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和孩子沟通也要注意细节

教育孩子笔记 幼师读书心得 09-14

育儿心得:和孩子沟通也要注意细节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YJS21.CoM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别总想着处罚孩子

孩子总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别总想着该怎么罚他,怎么教训他,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要冷静、耐心地跟孩子说明犯了什么错,讨论分析应该如何避免错误发生,正向的处理过程更为积极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和孩子发脾气,说完立马就后悔,十分懊恼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认定自己需要把脾气改一下,但就是难以做到,下次依旧发脾气!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挺难得,各位父母只要时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所以各位爸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和孩子沟通也要注意细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别总想着处罚孩子

孩子总会出现错误,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就别总想着该怎么罚他,怎么教训他,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要冷静、耐心地跟孩子说明犯了什么错,讨论分析应该如何避免错误发生,正向的处理过程更为积极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和孩子发脾气,说完立马就后悔,十分懊恼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认定自己需要把脾气改一下,但就是难以做到,下次依旧发脾气!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毕竟,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挺难得,各位父母只要时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错误示范,会给孩子造成很是深远的影响,所以各位爸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育儿心得:和孩子亲密沟通


育儿心得:和孩子亲密沟通

孩子的成长过程真是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善变,才做了三年多妈妈的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要是不努力去观察,去适应她,还用原来的方法和她沟通,也许在过了一个假期或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你的方法就早已失灵了。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尽量了解我女儿畅畅的改变之后,想些能和她进行亲密沟通的有效方法。因为我知道,对于我的女儿来说,强硬的说教,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不”,以及宁肯哭也不承认错误的对抗。

这学期,我女儿上小班了。然而坏毛病比上小小班的时候还多:现在喜欢在墙壁上,在沙发上画,写。我生气地大声对她说,在白色的沙发上写字,擦也擦不干净,别的小朋友来我们家做客,看见了多难看!畅畅看也不看我,下次照样偷偷往上画。第二次,我搂着她轻声和她讲同样的话,她很快就搂着我的脖子,连连点头说下次再也不画了。没想到一点方式的改变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还有就是早上起床难的问题。早上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叫畅畅起床时,她总是说,再睡一会,不想上幼儿园,甚至哭闹。我就跟她讲了“妈妈上班要来不及了,再晚了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你是最后一个了”等等理由。这时她睡意正浓,根本就听不进去。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女儿最近几天学的儿歌,我早上就抚摸着她的背轻轻地背给她听并且故意说不出下一句。开始她还不理,说几句后就忍不住帮我接出下一句。一会工夫就精神十足,睡意全消了。

我事后常常暗想,唉,一个小人要想能让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要采用适合其不同时期心理特征的方法,和孩子亲密沟通。

育儿心得: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育儿心得: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学习内容:另辟奇径,不要要求孩子“听话“,做个会“听话”的父母的沟通要点有四个,您在生活中能做到吗?(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四卷P3-4)

有很多父母常常愁眉苦脸地抱怨:“我家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为什么他(她)老和我对着干?”这个问题在每个家庭里都很常见。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

二、孩子不听话,是因为父母不会倾听孩子的话。所以要听话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先解释为什么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属于任何人,家庭和学校不是养鸡场,孩子不是家长的产品任由家长塑造。

2、孩子是自己身体、思想、感觉的主人。最了解孩子的人是他自己。

3、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阻碍和强迫孩子表达错误的信息。

4、对自己的事孩子有权选择。

好,既然孩子是独立的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那么孩子就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如果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那就是说孩子的思想被严重压抑,父母的潜在语言在告诉孩子:你不用思想,你不可以思想,听我的就行了。同时也是在暗示孩子:你做不了自己的主,你不行,你没这个能力。长此以往,后果是什么呢?

