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园正经历着一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大变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与实施,都有赖于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教育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表现。在我接触过的家长中,曦曦妈妈的改变最令我感到欣慰。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动中,妈妈看到曦曦在队伍中没有做操,很生气的走向曦曦动手打他,并大声训斥:“别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会……”。此时的曦曦任凭老师怎样鼓励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开了这位妈妈,与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后,并邀请她参加了园里组织的家长知识讲座和学习培训。过了两三个月,我从曦曦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发现她在慢慢地转变。我有几次与她谈起孩子,她深刻意识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赏识教育,赞美中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训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打消其积极性,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去年期末,班上组织了家长会,会上家长们交流了育儿心得,讨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听取了专家点评,曦曦妈妈说到,为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造成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就会不愿展现自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与不快乐。我很庆幸,曦曦妈妈通过家长学校的一系列活动改变了教育观念,她说,“发现孩子的闪光就应将它无限扩大,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够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绝不能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那样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变化,曦曦脸上多了笑容,会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绘画得了三颗星”,“今天我去广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个新朋友”……而妈妈更多的是满足的笑容,竖不完的大拇指和说不完的赞美语言。孩子快乐了、自信了、敢于表现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是呀,孩子快乐了,我们都快乐幸福!
我从没有给孩子刻意教过1个汉字,但是6年来我坚持不懈地每晚的读书活动,令孩子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在自由的阅读中不自觉得到提高,孩子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从恐龙到南极企鹅,从西伯利亚到热带丛林,从太空到地下,从植物到昆虫,从中国地理到世界地理,从春秋战国到希腊神话,他自由地吸收着养分,在没有任何强压下,为他爱好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不反对孩子接触电脑,每天只是控制时间,因此孩子可以自己上网在google上查资料,喜欢在网上画画,喜欢在网上找他喜欢的动画片,喜欢玩《星际争霸》,还自己建立雅虎邮箱给爸爸妈妈写信,喜欢在MSN上聊天,喜欢在淘宝上选玩具。每一个新奇的事情,孩子都喜欢去try。
当孩子2岁多的时候,我有幸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写道,最好让孩子大脑空空,然后激发他自己去获取知识的激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我至今依然觉得我一直为此而受益。所以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认字,而是尽可能让他多关注图片,因为我相信图片带给孩子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汉字。
孩子并不喜欢钢琴,但是为了让他长大能够懂得艺术欣赏,于是我告诉他,妈妈只是想为他打开一扇通往最美丽世界的窗户而已,于是孩子坚持了下来。
我尊重孩子每一个决定,从来不轻易对他说“No”,这样只是希望给孩子更多自信。因为我不是孩子的决策者,只是那个为孩子搬梯子的人......
以后的路还很长,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对于我也是一个终身难题。
孩子,就让妈妈与你一起努力吧!
孩子懂不懂理財,成為個人能否幸福退休的重要關鍵,即使不靠孩子養老,也得確認孩子不會成為「啃老族」;因此,如何掌握美滿人生的最後一張拼圖,就要從現在開始,教出孩子的理財力!
