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看下这位妈妈怎么做

09-30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看下这位妈妈怎么做”,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儿子:妈妈,我睡不着,你能和我说说话吗?

妈妈:可以,你说吧!

儿子:你对我的成绩满意吗?yjS21.coM

妈妈:你对你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儿子:还行吧,感觉挺有自信的。

妈妈:有时候自信比成绩更重要!

儿子:难道你真不在乎我的成绩吗?妈妈!

妈妈:不在乎!你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你的成绩呢?

儿子:小学的时候,我写作业一不认真你就把我的作业撕了,没有任何余地!

妈妈:我那是在乎你的学习态度。书写汉字不要求你写得怎么美观。首先必须认真,那是端正的态度问题。态度出问题了,学习肯定出问题,这个人就会出问题。

儿子:嗯,有道理,我中学的时候你重视我的成绩,每天都关注我的听讲情况。

妈妈:那是我在乎你的学习品行。一个学生不尊重课堂就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他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儿子:嗯,那我上高中了。你肯定在乎我的成绩,因为关系到将来的高考呀!

妈妈: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你的是学习品质!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就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想结果会怎样,愉悦地面对所有的过程。

儿子:妈妈,那我考上大学后你在乎我什么呢?听人家说,上了大学就是玩乐,很轻松的。

妈妈:儿子,等你上大学,妈妈就一定在乎你的成绩了。你想想,别人都在玩乐,都在挥霍学习的时候,你依然坚持,最后得到实惠的必定是你自己。

儿子:我明白了,小学的时候你在乎我的学习态度,中学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行,高中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质,上了大学你在乎我的学习成绩,是不是?

妈妈:我儿子感悟深刻呀!你将来踏上社会,我在乎你是否能够明智地选择。选择自己的事业,选择自己的爱情,这些都将左右你生命的大部分。

儿子:这些对我来讲很遥远的,我还没有想过。

妈妈:不着急,但是妈妈给你一个忠告——宁静致远!你看这两个字,宝盖头代表着家,下面一个丁,说明你必须具有担当,为自己的将来负责;静是一个青一个争,争得春天,春天意味着希望、美好和憧憬。只有时刻让自己的心宁静才能让自己达到更远的境界!

儿子:妈妈,你可真会曲解汉字,哈哈!

妈妈:怎么叫曲解呢?想想看,十年前你又哭又闹要玩电脑,我果断拒绝了。到现在,你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比较比较,你的心不浮躁,这一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呀!明确了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重点和目标,再过十年,你会更加受益。我很欣赏你的‘不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体现了你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了阳光般的心态,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都会不辜负自己,都会做到享受生活的本身,这就是幸福!

儿子:跟你一谈话,心里感觉有更大的力量了。

妈妈:儿子,快12点了,睡觉吧!

儿子:好的,妈妈晚安!

妈妈:晚安!

儿子带着满足很快进入了梦乡,母亲却平生第一次失眠了,没办法,就让自己享受这失眠的当下吧……

小学重态度,中学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不可颠倒,因为教育没有回头路可走。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当孩子犯错时妈妈怎么做?


我认为,当孩子做了一些不是出于本意的错误时,家长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强迫他改正,这样有时反而会加深对错误的印象,很难真正改正,要让他的这些错误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当孩子犯错时,每个妈妈都会采取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孩子,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进行必要的说教,适度的体罚,并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儿子因为从小和我生活在一起,因此,对我的依赖性很强,他非常注重妈妈对他的看法。针对这一点,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我采取了“孤立”的惩罚方法,以沉默来对待他。我认为每个孩子犯了错误后,自己都会有所感觉。有一次,小宇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很生气,但没有马上教训他。在他回家后,我决定不理他,不管他如何讨好我,逗我,或在我的身上爬来爬去,我都一言不发地把他推开,看得出来他非常害怕,但他并没有承认错误,认为哄哄我就可以过关了,但我始终坚持着,耗了整整一个晚上。

4个小时过去了,儿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怯怯地站在我面前,小声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我马上问他:“你怎么错了?”他很诚恳地将他的错误说了出来。我立刻原谅了他,我告诉他:做错事改正就是好孩子,但如果做错了还不承认错误,没有人愿和他做好朋友,妈妈也不会要他了。这时候,儿子的眼泪一串一串地掉下来,我的心情也很复杂,可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这样做。小宇长得很快,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却没料到他口里的脏话也在增多。直到有一天,我听他说:“妈妈傻X”。当时我心里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我们在家里时时 注意文明用语,绝不会对他说出这种话。小宇的爷爷说:小宇听到其他小朋友这么骂人,觉得很有趣,费了好大的力,才发准了这句话的音。知道他说脏话的原因后,虽然我很生气,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我们知道,孩子没有辩别能力,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他是初次听到,感觉新鲜才学的。