可能有的较真父母会说:我孩子和我想的完全一样,所以听话就行了。这就不是压抑孩子了吧。即使这种微乎其微的情况真的存在,那些话也应当由孩子的嘴说出,而非父母。

所以,我说: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是压抑甚至丧失了思想和感觉的孩子,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孩子是不成熟的,父母很希望孩子听取自己的经验。我们在提出自己的建议之前首先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的话只是给孩子的建议,所以孩子可能听,也可能不听。这就在于我们如何说了。所以孩子不听家长的建议主要原因是家长不会说,不是孩子的错。

不管孩子怎样用非语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都不要强硬制止“不要哭!要坚强!”“不准发脾气,发脾气不对”等等,孩子只是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没什么错,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情绪是流动的,平衡的。可以等孩子情绪平静后表示接纳孩子,引导孩子发火时最好不要伤着自己或他人。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育儿观念:注意细节,保护孩子

小涵说:“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笨?别人都会的知识,我不会。”“小涵,你在聪明的班上,是显得不聪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级去,你就是聪明的了。”

小涵是我们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接受能力有点差,老师教一次,别的小朋友都学会了,但他必须教十次而且是将答案死记硬背的结果,他有些自卑,他很上进,可是结果总差强人意。

小涵的妈妈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修车店老板,据说他老家有一排的厂房,那是涵妈妈自己说的,他还说教育局局长是小涵的干爹,有一次在放学时与远远妈妈聊天,大班的孩子能认识多少字,刚巧小涵的妈妈来了,他问远远妈:“你们家远远认识多少字了?”远远妈含蓄的说道:“200多个吧,是包括上下左右,大中小等简单的字。”小涵妈妈:“你们有送去培训学校学吗?我们小涵已经认识2000多个字了。”远远妈不可思议地说:“这么说,那你儿子很厉害啦!”涵妈得意地说:“那都是花钱买的一块钱一个类,我们学了一个学期2000多块钱呢,别说小涵会2000多个字,他的弟弟没去学过,也认识500多字。”小涵的弟弟现在在小班,作为小涵的老师,他认识多少字,相信比妈妈更清楚。

又一次,关于时钟整点,半点的认识,班上所有的孩子都会了,只有小涵还不会,晚上妈妈来接了。老师与妈妈交流:“小涵,对时间的概念不是很敏感,整点,半点还不认识,你回家让他练习练习。”妈妈惊异地说:“不会吧,我们家里都会的。”老师婉转地说:“那就回家复习一下。”第二天早上,老师又问小涵关于整点,半点的认识,小涵还是打不上来,晚上老师又一次和妈妈交流:“昨天,小涵回家复习时间了吗?怎么还是好像搞不清楚。”妈妈说:“不会吧,复习了,今天早上起床让他认的,他都会了。”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早上太匆忙了,他有点搞混,回家再给他复习一下吧。”第三天,小涵的妈妈风风火火地来了,边走边对老师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教也教不会,笨死了,还是他弟弟聪明。”小涵就在边上。

为什么小涵有这样的反应和这样的习惯大部分来源于妈妈的教育,妈妈对自己小孩的知识见识不清楚,定位不明确,对于两个儿子的不同能力,以整体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当小涵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时,就遭到了“歧视”。希望小涵的妈妈能认识到这点,注意小涵的心理变化,提早帮助小涵扭转思想。

育儿心得:多跟孩子沟通


育儿心得:多跟孩子沟通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女儿8岁了,今年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摸索,关于“育儿”,我的这点经验谈不上什么“心得”,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儿体会: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培养女儿较好的性格、习惯.从她出生至今,我都特别注重跟她的沟通与交流.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女儿从一年级入学起,我就把家里的电视关了,我个人认为经常看电视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时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作业写完就可以看电视、上网,对看什么电视,玩多久电脑都没有约束.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每周看十几个小时电视的孩子与不看电视的同龄人相比学习成绩较差.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背后必须有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鼓励.在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她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我对女儿以鼓励为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孩子能做的事绝不代劳,所以,女儿很独立,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叠衣服,在家我給女儿留了一个柜子专门放她的课外书,每天写完作业自己会拿书看,阅读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一本书都看不进去,你接受知识的能力就非常有限了,所以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从小爱阅读的人会思考,有判断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爱阅读的人,头脑简单、语言非常贫乏.

在家中,我跟女儿商量列了个时间表,每天写作业多长时间,每天看几本课外书,玩不能超过多久,每天睡觉时间是几点.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也要特别注意方式和语气,不能对孩子采用强硬的命令式,孩子做作业不认真就一顿臭骂,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更厌恶学习.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较安静的学习氛围,能让她有条件静下心来学习.

我现在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很少限制孩子做她想做的事情,其实限制得越多,孩子会更判逆.

