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的述说,能够使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材特点、学生情况等选择正确的教学形式、方法;通过对学法指导的述说,能够使教师克服仅注重知识传授、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片面教学,使学习指导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尽力使学习指导与教学方法协调统一。特别是在说课中不仅说“实”,即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还要说“虚”,即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理论依据。这样就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冲破狭隘的个人经验与习惯,使教学成为高度自觉的合理的活动。正因为说课具有这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它自产生起就受到教师们的称赞,很快地也得到了理论研究者们的认同,并被迅速地推广开来。
但是,面对新课改和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现行的说课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从“基本内容”上看,缺失教学理念的述说;没有学生分析。其次,从“内容要点”上看,拘泥于教材,咀嚼教材,不谈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设计梯度目标;没有生成性目标;没有生成性的教学策略。这样不完美的说课易导致:教学缺失灵魂;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性不强;教学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堂目标最终难以达成;降低教学的价值。
三、课改下说课内容的扩展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的改革。特别是在教学上,改革是全方位的:既有教学理论、思想、观念的改革,也有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改革。这次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取得具体的实效,实现育人目标,课程实施者需要切实搞好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说课,必须自觉地适应课改的需要,积极地推进课改的深入进行,并在课改中获得发展。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观念,笔者认为,对说课的内容必须作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扩展。
(一)“基本内容”的扩展
1.说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课程与教学理念是教学经验的升华,是教学活动的先导与灵魂,是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状态与水平的精神前提。因此,说课不可忽视述说教学理念。
现行的说课虽然也主张说“虚”──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即说出教学的理论根据、思想观念等。但是,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不重视教学理论、思想的述说,对此轻描淡写;有的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修养不足,说不出所以然;有的教师跟不上时代,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思想、观念陈旧。总之,现行说课的理性阐述不足,特别是说课者没有充分发挥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在说课中的主导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同以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同就在于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并在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统领、指导下,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已告诉我们,没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改革,仅就课程内容方面进行变动或者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极为有限的。只有先进行理念的变革,运用先进的理念统领、指导课程与教学诸方面的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大的、不断得以巩固和持续拓展的成效。
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内容丰富,说课者必须重视这些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科学探究的理念;关注学生体验的理念;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理念;自主创新学习的理念。[2]
2.说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说课必须说学生分析。对学生分析得越准确、透彻、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得就越恰当,课堂教学的气氛就越好,教学的效益就越高。现行说课之所以缺失了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讲授―接受式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掌握书本知识为根本的教学目标。显然,这些与新课改下的教学是不相适应的。
对学生分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基本内容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的分析。其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这里所说的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立足点。比如,让学生学习货币的知识,就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商品和商品价值的知识。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商品和商品价值的知识,对货币知识的学习是难以进行的。对学生能力的分析是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包括“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与资源。正确、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能力,既是正确、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设计好教学活动的前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是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学习因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中,主要的还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是指随着教学情境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偏差等的分析。由于学生在学习态度、知识技能、阅历体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同时要看到,困难、问题也会给教学带来刺激、挑战和压力,适当的刺激和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以便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二)“内容要点”的扩展
1.说梯度目标
