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诺一家长育儿心得:读懂孩子

10-12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朱诺一家长育儿心得:读懂孩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宝宝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但如何去践行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能读懂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根据这些来引导孩子。最初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是通过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的,通过这本书,让我在后来培养宝宝时,对他的一些行为多了很多的理解,而且会根据他当时的行为特点去引导他。

在宝宝1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他会把一个小球丢到地上,让你捡回来,他又丢,又让你捡,又丢,重复多次。知道他是在观察,于是不厌其烦地配合他去完成这种行为,让他自己充分去考虑。YjS21.cOm

到他2、3岁时,最常见的行为就是,自己的东西不会给别人,不懂得分享,若是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自私,有时可能就会对孩子发火,硬是要孩子去分享,而这恰恰是违背了成长规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经常说“不”字的,而且是一意孤行,占有欲强。了解了这种特点后,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耐心地跟他说玩具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分享,当然不会强制他去分享,慢慢他也从跟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体会到了分享的乐趣,渐渐地改变了他自己的行为。

到了4、5岁,这时孩子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而且会讲道理了。这时他要去冒险探索新事物时,就陪他一起,给他鼓励,记得一次去游乐场玩,宝宝想玩消防滑杆,但又有点不敢,我跟他爸爸就鼓励他,让他先看别的小朋友怎么玩,当他刚开始尝试时,我们都在旁边保护他,让他不会感到害怕。第一次成功滑下时,他很开心,随后就不怎么害怕了,在那不停地重复玩。

这个期间也慢慢给宝宝立规矩和培养一些良好习惯,经常跟他讲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事物的前因后果。并结合他的成长特点,不时给他订阅和购买一些适合他看,听的书,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神奇校车》,《金色童年》等,培养读书习惯。根据宝宝的特点,在睡前,若当天宝宝有一些做得不对的事情,我就会跟他指出来,在事发时,他可能有点听不进去,但事后讲,他一般会接受而且会自己去慢慢改正。在睡前会还跟他一起看书,给他讲故事,通过故事,既能增加他的词汇量,有利于他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又能拓宽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学到道理。

虽说在成长规律方面有经验可寻,但每个孩子又是不同的,所以还要根据自己宝宝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培养教育他。这需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一步步引导,启发,教育,并与学校的老师一起帮助宝宝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2020家长——老师,孩子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老师密切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承担教育的重任。而且本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家园的共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之一。

1、在教室门口开辟家园互联栏:家长配合、育儿经验、本月保教目标、主题介绍等栏目,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的重点,知道一些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2、充分利用家委会力量,通过家委会成员向大家宣传一些园内重要事务、信息及教育动向,及时反馈家长的意见。

3、多渠道的家园联系方式,如:电话联系、家访、家长留言、班级电子邮箱等。

4、使用好“班级网站”使家长及时了解探索型主题活动等的开展,以更好的进行配合。

5、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举办大班幼儿家长讲座、家长学校。

6、及时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7、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把每个孩子的情况真实地反馈给家长;抓住与每个家长的交流机会,帮助家长解决困难,经常与家长换位而思,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2020家长给孩子消极暗示易自卑


在生活中,成人不知不觉会给孩子暗示。这些暗示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孩子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

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在儿童之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犯有"消极暗示"的错误。

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孩子在家吃饭很难,也很挑剔。有的说孩子不爱吃肉,有的说孩子不爱吃菜,有的说孩子吃饭习惯不好等。其实,初生的婴儿都一样,先天并没有注定谁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很多人在孩子面前说"我不爱吃肉,太腻","我不爱吃菜,没油水"。或和别人交谈时,当着孩子面说"我这孩子只爱吃鱼","我这孩子很少吃水果、蔬菜"等等……这种说法就是暗示孩子:肉不好吃,菜不好吃,我只爱吃鱼,我不爱吃菜。其实,等于"教"孩子挑食。

在同孩子的接触中我们还发现: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家长认为是有问题的习惯和性格,大部分是由直接抚养人的消极暗示造成的。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小、害羞。这种对孩子的解释方式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暗示孩子"我胆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时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害羞了。有些家长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哪儿都好,反过来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不如这个小朋友。这种暗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些消极暗示要不得。

