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10-27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怀着崇拜与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修文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心中感慨颇多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怎样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不吵架,多和孩子交流,交流她在学校在外面的喜与忧,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愿意把故事、心事倾诉给妈妈爸爸。而不是掩藏自己的内心,封闭自己,拉远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其次,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不能因为忙因为要照顾小二就忽略了这个让自己爱的无以言表的唯一。不要让孩子用压岁钱来买父母的时间。想一想,十岁左右的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有多少?少之甚少。不能等她不需要我们陪伴时在一味自责。多陪孩子做一些游戏,多为她做些丰盛的正餐,多带她外出旅游,接近大自然,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多么享受。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岁月,因为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说得太对了!孩子成长得非常快,过了四年级,马上成为一个大孩子,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犯错误,帮助孩子培养乐观、自信、善良、积极、热情、顽强、坚韧、勇敢的心,这是人生的正能量。孩子只有具备这些美好,强大的心灵才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挫折,过得开心、幸福、感激每一次错误与失败。因为是它们又让孩子成长了很多,当孩子把牛奶打碎时,都能像那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母亲一样赞叹他创造了一片牛奶的汪洋,那每个孩子都不会胆怯、忧郁了。一味的指责,批评只会让孩子更懦弱。何不多一些表扬、鼓励?特别是像译萱这种性格的女孩。其实说我们爱孩子,还不如孩子爱我们深。你再批评、指责她,她仍然马上就忘掉所有的不快,妈妈长、妈妈短。每每这时,我都那么惭愧。多少次告诉自己,我的宝贝是世上最优秀的女儿,可还是经常让她伤心,让她泪流满面。【您家宝贝儿确实很懂事,是个好孩子!妈妈要注意多鼓励、多幽默!轻松解决问题。】我好自责,一定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脾气,真正做到爱孩子。

第四,帮助孩子快乐地养成一些好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以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孩子,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要自我反省,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让孩子做快乐的自己


让孩子做快乐的自己为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两个星期前,园长已经打过招呼了:你儿子,唉,一个动作都不做,老师让他向左,他向右,还捣乱!我回答:不勉强他,强迫他,就不想上幼儿园了.回来我还是告诉他:老师今天说你会做一个动作了,好好学,六一我要去看你们表演.儿子点头,可是又说:我不喜欢做,我不想做.

昨天看了表演,没轮到他们班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下楼了,估计是看一圈也没找到我,表演也不看,开始抠墙皮,(刷的漆,有些剥落).之后向台上扔,被人制止又钻出来,反复几次上楼去了.不一会又下来了,开始玩台边上垂下来的气球,东逛西转跟没事人一样.之后看到我,兴奋地走过来,指指他肩上的装饰,总之不愿意去表演.我郑重地和他说:妈妈今天来就是来看你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的,不然我会失望.他才又回到后台去了.

轮到他们班表演了,他真是一个动作都不做,他一直在边上到处走,看!而且踢地上铺的地毯,没一点组织纪律观念啊.一看这阵势,就会想起,正式上学,班上总会有几个捣蛋又学习差,基本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师不管不问的孩子,我这儿子,上幼儿园已经开始有这苗头了啊!

我和老公都是比较呆板的人,文艺这块没一点儿细胞,对孩子也没要求.他长大的理想是当公交车司机,我很赞同,昨天又想开救护车,我也赞同.开车才是目前他最喜欢最渴望的事情,喜欢各种车,尤其对xx的棒车心心念念,开始自己攒钱买棒车了(每次帮我提垃圾收取费用,这钱约定好不能买吃的,冰淇淋之类的).

可是看到在集体活动中他这样的表现,我还是担心的,一个说明,他没有融入集体活动,这是明显的集体意识缺乏.这也让我想起开学一个月后和新老师交谈的时候,老师无意说出的一个现象,上课的时候,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坐,总单独坐在教室的前面窗边位置,上课时面对小朋友,还喜欢管事儿,告诉老师哪个小朋友没坐好.不过上个月老师说已经和小朋友一起坐了.