所谓梯度目标,是指为达成课堂教学终点目标而设计的分目标或子目标,它是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终点的“阶梯”。梯度目标也就是皮连生先生所说的使能目标,是指“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3]比如,对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的教学,确定的教学终点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要达到这一终点目标,学生就必须掌握以下知识: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个别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现象。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辨别、区分能力,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等。如果学生还不具备以上的知识和能力,本课的终点目标是不可能达成的。所以,为了确保终点目标的达成,为了明晰教学的具体任务,为了教学过程中所选择、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更加正确和有效,说课时必须说梯度目标。梯度目标越清晰,梯度间的层级越合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就越强,也就越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越利于学生的参与,自然也会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说生成性目标
依据不同的价值诉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当下,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4]“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预设性,即教师在备课时就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预设性目标。
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预设性目标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易于预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若仅有预设性目标,教学活动也将有难以避免的缺陷:它不仅容易导致教学的封闭、机械、僵化,限制师生的创造性,从而使教学缺乏活力,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价值。
“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非预设性(生成性),它们是在教学情境中,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自然产生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是难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又是能够产生这样的目标的。不仅如此,生成性目标应该是教学所渴求的。因为这种生成性的目标是师生智慧的展现,是师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目标的实现,往往不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更好地建构知识,也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获得升华。生成性目标是教学中极为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在现行的说课中却仅说预设性的目标,没有生成性的目标,这是不符合课改教学要求的。虽然生成性目标在备课时是难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不可料及的,而且,新教学又是追求生成性目标的。所以,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生成性目标。
也许有些教师会认为,既然是生成性即非预设性的目标,那怎么能够在教学活动实施前述说呢?其实,生成与预设除了对立之外,也是统一的。其统一主要表现在: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拓展与升华;预设强调的是教学的计划性和可控性,生成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这两方面都是教学活动自身所应有的;预设和生成都是在教学活动中达成的。所以,生成性目标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而是与预设性目标内在地联系着的,是能够“预设”的。比如,在讲授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中的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时,预设性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商品流通要经历两个阶段,且第一个阶段是既重要又困难的,为此生产者应该生产质量上乘、适销对路的商品。在预设这一目标时,教师又应该想到:商品到货币这一阶段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经历这一阶段的市场规则,反对各种不正当的行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这里的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就是生成性的目标,这一目标与预设的目标是内在地联系着的。当然,生成性目标不是完全可以“预设”的,否则,它就不叫生成性目标了。生成性目标是预设与非预设的统一。说课时述说生成性目标,教师对教学预设得更远、更深、更广,师生的智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展现,教学的效益就会更好。
3.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所谓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策略。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生成性的目标并不能“自然”达成,它需要借助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达成。否则,生成性目标就仅有可能,而不能成为现实。因此,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要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因为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所以,要针对生成性目标“设计”生成性策略。比如,针对上面所说的学习商品流通公式的生成性目标──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教师就可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紧密联系现实经济生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商品经历的“惊险的一跳”出谋划策;让学生对“所出之谋”“所划之策”进行判断、评析、区分;让学生归纳出经历“惊险的一跳”中应该倡导和坚持的观念与准则;等等。这里的“联系”“创设”“出谋划策”“判断”“评析”“区分”等等,就是应对生成性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策略。正因为生成性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所以,生成性教学策略也不是完全能够预设的,它也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4.说课程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有人习惯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科书,教师教学即“教书”,且应该“忠于教材”“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教书。显然,这样的课程观,这样的课程实施观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人认为,课程是发展资源,[5]新的课程实施是开放性的和实践性的。在新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实施中,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6]
所以,课改下的说课,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掌握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并善于进行课程开发,积极并善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说教材”时,将文本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运用实际活化文本、丰富文本、完善文本、变革文本,并将文本运用于实际,使教材成为教学的工具,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注意运用学生自身拥有的令他们易于接受、认同和掌握新的课程内容的课程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创新与特别值得赞赏之处就在于:它将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创生、建构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挖掘、利用一切课程资源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充分展现其创造性、生命力和价值存在的过程。所以,课改下的说课必须述说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否则,就是丢弃了课改最为有价值的东西,是不符合新教学要求的说课。
