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有一小朋友,名字叫王涛,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特别好动、又调皮。不是动动这儿,就是去打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坐不上几天,就有孩子告他的状,于是,我就经常性的给他调调座位。今天我把他安排在靠近作品展览橱的一排,觉得,那地方比较适合他。
作品展览橱上摆放了一些孩子们制作的蛋壳制作,做工特别精细,漂亮,我很喜欢,孩子们也很高兴,时不时的走过去看看,都对它们爱护有加。
课后,我看到王涛拿着一些碎蛋壳在自己桌上玩,我很生气:“王涛,你怎么弄破的?”我严厉的批评了他,离园时,我班的韩笑悄悄过来对我说:“老师,那不是王涛弄破的蛋壳,是他今天早晨从家里捎的鸡蛋……
我深深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简单处理,而应该耐心询问,认真观察,正确处理,否则,将会错怪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己也会深深自责而懊悔不已。
“老师……我今天又尿床了!”安安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啊?你真是的,赶快把裤子换吧!”哎!“我刚才问你有无尿拉,你又说没有!”今天已是他连续第三天尿床了。
下午,安安的爷爷来接他,于是我就跟他爷爷诉说了他的情况。安安爷爷听后也告诉了我他在家的情况。原来这段时间天气不太好,安安生病了,多尿是他吃药的副作用。哦!原来如此,第二天我特别留意了安安的午睡,让他一定要尿完才上床,一点半左右又叫他尿一次。结果那天他没尿床。就这样安仔连续几天都没尿床。
过了几天安安爷爷说:昨天安安的内裤湿了,不敢告诉老师和妈妈,因为怕被老师批评和妈妈打骂。听完这话后,我顿时愣住了,原来他的尿床是我们事后批评对他的阴影,为了不让我们知道他只能沉默与忍受。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无疑是做错了,过分了,我们没有用心去倾听幼儿的内心而是用自己认为正确、快速的方法去处理幼儿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自私,也是对幼儿的不公平啊!
看来我们应用耐心去换幼儿的心声。这样才能知道他们是在想什么。很多人说幼儿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并不是这样,只是不懂得很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只有耐心地去倾听与引导,才能使幼儿更放心更舒坦地接近我们,以及述说他的心事与想法。
今天早上,我在外面打扫院子里的卫生,看见明宇和他的爷爷走过来,就跟他们打招呼。
只见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好像有什么事情,于是我就急忙向他爷爷了解情况。他爷爷说:“昨天他妈妈刚给他买了一把铅笔,可是到了晚上放学后,他的书包却只剩下了2只铅笔,他妈妈问他为什么没有了,他一句话也没说,气的他妈妈妈就打了他……”话说到这里,明宇眼角的泪水不停地流下来,一下子就扑到了我的怀里,大哭起来。看着她那委屈的样子,让我心里感到酸酸的。我俯下身子把他抱起来,把他安慰好。
直到孩子们都来齐了,为了不伤害孩子们的心理,我没有直接问是谁拿了明宇的铅笔而是变换了提问的方式并加上温和的语气,跟孩子们讲:“我们班的明宇是个热心的好孩子,昨天他见有的小朋友没有带铅笔来幼儿园就将自己新买的铅笔带给了小朋友,但是晚上放学后,有的小朋友没有及时的还给他,现在还也不迟啊!希望忘了还的小朋友现在把铅笔还给明宇好吗……”我顺势提醒幼儿借了别人的东西记得要还,再还东西的时候应该说声谢谢!
我的语音刚落,只见有几个孩子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了铅笔给他送了过去,明宇看见了自己的铅笔都找到了高兴地不得了。
自尊感作为幼儿心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幼儿教师的教育对幼儿自尊心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教师不仅更要耐心,还要细心,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在活动室里忙着收拾卫生,儿子像是出笼的小鸟,满大院子撒了欢地跑着,与大哥哥欢快地玩耍。
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气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我就声音低低地说道,“妈妈我把玩具小轮胎上的小轱辘不小心弄下来了”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园长老师看见了,要我…..跟你说一说。”我一听,这才明白过来,马上领着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个小轱辘掉了下来,旁边几个轮胎凌乱地摆放着,“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气可真够大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沟里去了,使劲儿一拽就把轱辘碰下来了。”儿子长大了,已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描述事情了。可是,这毕竟是做错了事呀,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让他意识到。想到这里,就严肃地说到,“你看你没有爱护玩具,破坏了玩具,这个小轮子还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儿子意识到了错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问道,儿子骚骚脑袋,哼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我接着说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吗?”儿子一听,赶快把他们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又接着对儿子说道,“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有错就改,并且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玩具是公共设施,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地破坏”儿子点点头,我故意朝他爸爸使个眼色,爸爸说话了“你现在还小,不能修好这个玩具,这样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维修一下,记住做错了事是要负责任的。”直到这时,儿子才如释重负了。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中,犯过许多错误,但是,破坏公共设施,这还是第一次,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勇敢、诚实、知错能改、拥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不要因为忙忽略了孩子,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吧!