正所謂的錢財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
水能載舟也亦能覆舟,別讓我們娃兒的未來個個成了"卡奴"~"錢奴",
請讓我們給孩子一雙幸福翅膀 教出理財力
卡債風暴在過去兩年襲擊全台,五十萬卡奴,讓台灣社會從「大家都很會存錢」的舊有觀念中驚覺,原來年輕一代對於金錢的使用,和對於信用的認知觀念是如此薄弱,凸顯出台灣社會普遍處於「理財文盲」的危機。究其原因,發現自小不管在學校,或是在家裡,金錢和性一樣,都被當成是私密的事而不被拿出來討論。而當「性愛學分」即將在九十八學年度納入高中選修學分之後,「理財」這件事,仍然是一個因無知而被忽略的話題。然而,懂不懂理財,一樣是關係人生幸福的大事,如果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很有可能讓自己陷於負債的泥淖,嚴重者,搞不好還會讓家人同陷困境。因此,財富觀念的傳承,必須比將財富交給兒女的那一刻更早開始;如果你只能負擔自己的退休養老,那更應該早一點讓孩子具備財務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後,成為啃蝕你退休老本的啃老族!更有甚者,如果你想養兒防老,一個深悉理財的下一代,肯定才是你生命最後旅程的重要保障。也因此,教育子女正確的理財觀念,就成了你建構美好退休生活及圓滿幸福人生的最後一張關鍵拼圖。
這不只單單是在台灣出現的問題,翻遍教育部頒訂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完全找不到和理財相關,有的也不過是稍稍談論到有關消費權益的內容。由前財政部長林全、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等財經金融界、教育、社福團體組成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於是參考美國JumpStart(成立於一九九八年,成員涵括了教育界、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等二十幾個專業團體)所提出的個人財務素養(financialliteracy)指標,融合國內的財經環境,首先提出「九年一貫財金智慧教育指標」,希望教育部能將之納入課程綱要中。透過三張表格一齊學習財務管理從小就灌輸孩子理財的重要性,給予正確的金錢、消費觀,並提早讓他們學習一些理財語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勃特.T.清崎說,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融入理財高手的群體之中。在他設計的兒童版「現金流」遊戲時
,就直接使用「資產」、「負債」的專業辭彙,但也用更口語的方式解釋它們的涵意,告訴孩子「資產」就是:向你口袋裡放錢的東西;「負債」則是:從你口袋裡掏出錢的東西。理財教育,還是要透過理財的方法來進行,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郭迺鋒也認為,如果以為讓孩子玩玩點鈔機就是理財,也太小看孩子的智商了,有步驟的教導孩子理財能力,他們的學習力常會超出大人的想像。不少專家整理歸納,教育孩子的理財力,有三張表格應該隨時拿來參考;如果把自己當成人生的CEO,他也需要從小演練這三張表格:財務目標、編列預算表及資產負債表;這三張表格的記錄過程,應該也是孩子財務人生的成績單,透過這三張日常生活消費及財務表格的記錄,和孩子做充分的討論,就可以把想要給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自然地傳遞。擬定財務目標:這是孩子為什麼要存錢的目的
晚上做完作业,让她随便翻翻学习报,或着是一些娱乐性的书,例如《成语故事》,《365个日日夜夜》。只要是儿童读物,我都要引导她看,让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游戏,我们都会分角色的把它表演出来,通常她做妈妈,我做女儿。这样使她对读书增强兴趣,也提高了阅读能力。有时候她会主动说出书中的一些内容,让我给以评价,这个时候我一般都是竖起大拇指先鼓励一下,再慢慢给她讲讲哪些地方应该这样理解,她听了我的解释也会竖起大拇指“OK”“OK”。
有时候很晚了,她还是不肯睡觉,和我商量再看20分钟好吗?就10分钟吧?我总是板着面孔说“明天”。她静静睡了。
