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相当大比例的妈妈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调查发现,从5岁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务劳动外,妈妈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则是“看书报”或“看电视”,显然爸爸们为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要少。
爸爸和妈妈要分清各自的教育角色,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双方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改变旧有教导方式
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相当大比例的妈妈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调查发现,从5岁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务劳动外,妈妈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则是“看书报”或“看电视”,显然爸爸们为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要少。
甚至有的家庭在角色分工上,妈妈会自动将爸爸当作管教时的威吓对象,最常听到的就是,“你再不乖,爸爸回来会处罚你啊!”长久下来,孩子对爸爸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不太敢亲近爸爸,把爸爸定位为处罚自己的人,父子间无法形成太过亲密的关系。专家建议,不要一味承袭旧有的教导方式,父亲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
家庭内外事务要平衡
济南大成育婴师培训机构的马老师建议,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爸爸们排除在外。很多妈妈们从一开始,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但这并不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们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马老师认为,在双薪家庭的趋势下,谁来作为主要照顾者不再是关键因素,照顾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投入照顾的父母要能在家庭内外事务上取舍、平衡,以达到育儿照顾最佳状态。如果部分留守在家照顾的爸爸或妈妈,对自己的角色存在抱怨与不平,情绪波动影响照顾品质,孩子也容易对父母当时所扮演的角色产生混淆。
父亲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座桥
金宝贝早教中心的指导师KELLY建议,从大多数的家庭生活来看,一方面爸爸们要在家里、家外创造一个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环境,给妈妈一个安心育儿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协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过多地考虑外在的经济原因,就会失去自己正常的心态。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妈妈的作用越大,孩子长大到五六岁的时候,爸爸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妈妈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爸爸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世界,他懂得社会上的竞争规则与价值标准。对社会的分工、变化,男性的感受要深一点,孩子多通过爸爸的肩头走向社会。因此,爸爸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孩子越来越大,对外界的认识要把握得越来越准确,只有父母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KELLY提醒,父母分工合作的时候,要注意统一意见,不要有分歧,别给孩子任何不确定的答案,这会增加孩子的迷惘。
KELLY还建议,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社交,制造他们与其他孩子接触互动的机会,对于没有兄妹的独生子女,高质量的早教中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早教中心,父母通过参与为孩子特别设计的适龄活动,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有利于他们课外的潜能开发。
育儿心得:父母孩子的爱
我家孩子从小比较内向,胆子小,不大敢与外人说话,为改变这种现象,做为父母,我想了很多办法,再配合幼儿园里老师的教育方法,终于初见成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爱、关怀,多加以锻炼、给予自信。
1、每天只要他想和我聊天,即使我的手里有事情,也要停下来,认真地来倾听孩子。
我们只是个被倾述对象,让孩子多说,我们也不多加意见,碰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时,才稍加指引,让他往正确的方向去想问题。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没有入睡的时候,是他最盼望的时间,我总会抱着他,聊着他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给他讲几个励志小故事。
2、谁家父母不爱孩子,但爱别深埋心底,要把爱说出来。