怎么纠正他呢?我们采取了回避的方法。当他再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和丈夫坚持不去纠正他,而是装做没听见,转移话题。过了很长时间,他也发现,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全家人反应很冷淡,他感觉没有意思,于是,逐渐把这句脏话忘记了。

教育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也许您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家长最好不要说这五句话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六岁;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情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心,多动等行为的年岁,这是他们成长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记这个事实,因为孩子们这些“不乖”的行为总是令他们恼火。可是,当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所表达的只是空洞的责备,而忽略了孩子会这样做的原因。当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时,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建议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忍不住要责备他的时候,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与孩子交流。

2、“别跑,会摔跤的。”

这样当然是好心,作为家长,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知道吗,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孩子肯定会摔跤的。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当家长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小心,果汁会洒出来的!你会把杯子打碎的!),孩子也就慢慢对家长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3、“我只是逗你玩儿。”

不要在外人面前揭宝宝的短。

或许认为,跟孩子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可是想过没有,当家长对孩子这样说:“如果你再不认真听妈妈说的话,下回我就用胶水把你的耳朵粘起来。”想过吗,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会这么做。作为父母,责任是爱并且帮助孩子,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实际是侮辱的话来让自己表现得那么幽默和有趣。所以,有些话不是认真的,最好别说。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

诸如此类的比较只能得到一个结果:让孩子感觉像个二等公民,同时还可能导致孩子们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样总能得到红花,或者像小表姐那样有礼貌,用这种比较的办法绝不可能奏效,唯一的作用只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要记住,越是跟孩子说他不如别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够好。所以,比较明智的办法是宽容地接受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然后鼓励他向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向快乐地成长。

5、“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这样的问题,你当然知道答案。所以,这种带着一点点嘲讽口气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指责。如果家长真的想因为孩子没有做到家长的要求而指责他,倒不如明白地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都跟你说过三次了。但我再告诉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呢?

家长最好经常说这五句话

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可以对孩子和他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也不会被孩子看作是个“坏警察”——他能很清楚地了解: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家长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做什么让家长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就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然后请孩子帮家长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家长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家长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家长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孩子出了问题,最好不责怪他,因为问题的出现总能从家长那里找到理由。孩子怎样,跟家长的语言极其相关。应该慎重表达我们对孩子的语言,期待培养好的孩子,要从家长的言行做起。

孩子怎么说,父母怎么做


孩子怎么说父母怎么做

很多父母乍一听这个题目,一定会惊呼。孩子怎么说,我们怎么办,那还得了,我们还有没有父母之尊严。

嘿嘿,我就知道很多父母会有此高见。可是,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与孩子之间很多的困惑与纠结,很可能就是来自于我们所谓的尊严。而忽视了孩子的尊严,甚至连孩子的感受我们都没有真正在意过。

今天张健老师的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父母们,照顾到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做孩子期待的爸妈。也许所谓的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接下来我们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对爸爸的声音:

1、老爸您很忙,我知道,但我的童年很短暂,而您的陪伴对我很重要。张健老师说过:父亲的陪伴和一个孩子的未来成就成正比;

2、老爸您总是喜欢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其实您知道吗?除了您比较的那一条,我其他的都很优秀。您为什么不换一种角度呢?这样我高兴,您也愉悦;

3、老爸您知道吗?我不喜欢您和妈妈争吵,因为每一次您们争吵,我都深深的自责。总是以为是我不好,才让您们争吵;

4、老爸,我最喜欢的是和您平等的对话,因为每次这样的对话都会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我认为我一定会超越爸爸,您可不要生气哦。

对妈妈的声音:

1、老妈,张健老师说过,妈妈的鼓励像太阳,照在哪里哪里棒,您知道吗?其实我也很需要;

2、老妈,我知道我时间很宝贵,但是您知道吗?每一次我的时间都被您安排完了,我心里都不舒服。其实,如果我来安排我会更加努力的;

3、老妈您总喜欢关注我的学习、考试等情况,其实您知道吗?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比您更关心,我希望您更多的关心爸爸;

4、老妈,看到您每天这么辛苦的忙碌,我想告诉您,我已经慢慢的长大了,您很快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父母怎么做:

1、多认同,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

2、多放权,少施压,多信任,少怀疑;

3、多授渔,少给鱼,多做做,少说说;

4、多陪伴,少忙碌,多机会,少剥夺。

孩子小心眼,爸爸妈妈要怎么做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方说宝宝动不动就会哭泣,就会发脾气;宝宝有时候会惦记一件事情很久,只要不完成就会一直说;宝宝有时候不会体谅他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等等。

遇到宝宝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怎么做呢?怎么样才能够让宝宝的心胸宽广一点呢?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些让宝宝变得大度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

要是有新鲜的事物或者人出现在孩子面前的话,爸爸妈妈要教会孩子适应,这样孩子才不会显得那么惊慌失措,孩子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大度。

要做好榜样

宝宝平时接触最多的人呢就是爸爸妈妈和一些亲戚了,孩子的言行模式是通过模仿所看到的人的行为所形成的。因此,要是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相互理解,包容,热情,和他人和谐相处的话,相信宝宝们看在眼里,也会一点点去模仿。

这样一来,宝宝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以后,就会慢慢在和别人的相处过程中,变得大度,变得比较和善。

平时要换位思考

“自私”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东西,在孩子跟他人不开心的时候,总是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爸爸妈妈在安慰孩子的时候,最好是能够教会孩子换位思考,也思考一下别人的委屈,让孩子也能够体谅他人。

多让孩子跟同龄人玩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在上幼儿园之前很少和别的孩子相处,所以孩子无法了解到别的孩子的性格。因此,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一起玩吧,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开始慢慢接受别人了。

对待孩子要宽容

孩子非常调皮,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破坏一些东西。爸爸妈妈要知道这是孩子的本性,不能因为孩子这样做了,就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

孩子非常希望爸爸妈妈用爱来对待自己,所以,要是孩子出现破坏的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宽容孩子,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跟孩子说明,下次不能再这样做了,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宽容,以后也会宽容待人。

宝宝小心眼是能够改正的,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观察,及时把孩子的小心眼扼杀在摇篮里。

孩子要成长,父母怎么做?


4日,省图书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公益讲座在举行,40摄氏度的高温,依然没阻挡住家长参与学习的热情。

家长们纷纷发问:在社会发展加速、竞争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温良恭俭会不会受欺负?强势霸道是不是更易成功?是放手让孩子摸爬滚打,还是尽力包办铺平通向成功的道路?……

“人格补钙”

就读小学三年级的小A放学一回家,就对着妈妈大发雷霆:“你为什么不帮我把直尺准备好?老师上课要我们准备直尺,全班只有我没带。我恨你!”

面对孩子的呵斥,这位妈妈诚惶诚恐,连番道歉,还要保证绝不再犯。

“或许在部分家长看来,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传递的危险信号却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小A的责任意识十分薄弱。”某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说,在现代社会,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是呵护有加。这是人之常情,可遗憾的是,在这过程中,不少家长常不知不觉就忘记了该扮演的角色,将原本属于孩子的锻炼机会都一股脑儿抢过来。不知不觉中,孩子不仅未得到锻炼,反而丧失最基本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弱化成人必备的人格要素。家长应从日常生活入手,给孩子压担子、定规矩,不放过每一件小事,才能抓住每一次为孩子“人格补钙”的机会。

放手成长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敏感期,都会有特殊的探索欲。然而,总有一些家长怕孩子受伤害,习惯于为孩子包办一切,却没意识到,这样做看似完美地解决了近忧,却为孩子的未来埋下更深隐患。

在讲座上,该负责人分享了一个案例:B小姐出生于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一切生活中的问题都不用过问。

然而,B小姐虽然取得研究生学历,但她的父母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已完全习惯于依赖父母。现在,她的父母一天24小时都要保持手机开机,因为女儿随时都会来电要他们做事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去成长。”比如,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摸东西,聪明的家长会故意将有烫感又不会烫伤孩子的开水放在低处,孩子摸过一次以后,不仅明白了“烫”,而且以后也会小心防备被开水烫伤。注重教育的方法,注重引导,注重总结经验,家庭教育其实没那么难。

引导思考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强大,可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才能让其不失阳光温暖、健康向善呢?

