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你却总是在缺席

09-30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父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你却总是在缺席”,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致父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你却总是在缺席

每个父母都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想了解孩子每天遇到了什么新鲜事,想了解孩子每天为什么伤心或是难过。父母也想赚更多的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渴望的是父母感情上的付出,希望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父母应该明白,童年转瞬即逝,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未来的每一步走得更加稳健。

父亲和母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同等重要,但不幸的是,通常情况下父母二人中会有一个人更加醉心于工作,缺席孩子的成长,而另一个人承担更多的养育责任,和孩子更加亲密,这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睦,父母双方都应该平衡好工作和育儿之间的关系,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珍惜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

缺少高质量陪伴的负面影响

1.父母会感到内疚

试问哪个父母不希望多花些时间与孩子玩耍,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呢?当父母因工作迟迟未归,他们会因为自己又没能陪伴孩子而内疚,有的父母为了弥补这份内疚会给孩子买更多的礼物,或者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但是孩子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礼物和金钱换不来孩子的爱。

2.孩子会感到厌烦

有的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忽视,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有的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但是交流的方式却是批评、争吵甚至打骂,这同样是无效的陪伴,孩子会对父母感到极度的厌烦。父母应该明白,孩子需要的陪伴是高质量的、充满关爱的陪伴,不要花了时间却适得其反。

3.孩子会有逆反行为

亲子沟通过少会导致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有的孩子会在学校里扰乱课堂秩序,不听老师的劝导,有的孩子会结交一些“狐朋狗友”,甚至欺负其他孩子。孩子的逆反行为表面是出于对父母忽视自己的“报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父母应该察觉到这一点,承担起孩子的养育责任。

4.父母的管教会越来越无效

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因为最新研究显示,如果父母选择完全“放养”孩子,那么孩子很容易就被玩具、网络、电视等外部因素分散注意力,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于正常水平,如果父母没有一开始就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会越来越不受约束,管教难度会越来越大。

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

1.牢固的亲情纽带

建立和经营好每一段人际关系都需要时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也不能心急,也许父母的努力一时之间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远看来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从而建立起牢固的亲情纽带,孩子会乐意与父母分享更多的事情。

2.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孩子们通过观察父母和周围人的举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如果父母不主动地帮孩子明辨是非,教会孩子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等美好品质,那么孩子就可能会被错误的价值观影响。只有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那么孩子才会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思想。

3.父母更加包容,孩子更有自信

通过沟通和陪伴,孩子能够更多地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父母也能更好了解孩子,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体谅孩子的失败和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父母能够留意到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并给孩子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1.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父母们,重新安排你每天的时间表吧,留出半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给你的孩子们。父母可以和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一起看书,听音乐,玩游戏,或者只是散步聊天。如果家里的孩子不止一个,父母需要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同样的关注,让孩子知道父母没有偏心。即使工作再忙,父母也应该保证每天和孩子一起吃早餐或晚餐,和孩子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最好睡前还能和孩子互道晚安。

2.数量并不代表质量

高效地利用时间和孩子相处,不是特意腾出某一段时间集中地和孩子沟通,而是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让孩子感到无微不至的关爱,比如在开车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或是当孩子放学回家之后,以轻松欢乐的语调讨论孩子的日常生活。当然父母也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帮助孩子远离电子设备。试着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或者是和孩子一起探讨明天穿什么衣服,这都是享受亲子时光的方式。

3.向孩子传达你的思念

如果父母总是工作到很晚,或者隔三差五就得去外地出差,实在没法和孩子进行日常的沟通和交流,那么父母可以试一试其他方法向孩子传递自己的思念。比如说父母可以在孩子的书包里,或者是校服的口袋里放一个小纸条,写下自己思念的心情,或者提前给孩子做好可口的早餐,当孩子起床后,就知道这是父母为自己特别准备的,父母还可以在出差期间,抽出时间给孩子打一个视频电话,聊聊彼此的近况,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不会疏远。

4.做孩子的朋友

不要以大人的视角去思考孩子的问题,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这会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正在面对的事情。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才会和父母无话不谈。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告诉孩子你当时的所思所想,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孩子或许会从中得到启发。父母也可以谈一谈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以及自己又是如何弥补的,这样孩子会敬佩父母的诚实,也会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亲爱的父母们,不论你有多忙,请记住拥抱你的孩子,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们,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你总是催孩子努力读书,却忘记了自我成长


各位家长们,你们是否总在催促孩子读书,却忘了自身的成长?又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总处在焦虑的位置上呢?下面,我们快来看一看原因吧!

