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10-23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个人包饺子我还是有些怵头的,自从xx出生我的腰打了麻药之后就很不好,经常疼,再她几个月的时候又查出来腰椎间盘突出,平时站着太久就会钻心的疼,但孩子难得胃口好,想吃我做的三鲜饺子,我没有理由拒绝。

买了半斤虾、半斤肥瘦肉馅、三两韭菜,然后就开始和面、和馅,开始准备包饺子,xx很喜欢吃我包的三鲜饺子,一是自己家里做的用料足,二是在肉馅中我加入自己熬的高汤,煮出来的饺子鲜美多汁,一咬的话满嘴流油的感觉,但又不是油,没有那么油腻,所以全家都爱吃。

我自己一个人折腾,准备的时候还好,因为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还活动着,腰并没有特别难受,可包起来因为站在那一动不动,腰一会就酸疼的要命,快包完的时候我的额头一个劲儿的冒冷汗,最后终于都弄完了,就三个人的饺子我就折腾了近2个小时。

包完后xx爸煮饺子,让我坐着歇了一会。我还特意问了一下有破的没有,因为充满汁水的饺子破了就不好吃了,好在xx爸说都没有破。第一锅盛出来之后因为太烫,我给xx夹了碗里2个,然后就把碗碟都摆好去收拾厨房了。xx这么大了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吃饭,而且有分寸不会被烫到,也就没进去看她。等过了几分钟我进去一样,她的饺子一口没吃,可一盘子饺子都被她用筷子捅破了,汤汤水水的。我当时就气坏了,怒吼她,你干嘛呢?不是给你夹碗里了吗?干嘛把好好的饺子都捅破?当时我腰疼的要命,特别生气,觉得把我一上午的劳动成果都破坏了。xx爸也急急忙忙跑出来,批评她,妈妈辛苦包的饺子,你看都弄破了。

xx看我俩都说她,一低头,眼泪就流出来了,没有出声,但眼泪不断。我一看孩子病刚好,才有点胃口,就没继续批评她,就说,吃饭吧,下次别淘气了,你看把饺子都弄破了,怎么吃啊?xx一边流泪一边低声说,我想给爸爸妈妈夹。我一听特别震惊,我错怪孩子了,她本来筷子就用的不是特别好,饺子还特别烫,再加上里面是汤汁,特别软,她根本夹不上来,所以都捅破了,我再一看,我和xx爸的碗里果真都躺着饺子。我马上和xx道歉,谢谢她为我们夹饺子,谢谢她看到喜欢的饺子都顾不上吃还想着我们,但同时也告诉她这样做很危险,而且也把饺子弄坏了。xx听我这么说,渐渐的止住了眼泪,歪头问我,妈妈不生气了?我说不生气,妈妈很开心你想着爸爸妈妈,但是以后一定等饺子凉了再弄,要不太危险了。xx听后开心的吃起了饺子。

看着孩子吃的那么开心,我再一次心酸了,我又批评错孩子了,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一再受挫,给了孩子太多的委屈,究其原因就是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每次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责备与发难,而且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倾听孩子心的声音,我想父母收获的是更多孩子纯真无邪的感动,而我相信听了孩子的解释,回馈给孩子的肯定是拥抱和亲吻,而不是怒吼与愤怒。

孩子,最纯真的名词,让我们放下家长的身段,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一定会被他们纯真而又真诚的心声所感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育儿心得: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1、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行动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透过自己的观察,能够从家长那里得出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不能够做,从而得出行为的准则。作为家长,务必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一个好的表率和榜样。

2、家长要认可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好奇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作为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找到孩子平时难以察觉的闪光点,大加赞赏并给予用心引导,不要忽视孩子天生的想象力、模仿力。孩子就是靠这些来发展她的心智的。当自由给孩子时,孩子不再听成人的摆布,而听从他内在老师的呼唤,他会依照他生命的秩序和要求来发展。他在玩水中变得专注而且安静,虽然他玩的满身是水,满地是水;在玩沙中,他把整个世界都忘掉了,虽然他会把衣服搞脏;在攀高中,他充满了探险和勇敢的精神,虽然让你提心吊胆;在捉迷藏时,他总藏在一个地方,从不试图换个藏身处,当你每次都出此刻同一个地方发现他时(他很高兴上你发现他),他就会快乐的哈哈大笑,而且不断的重复这个在你看来既愚蠢而又毫无好处的游戏……所有这些,你都不明白它的好处何在。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帮忙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样

3、善辨是非,正确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要舍得批评孩子,但要掌握好批评的火候。批评能够使孩子改正缺点、错误,构成好的品德行为。