总之,课程改革要求说课的内容必须扩展。只有对说课的内容进行扩展,说课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功效,也才能获得发展。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说课稿:新课程改革与说课内容的扩展”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三、“说课”的意义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3、说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l)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3)说目标。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4)说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说教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主要说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活动过程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五、“说课”的实施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在说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人、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导读:说课这个词在农村幼儿园普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2004年初吧,记得是镇教办组织全镇青年幼师进行一次说课比赛,幼儿园就我和另一位较年轻的老师参加。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有一些人,见过就忘记,有一些事,经过就结束。然而,也有一些小小的事,却能让人终身难忘!窗外雪花飞舞,我的思绪也飘回了那次说课。
说课这个词在农村幼儿园普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2004年初吧,记得是镇教办组织全镇青年幼师进行一次说课比赛,幼儿园就我和另一位较年轻的老师参加。当时并不明白到底何为说课,因为在农村幼儿园信息比较闭塞,再加之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近乎为零,就经验主义认为,幼儿园的活动不外乎设计教案或上课展示吧,作为工作了十多年的我应该没啥问题。
比赛前一天在小吃店吃早饭遇到了小学老师。一贯好学的我就问了她关于说课的事。不问则已,一问倒吓了一跳。“说课不是简单的写教案或上课,说课要求你贯穿理论知识,你的教学方法……”那老师说了许多我都没听进去,唯一的感觉就是“快找一篇说课稿借鉴一下,拜托了。”我这个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那时的手忙脚乱就别提了。上完一天的课,我和另一老师去小学找说课稿,仔细研究说课稿的格式,自己揣摩幼儿园的说课稿该怎样写,决定晚上依葫芦画瓢学写一篇先练练手。
阴雨蒙蒙的天气使我的心情明朗不了。坐在比赛的教室里听其他老师的嘀咕使我的紧张缓解了不少,大家都对说课感到陌生,这个新鲜事物在幼儿园还没有发芽。当肖校长写下说课题目《发现》时,我没慌,我想到了前天给孩子们讲故事《三只蝴蝶》时孩子们的发现:课题来源于生活,我按照说课稿的格式设计了语言活动《三只蝴蝶》,写完我长长舒了口气。接下来还要表达自己的说课稿。这下我完全清楚了,说课说课就是先写后说。也许是自己发现的感触,我连说带比划,终于很有感情地结束了说课。猜猜比赛结果?哇!两名选手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我是其中一个。
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不轻松。说课到底说什么,我才感知了一个框架,她的灵魂到底如何把握?我不清楚。作为幼儿园的骨干,我只有领悟透了才能带动大家。谁来帮帮我?我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在幼儿园工作足够了,只要把我的爱给孩子,没什么难得倒的。每天尽心尽职地做好一切就够了。好象“学习”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已疏远了。在农村基层幼儿园没有专家引领,没有名家讲学,再不自我加压,勤奋学习人就会赶不上这个课程改革的趟了。没人能帮,只有自己帮自己!
因为小学里说课比较多,于是我请教了小学的业务校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说:“说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怎样说好课,关键在于为什么。你为什么设计这节
课?你为什么设计这个目标?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准备?你为什么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解决了为什么,你的说课就成功了。”要解决这么多的为什么谈何容易!平时设计一节活动只是自己觉得这个环节好像孩子接受有困难就再改一下,没细想为什么开始孩子不能接受是因为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当?说课是用科学知识来诠释活动的环节,引领活动的成功。我恍然大悟。解决为什么的切入口就是理论知识充电。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首先阅读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但从没细细研读。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的潮流中我能舍她而弃之吗?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我烂熟于心,纲要中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能力,教师的教育策略、角色转换等我倒背如流。那时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上课,不管是知识讲授还是指导操作,纲要中的经典都会在脑中闪现“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我重拾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等等,我做了大量的理论卡片。专家的理念真的很好,能拓展我们的思路。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结合国情,结合本地、本校、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来了解每个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运用我们的所知所学来制定适合孩子的发展计划。这是我读书后的反思。我要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课程问题。那段时间我激情澎湃,我每天翻阅幼教杂志,做笔记,写心得。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所思所想就记下来。我并不光是为说课准备了,我觉得我是在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了。这时的说课已经跟我毫无芥蒂,心中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眼中孩子世界的缤纷足以让我游刃有余了。
县里的比赛有些威严,全县六十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包、手机都交上去,每隔
十分钟进去一个选手。我记不请我的序号了,只记得上午没轮到我,下午比的。抽签拿题目,是《能干的小手》,很普遍的题目但要设计出新意还要动动脑筋噢。限时写完还要限时表达完。走进说课室时我发现前面坐了一长排的评委。我有些紧张,说课时话语有些颤,但一会就镇定了。我想自己的感觉还好,不能进入前列,也能在中游数数。比赛完我逛了商场,给自己轻松轻松。回到家就接到园长电话说课成绩进入前十名,准备一天去县里现场上课。……
忘不了这个故事,因为它锤炼了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功,记录着我——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足迹!老师是什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如果土壤营养丰富,你的庄稼就会长得茂盛;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就会颗粒无收。为了幼教田野的硕果累累,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敢于创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战!坚信明天会更好!