我经常抱着孩子说:“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成长,妈妈会在你身边陪伴、支持你的。”有几次孩子回来说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打他,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那个小朋友是故意的吗?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原谅他,如果他是故意的,宝宝要先学着自己来解决,可以先告诉那个小朋友‘打人是不对的,好好团结友爱我们才能玩得开心快乐,但如果你还打我,我就不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了’”。一般这样说也就能解决了。当儿子这样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他会很高兴的回来告诉我,这个时候我会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你好棒,真有男子汉的风范,这样处理事情你们俩个都不会再生气了对吗?多快乐呀!”也有这样做还是处理不了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可以适当的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孩子从小学会从容平和的自己处理问题,如此成长,对健康的性格是一种保障。
3、多与其它家长沟通。
现在这些孩子,让我们做父母的很无奈,我在四处寻找着和我有相同情况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通过网络,我在本地找到了十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网友,我们经常在网络上讨论问题。记得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地方还不适应,包括孩子,也包括我们家长,这样情况下,有一些家长送孩子去过幼儿园,她们给我讲了很多常识及注意事项,还有如何渡过孩子初上幼儿园的适应期。这些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解决了不少困惑,所以,多与其他家长交流,多借鉴其他家长的经验,真的很必要。
4、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现在很多家长感慨孩子没有礼貌,对长辈没有尊敬心,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在教孩子文明礼貌的同时,也要严于律己,例如:当着孩子的面不能骂人,说粗鲁的语言,对长辈都要用尊称,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争吵,时时刻刻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自己做到,孩子自然也学到,何况礼貌用语也是道德品质的体现,希望孩子做好这一点,自己一定要率先而为。
5、拥有健康的心灵,才会过得快乐的人生。
从小教孩子学会感恩。一个人是不能独自在社会上成长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他人的相辅相成,所以教孩子学会感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当孩子学到古诗《悯农》的时候,对种地的农民伯伯,要学会感恩,从而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当每一年的老师节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忘记所有教过你的每一位老师,是她们一点一滴的、辛辛苦苦的教会你很多的知识,还有身边的很多人,时常教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让孩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也是快乐的源泉。
6、创造机会,带孩子出去,多多加以锻炼。
适当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亲近自然,看看青山绿水,也可以适当去放松,去游乐园玩玩,还可以有意地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让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自己找小伙伴玩。总之,我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在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时更能得到成长中的锻炼。
7、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归功于他有一对懒得出奇的父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的这种懒,是一种刻意懒,其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不能老依赖父母。
(2)要有一个弱势的妈妈,就会有一个强势的孩子。
我经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弱者,寻求孩子对我的帮助,让孩子帮我,使他有一种保护感,从而锻炼出他的那种“强势”。
孩子的成长步步是关键,就像是种下的小树苗,要将其扶正扶直,将来才能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爱孩子,千万不能忽略童年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心呵护,用爱陪伴。
以上是我的几点做法与感受,或许有失妥当,希望能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育儿心得:给孩子足够的爱
洋洋马上就满五岁了,这五年的育儿的道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我觉得一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家长不能随便打击孩子自信心,不强加自己的期望在孩子身上,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他是否天资过人,我们都愿意让孩子选择做他自己,允许他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无条件支持他们。但也要适时批评指正,正向沟通,让孩子偶然从自己的世界抽离出来听听家长想法。这个度要慢慢揣摩,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二、对孩子说慢慢来,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肥沃的空间,静候孩子慢慢成大,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只有坚强的父母,才能不顾同龄人的眼光,始终坚持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恰当的年龄做最合适的事。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慢慢的成长。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相信你的内心,博学多识教育方法和经验,总有一天会看到你的教育成绩和孩子成功的那天!