首先要查清事实,不能主观臆断,不能冤枉孩子,否则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对抗,起到相反的效果。其次要就事论事,不能翻箱倒柜把孩子的所有缺点都摆出来批斗,也不能从事说到人,进行大面积的批评,正确的做法是把人于事分开,只对此事不对人,使孩子懂得父母否定的是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不是本人。这样的批评,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理解。最后批评要点到为止,批评孩子不能没完没了,唠唠叨叨,这种批评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孩子能有所醒悟,并决心改正,这一页就就应翻过去,一切从头开始。

4、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的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她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就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5、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理解孩子。作为家长要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社会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知识,尽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但反映出他在思考,家长对孩子提出的答复以及态度,将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甚至还影响他的一生……

育儿观念: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想要打开他们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他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换做是我们,立马就会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而这位校长却是弯下腰来十分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把话说完,并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给予她真切的赞美。

我们往往以大人的意志左右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习惯立马判定他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以成人的方式造就了“听话”的孩子。殊不知,在这“听话”的背后,扼杀的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是纯真无邪的!在责罚孩子前不妨先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以宽容的心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缺憾。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确认的就是:我要倾听孩子心声,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和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儿子比较胆小,总怕摔了自己,遇到一些危险性动作,不用我们大人说,自己便“知难而退”了。这一点曾经让我觉得庆幸,孩子会“保护自己”,可渐渐地,我感觉到儿子在动作发展上有些缓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1.循序渐进,练习基本动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娘俩去附近小公园“走平衡”。小公园周边的马路牙子,变成“小桥”或者“高速公路”,我俩一前一后,一步一步“走平衡”。刚开始,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往前走;慢慢地,儿子牵着我往前走;再后来,他只抓住我的一根手指头向前走;最后,儿子独自在上面“开汽车”,走得轻松又自如……

2.引导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我的做法是尊重鼓励、激发兴趣。去年,儿子班有四五个小朋友都学了轮滑,我带着他去看伙伴们的学习,可是他说啥也不学。我和孩子他爸尊重了儿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坚持每天打球、跑步。今年,在选择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征求儿子的意见:“兴趣小组有美术、电子琴、舞蹈、轮滑。你自己想一想,喜欢学什么?”儿子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最后说:“我学轮滑吧!”我说:“你怕不怕辛苦?”儿子说:“妈妈,你不是说,要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吗?”儿子终于爱上了轮滑,坚持不懈地锻炼,在家里也常主动要求再练一会儿。

3.正确示范,确保均衡营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挑食、偏食,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这是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而改掉或减轻的。刚上小班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便说:“菠菜真好吃,吃了可以变成大力士。”有一次吃胡萝卜,我见儿子不愿吃,便说:“胡萝卜真好吃,怪不得小兔喜欢吃呢,我也喜欢,吃了还会让眼睛更亮!”我这么一说,儿子便吃了,吃完了还问我:“妈妈,你看我的眼睛亮不亮?”在我的示范和鼓励下,儿子渐渐地不挑食了,窝头、野菜什么都吃,这保证了儿子的营养均衡。

给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间.把他引上“热爱学习之路”

生活即教育,对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和环境空间的影响尤其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非常重视在家庭的环境布置中为孩子营造有益的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

1.音乐熏陶。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儿子也是,很小的时候我便给儿子准备了一个录音机,放在他经常玩耍的地方。两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放音乐了,而且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又唱又舞。我们一家人很认真地看他表演,我也时不时陪他一起表演。每当我弹琴的时侯,儿子就会专注地在旁边听,我问他是否想学琴的时候。儿子却总是摇头说:“我觉得太难了。”虽然我从小就有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熏陶,让儿子喜欢上了音乐,这已足够。

2.自食其力。让孩子“自食其力”,将来孩子在社会上才能成长得更好。虽然婆婆对他比较溺爱,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已达成了共识,从儿子两岁多就开始锻炼他自己动手做事了。只要是儿子喜欢干的事情,我都会让他试一试.现在我和老公的袜子儿子都能帮着洗了。他自己的学习桌、玩耍区域,我也经常鼓励他自己整理。当然,他有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会说:“妈妈,我不想干了。”我便会走到他身边鼓励他:“我们一起整理好不好?”这时儿子便会笑着说:“我们两个人会干得又快又干净……”

3.潜移默化。婆婆常责怪我没有教孩子学算术,我则认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有一次我试探儿子,问他:“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你说有几只啊?”儿子眨巴着眼睛说:“有5只。”类似这样的小题目,我像讲故事一样问儿子,儿子也很起劲地模仿着出题反问我,婆婆在旁边看到了,高兴得很:“看来有些东西不用刻意教,也能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给儿子准备了很多积木、玩具放到他的小区域内,还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贴在墙上,孩子也许就是在玩积木、玩玩具的时候自己学到了这些吧。有一次儿子和他爸爸去吃油条,吃完了儿子说:“爸爸,你买了10根油条,你吃了6根,我吃了4根,我比你少吃了2根,你再给我买2根,咱再走吧!”瞧,生活中,儿子很会算账呢!

