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到户外复习

10-16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让孩子到户外复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让孩子到户外复习晚上等xx写完作业,读了一遍课文,都到八点了,但还有老师发的期未资料没有复习.老师在群里要求家长辅导孩子把其中四页背诵下来.现快期未考试了,老师和孩子都在为复习而忙碌着.直从上周听了韩老师给我的建议,不要给孩子学习太大的压力.于是我主动提出去户外活动一小时.这时xx却说,他还有学习资料没背诵.我说没关系,玩也同样可以学习.

就这样我们从家走到沃尔玛商场,又从商场走回家,一路上参考学习资料主题利用看到的人,物,环境来复习.开始就是掌握句式.资料上是"我替爸爸拿上衣"当我把这句念出来时,xx接过我手中的包包说:"我替妈妈拿东西."我扬扬手中的水杯说:"我给xx拿水杯."xx想了下说:"我给妈妈洗衣服."我走到一棵树旁蹲下说:"我帮小树拔拔草."xx拍拍树杆,"我帮小树捉捉虫."就这样,我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后到了复习“的地得”时。我跟xx讲,想知道这三个字在词语里是如何搭配,你就得先明确这三个字使用的规律,像“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吃,走,跑,跳等等就是一个动作,所以有这些动词前面就应该写“地”字来表示。xx听了问,那“的”是怎么理解呢?“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就如:大大的西瓜,西瓜就是一个水果的名称,所以这里就要用上“的”字。xx听了说明白了。我说通常容易搞混的还有一个字,就是“得”使用这个字,它的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不过这字现在你们很少用。等xx表示记清楚后.我说那我们就一起把这些用看到的物或人来复习一下吧!

正好有家店开张,门面摆了许多花,我说:"这美丽的花真好看.问xx这该用"的地得"其中的那个字?"xx说:"白字旁的"的"."我说回答正确给你加一分.这时xx往前跑了两步说了句:"我快速地的跑."我说土字旁的"地".xx为我加了一分.xx接着说:"像慢慢地走,高兴地走,轻轻地走,兴冲冲地走,都是土字旁的"地"."我说为什么呢?xx:"很简单,因为"走"是动作字,所以它的前面就是"地"了".我说那位阿姨笑得真灿烂,这里应该用那个字?xx脱口而说白字旁的"的".我说错了.应该是双人旁的"得".因为这灿烂是形容阿姨的笑,前面的笑又是动词,所以就要用"得"字了.就这样几个回合,xx老错在"得"字不会搭用.不过也有情可愿,他这复习资料里也没有要求,今天就算带过学习,以后再多加辅导.

最后就是复习:A来A去,又A又B,AABB,ABAB,这些就比较容易,边走就能说了许多,如:走路就能说出,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到水果店,看到西瓜就说又大又圆,看到苹果,又大又红.走在路上心情不错,就来个快快乐乐,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看到树叶说碧绿碧绿,走进商场说了凉爽凉爽.但到后面的ABB,AAB,xx就有点卡壳了.我说这也简单,我走着做了一个慢吞吞的动作问xx这是什么呀!xx想了想说,慢吞吞,我说对了,再看看妈妈的脸.xx忙应道笑眯眯.我说后面的AAB也简单,看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呀?说着指了指嘴巴,xx反应过来了,说:我们在说说话.我又摇了摇头,xx说摇摇头.弯弯腰,拔拔草,每当我做一个动作,xx就说一个.

