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08-28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育儿知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育儿知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家教故事:我儿子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豁达的性格与我妈妈的微笑有关。记得我儿子刚出生不久,我妈把他抱起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嘴里还不停地跟小外孙说这说那。儿子乖极了,乐得手舞足蹈,也在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每每见到这种场面,我都非常感动,真想把这一老一少用微笑组成的画面永久地珍藏起来。妈妈总是对我说,孩子是懂感情的,你对他好不好,他心里会明白。 

的确,儿子长大了,跟姥姥的感情特别好。姥姥病重卧床不起很痛苦,但只要我儿子去,她立刻会露出笑脸:“悦悦来了!”老人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老人的微笑,传达给孩子的是炙热的爱。 (本故事源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卢勤在“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家教分析: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 

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家教启示:孩子需要爱的微笑,做父母的再忙,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爱的微笑送给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用爱的名义培养孩子


育儿心得:用爱的名义培养孩子

其实,我不算是一位成功的妈妈,我的孩子成绩平平,各方面表现很是一般。看着周边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一个个成绩优秀无比,听着周边谁谁家的孩子又考起了新巴中、一、三、八中……,谁谁家的孩子又考起了铜中、一中……,谁谁家的孩子又上了清华、北大……我忧虑丛丛。其实自打我家孩子读一年级开始,我就紧张着,可以说比孩子还紧张,当然我的紧张仅仅是孩子的学习,紧张他考试能不能拿高分,紧张孩子能不能考取重点学校……。我也一直探索着、学习着教育孩子的方法,或者是我太过于急功近利,也或者是我要求过于太高,孩子的表现始终不如我意。

作为母亲的我,如同所有的家长一样,在生活上,我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不求回报的付出着我全部的爱。我任劳任怨,大包大揽,耐心、周到的照顾着孩子的起居,唯恐自己有半点疏漏而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我本以为只要对孩子倾注我所有的爱,孩子就可以健康地成长,虽然感到孩子的脾气渐涨、依赖性强,但想想现在这个社会,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谁家不是把自己家的孩子当国宝一样的宠着,自己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也是理所当然。不知感恩,也担心着这样下去不行,可一颗疼爱孩子的心却让我不忍心去责备他。

前不久,朋友送了我一本书,这本书是犹太妈妈沙拉写的《特别狠心特别爱》。一天陪儿子写作业,我有心无心的翻看着这本书,刚看了几页,感觉挺好,继续看下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教育中的困惑,……我开始反思,我险些酿成大错,从没想过过度的爱会害孩子,爱而不知教更是耽误孩子,突然意思到自己就是那个在爱的名义下,送给孩子最可怕礼物的妈妈。

我意识到,我己走进了一个爱的误区,爱而不知教,以“爱”的名义无原则的宽容和耐心渐涨了他的脾气。我想我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要以孩子终生受益为目标。我爱我的孩子,但我更希望我的爱有价值、有意义和有作为。

首先我要改变事事大包大揽的习惯,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孩子了解他是家庭中的一员,对家人也应该负有责任,督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改掉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其次我要做一名学习型家长,注重爱与教相结合,加强安全知识,文明礼仪等教育,相信他的能力,退居二线,关注他,支持他,启发孩子去思考,去实践,使他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能勇敢面对生活的无常。

最后,我要把爱深藏,默默地在一旁守候,注重跟孩子之间的思想与感情交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只做好孩子的军师,负责参谋、观察、提醒,有意识地“创造”一些环境,磨练孩子的意志和智商。

当然现在网络上有着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方法、案例等等,随便百度一下,关于教育孩子的、关于孩子出现什么问题该怎么办提问的……看一天也看不完。其实写起来容易,读起来也能理解,想想道理也很简单,但真正把那些方式方法都按部就班的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所见的起效却很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我们父母不一样,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会有差异,教育方式以及方法也还必须因人而宜。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财富不可以代代相传?我想或者是教育问题。我们在教育上己经落后,我们的包办式的爱,为了孩子好好读书宁愿当他们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我们以“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的理念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只空有了分数和学历。