给孩子一颗“博爱”的心,引导孩子走上“热爱生活之路”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我的结论是:要热爱生活。一个人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一个阳光的心情,才能珍惜生命,才能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爱上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逢假期,我和老公便带着儿子出去游玩,看到儿子感兴趣的,我们便讲给儿子听。譬如大明湖畔的铜人,儿子和我们一起编了一个“老爷爷吹糖人”的故事;再如苏州“留园”的石头迷宫,让孩子流连忘返;还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方特的水世界,干佛山的登山之旅……旅游让孩子爱上了大自然,也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孩子爱自然、爱生活的情趣。

2.体验成就感。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他便在这个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自身价值的体现”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基础。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会让孩子去体会自己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譬如,当儿子用积木摆出了长江大桥、苏州园林、高楼大厦、迷宫、火车道轨,我便会将他的作品拍成照片并张贴在墙上;当他完成某个小制作,我会和他一起找个地方摆起来;当他克服困难露出笑容时,我会竖起大拇指;当他学会一样新本领,我会和他一起庆贺。

3.让爱无处不在。毛绒玩具小猪是儿子的最爱,儿子像一个大人一样照顾它、和它玩耍。而我也借此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爱的情感。记得儿子上中班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说:“小伟(化名)没有爸爸!”我借机引导他对同伴付出自己的爱心,儿子和小伟成了铁哥们,也因此而更多地帮助其他小朋友。

让孩子“懂得爱、接受爱、学会爱”,我相信儿子会因这无处不在的爱而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爱,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孩子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父母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便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变得不听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不会和父母心生隔膜呢,又怎么不会产生不听话行为呢?

许多父母虽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对他们并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难有效地应对孩子的不听话行为。父母要想在纠正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上取得有效的成果,首先得亲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走进他的内心。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温馨,从而对父母更加亲近与尊敬。这有利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有利于父母对他们的不听话行为,进行明确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专家指出:消除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是不断消除和孩子误解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子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放低姿态,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1)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但必须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例如,他可以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他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

父母的关注鼓励着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想法和感受。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父母对他的注意。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学习倾听孩子的话语

多数人都习惯说话,不习惯听话,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要他做个“听话”的孩子。不听孩子说,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听孩子说,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爸爸、妈妈想要有个听话孩子,必须先要“听”孩子说“话”。要养成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并不很困难,只要告诉自己“少开尊口”,耐心倾听,就可以了。

5)用鼓励、说理代替责骂

长期责骂孩子,孩子就会把“懒得理你”挂在嘴上,当孩子以这种对抗的态度对待父母时,其实他对爸妈的失望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长久以来,他和父母沟通不良,干脆“免谈”。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沟通;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找到不听话的症结所在。

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


我们总以为大人在教给孩子各种各样的道理,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何尝不是在教给我们一些什么?当你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仅教给我们包容、乐观和信心,而且,他们还悄悄在指点着我们为父为母之道呢。

别让蜂蜜也失业

因为一个小疏忽,我被公司辞退了。从走出公司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愤愤地抱怨:老总太不讲人情了,为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砸了我的饭碗;同事也不够意思,平时相处得跟姐妹似的,可关键时刻没一个人帮着说情;还有老公,要是他多帮我做点家务,我也不至于忙中出错……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看到我拉长着脸、皱着眉头的样子,女儿竟怯生生地不敢靠近。

“爸爸,妈妈怎么了?”女儿躲在书房里小声地问道。

老公说:“你妈妈失业了。”“什么叫失业?”“失业就是挣不到钱,不能给你买布娃娃了。不能给你买布娃娃,心情就会不好……”我听到老公在耐心地向孩子解释。

女儿似乎明白了,稚嫩地“哦”了一声,又对她爸爸继续说道:“爸爸,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出去爬山吧,这样妈妈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与其呆在家里心烦,还不如出去散散心。于是,我们一家人乘车来到郊外。已经是深秋了,山路上,绿色渐渐褪去,只有零零星星的野花可怜巴巴地开着。我很快就后悔了,到处灰沉沉的,有什么好玩的?可女儿倒是很开心,乐颠颠地跑在前面,追逐着蜜蜂和蝴蝶。我心不在焉地跟着,无聊之中,脚步专往那些不起眼的小花上踩,一朵,两朵……

突然,女儿站住了,回过身来定定地看着我,刚才脸上的兴奋荡然无存。

“怎么了?累了吧?”我问。

“妈妈,我知道你失业了,心情不好———”女儿指着被我踩过的小花,稚气地大声说道:“可是,可是你也不能让这里的蜜蜂也‘失业’啊,它们会失去快乐的!”