“家长首先应正确理解强大的含义。真正的强大不是好勇斗狠,比的是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人际和熟练的技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合作的社会,良好的合作才能更好地竞争。不过,要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仅凭家长耳提面命显然不够。“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去领悟和体会,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孩子发问。”

市民黄先生的孩子在游乐场玩耍时,总会有别的孩子来抢他手上的玩具。“我该不该教他反击呢?”黄先生十分苦恼。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急着告诉孩子怎么处理,不妨先问问孩子:别人抢你的东西,你该怎么办?”该负责人说,“也许有的小孩会说抢回来,也许有的小孩会认为要回家锻炼身体,长得壮壮的,以后别人不敢抢……专家说,即使有的答案会不尽如人意,家长依然可以继续发问,比如,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停地发问,不仅能引导孩子持续思考,也能启发孩子寻找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家长再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往往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怎么做,孩子才会爱学习?


有人曾用胡萝卜和兔子来比喻孩子的学习。伸手把胡萝卜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断地往前跑。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因为这样才能进重点学校,将来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

而更好的状况是,没有胡萝卜,兔子也会往前跑。为什么呢?因为这只兔子热爱奔跑!它觉得在奔跑当中获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萝卜或其他外界的诱因存不存在,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往前跑去。这,才是最佳的学习境界。

该怎么做,你我才能培养出这些没有胡萝卜,也依旧热爱奔跑的小兔子呢?

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焦点

培养孩子成就感

父母常把学习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比如考试考了几分?班上排名多少?如此一来,就是教导孩子,你做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取得这些外在的肯定。换言之,也就是在培养为胡萝卜而奔跑的兔子。

如果父母亲能教孩子,把学习焦点放在学习的成就感上,感觉就会截然不同了。其中的差别,在于不把孩子跟别人比,孩子只该跟自己比较,多学了一些知识,自己就有所进步,当然值得高兴。如此一来,孩子可以从获得知识当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和成就。这么做,就会培养出热爱奔跑的兔子。例如,当孩子拿了一个69分的数学成绩单回来,把学习焦点放在学习成绩上的家长,就会暴跳如雷地说:“你怎么考的这么烂?你丢我们家的脸!”而把焦点放在学习成就感上的父母亲,就会这么说:“这次你考了69分,表示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你还不知道的,爸妈和你一起坐下来,看看这三分之一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帮助你把不懂的地方搞懂。”这么一来,孩子就会持续热爱学习,继续努力了。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孩子才能乐在学习而发挥潜力,取得他真正应有的学习水平。

培养多元化教育价值观

寻找孩子闪光点

孩子的学习动机被扼杀的原因之一,是父母亲只认为,在学校考试成绩良好,才是未来有出息的保证。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在意,而造成孩子过多压力。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力因素理论”。主张要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应从数学逻辑能力、语文能力、空间能力、体能、音乐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别人的能力、理解自然环境的能力等八大能力来做分析。这一提倡“多元化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

比如说,一个体能很好的孩子,语文、数学等成绩若不如其他孩子,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就不是个聪明的也不会受到重视的孩子。然而按照加德纳这个“多元智力因素理论”,拥有极佳的体育素质也是一大能力,这个孩子绝对值得父母亲好好栽培。

所以,如果父母能用多元价值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果,就会发觉,其实每个小孩都有他的闪光点,父母亲的职责是去发现这些闪光点,让它可以熠熠生辉。

培养孩子的学习弹性

辅导孩子积极思考

要让孩子永保学习的热忱,除了让孩子真心喜欢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就是“学习弹性”。所谓的“学习弹性”,指的是一个人处理压力,面对挫折跟接受挑战的能力。具有学习弹性的孩子,能有效地处理学习挫折,不良成绩,负面评价,以及学习压力。

学习弹性的培养,首先应着重在孩子看待挫折的眼光。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遇到挫折时,负面消极的想法,会使人压力倍增,容易半途而废;而正面积极的念头,则会让人拥有极佳的抗压及抗挫能力。因此,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亲应该帮助他学会做乐观正面的归因。

例如孩子考试没考好,负面消极的归因会是“我很笨!”,而正面积极的念头是“我下一次要考好……”;成绩没有其他同学好时,孩子负面消极的归因会是“别的小孩都比我聪明。”,而正面积极的念头则应该是“我要找到最有效学习这门知识的方式。”

观察孩子的归因,辅导孩子做正面、积极的思考,就能帮助他提高学习弹性。

而面对念不完的课本,做不完的习题,孩子不知如何入手,因而倍感压力。这个时候,父母亲给孩子最好的协助,是帮他将内容做切割,大目标切割为小目标,比如一天背十个英语单词,做二十个数学题等等。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教孩子学会这门知识。

相信《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看下这位妈妈怎么做》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