1、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2、“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3、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父母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4、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成长是一次疯狂的冒险


朋友转个贴子给我,标题叫《那些无用的社交》。内容大意,当事人描述他在北京读大学时,在社团中感受到的失落,要求老师帮忙写申请书被冰冷的拒绝,而当作者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曾经拒绝过他的老师,反过来央求他帮忙。言下之意,或是感叹世情凉薄,人情冷暧。文章最后谆谆告诫年轻人:所以,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的时候,先别花太多那些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先花点时间读读书提升一下专业技能。我们都有过参加一个聚会发现无话可说甚至不知道做一些什么的经历,因为,这个群体,不属于你。这篇文章火爆朋友圈,就是因为它写出了当下青年学子的挫折、迷茫、苦闷和际遇,也写出了一些成年人对这社会的认知,打动了许多人脆弱的心,因而引起了共鸣。多花点时间读读书,提升一下专业技能,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优秀,这肯定没错——但是,如果这个社会上的人们,不是患了群体失忆症的话,你应该不会忘记这样一些新闻:搜狐网——《揭秘:美国名校为何拒录高分学霸?》教育网——《美国名校斯坦福拒绝高分考生内幕》新华网——《美国前50名校为何拒录高分学霸?》腾讯网——《课外活动太雷同:高分学生也被美国名校拒绝》还有更详尽的: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区校友面试委员会中国负责人NiniSuet,对中国地区的录试情况极不满意:(02)去年,普林斯顿的新生录取率是7.28%,这是针对全球而言;至于中国区,总体尚未统计,局部来看,“北京,录取率不足3%;广东地区,今年录取率为0”。为什么中国地区这么低?因为,中国学生的社会活动,严重不足,甚至有假冒伪劣之嫌疑。NiniSuet说:一些中国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并非出于个人兴趣,更多是为了拿到offer。Nini谈道:“这样的中国孩子见得太多了,去一个什么乡下,假装是做义工待一个学期才回来。你听他讲故事,一听就知道是假的。这种东西是编不出来的,你永远不可能用一次两次这种经历掩盖过去。”缺乏自我认知,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通病,也是多数申请者被普林拒之门外的要因。缺乏自我认知,也是中国孩子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感受不到存在感,因而丧失兴趣的缘故。(03)前段时间,一条中国男生爱吃泡面上美国名校的新闻,被炒得极热。福州一中一名高三男仔,他小时,因为父母工作忙,白天都不在家,他又不会煮饭,为图方便就天天吃泡面,结果他疯狂的爱上了泡面,从国内的各种牌子,到韩国的,日本的,凡是泡面就一定要吃到。有次他吃到了新加坡方便面,自述说:“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吃个泡面就颠覆了三观?这事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完全是胡扯。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非常重视,甚至在录取通知书上,专门提到这事:录取书称:在得知你对拉面的狂热以后,辅导员推荐了你,委员会和我都确信你会坚持到底,并且能作为罗切斯特的一员成长得更加强大。奇怪的是,自打这条新闻出来,网上从未见到有人认真反思过:美国那边是怎么回事?何以高分的学生拒之门外,吃个泡面却如获至宝?Nini解释说,该名男生之所以被录取,“跟泡面没什么关系,关键在于他真正的兴趣点是什么。他爱好泡面,泡面只是这种爱好的一个载体。他的兴趣点,其实反映了这孩子的内心,反映了他的执着。”Nini提到一位她介绍入学的中国女孩:打动Nini的还有该女生对戏剧的执着。她参加学校的戏剧团,到她能去的任何地方演出。她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喜欢,不是未成年孩子伪装出来的,能在第一时间打动面试官。——中国父母对此一事件的理解或反思不足,或可是因为,海外名校是认真的。中国人最怕认真二字,总想敷衍应付过去。应付不过去,干脆闭上眼睛,大谈社交无用,重返抱残守缺自我封闭的老路。(04)不见得人人都要上海外名校不可,但你至少要读懂这个世界——《那些无用的社交》那篇文章中,作者称他大学时期,参加了三个社团——可是他一个社团的名字也未提到,更不要说他是否喜欢这些社团的主题,又在其中得到了什么乐趣。之所以屡受挫折倍感失落,是不是根本就不喜欢?真正喜欢的,让你投入于其中,乐趣无穷,哪还顾得上注意别人看你的眼光?有些孩子不喜欢,但会伪装。中国相当数量的家长,经常性喝斥着孩子尚无法理解的语言,强迫孩子认错,不认错就打。这种不教而诛谓之虐,久而久之将孩子虐成了伪装型人格。明明一点兴趣也没有,不喜欢但也会强迫自己参加,因为成年人喜欢,社会喜欢。孩子们打小形成的条件反射是:我按你成年人的话去做了,你们可以不再虐我了吧?可以给我糖果,给我工作和高薪,给我爱情和锦绣前程了吧?没那好事,虐在持续。人生虐你一千遍,你待人生如初恋。