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今天我想做高机器人!”“周老师,我也要……”“你们都要做高机器人,没有小林怎么表演呢?”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那——要不我们轮流!”终于有孩子先开口了。
“那谁先来呢?”“我!”“我先!”孩子们又争吵起来。“到底谁先来?赶紧想个好办法吧!”“彤彤一次都没有做过,还是让他先来吧!”徐宇周向来大胆。“他又不会做的!他胆子很小,声音又轻……”有人不同意了。“彤彤,你想试试吗?”
“恩!”彤彤点头用很轻的声音回答。“那就让彤彤做好了!”徐宇周再一次表现出她的“正义感”。孩子们算是同意了。表演终于开始了,可因为彤彤的声音实在太轻,后面都演不下去,表演以“失败”告终。“我还是喜欢做矮机器人……”彤彤一脸的尴尬。
“那我来做高机器人吧”徐宇周“诚恳”提议。“可是我也想做!”“我也想!”“让我先来……”争吵声再一次响起。“徐宇周说话很好听,让她试试吧?”“那我排在她后面!”蔡蔡心有不甘。在徐宇周的“声情并茂”地演绎下,表演精彩结束。
实录中幼儿在选择角色时,经过了争执→提议→否定→尝试→调整→再尝试的过程。我以“问题”引领幼儿“自主协商”,始终以尊重的眼光看待幼儿对角色的喜好,从这个案例中我感悟到:
1、当角色要求与幼儿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时,例如:彤彤担任“高机器人”的角色,教师明知幼儿不符合角色要求,但并不急于否定,而是征询幼儿自己的意见,支持幼儿亲身体验,从而使幼儿自己发现了问题的存在。
2、当角色要求与幼儿特长吻合时,例如:徐宇周自荐角色后,教师就应该“审时度势”的为其“争取”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支持幼儿自信的展开表演。要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敢于争取、勇于尝试”的心理动力,有利于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意识的形成。
个案:在周三的美术课上我们利用了刮画纸作画,完成了《鹦鹉乐园》这幅作品,幼儿对刮画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课间,我们介绍了在刮画纸上还可以画些什么,当然也介绍了美丽的烟花,利用刮画纸,烟花变得更加美丽了。平常我们经常会教育幼儿要节约,画完画的纸也可以用来折纸或者做什么其他用途。今天,几个孩子在美术组选择了用用过的刮画纸来继续添画美丽的烟花,两个好朋友正好坐了对面对来一起添画。她们是穿着彩色条子衣服的王忻童和穿着牛仔裙的岳静怡。王忻童平常比较安静,听话,是个要求完美而且上课很认真的孩子,岳静怡就相对活泼并且好动,爱讲话,有时也喜欢开小差。今天正好让我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画面,王忻童很遵守她们的约定,选择利用用过的刮画纸继续完成添画烟花,而岳静怡则忍不住看到没用过的刮画纸,选择自己重新来完成一幅作品,王忻童全程安静地添画着,创作着美丽的烟花,而岳静怡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纸上要写上她的名字,然后开始画美丽的烟花,一边兴奋的讲着话,一边画着,画画没劲了,开始改画其他的东西,然后像她的好朋友展示,王忻童听着,却没有回答她,继续专心的创作着。慢慢的,一幅作品完成了,她像我进行了展示,经过她的添画,的确,一幅单调并且有点空的画变得丰满,也变得很好看。我问她那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她默默的又去拿了用过的刮画纸继续创作了。而岳静怡呢,她看到王忻童完成了,不想继续用这张刮画纸了,就说自己的作品完成了,可以看得出来她的作品还是不够完整的,也很空。她这次也选择了在用过的刮画纸里拿,千挑万选,她选了一张本身画的很美的作品继续添画,她兴奋的和王忻童交流着,也会告诉我她画了什么。王忻童继续认真的添画着烟花,因为今天和好朋友约定的,她很有耐心,岳静怡再次在她的那张刮画纸上写上了她的名字,然后才开始添画,刚开始自己创作了花,然后又忍不住开始画小兔子,画星星等。
分析及反思:美工区的游戏是幼儿们自己选择的,材料也是,主题也是,她们今天自己决定了要利用用过的刮画纸完成添画烟花。这很符合《纲要》说的: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如绘画、纸工、泥塑、废旧物制作等,不断丰富活动中的体验。从今天的区域游戏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性格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孩子很好的遵守着她们的约定,另一个孩子则坚持了一会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也是孩子们的性格使然,很正常。《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岳静怡更愿意去表达以及交流分享,而王忻童十分乖巧,安静,她一直觉得老师说作画时需要安静,所以她现在没有去过多和她交流,只是默默的听着,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即使旁边有别的组玩游戏的声音,也不能打扰她。为幼儿打造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同时给予幼儿用于表现创造性的勇气对幼儿的艺术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内容来说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的这一优势,在提高幼儿艺术水平的同时,充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幼儿打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其创造性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纲要中提到了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这也就说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物质环境。"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现表达"就是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要对幼儿的创造性反应给予恰当的回应,且不过的干预幼儿的活动。这点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环境的现状来说,尤为的应该引以为重。传统的教育习惯就是过多统一的标准和各种整齐划一的条条框框,教师对幼儿束缚过多,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空间和勇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习惯。所以教师应思考自己已有的教育方法,经过反思和调整,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双管齐下为幼儿打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并且给予幼儿勇于表现创造性的勇气。今天的活动中,我没有过多的去干涉孩子,在王忻童完成一幅作品时,她问我接下来要怎样,我回答的是,那你想做什么呢?所以她自己去选择了,还是选择了添画烟花,虽然有点创造力不够,但是可以看出,她的烟花十分丰满,美丽,在游戏结束进行点评时我会表扬她的专心,表扬她把烟花画的很漂亮,当然,我也会鼓励她,希望她可以进行更多的创作。而岳静怡呢,她一直在创作,但是显得有点不专心,在整个游戏时间,她并没有完成一幅作品,而是换了又换,所以我在游戏结束以后会和她说一说,要完成一幅作品以后再进行下一幅的创作,也不需要她去打扰别人创作,我会在游戏结束后给她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让其他小朋友也一起看一看,而不是边画边打扰别人。最后,我发现,在游戏中,其他组的游戏声音比较大,有点影响美术组孩子们的专注力,之后我会做一个隔离,让美术区变得相对安静一些。