就这样我们一边散步,一边复习,一个来回把四页的内容都复习完了.我想若让xx坐在书桌前来复习这些,他一定会磨磳,并也不会有这么愉快的学习心情.还能把复习的内容用实物来描述.总的来说,这个方法比在家里坐着要好使的多.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气打人的问题

前几天群里有位群友提出了问题,他快六岁的儿子,一不如意,就会抓、拍、踢家里的大人。孩子拿纸箱扔奶奶,妈妈让孩子道歉,孩子不道歉,还摆出个嫌弃的表情给老人。

我说,对于道歉,一定是首先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发自内心的道歉才是道歉的本意。家长强迫孩子道歉,教育效果不会好。反而容易演变成纯粹的对抗,就是把焦点集中在到底谁服软、到底谁认输上,这时教育本应关注的是非对错反而被淡化,大人与孩子只是经历了一些激烈的情绪对抗,这里并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于错误,不用要求孩子承认错误。承认这个东西,基本只是满足一下父母的需求,对孩子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真正重要的是,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一位群友讲了自己的经历:“8岁左右因为偷了两毛钱,被我爸狠狠的揍了一顿,我爸就是让我承认错误,我就是不承认,我爸从来没那样对我,揍那么长时间,我当时就想“我就是不承认,永远都不承认”。我现在也没有变成爱偷钱,爱撒谎的人。我当时知道我做错事了,当时就是死活不承认。”

在与提问群友后来的聊天中,我发现她是觉得儿子生气可以,她能够接受,就是不要打人。这让我联想到,孩子如果不打人的话,可能也无法触动妈妈,这或许是孩子一生气就非要打人的原因。怎么引导孩子生气不打人?

我说,我们能不能好好对待情绪,认真重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特别强调情绪发泄的方式,就是说,生气摔东西、生气打人、生气哭,其实都是生气,不要特别区分它们之间有不同的性质。他们都首先需要父母的理解、安抚,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内允许发泄,(父母要控制局面避免伤害行为)而不是道德式的对错判断。只有在情绪安抚好了之后,心平气和和孩子谈,才有可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

妈妈的母性

群聊中有群友提到自己对弟弟的耐心比对姐姐少,我想,男孩的妈妈较少耐心,部分地也是受孩子本身的特质影响。因此男孩的妈妈更需要修炼,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更稳定的母性。其实男孩更需要一个充满母性的妈妈。

我在群里请大家讲讲对母性的看法,很多群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母性是接纳孩子的一切,好的坏的,给他包容,给他自由。

——温柔、理解孩子、相信孩子。

——我感觉母性,就是妈妈情绪良好,有比较强大的包容力和接纳力,然后和孩子的交流中找到平衡力,一种自然纯粹的爱的流通,滋养彼此。

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挺好。我们内心都在渴望一个好妈妈。或许我们并没有被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抚养,但我们已经成年,我们要自己解决好自己的缺失。这样才有足够的力量,平和、包容、愉悦,就像大海看波浪一样,看孩子的各种情绪翻腾。视角很重要,如果你只是岸边一个小小的人,那波浪可能会让你恐惧、烦恼,但如果你是高山、大海、天空,感觉会怎样呢?母性,有这样的高度和广度。

3

看见孩子

后来另一位群友看了这段聊天后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谢谢您的指点,我的理解是作为母亲,要海纳百川,那么对于孩子作业拖拉写写玩玩的,我提醒他之后,尽量鼓励,然后视而不见么?

这个问题让我有点惊讶,我说妈妈换一个视角,是为了更好地看见孩子,不是视而不见呀!为什么会想到对孩子视而不见?或许是妈妈心里不接受,却还要假装接纳。

关于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如何看见孩子这样的问题,我想到我与女儿大雪沟通的一个例子。

我允许大雪使用手机,但是告诉她不要玩手机游戏。有一天晚上,我听到大雪抱怨今天的数学作业太难了,题目不会做。我开门的时候,看到她急急忙忙地关闭手机屏幕,数学作业还没有进展。我心里明白,但什么也没说,因为,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拆穿孩子,孩子很可能不愿意承认,然后两个人就要扯皮,为了事实到底是什么说上半天,根本没有教育效果可言,只会把两个人的情绪搞坏。

我若无其事地说,“今天的数学作业很难是吗?要不我陪你看看?”然后我陪她看了两道题目,找到了思路。后面的题目她忽然发现不难了,可以自己完成。我离开的时候顺手把她的手机带了出来,自己浏览了一下。

这一天像平常一样结束了,大雪上床睡觉,我去道晚安的时候,对她说:“其实控制自己不玩手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说,我有时候遇到困难的事情,觉得压力太大,反而会无法去做事,总是忍不住想玩手机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玩手机比解决难题要容易啊。可是,如果放下手机,认真思考,做出了很难的数学题,不是比玩游戏更有成就感吗?”