首先是海外名校虐你,世界公民对你关闭了大门,他们要的是那些拥有发自内心的兴趣点、及持之以恒的韧性、具备定位清晰的自我认知等可贵品质的人。而对那些完全没有自识能力,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迷惑而茫然的孩子,海外名校不会接受,哪怕你分再高,也不接受。只因为你还没有完成内心成长,一派茫然。你去了海外名校,也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同样的,成年人社会也不会接受你,除非你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心智趋于成熟,才能担当起你人生的责任。(05)费孝通说过,小孩子遇着的世界,是为成人构建的,不是为小孩构建的,所以,小孩进到成人世界,一定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什么样的人,才会很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就是海外名校招录的标准。——其实,中国的教育有问题,美国那边也是弊病丛生。但二者不同的是,中国这边重知识累积量,重基础培养。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半成品。美国那边基础教育一塌糊涂,但在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上,却是无可替代。两家各有各的难处。但相比之下,海外名校的教育,更易于让孩子与社会的需求拉平。更容易让孩子适时成熟。海外名校很鸡贼,很鸡贼的。他们才不会招收失败的教育产品。因为学生是他们的活广告,而教育的原则从来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他们会招收那些最容易获得社会认同的类型。最容易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立足,并形成自己强大力量的半成品,这样他们才会桃李满天下,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海外名校招录的标准是:我能带给你我在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此前的一些成果,而我希望利用你们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以及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完善自己,把现有成果做到极致并帮助你拓开一条新的途径。——这实际上,也是不论国内国外,各家企业招聘时的美好期望。大学不是幼稚园,不是托儿所。大学建立的目的,就是帮助那些身体发育成熟的年轻人,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找到他们的人生目标。但我们知道,现在有些大学,的确辜负了孩子们。许多孩子毕业之后,仍然是懵懂迷茫,困惑莫解。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去向何方——可正因为大学辜负了你,你自己,不再能辜负自己了。(06)老掉牙的故事:有个和尚,肚子饿了,吃了第一个馒头,没饱,又吃第二个。还没饱,再吃第三个。吃到第三个,和尚饱了,顿时恍然大悟:早知道,开始我就吃第三个馒头好了。——于是这位和尚写了篇文章《那些无用的馒头》,立即受到了僧众们的共鸣,是呀是呀,大家以后不要再吃前两个馒头了,白白的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写这么个段子,实在是有些太刻薄,太尖酸。但《那些无用的社交》所叙述的不过是生长痛。他在学校里所感受到的失落与挫折,正是让他成熟的主要力量。没有了那些挫折,没有了那些辛酸与失落,他仍然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或许他此前的记忆全是快乐,但是没有成长,快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长,智能的获取,是需要代价的!生物学家发现,人类有许多奇怪的病病,诸如静脉曲张,痔疮、结肠炎、胃炎、高血压、胃下垂和某些肝病,虽非绝对是人类自己的专利,但很少在别的动物身上发现。因为这些疾病,都是人直立行走的结果。由于直立行走,人类将原来处于身体水平位置的心脏演变成了一个需要向上供血的脏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专属于人类的疾病。人生的成长更是这样,你可记得自己第一次行走时摔的跤?你可记得自己断奶时那彻夜不息的悲愤哭嗥?你可记得自己在夜间的床上时,因为骨骼生长而带来的隐痛?你可记得固执的提出不合理要求或闯祸后,遭受到家长何等惩罚吗?不管你是否记得,是这些痛,让你长大。当你还在为断奶的事儿打滚嘶嗥,只能说你还没有长大。但当你成长起来,奔向更辽阔的世界,那些痛,那些伤,那些悒郁清愁,那些孤寂清冷,就全被忘记,抛在了你的身后。心智的成熟更是如此,如果不是环境所迫,猿猴就会拒绝成为人。同样的,人的天性会固守青春的大脑,这种坚守甚至异常的顽固。许多时候你感觉到非常快乐,并非是你生活在幸福之中,而是你没有成长。成熟的心智需要你大脑逐渐改变,从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化演变,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外部世界,对你主观人格的强行挤压。每一次挫折,只要没有退缩回自卑,就接纳这个世界一步。每一次失落,只要没有形成自闭,就会理解别人一些。成长实际上是一次疯狂的冒险,过于强硬你会失去机会,过于柔顺你会失去自我,只有那些意识到成长的人,才会鼓起勇气不自卑,敞开自我不自闭,才能够如你青春所愿的,征服这个世界,而不是被这个世界征服。

