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样的幼儿,接触到各色的家长。单就家长而言,由于文化水平、年龄等等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做法也就不一样:明理的呢,就像夏日的清泉清爽宜人,像那冬日的阳光温暖如春;而也有的家长,他们的言行,有的会令你哭笑不得,有的让人无法赞同,有的又让人伤心难受。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始终抱着一颗忍耐、理解、包容的心。
昨个幼儿离园,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唯独静宜小朋友没人来接。问她,说是奶奶来接。我看她神情像要哭,便安慰她说:“可能奶奶有事耽搁了,一会就来了。”但仍不见人影。天气比较冷,还刮着大风,静宜没穿袄,又是感冒刚好,还不时地咳嗽,可千万别再冻着!我跟她商量:“静宜,你看外面这么冷,我们回屋里去,好不好?”她点点头。于是。我领着她回活动室,为了消除她的紧张和不快,就和她一直说玩话,逗她乐。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人来接。静宜却等不及了,非要回家。我只好给她穿上我的外套,送她回家。在快到她家巷口时,迎面遇到了她奶奶。还未没等我开口,奶奶就一顿抢白:“你这孩子,去哪了?可急死我了!”弄得我简直是…..等她有了停顿,我笑着说:“我看外面冷,把她带回活动室了。”“我问人家,说那里没有孩子了。”奶奶依旧气势旺盛。我耐着性子不想和她分辨什么,看样子她也听不进去,便简捷说道:“对不起,不是孩子的错,风大天冷,您还是先带她回家吧。”这回她倒是照做了,态度也缓和了许多:“老师你回去吧。”“静宜再见!”“老师再见!”
回来的路上,我仍然有些伤心难过。虽然她是吼孩子,可我心里始终不是滋味。老人啊,不管孩子有错与否,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待这么小的孩子呢。即使有错,也是你的错,没事没非地怎么不按时接孩子呢?还怨这怨那的。好在她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了。嗨!算了,甩甩头,长嘘一口气,不去想它了,只要诚心尽责,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孩子,无愧于自己的职责,就行了。不被理解,受点指责,又有何妨?笑一笑,包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嘛!
她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天气真好。送走孩子,收拾整理妥当,我也哼着小曲轻快地骑车回家。路两旁的杨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放眼望去,深深呼吸,感觉好舒服!
转个弯往东不远,是一个小超市,几个孩子在门前玩耍。“老师好!”“老师!”……孩子们高兴地喊着。
“老师——”一个陌生的低低的声音传进耳鼓,是奇奇!我的心底立即唱起了快乐的歌,赶紧向她绽开了赞许的笑容。奇奇,你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老师为你欢呼!
奇奇是上个月刚从私人幼儿园转过来的一个小女孩,皮肤白皙,文文静静的,可活动时从不发言,问她话也始终不肯回答,而且会缩起身子,低下头,只往上瞪大眼睛似是惊恐地瞅着你,一副怯怯的样子,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道她在原先的园里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好为她现在的状况担忧。不行,得改变。
带着疑问与希望,我进行了走访。了解的情况却大出我的意料:奇奇在家不但话多,小嘴也甜,是个既聪明又活泼可爱的孩子。原来是这样。我满心欢喜,这就好办。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事没事就和奇奇套近乎,拉她的小手,轻抚她的头发,给她说笑话,和她玩小小的游戏,拢着耳朵鼓励她说话、唱歌给我听……
一天天过去了,时钟在不停地转,奇奇仍旧固守着她的缄默。
天天活泼开朗,很愿意帮助小朋友。
外出活动时,如果谁忘了把小椅子送回“家”,她会马上过去帮忙。
区域活动结束了。
她总是在自己收拾完玩具后去帮助别的小朋友收玩具。
洗手时,她也常常主动帮忙小朋友卷袖子。
因此,我经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天天。
此后,天天更加爱帮助别人了,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她光想着去帮助别人了,自己的事情却不做了,有的时候还“帮倒忙”。
我便找天天谈话,和她一起分析这样的“帮忙”合适不合适。
“你帮助小朋友是好的,可是你先要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的衣服塞好不露肚皮,才能在帮助小朋友时不会着凉。
还有,小朋友还没用完你就把毛巾和杯子给收拾走了,结果他们就没得用了。
所以,帮忙前要先看看别人是否需要帮忙。
”听了我的话,天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从这之后,天天似乎学会了“察言观色”,只要看见谁着急的样子,她就会上前去问:“你怎么了?”如果别人告诉他遇到什么困难,她就会主动地帮忙。
天天帮助同伴的变化过程,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正面引导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肯定和表扬上,只有让幼儿真切感受自己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才能调整或巩固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助人行为变得主动。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都正准备着小便,脱衣睡觉。这时我看到雯雯慢悠慢悠的,脱完裤子,上衣不脱,坐在床上发呆。于是便走过去督促她动作稍微快点。小家伙看了我一眼,开始慢慢的脱套衫,但就是不把它拉下。“我们是大班的孩子了,不是教过你套衫怎么脱的嘛?”我边说边准备帮助她一下,也借此再教她一下方法。没想到雯雯说:“我会脱的,是楷楷叫我慢点的,他说他要帮助我,等会你就会表扬他了。”说着,“调皮”的孩子一下子就把衣服脱了下来。我无语了,也反思了。