这时大雪一边点头一边用被子往脸上拉,我看到她的眼圈微微发红。我微笑着说:“控制自己确实是很难的事,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控制自己,那就是把手机里的游戏都删掉,比如……”我把她手机里的几个游戏名字说了出来,她点头同意。然后我们紧紧拥抱,互道晚安。

从头到尾,我没有说她今天玩手机游戏了,这件事我们心照不宣,大家都明白。虽然我并不能保证她从此以后真的就不玩手机游戏了(其实那并不是我的目的),但我相信她就此会多一份自我控制的意愿和能力,也会多一份对妈妈的信任。孩子可以了解,妈妈能够原谅她的错误,理解她的软弱,提供有用的帮助,我觉得这种信任非常非常重要。

这个例子我觉得并不适合妈妈们直接模仿,其实每个孩子性格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沟通。很多妈妈向我提问的时候会问:“我该怎么做?”“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处理?”似乎不太关心“怎么看”“怎么理解”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讲如何理解孩子这方面,她们习惯于追问,“那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我总觉得,怎么做是取决于你怎么看的。如同这个例子,妈妈与孩子的沟通成效,取决于妈妈对孩子看见的程度,是只看见了孩子的行为,或者看见了孩子行为的表面原因,还是看透孩子内在的心理原因?对于那些孩子自己尚不了解的原因,妈妈是否能够看清?能够清晰地表达给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理解程度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理解程度。我想用这个例子作为对“母性”、“换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孩子”的具体说明。

一个能够深刻理解自己的人,是无往而不胜的。我以为,这也是做好父母的主要功课所在,只有深刻地看见自己,才能很好地看见孩子,看见别人。

如何让孩子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学习


不谈学习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谈学习时,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这就是以灌输、强迫甚至压制等手段,对孩子进行“管教”,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它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还阻碍孩子责任心与能力的开发,让父母陷入心力憔悴而又无能为力的尴尬中无法解脱。

要如何让孩子从强制性学习到自主学习?根据我个人带孩子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到有类似情况的家长朋友。

第一:在孩子面前,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情,家长和孩子都要认真对待。这种凡事都认真对待的态度会慢慢培养起孩子学习认真,做事认真的习惯,这种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也会让家长在今后的教育中省心不少。以前我不觉得,只是对孩子抱着无数希望,又加上在孩子小学阶段,我的工作时间轻松自由,所以我陪孩子学习的时间非常多,每天除了认真给他检查作业,签字以外,就连学校要求办的小报,我们家都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办,不追求非常完美,但一定是竭尽所能。刚开始我们指导孩子办的小报真的很丑,在得不到老师认可和赞美的情况下,孩子在这方面比较消极。我们一边鼓励他要相信自己,一边放假的时候送他去学画画。也就是开始还是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他画的小报越来越好,最后以每次获奖全胜,从此以后我们不再指导,孩子也会自主的去学习,去审美,去完成他认为最好的小报,一如他的学习也是如此

第二:家长在孩子面前千般逼,万般宠,不如让孩子自己懂。给我孩子同年同级的朋友家女儿,小学还是一个乖宝宝,一进入中学就叛逆的不得了,让朋友差点为此自杀。因为朋友觉得自己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还把孩子送去许多学费不菲的培训班,他一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就给他急。比如明明大家在一起聚会,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开心,他非要孩子去看书,孩子不去,他立刻会拿其中一个成绩好的孩子来给女儿比较,然后父女之间开始战火漫廷。这种自尊式的伤害,只会扼杀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我很想对朋友说:学习不在急于这一时。后来我给他女儿单独相处时,我刻意的夸她今天穿的衣服还很潮,很青春。然后在孩子心情愉悦的聊天中,我又慢慢的谈到她父亲性格倔犟,但工作起来很辛苦很拼命,很爱她这个女儿。某月某天她父亲为了多挣几个加班费,手受伤了都还要坚持上班,只因为他想多挣点钱送女儿去一知名培训机构补课。第二天朋友来上班,他高兴的对我说昨天晚上他女儿回去复习到深夜才睡。