宝宝成长中的第一次


刚刚出生的小婴儿除了吮吸乳汁、睡觉和大小便以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活动。新手爸妈们,你们是否早就开始期待与宝贝一起经历他成长中的各种“第一次”?第一个甜美的微笑、第一个稚嫩的发音……这些会让你在瞬间忘记一天的疲惫。对于这N个“第一次”背后所隐藏的认知“元素”,你是否明了?现在,就请跟随我们一起,走入宝贝神秘的认知世界吧!

第一次发音→不可思议的理解力

早在小宝贝牙牙学语之前,他们就已经对字词的发音尤为敏感。到4个月大时,宝贝们就能够在他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有明显的反应,并且会尝试着模仿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到6个月大时,他们已能够分辨出字词中的某些相同的音节如“爸爸”、“妈妈”中的“ɑ”音。到1岁左右,他们能够将词语与事物进行正确的一一对应。例如当被问到:“小狗在哪里?”时,他们会朝门的方向看去,因为小狗大多数时间会趴在门口。

1岁左右的宝宝,理解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开口说话的能力。他们的理解已经从一个简单的词语发展到比较长的短语,再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段落。许多父母发现,虽然他们的孩子还不能说话,但他们显然已经能够理解所接收到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做出相应的回应。婴儿的理解能力远比成人想象的要高。

小宝宝通过“听”来学习语言。他们会吸收所听到的信息,然后自己开口进行模仿。即使有时候成人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只要稍加留意,细心的父母就不难从他们的语调中分辨出他们是感到惊奇还是兴奋,或者是在表示疑问。他们已经从成人的语调、语速中掌握了表达情绪的技巧,而这些,都是从最初的理解发展而来的。

这时候,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帮助宝宝学习语言。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宝宝们总是最喜欢听自己妈妈的声音,所以,妈妈要尽可能多地和宝宝说话,不管是在户外散步时还是在做家务时,并且,最好不断地重复某个单字或者词语。当然,唱歌或者讲故事给宝宝听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第一次抢回玩具→感知物体的客观永存性

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当自己最喜欢的泰迪熊被他人从身边拿走时,会毫不在意,因为他们在玩具被拿走的那一瞬间就忘记了玩具的存在。而到9个月时,他们就会用哭等各种方式抢回泰迪熊。因为那时,他们已经能够感知物体的客观永存性,换一种说法就是,他们会对客观存在的人物或者事物产生记忆。

这个年龄段的小婴儿,他们的大脑内已有清晰的母亲形象存在。当母亲离开房间时,他们会非常敏感地觉察到,并会表现出明显的惊慌与不安。所以,为了获得安全感,在没有母亲陪伴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会寻求母亲的照片作为情感上的安慰。分离焦虑在这个年龄段非常多见。但渐渐地,他们会明白一个事实:妈妈离开了以后,最终还会回来。

这个阶段很适合与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爸爸妈妈用毛巾遮住自己的脸或者遮盖住宝宝喜欢的玩具,然后再让脸与玩具重新出现,重复这个游戏,能够让小宝宝在游戏中感知到物体即使不见了,但仍然存在。

第一次区别→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

婴儿在早期时,会认为自己是成人的一个附属体。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当他们意识到这点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之萌发,他们开始如饥似渴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小婴儿长到3~5个月时,开始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母亲或父亲)是一个另外存在的事物,而非他们自己。他们会对着母亲微笑,并试图伸手触摸母亲的脸颊,感受这个事物的存在性。而当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地活动时,便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摸摸自己的小脚,将自己的小手塞进嘴里,摇动自己的小脑袋,伸出小手去试图抓住看到的玩具,尝试着在床上打滚和爬行。然后,他们开始尝试着学习走路、跑步与跳跃。