听着女儿的话,我的心猛地一颤。是啊,一朵微不足道的小花,就是蜜蜂的整个世界!尽管我失业了,事业已不再精彩,可我也没有权利去破坏别人的———包括老公和女儿的世界,让别人的世界也跟着一片灰暗!

想着想着,我弯下腰抱起女儿,愧疚地说:“对不起,妈妈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双凉鞋

晚自习的时候,我在办公室里评改试卷,8岁的儿子冒失地闯了进来。“你不在家做作业,怎么到这儿来了?”我停下手中的笔问道。

儿子喘着气说:“妈妈,爸爸给我买了一双很漂亮的凉鞋,前面大大的、宽宽的。”儿子边说边用手比划着。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不忍心扫他的兴,附和了几句,然后叮嘱他赶紧回去做作业。

儿子的凉鞋在今天下午上体育课时弄丢了一只,放学后他让我陪他去买双新的,可我忙得脱不开身。没想到儿子竟给他父亲打电话,让他父亲给他买了双凉鞋。要知道,儿子很惧怕他父亲,从不敢让他父亲帮他买东西。

等我评完试卷回到家,儿子已经睡了。我想看看儿子所说的那双很漂亮的凉鞋,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儿子的房间。摁亮灯,儿子的床前整齐地摆着一双黄色的凉鞋,凉鞋有点歪斜,估计是长期压放的缘故。鞋底下用一大张白纸垫着,白纸的四角各画着一只蝴蝶,振翅欲飞。我仔细地端详着这双凉鞋,一点儿也找不出儿子口中“漂亮”的感觉。这是一双在地摊上出售的再普通不过的凉鞋。可儿子却把这双廉价的凉鞋当宝贝,居然用白纸垫着,还画上了蝴蝶!看着酣睡中的儿子,想到他的幼稚,我忍俊不禁。

回到卧室,我责怪老公怎么给儿子买了这么一双凉鞋。老公说,这乡镇小街,到晚上6点,哪里还有鞋卖?能买到就不错了,以后再买一双好的吧。

星期五的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脸上挂了好几道指甲痕。我追问了几次,儿子才说是跟同学打架时被抓的。儿子从上学起,从没跟人打过架,这次到底是为什么呀?“他们……他们说我的凉鞋难看!”儿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我愣住了,儿子居然是为了这双凉鞋而第一次打架!看到他伤心的样子,我不忍责备他,于是默默地坐到他身边。

良久,儿子停止了哭泣,问我:“妈妈,你也觉得这双凉鞋难看吗?”我不忍欺骗他,看着他说:“一般吧!”

“可它是爸爸买的呀!”儿子提高语调说:“这是爸爸给我买熊猫娃娃后买的第二件东西。”

熊猫娃娃?我快速地在脑海中搜索。天哪,那是儿子4岁生日时老公给他买的礼物。这么说,他父亲时隔4年才给儿子第二次买东西?看着儿子,我鼻子竟有些发酸。

自从老公下海经商后,一心只扑在生意上,儿子的事根本没时间过问。我偶尔责怪他,他总是说:不是有你在吗?可他哪里知道,在儿子的心里,父爱的位置是我无法填补的!

我随即给老公打了电话,告诉他一切,听了我的话,他沉默良久。

周末,我们特地陪儿子去城里大商厦买了一双漂亮的皮凉鞋,儿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但是我发现,儿子仍然经常穿着那双黄色的凉鞋。有一天,儿子还在那双黄色的凉鞋上用圆珠笔画了两只蝴蝶。那蝴蝶在儿子的蹦蹦跳跳下,忽上忽下,美丽极了!

女儿的测试题

一直以为,我和女儿的关系还算是亲密无间。但那天晚上,女儿拿着一本书,笑眯眯地对我说:“我要考考你,看你对我了解多少?一共100分,20道题,每道5分。”我自信地答道:“考吧,保证得90分以上。”

“我最喜欢吃什么?最怕吃什么?”女儿开始发问。“最喜欢吃土豆丝,最怕吃蘑菇。”我胸有成竹地回答。“扣2.5分,我最怕吃肥肉。”女儿接着又问:“我最喜欢哪门功课?最讨厌哪门功课?”我停顿了一下,女儿喜欢数学,这我是知道的。但她讨厌哪门功课,我怎么没印象呢?想了几秒钟,还是答不出,又被扣去了2.5分。

好在,接下来的几个问题,比如“最近在读什么课外书”、“最崇拜的人”、“最要好的朋友”、“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最喜欢哪首歌”、“最喜欢干的一件事”等等,我都答对了。然后女儿又问:“我最苦恼的事是什么?什么会使我愤怒?”我愣愣地看着她,最苦恼的事?她这么幸福,有什么可苦恼的?什么会使她愤怒?我觉得她每天都挺开心的,小小的年纪懂什么愤怒?