教育好孩子是我们作父母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能与孩子共成长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育儿心得:也和孩子谈谈穷


育儿心得:也和孩子谈谈穷

端午节,大包小包,肩扛手拎,牵着年幼的儿子满心欢喜去老公所在地探亲。一路奔波疲惫,踏进老公在他们医院里面租的两室一厅的旧房子,我将沉重的身子放进沙发里,只顾着喘气儿了。没想到6岁多的儿子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煞有介事的东瞅瞅、西望望,仔细审视着眼前的房子,最后他给他爸的这所临时租房下了结论:“俺爸爸租的房子又破又小!”

晚上将近11点了,孩子还没入睡,缠着我和他爸不停地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爸爸,我觉得这里没什么好啊。你看这房子这么旧。”“还这么小。妈妈,我们干脆搬回老家的房子里去住,好不好?”“妈妈,爸爸为什么要租房子呢?”疲惫的儿子一边念叨着一边深深入睡了。听得出来,孩子小小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与担忧。

第二天,吃早餐时家里就剩下咱娘儿俩,我笑着对儿子说:“儿子,我们现在是特殊时期,刚来一个新地方,我们要买新房子要花很多钱,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儿子撅着小嘴巴,还是不明白,嘴里嘟嘟嚷嚷“我们又不是穷人,干嘛这样?”“那么你认为穷人是怎么样的呢?”我微笑着问儿子,儿子大声说道:“穷人就是一分钱也没有的人。”不管儿子是否听得懂,我努力向儿子解释道:“穷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很有钱,比如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我们和他们相比,我们就是很穷的人。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贫穷,也不是用钱作为唯一尺寸来衡量的,还有很多东西让一个人感觉到很富有,比如亲人的爱,父母的爱呀,孩子的爱呀。还有朋友的友情呀,还有他的学识呀,学问呀......等等很多很多东西,包括他自己所认为珍贵的财富。所以,这样来看,我们又不穷了,因为我们拥有很多亲人的爱,拥有很多朋友的爱,还有你书包里满满的书本,你心爱的毛毯毯,都是你的财富,不是吗?”儿子似懂非懂点了点头,脸上还是布满了淡淡忧伤,我轻轻问儿子:“宝贝,你听见穷字有什么想法呀?”“妈妈,我就是觉得穷字让我不舒服,让我不高兴。”孩子小声回答。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穷”会让一个6岁多的小孩子害怕,让他产生担心的想法,甚至蒙羞的担忧。看来是这个复杂功利的社会、这个人际生存的大染缸对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日益渗透、慢慢浸染而产生的无意识的思维定势。捧着孩子小小的脸,我故作轻松大笑了起来:“你看你这个小孩子一看就没吃过苦,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都很穷,爸爸天天吃玉米饭,我们穿的衣服还有补丁呢。那时候爸爸和妈妈努力读书,我们可没觉得不好意思啊。你看你现在还天天吃鸡腿呢,多幸福啊。”

我给儿子打气:“记住,穷并不可怕,我们要懂得洁身自爱,懂得立志向上,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有知识,有能力,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你也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哦,那才是属于你的财富。”“在学校里面,也不要瞧不起农村里条件差的同学呀,要和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好啦,好啦,我明白了。”儿子貌似已经彻然大悟,小孩子的脾性显现不耐烦起来了,“妈妈,我知道了,在学校里面,小朋友们要比谁学习好,收获多,成绩好,那就是富有的人。”意想不到儿子领悟力蛮强的,一阵窃喜。

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长大了,具有了很多社会性,慢慢开始融入到这个社会里,作为父母,对孩子思想的微妙变化要及时察觉,要适时予以正确引导,引导孩子塑造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道德观;循循善诱孩子自己去体味人生的多彩多姿;激发孩子内在的价值观系统与外在的社会道德准则相协调,从而树立富有积极意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想把这段话送给还在成长中的儿子,“人的尊卑贵贱,不在于他是否居高官、享厚禄、坐拥万贯家财,而在于他的举措行为,是否能绽放人性的光辉,是否能怀有悲愍众生的人格节操。有的人官位很高,有的人浑身珠宝气,但他的行为卑贱,他的思想自私自利,有时连乞丐都不如;有的人虽然地位卑微,清贫,但他的道德风骨,能够为人表率,这才是真正高贵的人。一个人的“贫穷富贵”,并不是看他的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在于他的为人如何。贫穷的人懂得洁身自爱,懂得立志向上,则人穷志不穷,在道德上来看,他仍是富有的人。一个位高权重、富甲一方的人,懂得利用自己的财富地位去服务大众,造福人群,他才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育儿心得:注意聆听孩子的话