三、给孩子足够的爱,高质量陪伴孩子。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孩子,无条件的去爱他,放下心中对孩子的期待与评判,只做好自己该做的,用心去爱他。我们可以放下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身段,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呵护和陪伴,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我们可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尝试去真正理解孩子,学着感受他的想法,和孩子做朋友,做孩子成长的伙伴!
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与生俱来有其独特的生命气质。在教养孩子时,家长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可能会迷失在随大流的教导方式之中,按大多数人认为对的方式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但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育儿方法。
这周一晚Ian和我去了一家我们俩都喜欢的日本小餐馆,边吃饭边看荷兰队比丹麦队,Ian也成为我的世界杯“小解说员了”,告诉我什么是obstruction,哪位是前峰,哪位做错了什么而犯规。
上次看世界杯还是四年前在德国慕尼黑,那时没有Ian在身边,他才8岁。没想到四年后我们竟然住回了上海,Ian也已成长为一位球赛“小解说员”,边看世界杯,边为我讲解什么是obstruction,哪位是前峰,哪位做错了什么而犯规。
记得,从Ian3岁开始,我就每周六早上陪他去纽约的雀儿西码头(ChelseaPiers)踢足球,那里是纽约最大的幼儿、青少年体育中心。一群三岁的男女孩子看到球在地上打滚就欢喜。其实,最适合那个年龄段宝宝的体育项目就是地上运动(gymnastic)和幼儿足球(toddler‘ssoccer)。gymnastic可以培养孩子的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但它仍是一项个人运动。而足球则是一门集体的运动,可以学习协作,学习观察,学习自我控制。所以我早早地就给Ian报名成为了一名小球员。对3岁的幼儿来说,虽然他们不明白足球的内涵与挑战,只是凭天性在快乐地奔跑,然而就是这么不间断的每个周末的上午,让我们母子尽享了六年的难忘时光。
记得冬天的每个周六早上,我们七点半就要出门,天还黑黑地,纽约西城哈德逊河边的风很冷很劲,大街上有几个遛狗的在慢走,而我们母子俩总是脚步急促地赶时间,晚了对不起其他小朋友啊。刚开始我是用手推车推Ian去雀儿西码头的,不久他可以自己奔跑走完十分钟的路程了。再后来,他踏着scooter让我追赶在后,直叫“waitforme”。现在回望一下在Ian的成长过程中,足球是我们最不可能忘却的一份记忆。所以,我特地按排了这周一晚去了一家我和Ian都喜爱的日本餐馆,边吃饭边看荷兰队比丹麦队。
这是从Ian3岁到9岁间,每周六必去的位于的纽约雀儿西码头(ChelseaPiers)的足球场。那里有纽约最大的幼儿、青少年体育中心。六年间,每周六一大早我都会陪着Ian去那里踢球,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Ian,你还记得小时候踢球的事情吗?”“记得呀。那时我好傻,做守门员,还会跑出线外用手去抱球。”“我不敢做前锋,每次教练分配角色,我总是自动要求留在后场做防守。”“妈妈,那时好开心噢。”
电视上的比赛如火如荼,饭桌上的回忆也越来越往细节里走。九年前,陪孩子踢球时的初衷更多的是想如何让Ian健康快乐成长。在美国,体育运动是精英或优质教育的核心,在运动中孩子们开始懂得游戏也是有法则的,上了球场就必须笃守规则。每个队友都是自己去赢的胜利的帮手,团队赢了才有自己个人的荣耀。然而团队是需要领袖的才能,需要英雄的献身,需要尊重敌手的公正,所以在集体竞赛的运动中,孩子不但锻炼了体魄,更培养出一种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好品德和大智慧。我就是在这样一堆辉煌的理由下陪Ian练了多年足球,但唯独没想到的是他练足球、我看足球更造就了另一个不错的结果:为我们母子俩种下了一棵共享兴趣的小苗,让我们今天对足球有同样的一份关注和喜爱。
望着电视里的赛况,我心中开始慢慢生出了一份“私心杂念”:再过三轮世界杯,Ian已将进入社会,他一定会忙碌工作,忙碌发展,忙碌交友,那时他回家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停留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如果现在我们就相约一起来看世界杯,边看边缅怀那学习踢球的六年好时光,那么这份我俩同样的兴趣会慢慢变成相同的习惯,同样的热情会变成相同的语言?这样我们的世界里会留下许多相同的记忆,然后又生长出更多的相处。
因此现在想来,很明明白白的一件事就是带Ian三岁学踢球的最大受益者不是他,而是我。别小看了母子同享的各类爱好,没有了它们,即便是亲生的孩子,也会与我们渐行渐远,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我深信,当孩子成长到不再需要父母的守护就可以独自作为时,维系二代人的纽带不会仅仅是血缘,一定还有亲情之外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在作用。我更明白孩子与我们的相同越多,他们与我们的相处也会越多。
这届世界杯很快就会结束,但学球、踢球、观球和评球的快乐却一直会是我们母子共享的快乐。我已经开始等待下一届的世界杯了,想必到那时,Ian对球道的讲解会更精彩,我对他的“崇拜”也会更high。
Jane’s Tips:
1、别把陪孩子学做的事当做只是孩子的事,而妈妈只是被迫付出。如妈妈能参与其中,那么单纯的学习就会变成母子共享的一份长久的兴趣。
2、兴趣的发现和持续是需要父母耐心陪伴和付出的。换一种心态看待孩子的兴趣,把孩子的兴趣也变成自己的兴趣,这份兴趣就会变成母子之间一生的纽带。
3、血缘、亲情会随着岁月逐渐淡漠痕迹。然而,妈妈与孩子的良好互动与兴趣共享会让孩子永远是“妈妈的宝宝”。
