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10岁孩子的最好教养方法

09-29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对于1~10岁孩子的最好教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对于1~10岁孩子的最好教养方法

其实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以一概而论,更不可以用通用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网上那些所谓的简单、有效、高效的办法我都是一看了之。但是,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这篇很长的文章,虽然很长,我还是津津有问的读完,很赞!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题

1岁半:爱唱反调

2岁:开始关心他人

2岁半: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的第一叛逆期

3岁:喜欢与人分享

3岁半:缺乏安全感

4岁:爱吹牛

4岁半:分不清真实与幻想

5岁:可爱的黄金年华

5岁半到6岁:极端自我中心

7岁:喜欢独处的年龄

8岁: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

9岁:追求完美

10岁:青春期前奇妙的缓冲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这答案肯定是“不!”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3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三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他会喜欢说,我们来,我们一起来散步。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从前看起来满喜欢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是,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顺,在急转弯是也不费劲。他走路时候,两手自然的摆动,不需要夸张的伸张手臂来平衡重心。

在语言能力上他的发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欢学习新的字,尤其喜欢这些字眼:新的,秘密,吓一跳、好难。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如果你说对了话,还可以抢救场面呢。比如,你说出,小惊奇,或者小礼物这个字,而且你也实际的拿出这个小礼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块小的饼干,也能博得孩子无限的欢欣,把刚才的不愉快全给忘了。

但好景不长,当你还在享受这段美好时光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的把他带到另外一个成长阶段。这就是稳定之后会出现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了。

3岁半

三岁是合作的年纪,三岁半则恰恰相反。反抗是三岁半到四岁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

对妈妈而言,三岁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对。三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以为他只所以这么固执,是因为他太自信了。其实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刚好相反。

三岁半的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的发抖。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围的人说,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钟,他才得意洋洋的发号命令。但是只要别人稍微不注意他,她会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让妈妈讲电话,不让爸爸看报纸,连爸妈互相讲话都不行。

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他不在对我们那么干兴趣,这也是他发号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觉得别人无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权。

在三岁半的年龄,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也就是因为他热衷与他的朋友,是他的行为也有可喜的一面。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对于父母来说,当他到了三岁半的时候,我们的格外小心。

虽然这是一段不愉快的时期,但是孩子不是你的敌人,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对,而是他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们多费精力,多花心思来处理。接受他在找个年龄,最大的情绪发泄对象是妈妈的事实。还有在他不闹情绪的时候,腾出时间陪他玩。

也许他是一个愉悦和顺的孩子,他能平静度过三岁半岛四岁的这段期间,因此,我们不必担心他没有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也大可放心。因为就算脾气再好,孩子也会有不稳定的时候。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的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荒谬好笑的、无拘无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之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现在他经常说话多一点,也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四岁的小孩虽然老是想往外跑,也经常不受规矩,然而,如果他用心,还是蛮可以信赖的。在他四岁半前,很多孩子都能让父母放心地准许他们到户外去玩耍,而不去监视或查看。然而,小孩子很想知道,在大人喊停之前,他到底能玩到哪里,这种需要如果和他喜欢向外扩张的习性结合,这个四岁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这个年龄最大的特点---喜欢逾越范围。

所以很多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最远到树哪里,最远到门那里”这些口头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诉他,你应当做或者不要做这个,他就会很遵守这些规矩。

★与四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1与他一起分享和创造。

2不理会他的不好的行为。

3接纳他的吹牛。

4和他对骂(如果孩子用粗野的话攻击你,你也可以和他玩对骂的游戏,以解放他被压抑的情绪。骂的的时候,要像是真的在骂他一样:你是指被压烂的毛毛虫。这类愚昧的对骂语要持续到你们笑声取代愤怒为止)

5给他一段专属时间

6给予口头规范

7和他商量

8尽量避免会有麻烦的情景

9不要再电话中闲聊(四岁的孩子都讨厌妈妈电话闲聊)

10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导

11使用秘密字眼

12以轻声细语取代吼叫

13有时不妨也吹吹牛

14全心全意和他谈话

15谨慎的选择电视节目

5岁

五岁,开朗而愉悦的年龄。

五岁的孩子象阳光一样,温暖,明朗。

五岁小孩是母亲愿望的实现。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一到两岁是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时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那个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欢欣,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他张大眼睛,好奇的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五岁,黄金年龄。

五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6岁

在写6岁娃之前,有必要迅速浏览一下5岁娃。5岁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乐的时光。他喜悦、安详、友善、宽容,喜欢顺从家长。而且,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让妈妈快乐,就是他的快乐。美好的黄金年华5岁之后,就进入暴风骤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这个叛逆期的特点,是孩子极端的、同时的两极化。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他顽固、自负、蛮不讲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

因为,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的身体发肤好象都格外对疼痛很敏感。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

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

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

其实,他越是得不到赞美的时候,越有被称赞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强。

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惫,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因为心理冲突,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而且他的黏膜组织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咙,甚至女孩子的私处都比其他年龄更容易出现发炎症状。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常跌倒、碰伤;而且孩子对这些伤痛也似乎特别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个小刺都会疼得孩子哇哇叫,简直就像是特别娇气似的。因此,6岁娃的家里最好备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多关注些,多呵护些。还有,如果发现孩子情绪紧张(咬指甲之类),我们最好能想办法再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以缓解孩子的情绪。至于餐桌上不像样、衣服随地乱扔之类的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宽容吧。

6岁娃,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还有,孩子并不总说真话。比如,他会一口否认是他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还躺在他的脚边。这时,如果你问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够得着的?”他又会详细介绍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岁

7岁的主旋律是孤独与退却,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

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父母和7岁娃相处的主要技巧★

1,因为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7岁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2,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

4,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8岁

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喜欢往外跑,行动敏捷,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道德意识的建立,从此开始。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欢飞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称赞。他还能对自己完成的事加以总结和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批评。

他什么都快。说话快,读书快,写作业快,穿衣服快,吃饭狼吞虎咽,甚至在钢琴上也手指翻飞。因为做事情图快,他可能会做得满粗糙。可是,他并不乐意自己做得粗糙,这是因为他还的第二“招牌特质”:审视。他审视自己,审视别人。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

8岁娃非常黏妈妈,是情感上(而不是生理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这时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他不但要求妈妈能按照他的心意满足他的需求,也要求自己按照妈妈的心意满足妈妈(而且,是他自己认为的妈妈的心意)。这使得他会察言观色曲意逢迎,以讨妈妈的欢心。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全心全意满足孩子。

9岁

9岁娃可不好写。他们的行为太变幻莫测,今天是一个样儿,明天很可能彻底反过来。一分钟以前还敏感纤细的要命,一分钟以后却可以胆大包天。刚才还心潮汹涌澎湃,转眼就已经静如止水。你说哪个是真的他?都是。

也许,最招牌的9岁娃特征,是他进一步的独立。

再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9岁娃很跟你过不去,那么你要赶紧婶婶一下,“我给了他恰当的独立空间了吗?我给了他恰当的责任空间了吗?

