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请不要伤害孩子

09-29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育儿心得:请不要伤害孩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午睡过后,郝老师带着华华的妈妈来找华华。看到华华的妈妈,我也只是以为家长有事想早点把孩子接走。因为这几天班主任杨老师有事请假,我临时代班,因此对这个班的孩子的家庭情况不是很清楚。可华华妈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叫妈妈,你还认识妈妈吗?”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天底下哪有孩子不认识妈妈的?郝老师向我解释,华华的爸爸妈妈离了婚,他妈妈半年多没见到孩子了。喔,原来是这样。再看华华,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当妈妈提出要和他单独呆一会儿时,他还是很听话的跟妈妈走了,我想华华心里还是爱妈妈的。

不料,下午放学后,华华的奶奶黑着脸来幼儿园理论,嘴里一直嚷着:“谁让那个女人来看孩子了?俺的孩子凭什么让她来看?”我心里一紧,华华的奶奶怎能当着华华的面用‘那个女人’来形容他的妈妈呢?纵使她有千错万错,她也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跟孩子之间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孩子虽然因为大人之间的恩怨不能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但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任谁也取代不了的。

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纷纷劝华华的奶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那样评价他妈妈,这样对孩子影响不好。但华华的奶奶非但不听劝,接下来的行为更是让我目瞪口呆。也许心里的怨气没有发泄出来,她把矛头指向了华华,一边用手指狠劲的戳着华华的额头,一边说:“我让你跟那个女人走,看我回家不打死你。”而一旁的华华早已泪流满面。他稚嫩的思想里可能还弄不明白,为什么见妈妈就那么罪不可赦。

看到华华的样子,我感到自己的心被揪得生疼生疼的。在孩子成长的生命里缺少了妈妈的陪伴,这已经够可怜的了,而现在,他的奶奶又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妈妈在他的生命里永久缺席。你试着问过孩子的感受吗?你了解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吗?没有,你只是恣意释放自己的感情,我不乐意了,我就永远不让你见孩子。但是,孩子终归有长大的那一天,当他的思想日趋成熟时,他还会赞同你今天的想法吗?他还会对你今天的做法逆来顺受吗?我想,多年以后,谁也不想看到一个内心充满怨恨的孩子。M.Yjs21.cOm

但愿我们的劝告能让华华的奶奶有所悔悟,换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不要打孩子


育儿心得:不要打孩子

孩子一天天成长,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任务也随之一点点加重,这首先要感谢在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宝宝自从上了幼儿园学会了很多,以前上厕所总要人帮着,现在都是自己脱裤子上厕所,也不要人帮着捞裤子了。吃饭的时候也会说不能挑食,会自己穿衣服了!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变化!而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平时生活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孩子,而想要教好孩子,我们必须先约束好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孩子还是很有虚荣心的,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虚荣心去帮助她完成一些事,我们要多多的去表扬孩子,增加他们的信心。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进去,我采取的措施是随她去,不理她,等她把这段脾气发完了她会自己来找我,在跟她讲道理,她才听的进去,不然说什么都没有用,她也听不进去!尽量的不去打孩子!

孩子现在正处于好奇的阶段,一点点小小的事物都能引起她的好奇心,我们更应认真对待,把他们往好的方向的引导,对待孩子要心平气和,好好跟她讲话!

一次,她在别的小朋友家玩,到了吃饭时间叫她回家吃饭她不肯,说要到这小朋友家吃,我不肯,便一直哭闹,于是把她强行带回家,告诉她,你若不把饭吃了就不要出去玩,她自己哭闹了一会儿,奶奶把她哄着吃饭了,她告诉我,妈妈,我不哭了,我吃饭了!我说,你真棒,把饭吃完了出去玩!后来她便和奶奶到游乐场去了,到了8点左右,我去接她,告诉她,我们今天早点回家,明天还带你来玩,她想了一下很爽快的答应了!这就是孩子的变化,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孩子的一切,用心的去引领她们!和老师一起积极的配合!

育儿心得:别让面子伤害孩子尊严


育儿心得:别让面子伤害孩子尊严

不要让孩子给你挣“面子”

这样的场景我们一定都不陌生:一群孩子玩耍时,一个孩子唱起歌来,得到了大人们的赞美,于是另外的孩子的父母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唱歌,大部分孩子依照大人意愿进行“表演”,把轻松的聚会弄成了歌咏比赛。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也许因为情绪不佳,也许出于叛逆心理,也许想去玩更有意思的游戏,总之就是不唱。

“快唱一个,不然妈妈不高兴了”

“你这个胆小鬼,一点用都没有”

“这孩子就是这么上不了正席”……

父母数落孩子,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表演了,自己家的如果不这样,就会被认为是笨、不会唱。事实是,没有人关心你的孩子会不会唱歌,你跨不过去的只是自己的面子。恐怕世界上只有人类这种会思考的动物,有着如此强烈却往往不自知的攀比心,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优秀的,因为这常常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然而,你的作品是否优秀,与他是不是给你长面子,其实是两回事。优秀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宽泛,倘若完全按照世俗的模式来套用,优秀指向的是将来升官发财,然而,是否当众表演唱歌,能不能在一群小朋友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机灵与可爱,其实与升官发财没有半点关系。如果父母眼里的优秀标准,就是孩子能够在每一次父母自己需要面子的时候为自己挣到面子,这个孩子长大不一定优秀,倒是一定会变成表演型人格,失去自我,成全他人。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教育孩子,如果说,以上好面子伤孩子的事例是显浅的,另外一种则躲藏得更深,那就是非当着别人的面教育孩子。

有一位母亲讲了自己的故事:

女儿小小刚上幼儿园时,班主任是位年轻的幼师,有热情没经验。一天放学,她把我单独留下,当着小小的面说,今天小小在幼儿园犯错误,老师批评她,她说了一句非常恐怖的话“小朋友可以打老师”,老师问她谁说的,她说是妈妈说的。老师脸上那种“你是怎么做家长的”的责怪表情,让我十分委屈,于是我严厉地问小小:“妈妈是这么教你的吗?”小小玩弄着自己的小手指,低头轻声说,“妈妈没有说”。我松了一口气,像得了尚方宝剑似地与小老师理论起来。回到家,我的气还没有完全消,于是给一位朋友打电话。可是电话那头的朋友听完后,对我一通批评:“你为什么要把她陷于当场对质的境地呢?这对小孩子是很不公平的。我觉得,你当时想到的只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你女儿的感受。”原本准备收获安慰的我,握着电话愣在那儿。那天一晚上自己都没睡好,越想越有点后怕了。

这位母亲当着老师的面揭穿女儿的谎言,其实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当然,她可以牵强地将此解释为:应该教育孩子要诚实,而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是与诚实无关的。首先,因为老师缺乏经验,对孩子进行了诱。“谁教你的?”当她这样严厉地质问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时,孩子会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只能搬出妈妈,这个世界上她最信任的人,来抵抗老师的强势,安抚自己此时此刻的孤独与无助。可惜,妈妈并没有与她站在一个阵营,而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迅速地倒向老师的阵营,严厉地批评她、质问她,辜负了她的信任。

克制爱的占有,培养爱的能力

每位母亲都喜欢说,孩子是第一位的,就像恋爱中的人常常说“我爱你胜过爱自己”,然而真正做到将孩子的感受放置于第一,靠的不是爱与本能,而是克制与培养。“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面子?”是每一位母亲必须时常追问自己的话题。

常常有性情温和、不擅争抢的小孩,回到家被妈妈数落得狗血淋头:“他抢你的玩具,你干嘛不抢回来”、“他打你,你为什么不还手,你这个怂包”。仔细想想,究竟是孩子在群体中被抢了玩具,被打了一下受伤害深,还是面对家长粗暴的责怪,受伤害深?当然,我们都会将这样的教育归结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因为爱你,所以心急如焚,所以口不择言。可这真的是因为爱吗?

以成人的理智与智商,果真会觉得一个从小能抢赢玩具的人,长大就能成为马云、乔布斯?没有父母弱智如此,我们的愤怒只是因为“没用的”孩子伤了我们的面子。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每个孩子都会想办法,依据自己的特点与脾性,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父母的作用,并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孩童的世界复杂化,分为朋友与敌人,坏人与好人,欺负与被欺负,而是默默观察,先鼓励再指导。

当孩子被抢走了玩具,去玩另一个玩具的时候,表扬他的大度;如果他感到愤怒与不适,就告诉他,玩具被抢走,错误并不在他,而是抢玩具的小朋友。相较于玩具,孩子更在乎的是被认可。妈妈在他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的存在,在他纯洁的人生观里,会认为既然爸爸妈妈都说抢玩具的孩子错了,那么他即使有玩具,也没什么了不起。

所以,请记得,孩子不是你的一枚胸针一副耳环,他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成就谁的成就感,更不是为谁争光,淡定地面对孩子为我们“丢脸”的时刻,是父母向尊重孩子独立人格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育儿心得:不要与孩子计较


准备吃早饭,孩子对我说:“爸爸,我的故事书被撕烂了,你一会能给我买一本吧?”我:“你应该清楚,早上时间太紧,要送你们四个上学,来不及去书店。”孩子边往屋里走边生气地说:“那我永远都不要了。”

我也有些生气,但是我知道,这个时候说教、指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那样只会加深矛盾。于是我继续吃我的饭,很快她自己出来了,坐下安静的吃饭,我也不说话,就当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妈妈开车送她们上学的时候,她有东西忘记拿,下车进屋,微笑着和我说:“爸爸,我东西忘拿了。”我点点头。她重新坐上车后微笑着和我说:“爸爸,再见。”

当孩子的意愿未被实现,说出一些过激的话时,我们作为家长不要揪住不放,本来孩子只是想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由于我们的说教、指责甚至诅咒,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会加深、激化矛盾。给孩子一点时间,他们会思考,会整理自己的思绪和感受,在平静之后也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为。

其实我们成年人在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生气的时候,或者其它一些情况下,说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话,我们也只是单纯想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而并非要那么做。等我们静下来,去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会理智地处理。

孩子大了,有一定的思考、判断能力,不要急着去‘恶语相向’。给孩子点时间,他们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育儿观念:不管如何,请不要小看孩子


育儿观念:不管如何,请不要小看孩子

成人有了比较,很容易就有所偏好,就连幼儿也懂得这个道理。这天,我开玩笑地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啊?”“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喜欢我。”据我了解,妈妈从小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要求很高,因此从来就是十分严厉,而爸爸的“不凶”却不受孩子的喜欢。我很奇怪,于是就请教了老师,她说爱一个孩子不是对她多纵容,而是平时多给一个关注的眼神,多一个微笑,“不要过多得去追求爱的技巧,爱本身就是一种爱。”记得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也十分注意教师如何与幼儿交流,并用来模仿,但是并没有那种由心底发出的喜爱之情。

做一名幼儿园老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中的“伟大”!要学会享受这份忙碌,这种享受是心中真正的享受,不是去想享受这个过程会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的得失,而是真心付出你的爱!在你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宁静的世界,停一秒钟,你能彻底改变自己的想法。

你不需要时时刻刻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孩子,但请你学会蹲下身子与孩子讲话。

相信《育儿心得:请不要伤害孩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