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是我全安教育过了度?

10-19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胆小是我全安教育过了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胆小是我全安教育过了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常常听见某新闻说:哪个地方,孩子被拐卖,家长们怎样的伤心,偶尔看看报纸,又见那大标题:谁谁谁的孩子不见了。至从有了xx后就不愿看到类式的信息,有时看到这些新闻,还总是联想到自己,让人担心。所以经常会把看到的这些新闻跟儿子当安全教育题材讲,只希望能给儿子灌输一些安全意识,但时间久了后,我发现儿子变得很胆小,不管去那都要大人陪着,害怕离开大人视线。

像周未的早上,让儿子下楼去买早餐,孩子不肯去,不管你怎么说,儿子就是不动,他的理由就是,若自己不小心被拐骗了怎么办。我说妈妈不是教过你吗?有陌生给你何任东西都不能要,不能吃,若陌生人骗你跟他走说会给你好多好玩具你也不能听,他说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什么的你都别信,并且你也可以骗陌生人说,我爸妈就在附近,或用故意指着远处说我爸爸妈妈来了,把陌生人吓走。儿子听了又说,那陌生人是大人,他若一直缠着我怎么办?这些妈妈也有教过你的,像这时你就要趁他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边跑边大声求救。遇到这事时你千万别慌,要向附近有穿察服的人帮助让他们送你回家,或打电话给家人。反正不管我们怎么鼓励儿子就是怕。

有时我要下楼收个快递让他一人在家,他也不敢,非要跟我跑一趟,那怕几分钟时间,理由还是一样,怕我一走,坏人就来了怎么办?我说这个妈妈也教过你的,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安全防范都有教过孩子,但儿子就是担心,显得非常胆小,现在孩子一天天长大,可这方面一直没有突破,有时想想我是不是把孩子给吓住了,但这个社会真的又不得不让人提高警剔。让人处于一个矛盾的境界,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不知是否有家长跟我一样?家有六至七岁孩子的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胆小,是天生的吗


胆小、怕黑也是心理障碍吗?其实,多数孩子都会怕狗怕猫、怕黑暗怕打雷等等,只要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程度又不太严重,都属正常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恐惧,有别于恐怖症。恐惧与恐怖症虽然看上去名称差不多,但恐怖症虽然看上去名称差不多,但恐怖症是心理障碍中的情绪障碍,后果要严重得多。

既然胆小恐惧不是心理障碍,为什么也有一些父母要给孩子做心理咨询呢?这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他们要求医师来区别一下,是正常心理发育过程中的偏离现象,还是心理障碍,以便妥善处理。虽说恐惧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若恐惧的内容超越了年龄范围,恐惧的程度又较为严重,孩子的心灵常被恐惧所占领,精神状态容易受到创伤,发展下去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滞等等。长大以后很有可能成为神经官能症患者,还会显得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缺乏独立性。因此,偏离正常心理活动的恐惧现象,非但值得家长引起重视,而且还要寻找发生恐惧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为什么会恐惧呢?是天生的吗?不!恐惧虽然与胆小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恐惧的内容与先天无关,是后天获得的。一两岁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体会,不知道外界事物对自己会造成怎样影响,对许多事物缺乏经验和自卫能力,所以他们特别信赖自己的父母,特别容易受父母的影响和暗示。若父母对他们教育不当,采用不科学的、不切合实际的、荒谬的方法来恐吓孩子,孩子就会信以为真,逐渐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最初的恐惧心理是被父母吓出来的。以后,随着孩子的接触面增大,他们的恐惧内容还可来自故事、电影、电视等。所以说,恐怖片、凶杀片、鬼怪片等,对孩子有害无益。在美国,这类片子均有“R”记号,父母们都知道不让孩子看有3个R的3R影片。

怎样减轻孩子胆小、怕黑的心理活动程度呢?1、父母切忌用恐吓手段教育子女,例如:用吓唬性手段教育子女,例如用吓唬性的语言,关暗室或推到户外进行惩罚等。虽然恐吓可以起一时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屈服于可怕事件的来临,而不是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改变行为习惯的。2:限制孩子看鬼怪片、恐怖片等。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容易不加思考地接受这些恐怖的内容,引起恐惧心理。另外,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夸大性,他们对恐惧内容的害怕比成人要大3-5倍。

如果孩子已产生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应及时找心理医生,父母不要为此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以免加重孩子的恐惧。

