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和春天“平安”约会

10-27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宝宝和春天“平安”约会”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小宝宝和准妈妈们可要特别注意,别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因子。春天景象一片欣欣向荣,然而春寒料峭,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准妈妈”和“小宝宝”在此时的保养可马虎不得,以下是专家的一些提醒需要特别注意。婴幼儿:2少1提高婴幼儿由于免疫力差、身体机能也未发育完善,是易感染的人群,所以在春天,小宝宝们格外需要父母的小心呵护。一、少去人多的密闭场所春天是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易发的季节,咳嗽、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肝炎、哮喘等都比较常见。因此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要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密闭的公共场所。在家中要保持室内的通风,使空气新鲜清洁,父母可以在上班前把窗户打开,回来再把窗户关上,最好至少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20-40分钟。二、少接触花粉春天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容易引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小朋友要尽量远离花朵,以避免引发哮喘。三、3种方法提高对冷空气调节机能

春天早晚温差比较大,有的父母喜欢让幼儿穿很多的衣服,而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出汗以后反而容易感冒,因此父母除了需要给幼儿勤加衣服、勤脱衣服以外,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帮助幼儿提高自身对于冷空气的调节机能。您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方法1:经常带幼儿去户外活动。因为户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就可以被带到户外活动了,如果您害怕他受到风寒,至少可以抱他在阳台上活动几分钟。儿科保健专家刘湘云教授建议,出生两个月以上的婴儿最好每天花一小时在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到两小时(上、下午各一次),但是请注意:去M.YJS21.Com

活动的地方最好是有绿化的小区或公园,而不是去人多的超市或车多的马路旁。幼儿通过皮肤接触到冷空气,通过鼻子呼入冷的空气,这样他从小就可以锻炼身体对冷空气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方法2:从秋天开始一直到冬天就让幼儿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喝冷开水,从而提升孩子适应寒冷的能力。方法3:让幼儿多运动,多锻炼,饮食要均衡,要讲究饮食卫生,比如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让宝宝与音乐结缘


你也许在为不满一岁的宝宝随着音乐起舞而兴奋不已,也许在为已经三岁的宝宝唱歌跑掉黯然神伤?面对神奇的“音乐细胞”,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音乐在孩子身上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恐怕是大多数父母的切身感受。它可以很快安抚孩子的情绪,它比任何教育都易于被孩子接受,它成了最简单有效的家庭活动,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生活常识甚至数数、识字。那么,面对音乐,这种上天的恩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才能保护和继续开发孩子的潜力,让音乐成为他受用终生的一种乐趣呢

1一切从婴儿期开始。不要以为让这些懵懵懂懂的小家伙听音乐是对牛弹琴,这个时期帮助他建立节奏和旋律的感觉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他们从音乐中获得满足的开始。

2在客厅和孩子的卧室都放置可以播放音乐的设备。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因此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客厅和他的卧室放置录音机、CD机或者收音机,随时可以让孩子聆听到乐音。

3允许孩子制造各种声响。两三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身边事物发出的声响,筷子敲到碟子边缘的声音,核桃在地板上滚动的声音……所以,只要他的举动不是过分扰民,就不要阻止这种对声音的探索。到了五六岁,他的野蛮创作自然会变得和谐悦耳一些。

4随音乐起舞和高歌。鼓励并且带领孩子跟随音乐来做出动作,并且放声歌唱。不要担心你们的动作不好看,或者五音不全,只要让孩子感受到音乐带给你们的愉悦就好了。

5让音乐更加生动。你可以准备一个小木棒,一边听交响曲的时候,一边假装指挥的模样陶醉其中。你还可以在孩子用铲子敲击锅沿的,饶有兴趣地坐下来,问问他最喜欢哪个锅发出来的声音,并且给他演示什么样的声音叫做“柔和”,什么样的叫“低沉”,什么样的叫“刺耳”。

让宝宝爱上纸盒游戏


家家都有的纸盒子,只要爸爸妈妈动一点心思,就可以让宝宝爱上纸盒游戏。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钱,而是可以锻炼宝宝花钱也买不到的创造力、想象力。

拨浪鼓

还记得小时候的拨浪鼓吗?一个简单而可爱的玩具。在小纸盒子里面装上黄豆、沙子、大米或者其他东西,然后封好,摇一摇,让宝宝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还可以让宝宝自己做拨浪鼓。如果他要装小纸片在里面,你也不要阻止,实践会让他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自制的“土火车”