第2招牌特征,是他变得更“深沉”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更成熟了。和8岁娃相反,他不再满天飞,不再什么都风风火火而且信心满满。他的顾虑多了起来,速度慢了下来,信心度也保守起来。

他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细致,更细腻,更细微。感情方面也一样,9岁娃对别人对自己的情绪与感情的感知更纤细,更准确。所以,假如你想掩饰你的某种情绪,比如表面上平静温和心里却很不以为然,或者肚子里盘算着什么小九九,呵呵,我劝你不要太自信。

★9岁孩子两点需要父母特别注意★

在学校,9岁娃应该上四年级。四年级的功课是个飞跃,需要死记硬背得更少了,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更多了。有些孩子会不太适应这一变化,而造成成绩下降。

9岁娃不但在家里追求独立,在学校里也一样,因此,老师们也会觉得9岁娃“刺头”很多。

9岁娃既然在乎自己做得最好,那么,当然,他们在乎分数,在乎知道别人的分数,在乎和别人攀比,和别人竞争。

9岁娃的另一个变化,是从喜欢一个老师而对某堂课感兴趣,变为因为对某项学科感兴趣而喜欢上那老师的课了。

10岁

10岁娃已经有了很强的道德观。这道德观的标准不但来源于父母师长的教诲,也来自于孩子自我内心的判断。他在乎诚实,在乎公平。他认为偷窃和说谎是很让人不屑的事情。

从10岁开始,“家庭”对孩子有了真正的意义。

“重要他们保持公平”,“不要管得太紧,也不要管得太松”,是他最喜欢的管教方式。

朋友也是10岁娃的最爱。

“其他人会怎么想”,是10岁娃很在意的事情。

虽然他比过去平和、合作很多,不过生气的时候,还是很有爆发力的。

在学校里,10岁娃大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甚至不愿意请假以免耽误功课。他特别喜欢背诵,而较少进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欢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论。如果这时他背诵大量的词汇,对他以后的思考会很有帮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1-10岁孩子如何教育,有什么方法?


01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

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

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

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

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

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

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02

3岁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同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

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他会喜欢说,我们来,我们一起来散步。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从前看起来满喜欢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1、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

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是,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2、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

他步伐稳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顺,在急转弯是也不费劲。他走路时候,两手自然的摆动,不需要夸张的伸张手臂来平衡重心。

3、他在语言能力上他的发展也到了新天地。

他喜欢学习新的字,尤其喜欢这些字眼:新的,秘密,吓一跳、好难。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如果你说对了话,还可以抢救场面呢。

比如,你说出,小惊奇,或者小礼物这个字,而且你也实际的拿出这个小礼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块小的饼干,也能博得孩子无限的欢欣,把刚才的不愉快全给忘了。

但好景不长,当你还在享受这段美好时光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的把他带到另外一个成长阶段。这就是稳定之后会出现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了。

03

3岁半

三岁是合作的年纪,三岁半则恰恰相反。反抗是三岁半到四岁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

对妈妈而言,三岁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对。三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以为他只所以这么固执,是因为他太自信了。其实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刚好相反。

三岁半的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的发抖。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比如:

他唱命令周围的人说,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钟,他才得意洋洋的发号命令。但是只要别人稍微不注意他,她会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让妈妈讲电话,不让爸爸看报纸,连爸妈互相讲话都不行。

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他不在对我们那么感兴趣,这也是他发号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觉得别人无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权。

在三岁半的年龄,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也就是因为他热衷与他的朋友,是他的行为也有可喜的一面。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对于父母来说,当他到了三岁半的时候,我们的格外小心。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他没有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也大可放心。因为就算脾气再好,孩子也会有不稳定的时候。

04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的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典型的四岁孩子动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兴趣转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没有兴趣讲究完美,只有兴趣继续做下一个活动。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荒谬好笑的、无拘无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之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

1、四岁的孩子经常说话多一点。

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2、四岁的孩子对母亲怀有极度强烈的感觉。

如果有什么东西改变了眼中的母亲,他就会对这个东西表示出特别强烈的恨意。

他或许讨厌母亲戴某些首饰,也许不喜欢母亲改变发型,或者,她脸上若有一种特殊的表情告诉他,她不喜欢他,他可能特别讨厌这种表情。无疑,大人应当随时配合四岁孩子的迅捷和善变。

3、四岁的孩子喜欢向外扩张的特性,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有点受不了。

因此,他还是喜欢而且会尊重有限度的规范,但是并不会常记心里,得要你经常地提醒他才行。

所以很多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最远到树哪里,最远到门那里”这些口头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诉他,你应当做或者不要做这个,他就会很遵守这些规矩。

05

5岁

五岁,开朗而愉悦的年龄。五岁的孩子像阳光一样,温暖,明朗。

五岁小孩是母亲愿望的实现。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到一两岁时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

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时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

那个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欢欣,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他张大眼睛,好奇的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五岁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学好,而且,通常总是表现的很成功。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五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断的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06

6岁

在写6岁娃之前,有必要迅速浏览一下5岁娃。5岁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乐的时光。他喜悦、安详、友善、宽容,喜欢顺从家长。而且,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让妈妈快乐,就是他的快乐。

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

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

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

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

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惫,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07

7岁

7岁的主旋律是孤独与退却,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着你说话,他其实都并没有注意到你说的是什么,他可以对外界充耳不闻。

他的生活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会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7岁娃的心思总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会觉得你的娃反应很慢,很磨磨蹭蹭。这会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也很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

发脾气啦,教训啦,都不会见效,因为,并不因为你脾气发得足够大,孩子就能从7岁年龄的特点里跳出来。这很违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岁了的妈妈们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备的第一条黄金律是“耐心”。你首先需要确认你的7岁娃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

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光火。假如你实在没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08

8岁

8岁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喜欢往外跑,行动敏捷,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道德意识的建立,从此开始。

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欢飞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称赞。他还能对自己完成的事加以总结和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批评。

他和妈妈的关系很是亲密。6岁娃会和妈妈顶嘴,7岁娃会埋怨妈妈,8岁娃则喜欢黏着妈妈,察言观色地取悦妈妈,甚至可能做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来讨好。因此,这时的他深受妈妈的影响。

8岁娃非常在意和妈妈的亲密时光,因此你可以利用这一点和孩子好好协商,比如说好孩子做了某件事以后,你们可以花些时间一起做些孩子想和你一起做的事。

孩子想满足你取悦你,其实是他对你的称赞、时间、关注、喜爱非常渴望。因此你要多关心他,不要吝惜赞美和鼓励。

8岁娃对善、恶、是、非已经有十分清楚的概念,开始建立起道德意识,开始思考比较抽象的观念。

他向往成为好孩子,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努力想达到他们认为的父母的标准。

尽管8岁娃仍然喜欢吹嘘、夸大其词,但是他们已经能区分事实与幻像的不同,而且在重要的事情上,他们确实会说实话。

他很在乎“自己的”东西,喜欢获取、交换、处理自己的东西。对钱的喜爱可能驱使他去拿家里的钱,或者甘愿为父母做事来赚钱。因此钱对于8岁娃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行为诱因。

典型的8岁娃通常朝着理性、良善的道德意识去发展。不过,毕竟是孩子,父母应该接纳他们一些小的过失。

8岁娃的第一个“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这和7岁娃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他充满活力,特别能跑能跳能折腾,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不仅如此,浑身充满活力的他做起事来爽快多了。

8岁娃的健康状况比7岁更进一步强壮了很多,这时的孩子因为生病而缺课的状况已经很少了。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8岁娃太勇往直前,也太着迷于探索探险,孩子受伤的比例(包括被大街上的汽车撞伤,以及从房檐上跳下来摔伤),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09

9岁

9岁娃可不好写。他们的行为太变幻莫测,今天是一个样儿,明天很可能彻底反过来。一分钟以前还敏感纤细的要命,一分钟以后却可以胆大包天。刚才还心潮汹涌澎湃,转眼就已经静如止水。你说哪个是真的他?都是。

也许,最招牌的9岁娃特征,是他进一步的独立。

如果你能给予孩子恰当的独立空间,给予孩子恰当的责任空间,他们会很值得信赖和放手,而且往往愿意表现得最好。

第2招牌特征,是他变得更“深沉”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更成熟了。和8岁娃相反,他不再满天飞,不再什么都风风火火而且信心满满。他的顾虑多了起来,速度慢了下来,信心度也保守起来。

不过,不要以为9岁娃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劳模。他一样会因为“太难了!”而不肯接受任务;他一样会因为失败而埋怨别人做得不好。好在9岁娃这时对因果的判断更加合乎逻辑,追求公平合理的意念也更加明确。