讲述:我是这样轻松教育孩子的


对于宝宝已经上幼儿园的上班妈妈来说,每天早上对孩子说得最多得一句话应该是:“快点!快点!”吧?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这样,那时猪仔仔刚上幼儿园,而且只有1岁5个月,自己还不会穿衣服,每天早上起来,只好不停地催促他快点,要不,我就迟到了。这样匆匆忙忙的早上大概持续了两个月。

有一天晚上,猪仔仔洗完澡就不让我帮他穿裤子,要自己穿。我当然抓紧机会,把裤子丢给他自己穿,没想到小家伙竟然真的会穿。

我高兴了一个晚上,那时他才1岁8个月。

第二天早上,叫猪仔仔起来,像往常一样帮他穿衣服,穿好衣服,小家伙又要自己穿裤子了。我就把裤子给他,让他自己穿。之后的几天,早上都是他自己穿裤子的,可好景不长,过了一个多星期,他的热情开始退了。一天早上,猪仔仔躺在床上不愿起来,我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对猪仔仔说:“猪仔仔赶快起来,跟妈咪比赛穿裤子好吗?”猪仔仔马上起来说:“好!”于是,我就把裤子给他,边对他说:“等妈咪说123就开始。”可我还没说完,小家伙就已经开始穿裤子了,我在一旁故意大声说:“猪仔仔偷步,不等妈咪。不算,不算。”小家伙在一旁偷笑,我会接着说:“慢点,慢点,不要比妈咪快。”之类的话,就这样他很快就把裤子穿好了。

春节到亲戚家拜年,猪仔仔把裤子弄湿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已经把湿的裤子脱了,于是我就把干净的裤子给他,叫他自己穿。在一旁的婆婆就反对了,说:“你帮他穿吧,他这么小,十分钟也穿不了,会着凉的。”我说:“他自己会穿的,不让人帮。”婆婆见我不听,就走过去要帮猪仔仔穿裤子,确让小家伙推开了,结果,小家伙2分钟不到就把裤子穿好了,为妈妈争一口气了,婆婆在一旁不敢出声了。等儿子穿完,我就去亲了他一下,并称赞他说:“奶奶不知道猪仔仔长大了,自己会穿裤子了,真乖!”亲戚都称赞他。

最近,猪仔仔已经会穿衣服了。但有时会把衣服反过来的,我就教他反过来再穿。从此以后,每逢他不肯起来,我就对他说跟他比赛,他就会马上起来了。现在,每天早上只要我帮他穿袜子,其他的基本都是他自己穿的。我就不用担心会迟到了。

孩子的教育,干涉的度在哪里


孩子,作为一个仍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活动,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标准划为对与错。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对与错,还有很多促进成长、挖掘潜力的成分。那么,对待孩子的教育,什么样的干涉才是合适而有效的呢?

情景再现

妈妈:男孩子3岁零1个月,涂颜色时总是涂的乱糟糟的,我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涂,估计是训斥他的缘故吧,现在让他涂颜色都不涂了,那是不是孩子在做事情时不要干涉,即使错的也不要管呢?应该怎样再调动他的兴趣?

孩子:我就喜欢乱涂颜色,可妈妈说我涂的很不好,还在一旁提醒我不要那样涂,应该要怎么涂,越听她说,我就越烦,干脆就不涂了!

不明情况的干涉,只会剥夺孩子成为独特自我的机会

早教专家指出,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就像一张白纸。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加深并积累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经历是极其珍贵的,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从而发挥出内在的潜力。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吧,在妈妈眼里,孩子是在乱涂乱画,颜色涂的一团糟,可在孩子那里,他或许是被五颜六色的彩笔给吸引住了,正在为彩笔能在纸上涂出颜色而兴奋呢!如果让孩子继续自由地涂下去,他也许就会对颜色有一种很深的认识,慢慢地,色彩感、审美能力都培养起来了。而这些,都是孩子内在的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置疑的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我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而这些一般都是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的事,孩子会觉得你不信任、不尊重他,他非但不会按着我们说的来做,还会觉得很没意思,慢慢地失去做事的兴趣。反过来,我们又在发愁如何让孩子重新拾回兴趣!