最后我想说:我相信,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我知道,知易行难,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我有信心和孩子一起努力,拿起“教”的引导棒,还孩子自由空间,用爱的名义创造“条件”“环境”来培养孩子,让他独立、让他学习、让他体验。

育儿心得: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育儿心得: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忙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悲哀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

二、每一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一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我们总认为爱是就应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就应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十分久的时光,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光,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之后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但是到此刻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必须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一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我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个性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十分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就应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透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我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比较,让她明白自我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

育儿知识:教给孩子用嘴巴说,而不是用拳头


最近一位妈妈提问:孩子放学后讲述了一件事,让她倍感困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小学低年级女生被大2、3岁的高年级同学无故给了两拳,小女孩还了一拳,被老师批评学校里不允许打人,还手也不对,应该告诉老师。小女孩哭了。孩子问她应该怎么做?她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打人不对,但打不还手,挨完打后告诉老师就是最好的办法吗?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伤害,可能都没有机会告状了,而且正当防卫不就是被打后还手的意思吗?”为此,她很困惑。这个问题也非常普遍,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

还手是正常行为

首先,还手是一种应激反应。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还手,其实潜在的心理是害怕吃亏。但还手了,真的就能占便宜吗?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也有家长担心,如果不还手,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懦弱。其实,真正的勇气不是冲动地去还手,而是学会智慧地对待冲突。让我们设想一下:无故打人的孩子也许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许是想发泄自己负面的情绪,虽然我们认为他是故意的,但很有可能他的行为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他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他尚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如果被一块石头绊着,不会去踢那块石头,而是会绕开。如果发现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首先我们就要教孩子远离他们。

用嘴巴说,而不是用拳头

我们要教给孩子用嘴巴说出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小学生已经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大声地说出:“不要,住手”,就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我现在就去告诉老师,老师会找你的爸爸妈妈。”然后马上离开。这个过程,可以在家里演练几遍。腼腆的孩子更需要多多演练。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的手是表达爱的。与人握手,拥抱,拍拍肩膀,都是爱的表达。我们的手也是用来做美好的事情的,比如弹琴、写字、劳动。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一拳,你要立即反击,我们会在孩子心底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吗?家长担心严重的伤害,这是放大了自己心中的恐惧。如果是严重的伤害,孩子更不能独自对付,更需要大声呵斥或审时度势,并迅速脱身。

目标是修复关系

解决冲突的目标是修复一个破裂的关系,重新建立信任。以不给孩子留下阴影为佳。发生冲突的两个孩子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是在同一个学校,难免会经常见面。如果没有处理好冲突,孩子再见面时,可能会回避,或者再引起不愉快的回忆,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这里,我想分享一件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大儿子在读小学三年级期末的时候,学校让每个学生给各任课老师打分,儿子对我说,他恨死了音乐老师。我忙追问,他说,音乐老师上课打过他一巴掌。看来,儿子心理已经留下了阴影,对这位老师满满的恨意。经过和其他家长交流,我才知道,这位男音乐老师,性格比较急躁,遇到儿子这种上课不太安分的孩子,情急之下,就打了一巴掌。第二天,我立即去儿子学校找到校长,要求音乐老师向孩子道歉。放学后,儿子高兴地对我说,音乐老师和学年组长一起到班级找到他。音乐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那次老师打你一巴掌是不对的,你能原谅老师吗?儿子马上接受了他的道歉,也没有留下任何心理阴影。我很欣慰,非常感谢校长的妥善处理。学校里每天发生很多孩子间的小冲突,老师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事事处理得当。可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就被忽略了。

教会孩子告诉父母

最重要的原则:告诉孩子,无论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家长会帮助他解决问题。当孩子知道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误,都可以回家后说出来后,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爸爸妈妈完全接纳的。父母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比如那个小女孩,如果回家后,她说出学校发生的事儿,妈妈如果心疼地对她说,“你当时一定觉得很委屈,明明是他先打你的。”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教会孩子把对方的缺点和他本人分开,我们不喜欢的是他粗鲁的行为,而不是对他整个人的否定。一个经常用拳头与人交往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总之,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冲突,孩子就能从中学到如何与人交往,并发展了情商,这对他们的未来是大有益处的。