想必大人小孩都喜欢玩具店里长长的火车。没关系,我们自己做一个。先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纸盒子,可以是妈妈装化妆品的盒子、宝宝装饼干的盒子等等各种漂亮鲜艳的纸盒子。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做火车,其实很简单,只要用一根绳子将纸盒串连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让宝宝牵着绳子朝前走。“开火车了!”宝宝一下变成了“火车头”,当上了“火车司机”,爸爸和妈妈都可以扮演乘客。

牛奶盒子搭成的城堡

大人和宝宝每天都要吃的牛奶,算一算丢掉的盒子也有一卡车了吧。别再给宝宝买积木了,积木本来就是要训练孩子创造力的玩具,但是对着图纸怎么搭得出真正自己的城堡呢。

每天喝完的牛奶盒子,洗干净晒干以后就送给宝宝,给他“添砖加瓦”。并且大方地把宝宝房间的一角都让他自由发挥。先只有一栋小房子,然后可能变成高楼大厦、城堡宫殿。千万别随便拆掉,若干年后你们家也许会出一个真的建筑设计师,牛奶盒子的城堡会带给其他人很多启示。

布娃娃的家

商场里芭比娃娃的家多昂贵啊,而且通常买回来没多久宝宝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买的玩具房子虽然豪华,但是很容易玩腻。我们可以自己用纸盒子做一个布娃娃的家,那多有意思,而且自己辛苦劳动的结果可不舍得那么快就舍弃。

用一个干净完整的鞋盒子,鞋盒子里面可以贴上宝宝喜欢的花纸充当“墙纸”,还可以给布娃娃搭一个小床,铺上地毯……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完成,但要尽量让孩子决定该怎么做。

忍者神龟来啦

找几个刚好和宝宝身体差不多大的纸盒子,当然,大一点的纸盒可以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在纸盒上贴或画上绿色的龟壳,也可以是红色、蓝色的,套在宝宝身上,宝宝就可以在地上爬来爬去了。爸爸妈妈也参与进来,宝宝会更开心。不要介意被邻居看见你们一家人在装“乌龟”,管他的呢。

我爱我家

儿童家具店的玩具房子,漂亮而昂贵。不过既然我们有纸盒子,又何必购买玩具房子呢。不要头疼家里装电器的废旧纸箱怎么处置,它其实是孩子最喜欢的“蜗居”\x{2014}\x{2014}甚至是他们闯祸或不开心时心情的“庇护所”。随孩子高兴,在纸箱一侧剪或不剪出一扇门都可以,也可以给纸盒子开个天窗,总之不要把自己的布置想法强加给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大方地邀请你到他的小屋坐坐,那么恭喜你,你不仅是他的父母,也是他的朋友了。

纸盒桌子和凳子

大的纸盒子翻过面,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桌子,小的纸盒子翻过面就变成了小凳子。小凳子虽然不怎么结实,但是可以经常更换。宝宝的房间允许他大胆设计尝试,妈妈要做的是把这些设计变得更精致一些。纸盒桌子可以搭上桌布,纸盒凳子可以贴上好看的包装纸。

风的声音

小女孩子也许不喜欢太激烈的游戏。在一个闲暇的下午,妈妈和宝宝一起把平时收集的小纸盒子拿出来制作自己的风铃。纸盒子要轻巧漂亮的,比如超市里面各种小零食的盒子。每个纸盒子下面串一个小铃铛,然后用喜欢的丝带把盒子全部串成长长一串,放在迎风飘展的门边。纸盒风铃响啦,咦,不是没有风吗?原来是爸爸回来啦!

如何让宝宝平息愤怒?


生活中,免不了发生孩子脾气暴躁、反抗家长的事情。假如孩子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应先保持冷静,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孩子控制住他自己的情绪。

温柔地讲话。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用克制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你的话语越是简单,语气越是平和,对孩子传递的信息就越是清晰,对孩子的安抚作用就越是强大,这也是暗示自己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同化的好办法。

给孩子提供限定的选择。如果孩子面临太多选择,也会变得急躁。例如不要对孩子说“你午饭想吃什么?”而是对孩子说“你想吃饺子还是面条?”

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搂一搂他的肩膀,拍他的背。

让“激战”变成可笑的事,小家伙暴跳如雷的时候,为什么不和他一起跳呢?或者用录音机把他的哭闹录下来,放给他听。一旦小孩子觉得这事儿有点可笑,他就会学会控制自己。

从10倒数到1,这是一种能让孩子迅速平静下来的好方法,简单、有效。要慢慢数,期间无论如何不要提高声音。

孩子在第一反抗期发脾气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轻易妥协。不然孩子就会反复用这一招,他的反抗,就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另外,威胁并不是一个安慰和控制孩子情绪的好方法,只会加剧亲子间的碓立。

如何让恶梦远离宝宝?