一次美术课,我让幼儿画一幅命题画《秋天来了》,当听到了这个题目后,多数孩子坐在那里不动,有的小朋友说不会画,还有的小朋友坐着抓耳挠腮,甚至还有的孩子让我画在黑板上。这时我装做不理睬的样子,心想:这次不出示范画,看究竟有几个孩子能画出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只有个别孩子画了出来,但是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点创意,见此情景,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创新意识。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前上美术课时总是先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然后再讲述并示范画法,这样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创作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扼杀了,导致了今天的现状,难道这不是自己工作的失误吗?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法,首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绘画时我让他们自己大胆创作,现在已经不在乎他们画的像不像,只要能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确切地反映了幼儿的创造力,就是一幅好的作品。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教幼儿朗诵歌词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出歌词,这样减少了幼儿学习的依赖性,增强了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其次,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努力为幼儿创设开放式的环境,开放活动室的环境,精心构思活动室的每一个墙面,每一个角落,让活动室环境处处成为孩子求异思维发展的天地,多方面正确地对待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不能否定孩子在各种活动中的探索创新意识。
经过前段工作的开展,现在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了,并且多数孩子在各种活动中能产生创新的愿望和创新的意识,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现在多数孩子做到了:绘画时,在构图与用色上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想象新奇,总之,这一切正反映了幼儿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在旁边反复叮嘱:“往后站,不要乱爬,按秩序一个个排队走过去。
”但稍微不注意就又会有人挤队伍,使得走铁链桥存在着危险性。
一会儿桐桐走上了铁链桥,豆豆也紧跟着上去了,桐桐在铁链桥上蹦蹦跳跳,惹得孩子们都叫了起来,我连忙走过去,让孩子们停止了游戏。
这时孩子们开始议论:“都怪你,桐桐!你玩得不对,就别玩了!”我问道:“她哪里做得不对?”楠楠说:“不能在铁链桥上蹦蹦跳跳,会滑倒,很危险!”文文说:“别人还没走完,就不能急着走。
”“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问道。
妮妮说:“让值日生去辛苦一下看队,谁没有按秩序玩,谁就不能玩!值日生看累了就派代表接替任务。
”孩子们一致同意。
经过实验,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孩子们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开始了游戏,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遇到困难了,大人或老师大多是孩子们困难的解决者,其实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放手大胆地让孩子们去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也让幼儿获取一定的成就感。
今天的家长会开得非常成功,整个会场气氛很活跃,始终充满了笑声与掌声。开始我向家长们汇报了近阶段幼儿在园表现,并让家长提些意见建议。然后是孩子们即兴表演的体操和舞蹈节目。临近尾声时我宣布:“最后一个节目魔术表演!”只见全班小朋友每个人手拿一个精致漂亮的小纸盒站到家长们面前,一声开始,就听到开盒子的声音。盒子里变出什么?是一枚枚硬币、一张张的角票。家长们都大为吃惊——哪儿来的漂亮盒子和零钱呢?
我跟家长们解释:两个月前我在小学美术课本上发现了小储蓄盒的制作方法,联想家访时多数家长反映的孩子平时乱花零用钱现象,我想可以给孩子们每人做一个小储蓄盒,把零用钱攒起来。减轻家长负担不说,主要是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三十个漂亮的小储蓄盒做好后,我还开了个小小的动员会,向小朋友们讲了节约的好处、乱花钱的坏处。发给小朋友后,我叮嘱他们对家长保密。
家长们听完都沸腾了,随着便掌声四起。他们高兴的说:“这下可好了,从今以后我们都不用担心孩子们乱花钱了,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次,我让幼儿逐个进行节奏练习时,到了亚琪时,我不由愣了一下,因为琪琪平时对于老师组织的游戏或活动都经常是摇头拒绝参加的,我该怎样说服她练习这次活动呢?这时我看到了一旁的照相机,于是我对所有孩子说:“我要邀请拍节奏最好的一位小朋友来给大家做一个表演,而且老师还要给她录像呢。”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很希望我所说的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这时,我把琪琪轻轻的拉到前面,这次她没有反对,只是朝我羞涩的笑了一下,我鼓励琪琪:“琪琪,刚才我看你拍得很好,做给大家看看。”琪琪沉默了一小会,然后用很小的声音,把节奏型正确的拍对了,我拿着录好的视频让她看,看的出她很高兴也很兴奋。从那次以后,我发现琪琪渐渐变得原来更开朗、活泼了许多,而且参与活动的时候也更主动了。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里是最好的,也都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如果老师能适当的利用自己手里的“特权”,给孩子创造一次成为“明星”的机会,孩子会因此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