“你想干的事,我没让你干,你很苦恼。老师对你不公平,你会愤怒。”我犹豫着回答。女儿大摇其头:“错!长胖让我苦恼,家长冤枉让我愤怒,扣10分。”

“好,你接着问,我就不信我不了解你。”我不服气地说。女儿一笑,接着问道:“我最近的口头禅是什么?最近的校园流行语是什么?”此题一出,又将了我一军。看我摇头,女儿又扣去了10分。

即使剩下的题都答对,也只能得75分了。但可惜的是,“最喜欢什么动物”、“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最珍爱的一件礼物”、“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等等题目,答案好像就在嘴边,可硬是说不上来。结果又被扣去20分,最终得分为55分。书上的测试结论是:您对孩子了解不太多,看来你平时不太关心孩子哦。

女儿的测试题让我幡然醒悟,原来我对女儿真的了解不多。看来,要真正成为女儿的朋友,还要花很大一番功夫呢。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倾听孩子的心声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倾听孩子的心声

今天读到这么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孩子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一个父亲,对于这段话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儿子三周岁时,一次得了中耳炎,医生开了针剂,拿了药到输液室打针,小家伙拒绝打针。我哄骗他“打了针给你买玩具”,一计不成,又威吓他“不打针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没想到,软硬兼施都没有效果。实在没有办法,我强制抓住他,按住他的小胳膊,可他拼了命似的挣脱,凄厉的哭喊声惊动了整个输液室。无奈之下只有放弃,等他平静下来时,我抑制不住怒火训他:“你这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打针,耳朵能好吗?”他惊恐地望着我轻轻念叨:“爸爸,我怕医生,我怕打针,你抓住我,我更怕”。他的话让我的内心猛然一惊,刹那间发现自己太不理解儿子对打针的恐惧了,这种强制的打针方式给儿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我非常地自责,抱着他柔声道:“宝贝,你的耳朵是不是晚上睡觉时总是嗡嗡地作响,而且会痛啊?”儿子说:“痛,我总是用手去拍耳朵让它不痛。”“那宝贝想不想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痛,一觉睡到大天亮啊。”儿子回答“想”。我亲亲他的小脸蛋说:“打针就能很快地好起来,不打针的话,晚上耳朵又会痛。”儿子点点头接受了打针。带他去输液室的路上,他还问我:“爸爸,打针疼吗?”我很轻松地说:“有点疼,像花蚊子重重的叮了一口,宝宝被蚊子咬了,是不是有点疼,有点痒啊?“儿子回答:“是的”。我看得出来他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于是给他打气说:“爸爸知道宝贝最勇敢了,是最棒的,是个小英雄哦,打针都不会怕的。”他似乎懂了。打的时候他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是没有大哭大闹,只是把头藏在我胸前,我紧紧地搂着他。输液的时候,孩子躺在我怀里天真地说:“爸爸,打针也不疼的。”后来在输液中途由于护士没扎好针,小手肿起来,也没有哭闹,还很配合护士扎第二针。

还有一件小事情也记得比较清楚,前段时间,奶奶说儿子最近几天比较闹,总会哭几声而且身子瑟瑟发抖,有可能是楼上装修的电钻声吓到了。她也去交涉了,可是人家工人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要按工期交付的。我听后,非常清楚电钻所发出的的刺耳的声音,知道一般小孩子听到这个声音确实会害怕,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去找楼上装修的工人,而是走到儿子面前问他:“宝贝,怎么了?怎么哭了?”他面带泪水说:“爸爸,我怕,怕楼上传下来的声音”。我面带微笑地说:“哦,楼上在装修,是他们用电钻发出来的声音,不怕,爸爸带你去看看发出这个声音的电钻。”儿子点点头,随我到楼上装修的地方,刚开始还是很害怕,但是慢慢地胆子打了起来,还去凑到前面去看电钻甚至摸摸它。不过,我还是和装修的房东交涉了,房东很通情达理答应尽量我们在家的时候不使用电钻。后来在家里电钻声音传来他也就没那么惊慌了,虽然还是有点害怕,但不哭闹了。