误区一:幼儿不能识字。
有些家长认为,早期识字会对幼儿的智力有影响。或者认为孩子识字早了,进入小学后学习就不认真了。
首先,英国、日本、新加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汉字是复脑文字(当孩子认读汉字时,左脑和右脑都在起作用),而西方的拼音文字(英语)是单脑文字,识字越早,孩子智商越高,他们对比日本儿童和欧美儿童,发现每100个儿童中,智商达到130的,日本儿童有12个,而欧美儿童仅有4个,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日本的母语是汉语所致。
为了防止早期教育中用脑的“跛脚”现象,美国和法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汉语课程。
其次,擅长作诗赋辞的古人从四岁就要识字。他们的识字课本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一年下来识字量达到2000,读书不成问题,而我们现在小学六年识字量才2540个,导致孩子迟迟不能进入阅读。
最后,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早过汉字关,越容易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误区二:幼儿可以识字,但是要看图识字。
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看图识字卡片,但是,汉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幅图画,一张看图识字卡片就是两幅图画,孩子看图识字时,注意力自然就到色彩鲜艳的图案上去了,图案下面的文字反而记不住了。
误区三:识字要用拼音。
拼音是戊戌变法后从西方引进的一种识字方法,它是我们小学现在主要的识字方法,但是,我们知道,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依然擅长作诗赋辞!
误区四:识字要先易后难。
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幼儿识字,总是从大、小、爸、妈等这些简单易懂的字学起,“难”和“复杂”的字孩子不容易学会。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孩子而言,“汉字无难易,只有简与繁”,不同的汉字只是不同的图画而已。
误区五:识字要音、形、义、写同步进行。
3-7岁的幼儿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力惊人,因此,对于3至8岁的孩子,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先过汉字关。应该实行异步教学:先识字,后写字;先识字,后讲义;先识字,后阅读!
之所以先识字后讲义,那是因为汉语是孩子的母语,让孩子过了汉字关以后,通过阅读去理解汉字的意思。比如“爸爸妈妈上班去,我上幼儿园”,当孩子过了汉字关以后,读了这句话,自然明白这句话里每个汉字的意思。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和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
大班计算活动:认识圆柱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
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 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 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导读: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观念审视现行说课的内容,必须扩展说课的基本内容。说课内容的扩展应包括:说新的教学理念;说学生分析。在“内容要点”方面的扩展应包括:说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说梯度目标;说生成性目标;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现行说课的基本内容及其要点
说课是由我国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创造的,现行的说课几乎都是按照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编写的《说课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进行的。《说课论》中概括的说课的“基本内容”有四大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教材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大纲(现在是课程标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教材的“两基三点”;对教材的具体处理。说教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选择的方法是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的根据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所选择的方法有怎样的改进与创新。说学法包括的内容要点有:本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主要作哪些指导;进行这样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根据是什么。说教学程序设计包括的内容要点有:课型和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其中,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一般包括:教学条件的准备;温故知新,由此及彼的教学安排;新教材的掌握过程与教育技术的使用;新教材的巩固、重点难点的落实鉴定;作业与新学习的指导。
二、对现行说课内容的评析
说课是立足于改进和提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使广大教师逐渐由教书匠成长为学者型或专家型教师而创生的。现行说课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因素、方面和基本理论依据进行述说,无疑是正确的。通过对教材体系与结构、教材的“两基三点”、对教材处理的述说,能够使教师扎实、深入地掌握好教材,并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处理好教材;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述说,能够使教师准确、全面地把握教学的任务与要求;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的述说,能够使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材特点、学生情况等选择正确的教学形式、方法;通过对学法指导的述说,能够使教师克服仅注重知识传授、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片面教学,使学习指导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尽力使学习指导与教学方法协调统一。特别是在说课中不仅说“实”,即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还要说“虚”,即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理论依据。这样就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冲破狭隘的个人经验与习惯,使教学成为高度自觉的合理的活动。正因为说课具有这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它自产生起就受到教师们的称赞,很快地也得到了理论研究者们的认同,并被迅速地推广开来。
但是,面对新课改和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现行的说课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从“基本内容”上看,缺失教学理念的述说;没有学生分析。其次,从“内容要点”上看,拘泥于教材,咀嚼教材,不谈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设计梯度目标;没有生成性目标;没有生成性的教学策略。这样不完美的说课易导致:教学缺失灵魂;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性不强;教学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堂目标最终难以达成;降低教学的价值。