一、梦是孩子情绪的反映

一岁的孩子虽不善表达梦境,但是他们会做梦,当孩子接近两岁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讲述对梦的回忆。幼儿做梦的内容并不复杂,白天受惊吓、被责骂、严厉的管教、突发意外等,到睡觉时便容易有做恶梦的现象。

无论是好梦还是恶梦,它都是为儿童设计一个允许表现和虚拟的舞台,去做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做、不行做的事情。总之,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安全阀。

美国一位专攻睡眠方面的专家佩杰博士指出,受恐怖夜梦所影响的孩子,约占1——4%,发生在4到12岁。但若是持续性的恶梦,特别是孩子醒来之后仍长时间感到惊慌,恐惧,害怕,便是孩子承受过多压力的信号,父母最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将梦境讲述出来,就会发现影响他情绪的重要线索。

二、学会倾听孩子的恶梦

佩杰博士解释:让孩子安心、以及适当的倾听、支持鼓励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如果使用药物治疗,会进一步导致睡眠的失常与紊乱。

如果他的语言表达有欠缺,让孩子用纸和铅笔将恶梦描绘出来,

在倾听孩子的诉说或分析图画时,尝试将孩子从虚幻中拉到现实,向他证实:“一条蛇在你衣柜里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会吃小孩的大怪兽。”儿童心理学家还有更有趣的建议。爸爸走进卧室,连喊了3次“恶梦!恶梦!离开房间!”不要小看这种做法,孩子相信父母有力量解决一切难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游戏方法,不信你可以试试。比利时著名的儿科专家还想出另一奇招。他们用羽毛编织了一张网,取名为“捕捉恶梦神网”。当然,这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网。网的制作非常简单:取一块钉着长钉的木板,长钉之间用铁丝网相连。然后把它放在窗前。然后告诉孩子,恶梦从此再也进不下房间了。

怎样让宝宝变得勇敢?


窝里横的宝宝,多半生活在爸妈过分保护、溺爱的家庭中,特别是隔代带养的宝宝,更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爸妈总怕自己的宝宝受别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许宝宝出门与同龄伙伴交往,或者吓唬宝宝说外面有坏人,会把小宝宝卖掉,宝宝自然就胆小害怕起来;在家里,为了让宝宝安心玩耍,爸妈千方百计顺着他,以宝宝为中心,这样就培养了宝宝称王称霸的习惯。

这样的宝宝一旦走出家门,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往往会搬出在家里的作风来指使别人,但小伙伴可不吃这一套,宝宝这时不但指挥不动别人,反而会遭到小伙伴们的拒绝。经过几次这样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宝宝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闷气,拒绝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间一长,当宝宝的不满情绪和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发泄时,突破口自然转向家庭中的“弱者”,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横行霸道来补偿,达到心理上暂时的“平衡”。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爸妈帮自己做。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宝宝会认为爸妈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爸妈就该为自己服务,甚至会下命令来指使妈妈。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大,索取越来越多,直到爸妈无力支付的那一天。当要求不被满足时,宝宝甚至会对爸妈施加暴力,许多悲剧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由爸妈自己酿成的。

宝宝的心理分析

宝宝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窝里横的宝宝,缺乏与外界的碰撞,离开了窝以后,就不知所措了。当他处于陌生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处理,只会躲在爸妈身后,没有任何行为来保护自己。宝宝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外在的力量抗衡,只能粘在爸妈身边,期望成人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宝宝在幼儿园里无法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耍,总爱缠着老师不放。而老师又不可能只对付一个宝宝,于是宝宝便越发感到不安,渐渐地不想上幼儿园了。如此下去,宝宝的交友能力便成长不起来。

改变宝宝有妙招

家庭应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

爸妈过分溺爱宝宝,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关系,导致宝宝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妈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宝宝要严爱相济,让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员,重新制定家庭规则,而且每个人都要遵守。

教会宝宝懂礼貌,守规则

这两点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两点,只有充分尊重别人的权利,你的权利才会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规则,生活才会井然有序。