所以,他对别人的责怪多半有道理,而且他也公平地责怪他自己,“这肯定是我干的”,只要他认为责任在他。

他的成熟程度已经可以使他不那么在乎他正在做的什么被“打断”,比如,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转一圈,回来以后又投入到刚才的工作中去。

他不但有本事很快回到他刚才的思路中去,而且实际上他有这个心理驱动,敦促他把刚才作了一半的事情接着做下去。

在父母眼里,9岁娃仍然是小娃娃;可是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已经长大了。孩子特别不乐意父母还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不乐意“我的小宝贝”这样把他们当小娃娃看的语气,尤其讨厌父母以尊长自居倚老卖老。

公众场合孩子已经忌讳“认亲”,你如果想当众抱抱他亲亲他,唉,你还不如杀了他吧。

这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会随着青春期的脚步,越走越远。请做父母的记住,孩子向往成熟,孩子需要成熟,需要一步一步走向独立,一步一步远离母亲的裙裾。对孩子的这份成长需要和渴望,做父母的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10

10岁

10岁娃已经有了很强的道德观。这道德观的标准不但来源于父母师长的教诲,也来自于孩子自我内心的判断。他在乎诚实,在乎公平。他认为偷窃和说谎是很让人不屑的事情。

不过,虽然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做起来却不一定能达到自己说的标准。比如,虽然他大体上是诚实的,但常常会隐藏部分事实。

他也懂得了用善意的谎言来避免某些伤害,保存某些人的颜面。如果母子关系融洽,孩子容易自己和妈妈说他已经做过的坏事。

他的最大特点是善解人意、友好亲善。他们不但对父母敬爱和佩服,对朋友也和睦相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对事物的感受多半是平和而美好的。

通常,他是快乐的,因为他对自己抱持肯定的心态。他已经十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最好。

从10岁开始,“家庭”对孩子有了真正的意义。这时的妈妈的地位,又回到了5岁光景,成为孩子世界的中心。他不但依赖妈妈,而且尊敬甚至崇拜妈妈。

他特别希望妈妈随时在身边,愿意和妈妈聊聊他学校和朋友之间的事情。他很能接受妈妈对他的期望,也乐意表达对妈妈的感情。虽然他比过去平和、合作很多,不过生气的时候,还是很有爆发力的。

在学校里,10岁娃大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甚至不愿意请假以免耽误功课。他特别喜欢背诵,而较少进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欢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论。

1~7岁孩子的教育方法分享


1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2

3岁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

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3

3.5岁

三岁是合作的年纪,三岁半则恰恰相反。反抗是三岁半到四岁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

对妈妈而言,三岁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对。三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有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以为他只所以这么固执,是因为他太自信了。其实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刚好相反。

三岁半的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的发抖。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围的人说,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钟,他才得意洋洋的发号命令。但是只要别人稍微不注意他,她会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让妈妈讲电话,不让爸爸看报纸,连爸妈互相讲话都不行。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对于父母来说,当他到了三岁半的时候,我们的格外小心。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他没有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也大可放心。因为就算脾气再好,孩子也会有不稳定的时候。

4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的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典型的四岁孩子动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兴趣转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没有兴趣讲究完美,只有兴趣继续做下一个活动。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荒谬好笑的、无拘无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之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

现在他经常说话多一点,也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所以很多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最远到树哪里,最远到门那里”这些口头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诉他,你应当做或者不要做这个,他就会很遵守这些规矩。

平常与他一起分享和创造;不理会他的不好的行为;接纳他的吹牛;全心全意和他谈话;谨慎的选择电视节目。

和他对骂。如果孩子用粗野的话攻击你,你也可以和他玩对骂的游戏。骂的的时候,要像是真的在骂他一样:你是指被压烂的毛毛虫。

这类愚昧的对骂语要持续到你们笑声取代愤怒为止。以轻声细语取代吼叫;使用肯定而幽默的引导;不要在电话中闲聊,四岁的孩子都讨厌妈妈电话闲聊。

5

5岁

五岁,开朗而愉悦的年龄。五岁的孩子象阳光一样,温暖,明朗。五岁小孩是母亲愿望的实现。

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一到两岁是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时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

那个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欢欣,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他张大眼睛,好奇的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五岁,黄金年龄。五岁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学好,而且,通常总是表现的很成功。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他一心求好,有时甚至连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请求大人容许。甚至他所用的语言,也都是正面而积极的。

他常说,当然,好啊,好可爱哦。他之所以表现的这么好,至少有个把月的时间如此,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年纪,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

他全心想要讨好妈妈,亲近妈妈,他要跟妈妈说话、跟妈妈玩耍、帮妈妈做家务,跟着妈妈在屋里团团转。很多五岁的小孩,真的是宁可跟着妈妈呆在家里,也不跟小朋友到户外去玩。

五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断的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

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他并不就此洋洋自得,但他觉得安全、安心。于是他不会象稍早那样,花费很多精力去反抗别人,只为了证明他是自己的主人。

6

6岁

在写6岁娃之前,有必要迅速浏览一下5岁娃。5岁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乐的时光。他喜悦、安详、友善、宽容,喜欢顺从家长。

而且,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让妈妈快乐,就是他的快乐。美好的黄金年华5岁之后,就进入暴风骤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这个叛逆期的特点,是孩子极端的、同时的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

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

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他顽固、自负、蛮不讲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因为,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的身体发肤好象都格外对疼痛很敏感。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

其实,他越是得不到赞美的时候,越有被称赞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强。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惫,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因为心理冲突,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

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常跌倒、碰伤;而且孩子对这些伤痛也似乎特别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个小刺都会疼得孩子哇哇叫,简直就像是特别娇气似的。因此,6岁娃的家里最好备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多关注些,多呵护些。

还有,如果发现孩子情绪紧张(咬指甲之类),我们最好能想办法再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以缓解孩子的情绪。至于餐桌上不像样、衣服随地乱扔之类的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宽容吧。这里!重点!

6岁娃,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还有,孩子并不总说真话。

比如,他会一口否认是他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还躺在他的脚边。这时,如果你问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够得着的?”他又会详细介绍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

7岁

7岁的主旋律是孤独与退却,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哪怕他瞪大眼睛看着你说话,他其实都并没有注意到你说的是什么,他可以对外界充耳不闻。他的生活充满了感伤的基调。

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甚至幻想他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所以家里人才会虐待他。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7岁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

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

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因为7岁娃的心思总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会觉得你的娃反应很慢,很磨磨蹭蹭。

这会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也很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发脾气啦,教训啦,都不会见效,因为,并不因为你脾气发得足够大,孩子就能从7岁年龄的特点里跳出来。这很违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岁了的妈妈们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备的第一条黄金律是“耐心”。

你首先需要确认你的7岁娃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光火。假如你实在没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妈妈需要牢记的第2条黄金律,是“想得开”。这是针对孩子什么都望坏的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假如你家娃以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别跟他上火:“你说什么?你老妈我要毒死你?你觉得我很后妈吗?你太伤我的心了!”