此外,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探索、体验之所以那么重要,原因是因为对于同一样东西,任何人的体验和感受都会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发展高度。比如,小时候,“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相信大家都看过,但却只有牛顿对此提出疑问,并发现了地球引力这一科学现象。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活动

因此,当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或活动时,我们可以蹲下来,陪着他一起涂画,真正地去理解他,问问他“宝宝,你愿不愿意告诉妈妈,你在涂什么呀?”,而不是一来就告诉他要怎么涂,孩子就会很愿意地跟你交流、互动,但前提是,一定是要在他涂画完之后。

那么,孩子在玩耍时,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要去干涉他呢?这也是很多家长都咨询过歪歪兔育儿老师的问题。

一是孩子的行为影响、伤害到了别人时。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阻止孩子,要给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二是孩子的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可以读读歪歪兔的安全系列图画书,掌握既养成孩子的安全习惯又保护他的好奇心的方法。三是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集体中的守则。我们要在生活中给他灌输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如何让他迸发出潜力,这就需要家长们把握好干涉孩子活动的尺度,宽而有原则。

教育男孩:我是男孩我自豪!


当知道有了儿子……

“瞧,这是我儿子!”

“有人和我一起看球赛了。”

“这小子肯定很调皮。”

男宝宝诞生的那一刻,全家上下都充满了欢庆的气息。儿子是家人的骄傲,这份喜悦传递给了小宝宝,他会感受得到。今后他还会不断接受各种社会期望,也会对自己是一个男孩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性别认同有多重要?

从一出生,男孩们就从外界的各种期待里摸索自己的性别定位,他们逐渐知道自己和爸爸一样。有了这样的认知,他们才会顺应社会对男孩的期望,承担起男性的角色。儿童期是建立性别意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里,爸妈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姑娘,比如总把男宝宝打扮成小女孩,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性别的认同。

需要让儿子知道的一些事

男孩子要有担当

从原始社会开始,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责任就有一定的区分。因为体力上的优势,男性在家族里主要承担着狩猎和保卫的职责。直到今天,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依然承担着更多保家卫国的责任。这种历史使命,要求男孩子们从小就要培养起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有能力的话,乃至对更多人承担起责任。

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说法放在今天,显得有些豪迈,有些耿直。但事实上,顶天立地的含义并不是要求男孩子做一个无谓牺牲的大英雄,而是让儿子知道,男子汉应该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要欺软怕硬,在有能力的时候,要保护相对弱小的群体。

男孩子也可以哭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社会给予了男孩坚强、勇敢的标签,让有些男孩子习惯于把负面情绪藏起来,压抑在心底。事实上,作为父母,在给予儿子关爱的同时,也需要教给他一些处理自己情绪的技巧,让儿子知道,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可以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

要有一些才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孩子要多阅读,多经历,才能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在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多的借鉴,不至于有失偏颇。才华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成长中的财富,它可以帮助男孩子活得更自在。

再来一点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让男孩轻松面对挫折,可以让男孩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让男孩的观点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善待孩子的“胆小”


善待孩子的“胆小”

编导语: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很为此伤心。孩子似乎无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沟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场,孩子总是显得特别胆小,自己一个独自去玩了。

于是,我给孩子做了项特殊的要求,每天给我在学校里认识一个新的朋友。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认识了几个人。

有时,看到孩子见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别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弃他的

胆小时,我本来也想训训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胆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也是生性内敛的人,我没有教会孩子如何

和人沟通。小的时候,孩子见到陌生人,我并没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热情地打招呼

。平时,我也很少带孩子去走亲访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变

得渐渐胆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之后。我尝试着引导孩子去小朋友沟通,带孩子去公园玩

。以往见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讪。但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我主动过去和小朋

友搭讪,先和小朋友聊开了,然后,再慢慢让自己的孩子试着和小朋友聊天。刚

开始,我只是让孩子简单地搭话,让孩子有个适应的时期。

我帮孩子引荐认识后,让孩子渐渐独立和陌生人沟通、聊天。经过一段时间

的训练,我发现孩子其实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样胆小。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

有引导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无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胆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际交往似乎确实比较被动、积极性不够,而这点我也是如此。也许是遗

传的因素,也许是自己观念的改变。我不再苛责孩子改变,因为我明白了其实这

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胆大。

胆量无法复制,性格无法复制,认识了这一简单的道理后,我渐渐接纳了我

的那个曾经胆小的孩子。

喜欢《孩子胆小是我全安教育过了度?》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