我觉得和孩子共读书,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通过博览群书,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喜欢上了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意识。
作为80后段的小学生活,如大家所想,并没有培训、奥数之类,但我的小学并不轻松。
数学91分,老妈从接到我就一直在骂,算常事罢。那时,候没有现在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要注意讲话方式等,反正就是骂呗,再遇上其他什么事,就要做好合格的“出气筒”,顶嘴在我家妥妥就是被打压,有理无理反正不能顶嘴,这叫“家教”。
小学我也学过奥数,老妈买了本奥林匹克数学题,估计想着我自学成才,好在没现在这种氛围,折磨了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扔哪儿去了。
那会儿,小学五年级就是毕业班,想起来是比现在毕业班的孩子轻松。印象中除了阴冷潮湿的厂房做教室,唯有食堂草莓味的甜筒值得纪念(呃,和现在的不一样哈,尽管5毛,也得省几天的饭钱);还有出班报(看过现在的什么手抄报,还是我们那会儿专业啊,超恩正的卡纸、米尺,设计主题,排版,自己写文章……);然后好像就都是悲剧的事,比如年级大型舞蹈排演,被out;号鼓队进不去,腰鼓队节奏不对也进不去,后来进了交警队,大暑的时候陪交警叔叔站岗(那时候,是那种毫无遮挡的马路中间有个圆盘的那种岗哦,然后中暑倒了);因为数学烂,整天被数学老师往shi里骂;对了,还早恋了,喜欢的是班上成绩最好的男生~~
30岁的再回顾,当时再惨的事,好像都是美好的,只是真的会唏嘘,没有现在宣扬的父母陪伴,没有游玩,真的会羡慕现在孩子,或者大城市孩子享受到的资源。还记得,小时候跟老妈说,我要学琴,老妈没好气地回我,先把学习搞好再说,要学舞,只能偷偷蹭一场学校里的兴趣班,结果还被老妈揪出来。
孩子,是的哦,我羡慕你们,也许你们现在无法感知资源带来的价值,而于我的学习生涯中,身边的同学、朋友已经因为资源差距拉大。有些结果,不到最后,你得到的不会是答案,时间是我们的朋友,相信时间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爱的缺失太多,甚至于不会表达爱这个东西。而现在的父母,都已经愈发重视“爱、沟通、交流”,承受教育观念的各种冲击,在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这个群体也在成长,在父母不断跟自己说“静待花开”的时候,孩子,请你也给父母一些时间。
经历一番波折,进了初中。我那一届,实行对口直升,小学对初中,天了噜,搬家都搬走了,居然还让我去原来小学对口的初中就读,想上家附近的初中还要交借读费,还有天理么。后来怎么解决的呢?带着个小板凳,到教育局长家里坐了两天……
进入初中,学校里的孩子都属于一流小学的,成绩自然是优异的,曾经洋霍洋霍的我突然就灭了,本来数学就不好,初一更是惨上加惨,那段毫无存在感的日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撑过来的,老妈连“畜生”这样的词都骂过,常挂在嘴边的无非就是“这样的成绩对得起他们”么,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上课有没有好好听”这类的话,辅导那是不存在哒,就是熬啊熬,曾经有好几个瞬间,真想过一跳了之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家是二楼,后来弃了,不过那时候邻居都说我妈管我管得太狠。
后来初二,因为数学,有一回被老师揪耳朵揪到出血,直接拎到教室外面。但,认真说,没觉得老师狠,心里知道老师训得对,然后基于老师的淫威,好好做题,哪怕不会做,从做题写的字,完全能看出,态度大转变。对错、是非,尽管年少,想必还是有的。
我真的无法去深究,每段悲剧背后,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在我十多年的学生生涯里,有暴力、冷漠、怒骂等,每个阶段都有质疑自己在这个社会存在意义的时刻,但不知为什么,总是难以真正抛下这个世界。
我还是舍不得家人吧,如果真的离开,他们会痛苦度过余生,这应该是自私,可是我本身就讨厌自私的人,我不愿意最后我变成我讨厌的那种人。