三、课改下说课内容的扩展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我国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的改革。特别是在教学上,改革是全方位的:既有教学理论、思想、观念的改革,也有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改革。这次改革,对我国教育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取得具体的实效,实现育人目标,课程实施者需要切实搞好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说课,必须自觉地适应课改的需要,积极地推进课改的深入进行,并在课改中获得发展。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观念,笔者认为,对说课的内容必须作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扩展。
(一)“基本内容”的扩展
1.说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课程与教学理念是教学经验的升华,是教学活动的先导与灵魂,是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状态与水平的精神前提。因此,说课不可忽视述说教学理念。
现行的说课虽然也主张说“虚”──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即说出教学的理论根据、思想观念等。但是,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不重视教学理论、思想的述说,对此轻描淡写;有的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修养不足,说不出所以然;有的教师跟不上时代,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思想、观念陈旧。总之,现行说课的理性阐述不足,特别是说课者没有充分发挥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在说课中的主导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同以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同就在于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并在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统领、指导下,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已告诉我们,没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改革,仅就课程内容方面进行变动或者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极为有限的。只有先进行理念的变革,运用先进的理念统领、指导课程与教学诸方面的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大的、不断得以巩固和持续拓展的成效。
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内容丰富,说课者必须重视这些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科学探究的理念;关注学生体验的理念;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理念;自主创新学习的理念。[2]
2.说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说课必须说学生分析。对学生分析得越准确、透彻、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得就越恰当,课堂教学的气氛就越好,教学的效益就越高。现行说课之所以缺失了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讲授―接受式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掌握书本知识为根本的教学目标。显然,这些与新课改下的教学是不相适应的。
对学生分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基本内容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对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的分析。其中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分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分析。这里所说的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对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立足点。比如,让学生学习货币的知识,就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商品和商品价值的知识。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商品和商品价值的知识,对货币知识的学习是难以进行的。对学生能力的分析是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具有的、包括“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与资源。正确、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能力,既是正确、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设计好教学活动的前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是泛指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学习因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中,主要的还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潜能激发、知识建构、态度形成、价值认同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是指随着教学情境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偏差等的分析。由于学生在学习态度、知识技能、阅历体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同时要看到,困难、问题也会给教学带来刺激、挑战和压力,适当的刺激和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以便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二)“内容要点”的扩展
1.说梯度目标
所谓梯度目标,是指为达成课堂教学终点目标而设计的分目标或子目标,它是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终点的“阶梯”。梯度目标也就是皮连生先生所说的使能目标,是指“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3]比如,对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的教学,确定的教学终点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要达到这一终点目标,学生就必须掌握以下知识: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个别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现象。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辨别、区分能力,较为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等。如果学生还不具备以上的知识和能力,本课的终点目标是不可能达成的。所以,为了确保终点目标的达成,为了明晰教学的具体任务,为了教学过程中所选择、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更加正确和有效,说课时必须说梯度目标。梯度目标越清晰,梯度间的层级越合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就越强,也就越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越利于学生的参与,自然也会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2.说生成性目标
依据不同的价值诉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当下,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4]“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预设性,即教师在备课时就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预设性目标。