第一次模仿→试图与成人交流

模仿是婴儿最初表现出的学习方式,而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由于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有父母(即被模仿者)的参与,所以,婴儿同时也在学习着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德鲁博士发现,出生仅40分钟的小婴儿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吐舌头”和“撅嘴巴”。而在之后的一年中,婴儿会逐渐模仿陌生人的动作或者是自己不曾做过的动作,如摊开手掌、合并手掌、拍手等等。这种模仿能力与许多生活技能相联系,如握勺和咿呀学语。

第一次哭泣→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也能够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个宝贵的经验:他们只要一哭泣,马上就能够得到父母的注意。“哭泣”与“父母的立即回应”之间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而当他们3个月时,会发现自己敲打玩具会使玩具发出声音,这让他们进一步对因果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某种行为会造成某个结果”——这一认识对于婴儿而言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拨浪鼓或者摇铃之类的玩具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他们会一次次地摇动拨浪鼓,不停地制造出“声音”。或者当宝宝能够独坐时,给他一个小球,让他自己推小球使小球滚动起来。这些都会让小宝贝们乐此不疲。

陪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然而你却耽误了孩子一生


父母常常忙碌于工作,因此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是,无论怎么忙碌,孩子的成长都不能重来一次,父母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地表达出来。

家长是什么?一种称呼?一种天生的权力?是的,但......家长更是一种职业!

你以为在陪孩子,孩子却发现手机抢了他们的爸爸妈妈!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你却耽误了孩子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

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每天给孩子15分钟,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 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

陪伴:寻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陪伴:倾听+身体接触

接触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的,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 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在陪伴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把孩子的小 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拥抱孩子等等。还有,很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还有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在那个片刻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无论你是否相信,家长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手机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亲昵时光却会一去不复返

送给父母的话:请把手机放一边,如果我们现在35岁,如果我们一直到80岁,我们还有45年的时间可以和手机在一起;只要我们拿起它,它随时在我们身边;听我们召唤.....

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如果他们长到13岁、16岁、18岁,你就会发现:他们就会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 闹”地让你陪他;不再会像小时候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不再会拉你在床头,不再会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他入眠;你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 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如何应对孩子的“再多一次”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父母不愿意总扫孩子的兴,更不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大恶人”。但是,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许多家长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后,自己总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其实,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刚刚主宰了一小会儿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可是大人一声令下“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或者“就这些,再也没有了”,就要将他们自我掌控的权利夺走,想一想,他们又怎会乐意呢?

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当大人宣布“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时,最终他们得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也可能长达30分钟。他们意识到大人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发脾气、撒点儿娇、软磨硬泡、撒泼打滚,或故作可怜,让大人有所松动,而事实上,家长们往往也遂了他们的心愿。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觉呢?

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底线

与其给孩子一颗糖果,之后因招架不住他们的央求,而再给第二块糖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吃两颗糖果”;与其告诉孩子该关电视睡觉,之后因经不住他“再多看5分钟”的软磨硬泡而妥协,还不如一开始就声明“你还可以多看10分钟”。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而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

第二步:做好离开的准备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别。等10分钟一到,就对孩子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然后立刻抬脚走人。如果不这样,下次你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时,孩子很可能将你的话当耳旁风。

第三步:保持平静不妥协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妥协。

如果孩子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不要理会他。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然后微微转身,装作要离开的样子,一般情况下,他会跟上来。

如果他就是不跟你走,你可以把他抱起来。此时应尽量保持平静,并将你的脸转向一边,不要与他面对面。不管他怎么尖叫和反抗,都不要理会,也不要计较他说“我恨你!我讨厌你!”之类的气话。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给他一个“警告”,告诉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后果”。为了让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东西,或者做某件事的计划,如提前15分钟上床睡觉,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玩最喜欢的玩具等等。

我敢保证,在以后应对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时,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的。

“男孩不男”很常见?你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吗


一个四年级女生对班上男生这样评价:“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些男生很讨厌,没有男子汉气概,在学校里总是装出一副娇弱的样子,说话有那么一点儿娘娘腔……也有些男生像我们女生一样,嘴里经常嚼着话梅,做起事情来扭扭捏捏,还不如我们女生……更让人看不惯的是,他们还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撒娇,比女生还女生。”

“男孩不男”似乎成了当下一个常见现象。发展到成人社会,就是多少有些女性化的“暖男”,代替了高仓健式的硬汉;无奈的姑娘们只好揭竿而起,纷纷升级成为“女汉子”。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男孩阳刚气质的衰落与丧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教的缺失。父教缺失,会让男孩终生‘缺钙’。”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独立更勇敢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性别的社会化。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