假如孩子,哦,不用假如,几乎很肯定的了,你孩子控诉他的朋友怎么欺负他了,他的老师怎么专门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类之类,你当然不必很当真地去找朋友家长、找老师、找医生,去说个明白。

0-3岁孩子的教养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前的孩子教育不好,孩子越大越头疼。

为什么要从0岁说起,0岁实际就是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孕育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其实,孩子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感知了解了。所以就出现有的孩子出生后会很平和,不哭闹,准点吃奶,准点睡觉;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吃饭睡觉没个准头。其实,这些都是在娘胎里带来的。

我儿子在孕育的时候,我只期待孩子健康,不论男女,心情开朗,三餐按时吃,餐后两小时补充水果类零食,晚上10点左右休息,孕期4个月后每天都听听平稳安详的经典乐曲。孩子出生后基本保持了在胎中的规律,不爱哭闹,每餐间隔2小时,吃饱就停嘴,听着轻音乐入睡。

我侄女在孕育的时候,她母亲一心想要儿子,患得患失,爱发脾气,还把脾气归结为孕期反应,饮食凭心情,想吃就吃,听音乐也凭心情,什么歌都听。侄女出生后也是哭闹不止,一会儿吃一点,一会儿又哭一下,有时看着睡了也自己哭醒,弄得大人手忙脚乱,焦躁不安,大人的焦虑又影响到孩子,恶性循环,家中都不安宁了,老人却归结为女孩子爱哭,真是无语了。

孩子们在母乳喂养下,到6个月的时候,正是母乳免疫力退化,自身免疫力不足的时候,孩子就会迎来第一次的感冒侵袭,而且6个月大的孩子除了口不能言,基本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言语了。我就抱着儿子,轻言细语的告诉孩子感冒了不舒服,要吃药,严重的时候会打针,借助这些外力才能更快的恢复,小小的人儿认真的听着,懵懵懂懂,依旧乖乖的吃药打针,平稳渡过感冒时期。

侄女(她母亲还在在意她不是男儿身,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却是被逼着吃药打针,强行的用喂药器灌药,几个大人轮番上阵,摁着打针,侄女更是哭闹得厉害,小小的身体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药都吐出来,感冒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输液才治好,输液扎针扎头顶,更是哭闹得针都扎不进去,看着真心疼。

我对孩子的教育以沟通为主,打骂为辅,对孩子就像朋友一样,做事之前约法三章,谁做错了谁认错,按约定接受批评和惩罚。犹记得儿子一岁左右,嘴甜甜的,爱叫人,邻居们都喜欢,也爱给东西他吃,儿子总会拿到我面前求表扬,让我吃了他再去要,我就告诉他,懂得分享是值得表扬,但是不能贪心,而且别人给的要礼尚往来,要把自己的吃的也分给别人,大家才能都快乐。然后让他先去给拿东西的人说谢谢,别人再给他,他也说不要了,谢谢,然后才把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和妹妹,他再和我一起分享吃的,又把他的零食分发给别人,就这样逐渐的让孩子感受到尊老爱幼和分享的快乐。

侄女缺失了母爱,也就缺乏安全感,而且一直养成了零食不断的坏习惯,遇上别人给她吃的,直接塞自己嘴里,然后又去要,直到吃不下了,才塞给爷爷奶奶吃,有时候我就说孩子这样不好,可是老人却说这是孩子,让孩子吃饱吃好才是最好的。侄女就逐渐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

孩子在一岁左右词汇量不够,有时遇上事情表达不出来,就会像小时候一样用哭闹来达到目的。老人们隔代亲,就会满足孩子,孩子在发现以哭闹能达到目的就更变本加厉,无理取闹了。我儿子在第一次哭闹时,就明白的告诉他,想说什么想明白了慢慢说,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然后让他在一边哭闹够了再和我谈,就这样他就没有再以哭闹来解决问题了。

侄女一直都爱哭闹,爷爷奶奶怕她哭背气就总是顺着她,她就越发的哭闹得厉害了。有一次恰好我遇上了,就把她抱着离开爷爷奶奶,我抱着她,她就一路哭,我告诉她等她哭够了我们再聊,直到哭累了,她见我也没理她,也就停止了,就这样,她知道我不会顺着她的无理取闹,和我交谈比哭闹管用,从此以后再也没在我面前哭闹过了。

孩子在3岁之前是养成习惯的最好时期,不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而且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不可缺失的,孩子的品性也是在这一时期养成的,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教养好孩子,否则还不如不要孩子的好。

奖励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杨帆,你看这是什么?”新年的时候,我把孩子发表的文章做了一个汇总,共有5篇。我制作了一个奖状,把这5篇文章写在了奖状里。

“奖状!谢谢爸爸。”孩子接过奖状,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你可以把奖状读给我听一下吗?”

“杨帆小朋友:你在2004年勤奋努力,发表了《雾像什么》等5篇文章,特此向你表示祝贺。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更加认真,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2005年,你能超越自己吗?爱你的爸爸妈妈。”孩子读得很自豪。

“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之一,你喜欢吗?”

“喜欢!我要是明年能多发表几篇文章就好了,还能得到稿费。”

“是啊,祝你成功,同时也祝你各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孩子离开时,一路都低着头看那张奖状。后来,他把奖状藏在了资料盒里。他说,明年让我们再做一张,希望比今年的更漂亮。

奖励孩子有多种形式。把属于孩子的成绩做个小结性的汇总,并以奖状的形式给予展现,是一种好的方法。孩子会从这一张简单的奖状中看到过去的成绩,从而产生兴趣,增强信心,产生超越自我的欲望。

关于奖励的问题,多数家庭比较随便,只要孩子能考得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其实,这并非小事一桩,处理不好就可能事与愿违。有的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回来就向家长要"说法",还说其他考得好的同学都得到了父母的奖励。关于奖励的问题,多数家庭比较随便,只要孩子能考得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其实,这并非小事一桩,处理不好就可能事与愿违。

所以,家长们也要讲究奖励的策略和原则。

第一,少奖为佳。

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第二,奖态度不奖分数。

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卷子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一诺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第四,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

解决3-10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孩子听课不走神

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 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方法一: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15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方法二: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例如: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老鸟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第二类:听写训练题

方法一:词语思维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例如:凳子 课桌 洗衣机 篮球 电视机 自行车 书包 电冰箱 作业本 葡萄 空调 电风扇 电话机 被子 杯子 钢笔 手机 篮球 羽毛球 打火机 飞机 刀剑

方法二:找差异训练

训练方法:仔细听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中与甲句不同的地方。

例如:

第一组:

甲:树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长。

乙: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长。

第二组:

甲: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送给妈妈。

乙: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花送给妈妈。

第三类:针对孩子注意力训练题

方法一:按顺序找数字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方法二:玩扑克游戏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

方法三: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方法四:玩“开火车”游戏。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1-10岁宝宝分阶段教育方式


其实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以一概而论,更不可以用通用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网上那些所谓的简单、有效、高效的办法我都是一看了之。但是,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这篇很长的文章,虽然很长,我还是津津有问的读完,很赞!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题

1岁半:爱唱反调

2岁:开始关心他人

2岁半: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的第一叛逆期

3岁:喜欢与人分享

3岁半:缺乏安全感

4岁:爱吹牛

4岁半:分不清真实与幻想

5岁:可爱的黄金年华

5岁半到6岁:极端自我中心

7岁:喜欢独处的年龄

8岁: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

9岁:追求完美

10岁:青春期前奇妙的缓冲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3岁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三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他会喜欢说,我们来,我们一起来散步。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从前看起来满喜欢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是,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顺,在急转弯是也不费劲。他走路时候,两手自然的摆动,不需要夸张的伸张手臂来平衡重心。

在语言能力上他的发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欢学习新的字,尤其喜欢这些字眼:新的,秘密,吓一跳、好难。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如果你说对了话,还可以抢救场面呢。比如,你说出,小惊奇,或者小礼物这个字,而且你也实际的拿出这个小礼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块小的饼干,也能博得孩子无限的欢欣,把刚才的不愉快全给忘了。

但好景不长,当你还在享受这段美好时光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的把他带到另外一个成长阶段。这就是稳定之后会出现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了。

3岁半

三岁是合作的年纪,三岁半则恰恰相反。反抗是三岁半到四岁这个时期最大的特征。

对妈妈而言,三岁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对。三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以为他只所以这么固执,是因为他太自信了。其实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刚好相反。

三岁半的孩子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的发抖。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他经常试着去控制外界,以减少他的焦虑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围的人说,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钟,他才得意洋洋的发号命令。但是只要别人稍微不注意他,她会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让妈妈讲电话,不让爸爸看报纸,连爸妈互相讲话都不行。

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他不在对我们那么干兴趣,这也是他发号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觉得别人无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权。