三月是学雷锋月,我们也给孩子们讲了些雷锋的故事,同时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互相帮助,乐于助人。在晨间谈话、餐前谈话时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孩子们谈话,说说我们班的好人好事,并会对好人好事给予一定的奖励----“笑脸”贴纸一张。班上的好人好事确实多了,做数学作业时有的孩子忘了带铅笔,会有孩子主动的借给她;教室前面的画掉下了,会有孩子主动的去贴好;地上有垃圾了也会有孩子主动的去捡……但在教育孩子做好事的同时我们却没有使孩子们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助或去帮助人,而且把做好事与一定的“功利”联系起来了,致使有的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也依赖别人,而提供不必要帮助的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在做好事。
于是,在晨间谈话时我问孩子们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帮助?乐乐说:“当我遇到了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哦?遇到了困难就要别人的帮助?”我重复着乐乐的话。“不对,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妈妈说过了,遇到了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了,才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创创站起来反驳了。下面的孩子也纷纷附和。我肯定了创创的观点。告诉孩子们不能任何事都依赖于别人的帮助,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让别人来帮助,但不能老是依赖别人,凡事都要靠自己。接下来我又和孩子们讨论了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帮助人。别人能做的事,我们还去帮他做算不算做好事,应不应该帮?做好事是不是就是为了表扬?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说了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么畅所欲言及老师的总结下,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实在解决不了时,才能寻求帮助。我们要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才叫真的乐于助人。真正的做好事,是不需要回报的。希望孩子们能真正的内化到实际行动中去,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愿我们都能变成能干而又有爱心的人!
情之可贵, 唯在于真。
不忘真情,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不忘初心,前行才能无畏,步伐才能坚定。
2014年8月,当我市刚刚起步的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需要优秀专业的幼教人时,我勇敢的、坚定的选择下乡支教。
8月28日,我到达支教幼儿园。这天正好是幼儿报名,是我和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支教的中班一共27名幼儿,其中一个叫魏梦茜的小姑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第一个来报名的,紧紧拽着奶奶的手,躲在身后不言不语。奶奶倒很健谈,坐定后就和我们拉起家常:“你是新来的老师啊,我们的茜茜是个很乖的孩子,就是太老实,总是受别人的欺负。老师啊你可要多关心我们的茜茜啊。你是不知道我们的茜茜有多命苦,刚刚满月,她妈就扔下她跟别的男人跑了,她爸爸也不管她,一岁多就出门打工去了,就我这么一个老婆子带着她……”
在奶奶的言语中,茜茜低下了不能再低的头,怯怯地躲在大人的身后,让我看着心疼。“奶奶,我们会好好照顾茜茜的”,我不得不打断了奶奶的话,不忍心让孩子在我们面前展露她的伤疤。
事实上,我观察到茜茜在集体生活中的确很少和其他幼儿交往,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很乖很乖的坐在小椅子上。游戏时间时,她手中的玩具总是会在我转身后就不见了,问她玩具怎么不见了,她也总是一言不发,再问就开始哭。
这是个乖巧得让人心疼,软弱得让人生气的孩子。
父母离异后,母亲远走他乡,父亲长年在外务工,茜茜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又是极其憨厚老实的农民,由于这些家庭的因素造成茜茜胆小内向的性格。奶奶是一番疼爱孙女的好心,在她的生活中殊不知这样的一次次讲述,对于茜茜来说就是一次次的提醒她:“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从而在心理上反复的强化着茜茜是一个弱者,让茜茜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露。
所以每天见到茜茜,我都会抱会儿她,再一遍一遍的跟她说: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这样我才能帮助你。活动时,我也总是会叫上茜茜和我一起游戏,虽然茜茜还不敢大胆的做什么,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茜茜不再抗拒我的拥抱。
一天晨间活动,魏梦茜哭哭啼啼跑到我面前说梅艺馨拿了她玩具。
我望着她说:“你不哭了,我就听你说。”如此,说第三遍总算不哭了。
接着我把她拉到走廊说:“你自己去要回玩具!跟她说你告诉老师了,老师让你还给我。”
魏梦茜躇着不动,都不相信告诉老师后,老师居然还要让她自己去解决!