今天,我们班里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金涛和鹏涛的家虽离的很近,两家的家长却因为孩子在一起时经常打闹而不和。因此安排座位时尽量让他们离的远一些,怕因为孩子吵架而惹来家长的抱怨。
没想到两人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孩子们来园后玩起了桌面玩具,不一会儿,却传来了鹏涛的哭声,他一边哭着一边向我告状:“金涛抓我了。”我一看,在鹏涛的手腕和脖子上有两个清晰的、完整的牙印。当我转过头去看金涛时,他正嘟着嘴一副我没有错的样子,顿时火气腾地就上来了,但看到他倔强的小脸,我才想到不能光凭鹏涛的一面之词就定他的罪。于是,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开始了解事情的始末。这时我才明白,是鹏涛错在先,抢了金涛的玩具。于是,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幼儿在一起游戏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时,难免会发生一些跌伤、碰上、划伤之类的事故。一个班往往只有一两位老师,一两双眼睛要去盯三十几位,甚至四五十位玩的兴致勃勃、满头大汗的幼儿,谁也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一丁点儿外伤事故。家长乍见到孩子“受伤”了,一定要稳定住情绪,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高声惊呼,以免引起孩子不安、惊恐的心理。这时应做的是仔细检查伤处,搞清楚受伤是由于孩子太顽皮呢还是在游戏中有推搡现象等,并趁机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要一味责怪老师不当心,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爱护的,孩子受伤,老师心里更着急。
作为教师,孩子在你当班时受伤,一定要做好放学时的家长解释工作,在何处,什么情况下受伤,受伤情况怎样,如何处理的,都要详细告诉家长,必要时还要做自我检讨,态度要诚恳。另外,要尽量杜绝幼儿园中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不安全因素。使幼儿安安全全来园,高高兴兴回家。
刚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可能因为年龄小,有些常规教育总跟不上,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尽管我们老师尽心地呵护,有的小朋友为了玩具动手打人,甚至动嘴咬人。
一天中午,陆思羽的奶奶抱着孩子来到幼儿园,问我:老师,我家陆思羽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她说在幼儿园有人打她。就在这时,陆思羽手指着冷星辰并哭着说:奶奶,是她打我。陆思羽的奶奶很气愤,手指着冷形成说:是你打了我们家陆思羽?冷星辰一句话也不讲,眼睛只看着我。
冷星辰平时就不怎么爱说话,我也注意观察过她,这孩子骨子里有一种爱打抱不平的性格,看不惯就动手,从来不动嘴。我想肯定又是她动手打人了,但一定是有原因的,我问她:为什么打人?她就是不说话,没办法。我只好跟陆思羽的奶奶打招呼,并把着孩子平时的情况讲给奶奶听了。她走之前对我说:老师,麻烦你,帮我看好我家陆思羽,她胆子小。我笑着点点头。
针对这件事,我也做了反思,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故意打人是不多的,可能为了争抢玩具,或者走路时碰撞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以后我们要多注意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更要做好常规教育,平时也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着急,要多了解别人的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幼儿入园后,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如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是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的。
案例一
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准撞我的汽车!”聪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这时,乐乐对聪聪嚷道:“不准撞我的汽车!我要生气了!”聪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壮壮一起去撞。壮壮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聪聪的“邀请”。于是,聪聪和壮壮一起去撞乐乐的汽车。乐乐看到心爱的“汽车”被撞翻在地,气愤地拽过壮壮的胳膊,闭着眼睛就咬。这时老师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阻止道:“乐乐,你在干什么?”乐乐听见后就松开壮壮,低下了头。老师生气地指着壮壮胳膊上的小牙印,训斥乐乐:“你看看,你看看你把人家咬的!”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怎么能咬人呢?”此时壮壮一言不发。老师又问:“怎么回事?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和壮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指着壮壮的伤痕对乐乐说:“你看看,你都把壮壮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乐乐低着头嗫嚅着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壮壮说‘对不起’。”乐乐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壮壮道歉,说‘对不起’!”乐乐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壮壮说:“对不起。”壮壮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乐乐说:“以后再也不许咬人了,听见了吗?”乐乐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