经过这些事情,儿子好像对我特别的信任了,我下班后,他总会跑到我的身边,跟我说今天在幼儿园做了哪些游戏,老师教了哪些数字和儿歌,并会表演给我们看;也会地告诉我班上哪个同学可爱,哪些小朋友是他的好朋友;也会兴奋地告诉我妈妈今天带他去哪里玩了,妈妈给他买了什么样的玩具和零食,并会与我一起分享玩具和零食;也会很委屈地向我告状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屁股了,请求我批评妈妈;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他喜欢的玩具藏在哪里;也会很懂事的帮我拿拖鞋,水杯,捶捶背;假如见到我们不开心也会很努力地逗我们开心;也会很大声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看见儿子每天的变化和进步,看见儿子每天都很开心快乐,我的心底就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从我与儿子的生活经历来看,我一直相信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需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讲话,赢得孩子的信任,引发孩子讲出他的心里话,才能使家长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更轻松地与孩子相处,更容易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道理,更能激发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的勇气,更能泰然地接受挫折的心态,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为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倾听则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孩子的心灵的钥匙,这把钥匙能够沟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消除相互之间的隔膜,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蹲下身子,用心的倾听花开的声音,流水的歌声,孩子的心声。

倾听孩子心声,躲过10大误区


倾听孩子的声音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步伐提速、竞争压力加大,爸爸妈妈常常由于工作忙碌,而无法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游干桂便认为,现代爸爸妈妈不应该只是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反而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让自己和孩子的心灵更为亲近。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最想要黏的、最想说话的人便是爸爸妈妈,游干桂表示,每天不论是2小时、1小时,甚至是30分钟都好,爸爸妈妈都应该学习当孩子的听众,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如此一来,便能真正看到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再针对其缺点加以改进,而對其优点则予以鼓励,以求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多元智能。

此外,吴娟瑜也表示,如果希望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最好的引导,做爸爸妈妈的必须先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同时也需要学习用言语、用肢体语言适度地表达爱孩子的心意。吴娟瑜也提出了现代爸爸妈妈最容易犯的十件胡涂事,例如过分担心孩子、以为孩子长不大便什么小事情都帮他们做,对孩子太严厉或者是太溺爱等等,这些过与不及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养成小孩子依赖、没自信,严重的可能造成性格上的偏差,所以爸妈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跨越这些误区,多花一点心思考慮自己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个性,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圆满。

爸爸妈妈最容易犯的10件胡涂事

1、要太多:对儿女有过多的担心,例如:担心孩子課程跟不上、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担心孩子晚归等。

2、做太多:替儿女承担太多的责任,例如:无论晴天雨天接孩子上下学、替孩子拿书包、孩子忘了东西马上替孩子送到幼儿园、替孩子写作业等。

3、骂太多:爸爸妈妈将自己生活、工作上碰到的挫折,转移到小孩身上,不高兴或者是心情恶劣烦躁时,不管小孩做的对不对、好不好都大声斥责,结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恶劣。

4、给太多:无论是物质生活的补偿,或是口头上的赞美,有时候给了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5、要太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大感吃不消。

6、玩太少:亲子之间没有太多有趣的休闲活动,没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7、“坐”太少: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很少有机会可以坐下来一起聊天谈心,没能养成谈天、分享的习惯。

8、知太少: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务,结果忽略现代资讯的吸收,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流行音乐,爸爸妈妈都不了解也搞不清楚,亲子之间只能谈些吃饭、穿衣的日常琐事。

9、爱太少:爸爸妈妈当然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言语和行动表达上,总是还不够具体明确,使得亲子在相处上减少了互动的润滑剂,也容易让孩子觉得爸妈对他的关心不够多。

10、变太少:亲子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断调整,以致孩子与爸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让孩子学会做对的判断

亲子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悲哀的矛盾”,也就是说,大人总以为孩子应该知道如何做判断,孩子也以为自己应该是做对了判断,然而,事与愿违,孩子竟然没有做对正确的选择。

究竟事情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有时候对孩子而言,真的是茫然无所适从,面对爸爸妈妈对于对错的标准,有的孩子是用不断尝试希望找到爸妈认为是对的方法,但一错再错的机会自然也很高,更有的孩子干脆不要有任何动静,等着耗着让爸妈忍不住自己说出来要怎么做,以免做错判断受到责骂。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接受“孩子难免会判断错误”的现实,孩子也能在爸妈的鼓励下学习接受“判断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亲子之间互相体谅包容,如此一来,爸爸妈妈便能在适当时机,协助孩子做出正确判断。

事实上,要做到“在对的时机,做对的选择”这样完美的状况,其实是需要通过许多“尝试”的过程。因为“尝试”会带来“经验”,而“经验”才会带来正确的“判断”能力,所以吴娟瑜表示,爸爸妈妈除了用言语、举实例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之外,更应该花时间协助孩子理出一个判断现实状况以做出正确反应、选择的的能力,唯有交给孩子正面且正确的思考逻辑,才能让孩子在日后成长的过程中,有信心面对人生一道道艰难的考验。

爸爸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5要点

1、告诉孩子,做决定之前应该先搞清楚自己要的结果是什么?