积极暗示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有位家长介绍说他们家在吃饭时都很"夸张",比如爸爸故意大声说:"哇!好香!"一家人争着说鱼好吃,菜有营养。孩子一直生活在积极暗示的环境里,家长也不会为孩子的饮食而发愁。这位爸爸总结说,大人不爱吃没关系,可千万别说出来影响孩子。当然,积极暗示不同于鼓励。它更多是不知不觉的从侧面去影响孩子,避免了鼓励和表扬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真实的判断。

由此可见,暗示对孩子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要慎言慎行。

一位家长的感言:如何对待孩子的淘气行为


孩子的淘气、顽皮性几乎是每位家长最感到头疼的事了,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去深入了解,那么我们就掌握不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就无法改掉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家长要耐心细致地通过各种尝试来引导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孩子的淘气性主要表现在:

一、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譬如:孩子在准备吃饭的时候,想当然的提出非要先喝雪碧不可或是吃饭的时候非要把手伸进菜盘子里等等。我认为作为家长决不能一直迁就他,我尝试在不到开饭时间里,不给他吃其他东西,让他记住饿的滋味,过了段时间,他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吃饭的习惯。

二、孩子的无理取闹。有时候孩子们在争抢玩具时体会到:自已哭的越凶,大人通常把玩具给谁,如果大人顺他,久而久之使他下次再做。对此,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要冷落他,待他安静下来后再与他沟通,使他感觉到无理取闹的无趣,一段时间后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孩子不听话,与家长对着干。任性的孩子往往与家长的想法相反,有时候叫他穿衣他偏脱衣;叫他先洗手再吃饭,他偏反着做。我认为采用激将法可能会奏效,然后再教育他自已的事情要自已做。

对待孩子的淘气性也要适当应用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原则。当孩子主动为大人拿鞋子时应表扬他,使他会有成就对待孩子的淘气性也要适当应用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原则。当孩子主动为大人拿鞋子时应表扬他,使他会有成就感;当他问及父母节假日如何安排时,父母应郑重与他商量,使他体会到自已意见的重要性,而不能简单地敷衍孩子。当然,对待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我们也要坚决反对、严肃批评。

2020家长会,怎么开?


家长会常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造成“交火”;教师永远是家长会的主角;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家长会也该改改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愿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的重点课题“家长会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实验学校取得了家校合作的实效。那么——家长会,怎么开?

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给孩子开家长会的经历。而时下的父母们,却都对家长会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怀: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应该说,这是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在独生子女几乎一统天下,我们的孩子被全面、全力、全神关注的今天,家长会也成了一个问题,一件被大众广泛议论的事情,一个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一次次不顺利,成了家长会上老师“告状”的谈资;家长在家长会上受了“教育”、丢了面子,攒了一肚子火肯定要冲孩子发——

都是家长会惹的祸

变一下观念,换一种思路,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

家长会的多元表达

家长会还是要开的,关键是怎么开。

“家长会新模式”于是进入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视野,并被列为重点课题。两年来,全国共有51所学校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变革涉及到家长会的方方面面。

“尊敬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升入初中半个学期了,有什么变化吗?他们适应中学的生活了吗?欢迎您本周五来学校坐坐,看看孩子们的表现,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谈谈您的困惑、您的教育体会和您的经验。”

“家长同志: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您一定非常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孩子长大了,在家肯定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您可能也会有些问题想跟别人交流。请您本周三在百忙中抽时间光临学校,参加我为您和孩子组织的座谈会。希望您带来宝贵的教子经验,与大家分享。”

“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已经一天天长大,正在一步步迈入青春期。这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也是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为了帮助您的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我们决定首先为家长开设青春期教育讲座。我们分别在本周四下午3点、周五下午3点等待女生、男生家长的到来。

……

这是几份面目全新、带着几分温暖与体贴的家长会通知。它们不再是往日学校、教师板着脸对家长下的命令了。教师要在会前通过这张通知把家长会的内容告诉家长,让他们有备而来,而且时间还可以有弹性。分页标题