育儿心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依稀记得她出生时的模样,我的眼里泛着泪光,虽然她长得不是和我很像,但是朋友都说她比我漂亮。”
借用这首李宗盛的“希望”道出了我这个新手妈妈的心声。想必每个为人父母者谈起自己的孩子,想起孩子那黑白分明亮亮的眼睛,总能触及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总结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非三言两语能表述完。
在我的育儿经验中有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今年的元宵节,我和老公兴致勃勃的带着全家去苏州金鸡湖边看灯会。正当我们陶醉在湖光异彩,灯会“火树银花”的美丽景致中时,孩子却哭闹着要离开,当时我很生气,心想:爸爸妈妈大老远带你过来就是让你多长长见识,这么好的景致怎么不懂得欣赏?可是当我气呼呼的蹲下来给女儿擦眼泪的时候,满眼看见的是大人们的屁股和大腿,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孩子哭闹的原因。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是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我们预期的有偏差时,我们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可能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当工作越来越忙,等我忙完了,也很疲倦了,再陪女儿时,要不就是她没兴致了,要不就是我心不在焉的陪伴,让她感到失望。这个时候孩子会说“妈妈,我最喜欢你陪我玩了。”我发现女儿说“陪我玩”实际是个信号:妈妈,你在这方面没有满足我。我们的孩子用他们天生的智慧,在提醒我们去察觉自己,去关注孩子。
关键词二:学习做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将知识的学习慢慢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爬楼梯的时候,数数“一二三”;给孩子吃水果的时候,告诉她苹果是圆圆的,香蕉是弯弯的;跟孩子过马路的时候,告诉她“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可孩子就是本“十万个为什么”,可能你刚回答了她一个为什么,另一个为什么就又冒出来了。其实回答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要不是女儿的提问,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去想西瓜为什么外面是绿色的而里面却是红色的;红花叫“redflower”,黄花叫“yellowflower”,那七色花叫什么呢?
关键词三: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平时逛超市的时候,我们总记得买点奶奶需要的东西,爷爷喜欢的糕点,太爷爷太奶奶能吃得动的食物,长而久之,孩子也知道惦记着家里的老人,还跟别人说这是“孔融让梨”!
关键词四:表扬VS批评。
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只要孩子做了什么让我惊喜的事情我总是毫不吝啬地表扬她,这通常能给她带来莫大的快乐,并且越来越自信。表扬一定要发自内心,表情喜悦,绝不能给他一种被敷衍的感觉,孩子才能得到满足。
一个从小只接受过表扬的人是脆弱的,是不足以面对社会中的狂风暴雨的,所以,如果孩子做错了,我一定会批评她,但“批评”是我做得最不好的。我这个人脾气急,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甚至动手打过她,看着她用受伤、不解的眼神望着我时,我意识到,这样对孩子是一种伤害。我也会跟孩子道歉,告诉她妈妈的态度不对,妈妈打她也不对,但同时也会批评她做错的事,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
关键词五:60分。
在我的育儿生活中,我在努力地做一个60分的妈妈。我在一本杂志中读到:“60分的父母”既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与支持,又懂得给自己和孩子“留有余地”,懂得滑万无一失的照料;“60分的父母”知道,“笑”当然好,但“哭”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没有必要太苛求自己将孩子照料得十全十美,孩子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有自己的平衡机制。“60分的父母”并非忽略孩子,而是对孩子一定程度上的放手,这也是对成人自己的必要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精神饱满、身心健康地去帮助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
养育孩子是一份长期的事业,父母的使命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想大多数妈妈会和我一样,翻阅大量的书籍上百度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包括孩子如何加辅食,早期教育等等。之前的我也是这么做的。由于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所以自认为书上说的网上说的都是科学的。按照书上说的孩子就一定会健健康康的。4个月孩子开始加辅食了,我规定了一系列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东西。按照书上说的这个月份孩子不能吃的东西很多。婆婆扭不过我也只好按照我说的给孩子弄的吃,每顿就吃点米粉和蛋黄喝一个苹果汁。结果5个月的时候缺钙,现在想想为什么缺?我想妈妈们都经历过孩子缺钙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宝宝会缺钙呢?因为孩子的生长迅速补充的营养跟不上,能不缺吗?后来回到奶奶家住了3个月,我扭不过我奶奶,老太太压根不管什么科学育儿。菜啊面条米饭西红柿稀饭鱼虾肉的都给娃娃吃。我那个担心啊,这不科学啊!·可是怎么着晨晨不缺了,头发长了不说腿上也有劲,睡觉也好了很多。所以事实证明,科学育儿没有错,但不能盲信。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育儿心得: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爱》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