人无完人,父母不是,老师不是,社会不是,我也不是,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更好一些,如果不能更好,我还是想看看,这样的我,在这个社会会生存到什么地步,20岁的时候,回忆10岁,30岁的时候,回忆20岁,40岁的时候,我还会回忆30岁,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偶尔再思考,性格论、环境论、教育论等,回看自己,似乎每当我绝望之时,给予我支持力量的,多是自小有过的阅读,探险类的书中,多有对生命的思考,西方经典作品中,多有对生存意义的探寻,战争的、革命的,多是绝望之时,内心深处对生、对美的渴望。
孩子们,或许,你们可以试试,如你们这般年级,你们最无法释怀的,大概是外人的无法理解,试着看看书,会给你打开另外一个世界。而人生总有失意或者绝望,把这段路程,看成升级打怪,想必你会开心好多,你可是打怪的那个人哦。
后来,进入高中,也终于懂了,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攀登的高峰,高一多少门课来着,我足足呆滞了一年。
座位从前到后(学霸、学渣的座位顺序,你们懂的),经历过上学一年,班主任都不知道班上有我这个人,经历过和班上男生斗嘴仗然后被泼水,经历过语文老师表示本来觉得是好苗子后来不管我了,经历过过生日爸妈都忘了自己买了鸡大腿犒劳自己,但也经历过偷偷听音乐的课间,经历过买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后来请不了假送给数学老师,经历过赖着同桌要在她家睡午觉结果聒噪得害她睡不了……人么,总是会清醒的,混沌到高一结束,快分科的时候,终于觉得这样不行了,请了半个多月,在家啃书做题,最后按分数排序选了历史、地理。
后面的高中两年生活,除了所在班级老被讲是全年级22个班里最差的之外,好像也算顺利,现在回忆起来,也都是开心的,例如单独在其他班级之外,我们班前面有个小竹林,午休可以偷偷在教室里打乒乓球,班上同学都很喜欢唱歌。
尽管高中生活,诚然如大家所说县中确实苦,曾经跟南京爸爸妈妈说,我们正常一周休息三小时,每天晚自习到10点半,但我们真的觉得这种苦是应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起码对于我们机会、资源相对少很多的县中孩子来说,这是我们应该历练的。
但,这种认知,倒很少听现在的家长说起,多宣扬的快乐教育,每每听到总觉得不是那么对味。我支持快乐学习,我相信社会各界在做的努力,会让这种快乐成为可能,一定有一种方式,会让枯燥的学校变得越发趣味横生,但学习本身,对学习者要求的坚持,就是一种实打实的“苦”,而这种苦,是需要我们直面,坦然接受,才得以品味苦中的乐。
进入大学,又是折磨,这种折磨怎么形容呢,文科生学计算机,想着要坚强着进去,结果变成颓了两年,那个环境,很难有老师、同学感同身受,帮助一起度过,补考、重修,然后听大学老师讲苏北孩子后劲不足,看新闻说大学生一代不如一代,那个时候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倒是忘得差不多了,大学生活印象最深的,却是和生死相关:
同系的一个学生,作弊被抓,跳湖自尽;
其他院系的一个学生,查出来脑肿瘤,一个月后走了;
快毕业的时候,接到消息,远在北京上学的初中同学,因为父母不同意回江苏工作,跳楼自尽;
前两例,暂且不议。而我的初中同学,不见许多年,但还记得她是个多优秀的女孩,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喜欢帮助别人,我还记得高中迎新晚会,我在体育馆远远看她站在舞台中央,婉婉清唱,而生死一线,不容我不理解。我常常会想,她最后一刻是怎么想的呢,她这些年又是怎样的经历,那么爱笑的她为何也选择这样一条路。
孩子,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是判官,也许他们的选择,我们也无法轻言对错。但我总觉得,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你的内心深处,究竟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大约是从小受到的教育,相信内驱力对个人的影响,尽管原生家庭、周边环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但既然成长本就是试炼,自身的信念会帮助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那问题就真的只有一个,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走怎样一条路,成长过程中你一定会得到答案,但你也得学会给自己时间,让自己长大。
孩子,我该这么称呼你们么?