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预设性目标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易于预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若仅有预设性目标,教学活动也将有难以避免的缺陷:它不仅容易导致教学的封闭、机械、僵化,限制师生的创造性,从而使教学缺乏活力,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价值。
“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非预设性(生成性),它们是在教学情境中,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自然产生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是难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又是能够产生这样的目标的。不仅如此,生成性目标应该是教学所渴求的。因为这种生成性的目标是师生智慧的展现,是师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目标的实现,往往不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更好地建构知识,也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获得升华。生成性目标是教学中极为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在现行的说课中却仅说预设性的目标,没有生成性的目标,这是不符合课改教学要求的。虽然生成性目标在备课时是难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不可料及的,而且,新教学又是追求生成性目标的。所以,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生成性目标。
也许有些教师会认为,既然是生成性即非预设性的目标,那怎么能够在教学活动实施前述说呢?其实,生成与预设除了对立之外,也是统一的。其统一主要表现在: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拓展与升华;预设强调的是教学的计划性和可控性,生成强调的是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这两方面都是教学活动自身所应有的;预设和生成都是在教学活动中达成的。所以,生成性目标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而是与预设性目标内在地联系着的,是能够“预设”的。比如,在讲授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中的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时,预设性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商品流通要经历两个阶段,且第一个阶段是既重要又困难的,为此生产者应该生产质量上乘、适销对路的商品。在预设这一目标时,教师又应该想到:商品到货币这一阶段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好经历这一阶段的市场规则,反对各种不正当的行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这里的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就是生成性的目标,这一目标与预设的目标是内在地联系着的。当然,生成性目标不是完全可以“预设”的,否则,它就不叫生成性目标了。生成性目标是预设与非预设的统一。说课时述说生成性目标,教师对教学预设得更远、更深、更广,师生的智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展现,教学的效益就会更好。
3.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所谓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策略。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生成性的目标并不能“自然”达成,它需要借助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达成。否则,生成性目标就仅有可能,而不能成为现实。因此,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要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因为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所以,要针对生成性目标“设计”生成性策略。比如,针对上面所说的学习商品流通公式的生成性目标──掌握正确的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教师就可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紧密联系现实经济生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商品经历的“惊险的一跳”出谋划策;让学生对“所出之谋”“所划之策”进行判断、评析、区分;让学生归纳出经历“惊险的一跳”中应该倡导和坚持的观念与准则;等等。这里的“联系”“创设”“出谋划策”“判断”“评析”“区分”等等,就是应对生成性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策略。正因为生成性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所以,生成性教学策略也不是完全能够预设的,它也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4.说课程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有人习惯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科书,教师教学即“教书”,且应该“忠于教材”“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教书。显然,这样的课程观,这样的课程实施观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人认为,课程是发展资源,[5]新的课程实施是开放性的和实践性的。在新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实施中,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6]
所以,课改下的说课,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掌握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并善于进行课程开发,积极并善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说教材”时,将文本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运用实际活化文本、丰富文本、完善文本、变革文本,并将文本运用于实际,使教材成为教学的工具,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注意运用学生自身拥有的令他们易于接受、认同和掌握新的课程内容的课程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创新与特别值得赞赏之处就在于:它将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创生、建构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挖掘、利用一切课程资源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充分展现其创造性、生命力和价值存在的过程。所以,课改下的说课必须述说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否则,就是丢弃了课改最为有价值的东西,是不符合新教学要求的说课。
总之,课程改革要求说课的内容必须扩展。只有对说课的内容进行扩展,说课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功效,也才能获得发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2020幼儿园说课稿:说课的内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说课稿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课后说课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