在三岁半的年龄,朋友对他相当重要。也就是因为他热衷与他的朋友,是他的行为也有可喜的一面。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对于父母来说,当他到了三岁半的时候,我们的格外小心。

虽然这是一段不愉快的时期,但是孩子不是你的敌人,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对,而是他处于身心不稳定的状态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们多费精力,多花心思来处理。接受他在找个年龄,最大的情绪发泄对象是妈妈的事实。还有在他不闹情绪的时候,腾出时间陪他玩。

也许他是一个愉悦和顺的孩子,他能平静度过三岁半岛四岁的这段期间,因此,我们不必担心他没有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也大可放心。因为就算脾气再好,孩子也会有不稳定的时候。

4岁

三岁的小孩有颗温顺的心,四岁的小孩的心则是活泼的。

典型的四岁孩子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乱跳的、荒谬好笑的、无拘无束,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和三岁半那时爱吵又爱闹的情形相比较之下,他的改变可不是不小哦。现在他经常说话多一点,也有点爱吹牛,有的时候还有些跋扈。这些都是因为他开始进入表现自我的领域,新鲜加上过度兴奋所致。

四岁的小孩虽然老是想往外跑,也经常不受规矩,然而,如果他用心,还是蛮可以信赖的。在他四岁半前,很多孩子都能让父母放心地准许他们到户外去玩耍,而不去监视或查看。然而,小孩子很想知道,在大人喊停之前,他到底能玩到哪里,这种需要如果和他喜欢向外扩张的习性结合,这个四岁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这个年龄最大的特点---喜欢逾越范围。

所以很多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最远到树哪里,最远到门那里”这些口头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诉他,你应当做或者不要做这个,他就会很遵守这些规矩。

5岁

五岁,开朗而愉悦的年龄。

五岁的孩子象阳光一样,温暖,明朗。

五岁小孩是母亲愿望的实现。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一到两岁是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时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那个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欢欣,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他张大眼睛,好奇的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五岁,黄金年龄。

五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6岁

在写6岁娃之前,有必要迅速浏览一下5岁娃。5岁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乐的时光。他喜悦、安详、友善、宽容,喜欢顺从家长。而且,妈妈是他世界的中心,让妈妈快乐,就是他的快乐。美好的黄金年华5岁之后,就进入暴风骤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这个叛逆期的特点,是孩子极端的、同时的两极化。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他顽固、自负、蛮不讲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

因为,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的身体发肤好象都格外对疼痛很敏感。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

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

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

其实,他越是得不到赞美的时候,越有被称赞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强。

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惫,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因为心理冲突,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而且他的黏膜组织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咙,甚至女孩子的私处都比其他年龄更容易出现发炎症状。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常跌倒、碰伤;而且孩子对这些伤痛也似乎特别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个小刺都会疼得孩子哇哇叫,简直就像是特别娇气似的。因此,6岁娃的家里最好备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多关注些,多呵护些。还有,如果发现孩子情绪紧张(咬指甲之类),我们最好能想办法再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以缓解孩子的情绪。至于餐桌上不像样、衣服随地乱扔之类的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宽容吧。

6岁娃,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还有,孩子并不总说真话。比如,他会一口否认是他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还躺在他的脚边。这时,如果你问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够得着的?”他又会详细介绍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岁

7岁的主旋律是孤独与退却,尽管他也有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时刻。他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而更喜欢自己独处。

父母除了需要表达理解外,不必将7岁娃抱怨家人亏待他看得太重。

父母和7岁娃相处的主要技巧

1,因为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7岁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2,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 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

4,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8岁

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喜欢往外跑,行动敏捷,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道德意识的建立,从此开始。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欢飞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称赞。他还能对自己完成的事加以总结和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批评。

他什么都快。说话快,读书快,写作业快,穿衣服快,吃饭狼吞虎咽,甚至在钢琴上也手指翻飞。因为做事情图快,他可能会做得满粗糙。可是,他并不乐意自己做得粗糙,这是因为他还的第二“招牌特质”:审视。他审视自己,审视别人。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

8岁娃非常黏妈妈,是情感上(而不是生理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这时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他不但要求妈妈能按照他的心意满足他的需求,也要求自己按照妈妈的心意满足妈妈(而且,是他自己认为的妈妈的心意)。这使得他会察言观色曲意逢迎,以讨妈妈的欢心。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全心全意满足孩子。

9岁

9岁娃可不好写。他们的行为太变幻莫测,今天是一个样儿,明天很可能彻底反过来。一分钟以前还敏感纤细的要命,一分钟以后却可以胆大包天。刚才还心潮汹涌澎湃,转眼就已经静如止水。你说哪个是真的他?都是。

也许,最招牌的9岁娃特征,是他进一步的独立。

再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9岁娃很跟你过不去,那么你要赶紧婶婶一下,“我给了他恰当的独立空间了吗?我给了他恰当的责任空间了吗?

第2招牌特征,是他变得更“深沉”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更成熟了。和8岁娃相反,他不再满天飞,不再什么都风风火火而且信心满满。他的顾虑多了起来,速度慢了下来,信心度也保守起来。

他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细致,更细腻,更细微。感情方面也一样,9岁娃对别人对自己的情绪与感情的感知更纤细,更准确。所以,假如你想掩饰你的某种情绪,比如表面上平静温和心里却很不以为然,或者肚子里盘算着什么小九九,呵呵,我劝你不要太自信。

9岁孩子两点需要父母特别注意在学校,9岁娃应该上四年级。四年级的功课是个飞跃,需要死记硬背得更少了,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更多了。有些孩子会不太适应这一变化,而造成成绩下降。 9岁娃不但在家里追求独立,在学校里也一样,因此,老师们也会觉得9岁娃“刺头”很多。

9岁娃既然在乎自己做得最好,那么,当然,他们在乎分数,在乎知道别人的分数,在乎和别人攀比,和别人竞争。

9岁娃的另一个变化,是从喜欢一个老师而对某堂课感兴趣,变为因为对某项学科感兴趣而喜欢上那老师的课了。

10岁

10岁娃已经有了很强的道德观。这道德观的标准不但来源于父母师长的教诲,也来自于孩子自我内心的判断。他在乎诚实,在乎公平。他认为偷窃和说谎是很让人不屑的事情。

从 10岁开始,“家庭”对孩子有了真正的意义。

“重要他们保持公平”,“不要管得太紧,也不要管得太松”,是他最喜欢的管教方式。

朋友也是10岁娃的最爱。

“其他人会怎么想”,是10岁娃很在意的事情。

虽然他比过去平和、合作很多,不过生气的时候,还是很有爆发力的。

在学校里,10岁娃大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甚至不愿意请假以免耽误功课。他特别喜欢背诵,而较少进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欢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论。如果这时他背诵大量的词汇,对他以后的思考会很有帮助!

七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七岁,是一个孩子由母亲教育为主向父亲教育为主体的转型期。

七岁,是一个孩子从幼儿期进入儿童期的标志性年龄。

七岁,是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关键一年。

七岁,是一个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标志年。

七岁,是一个孩子进入玩伴儿时代的开始。

七岁,是一个孩子购物敏感期来临的阶段。

七岁,是一个孩子秩序感建立的考验期。

七岁,是一个孩子走向半独立的起点。

……

家长朋友们,当你的孩子进入七岁时,你是否清楚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呢?你是否仍在为孩子苦苦择校而绞尽脑汁四处奔波呢?你的家庭里父亲是否仍然如浮萍一样游荡在家庭教育大门之外呢?身为孩子的母亲你是否仍在把孩子教育的重任一担挑呢?你家中的老人是否在事无巨细地呵护溺爱着孙辈呢?实在有太多的为什么,无法在这里一一描述。

送给父母们的忠告

有一句话: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我看来纯粹是伪命题!

