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例: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

09-19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家教案例: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家教案例: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

一、研究背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游戏,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学不到本领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给孩子灌输小学的知识和思想,不但剥夺了孩子快乐游戏的时间,拔苗助长的结果是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本该愉快玩耍的年纪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二、了解个案背景:

1、家里的情况

星星出生于福建,爸妈都是福建人,两三年前从老家来到上海,在上海买了房,也在上海工作。星星是家里的独子,爸妈都是硕士生,平时都在一个单位上班,工作比较忙碌,白天不在家,晚上很晚回家,现在家里就奶奶来带星星,奶奶平时都是在外地,是退休的老师,爷爷没有一同来上海。

2、孩子的情况

星星在幼儿园的时候,跟小朋友的交流很少,学习的兴趣不高,而且心情每天都不好,脾气也很差,有的时候一不开心就会大声吼叫、歇斯底里的,自尊心很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他说他回去就要做两年级的题目、会了很多很多的古诗等等。他不知道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不知道什么叫游戏、也不会玩游戏。他也不热爱劳动,做值日生的时候就比较拖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太愿意帮助别的小朋友、好的东西不愿意与人分享等等。

3、父母的教育态度

星星的爸爸由于平时都太忙,而且处在职场比较激烈的环境中,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坚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的心态他们心里早就根深蒂固,对于他们来说,孩子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关系着将来的成就。所以他们现在一有空就教星星各种各样的知识,而这些知识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范围。不会问星星喜欢不喜欢学这些本领,觉得孩子现在不开心没关系,以后就会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了。奶奶的教育态度跟随着星星的爸妈,每天回去都会盯着星星完成爸爸妈妈布置的作业,让他掌握“读”、“写”、“算”等本领,把星星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的,她也觉得孩子现在就是学习的时候,应该抓住时机,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星星每天都没有和伙伴玩的时间,一回到家就是学本领写作业。

三、孩子在园与在家存在的问题:

1、不能很好的融入班级集体生活,与同伴交流少,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2、父母存在严重的望子成龙的心理现象,把职场的压力带给孩子,而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一有空就会教他一些很难的知识。孩子一点都不开心,只会炫耀自己的作业本。

3、表面很坚强、内心却非常脆弱,想法悲观不快乐,任何事情觉得输不起,自尊心太强。

那么星星的不快乐源于什么呢?就是爸妈给他灌输的关于游戏的思想,觉得游戏是无聊的事情。那么游戏究竟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教育又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这方面我与家长沟通商量后达成了一致的观点:

1、对于家长来说:摆正“望子成龙”的心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M.yjS21.cOM

在家里,奶奶应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多让孩子做做家务,放学回家也不要一直让孩子做作业,多出去和别的孩子玩游戏。每天多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也要多与孩子交流一天在园的情况,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喜欢玩什么。

平时多抽空陪陪孩子,不能一直忙于工作,回到家可以哄孩子睡觉,顺便跟孩子交流一天的在园情况,让他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有什么愉快的事情,多带他出去玩,告诉他外面的世界远比书本上的世界精彩,不要再教他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多教他做人的道理,教会他怎么与人相处,多听听他内心真正的声音,知道他在想什么。

2、对于孩子来说:知道游戏的意义,能在游戏中成长。

让他知道玩游戏是与人相处的方式,在游戏中可以找到真实的自己,游戏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多玩游戏,在游戏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培养他主动、自信、乐观、自立的人格。

四、个案指导成果:

1、个人方面

通过一个月的不断沟通,孩子终于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由于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朗、乐观,有存在感了,能够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了,比如他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有一次主动问小朋友愿不愿意和他玩,他们一起在建构区玩了很久,商量搭出了很美的房子,还叫我去看他们的成果。星星也变得愿意帮助别人了,当看见别的小朋友鞋带掉了的时候,他会主动上去帮忙。星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回到家后也能开开心心玩耍。现在来跟老师交流的是许多开心的事情,比如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哪里玩了、今天和奶奶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等等。

2、家长方面

奶奶现在也不是每天盯着星星写作业了,让孩子放学了就和同学玩,在家也会让星星做家务。星星的爸爸妈妈现在周末经常会带着星星出去玩,跟星星交流在幼儿园的情况,有时候打电话给老师问问孩子的情况,对于孩子的情感教育更加重视了。在家里也给星星买了许多的玩具,还不定期会邀请班级里的小朋友一起去他家里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盯着星星的学习,而是从各个方面来审视他、培养他。知道了培养孩子情商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了解了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不再逼迫他去学习他不感兴趣又难懂的东西。