案例二
迈克想建造一座城堡,斯图想为玩具卡车修条路。贝利觉得这两个想法都不错。最后,迈克和贝利开始建城堡,斯图准备修一条长长的路。迈克对贝利说:“给我一块长积木。”贝利从地毯上拿起一块积木递给迈克。斯图叫道:“那块积木是我用来修路的。”说完,从迈克手里夺回了积木。于是,迈克用脚踢翻斯图搭建的道路,还要打斯图。这时,老师介入了:“这儿发生什么事了?”斯图说:“迈克弄坏了我的‘路’,他教贝利拿我的积木。”迈克辩道:“那不是你的积木。”斯图说:“我先拿到的。”迈克抓住积木不肯放,坚定地说:“可我需要它。”老师把这两个男孩分开,说:“迈克,你能用语言告斯图你想要什么,而不是用争夺的方式吗?”迈克回答:“我告诉他我想要这块积木。”老师又问:“那他说什么了?他告诉过你为什么他不给你吗?”斯图马上说:“因为今天我是第一个拿到这块积木的。”老师又对斯图说:“当迈克把积木从你身边拿走时,你感觉如何?你告诉过他那样做使你生气了吗?”斯图说:“我要发疯了。”老师表示理解:“是啊,要发疯了。当你感到愤怒时,除了抢夺积木,是否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告诉我,你可以怎样做7”斯图委屈地说:“我确实已经和他讲过了。”迈克有些激动:“没有,你没有!你只是抢它……”斯图申辩道:“我没有。”此时老师插话了:“等一会儿。一个一个地说,否则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迈克,当斯图拿走积木时,你是不是想打他?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用语言而不是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况且,你们俩还是好朋友,好朋友是不能打架的。你们俩为什么不相互说声‘对不起’,然后,你们就可以一起建造一座有道路环绕的城堡了。看,像这样。斯图,你可以把两块稍短一点的积木连在一起。是的,就是这样。”
在这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行为,而且都是通过提问介入的,但两位教师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前面那位中国教师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后面那位美国教师调解的问话则指向双方幼儿,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加深彼此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明白了打架是不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体谅,并且启发他们用合作的方法“建造一座有道路环绕的城堡”,还提示幼儿采用“把两块稍短一点的积木连在一起”的变通方式来解决问题,继续游戏。
不难发现,两位教师的教育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案例一中的教师关注的是被攻击幼儿的伤势以及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但没有教给他们体现这种道德观念的合适的途径。案例二中的教师关注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体现了她尊重儿童个性、力求公正的观念。其实,幼儿打架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如果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天阴沉沉的,还刮着大风,让人感觉很郁闷。然而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觉得暖暖的。
早上,世豪来园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车,是那种组装的,很精致的小赛车,孩子们都围着他,很羡慕。然而这辆小汽车并没有在主人那儿呆多久。刚下课,世豪就哭着告诉我:“我的小汽车不见了”。听了之后,一上课我就询问大家有没有捡到世豪的玩具车,可是孩子们都说没有见到,我连续问了几遍,还是没有人承认。
我没再说什么,开始上课,我特意把下午要上的社会课《小飞机》临时安排到这节课,《小飞机》讲述的是几个哥哥姐姐捡到一个漂亮的小飞机,其中一个孩子想要把它收起来自己玩,可是另外两个孩子不同意了,说丢东西的人肯定很着急,要一起去找找是谁丢的。最后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哭着找东西,最后经过询问把飞机还给了小弟弟,小弟弟心里特别高兴,对哥哥姐姐特别感激。我问大家:“小弟弟丢了飞机是什么心情?”孩子们说很着急、很伤心。我随即又问:“世豪丢了小汽车后心情怎么样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在大家讨论气氛正浓的时候,我看见一波一个人低着头,不说话,我心里已经明白了。我说:“那我们捡到东西以后应该怎么做呢?”我告诉孩子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丢了东西都很难过,那我们就应该及时还给别人,这样别人很高兴,自己也很快乐!我没有再问小汽车的事情。
又下课了,世豪跑过来高兴的告诉我:“老师,小汽车找到了!”看见他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教育换一种方式,不但能保护孩子的自尊,还能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喜欢《孩子吐了之后》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