我们都知道在田径赛场上,短跑可能会在起跑时的表现决定着到达终点的成绩,但是这只是可能,一个短跑选手是否能获得冠军,还要靠综合素质,比如起跑时反应速度,跑动过程中的步幅,双臂的摆动频率,呼吸的节奏,终点冲刺时相对速度等每一个细节都将决定着一名选手的最终成绩。再看看中长跑,起点对最终成绩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因为更多考验选手的是肌体的耐氧性,以及跑动过程中呼吸和步伐节奏的调整,更有身体的极限耐力。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更像一场艰苦的马拉松式赛程,如果家长们只关注于起点,而忽略了以后的过程,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家长会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理由,我可以选择硬件和软件条件非常好的学校啊,我的孩子可以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得到最好的教育啊。说到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像过去的中国足球界,有哪个俱乐部不是硬件条件都很好呢?但是为什么最后中国足球连入选奥运会和世界杯都难于上青天呢?通过前一段时间足球腐败案的世纪审判,关注的朋友可能都彻底弄清楚了,并不是中国的足球队员不行,坏就坏在那无数的潜规则上,完蛋就完蛋在足球体制上,糟糕就糟糕在外行在指挥着内行的教练上。

再把目光转回到家庭教育上,先看看家长的素质吧,有多少家长是真正懂家庭教育的呢?如此说来,这就相当于让一个不懂专业的教练(夫妻应该算教练团队成员)去培养一个选手,试想,这个选手能有好成绩才怪!再看看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吧,在物质条件大都不错的今天,哪一个家庭,哪一所学校的硬件环境很差呢?为什么很多孩子从进入一年级开始就出现教育问题呢?尽管很多家长不惜跑关系、走后门把孩子送到一些重点校,但还是让孩子很快掉队了,硬件再好有何用?再看看家长在老师面前,表现出的那种小心谨慎胆颤心惊的姿态,不也证明家长内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吗?是什么原因致使本来和学校教育一样占平等主体地位的家庭教育成为弱势,而家长则成为主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了呢?这就是体制问题,典型的家庭教育缺失,而不得不依赖于学校教育!

一个骨子里缺乏自信,缺乏认识自己先天不足,又缺乏一种谦虚求学且有毅力的家长,最终会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家长当奴隶,孩子只能别无选择地当了奴隶的后代——仍是奴隶,这难道不是很悲哀的现实吗?

所以,输在起跑线上的是众多家长,而不是孩子!请不要再拿孩子说事了!

父亲教育必须要回归本位

文章开篇用了一组排比句,这种点题,恰是给父亲们一个警告:如果你不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必将让孩子在父亲教育缺失状态下,把教育责任推给你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可以说,七岁儿童的教育,已经到了非父亲参与莫属的地步,并且这种参与还是主体参与,而母亲教育只不过是辅助教育手段。

我几乎每天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求助信息,在筛选求助信息的过程中,我会选择父亲有参与教育意愿的家庭做为顾问或者个案指导对象,然后做长期跟踪指导。而对于父亲不参与教育,或者有种种原因不方便参与家庭教育的家庭,只能给一些指导建议,而后就靠家长自主去学习了。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以我多年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来看,如果光靠母亲来维系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指导的效果并不会太理想,甚至可能会让母亲了解到家庭教育内涵后,加重她们的心理焦虑感。

为什么部分孩子母亲在掌握了有限的家庭教育知识后反而呈现焦虑现象呢?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不是一已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没有父亲的参与,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分工,该父亲教育孩子的职责和内容,如果由母亲来承担,往往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根本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二是家庭教育需要有第一责任人,就像七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此阶段父亲教育必须要成为第一责任人,因为孩子到了玩伴时代,如果没有父亲陪伴,孩子儿童人际关系就不能很好构建,而母亲每天下班后要操持家务,也根本抽不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玩耍。

三是母亲对孩子的心理依赖心理往往比父亲要强,如果父亲不参与对孩子教育,必然对培养孩子的心理独立产生负面的影响。七岁儿童是一个逐渐从母爱呵护下挣脱走向半独立的开始,如果母亲总是放不开孩子,担心孩子在视线范围出了安全问题,就根本没有办法让孩子在与小伙伴自发式玩耍中相互模仿并快速走向独立。

四是母亲的爱往往缺乏理性,事无巨细,常爱干包办代替的事,这种每天像流水线作业式的紧张忙碌,很容易让母亲尽力憔悴,仅拿课外作业这一项内容来说,几乎很多一年级孩子妈妈都要花不少时间,这时再谈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可能并不现实。

五是孩子自信心和上进心培养需要父亲来完成,男性在处理事情的果断性,做事的原则性,往往优于女性,而习惯培养恰需要果断和原则做为基础。

六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协调需要父亲来做为纽带,经常看到很多家庭里婆媳关系很微妙,这里的微妙更多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当看到老人溺爱孙辈时,当媳妇的如果言语不当,很容易造成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但如果孩子父亲来协调与老人的关系就相对要容易的多。

七是父亲参与教育对家校结合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很多孩子母亲在面对学校老师时,常不如孩子父亲从容和自然,如果父亲能和老师保持积极的沟通,相信会对孩子在校的表现,在家里的引导和教育相对要容易些。

八是父亲参与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能起到榜样作用。在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好习惯,就很容易让孩子效仿。请大家仔细看一下,你家里是不是经常会出现父亲首先成为坏习惯的制造者?如果父亲参与教育,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对连续性培养好习惯就相对容易多了。

以上做了八点分析,其实远不止这些,我想这对一位父亲来说,已经足够对你的神经起到刺激作用了吧?如果你爱你的妻子,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家庭幸福,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你还敢把孩子教育当儿戏吗?所以,父亲教育回归本位已经刻不容缓,请放下你在外应酬的酒杯,请回家后放下你手中的遥控器,请关闭你乐不思蜀的网络游戏,请分担一定量的家务,请弯下腰带上笑容面对孩子的教育吧。

七岁儿童父亲教育重点内容

【1】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清楚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概念,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和孩子一起不断接触,了解和学习新事物,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保证父子沟通顺畅。

注:可以在工作间隙,孩子晚睡以后进行。必要时可以来七彩阳光家庭教育网络教室来听听课,相信你会在家庭教育知识积累学习中有所获。

【2】做好家庭事务分工和协调,确保全家人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在很多家庭里基本上没有分工,家务事成了孩子母亲想当然要做的事。凭什么?都有工作,都挣工资,凭什么你做为男人,身为父亲就享有特权呢?如果你不承担家庭责任,孩子百分百会向你学习,乐于享受,安于玩耍,而全然不会把课外作业当回事,更不说好习惯培养了。

注:不要把爱老婆只挂在嘴巴上,爱要通过做事来表达。

【3】制定两份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一份是孩子的,一份是家中大人的。在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之初,大人的生活作息时间表要尽可能与孩子两步,当习惯巩固定型后,与孩子讲明情况后可适当调整,各自执行。

注:作息时间表要简洁,尽可能多给孩子预留出玩耍的时间。玩耍可以在室内,由父亲陪伴或者母亲陪伴,室外活动尽可能由父亲带领孩子接触一些同龄小伙伴,引导孩子相互问候,加入游戏团队。在户外玩耍的过程中,父亲要手把手做示范,如何礼貌问候小朋友,怎样记住小伙伴的名字,怎样邀请小伙伴一起玩耍,如何遵守游戏规则等。

【4】制定可行性家庭规则。七岁儿童已经进入第二反抗期,如果此时没有规则约束,孩子会经常顶撞大人,很容易产生亲子矛盾和冲突。但如果家里有规则约定,父亲就可以成为规则的监督者,而不是遇事随口去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对规则的适应和遵守需要有一个过程,只要父亲坚持好、引导好,孩子慢慢就习惯于适应并遵守了。

注:家庭规则内容要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制定,开始阶段切莫弄的太复杂,方便于孩子理解,并易于做到就可以。当孩子对规则有初步的认识后,再逐渐增加,这样就不容易让孩子面对太多的约束而产生强烈的反抗了。