孙云晓说:“男孩是逐渐认识到‘我是男孩’、‘我喜不喜欢做男孩’、‘要做什么样的男孩’的。儿童的学习方式是观察、模仿。所以毫无疑问,父亲是男孩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同性榜样,先入为主、无可替代。”

孙云晓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罗斯·派克博士在研究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时,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两个方向:亲密性、联结性和独立性、分离性。父亲对后者有着特别大的作用。“我们主张男女平等,但要承认男女行为方式有差异。不是说女孩子不需要独立,而是男孩这个性别意味着,他们应该比女孩表现出更加独立的特质,所以父亲对儿子的作用更为巨大。”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研究发现:与那些一星期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男孩,更有男子汉气概,所从事的活动更加开放,更有进取精神,更愿意冒险。

“我到过几十个国家,发现相似的情况。如果是妈妈带孩子出去玩,活动半径比较小,爸爸则会让孩子跑得更远。”孙云晓说。所以,母亲带大的孩子,细腻、温柔;父亲带大的孩子,独立、勇敢。

如果因为离异等原因,父母不得以缺席,男孩怎么办?孙云晓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是问题儿童,这取决于抚养方式。“如果父亲没有责任心,就算他带儿子,也不好;相反,如果有负责任的继父、爷爷、外公来承担父亲的角色,男孩同样能健康成长。”

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

不少人曾回忆,小时候回家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孙云晓解释,这种感觉最初来源于身体。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爸爸妈妈抱他们的方式就不同。妈妈往往抱得很紧,让孩子感到安全、温暖;爸爸往往会把孩子举起来、晃来晃去。就连稳重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送女儿上幼儿园时,也把她扛在肩膀上。

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发现:权威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所谓“权威民主型”,就是既理解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

“权威和民主,对应的家庭教育就是管教和关爱,两者需要平衡。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的失衡带来的。而父亲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上的作用比较突出。” 孙云晓说,“如果父亲过于溺爱,孩子就会肆无忌惮;如果过于严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药家鑫——孩子不敢犯错误,一犯就是大错误。”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小学则是父母各半,到了中学,父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孙云晓说:“因为在12岁之前,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亲密的情感;12岁之后,孩子会开始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此时,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就非常重要。”

北京昌平区有一个男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十分沮丧。父亲就对他说:“这有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高中,学习职业技术也很好。”在父亲的指点下,男生学习了汽车修理专业,后来在央视“状元360”职业比拼节目中,连续两年蝉联冠军。

新疆一个长途车司机,因为常年出车不在家,就利用寒暑假带着儿子一起出车。沿途非常辛苦,冬天翻越天山时,路滑难行,雪花都能飘到车里,遇到车坏了,还得趴在地上修车。父亲告诉孩子:“你记住,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就能看到霞光万丈。”这位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儿子后来考上了博士,在读期间没向家里要生活费。

在青春期之前,父亲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到了青春期之后,父亲的英雄形象会逐渐消减;而当儿子也终于成为父亲时,新的交替又开始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写道:“14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父亲如此无知,以至于我很难和他相处,可是,等我长到21岁,我吃惊地发现,老爸居然知道那么多东西。”

现代家庭的成员是相互欣赏的

在《好好做父亲》一书中,孙云晓指出,父亲是男孩通往“男子汉”的桥梁。“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研究证实: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的,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的,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很多人把21世纪称为“她”世纪——女性的学历越来越高、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在家庭中,父亲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孙云晓发现,一方面,母亲独自带孩子的现象特别多,“每次来听我讲课的,三分之二是母亲;我的读者绝大多数也是母亲”。另一方面,母亲有时候会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诸如“没出息、懒、没有责任心”等。

孙云晓说:“幼儿出于对母亲的天然依赖,这时往往会站在母亲一边,排斥父亲。这样的男孩就会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父亲给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男孩会自惭形秽,觉得男人怎么做都不行。父亲打碎了他成为‘男子汉’的梦想。”

孙云晓说,有一次他和一个小伙子一起做电视节目。“小伙子虎背熊腰,却比绵羊还弱。”在上小学中学时,他就经常被欺负,女孩都能欺负他,他也不敢还手,总是默默忍着。工作之后,他的疑心很重,看到别人说悄悄话,都觉得是在议论自己,心神不宁。结果不断失业,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没有固定工作。在节目中交流时,孙云晓发现,小伙子的妈妈非常强势,爸爸则显得“窝囊”——当爸爸想开口说什么话时,往往被妈妈打断,甚至能“抡起胳膊把他打到一边”。