2、学习自己做判断。

3、参考别人的经验做判断。

4、若判断错误,马上补救,不要一直停留在后悔的情绪中。

5、不断尝试,记取教训,才会更容易成功。

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性格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提升,现代爸爸妈妈总是极尽所能地想要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陈富美表示,因为爸爸妈妈的大量给予,使得孩子很容易便养成了予取予求的习惯;在百货公司的玩具部门,常常可以看到孩子蹲在玩具前大声哭闹的情形,原因只是为了爸爸妈妈没有答应他购买他想要的玩具而已,而许多爸爸妈妈便在不忍心小孩哭太久的状况下,答应了小孩的请求,如此的情况一再重演,终于导致孩子越来越任性,不知自我克制的性格。

为了让孩子懂得忍耐的功夫,陈富美认为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任性要求时,绝不可心软,尽管小孩哭闹不已,也必须坚持原则,好让孩子知道大声哭闹、乱发脾气这一套戏码是不管用的;同时,爸爸妈妈在事后也可以与孩子约定,只有在生日或圣诞节、过年等特殊节日时,才能够让他拥有想要的玩具,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培养孩子学习忍耐、懂得自我克制不任性,也可以让孩子更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物品。

订做孩子乐观开朗的个性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能过得很快乐,笑口常开,然而人生总会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惟有让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才能使他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都可以在脑海中产生“正面思考”的模式,乐观进取地迎接挑战。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爸爸妈妈批评孩子的方式,是造成孩子乐观或悲观的重要因素。”他建议爸爸妈妈两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第二项原则则是爸妈要养成“以乐观态度来解释问题”的风格。

吴娟瑜表示,当爸爸妈妈对孩子又吼又叫,或经常唉声叹气,孩子的性格就会逐步退缩消极;而当爸爸妈妈以明理、正向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孩子也才会有机会将性格渐渐地调整为开朗乐观的方向。

倾听宝宝内心需求


如今,宝宝的身体健康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但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宝宝的情绪也需要精心照料,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日前,市教育科研院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梅仲孙告诉记者,经常处于良好情绪中的孩子,身体发育好,智力发展得更好。因此,家长要照料好宝宝的情绪。

愉快、痛苦、兴趣、厌恶、惧怕、悲伤、惊奇,这是成人常常经历的情绪体验。与成人一样,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也有自己的情绪反应。奇妙的婴儿情绪表达着婴儿的感受和需要,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一切活动。良好的情绪使婴儿身心愉快,吃得好、睡得香、玩得也开心,并且乐意学习新东西;相反,烦躁的婴儿情绪使得他拒绝接受外界信息,不听、不学,而且也不做。

吃饱了心情才会好

和身体一样,婴儿的情绪也是逐步发展的。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婴儿的情绪也经历着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识别这些情绪,弄清这些情绪产生的诱因,尽量使婴儿处于正性情绪(如:愉快、兴趣)之中,避免负性情绪(如:惧怕、愤怒)的产生。

新生儿情绪比较简单,主要是痛苦、厌恶、微笑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吃饱了,睡足了,他们就愉快,表现为安安静静睡觉,有时候还会在睡梦中出现微笑反应;相反,饥饿、瞌睡或身体不舒服时,他们就痛苦,表现为哭闹、烦躁,遇到令人不快的不良气味或味道时,他们会以皱眉等反应来表示厌恶。在这个时期,父母所要做的主要是提供婴儿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

内心渴求抚摩交流

2—3个月的婴儿情绪不再完全取决于生理的需要了,他们开始有社会性的要求,如:需要父母的抚摩,需要与人交流,而且也有了玩的要求。他们的情绪更丰富,当看到妈妈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对面地逗他时,他会出现愉快的微笑。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多与婴儿肌肤接触,和他说话,逗他玩,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4—5个月的婴儿手的动作开始发育,喜欢抓握、摆弄东西。这时候,摆弄一件他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让他产生愉快情绪,而且如果他的活动要求受到限制,小宝宝也开始会生气。例如:把他正在摆弄的东西拿走,他会表现出愤怒。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满足宝宝对手部活动的兴趣,让他一次摆弄个够。

小小年纪分享爱心

6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区分陌生人和亲人,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这时候,离开母亲或其他抚养者时,婴儿会表现出焦虑、悲伤;与陌生人相处时,还会产生惧怕情绪。这个阶段,父母对婴儿应该给予更多关怀。当婴儿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依恋时,父母要满足他这种依恋感,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遇到陌生环境,也不至于过分惧怕和焦虑,愿意和别人交往并适应新环境。