育儿知识: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足


今天早上入园时,承承妈妈愁眉苦脸地对我说:“老师,承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承承是我们班的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长的小小的但是特别机灵,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咬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和家长沟通时得知他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身体很健康,只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安心了许多,但是改掉这个习惯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家里承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照咬不误。在幼儿园我也经常看到并制止他,但是效果不太明显,他会趁我不注意时候偷偷的咬手指,这个坏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一定要帮承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承承不咬手指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承承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借此机会我接着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现在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们通过视频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承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承承咬手指的坏习惯慢慢改掉了。

孩子爱咬指甲,反映一种心理情绪,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家长、老师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作为老师我很开心,看着孩子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同时也知道了我们对孩子要有耐心,对工作要有热情,在看到孩子不足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这样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好地进行下去。

育儿知识:我们该怎么面对调皮的孩子


孩子调皮捣蛋真的是非常常见,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调皮”孩子,而且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或几个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孩子。

这些“调皮”孩子的问题行为很多:与同伴打架,争抢玩具;上课不专心听讲,过分好动;乱发脾气,攻击性强,损坏东西等。老师为此大伤脑筋,有时好言相劝,有时厉声呵斥,有时甚至还来点惩罚手段,但收效总不大。

对此,我也翻阅了很多书籍、资料,寻找教育这些“调皮”孩子的对策,现将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伴分享。

一、正确看待幼儿的“调皮”行为

对于“调皮”幼儿,不少老师往往把他们的淘气、打闹、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扣上“坏孩子”的帽子,这势必给幼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上更强烈一些;许多“调皮”行为还蕴涵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争斗则体现出孩子有进取心等。只是当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或者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二、区别对待,多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过分调皮的孩子被盛怒之下的老师动用了消极的教育方式孤立他们。实践证明,被成人或集体厌弃的幼儿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离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要知道,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时时关注调皮孩子的言行,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宽容他的幼稚无知,尊重他的个性特点?甚至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我曾教过一个叫洋洋的男孩,他很喜欢捣乱,活动时常常打打闹闹,攻击性很强。经了解,他母亲改嫁,父亲常年工作在外,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此,我像母亲一样去关心他,与他亲近,使他感到“老师是爱我的”,这样他就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让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因此,当“调皮”幼儿的行为出现问题时,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分别对待。如果是幼儿正常的年龄特征表现,比如,幼儿以为好玩而为之的“恶作剧”应给予理解与引导;如果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就应做好家长工作,如建议家长采取“冷处理”、精神鼓励等方法,对于“霸道”的幼儿,可用榜样说服法、诱导法等等。

三、防患于未然,多用暗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自觉改正

有的幼儿表面上对自己的问题行为表现得满不在乎,但他的内心是隐藏着要求改进的愿望的。因此,当孩子的调皮行为刚冒头或出现反复时,老师要用摇头、眼神暗示其停止。如在上课时,当调皮幼儿用手戳别的小朋友时,老师可以用眼神暗示或走到他跟前将他的手放回腿上,以此让幼儿自己意识到不对,并能自觉改正。又如在区角活动时,老师看到有些幼儿随意走动、捣乱,可以问幼儿:你在玩游戏吗?你想扮演谁?你会玩益智区的棋吗?然后根据他的愿望安排到相应的活动区活动。

四、让幼儿在感受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受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明辨是非,自觉纠正。

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调皮”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比如,有一个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有较强的表现欲,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誉于是我便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反应快,老师喜欢你,如果你能守纪律,等老师讲完了再举手提问题,老师就更喜欢你了。”结果他真改掉了这一毛病。由于他自制力较差,以后,我又有意让他在活动区里当“交警”值班,他认真负责,坚持到底,小朋友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而使他体验到了战胜自我的愉快,越变越好。

六、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玩乐和“发泄”的机会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学具,让幼儿有东西可玩、可操作,这样,他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剩余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一些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对于那些聪明、“鬼点子”的调皮幼儿,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努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一些过分调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问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一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如果一时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对待“调皮”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要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而暂时改变了的要注意巩固,不断强化。只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最终总会收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喜欢《育儿知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微笑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