停止对宝宝的过度保护

对于宝宝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宝宝自己尝试去做,由于宝宝在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帮着做事情,所以,一开始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不要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会渐渐地开始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做起来。宝宝有一点成功,有一点努力,都应当及时地夸奖宝宝,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备宝宝,责备会让她更不知所措。宝宝需要爸妈的引导。爸妈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宝宝设置过高的目标。一旦宝宝产生挫折感,就会产生失落感,产生自卑。

不比较

不要拿宝宝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有些妈妈总是对宝宝抱怨:你真笨,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你看看人家豆豆。等等,宝宝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点,努力补充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创造交往机会

宝宝的勇气与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爸妈可以代替给予的,必须是宝宝自身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这是谁也给予不了的。爸妈要给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主动地带宝宝到户外玩,让宝宝多接触同龄小朋友,让宝宝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谦和合作。宝宝在交往中发生的争吵,只要没有危险,爸妈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让宝宝自己动手去试试,以培养宝宝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减少依赖性。

爸妈要有耐心

要宝宝由胆怯变得勇敢大方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绝对不仅仅是只想办法让他变得不胆怯,而是要从本质上提升宝宝的自我力量。在这一点一点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宝宝会逐渐产生这样的自信:我能行!

只有爸妈放开保护的大手,宝宝才能敢!

【相关阅读】培养宝宝学规矩的最佳时期

怎样让宝宝爱上英语


其实,孩子们英语说得这么好,都是由于我们幼儿园采用了全日浸入式英语教学。短短一个学期,就令孩子们的英语口语水平迅速提高了。

我园规定国际班的老师只要在幼儿园的范围内,都必须使用英语,把英语作为唯一使用的语言,创设母语化的英语环境。由于吃早餐、做早操、上厕所、问好、喝水、换衣服、睡觉等,都是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通过英语老师的不断重复,孩子们很快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英语发音。

刚开始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时,由于孩子在极其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下生活,对英语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但老师仍坚持不采用中文解释,我们尽量用实物、图片等,让孩子直接认知。比如教水果时,我们出示真的“苹果”、“梨”、“橙”等水果,这样就能形象地让孩子理解英语,并始终让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时候,老师还通过生动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BodyLanguage)来教学,便于孩子理解。如教“Carrythechairs”时,老师就拿起椅子,教“Iamsad,Iamhappy”时,就做伤心和高兴状。

看着孩子们从开始时用夹杂汉语的词组或句子表达愿望和意思,到现在能成句成句地运用英语交流,并初步具有英语思维的能力,我们老师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大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都会哭一段时间,有时是一星期,有时会更长。这段时间,对家长来说是最揪心、最难熬的。但是,只要熬过了开始的几天,等乐乐对幼儿园环境熟悉一些,就会发现老师对自己挺亲切的、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挺好玩的,这时,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此后,虽然,你在送乐乐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可能还是会哭得很伤心,但那是因为对你太依恋,不愿和你分离,而并不是害怕幼儿园,不愿意待在幼儿园里。建议你从家里出发时,就和乐乐说:“今天乐乐去幼儿园,妈妈去上班。下午妈妈一下班,就去接乐乐,然后咱们一起回家来。”这样,让乐乐心理有一个准备,知道过一会儿妈妈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会回来接我,分离焦虑就不会在幼儿园离别那一刻爆发的过于猛烈。而且,你离开幼儿园时,一定要坚决而镇定,如果你也表现得依依不舍,乐乐就会哭得更厉害了。

推荐游戏:《妈妈还回来》

游戏目的:让宝宝适应和亲人的短暂分离,减轻宝宝的焦虑情绪。

参考玩法:您可以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比如,妈妈藏在门后,让宝宝寻找,宝宝找到您后,您要抱起宝宝亲亲他。逐渐延长您躲起来的时间,甚至可以走得远一点,用这样的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宝宝适应同您的短暂分离,为进入幼儿园做准备。

扩展建议:妈妈还可以告诉宝宝您的计划,告诉他您准备什么时候走,到哪里去以及什么时候回来,即使他还没有时间概念,但是会让宝宝心中有数,感到放心。

爱心提示:2~3岁的宝宝大都要面临进入幼儿园的问题,家长要适当采用一些小策略来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妈妈上班一样,这是任务。”而不能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恐吓、威胁性的语言,这样会让宝宝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孩子刚进幼儿园,心理上可能一时受不了,接孩子时尽可能早一点。接完孩子后抱一抱,亲一亲,肌肤之亲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孩子感到不是妈妈不要我了,妈妈还是很喜欢我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宝宝和春天“平安”约会》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宝宝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