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做个“三心”父母

09-05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做个“三心”父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教育:做个“三心”父母

为了子女的锦绣前程,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所致。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

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

“狠心”——让孩子经历磨难

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精心”——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写意的泼墨画,或是污染了整张白纸。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挥霍浪费,却要求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己看不起读书人,却要求孩子学有所成,最后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为了孩子明天的灿烂,父母要精心描绘着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笔一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经验

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三应三忌" 父母应掌握好度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孩子就是对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掌握好其中的度才最好,那么这其中的尺度应该如何权衡才是对合适的呢?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

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二、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得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三、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

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正在赶第二天要急用的材料,6岁的儿子一个人觉得没事可做,一会儿一会儿跑来问妈妈:“你陪我出去玩,好不好?”“妈妈,你什么时候好啊?”“妈妈,我的雷达车找不到了,你来帮我找找好不好?”……不到3分钟,儿子就来了4趟。妈妈觉得真的是很心烦,实在无法安心写材料了。这时,妈妈想到了儿子平时最爱看《奥特曼》了,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非常专注(平时,妈妈是绝对不让儿子看的)。于是,妈妈帮儿子开好了影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儿子再也没有来打扰妈妈,妈妈终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

从表面上看,这个妈妈似乎处理的很好,儿子终于不来打扰妈妈了,她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我们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此过程中妈妈在使用负强化手段,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打下了伏笔,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巩固,当他下次想看“奥特曼”时,第一反映就是围着妈妈、烦妈妈。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决定或叫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也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儿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进餐,在家中却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下去总是不好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儿子自己吃饭。到了晚餐时,妈妈说:“宝宝长大,能自己吃饭了,是吗?”宝宝点点头。由于习惯了有人喂,所以宝宝吃得很慢,奶奶几次想要喂,都被妈妈阻止了。等大家都吃好了,宝宝还没吃好,而且弄得满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还小吗,才6岁,喂喂也没什么…”这次,妈妈再也没说什么。这样,孩子的习惯不但没有养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下次妈妈要再让孩子自己吃的话,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

总之,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但更需要宽容。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应三忌,将会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及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

家庭教育中的四“心”误区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

平常心变补偿心

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

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

正常心变反常心

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看看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坚持己见,医生便对孩子说:“你没病,你父亲有病。”

责任心变虚荣心

有个女孩的父母硬要女儿考重点学校,女儿不堪重负离家出走,父母后悔不已。可见虚荣心到头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惧怕心变代替心

有个孩子要出去郊游,整理好了行装,母亲发现他忘记带御寒衣服,但存心不告诉孩子,果然,孩子回来后说:“这次我冻得够呛,以后一定要记着多带 一些衣服。”孩子就此积累了经验。但大多数的父母却不是如此,孩子忘记带伞,他们生怕孩子淋雨,就送到学校门口,结果,孩子老是不记着带伞,心想,反正父 母会送来的。专家指出,不要因为惧怕孩子犯错,就去代替他干活。因为,犯错也是一笔财富。

教你学会做个“六心”父母


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要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会引发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有一个驿站。

作为家长,要学会做“六心”父母:

1.潜心了解学校教育

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孩子学习的转折周期,学习的只是从易到难,也是学习的分化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此时家长如果能配合学校,对孩子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孩子的社会交往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言行往往不一致。此时家长尤其要配合学校注重孩子道德行为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2.静心确定发展目标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于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根据学校教育目标,结合孩子的特点,家长可以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目标,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耐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关键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激发兴趣,一个是培养习惯。然而,当前孩子学习兴趣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相反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调查发现,“学习烦恼”跃居孩子成长烦恼的首位,“老师,我每天都要写很多作业,有老师学校留的,还有妈妈留的,我还报了很多课外辅导班,每天都要很晚才睡觉,我很累。”这是很多孩子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马上考试了,我很紧张,数学能力题不好,请帮我。”“老师,我学习很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我该怎么办?”……家长的高期望,使得“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加剧,家庭补习、课外班塞满孩子的课余生活,紧张学习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当孩子的弦绷得过紧的时候,势必造成松懈;学校教育越来越精细化,课堂教学内容密度越来越大,加之很多课程已经在课外班提前学习过,对于部分学生毫无新意可言,加剧了厌学现象的产生。根治厌学,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当下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作为家长,应配合学校,在激发孩子兴趣方面做一些事情。

4.恒心培养习惯

对于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很多教育专家都阐述过。目前养成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前,“6+1”的养育模式,在怀抱中、在娇宠中成长的孩子,学龄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看漫画等坏习惯已经养成。