1岁以后的孩子会表现出简单的同情心,他会看到别人笑而笑,看到别人哭而哭。这种简单的共鸣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基础。同时,看到新异的东西,他会感到惊奇,看到陌生人还会感到害羞。从此时开始,父母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对新事物的兴趣了。

早期教育:让婴儿多倾听外界的声音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让婴儿多倾听外界的声音,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对声音有强大的敏感度,可以这样子说,他们的父母是孩子与复杂的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重要的桥梁,所以爸爸妈妈一定利用各种有用的方式帮助孩子听到不同的大千世界的声音,这是建造“智慧大厦”的重要基础。

1、婴儿对声音有特别的偏好

一个具体评价婴儿听力的研究表明:很多婴儿在接收了适宜的声音刺激之后,就会很明显的呈现出安静的状态情况,如果我们在保持持续的声音刺激并发出愉快流畅、吸引婴儿的声音,并且依着婴儿的动作去调节某些音调和节奏,那么小婴儿也会逐步去试着调整他们自己的身体动作来符合这个音调,并试着与父母的声音节奏一致,对于婴儿的学习,和外界环境的互动,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有足够的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婴儿听到的声音过分吵闹、尖锐、刺或不愉快时,会让婴儿觉得自己受到了惊吓、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就会明显地加快,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的大脑听觉系统会排斥这些个烦躁的声音,进而把头部转离声音处,而这样的动作是对婴儿的身体极其不利的。所以,父母从婴儿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经常反复地给孩子说些简单上口的童谣,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唱一些好听悦耳的歌曲,再说些充满爱的话语,来帮助稳定他们的情绪,再者另一方面也要同时观察婴儿听到声音之后的各种身体反应与身心状态的表现,这对孩子的情绪、动作、听觉等的发展都伴随着很明显的好处。

2、倾听奇妙的世界

对于新生儿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声音的频率和高低,更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有的婴儿还甚至能够感觉声音和音乐的节奏感,所以来自外界环境的声音便会对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起到很有的作用,而且适当的听觉刺激会促进孩子在情感上与人的沟通及语言方面的理想发展,也很容易让孩子处于积极地乐地态度去接受外界事物。

3、合适的时机提供适宜的听觉刺激

1——3个月时听音乐:方法是当妈妈在哄宝宝吃奶的时候,或者宝宝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或者当怀抱着宝宝很想哄他高兴时,我们可以适当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乐曲,也可以是胎教时播放的优美的音乐,这可以训练孩子的乐感、听觉、与注意力。另一个办法是说悄悄话:宝宝睡醒之后母亲用温柔缓慢的音调对宝宝说一些悄悄话来刺激宝宝的神经,每天2——3次,每次2——3分钟,足够的给宝宝提供听觉上的刺激,从而达到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之后的方法便是摇铃铛:办法就是在宝宝头部上方挂一个铃铛,我们便可以在他头部两侧摇动铃铛,但是要注意我们要让节奏快慢适中,同时音量也要大小适宜,观察宝宝对铃声的情感反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检验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发展听觉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这正是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的重要性。

4——6个月时妈妈可以唱念儿歌:宝宝这个阶段特别喜欢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虽然他不是很懂其中的意思,但他会特别喜欢儿歌中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让儿童每天至少唱念1——2首,在这样的情况下每首儿歌至少唱念3——4次。追寻声源这个办法:妈妈在婴儿房间里某个地方将玩具(铃铛、拔浪鼓、口琴等等)弄出一定的声响,并使之发出各种悦耳的声音,同时观察孩子视线是否会转移到有声响的地方,这样同样每天2——3次就可以了。

7——9个月培养孩子叫人名:妈妈用几种不同的语调叫孩子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观察他是否在叫到名字时能够转过头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他的听力,又训练孩子对语言的反应能力。玩“指挥家”游戏:就是选择一首鼓点比较鲜明、旋律感又是很分明的音乐进行播放,然后妈妈从背后抓住他的手臂,让小宝宝合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拍手,并让它随着旋律的变化,同时变化手臂上动作的幅度,这样做很能让宝宝配合音乐的能力提升很大。

10——12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长到10个月左右,妈妈每天给孩子唱一首简单、轻快、抒情的儿童歌曲,并每天给宝宝讲几个有趣的儿童故事,再同时拿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婴儿画册来给宝宝欣赏,并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并伴随着清晰而舒缓的语调给他讲出故事,同种故事的内容一定要多复述几遍给宝宝听。

看了以上的内容您一定知道了让婴儿多倾听的好处了,通过上述多种方法来让婴儿倾听大千世界,这是作为妈妈让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声音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