文艺表演结束,每个小朋友都有礼物,有吃的,这下可好,啥事全忘光,立即全神贯注表演猪八戒吃人生果的场景了.他没有不开心,结束就是快乐.我闭嘴,不再提,不再评他的六一表演.只在这里如实记录,有图有真相.

不喜欢的事情就不做,只做喜欢的事情,这咋让我想起了许三多的:做有意义的事儿!哈,儿子:我只希望你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长大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园正经历着一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大变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与实施,都有赖于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教育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表现。在我接触过的家长中,曦曦妈妈的改变最令我感到欣慰。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动中,妈妈看到曦曦在队伍中没有做操,很生气的走向曦曦动手打他,并大声训斥:“别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会……”。此时的曦曦任凭老师怎样鼓励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开了这位妈妈,与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后,并邀请她参加了园里组织的家长知识讲座和学习培训。过了两三个月,我从曦曦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发现她在慢慢地转变。我有几次与她谈起孩子,她深刻意识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赏识教育,赞美中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训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打消其积极性,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去年期末,班上组织了家长会,会上家长们交流了育儿心得,讨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听取了专家点评,曦曦妈妈说到,为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造成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就会不愿展现自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与不快乐。我很庆幸,曦曦妈妈通过家长学校的一系列活动改变了教育观念,她说,“发现孩子的闪光就应将它无限扩大,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够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绝不能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那样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变化,曦曦脸上多了笑容,会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绘画得了三颗星”,“今天我去广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个新朋友”……而妈妈更多的是满足的笑容,竖不完的大拇指和说不完的赞美语言。孩子快乐了、自信了、敢于表现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是呀,孩子快乐了,我们都快乐幸福!

不要让孩子精神的饥饿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宝宝出生后随着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精神活动也开始萌芽,如果宝宝有“精神饥饿”,会累及他们的体格与智力发育。

1、心理饥饿

宝宝的最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如果需要搂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哭声就会嘎然而止,脸色随之“由阴转晴”甚至“彩霞满天”。

对此,美国一位婴儿心理学家解释道:当宝宝被母亲抱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宝宝不适的心境立即得到母爱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心理饥饿便得以满足。研究人员观察到,出生后30分钟内即被母亲搂抱的孩子,以后比其他婴儿哭得少些、睡得好些、喂养也更顺利些。

不难明白,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怀抱称得上是小宝宝的一种“心理维生素”,对他们良好情绪与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平时多抱抱孩子是“喂养”宝宝心理饥饿的最佳精神食粮。2、皮肤饥饿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的猴子实验显示,动物与人都存在着皮肤饥饿的问题,小宝宝尤为突出。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扯着大人的衣襟或者靠着大人,这就是皮肤饥饿的表现。

皮肤饥饿有什么危害呢?临床医生发现,皮肤老是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用头或肢体去碰撞墙壁。研究显示,消除皮肤饥饿的最好“食品”就是父母的亲吻、抚摩等肌肤之亲。据外刊报道,欧美等国的儿童中近年来流行精神饥饿症,表现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等,就是缺乏父母肌肤之亲的结果。

因此,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多与孩子接触,如一边用手抚摩其头、背、颈、前臂、手掌等部位,一边讲故事、欣赏音乐、看电视,此乃促进儿童发育的又一窍门。

3、感觉饥饿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抱着小宝宝走出家门,置身于大自然的广阔天地时,他们会表现出无比的高兴与激动,眼睛不住地看,小嘴不停地咿呀作声,两只小手不停地挥动。奥妙何在?原来大自然的声、光、色、形等新鲜事物,迎合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了他的“感官饥饿”。不仅如此,这些良性刺激又可通过视、听等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使脑发育获得更多的直接与间接的“能量”。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不妨借此“大做文章”,如在小床或摇篮前摆一只鱼缸、吊一只鸟笼、或悬挂彩色画片、或抱婴儿到室外直接观赏大自然,让小宝宝的视、听感官“吃”饱“喝”足,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感觉饥饿,又能健脑益智,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4、语言饥饿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第一串哭声到喃喃学语,直至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期间只不过一、二年光阴。时间之短充分反映出小生命语言发育的迅猛以及表达个体户的强烈。他们简直是在争分夺秒地观察、模仿、学习。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即时语言信息的迫切需要。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将受试者禁锢在一间房子里,餐餐供给美味佳肴,但不能做任何事,不能与外界接触,也不许与人通话,结果这些人只坚持了短短3天,第4天便像逃犯似地逃出了实验室。这个试验证明了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年龄的人都离不开,故父母应不失时机地、主动地与宝宝对话。科学家强调,在宝宝体格与智力发育的过程中,母亲的话语几乎与母乳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