第三,在孩子面前家长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些事情你千叮咛万嘱咐

,孩子在没有体会失败之前,你多说无益,更不能改变什么。比如说我的孩子,在初一下半期不知怎的迷上了玩手机游戏。每次周末回家一有空就偷偷的玩手机,我关了丫F,他用数据,东躲西藏,气的我不行。后来我想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在不听我说,迷恋手机游戏,期未的时候一定会考得很差。我索性不管他,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再说。果然期未成绩从年级前十排到了一百以外。他沮丧极了,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一翻,我再把他沉迷手机游戏的种种表现指出来,分析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他主动交出了手机。以后有很快冲进年级前十,我如释重负。

唉!一说孩子的学习,每个家长都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但只要你对孩子的学习是从最初的强制性变成现在或以后的自主性,都是我们斗智斗勇的结果,任重而道远,我愿意和所有的家长朋友一起加油!

韩国:都市孩子到乡村锻造


韩国:都市孩子到乡村锻造

每至周末,韩国许多居住在大城市的父母会带着他们3-12岁的孩子前往自己的乡间“别墅”。与国内高收入阶层倾向于在郊外的封闭小区购买的别墅不同,韩国人购买的乡间别墅往往是真正的“乡村大屋”,多是到城市淘金的农民留下的乡村院落。韩国父母在购买这些“别墅”时主要考虑的是:在大都市,孩子的成长空间实在窄逼,“小孩的精神也需要放松,另外,他们的眼界也需要开阔,除了知道‘今天的努力铸就明日的辉煌’外,他们还需要知道,人与自然如何取得和谐,人的索取与付出如何取得平衡。”一位深有远见的韩国父亲这样期待。

那么,韩国孩子究竟在乡村院落里收获了什么?

首先收获到的是亲情。韩国一般由母亲主管孩子的教育,父亲忙于赚钱养家,在小孩的教养问题上经常是缺席的。这种情况与中国非常相似—幼儿园开父母会,80%以上由母亲出席。父亲的缺席不仅使孩子在性别教育方面有缺失,而且造成他们对父亲的疏离。但当他们看到父亲回到乡村院落修缮房屋、清理荒草、制做桌凳时,孩子会重新感受到爸爸的力量与勤勉,感受到爸爸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依恋父亲,乐于与之交流。而男性的教育方式较女性更理性、更直接、更讲求效率。这一点对男孩来说尤其重要,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在细腻、敏感上,更增力量感和气魄。

同时,乡村大屋放松的气氛,也使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令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快乐。

第二个收获是幸福感。乡村生活使城里孩子的幸福感浓烈起来。城市有空调或暖气,乡村大屋的冬天却必须生炭盆取暖,这只是表层的对比;稍大一些的城里孩子还会为村里的同龄伙伴担忧:村里的许多小朋友都不上幼儿园,很喜欢围棋的小孩也找不到好老师。在汉城这样的大城市,因为物质条件应有尽有,相当部分的孩子丧失了幸福感,他们的父母忧虑地感到:“你无论创造怎样的条件,你无论怎样做,小孩都不会感动。”而在乡村,同龄伙伴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我是幸运的,应当感恩啊!”