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往当“家长的家长”、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唱“独角戏”,到教师、家长或者和学生共同唱一台戏;开会时不再是老师站台上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还请学生讨论决定。

家长会因此而变了脸,新型家长会的模式在教师们的探讨中浮出水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推荐了一些从实验中总结出的家长会开法:

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

对话讨论式: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

展示式: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专家报告式: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

育儿心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心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晃,振衣大师就来到了大班下学期。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变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不过,我想大部分的内容,可能各个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这里就只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可能有一定独特性的育儿心得。

今年春节前,带振衣大师回老家,和他聊天。告诉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问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说,有一本书,叫做《千家诗》。很好玩。要不要我们春天的时候就背春天的诗,夏天的时候就背夏天的诗?振衣大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议。当然,这里要插一句。大概从振衣大师三岁的时候开始,我带他出去散步的时候,就经常自顾自地在前面背些古诗。一来二去,振衣大师当时也记住了一些(当然,如您所知,事过境迁后,又忘记了)。因此,在他的印象里,觉得背诗歌还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后除夕夜,我就开始教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诗句。从那时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带着他背了不少古诗了。他也一直保持着对《千家诗》浓厚的兴趣。我很欣慰。

对于背古诗这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重要的是让他对这事有兴趣。2、是不是一直记得住不重要。这一点,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说清楚。否则老强制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事不那么有趣。3、选择《千家诗》,是因为这本书是按照四季来编排的。这样孩子能够结合四季里风物的变化。当然,象《千家诗》里,有一些应制诗,就没必要给孩子背了。4、家长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自己也要背。这几个月来,为了可以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候,随时可以脱口背出古诗,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千家诗差不多有半本,我自己也能背出来了。

感谢孩子,让我们能看到他的成长。也让我们能够因为爱他,而让自己也继续成长。

做个70分家长更有利孩子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生怕没尽到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100分。但美国教育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认为,一个获满分的家长,往往不是成功的家长,他们对自己要求满分,同样也会对孩子要求严苛。确实,这种“爱”是一个陷阱:家长为孩子而活,孩子为家长而活。结果是,家长感觉为孩子失去了人生,孩子感觉因家长失去了自由。

家长事事考虑周全,力求满分零失误的行为,究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拒绝犯错=剥夺探索权

孩子天生是一个好奇的探索者,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他们努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认识这个世界。不过,有尝试就可能会犯错。而“满分”家长不想让孩子犯错,就会阻挠他们去探索,代替他们去“认识”世界。

2.承受家长高期待的压力

家长以过高要求对待孩子,牺牲越多,便会不自觉对孩子有越多的期待,容易对孩子表现的不如意做出神经质的反应。这种高压态势无法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让孩子长期处于压力之下。

3.依赖

虽然孩子们表面上反感被支配,但离开父母却无能为力,父母平时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4.缺乏自我管理

中国的父母爱管孩子,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管自己的能力,孩子们有父母在身边就守规矩,父母不在就捣乱。

5.习惯性抱怨

对父母甚至所有人表示不满,原因是他们感觉失掉自由,不能接受父母以爱之名的精神统治。

事实上,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妨“偷偷懒”,做个70分的家长。首先,家长要容许自己犯错,甚至可主动示弱,寻求孩子的帮忙。其次,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容许他去尝试,犯小错受点委屈不要紧,重在吸取教训。

更重要的是,要用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1.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形成固定的作息习惯,吃饭穿衣做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规律。在心理上,则是培养自我控制力的过程。比如,父母可以教孩子在还不能马上达到自己的欲望和期待时,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平静下来等。

2.自我认识能力

比如怎样了解自己的想法、心情、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

3.环境适应能力

应当如何调整自己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4.认识世界的能力

怎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怎么观察周围人的心情,自己的哪些做法被喜欢、哪些被讨厌等。

5.处理问题的能力

遇到问题应当怎么想、怎么做,解决不了应当怎么寻求帮助等。

家长培养孩子时,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拿不到满分并不可怕。给自己一些犯错的机会,做个70分的家长,留30分给孩子去探索世界吧。

喜欢《朱诺一家长育儿心得:读懂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的一家说课稿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