30岁,我只是个2岁小孩的妈妈,十多年前,享受这你们现在这般的成长,也经受着你们现在这般的委屈,十多年后,我会和你们的父母一样,倾听我的孩子如你们这般成长,而他也许会和我一样,和你们一样,有徘徊彷徨。
也许就因为我距离你们、距离你们的父母都不算很远,而我回首这30年,我的经历、心路,倒也如一个个故事一般,有可说的,有你们可听的。
甚至我也在那个边缘徘徊过,那根弦如果真的崩了,真的也就没有现在的这个我了,而现在的我,也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么强大,30往40的这条路,很多人说,大约是人生最苦的路了,家庭、工作、父母、孩子,远比学习更累,大约只有“兵荒马乱”可以形容,你们的父母正在这样。
但我想,唯有真实经历可以证明一些,我们会嗤之以鼻的“心灵鸡汤”。
事情发生后,也许你们不知道,很多的文章,都在批判着现行的制度,拷问着你们的父母,而我,只想对你们说说话。
说这么多,其实不过一句——生活不只是“分数”,还有升级打怪!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结晶,从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继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无论是身形外貌还是性情禀赋,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是对其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也是他们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在遗传或复制父母的特征,就像面对一面镜子,父母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所以,不要责备孩子,孩子只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爱运动,孩子必定体力充沛、爱探索;父母性情温和,孩子必定情绪稳定、容易相处;父母较少挑剔,孩子必定宽容有度、不易抱怨。同样的,一个孩子性情急躁喜欢对抗,很可能是因为父母一方遇事缺乏耐心、不冷静;孩子自卑的背后,也一定有位自我价值感低下,不得不靠指责、批评别人获取心理补偿的爸爸或妈妈。
孩子有缺点,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你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脸上有灰,会马上用纸擦脸而不是擦镜子。但在生活中,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却很少会积极自省。大多数父母仍愿意扮演“教育者”的身份,把成长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里,出现问题,才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希望为他们指出正途。这一方面是因为逃避和推托的确比承担责任更容易,另一方面相对于自我成长,父母对教育孩子更感兴趣,这就阻碍了父母对自身问题的体察和认识。所以,当父母再为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束手无策时,有必要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在某些方面对他造成了影响?
谨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谨言慎行,处处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益。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个复制的样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孩子复制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态度、思维、品格。意识层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饰潜意识层面的实质内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态是没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父母的真实想法。而做父母很重要的一个境界是,既能够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位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家长,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
孩子,余生很长,我只愿你,平安顺遂,长乐无忧
小帮帮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心愿,然而美国作家JessJohnston却不要求孩子一定成功,反而认为失败难能可贵,这是为什么呢?来看看他写给孩子的信吧,或许你就有不一样的感触。
亲爱的孩子,
失败是可以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是可以的。
孩子,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的成长,我会和你一起面对成长之路的艰辛,无惧前方的风雨。
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抱起你的时候,我望着你肉肉的小脸,心中激动万分。天啊,能够拥有这么可爱的孩子,我是多么幸运。我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放在你面前任你挑选,我想给你无拘无束的童年。
初为人母的喜悦在我心中久久激荡、难以平复,我甚至有些混乱:我该先给孩子什么?后给孩子什么?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哎,怎么心里突然一团糟……
孩子,我左思右想,有几件事情希望你一定要明白:
孩子,我永远爱你。即使你一生平淡无奇,抑或是碌碌无为,都不会停止我对你的爱。无论如何,我对你的爱是无私的,你不必出人头地,你不必功成名就,我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孩子,父母说的话不会都对,父母告诉你的只是上一辈的智慧,也许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你可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践,我们会做你最强大的后盾,给你试错的机会。
孩子,对不起,父母有时对你太苛刻了,我们忘了你还年轻,我们不应该给你过高的期待。我很抱歉,有时候我不能容忍你的错误,但其实你可以犯错,错误会暴露你的不足,告诉你今后努力的方向。
孩子,别太累着自己了。看到你努力学习,总是争强好胜,我很心疼,因为我知道你不想让我们失望,想要用成绩回应我们的期待,但是孩子,我们允许你失败,没有人能避免失败,我们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丧失对你的爱。
孩子,别急着长大,父母不希望你过早成熟,你可以保持自己幼稚的行为,整天嘻嘻哈哈,我们希望你能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长大。
孩子,我希望我们是永远的朋友,你可以和我分享你所有的小秘密,我会耐心地和你讨论你遇到的所有难题,我也会信守诺言、帮你保密。
孩子,我为你骄傲。因为你的出现,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你给了我无数的惊喜,让我觉得生命更加有意义,我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骄傲。你输的时候我为你骄傲,你赢得时候我更为你自豪。
孩子,我爱你,我们会经历成功,我们会尝试失败,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