事实上,只有那些对生活有所感激的小孩,心理上才会充满平衡感,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造成心理上的封闭和扭曲。

第三个收获是知识和好心情。乡村生活扩大了都市孩子对自然的认知,更容易引导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成为兴趣广博的人。韩国父母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在田野里教孩子辨识有趣的植物和昆虫,教他们观察四季的变迁和候鸟的来去,教他们做简单的木工,以及熟悉果木的修枝、点蕊和收获……螳螂与蚱蜢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别结果桃与观赏桃?这些知识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升学考试的命题里,但它们,却构建了心灵的好奇、宽容与博大。一位韩国母亲深有感触:儿子原是一个孤僻的小孩,从幼儿园回来总是不开心的时候居多,但当他发现筑巢的燕子又回到了我们的乡村大院后,他变得快乐多了。现在,他不高兴时我就带他去田野里散步,捉螳螂挖山芋,很快就能把他的负面情绪化解掉。

这位母亲认为:情绪宣泄渠道的狭窄,与空间的狭窄息息相关;如果让五六岁的孩子终日沉浸在竞争的气氛中,对其处世的乐观毫无帮助,还不如趁早让孩子在乡野里寻找开心和快乐。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恐惧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恐惧

经常看一些育儿书上说,孩子天生是对什么都感兴趣,无所谓怕与不怕,孩子的一些恐惧心理都是父母不自觉地言行影响了孩子,所以平时自己很注意,从来不用吓唬的口气跟孩子说话。我自己害怕的东西在孩子面前也尽量不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比如我很害怕蛇,就连看到图片,我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可是跟孩子看一些画报的时候难免会有这样的图片,看到宝宝有小手在图片上指指点点的时候,我会把视线移开,平静的等孩子翻过这一页。

天天跟儿子待在一起,也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害怕的东西,他每天调皮捣蛋,无忧无虑,我也很放心。可是近日我带他去亲戚家做客,一件小事,让我对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一说法颇有同感。觥筹交错之后,大人们商量着要打牌,可是宝宝这个头疼的家伙怎么办呢,我想最近单位上工作也不是很忙,可以晚点去,中午待宝宝睡熟后我再走也不迟。可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宝宝睡意全无,玩得更疯了,平时这个时候他都会睡上一觉,这是时候亲戚过来见他还没睡,就说:“你还没睡啊,我家养了只老虎,你不睡,老虎就会把你吃掉。”因为在家我从来不会这样吓唬他,也不允许家里人对他这样说,所以儿子稍稍被震摄住了,稍微安静了会,一会又疯起来,我上班的时间快到了,要是他再不睡,大人们就不能再安心玩牌了。这时候亲戚又过来了,这次她说:你还不睡,再不睡,你妈妈就得被吃掉。这次他听懂了,一点都不闹了,眼里噙着泪水,小嘴一撇一撇的,小手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凑到我耳边小声说:“妈妈,跟宝宝回家吧。”那个时候我能感觉到孩子的那种恐惧和对妈妈的依赖。我知道他是真的被吓到了,心疼的将他抱在胸口,告诉他:“奶奶骗咱们的,老虎才不会吃宝宝跟妈妈呢,小宝这么乖,再说老虎都在动物园关着呢。爸爸还说回来要带你去看的呢,你忘了啊。”可是他还那么小,可能此时他已分不清妈妈说的是真话还是亲戚说的是真话,只是紧紧搂着我,放声哭起来。可能是哭的累了也可能是怕妈妈被老虎吃掉,后来真的睡着了,把他放在床上,我去上班了。到了单位,我心里很不安,我觉得他醒来肯定会找妈妈,如果见不着我,他肯定会以为妈妈真的被老虎吃了,后来我打电话给妈妈,告诉她如果宝宝醒了以后哭就打电话我。果然,宝宝醒来后任凭谁哄他都不行,后来我跟领导请了半小时的假过去陪了他一会,小家伙这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件事以后我更加觉得,大人的言行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并没有责怪亲戚的意思,可能他们那一辈人,带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今天我们也为人父母,我觉得应该用更科学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可能大人不注意的言行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那么一丁点大的宝宝,本来就应该快快乐乐的,如果让他那么小的心灵来承受这种恐惧和不安我真觉得太残忍了。我对孩子现在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快乐,健康。让他自己去探索身边这个奇妙的世界。

喜欢《让孩子到户外复习》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