五、结论与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成长。游戏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能违背科学规律,而要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通过老师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奶奶、妈妈、爸爸在原有的育儿基础上都有了进步和提高,知道了游戏对于孩子的意义,星星的变化也是很显著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力量和作用,是伟大的教育,是负责任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教育。有时候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样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人生路漫漫,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高。我们应该相信,该有的风景绝不会错过,前方的风景肯定还在原地等着。可若是跳过这一段,那就再也不能回头,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是一条往前的单行道,一旦错过便是永远,如何取舍显而易见。在慢车道就该保持相应的时速,细细地享受悠闲,进入快车道再感受刺激也不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拔苗不助长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暑假已经开始了近一个月了,一个月以来,不断有孩子的家长或者亲戚朋友问我,放假应该让孩子学些什么?弹琴?珠心算?英语?还是绘画?每每到了这时候,我都感到非常无奈,我理解各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在当今社会,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但在某些错误观念的作用下,在一些盈利的私人教师或者机构的诱导下,幼儿教育畸形了,越来越向小学教育靠近,而家长们却还没有醒悟,只是在盲目的跟从。不经意间,孩子们童年应该享受的乐趣就被家长们生生的剥夺了。

万物发展都应该有了其自身的规律,儿童的发展也是一样,我们必须遵循孩子们自然发展的规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教育部新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继续教育时王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这本《指南》,让我对其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它是一个科学详细的参考,可以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遏制“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拔苗助长的恶果,就是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讨厌学习、畏惧学校。本应该按照本性快乐地游戏、唱歌、跳舞、画画,到处跑、到处玩的孩子,现在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读书、写字、学艺。这会让他们从小就认为,学习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是一种惩罚,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校心生厌倦。一旦如此,再想纠正过来,就非易事了。就像朋友家的一个孩子,他害怕上幼儿园、害怕接近老师,因为每天回家,爸爸妈妈就会问他:“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如果他回答不出来,那他的父母就会贴上一个“没乖乖上课”的标签,然后取消他玩游戏的资格。就这样恶性循环,他更怕去幼儿园了、更抗拒学本领了,天天在家掰着手指等周末,当他知道马上要放暑假了,别提多开心了,然而他不知道,放暑假了爸爸妈妈要安排新的本领让他去学了。我不知道他小小的心灵里会怎么想,但我想,他一定不开心,心心念念的暑假只是换了个地方学本领,对一个渴望游戏、渴望玩耍的6月孩子来说,该有多难过多失望。

看着一个个小小的孩子带着不情不愿的心情去学习各种本领,我真的很不忍,因此我觉得教育部及时发布《指南》,非常有必要。著名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也指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他呼吁人们谨慎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别违背儿童教育的“自然教育”原理。今天,我们的幼儿教育同样需要谨慎、再谨慎,真正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拔苗助长苗不长,我真心的希望各位家长,停止“拔苗助长”,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家教案例: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家教案例: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从充满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在伸出无形的手在帮助他。”这个世界有上帝吗?有,上帝就是你的自信心!

s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一、背景

小涵,女,6岁,性格乖巧懂事,较同龄孩子成熟。三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周末妈妈会带着出去游玩。

小涵所在的班级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从小班到大班一共换了7位老师,但保育员王老师始终没有换过。因为小涵家庭比较特殊又特别懂事,所以王老师特别喜欢这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孩。而小涵有什么事也非常喜欢和王老师分享。

我是从中班第一学期接了这个班级,直到大班毕业。小女孩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和同学相处的非常融洽,但是有时候自由活动会一个人坐在边上默默的发呆,有些小忧伤。

二、案例分析

镜头一:

自由活动时间,我看到小涵一人坐在小椅子上发呆,走上前去:“小涵,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瞧,你的朋友妮妮今天带了一个新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涵摇摇头,一句换也不说,继续发呆。保育员王老师忙完后,我请她过去探一探小丫头不高兴的原因。原来,前两天老师要求回去做的亲子作业她没有完成,爸爸不会做,妈妈住得远,来回不方便,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小涵催过爸爸多次,但是爸爸一直是敷衍孩子,一会说明天再做,一会说没有材料,不知道怎么做。后来,爸爸来接小涵放学的时候我特意让他留一会,把准备好的材料、参考图片都给了他,让他回去好好陪女儿完成“作业”。第二天,小涵来幼儿园的时候很开心,蹦蹦跳跳拿着“作业”进教室。

分析:小涵是个非常要强的女孩子,父母的离异对她来说已经构成了压力,在幼儿园,从小涵的眼中可以看出,她很羡慕那些放学妈妈能来接的孩子。这次的亲子作业爸爸“无所谓”“不会做就不做”的态度让她觉得与同伴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令她很没有自信。

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和变化都有可能对孩子构成压力,做父母的时时要小心警惕,如果孩子长时间的悲伤或者不快,一定要引起注意。

镜头二:

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刚接触跳绳,刚开始小涵很感兴趣,每次练得都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后班里大多小孩学会了跳绳,有些会跳孩子在休息的时候会“指点”一些不太会的孩子。“老师,小涵哭了”,我马上上前:“小涵,你怎么了?”“我不会,我不会,我太笨了!”小涵委屈的大哭起来。之后的一周无论老师怎么劝,小涵都不肯拿绳子跳。后来放学的时候我偷偷给了小涵一根绳子,让她回家再练。之后跟爸爸也取得了联系,希望爸爸在家能多给孩子信心,多鼓励。几天后我发现小涵在学校愿意跳绳了,而且能连续跳很多个。