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根据调查发现,有9.5%的妈妈整天抱着婴儿不放。或许我们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从哄抱婴儿开始的。 三岁的小宝,个性非常顽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是抢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闲事,所以妈妈一刻也不容许他离开自己的视线。小宝想要做点什么,妈妈立刻飞奔而来。“要好好一起玩!”、“会不会痛?”一碰到问题,妈妈总以最快的速度帮小宝解决。 现代孩子的教育问题,缘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自己解决难题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妈妈事必躬亲,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演变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换言之,出现一群没有“动力”的孩子。 为了避免这类困境,从小就必须让孩子尝试各种事物。散步回到家里,让他自己把脱下来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处都是,也要让他自己吃饭;脱下衣服,自己放入洗衣篮内;早上起床,自己洗脸、刷牙;吃点心时,一定坐着吃。 从幼年时期,便把这些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让他习以为常。一旦孩子长大,妈妈的唠叨会一下子减少许多。如果妈妈认为“孩子还太小,这样子太勉强啦……”什么事都抢着做,到头来,孩子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这些全都是妈妈该为我做的事。 孩子刚开始尝试时,通常笨手笨脚的,也可能犯错和失败。没关系,让孩子自己来,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给他赞美。这是教养孩子的第一步。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有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黑,从小喜欢开灯睡觉,虽然是那些不是很亮的夜灯或小灯。如果不开灯的话,孩子很可能就是无法入睡,甚至是立马哭闹。严重的,孩子看见四周黑漆漆的,就会吓得大声尖叫。

当家长问孩子原因时,孩子往往说是看不到爸爸妈妈而害怕。于是,不少父母就心疼孩子,为了能让孩子早一点睡觉,不少家长就“顺应”孩子的要求,采取开着一个小灯的方式,让孩子在弱光下睡眠。好一点的父母,会在孩子熟睡以后,把等关闭。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生长是有较大影响的,孩子养成习惯以后,未来会有许多问题的。参见《案例分析:由睡眠情况决定孩子几点睡觉》。

从生理的角度看,开着灯睡觉肯定是有损害的。这不仅是开灯睡觉刺激眼睛和大脑,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使孩子每次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也会变浅,而且很容易惊醒,最终导致注意力不精中和记忆力下降。长期在灯光下睡眠的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眼部网状激活系统,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亮着灯睡觉,会改变人们昼行夜伏的自然生活规律,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阻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因为睡眠不良,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长不高。某些研究还说,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心跳速度加快得不到休息,导致人体容易疲劳而使免疫功能降低。由于本人对此没有研究,就不妄加评论了。

当然,如果孩子要求开着灯睡觉,家长断然拒绝也是不恰当的。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例如睡觉要开灯,或害怕某个东西时,父母最好先暂时答应孩子的要求,然后去挖掘孩子为什么会害怕。父母只有真正找到问题表象后面的根本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由内到外”的进行矫正。需要知道的,有些孩子问题表现后面,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参见《案例分析:孩子睡觉晚的原因和解决技巧》。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怕黑?