四年级是习惯定型的关键期,因而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家长则需要抓住这段习惯定型的关键期,督促孩子努力培养好的习惯,或抓住时机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培养习惯、矫正习惯的过程需要恒心坚守,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从强制开始,巩固下去需要坚持三个月左右,需要有滴水石穿的毅力。

5.细心呵护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是玻璃制品,稍有不甚就会打碎,要轻拿轻放孩子的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学习、同伴交往、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成为心头的阴霾,挥之不去。“这学期的书写下降了许多,作业也错很多,做完作业还经常忘记检查。这样一来,妈妈也给我留家庭作业了。作业要是做不完,我就不能玩了,真郁闷。”这是学习烦恼。“我有几个致命的缺点:1.动作慢、怎么都快不了!我什么?2.粗心,每次考试都会因为粗心而错!3.丢三落四,丢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啦。”孩子自我认识比谁都清醒。“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出差,我很孤独。早、中、晚餐都是自己做,半年才能见他们一面。我好孤独呀!”……谁说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用自己的心、情在感知这个世界。

6.平常心看待孩子成长

人生只有5%的时间是精彩的,5%的时间在经历痛苦,90%的时间趋于平淡;是5%的精彩引导我们去经历那些平淡、痛苦的轨迹。也许有的人人生的痛苦会多过5%的很多倍,人生不易。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如今都得快的,不一定是最后走得远的。作为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孩子的进步、退步、成功、失败,那些都是他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旅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在每个成长过程中,补充那些足以支撑起其一生的精神食粮。

人生在过程里,做父母,也是终生学习的过程,不断提升的过程。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教法、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随意的。

这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理解家庭教育显然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活动,尽管它没有学校教育中那样的教材,但它的内容是固定的;尽管它不一定像学校那样坐在教室中接受教育,但家庭处处是教室;尽管它的教学方法看上去“不专业”,但活泼的形式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真谛是通过无形的方式实施有形的教育。然而,对特殊儿童而言,其家庭教育的某些内容则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例如,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需要和学校教育相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即把儿童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贡献力量,自己生活幸福的守法的公民。

当然,不同的家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可能是不同的,但守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目的不变。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教育目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具体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措施上相应增加一些而已。

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才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令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潜能充分发展和遵纪守法。这四个方面又可以概括为三种具体任务,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辅导功课。大体上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分成下列几个方面。

1.塑造社会需要的内容。社会需要的内容的含义或范围非常广泛,大到法律法规的遵守,小到买东西排除都属于这个范围。

2.矫正缺陷和不良行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么,那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行为和不良行为,如撒谎、偷盗等都是需要矫正和消除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儿童上学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4.文化知识的辅导。在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各个年级,文化知识的辅导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5.成家立业的内容。成家立业的内容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恋爱、婚姻的内容,理财的内容,生儿育女的内容,处理家庭矛盾与关系的内容等。

对特殊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还要加上一些针对不同儿童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家庭教育要用心 而且要用对心


“家长可以尝试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和他们一起学习、进步。”昨日下午,九江镇石江小学家庭教育高峰沙龙论坛之“言传身教,我们在行动”在学校礼堂举行,专家从实例剖析、行为点拨等角度教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如何陪伴孩子读书学习?如何处理孩子的调皮行为?如何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支持?石江小学通过校内学生的三个纪实视频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一年级学会煮饭,三年级学会炒菜,五年级就一个人在九江生活。”在五(2)班学生林培园的纪实视频中,由于父母外出中山打工,他不得不一个人洗衣服、打扫卫生甚至看病吃药等生活琐事。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但他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不曾离开。”林培园说,自己有时也会感到孤单害怕,但爸爸曾经说过:“小时候我也像你一样,一个人洗衣做饭,我能行你也一定能行。”正是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叮嘱,让林培园就算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孤单无助。

“家长总是抱怨自己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教养孩子。相比之下,更没时间的林爸爸和林妈妈为何能教育好小培园,而且还是教育得这么好?”华南师大副教授高广方反问现场观众,“其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用心,而且要用对心。”高教授说,林爸爸无论是带小培园到厂里亲眼见证父母每日汗流浃背的劳作过程,还是偶尔电话上谆谆教诲,都可以看出林爸爸在家庭教育上的用心和细心。除了强调心灵支持的重要性外,尊重孩子、身体力行一样是言传身教的重要典范。

“不同的纪实短片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学生家长杨淑明表示,她也想向视频中的爸爸学习,回去带着孩子一起练书法,不再让他一个人学习。看了教育视频感触良多的家长崔先生表示,希望这种既有感动又有收获的论坛能多开。石江小学校长陈海燕说,为了让学生家长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学校将在日后开展相应的普及论坛,帮助家长实现“我们在行动”。

相信《家庭教育:做个“三心”父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