育儿心得:注意聆听孩子的话

可乐今年5岁了,上幼儿园已经快1年了,下学期就要上中班成为小哥哥了。和还没有上学之前相比懂事多了,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需要学习和探索的东西太多,相比其他小朋友,我们更注重散养为主。看其他有的小朋友年纪小小的就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觉得很是辛苦,虽然说要从小培训教育,从小要在起跑线上开始,但是我们不想让孩子太辛苦。幼儿园是最美好、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3年,一旦上了小学无形的压力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希望可乐在幼儿园这3年的时间里健健康康的快乐成长!以下是我个人的育儿心得:

一:注意聆听孩子关于他自己的事:

孩子小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当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当他对自己关心的事提出问题时要有耐心的和他解释,当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关注时,要陪着他一起去做,也要表现出很有兴趣,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去了解和接触新的事物。

二:鼓励、表扬和批评共存

孩子平时胆子比较大,但第一次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会有些不好意思,不敢参与进去,这个时候就鼓励他并和他一起参与进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一起游戏

有时在家他看到我做事,会主动上来帮助我说:“妈妈我帮你做事你还辛苦么”?我回答他:“你帮妈妈做事妈妈不辛苦了,妈妈还很开心,宝宝真棒,有了宝宝的帮助妈妈就会很快把事情做完的”。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一开始让他学着自己吃,他不会就慢慢的在边上教他,也会做示范给他看,当他一口一口慢慢的会吃,一口一口慢慢的吃完的时候很是欣慰、开心。当他全部吃完吃干净的时候也很期待我们的表扬,我们也会说宝宝真棒会自己吃饭了,宝宝长大了,真是个厉害好宝宝。受到表扬后的孩子也会很开心,鼓励和表扬孩子时,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的增加很多。

批评就是当他说谎或者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给他一屁股,但想想打了又怎样,只不过痛一下,痛了就忘记了。所以只有静下心来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再对他做教育。在外面的时候他如果做错了或者说谎了,我不会里面去批评他,只会把他拉到一边没有人的地方来教育他。如果教育他时旁人在边上也跟着说教,他有可能会觉得伤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里。教育他的时候也会先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他的动机,然后和他沟通并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让他和正确的行为做个对比,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现出悔意的时候,最后可以对他进行表扬,告诉他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三:让孩子帮忙做事

虽然白天上班,晚上回去还是有不少家务要做,当我事情很多的比较忙的时候,我会叫可乐帮我拿点东西,时间长了,他会自觉地帮我做点事情。有的时候我在洗衣服,他会帮我拖地,每个房间都拖得很仔细。洗拖把不会都会让我帮着洗,洗干净了还会拿出去晒晒。衣服收回来会帮我一起叠衣服,会将自己的衣服放到自己的小衣柜里。从小培养他一些良好的习惯。

四:和孩子一起游戏

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周末,所以和孩子一起外出游戏的时间比较少。每次都是忙里偷闲带着他在附近玩一小会,和他常做的游戏也只是晚上在家一起拼图、一起躲猫猫、和他爸爸一起练武功游戏。难得和他一起放个风筝他也很开心,虽然他不会,但我将风筝放上天后和他一起拉绳子,他会很开心的说风筝上天咯。娱乐项目虽然少,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性格外向的小孩适应能力相对强点,多点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要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好了,让他主动去和别人交谈,多点放养。记得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去幼儿园上学,他哭的,不知道是因为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哭,还是他自己害怕我把他丢下。但过了一会,我在外面看着他,他一个人趴在桌子上抽泣,一会后就没有哭了,并没有像一开始进学校那样大哭了。但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还在哭,我想可能他内心比较强大,这可能是散养的好处,遇事处事不是那么唯唯诺诺。适应能力强的人对新的环境会汉口熟悉、了解的。

以上是我从一个新手妈妈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学到的点点滴滴,我也是在学习中进步,学会怎样更好的去教育和了解孩子,让他更快乐健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