第一,父母自己就害怕黑暗,为了安全可能自己睡觉都需要夜灯。每个家长也是从孩子长大成人的,如果自己在小时候就害怕黑暗,就会在自己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些父母认为孩子怕黑是理所应当的,而解决的方法就是点灯睡觉。于是,孩子从父母的行为和对待黑暗的态度上,在示范和“灌输”下,也会认为黑暗是很可怕的。参见《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第二,在婴儿阶段,家长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喜欢点灯睡觉。特别是对哺乳期的孩子,很多妈妈为了夜里起来喂奶方便,以及生怕压倒孩子,往往想一睁眼就看到孩子。这样,当孩子由于饥饿、排泄等原因而哭泣时,父母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响应。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甚至是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

第三,父母以为孩子怕黑。实际上,在孩子出生以前,是在一个黑暗、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孩子的第一声哭泣,也是第一次感知明亮、低温的外界环境,从而产生了恐惧。所以,理论上孩子是不应该怕黑的。孩子后来养成对黑暗的恐怖,大多是社会化习得的产物,和父母的教养有极大的关系。

第四,在婴幼儿阶段,父母曾经吓唬过孩子。例如,家长给孩子讲有关鬼、神的故事,或利用这些经常在黑暗中出没的故事人物来吓唬孩子,以要求孩子听话。于是,孩子就把对妖魔鬼怪的恐惧和黑暗联结起来,认为只要有黑暗就是可怕的。久而久之,孩子每到睡觉的时候,就期望家长陪伴,或不敢关灯睡觉,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参见《教养坏习惯:故意吓唬孩子》。

第五,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源自其亲身体验。由于婴幼儿的认知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区分现实和想象,如果恰巧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东西,或曾经做过可怕的恶梦,若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解决,也会造成对黑暗的恐惧。于是,孩子就会认为开着灯就是安全的,而一关灯那怕是一些影子都会引起联想。

第六,害怕黑暗,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对这些孩子而言,害怕黑暗还不如说害怕父母离开,或生怕看不到熟悉的环境,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多陪伴一会。所以,想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是补足孩子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家长可在睡前多和孩子玩相对安静的游戏,或讲一些温馨的故事,避免毫无“征兆”或忽视孩子情绪就离开。参见《孩子的分离焦虑及其应对手段》。

如果孩子已经“沾染”开灯睡觉的习惯,那怎么解决?为此,我提供一些小技巧,大家在找到具体害怕原因后,可以适当选用。

技巧一:睡前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比如,睡前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或在洗漱后给孩子全身按摩,或听比较温和的故事等。父母离开一定要打招呼时,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孩子情绪不好就暂不离开。对某些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或比较害怕黑暗和独处的,父母可以承诺一直陪伴到孩子入睡,使孩子更加放松,也容易入睡。

技巧二:在孩子睡觉的房间加装灯光调光器,逐渐降低光强,让孩子慢慢适应。但家长需要注意让灯和床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不能直射孩子的眼睛,最好是孩子可以看到折射的光。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把孩子的房门打开一道缝,或直接采取过道中的灯。一般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会比较适应弱光,最后可以做到关灯睡觉。

技巧三:改变孩子的认知,要给孩子多讲一点正面的东西,放弃给孩子讲鬼怪之类的故事,同时也不在生活中用这些事物来吓唬孩子。另外,不建议为了纠正孩子的认识,说那些鬼怪并不存在,因为在小孩子的认知中,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解释反而引起“冲突”,更难摆脱对黑暗的恐惧。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比什么都有用。参见《案例分析:幼儿信不信童话顺其自然》。

技巧四:当遇到孩子半夜醒来,或出现哭泣,不要马上开灯。此时家长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轻语,比什么都管用。如果孩子是做恶梦而惊醒,家长追问孩子情节,重复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此时多说“妈妈在”是比较合适的。假设孩子非要开灯,就给适当的弱光让孩子眼睛适应。否则,强光的刺激会加剧孩子的不适,加重负面情绪。参见《孩子发脾气的通用处理技巧》。

家长需要知道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纠正孩子开灯睡觉的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着急和贪功,且目标需要一点点地完成。但最关键的是要在尊重、认同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需要耐心地坚持再坚持,毕竟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绝不是几天或几周就可以完成的。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请教于专业人士,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校正。(作者:XXX,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著有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快乐的幼儿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