我把她推进教室,她像蜗牛似的,还一步三回头,那个可怜像让人又怜又好笑。
我看到她到了梅艺馨那儿,一张口就哭了!
我只好对着魏梦茜招招手,把她又叫回来,对她说:“你一哭别人就更不会把玩具还给你,她会觉得你胆子小,都不会理睬你,以后还会有人欺负你(原谅我在这用了这个词,我相信孩子之间不会互相欺负。但人的成长中,懦弱会让人欺负。这个孩子本身性格的胆怯容易在成长中变得懦弱,这样的人生不是我们要的)不哭,再去说!”
抽抽嗒嗒好一会,总算忍住了,挪到梅艺罄那没哭。
自顾自的嘟啷了两句,声音小得像蚊子嗡,梅艺馨头都没抬一下!
茜茜一脸无辜的望着我,我只好又把她叫转来,说:“很棒!这次没哭!她拿你玩具你生气不?生气!那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梅老师生气是怎么说话的?声音就会变大,样子就会很凶!你要让她知道你生气了,你就要大声对她说!”
受了点肯定,又有了点经验,茜茜这次过去找梅艺罄明显底气更足,胆子更大,说话声音中气十足。
不过还不足以让别人马上还给她玩具,她这次已经够努力了,为了这个"努力"必须给她一个好的结果,我走到她俩的中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社会性的养成中有一条目标要求:
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这才是最完整性格的养成的正确途径,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前者而忽略后者。
茜茜本身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极度胆小自卑的孩子,要改变除了足够的爱更是要有一个助推——直面问题的勇气。正是基于对这个孩子的认识和爱,我没选择找梅艺馨,而是一次次帮助魏梦茜自己去面对。
成长是孤独的,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2005年,我从一个乡镇的小幼儿园来到城市的大幼儿园时,也同样的自卑胆小。在单位上谨小慎微,很多活动不敢参加,哪怕在教育教学上有好的思路,也不敢表现。有一次,何园长派我去武汉学习。这怎么可能,我一个从没出过县城的人要独自去省城!怎么坐车,怎么到学习点,怎么住宿……我都没有经历过,一个人去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一遍遍的找何园长“磨”,说我一个人去不了。她最后坚定的说:你必须去!就这样我不得不打起行李一个人上路。
这次经历给了我太多的第一次体验,也让我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学习回来后,何园长就要我去参加宜昌市的优质课比赛。全市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我一个小县城的老师怎么可能比得赢!我再次退缩,而何园长还是那句话:你必须去!让我再次不得不面对。没想到居然在全市的优质课比赛中拿了个一等奖。
渐渐地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我也最终从那个胆小自卑的我成长为勇敢自信的我。而这一切若没有何园长日常工作中对我的关注、了解,一次一次的推着我自己去面对问题,是不会有现在的我!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叫茜茜的孩子的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在讲述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我除了收获一个个荣誉之外,更是让我感受到成长路上何园长对我的一种真情:推动我直面问题。
现在,当我看着班上某个孩子有着我初来幼儿园的自卑胆小的影子时,我除了爱也都会助推他一把——自己面对问题!