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直、上进、无私、热情的良好父亲榜样形像。重点从为人处事,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节礼貌,孝敬老人,友善邻里,宽容和理解他人等方面着手。

【5】培养孩子建立时间意识。生活习惯养成往往与时间有密切关联,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如果没有时间来衡量,孩子是不清楚自己每天在重复做些什么。没有时间做为依据,孩子根本就不清楚做一件事所花的时间长与短,很容易让孩子做事无目标,做事磨蹭拖拉。

注:建议带孩子一起去购买漂亮的闹钟放在床头上,再买一块结实耐用防水的电子表让孩子带上,可以很方便地关注时间。同时培养孩子会关注时间,计算做一件事的时间,就能轻松算出玩耍时间和课外学习时间,这样一来,反而能让孩子感觉到其实写作业时间并不长,只要专注就可以获得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6】培养孩子自主做事的意识。每天放学后,或者在周末时间里,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晚上你有几件事要做啊,今天上午或者下午你有几件事要做啊,你来想想,排列一下顺序。一般来说,孩子是很乐于动脑思考,并说出几件事,如果孩子说不全,父亲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然后引导孩子把事件排列出先后顺序。

注:培养孩子自主做事意识,这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基础,否则,孩子只会关注玩儿,甚至不何止地玩耍,哪怕你让他写十几钟作业,也会让孩子很不情愿。

【7】在父亲的带动下培养孩子自主做事的意识和能力。七岁儿童已经可以做很多事,只要父亲乐于带动孩子,在亲子游戏中就能学会打扫地板,用拖布擦试地板,在厨房洗碗,摘菜,甚至拿起小刀具切菜(要注意引导示范,防止刀伤手),整理自己的床铺、书籍、玩具等。

注:这需要父亲放弃一些对外人际应酬,尽可能把教育孩子当成头等大事。如果遇到同事、领导、朋友的邀请,可以礼貌地告诉他们,我已经答应孩子,每天要陪伴他,大家都是孩子父母相信你们能理解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承诺,待孩子再大一些,我会多抽出一点时间参与应酬的,谢谢你们的理解。

【8】父亲必须要重视培养孩子独睡。独睡是一个孩子真正走向独立的开始,如果忽略对这方面的培养,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很强的心理依赖性。同时也对培养孩子勇气和自信不利。孩子独睡后,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这时引导孩子建立隐私概念就容易理解了。否则,孩子再和你们夫妻同睡一室、一床,你们的鱼水之欢也会不自然,毕竟孩子大了,需要回避了。

注:引导孩子独睡,必须要分几个阶段时行,一是独睡意识的引导。二是独睡空间的准备。三是父亲多陪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午睡。四是要陪伴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晚上睡,渐次大人离开,开着卧室大灯让孩子独睡,再过度到只开床头灯让孩子独睡,最后过度到开小夜灯独睡,直到让孩子自已关灯在黑暗环境下独睡。

【9】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父亲想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腰下弯,或者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获得亲切感,而不是总仰视父亲。那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与父亲有距离感,不容易让孩子接纳父亲。亲子沟通技巧有很多种方式,建议通过在七彩阳光网络教室学习,或者下载加密视频进行学习。如果你能掌握十种以上亲子沟通方法,相信你会每天让孩子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游戏、玩耍、学习时的快乐。

注: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工具,没有良好的沟通关系,谈教育那是空话。所以,请父亲要先熟悉掌握工具的前提下,你才能灵活应用。但这需要你每天花专门的时间用来学习,只要能坚持相信你就能成为优秀的父亲。

【10】要了解和掌握七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在博客与QQ空间里写过专门的文章,请父亲自己去找来认真学习。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你才能从容面对孩子,读懂他的所需、所想、所求,然后合理给予。

注:初入一年级的儿童大都有课外作业,请父亲一定要慎重对待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因为七岁儿童腕部力量,手指协调力发展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写作业时间过长,很容易让孩子手不舒服,既而不愿意书写。建立你一面与老师说明情况,允许孩子只写少量作业,同时在亲子游戏中增加一些口头练习,很容易轻松让孩子掌握所学知识。

【11】要与妻子做好密切的配合与协调。每个人家长都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难免遇有应酬、出差和其他大事小情。这时父亲就要和妻子做好协商,像交接力棒一样,顺利把当天,或者阶段性教育培养内容交给妻子,请妻子做好连续性教育内容。

注:这需要父亲心细,并且有极强的责任感,把教育孩子当成家中,或者你生活中头等大事。否则,很容易把正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内容给中断。父亲必须要清楚,好习惯中断后,再重新培养是具有难度的,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对你的极大不信任,再次进入习惯培养时会让孩子学会钻空子,甚至是逃避约束。

【12】一定要把礼貌习惯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当着孩子的面做好榜样示范。像“早上好”“晚安”“再见”“谢谢”之类的话,每天都要有所体现,通过持续性培养,会让孩子养成下意识去礼貌表达。尤其年轻父母对待老人和家庭以外人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孩子礼貌习惯能否保持下去。

注:请不要羞于启齿,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抹不开面子呢。如果你的理想目标是培养一个有良好修改的孩子,你必须要力体力行,放弃一切杂念。

【13】要把解决隔代教育问题当成大事。如果能和老人分开住最好,如果不能分开,你做为孩子父亲必须要和老人商量好,他们需要做哪些事,哪些事坚决不能参与。当你有原则有立场时,老人也会慢慢理解和适应的,因为你的坚持注定要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教育效果。

注:父亲要尽可能少赋予老人教育责任,有限允许老人对孙辈进行生活上的照料,或者接送上学就可以。否则,老人在没有明确约定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内容时,很容易乱插手。如果不明就里去责怪老人,会让老人很委屈,甚至误解儿女。

【14】父亲要抓住孩子初入小学的时机做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在博文中曾经专门写过学习习惯培养的步骤和方法,建议你找来认真读一下,相信你只要想认真去做,肯定能做好。

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父亲切莫犯急燥的毛病,对孩子来说,认知理解能力还有限,再加上注意力专注保持时间还不长,最初可能只能有几分钟,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增加注意力专注练习,哪怕每周延长一分钟,一学期下来,也会让孩子有出色的注意力保持了。我在博文中也写过,你可以找来阅读一下。

【15】做好孩子的诚信教育。好孩子、出色的孩子都要言而有信,这需要父亲做好榜样,在答应孩子之前,你先先动动脑筋,看看能不能轻松答应,如果暂时不能答应,也可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只要有出色的表现,要求得到满足是迟早的事。但这里对孩子的要求要做分析,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合理的可以及时满足,也可以延迟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必须要拒绝,哪怕是孩子哭闹也不能答应,否则会纵容孩子无理地、无何止地提出要求。

注:这是考验父亲信心和耐心的过程。如果你诚信的榜样做的很好,又能通过平时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诚信的好品质,对于孩子来说,绝大多数都是乐于讲诚信,关键就看你这位父亲是否做的很好了。

【16】根据情况适时做好孩子的挫折教育。七岁儿童常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常会因为老人的溺爱而不讲道理,常会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常会因为和小伙伴产生矛盾而发出怨气。面对很多机会,都可以适时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挫折面前分清对与错,时间久了,对培养孩子分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注:挫折教育不是一味的拒绝,要在孩子情绪比较糟糕的阶段,父亲适当冷落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通过冷处理后,孩子情绪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好转了,当孩子情绪好转后,再实施教育和引导,就容易被孩子接受了。当然平时的预见性引导,或者通过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的事也可以做情景教育,这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17】教育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金钱,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和消费意识。引导孩子认识劳动与报酬的关系,使孩子明确在18岁以前父母是只是有限保障,不是无节制地消费。