孙云晓说,“现代家庭一定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明智的母亲会发现老公的优点。有些父亲能力差一点,但一定有优点,比如有责任心、低调、诚实……”

做男人已属不易,做父亲似乎更难,做男孩子的父亲更是责任重大。不过,孙云晓建议,别把做个好父亲当成沉重的负担。“做个好父亲是男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做父亲给了男人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旦做了父亲,不管你过去有什么经历,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一次心灵的洗礼


此次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首都北京参加教育部2009年“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活动,但此行的培训任务让我深感压力巨大,看着红布条上的班训:“肩负国家责任,不负历史使命;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研修同行”,我反问自己:回去那么多事儿,能快乐得起来吗?带着不容松懈的压力感我仔细聆听了几场报告。

这样的心态,或者说回去之后的培训任务压力一直到听了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之后才得以解脱。这位心灵的导师用他的教学生涯、人生经历向我们娓娓道着他一生不变的追求。也许许多人会记着魏老师的“松、静、匀、乐”,可是,于我而言,我更愿意用“坚持”来记录我的心得。身处都市,这是一个物欲横流、诱惑遍地的社会,扪心自问:长期以来,我是否保持了心灵的宁静?我是否在教育教学这一块乐土中默默无闻地付出、耕耘、坚持着自己的什么?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地做平平凡凡的事情,在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好好地过平平凡凡的生活。”我是否如魏老师所说的那样,有着那样的心态,淡然地迎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带来的喜、怒、哀、乐呢?

世上许多伟业在于从细小处坚持为之!我呢,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坚持住了自己的什么了吗?想及此,心生愧疚!“把平凡的工作看作宏伟的事业去做,用快乐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上下、进退、起伏、兴衰,收缩有限的生存成本,用来种自己心灵的责任田,只有放得下的人才能拿得起,想得深,干得实,活得好……”魏老师的话还在脑海中闪现,是啊,坚持过自己平凡充实的人生,淡定地坐看云卷云舒,笑看潮涨潮落,人生便也在坚持淡定中超脱丰满!念及此,心便也淡然释怀了。

孩子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在走进校门的人中,最激动的莫过去新生和他们的家长。“衣服干净一点,别弄脏了”,“看到老师要问好”……估计所有新生家长都会这样在孩子耳边唠叨,说这样才能给新老师们一个好印象。的确,“第一印象”很重要,然而与家长不同的是,老师们更留意的是孩子们的个性和特长,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孩子“人尽其才”。那到底哪些言行举止会被细心的老师留在“第一印象”中?看看幼儿园、小学的“第一次见面”吧。

有人安静、有人好动,老师说有办法对付

要说最难对付的,还是幼儿园的新生,小宝宝第一次走出家庭,踏入集体,每个孩子都“棱角分明”。幼儿园老师怎么出招?在新华幼儿园,张琰老师选择了一堂亲子体验活动——绘本阅读《月亮的味道》。“好动的、胆小的、内向的、活泼的,从孩子身上,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也能从中观察出来。”张老师说。

课堂上,有几个男孩子坐不住,老是在走来走去,家长有些不好意思,拼命在一旁叫“快点过来坐好“,可孩子不加理睬;而另外一些孩子,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听得很认真,可回答问题时,举起的小手中找不到他们的,站起来参加活动也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家长则羡慕地看着别的活泼的小朋友,想拉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可孩子坐在小凳上就是不肯起来。

“像以上好动的和胆小的两种类型,班上往往都会有几个,我们会特别关注,尤其是做好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工作。当然,大部分孩子都在中间状态。”张老师说,好动调皮的孩子,不太有纪律感,没有约束的概念,她特别叮嘱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有安静下来的时间,从五分钟开始,比如画画啊看看书啊,以后慢慢增加。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她建议家长要增加一些体育活动,尤其是多和其他孩子去接触交朋友,交往多了,孩子也就开朗起来了。“这类家长要变得‘懒’一点,比如别人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这些家长看孩子不回答,往往急于代答,其实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回答,或者家长故意说错,让孩子开口来纠正。”

有人画画、有人背诗,老师从中发现脾性

“我叫什么名字、来自哪所幼儿园、家里有哪些成员、我的特长是什么……”一年级新同学见面了,全班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自我介绍,互相先认识一下,饮马井巷小学徐岚老师的班上也不例外。