今天上了两节读写绘,给孩子们讲的《迟到的理由》,中大班的小朋友和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力还是有区别的,中大班小朋友对迟到还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说,迟到了也没事,老师不说。
而一年级小朋友对于迟到一事心里就有些怕怕的了。当问到小朋友们如果是自己迟到了怎么办?会不会像小猪一样,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想迟到的理由,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孩子们很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直接实话实说,告诉老师自己起晚了?故事的最后,小猪跟老师说了实话,老师只是说下次注意哟,并没有像小猪心中担心的那样害怕,小猪说原来这才是最好的理由。
孩子们表现都很棒,生活中不管做什么,诚实是首要的。
睡前跟小迪一起读《我们的强强》,小迪说我以为是我们的蛋蛋的呢!原来小迪已经自己看过这本书了,爸爸说,你都看过了,就不要再听了。小迪大声抗议,我只是看了,还没有听,必须再听妈妈讲一遍。
(绘本其实就是让别人读给自己的,小迪的领悟不一般哈哈)
刚读到故事中第二个人物“陆强、葛蔷”,小迪就说,我知道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强!“你怎么知道?”“我猜的!”故事读完,还真如小迪所言。
接下来又读了《海鹦就是海鹦》,小迪最后说,我知道谁和海鹦一样,另一只海鹦!
我问,世界上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吗?小迪说,有。
我又问,世界上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吗?小迪还说,有。
我说,好,明天开始,如果你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或是两片叶子就来告诉我。
小迪没说什么,这个世界如此之大,道理如此之多,小家伙等你慢慢去发现吧,相信,有一天你会把你的正确答案告诉妈妈。
不问耕耘,静待花开!
晚安,宝贝,晚安,家人,晚安,朋友们!
每天早上来园时,孩子们都会去搬玩具来玩,这已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有独占和争抢现象,谁也不肯相让,每次都是老师上前制止才肯罢休。这不,徐苏阳小朋友哭了起来,我上前询问后得知:是季以然抢了他的玩具。我好言相劝了很长时间,季以然才很不情愿地将方才抢的玩具还给别人。这边的问题刚解决完,那边又叫了起来,我走上前去,原来是李扬小朋友把玩具篓子放在自己面前,不肯和其他人一起玩,后来在我的启发下,李扬小朋友将玩具篓子往中间推了推,虽然很不乐意,但对于一个小班的孩子来说,已是天大的“人情”。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们的万般宠爱,已将他们培养成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唯我独尊!一个不让一个。就拿玩具来说,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是一件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等孩子长大了,他自然会明白一些事理;有的家长甚至会想:“凭什么要我家孩子让着别人?他为什么就不能让着我家的孩子?”殊不知这样的观念会害了孩子一生,将来一旦走入社会,他们会很不适应群体生活,或许会成为其他人排挤的对象。这样的结果有谁愿意承受?“谦让”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这一美德,更为了孩子的将来,请家长朋友们更新观念,从自我做起,从孩子做起,让“谦让”这棵常青树永不凋零!
老师的眼睛
幼儿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会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室墙角处,用柔软的地毯、可爱的动物靠垫、低矮的小型书架、各种各样好看的适合中班孩子阅读的图书等,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图书角。闲暇时,我和孩子簇拥在一起快乐地阅读,轻轻翻,仔细看,慢慢说。
午餐后的散步是我和孩子最自由、快乐的时光。我带幼儿投入到大自然的环抱,让幼儿观察花园、草地,捕捉其变化。并且提一些幼儿既熟悉有感兴趣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小蜗牛是怎么爬的?”“小蚂蚁在干什么?”让幼儿有声有色的讲,老师还不失时机的丰富幼儿的词汇。多观察,使幼儿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幼儿语言的内容,幼儿说起话来就会“言之有物”。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幼儿的语言富有创造性,但模仿、学习在语言获得中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孩子创设促进发展的环境,更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意愿和感受,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需要。
多多肯定孩子
我班的周智澄小朋友是一个患有心理焦虑症的孩子。小中班时来园哭闹现象很严重,到了大班上学期的后期,情况才渐渐好转。
开学第一周的周五,周智澄的奶奶又来向我反映今天早上他又不想来园了。我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针对他的情况后,在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消除了他来园的后顾之忧或者可说是借口。果然,下周一来园是似乎情况有所好转。
这一段时间,班级中在学习做操,周智澄不太用力,我批评了他,转念一想,又表扬他很认真。
在孩子的心里,教师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教师的话具有权威性,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关系到幼儿在集体中的形象。教师的语言、表情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面对着幼儿,教师用正面、积极、恰当地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地良好表现。因为教师地一句贴切地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地良好情绪,有些还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个新的开端。
有时候,我总在想:教师何必要“吝啬”使用肯定、赞美的语言,何不多给孩子一些具有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肯定、赞美语言。其实,这是一种最简便的爱的表达方式。
喜欢《肯定自己,欣赏别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欣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