注:七岁儿童应该有自己的零花钱了,建议父亲与孩子商量每周零花钱给多少,最初不要给太多,一周五元足够了。不管你家里是否富有,给孩子无节制共钱,很容易让养成胡乱花钱的坏习惯。一个孩子不懂节约,这是很糟糕的事,再大一些,就会炫富,就会攀比,就会懒惰,自然就不愿意付出体力劳动做家务,就不会付出脑力劳动去认真学习了。如果这样,你的孩子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你奢望的好成绩永远看不到。

【18】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当成重中之重的大事对待。因为七岁儿童已经逐渐从思想和行为上与父母产生分离,不再过度依赖父母的保护。这时安全教育就必须要从室内和户外充分重视起来,像交通安全教育,防意外摔伤、坠落教育,像防溺水、烧伤、触电等教育,都要根据孩子活动区域做情景教育。

注:安全教育不能空谈,建议找来一些影音资料,或者带孩子做事故现场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深刻的理解。

【19】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孩子出现教育上的空白。适时与孩子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配合老师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国家,遵守社会公德,建立社会责任感。

注:和老师做好沟通与交流,这是不容忽视的大事。我在博文中专门写过,请父亲找来认真学习。父亲如果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社区或者团体的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还可以带孩子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去参观一些展览,让孩子了解社会。

结束语:尽管这篇文章篇幅很长,但我感觉仍是走马观花状,没有完全把每一个细节都做以展示。但我相信,如果父亲们能把这些内容都理解了,都做到了,也足够了不起了。如果父亲们没有机会读到这篇文章,建议母亲们打印出来,或者夫妻之间聊天沟通时,你和他聊一聊,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会让孩子父亲对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都因有父亲的教育和陪伴在而有一个美丽快乐的童年。祝愿每一个家庭都幸福和谐美满。

教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为何找不到最好的教养方法?

走在地下书街的路上,翻起琳琅满目的教养书籍,让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自从领悟了教养这档事,坚持对孩子“不打、不骂、不批评、不指责”,从那之后开始思考且摸索着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方法。于是我看了相当多的教养书与亲子文章,心想这些都是专家学者的呕心沥血之作,照着做一定不会错。

后来,我看到一本是教怎么与孩子讲道理的教养书。于是从泽泽两岁之后,我就开始与泽泽讲道理。

哭闹了,我讲道理给他听;生气了,我讲道理给他听;耍赖了,我还是讲道理给他听。然而,却发现讲完道理之后没多久还是会再做同样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我的好言好语就立刻明白懂事。

于是,我讲道理的时间~越来越长,深深地认为我不打不骂,至少我可以把道理灌输在泽泽的脑中吧。

有一次,泽泽与小朋友借玩具不成,一生气就出手打了对方一下。哭声传开了,大人跑来关心了,我也把泽泽抓来讲道理。我严厉地看着他:“刚刚发生什么事情?”泽泽小声说:“我打人。”我一听到泽泽又打人,整个心就烦躁了起来。“爸爸已经跟你讲过很多次了喔,不可以打人,打人对方会痛会难过。而且这个东西是他的,我们都要问。如果对方不借,我们可以想别的方法,我们可以交换、可以轮流等很多方法,就是没有打人啊。知道吗?”我讲完这么一大串后,就看泽泽点了点头说:“知道。”我立刻反问:“知道什么?”泽泽愣住了,一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模样。我接着说:“没关系,爸爸再说一遍。”就这样,一遍一遍再一遍,直到泽泽可以自己说出了些重点之后,我才让他离开,最多有长达20分钟之久。

此时我心想,我的道理已经深植在泽泽的脑中了,那记得就应该可以做到吧。此时,我才刚走回客厅不久,又听到孩子的哭声,我转头往孩子玩的地方一望,只见泽泽两眼哀怨地看着我,手中拿着玩具像现行犯般的被我抓到。我叹了一口气,心想:“我不是已经不打不骂了,还都照着书上做,为什么找不到最好的教养方法呢?”

先了解孩子,再来对孩子做教养

直到有一次,我叫泽泽过来讲道理的时候,泽泽起了身往我这边走过来的同时,居然翻了白眼,一脸很无奈的模样。我没有对着泽泽大骂“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反而开始反思“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后来我懂了,我自认为对他好的讲道理方式,对于他却是一种啰嗦与处罚。我自认为是灌输观念给泽泽,其实当时才快三岁的他,不管是词句上的理解力与时间上的专注力而言,都无法承受我这种长时间的轰炸,所以理所当然还是会一犯再犯,因为当时被我讲道理的泽泽,满脑子应该只想逃离吧,难怪会有翻白眼的无奈表情。

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在教养孩子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

因为“了解孩子比教养孩子重要”:了解孩子每个时期所发展出来的能力;了解孩子以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了解孩子与我们长期相处的习性。

了解孩子之后,进而找到最适合彼此个性的方式来处理。我领悟了之后,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孩子的角度与高度来做适性教养,而非一味的把看到的理论套用在我跟孩子身上。

面对才快三岁的泽泽,词句上还无法有太深的理解,所以我用泽泽这年纪可以听懂的方式去说明;三岁孩子的专注能力本来就比较短暂,于是我缩短对泽泽讲道理的时间,待泽泽再大一些的时候,再慢慢的拉长到我与孩子都可以接受的程度;理解三岁孩子的情绪控管尚未稳定,愿意等孩子情绪发泄完了再继续讲道理;知道泽泽属于忘掉比记住还容易的个性,于是把泽泽发生的每一个状况都当成第一次,不会因为孩子一犯再犯而生气。

我试着改变与调整之后,这个效用出乎意料的强大。因为~我更加了解孩子了,也更加知道怎么与孩子沟通,再摸索出最适合我与孩子的教养方式,让我们与孩子之间,不会因为管教上的“想要为孩子好”,却反而让“关系变得不好”。只有“先了解孩子,再来对孩子教养”,才可以既让孩子好,也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好。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

泽泽长大了,妹妹花宝出生了,花宝也到与泽泽当时相同的年纪时,我发现没有办法直接把对泽泽的这套放在花宝身上。花宝的语言能力比同年龄的泽泽发展得快,我在跟花宝讲道理时,花宝会辩解、会找理由也会故意讲反话想让我动怒。花宝在个性的坚持度上,比同年龄的泽泽更加的具有持久力,往往泽泽哭闹的5分钟的事情,花宝可以坚持到10分钟甚至20分钟。一开始,的确会有泽泽比花宝好带的想法,会对花宝失去耐心,甚至说出“哥哥以前都不会这样”的比较话语。

于是我再次回到“先了解孩子,再来对孩子教养”的心态来看待花宝,恍然大悟般地自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所以面对每个孩子就要用不同的教养方法,即使是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也一样。

换句话说,我要与花宝重新一起磨合出最适合我与她的教养方式。而非把对哥哥的公式套在她身上。

教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我们听到、看到、读到或学到的教养法,相信都是好的,但不一定全然都可以百分之百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毕竟这些教养法,是从教科书或是作者自身的经验上所得来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与孩子。然而并非就不需要再看教养书了,而是我们要从这些教养书及文章上,学到教养孩子的观念、大方向与大原则。

“不打不骂,对孩子讲道理”是个大原则、“引导孩子”是个大方向、“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学习怎么当父母”是个观念。这些绝对都是正确的,但实际的做法以及细节的调整,依然要靠着我们与孩子在相处上去磨合及摸索。相信着通往这条正向的道路上,有着各式各样的风景,一个孩子就属于一种景色,至于要怎去欣赏,就要看我们父母自己喽。

所看到的教养法,我们都当作参考,因为最真实的人,就在我们面前;最真实的拥抱,就在我们怀中;最温暖的亲子之情,就在我们的相处与陪伴。看懂孩子且了解孩子,教养不是拿本参考书来照本宣科,而是依着我们自己与孩子的个性,找到那最适合我们彼此的教养方式,那就是世界上最棒的教养法了。

因为~教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相信《对于1~10岁孩子的最好教养方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教养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