“虽然经过暑期家访后,所有孩子我都认识了,但这次介绍我还是听得特别仔细。”徐老师说,与在家访中见面不同,这是孩子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独立应对一个陌生环境,从中可以很真实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色,也为临时班干部物色人选。

果不其然,一圈介绍下来,徐老师心里有点底了。语文课代表有候选人了:一位扎着辫子的小姑娘,走到讲台前一张口就背起了绝句诗《回乡偶书》,随后讲故事一样地把这首诗翻译给大家听;宣传委员也冒出来了:“刷刷刷”穿着花裙子的小女生握着彩笔,即兴画了一幅《小兔子吃萝卜》,栩栩如生,她笑着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画画。

管理出操整队的同学是在之后的游戏中发现的,当时许多学生在吵闹讲话,一位虎头虎脑的男生“蹭”地一下站起来:“大家不要吵了,安静下来,老师有话说。”徐老师说,这个孩子嗓门特别响,其他学生一下安静了。而卫生委员的候选人是最后被“看中”的:“当时其他同学都走了,他还留在教室,说帮助老师打扫卫生。”

“某某说话声音轻,而且总是低着头,胆子小;某某介绍自己时次序比较乱,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还有某某,比较好动,坐不住……”虽然才相处了短短两三个小时,徐老师已经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五大张,“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脾性,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或者说‘对症下药’。”

链接:

“读书郎”受欢迎

濮家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一个高2.5米的吉祥物“读书郎”现身校园,让一年级小学新生格外兴奋。濮小师生在读书郎下为一年级孩子举行阳光授书仪式。“读书郎”将在每个学期开始结束,以及平时的校园活动中和学生在一起,学校希望这个卡通吉祥物能让孩子们亲近书籍,快乐读书。

第一课“跳房子”

丢一个沙包,小心地挪着脚步,轻轻一踢,沙包进了另一个方块……当沙包被踢进自己的“家”时,孩子们在赞赏声中开心地笑起来,此刻,第一天上学的紧张心情飞走,新同学之间也相互认识了……

按惯例,新生开学第一天,学校都要对学生做入学教育。而昨天,采荷一小的新生入学仪式上,却是另外一幕:200多位稚嫩天真的一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同学带领下,开心地玩着“跳房子”游戏。采荷一小校长王红说,新生开学第一课“跳房子”,想帮学生体验到上小学是快乐的,在游戏中认识新同学,感受集体主义、合作意识,也会了解规则意识。

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一致


人曾在10所幼儿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350名幼儿进行了“你比较喜欢爸爸还是妈妈?为什么?”的调查:

“妈妈好,妈妈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而且还打得很痛。”“妈妈说买支枪给我玩,爸爸说不给,我讨厌他!”“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很听我的话,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叫他买变形金刚给我,他不买。”“妈妈好。爸爸打我时,妈妈帮我对付爸爸。”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这种“红白脸”的教育屡见不鲜。即父亲与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采用打、骂、训的态度和方式;另一个则唱“白脸”,采用哄、逗、护的方式。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父母双方故意为之,希望给孩子一个有人疼、又有人教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会导致不良后果:

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

父母在家教中扮演不同的“脸谱”,对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作出不同的评判,采取不同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这很不利于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

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

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惩一纵,一严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里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使孩子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喜欢溺爱、袒护自己的一方,而远离严格要求的另一方。“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父爱母爱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

影响教育的时效和效果

孩子犯错误时,需要父母立即进行相应的教育,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以后如何改正?适时的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孩子也会心服口服。如果在孩子出现过错时,唱“白脸”的包容袒护、不管不问或管不了,等到唱“红脸”的回来再“旧话重提”,其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红白脸”教育让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甚至因为逃避责罚或迎合表扬而隐瞒过失、编谎说谎。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该教育方式的比例9。24%。

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所受到教育应该说都是来自一个合力,即父母的整体效应,双方取长补短形成的最佳合力。需要的不是“严父慈母”,也不是“严母慈父”,而是每个家庭成员要在孩子的教育上态度一致,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如此配合默契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也才是给孩子最有利的成长环境。

为此,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共同研究孩子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和品质培养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教育过程中互相配合。当孩子犯错时,其中一方批评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要袒护,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应该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一致。

对孩子的情感前后要一致,不要一会儿爱个不够,一会儿又打又骂,这样会使孩子的反抗期表现加重、延长。

相信《致父母: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你却总是在缺席》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