分析: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这时候孩子就需要大人和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三、给家长的建议:

1、传递健康思想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做孩子倾诉的对象

单亲的孩子需要倾诉,当他们想讲的时候,需要有人耐心地聆听。因为一个孩子愿意开放自己,向你倾诉他的恐惧和忧虑时,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倾诉对象,而不仅是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人。但必须给他一些时间、一点耐性。

3、理解孩子

接受孩子对世界的看法。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想法、情绪、看问题方式以及行事的方式,对于孩子们培养自尊自信非常重要。

4、相信孩子

给有不自信征兆的孩子特别安排任务。缺乏自信的孩子经常自我怀疑,这使他们易于产生内疚、羞愧的感觉,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孩子的自信来自哪里?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成年人对孩子的信心和信任。倘若没有人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最初的信任,认为值得得到爱、支持和关注,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相信自己。

5、多亲近孩子

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研究表明孩子们喜欢和父母在他们身边,即使父母不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多亲近他,多给他安慰。

6、赞赏孩子

多赞赏孩子付出的努力,少赞赏最终的结果。孩子们喜欢赞赏,因为当他们尽力后,喜欢看到有人理解并欣赏他们付出的努力。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如果每个家长,每个老师从小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那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心理品质良好的挑战者,使他们在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家教案例:“我不会”


家教案例:“我不会”

背景:

通过两年的集体生活和学习,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虽然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不能大胆尝试,但相对小班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班级的涵涵小朋友却是个例外;当孩子们在各方面进步的同时,涵涵却还是只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时节里面不愿意和同伴交流;平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参与我们的集体活动。

实录1:

涵涵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总是听到孩子念叨我妈妈说、我妈妈说,在涵涵的成长中妈妈是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通过了解发现涵涵妈妈的教育方式不正确:记得有一次洛洛小朋友在搬椅子时不小心撞到涵涵,当时额头上红了,这时涵涵他起身跑到洛洛旁边挥舞着自己的拳头准备开始动手打人,本我们老师及时制止,不过听涵涵嘴里还囔囔这是我妈妈说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么只好联系爸爸,希望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妈妈针对孩子的现状相互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希望爸爸妈妈在家教育孩子方面能够用正确的方式。

实录2:

涵涵是个不爱动手子的男孩子,每天在午睡时都会坐在自己的床上等着老师提醒他脱衣服才会动起来;起床时也坐在小床上一动不动:“我不会穿裤子”、“我还不想起”等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请小朋友们绘画房子,涵涵拿起纸就开始画;最后拿上来的是他最喜欢的鲨鱼,我和涵涵沟通请他尝试着画房子,他却不理会我自己到一边继续画鲨鱼去了。针对这一情况刚开始我们老师都会走过去一边帮助他、一边用语言引导他;也会在空余时间单独和他交流,可是实施下来之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整个学期都是这个状态所以我也是比较懊恼的。后来我们两位老师只能多鼓励孩子,并告诉孩子们可以尝试大胆的请同伴帮助,看到身边的小朋友们忙忙碌碌的相互帮忙,涵涵也渐渐的被感染到了,开始自己动手穿脱衣裤。

分析:

涵涵从刚刚开学时到处乱跑到后面和小朋友们静静的站在一起,是在我们老师说很多句“涵涵,不可以乱跑”“涵涵又有进步了,真棒”等等,是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中学会的;从教会他“我不会请你帮帮我”开始到老师无数次的讲解、示范、鼓励才有的进步。涵涵在家是阿姨带着,大多都是和妈妈一起生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完全是按照妈妈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同时在家都是阿姨包办,孩子动手的机会很少、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基本上是自己想干什就干什么,所以才会出现医生情况。

策略:

(1)我采用的是和爸爸面对面沟通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爸爸妈妈可以做到幼正确的育儿观念、同时一家人的教育理念要一致,让孩子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请个别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帮助他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2)在集体活动中我会涵涵提出要求,会以奖励、表扬等方式提升孩子的活动兴趣;同时还会请涵涵做值日生,让涵涵体会其中乐趣的同时也让孩子能在自我管理方面有所改善。

(3)孩子的家庭教育观点是不正确的,所在我们老师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做到位。所以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会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是。同时在集体生活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面对个体个别应对,不可统一要求,要给与关爱和帮助,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还孩子的精神自由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忙走开,一边责骂孩子的行为。回到家,牧师太太赶紧帮小女孩洗了个澡,全身的衣服也重新换了个遍。其结果呢?事情过后,小女孩再听她爸爸布道时,就像听其他故事一样,已不再有任何感动。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那些错误不当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大人是虚伪的,这种虚伪让孩子感到了绝望。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总有一天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并且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道消失。

在这种和大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心灵首先会受到伤害,然而许多父母仍然把对孩子的压迫误认为是爱的表现,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今许多医生开始了解,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源于幼儿时期受到的压抑。孩子在幼儿期的一些征兆,例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和口吃等,通常都是情绪失调的结果,而这些伤害将伴随孩子进入成年期。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教案例:还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家教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